一、
虽然科学对梦的产生早有定论,是一种神经行为,但其实对我自己来说,梦就好像是白天的补充,是第二人生.人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白天做的事,往往晚上会再次梦到,少了现实的束缚,这时的景象可能才是我们真正希望的吧.南唐李煜被宋俘虏后,虽然衣食不缺,但是精神上受尽了折磨,只有梦中才能放松自己,而不是强作欢笑,才会有“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的感慨.不够的话下面的例子往里面加就行了.庄子梦中梦到自己变成了蝴蝶,醒来思考究竟是自己梦到了蝴蝶还是蝴蝶梦到了自己.梦里花落知多少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一帘幽梦 南柯一梦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二、梦的含义是什么
梦显然来源于现实,所以感觉所有梦到的东西非常真实,可以说是现实的克隆,但并非所有梦都和现实有关,人在睡梦中大脑也会分泌一些物质促使人感觉到一些奇特,这些分泌的物质又是我们正常生活中经常分泌的,所以构成了梦于现实的连接, 下面正文: 梦是人在睡眠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
每个人都会做梦只是有多、有少;有的醒后记忆犹新,有的模糊不清或觉察不出。那些断言自己从未做过梦的人,只不过是忘记了而已。
因此,对于做梦不必大惊小怪。当然,如果做梦过多,影响正常的睡眠,醒后头脑昏沉,精神恍惚,全身疲惫无力,梦境仍久久缠结脑中不散,这就属于病态,有损于身体的健康。
新生婴儿最初几天可能不会做梦,原因是他缺乏外界印象没有梦的客观源泉,或者因为他的大脑皮层细胞的发育尚未达到保留外界印象的程度。可以看到,六个星期以后的婴儿在睡眠中已经会笑、发声和吮吸,这可能就是做梦的表现。
对于梦是怎样形成的,说法不一。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认为做梦是睡眠的异相阶段的产物。
在反常的睡眠状态时,由于输向大脑皮层的血流量加大,氧消耗量增强,因而使得脑神经细胞仍然进行十分活跃的代谢活动,抑制状态不深,还在处于所谓的“工作”(兴奋)状态。在接受来自体内外各种刺激的情况下,相应的记忆痕迹便"复活"起来,于是便会产生各式各样的梦境。
睡眠时如果闻到香水或花香,可能会梦见置身于百花争艳、芳香扑鼻的花园里;冷冰放在额头上,会梦见严寒的冬天;听到水声,会梦见下雨;脸上被敷蒙毛巾等物时,会做被窒息、停止呼吸的梦等等。也有人时常梦见狗咬腿,醒来时仍隐约作疼,后经诊断,腿部患有疾病。
这都是体内外刺激发出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相应的神经中枢部位,从而引起神经细胞的兴奋活动所造成的。如果是白日的思念,例如,接到远方亲人的来信或在准备考试,也会夜里做梦和亲人相聚或正在紧张应考等等。
这是因为大脑皮层的相应部位的神经细胞兴奋强度过强,在睡眠时得不到充分的抑制,继续处于兴奋活动状态的缘故。一股说来,白天多焦虑、恐惧和愿望时,处于疲劳、空腹、高烧状态时,受到声音与物理性刺激时,气压与气温显著变化时,都容易做梦。
调查结果证明:属于视觉的梦最多,其余逐次是:听觉、运动觉、触觉,最少的是味觉。当然,有些梦是重叠的,如视觉与听觉并存的梦。
视觉梦中也有彩色的梦,如红花、蓝天等等,约占视觉梦中的十分之一。 梦的内容因年龄不同而不同,和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也有关联。
日有所思的愿望不同,梦境也会不同:小女孩梦洋娃娃,发明家梦发明物的完成;母亲梦中见到远方的女儿等等。同一刺激因子可以引起不同的梦。
梦境和过去的经验有关。两、三天以内的新经验的梦约占75%;遥远的童年时代经验的梦约占15%;而和过去经验完全无关的梦只约占10%。
梦的种类广泛而又多样。中国古书《周礼·春官·占梦》中讲梦有六类:“一曰正梦,二曰噩梦,三曰思梦,四曰寤梦,五曰喜梦,六曰惧梦。”
其实梦的内容不仅限于这六类。每个人都会做各式各样的梦:延续日间创作的梦、回忆的梦、幻想的梦、甜蜜的梦、耽忧的梦,等等。
有时候梦是那样美丽、欢乐,简直不能用言词表达,恨不得画下来;有时候梦曲折有趣,就像戏剧一样;有时候梦阴郁可怕,醒来后一身冷汗。在有些梦中我们好像旁观者,像看一场电视剧一样:在另一些梦中自己又身临其境,参加了事件的进展,又哭又笑、又惊恐又愤恨。
也会做"梦中梦",《庄子》中说:“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中又梦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梦又经常是没有逻辑的。
在梦中,惯常是最荒诞、最矛盾的各个行为与事件以极其难以置信的形式交织着。所有这些,足以说明做梦是属于低级的大脑活动,是一种低级思维的表现。
人在做梦的时候,相应的大脑皮层活动处于低水平的粗糙活动状态,大脑皮层反应的整合作用不完备,对于事物的分析往往是错误的、离奇的、幻觉的,把过去的事情以混乱形式呈现出来。所以说,做梦的内容和原因并非神秘,是可以分析说明的。
人在做梦时,眼睛虽然闭起来,但眼球仍在不停地迅速转动着。测量这种“迅速眼动”时的眼动情形,就可以准确地查出做梦的时间来。
用这种方法现已查出,人类做梦的周期大约是九十分钟。 有些生理学家,认为一定数量的梦是必需的,因为它可以使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得到松弛,从而可使精神上起到缓冲、调剂与镇静的作用。
他们经过实验证实,缩短做梦的时间会使人产生急躁与焦虑的情绪。一些生理心理学家论断:正常的做梦有利于人的智力的恢复,因为一定程度的神经兴奋有助于神经联系的建立与巩固。
三、南柯一梦,黄粱一梦,浮生若梦的意思
1、南柯一梦出自《南柯太守传》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2、黄粱一梦,黄粱指小米,黄粱一梦即指梦醒来的时候小米还没有煮熟.相传唐朝时期,一为名叫吕翁的道士因事要到邯郸,巧遇一名姓卢的书生.卢生渴望得到荣华富贵,吕翁一番劝解不见成效,便让卢生在他的枕头上睡觉,让他在梦中得到荣华富贵.卢生在梦里历经大起大跌,最后在荣华富贵中度过余年.卢生做完梦后醒来,发现店主人蒸的黄米饭还没有熟.成语流传至今,用来比喻荣华富贵如梦一场,短促而虚幻.3、浮生若梦指人生就像短暂的梦幻 ;走过一生,像做了一场梦一样.。
四、梦的解释
梦,这个既美好又漂渺的生理现象,古往今来,曾经给予人们多少欢乐和希望,但又带给人们多少迷惘和惆怅。
它像天边那片缓缓飘动着的白云,给人们的生活抹上了瑰丽的色彩,然而一瞬间,白云就变成了一片阴影,给人们蒙上不安和忧愁。它扑朔迷离,神奇莫测,令人难以捉摸。
然而它又是那么鲜明活泼,带给人们喜悦和希望。自古至今,世界各地多少文人墨客对它讴歌和赞颂,留下了大量美丽动人的描述,在大地上也流传着许多关于它的美妙神奇的传说。
古代帝王依靠它,预卜国家的兴衰、国事的吉凶和自己的命运;黎民百姓也把人间的幸福和灾祸与它联系在一起。关于梦的故事不胜枚举,如“黄粱美梦”这脍炙人口的故事,至今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梦笔生花”更是有趣,记述的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故事。
相传李白在年青时,诗文并不出色,有次梦见他案头所有的笔尖开出了一朵朵鲜花之后,文思即大为长进,以致达到“斗酒诗百篇”的地步。又传说在南北朝时代,文人江淹在梦里有人送了他一支五色笔,此后即文思大进,声名大震,数年后又梦见赠笔者索回其笔,文思锐减,再无佳作传诵。
这类神奇的传说,现在看来颇有些荒谬不可信,但是千百年以来,这类传说给梦涂抹上神秘而美丽的色彩,牵发了多少人的深思和祈求。人们对梦产生了好奇、虔敬,也产生了许多遐想。
力求揭开那神秘的面纱。于是,许多科学家为它耗尽了毕生精力,至今还有许多科学家在探索。
究竟什么是梦,应该如何给梦下个定义呢?从有关资料来看,人们的意见还是聚讼纷纭,莫衷一是。我们就来看一下古今中外有关对梦的解释。
《墨经·上》中说:“梦,卧而以为然也”。认为梦是人在睡眠中认为自己看见了什么,以为发生了某些事情,是睡眠过程中的一种现象。
《说文解字》中说:“梦,寐而有觉者也”。认为梦是睡眠中的一种感觉。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梦是人类日常生活的继续”。又认为“梦是创造的源泉”。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一书中说:“梦是一种受压抑的愿望经过变形的满足”。 R·F·汤普森在《生理心理学》中说:“梦是正常的神经病,做梦是允许我们每一个人在我们生活的每个夜晚能安静地和安全地发疯”。
王极盛先生认为:“梦乃是人在心理活动中的意识与无意识的信息储存在脑中,在睡眠过程中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的心理现象”。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梦是睡眠时局部大脑物质还没有完全停止活动而引起的脑中的表象活动。”
《简明生物学词典》解释为:“梦是睡眠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表征为复杂的,片断的、有时是混乱的精神活动”。 《现代科学技术词典》解释为:“梦是睡眠或类似睡眠状态下在意识中发生的一系列不随意视觉、听觉和动觉表象,以及情绪和思维活动”。
《简明心理学词典》解释为:“梦是一种消极的不随意想象,是在缺乏第二信息号系统的调节作用的顺其自然而进行的想象”。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解释为:“梦是入睡后脑中出现的表象活动。
对梦的本质认识各异,或认为梦是现实的反映,预见的来源,祛病的灵性感受,或认为梦也是一种觉醒状态,或把梦视为一种潜意识活动……”。 《中医解梦辨治》一书认为,梦是受躯体内外刺激引起的,发生在睡眠中而又不易为自我控制的一种心神活动。
虽然古今中外致力于梦的研究者对梦的定义都有不少高见,但依然较难给“梦”下一个满意的定义。我们认为,梦是人在睡眠时,由于局部的大脑组织(大脑皮层)尚未完全停止兴奋活动,从而引起的一种头脑中的表象活动。
一个人梦境中的内容和他在清醒时候的意识中留存的生活印象有关,但是到了梦中,生活印象常常变得错乱不清,所以梦的内容一般总是呈现着混乱和虚幻的状态,以想象或虚幻的形式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