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孔融让梨的真相毁童年 历史上孔融抛妻弃子是真的吗
孔融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以至于我们都以他为榜样,学习他的谦让。然而这个一直以来被我们当作楷模的人物,却有着鲜为人知的“劣行”。
孔融,年少时有“让梨”的美名,是家长和老师教育孩子和学生的榜样。不仅如此,孔融少年时天资聪颖,博学多才。这一切似乎都说明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殊不知成年以后的他抛妻弃子,众叛亲离,他的一生有待讨论。
抛妻弃子,如此孔融
据说建安元年,袁绍之子袁谭率兵把孔融围在青州,一连数月,城内守兵只剩下百来人,形势危在旦夕。但是虚妄狂放的孔融害怕有损其处变不惊的名士形象,仍故作镇定,饮酒作诗从不督战。直到敌军破城,他才在秦兵的掩护下出逃。被丢下的妻子和孩子因此殉难。因此不难看出他是一个恃才傲物的人。因为自己的狂妄自大最终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得不偿失。
二、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悟出什么道理,谁能说一下,
孔融让梨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传统美德故事.很多家长都用此故事来教育自己年幼的孩子要懂得谦让.相传孔融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在他四岁的时候,有一天,家里吃梨.一盘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让弟弟先拿.孔融看了看盘子中的梨,发现梨子有大有小.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只最小的梨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爸爸看见孔融的行为,心里很高兴,心想:别看这孩子刚刚四岁,却懂得应该把好东西留给别人的道理呢.于是他故意问孔融:“盘子里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应该留给哥哥吃.” 爸爸接着问道:“你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照你这么说,他应该拿最小的一个才对呀?” 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小弟弟吃.” 爸爸听他这么说,哈哈大笑道:“好孩子,好孩子,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以后一定会很有出息.” 从故事中我们认识到:我们从小就要向孔融学习,养成尊老爱幼,尊长的习惯.与此同时,我也发现这个故事的漏洞:一 违背儿童天性的虚伪 四岁的孩子,应该是天真烂漫,稚拙天真的.在作出选择的时候,更过的是出于本能和诚实.在众多兄弟面前,第一个作出选择,根据儿童的天性,如果梨好吃,孔融能吃完大的,他应该毫不犹豫地选择拿最大的,如果他人小,胃口小,只能吃完一个小的,他就可以选择拿小的.可是,他为了讨得父母的欢心,非得编出一套理由来,把大的既留给哥哥,也留给弟弟,哄得父亲心花怒放.他这样做有明显的功利性,就是讨父母的欢心.为什么呢?因为孔融在家中既不是老大,也不是老小,处于容易被父母忽略的位置,为了让父母注意他,小小年纪的他就学会了察言观色,投其所好.所以,孔融让梨的真相:是在跟几位兄弟争宠的过程中,违背天性的虚伪的选择.我儿子四岁时,我曾试探过他,摆出一盘梨,问他要大的还是要小的,他说要小的,因为他只能吃完小的.这个答案更诚实,更符合孩子的天性.二 无原则无规矩的圆滑 凡事都有一定之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孔融说出的让梨理由,貌似有道理,实则标准混乱,完全以个人主观意愿为主,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没有丝毫的理性可言.比如,他的第一个理由:“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应该留给哥哥吃.”如果这条理由成立,年纪小的应该让大的,那么,他就应该始终坚持这条原则才是,可是,在父亲问他“你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照你这么说,他应该拿最小的一个才对呀.孔融立刻推翻了前面的理由,狡辩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小弟弟吃.” 推敲一下:我小,大的应该让给哥哥;我大,大的应该留给弟弟.这两条标准原本就是对立的,二者只能取其一,不可兼得,孔融为了取悦于父母,根据需要随意颠倒黑白,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他随心所欲地篡改规则,让父亲喜欢了,却把他的兄弟们都推上了一个难于选择的境地,到底该坚持哪条标准呢?文明社会,首先是靠法律和制度来规范的,而不是为了突出某些人某些事,就前后不一,朝令夕改,任意胡为的.三 不尊重他人的独断专行 孔融拥有优先选择权.他并没有征求哥哥弟弟的意见,而是自作主张拿了一只最小的梨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还振振有词地以年纪为由,证明这种选择的合理性.他并没有想过,哥哥们是否真的愿意吃大的,小弟弟是否真能吃完大的.他更没有想过,六个孩子,他既不是老大,也不是老小,凭啥资格先拿?结果,标准被他篡改了,好人让他当成了,他出尽风头,而他的兄弟们却因为他的榜样作用,因为他的双重的混乱标准,不得不进行尴尬而矛盾的选择.在这里,我们发现孔融极端自我,他只是关心自己怎么想,自己应该怎么样,并不关心别人的想法,而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孔融有强烈的表现欲望,有与他年龄不相称的虚伪和圆滑,他的父亲不但没有识破,反而把他的做法当作美德到处宣扬.结果,使孔融养成恃才傲物、不任世事的性格.他长大后,因其性格缺陷,上司董卓不喜欢他,曹操也讨厌他.最终被曹操以“欲规不轨”、“跌荡放言”而诛杀,是典型的聪明反被聪明误.孔融悲剧性的人生,与父亲错误的教育观念有很大关系.假如父亲在吃梨这件事上,纠正孔融的自以为是,让几个孩子按照一定之规或者实力来得到自己想要的梨,鼓励孩子诚实,正直,也许他的人生结局就会不一样.每个家长都应该努力教给孩子诚实,凭实力竞争,遵守规则和制度.但孔融让梨的故事,教给孩子的却是成人式的虚伪,圆滑和自私.。
三、解密历史真相:还记得孔融让梨吗
孔融4岁让梨,这个故事我们再小学课本都学过了,可很少有人知道孔融长大之后干什么了,最后又哪些成就?孔融长大后正是三国时期,动@乱不堪,可谓是社稷不振,宗庙不修。
然而孔融长大后也是一副愤@青的样子,流传最广的就是,孔融说过:“亲爹有啥可孝敬的,当时他不过是为了解决自己的性@欲@罢了;亲娘也没啥特别的,不过是个装东西瓶子,东西出来了,跟那个瓶子还有啥关系?”这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可知在当时的魏国曹操统治,可是以孝道为主,选官都是要孝廉出身,而他自称孔子的后代,却大不孝。曹操每次出征,孔融总在后方捣乱,对谁都要喷上几句?曹操忍无可忍,就以不孝的罪名杀了孔融。
《三国志》中有记载,有史可寻~。
四、孔融让梨故事的真实情况是怎样的
世人都知道他的孔融让梨,似乎是很懂得尊老爱幼。
而实际上真实的情况却被删除掉了一半,只保留了被世人歌颂的一半。实际情况是这样的,当时有很多梨子,孔融让哥哥们拿大的,说自己小,应该让给哥哥们。
这时候就是经典的那幕,大人觉得这孩子很懂事。但是接下来呢,孔融还有弟弟,他又让弟弟们也拿大的,这时候大人就奇怪了,又问他,他回答是,弟弟们比自己年幼,应该让给弟弟们。
这时候还有些人蒙在鼓里,但是也有人看出孔融虚伪的双重标准,赤裸裸地给自己戴上道德面具,于是指出他幼时就如此城府,长大后不知会如何。所以此人后来做出抛下全家老小与妻子不顾,自己逃命的无耻举动,也就不难理解了。
五、正史中孔融让梨的真实情况是怎么样的
孔融让梨的故事在《后汉书·孔融传》中并没有记载。在汉末魏晋的一些史书当中也没有记载,最早的出处是在唐朝章怀太子李贤为《后汉书》做的注释当中,引用了一则《融家传》中的文字。《融家传》是何人所作,又成书于何时,不得而知,不过,《后汉书》成书于南朝时期的刘宋王朝,之后裴松之又曾经为《三国志》做注释,也曾经在崔琰的传记之后记载孔融的相关事迹,可是依旧没有这则故事。于是,这则故事是由孔融后人伪造的可能就比较大了。
当然,也并非是说正史没有记载,就一定没有发生,章怀太子能选择这则故事,也必然有他的理由。我们暂且相信孔融真的让梨吧。
那么,孔融为什么会让梨呢?
故事原文如下:年四岁时,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
事情是说,在孔融四岁的时候,和几个哥哥共同吃梨子,孔融选择吃其中的小的。大人问原因,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一些,按照规矩我应该拿小的。”因此,族人都认为孔融很奇特。
整件事情当中,有一个词语很关键,叫做“法”当取小者。按照常理,一个三四岁的小孩子面对一盘梨子,尤其是有众位兄弟在场的时候,应该是主动出手,拿大的,甚至大的小的都要拿。可是孔融做了一件正常小孩不会做的事情,选择了一个小的梨子。为什么呢?
因为四岁的孔融就已经独立思考,会按照“法”来行事了。
那么什么是“法”呢?法简单来说,就是规矩。汉代,是一个非常注重道德的朝代,对父母讲究孝,对兄弟讲究悌。而兄长和弟弟之间,也是长幼有序。按照这种标准,弟弟让梨给弟弟,是尊敬兄长;可是换个角度,哥哥让梨给弟弟,也才是爱护弟弟。
也就是说,孔融做了一件成人认为正确,而成人(更不要说小孩)都很难做到的事情。
那么孔融让梨究竟可不可信呢?
个人以为,可信。
我们可以结合两件事情来辨析。
在孔融十来岁的时候,曾经去拜访当时的名士李膺。李膺见到孔融非常赞赏,邀请孔融一起吃饭,席间有一番对话,可以想见孔融的性情。
膺大悦,引坐,谓曰:‘卿欲食乎?’融曰:‘须食。’膺曰:‘教卿为客之礼:主人问食,但让不须’。融曰:‘不然,教君为主之礼:但置于食,不须问客。’膺惭,乃叹曰:‘吾将老死,不见卿富贵也。(《后汉书》)
李膺很高兴,问孔融:“小伙子,你想吃饭了吗?”孔融说:“是啊,我想吃。”李膺说:“我教教你做客人的礼节吧。当主人问你想吃饭吗,你应该回答不想吃。这样才行啊。”孔融回答说:“不是这样的。我教教你做主人的礼节吧。你只要把饭菜端上来,不需要问客人想不想吃。”李膺很惭愧,感叹道:“哎呀,可惜我老了,看不到你富贵的日子啊。”
李膺是汉末名士,更是一个人精。我们吃饭喝酒,经常看到许多人讲一些虚礼,一如李膺所言。如果孔融认为李膺所言正确,那么当初他让梨的行为,就很是虚假,或者只是为了博取大家的欢心而玩的一个花样罢了。可是孔融没有。孔融说,做主人的要真诚,既然待客,就别问客人想不想吃,直接把东西端出来就好,而隐含的意思,自然是作为客人,肚子里想吃,那就大方的说想吃。
孔融的真性情从此可见!
六、【孔融让梨的故事及寓意(100至200左右)急需】
孔融,字文举,东汉曲阜人也.孔子二十世孙,泰山都尉孔宙次子.融七岁时,*月*日,值祖父六十寿诞,宾客盈门.一盘酥梨,置于寿台之上,母令融分之.融遂按长幼次序而分,各得其所,唯己所得甚小.父奇之,问曰:他人得梨巨,唯己独小,何故?融从容对曰:树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长,为人之道也!父大喜.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疲乏:“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孔融小时候,不仅学习勤奋,而且善于思考.父亲外出拜客总是带着他去.10岁那年,他随父亲来到洛阳.正逢洛阳太守李膺大府内走.这时守门人忙把拉,问道:“你是哪家小孩,到一边玩去!”孔融严肃地回答说:“请你们进去通报,山东孔融来访.”守门人见他一本正经,也不知是什么来头?笑着问:“小公子,可有红贴?”孔融说:“我家和你家主人世代交往,又有师生之谊,无需红贴,只管通报.”守门人怕慢待贵客,只好进去通报.这时李膺正和许多文人雅士交谈,听了通报,一时想不起这位孔融和自己家庭是什么关系,只好哈哈:“请进!”小孔融兴冲冲走进大厅,一边向主人问候,一边拱手招呼各位来宾,态度不亢不卑.李膺一边让座,一边打量着这位俊才少年,心里好生奇怪:这小孩从未见过面,而他为何自称通家呢?于是,李膺问道:“小公子,你说我们两家世代交情,我怎么想不起来啊!”孔融微笑着说:“500年前孔子曾经问礼于老子,孔子姓孔,老子姓李,说明孔、李两家500年就有师生之谊.今你性李,我姓孔,也是师生关系,我们两家不是累世通家吗!” 孔融语出惊人,在座客人无不暗暗称奇.太守李膺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小公子真神童也.”唯有太中大夫陈韪不以为然,冷冷地说:“小时候聪明的人,长大后未必有作为.”面对挑战,孔融笑着说:“这样说来,先生小时候一定很聪明.”这一巧妙对答,弄得陈韪面红耳赤无言回对,暗暗坐在一旁生气.孔融则目不斜视,装着大人模样,一本正经地喝着茶,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孔融让梨” 是中国古代东汉末文学家孔融的真实故事,教育人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即出于此. 孔融让梨新解 “孔融让梨”的故事本是教育中国的孩子们要学会谦虚礼让,但是教科书里却省去了后面部分,所以人们一直认为孔融是一个很懂事的好孩子,其实不然.当初孔融把大的梨子给了哥哥和弟弟,就有人指出:“小小年纪,竟有如此城府.”果然,孔融年龄稍大后,竟然抛妻弃子,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
七、孔融让梨到底是为什么
“孔融让梨”究竟让的是什么? 答: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见仁见智,各取所需。所以,给你推 荐一篇我认可的文章如下,供你参考: “孔融让梨”究竟让的是什么?(2006-11-12 20:34:09)转载? 分类: 海雨天风——人生篇 《三字经》云“融四岁,能让梨。
”在中国,“孔融让梨”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在传统的道德视野中,这无疑是一桩美德佳话,一个极好的德育素材。
显然,今天很多幼儿园老师和家长仍在以此教育孩子,要谦让有礼、和睦友爱云云。 故事无疑是好故事,孔融自然也是好孩子。
小时候,听到这个故事也是肃然起敬,自愧不如,并从此引为榜样,极力效仿。 为此,少吃了不少瓜和枣,牺牲了若干新衣帽。
长大以后,渐渐觉得这里面好象有点不对劲,却也说不上来是什么。工作以后,有一天我忽然想到了一点,也是我一直以来觉得不对劲的地方,那就是——孔融让梨以后,他的哥哥做了些什么? 故事里没说,是不是可以默认为,孔融的哥哥接受了弟弟的让梨(欣然接受?)?但这样一来,没法让人不困惑:哥哥为什么就不让梨呢?面对小弟弟的发扬风格,做兄长的怎会心安理得的接受呢?谦让不是相互的吗?何况按照中国人尊老爱幼的传统,孔融的哥哥似乎更应该让梨给弟弟才对。
那么,故事为什么会这样讲呢? 仔细想一想,问题不那么简单。我上网查了一下,找到了一些有关“孔融让梨”的讨论,赞同者有之,反对者也是大有人在。
赞同的就不说了,我觉得在反对的声音中,有些见解非常深刻,富有意味,值得深思。 比如我很欣赏这篇: 中国有个“孔融让梨”,而外国有个兄弟分饼的故事。
讲的是:兄弟俩为一块饼发生争执,于是请妈妈来分,妈妈只是给了一个规则并监督规则的执行,这个规则是:哥哥来切,弟弟先拿。 这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引人思索和借鉴。
在“让梨”式教育中,让梨者无疑进行了一个很重要的心理技能学习:与自己的欲望作斗争。 而被让者的状态则是不确定的,他有可能也会谦让从而产生有益的学习,也有可能选择笑纳,从而使自己游离于教育过程之外,甚至产生相反的作用。
“分饼”式解决问题的方法,给人的教育则是,一个人吃的饼比别人少,责任只在于他自己,他没有任何理由埋怨别人。 而“让梨”式教育中,吃小梨者似乎可以堂而皇之的指责别人不谦让,是不是这种教育会流于抱怨他人的一种结果?而且我们有理由问:谦让者经常吃亏是公平的吗?孔融能不能吃到大梨,取决于被让者是否也真诚谦让。
而现实生活中常常则是这种不公平的现象居多。 有时,规则比教育更有效更有力度。
常常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规则使杂乱的事物变得有序。 我想,“孔融让梨”自然是好事,“利他”、“奉献”和“自我牺牲”这些品质本身也无疑是高尚的,是善和美的体现,但问题是,如果“利他”、“奉献”和“自我牺牲”变成无条件的和没有限制的,往往就会变质变味,乃至逆转成它的反面。
因为道德是人际间的良性互动,而非单向的行为要求,所以究其本义,道德应当是以公正、平等为价值基石和精神内核的。在以往的德育过程中,往往要求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不讲前提地“先人后己”,甚至常常不现实地提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相信所有人都很清楚我们的主流价值观在个人与集体关系上的取向:“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集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凡此种种,都让人感到个人与他人、与集体的利益总是相互排斥、难以两全的,使人感到在这个世界上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就意味着做一个处处吃亏、事事损己的人。 长此以往,谁还愿意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呢?孔融让梨无疑值得称赞,不过倘若每次都要让,不知道孔融还会不会乐意,也许孔融做得到,但多数普通人大概是做不到的。
因此我们看到的悲哀事实是,尽管多少年来道德的锣鼓敲得震天响,而收效实微,相反倒造就了众多阳奉阴违、虚与委蛇的两面人。 对道德的极度强化反而使它远离真实的生活,远离普罗大众的心,高大而虚弱,外表华丽辉煌而内里空洞无物。
一旦遭遇反弹,立即又陷入道德虚无主义的泥潭。正如诗人北岛点燃神州的愤怒:“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事实上,虽然许多道德行为本身是无疑是高尚的,但如果把这些道德行为放在具体的现实场景中去考察,有些行为所导致的结果和效应就不一定是道德的了。 媒体上常报道一些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如有些劳模为了加班、加点或为了关照他人,连续若干个春节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而在工作岗位上度过。
我本人从内心敬佩这些劳模,谁都明白,这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做到的。但我们确实可以反思反思,要问一句:凭什么呢?其他人干什么去了?他们凭什么每个春节都在家过?劳模的付出究竟使谁获得了利益,他们是否应该和有权利得到这个利益?一个真正的道德应当是健康而有生命力的,首先应当是公正合理的,在此基础上,宽容、谦让和奉献才是有积极意义的。
一般情况下(不包含特殊情境),这个利益本该属于我,你却要占有,那么你就是不道德的;反过来,我把本应属于我的利益无原则地出让给你,这种行为本身或许是道德的,但。
八、孔融让梨的故事及寓意
孔融,字文举,东汉曲阜人也。
孔子二十世孙,泰山都尉孔宙次子。融七岁时,*月*日,值祖父六十寿诞,宾客盈门。
一盘酥梨,置于寿台之上,母令融分之。融遂按长幼次序而分,各得其所,唯己所得甚小。
父奇之,问曰:他人得梨巨,唯己独小,何故?融从容对曰:树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长,为人之道也!父大喜。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
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疲乏:“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
”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孔融小时候,不仅学习勤奋,而且善于思考。父亲外出拜客总是带着他去。
10岁那年,他随父亲来到洛阳。正逢洛阳太守李膺大府内走。
这时守门人忙把拉,问道:“你是哪家小孩,到一边玩去!”孔融严肃地回答说:“请你们进去通报,山东孔融来访。 ”守门人见他一本正经,也不知是什么来头?笑着问:“小公子,可有红贴?”孔融说:“我家和你家主人世代交往,又有师生之谊,无需红贴,只管通报。”
守门人怕慢待贵客,只好进去通报。这时李膺正和许多文人雅士交谈,听了通报,一时想不起这位孔融和自己家庭是什么关系,只好哈哈:“请进!”小孔融兴冲冲走进大厅,一边向主人问候,一边拱手招呼各位来宾,态度不亢不卑。
李膺一边让座,一边打量着这位俊才少年,心里好生奇怪:这小孩从未见过面,而他为何自称通家呢?于是,李膺问道:“小公子,你说我们两家世代交情,我怎么想不起来啊!”孔融微笑着说:“500年前孔子曾经问礼于老子,孔子姓孔,老子姓李,说明孔、李两家500年就有师生之谊。 今你性李,我姓孔,也是师生关系,我们两家不是累世通家吗!” 孔融语出惊人,在座客人无不暗暗称奇。
太守李膺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小公子真神童也。”唯有太中大夫陈韪不以为然,冷冷地说:“小时候聪明的人,长大后未必有作为。”
面对挑战,孔融笑着说:“这样说来,先生小时候一定很聪明。 ”这一巧妙对答,弄得陈韪面红耳赤无言回对,暗暗坐在一旁生气。
孔融则目不斜视,装着大人模样,一本正经地喝着茶,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孔融让梨” 是中国古代东汉末文学家孔融的真实故事,教育人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
《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即出于此。 孔融让梨新解 “孔融让梨”的故事本是教育中国的孩子们要学会谦虚礼让,但是教科书里却省去了后面部分,所以人们一直认为孔融是一个很懂事的好孩子,其实不然。
当初孔融把大的梨子给了哥哥和弟弟,就有人指出:“小小年纪,竟有如此城府。”果然,孔融年龄稍大后,竟然抛妻弃子,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
九、孔融让梨的故事因何而来
惮孔融的才子大名,强忍愤怒,没有立即动手杀他。
然而,孔融针对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之为,上奏曹操《宜准古王畿之制》,主张“尊崇天子,扩大君权,削弱诸侯权势”。简直是要曹操还政于汉献帝。
曹操对孔融再也忍无可忍。寻其罪状,将其杀害。
有人认为是性格原因,导致孔融被杀。孔融是名门之后,疏狂,出言无忌,目空一切。
孔融鄙视权贵,与当权人物多次闹翻。早年时候,孔融奉谒拜贺外戚何进荣升大将军,因何进未及时接见,孔融夺回拜谒摔在地上,惹得何进大怒。
若不是有人劝阻,孔融早已丧命。后来,孔融又与袁绍结怨,袁绍对他恨之入骨。
一、孔融让梨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孔融让梨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传统美德故事.很多家长都用此故事来教育自己年幼的孩子要懂得谦让. 相传孔融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
在他四岁的时候,有一天,家里吃梨。一盘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让弟弟先拿。
孔融看了看盘子中的梨,发现梨子有大有小。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只最小的梨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爸爸看见孔融的行为,心里很高兴,心想:别看这孩子刚刚四岁,却懂得应该把好东西留给别人的道理呢。于是他故意问孔融:“盘子里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应该留给哥哥吃。”
爸爸接着问道:“你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照你这么说,他应该拿最小的一个才对呀?” 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小弟弟吃。” 爸爸听他这么说,哈哈大笑道:“好孩子,好孩子,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以后一定会很有出息。”
从故事中我们认识到:我们从小就要向孔融学习,养成尊老爱幼,尊长的习惯. 与此同时,我也发现这个故事的漏洞:一 违背儿童天性的虚伪 四岁的孩子,应该是天真烂漫,稚拙天真的.在作出选择的时候,更过的是出于本能和诚实. 在众多兄弟面前,第一个作出选择,根据儿童的天性,如果梨好吃,孔融能吃完大的,他应该毫不犹豫地选择拿最大的,如果他人小,胃口小,只能吃完一个小的,他就可以选择拿小的. 可是,他为了讨得父母的欢心,非得编出一套理由来,把大的既留给哥哥,也留给弟弟,哄得父亲心花怒放.他这样做有明显的功利性,就是讨父母的欢心.为什么呢?因为孔融在家中既不是老大,也不是老小,处于容易被父母忽略的位置,为了让父母注意他,小小年纪的他就学会了察言观色,投其所好. 所以,孔融让梨的真相:是在跟几位兄弟争宠的过程中,违背天性的虚伪的选择. 我儿子四岁时,我曾试探过他,摆出一盘梨,问他要大的还是要小的,他说要小的,因为他只能吃完小的.这个答案更诚实,更符合孩子的天性.二 无原则无规矩的圆滑 凡事都有一定之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孔融说出的让梨理由,貌似有道理,实则标准混乱,完全以个人主观意愿为主,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没有丝毫的理性可言. 比如,他的第一个理由:“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应该留给哥哥吃。”如果这条理由成立,年纪小的应该让大的,那么,他就应该始终坚持这条原则才是,可是,在父亲问他“你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照你这么说,他应该拿最小的一个才对呀。
孔融立刻推翻了前面的理由,狡辩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小弟弟吃。” 推敲一下:我小,大的应该让给哥哥;我大,大的应该留给弟弟.这两条标准原本就是对立的,二者只能取其一,不可兼得,孔融为了取悦于父母,根据需要随意颠倒黑白,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他随心所欲地篡改规则,让父亲喜欢了,却把他的兄弟们都推上了一个难于选择的境地,到底该坚持哪条标准呢? 文明社会,首先是靠法律和制度来规范的,而不是为了突出某些人某些事,就前后不一,朝令夕改,任意胡为的.三 不尊重他人的独断专行 孔融拥有优先选择权. 他并没有征求哥哥弟弟的意见,而是自作主张拿了一只最小的梨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还振振有词地以年纪为由,证明这种选择的合理性。
他并没有想过,哥哥们是否真的愿意吃大的,小弟弟是否真能吃完大的.他更没有想过,六个孩子,他既不是老大,也不是老小,凭啥资格先拿? 结果,标准被他篡改了,好人让他当成了,他出尽风头,而他的兄弟们却因为他的榜样作用,因为他的双重的混乱标准,不得不进行尴尬而矛盾的选择. 在这里,我们发现孔融极端自我,他只是关心自己怎么想,自己应该怎么样,并不关心别人的想法,而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 孔融有强烈的表现欲望,有与他年龄不相称的虚伪和圆滑,他的父亲不但没有识破,反而把他的做法当作美德到处宣扬.结果, 使孔融养成恃才傲物、不任世事的性格。他长大后, 因其性格缺陷,上司董卓不喜欢他,曹操也讨厌他。
最终被曹操以“欲规不轨”、“跌荡放言”而诛杀,是典型的聪明反被聪明误。 孔融悲剧性的人生,与父亲错误的教育观念有很大关系。
假如父亲在吃梨这件事上,纠正孔融的自以为是,让几个孩子按照一定之规或者实力来得到自己想要的梨,鼓励孩子诚实,正直,也许他的人生结局就会不一样。 每个家长都应该努力教给孩子诚实, 凭实力竞争,遵守规则和制度.但孔融让梨的故事,教给孩子的却是成人式的虚伪,圆滑和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