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人格(什么是人格)

2024-10-17 问答 86阅读 投稿:顾城怜

一、什么是人格

人格(心理学术语)人格也称个性,原来主要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类似于中国京剧中的脸谱,后来心理学借用这个术语用来说明:在人生的大舞台上,人也会根据社会角色的不同来换面具,这些面具就是人格的外在表现。面具后面还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真我,即真实的自我,它可能和外在的面具截然不同。人格 (心理学术语)

大五人格体系。这套系统一共有五个维度,尽责性、宜人性、情绪稳定性、开放性、外倾性。

这本书,就是《突破天性》。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人格是可以改变的。

遇到这四种黑暗人格者,请记得远离他们,越早越好

中国文化中理想人格的六个层次

二、什么是人格

●什么叫人格?一般情况下人格与个性通用不分,其实严格说来两者不完全一样,人格主要指的是一个人心理特征的本质,个性指的是人与人心理特点的区别。

总之,人格也好,个性也好,都是从心理学角度用的词,绝不是从社会公德角度说小偷、小摸、流氓等这个人人格的褒贬词,最早人格词的意思指的是在舞台上演戏演什么角色戴什么脸谱,换句话说戴什么样的脸谱就大概可以看出这个角色的人格特点。人格即假面具的意思。

总之,心理学上说的人格就是从青少年开始,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与众不同的而且可持续到成年或终生的心理活动各个方面;包括认识问题的方法、情绪和情感反应以及意志行为的特点,俗话讲“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人格的特征性表现在脾气禀性方面、智能方面和性格方面;人格的倾向性包括需要方面,做事情的动机和兴趣爱好方面。

人格一旦形成很难改变,俗语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难移不等于不能移,如果本人经过什么意外的事情或严重的打击后性格可以变的和以前更不理想了,或变的比以前更理想了。青壮年时期人格表现特点比较明显,老年后可以不那么突出了。

正常的人格没有好坏之分,只能说哪方面有些不足,即便是单卵双胎也罕见完全一样者。

三、什么是"人格"

什么是人格 人格,英文personality,这个词源于拉丁语Persona,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好比我们今天戏剧舞台上不同角色的脸谱。

心理学借用了这个词,使之成为一个专门的术语,用来说明每个人在人生舞台上各自扮演的角色及其不同于他人的精神面貌。 把人格比喻为面具,好象是一种亵渎,但又不得不承认这个比喻的贴切。

那么什么是人格?不同的流派有不同的定义,莫衷一是,至今还没有一个大家公认的说法。人格心理学家阿尔波特说:“人格乃是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的身心体系”;艾森克说:“人格乃是决定个人适应环境的个人性格、气质、能力和生理特征”;卡特尔说:“人格乃是可以用来预测个人在一定情况下所作行为反应的特质”。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这种意义上说,人格的本质就是人的社会性。

人若脱离了社会,不与人们交往,也就谈不到人格,至少不是健全的人格。就像初生的婴儿只能算是个体,还没有人格;人格乃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人际关系的结晶。

所以,人格乃是具有不同素质基础的人,在不尽相同的社会环境中所形成的意识倾向性和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是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学等诸多学科研究的对象,心理学只是从意识倾向和个性心理特殊方面去研究它。

四、什么是人格

人格指人类心理特征的整合、统一体,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组织。并在不同时间、地域下影响着人的内隐和外显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西方语言中“人格”一词(例如法文的personnalité、英文的personality),多源自拉丁文的persona,即“面具”,暗示了“人格”的社会功能。

人格的属性

整体性:人格是一个人从行为模式中表现出心理特性的整体,构建着人的内在心理特征。它长体现在个人的某一个行为之中,这个行为便可带出这个人整体的心理特征。

稳定性:人格是由多种性格特征所组成的,其结构是相对稳定的。人格的这种稳定性是可以表现在不同的时间和地域上的。但这种稳定性也并不是完全不可变的,如个人在不同的情境中人格可反映出不同的方面。也可以暂时的受到一些事情的制约,而导致人格的这种性质发生相应的变化。

个体性:人格的组合结构是多样的,而导致了人与人之间在性格方面的差异性,虽然人与人之间的某些特征可以是相同的,但他们在整体人格的方面还是不同的。

动机性和适应性:人格支撑着人的行为,驱动着人趋向或避开某种行为,它也是构成人的内在驱动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这种驱动力与情绪无关,它可以说是一种生来具有的力量。这种驱动力对人的生活具有适应性。

自然性与社会性:人格并不是完全孤立存在的,社会文化方面和自然方面对人格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甚至可以说他们也是人格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也就是说,人格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社会文化影响的。但是,人格还是以个体的神经解剖生理特点为基础的。

人格的延伸

气质:气质是由生理尤其是神经结构和机能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属性,以行为的能量和时间方面的特点为表现。有学者认为,气质是人格形成的基础,是人格发展的自然基础和内在原因。

性格:性格,是指人的一贯的和稳定的心理特征、思维和行为方式。在心理学上,它的定义几乎与人格是相同的,但其实他们是有区别的。性格是人格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人格中涉及社会评价的那一部分,可以说,性格是人格的社会属性的体现。

与人格相关的心理疾病

人格解体:患有此种心理疾病的患者常常会感到某种对自我或对现实的不真实的感觉,这种不真实感可以是对躯体上的自我,也可以是对心灵上的自我。有时,患者甚至感觉到丧失了真正的“自我”(“灵魂”、“意识”),感觉精神活动是别人的,患者认为自己觉察不到自我的精神活动了。为此产生抑郁,焦虑的情绪。这种症状可发生在多种精神疾病或生理疾病上。

双重人格:指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经常改变或相互不协调,多发生在病态人格的基础上。

五、什么是“人格”

转贴: 人格 目录 • 解释(汉语大词典) • 人格的结构 • 人格理论-特质论 • 人格理论-类型理论 • 认知风格与认知能力的差别 • 人格测验 • 人格的分类 • 伪春菜人格 [拼音] réngé [英文] 1。

(n)personality;integrity 2。(n)dignity 解释(汉语大词典) ①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

是个人的尊严、名誉、价值的总和。在社会主义国家,每个公民人格平等,人格尊严受到法律保护。

②在心理学上,即“个性”。 ③人的道德品质:人格卑下|高尚的人格。

人格的结构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它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有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方面。 自我调控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具有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

弗洛伊德的人格“三我”结构 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划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 1、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低层,是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

本我是无意识,非理性的。遵循快乐原则。

2、自我: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其作用是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遵循现实原则。

3、超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是道德化的自我。

它的作用是:抑制本我的冲动;对自我进行监控;追求完善的境界。 遵循道德原则。

人格理论-特质论 人格特质理论是个体间人格差异的指标,可以通过心理测量来确定。 1、『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奥尔波特首次提出人格特质理论。

他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共同特质是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

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 个人特质是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

个体特质以其在生活中的作用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 (1)首要特质是一个人最典型、最概括的特质,影响到一个人的各方面的行为。

(2)中心特质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的特质。 (3)次要特质是个体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表现出来。

2、『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卡特尔受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启发,用因素分析法对人格特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人格特质的一个理论模型。模型分成四层: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A。 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表面特质是指从外部行为能直接观察到的特质;根源特质是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既可能是个别的特质,也可能是共同的特质。

它们是人格层次中最重要的一层。 B。

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在根源特质中可以在分为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两类。

体质特质是由先天的生物因素决定;而环境特质则由后天的环境决定。 C。

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动力特质是指具有动力特征的特质,它使人趋向某一目标;能力特质是表现在知觉和运动方面的差异特质包括流体和晶体智力;气质特质是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速度与强度的特质。

3、『现代人格特质理论』 现代人格特质理论主要有:三因素模型、五因素模型、七因素模型。 (1)『三因素模型』艾森克依据因素分析法提出人格的三因素模型。

这三个因素是:外倾性、神经质、精神质。外倾性表现内外倾的差异;神经质表现为情绪稳定性的差异;精神质表现为孤独、冷酷、敌视、怪异等偏于负面的人格特征。

(2)『五因素模型』塔佩斯运用词汇学的方法对卡特尔的特质变量进行了分析,提出五个相对稳定的因素:开放性、责任心、外倾性、宜人性、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 (3)『七因素模型』特里根用不同的选词原则获得七个因素。

正情绪性、负效价、正效价、负情绪性、可靠性、宜人性、因袭性。 人格理论-类型理论 类型论是群体间人格差异的描述指标。

可通过人的行为直接观察到。 1、『单一类型理论』认为人格类型是依据一群人是否有某一特殊人格来确定的、美国心理学家佛兰克?法利提出的T型人格就是单一型人格理论。

2、『对立类型理论』认为人格类型包含了某一人格纬度的两个相反的方向。 主要有:A-B型人格和内-外型人格。

3、『多元类型理论』认为人格类型是由几种不同质的人格特性构成的。有:气质类型学说、性格类型学说、阴阳五行说。

气质类型学说分为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性格类型学说分为: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权力型、社会型、宗教型。

阴阳五行说可分为阴阳说和五行说。 认知风格与认知能力的差别 认知风格是指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

认知的方式主要有: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冲动和沉思;同时性和继时性。认知风格与认知能力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其差别是: (1)能力是指成就水平;而风格是指认知方式。

(2)能力是指人们能够达到的最高行为;而风格是指人们的典型行为。 (3)能力是一种单极变量,由高低或好坏之分;而风格是指一种双极或多极变量。

无高低与好坏之分。 人格测验 人格测验的方法很多。

典型的有:自陈量表、投射测验、情景测验、自我概念测验。 1、自陈量表法。

让被试按自己的意见,对自己。

六、什么是人格,怎样全分一个人的人格是否健全

人格 personality 较为稳定的行为方式。

尤其是人际关系处理方式。 人格有生理类型和心理类型两类。

生理类型分类如古希腊体液的气质分类、中国古代阴阳25人分类、E。克雷奇默的体型分类等。

心理类型分类如荣格把人分为外倾和内倾两类;E。 施普兰格尔把人格分为理论、经济、艺术、社会、政治 、宗教6型。

这些是根据人的思想、情感、感觉、意志等特点来划分的。 有代表性的人格理论有以下几种:①特质理论把人格当作许多个别特点的组合。

认为对一个人的描述如能确实代表此人在某种情境下的行为特点,它也预示在另外的场合下他将会怎样表现。 这种行为的一致性和倾向性可概括为某人的人格结构,即特质,它是人格最基本的测量单元,也是行为不同于他人又相似于他人的原因。

②精神分析人格理论创始人S。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分为意识和无意识两部分。

意识只占心理生活的小部分,是浅层的经验部分;无意识是深层的、更重要的部分,对人的思想和行为起主导和决定的作用。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一动力组织,其能量的来源是“里比多”(即性力)。

心理性欲的发展阶段也就是人格的发展阶段。任何阶段的发展阻止或停滞都会对个体的人格产生持续的后效。

弗洛伊德过分强调人格的本能和生物方面,受到其他新精神分析论者的批评和修正。他们强调社会及文化因素的决定性影响,被称为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历史学派”。

③现象学人格理论把注意力集中在个人的当前和未来。如C。

罗杰斯强调人的功能的完善性;A。马斯洛的人的自我实现观点等。

他们都强调个人是如何知觉和解释事物的,都重视个体对世界的独有的观点。 。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