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怎样的)

2024-09-14 常识 86阅读 投稿:绝情

一、怎样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问题,解决问题,都要经过大脑进行思考,这一认识、分析、综合的过程,就是思维活动.人们要认识事物,就要进行思维,只能通过科学的思维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不善于思维,就不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幼儿期是思维迅速发展时期,如果抓住这个时期对幼儿进行良好的智力开发,尤其是思维能力的开发,对幼儿未来的生活、学习、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婴儿一生下来是没有思维的,只有对事物的感知.3岁前幼儿的思维,是借助于动作而实现的一种思维,叫做直觉行动思维.如幼儿玩小汽车时,小汽车钻到椅子底下去了,幼儿会趴到地下伸手去拿,拿不到时,他会一个劲地往椅子底下钻,他根本想不到椅子移开,或者用工具如一根小棍把小汽车拨出来.3岁左右的幼儿,由于他的知识经验逐渐丰富,语言发展了,思维也迅速发展起来,特别是在成人语言的说明和指示作用下,逐步由通过动作对物体最表面的特征进行概括,发展到依靠物体的形状、颜色、声音、形象等进行思维,这个思维特点叫具体形象思维.比如幼儿看到穿白大褂的人,都误认为是给他打针的大夫,说明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表面、片面地加以概括.所以,幼儿常常不能正确、全面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幼儿到了五六岁,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这个时期的幼儿,知识经验进一步丰富,语言也进一步发展,能够根据事物内部的共同特点概括事物.也就是说,他们对那些相当熟悉而又比较简单的事情,也能作一些正确的判断和推理了,但是他们作为判断和推理的依据往往是事物表面的现象,甚至是偶然的联系.所以,作出的结论,也往往违背客观逻辑.以上三种思维特点的形成,是一种在另一种基础上形成的,但又可以同时存在于幼儿的头脑中,三种思维方式是互相联系的.根据幼儿思维的这些特点,做父母的应该创造条件发展幼儿的思维.第一,重视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父母要利用周围的事物,让幼儿充分感知和观察外界事物,不断丰富幼儿对自然与社会环境的感性认识.可以带幼儿多参观,多游览,扩大幼儿脑子里的印象范围.经常这样做,幼儿脑子里才会自然而然地出现对各种事物的概括认识.幼儿接触的事物越多,对事物概括越全面,越正确,从而发展了幼儿的思维能力.如带幼儿观察过炊事员或理发员的劳动之后,幼儿看到穿白大褂的人就不会再认为是给他打针的大夫了.第二,要启发幼儿积极思维,善于给他提出问题和要求,培养幼儿动脑的好习惯.如带幼儿出门,天气阴了,父母可问:“你看看天能不能下雨?”引导幼儿观察天空云彩的变化,如果观察不出来,借此机会告诉说:“像今天,天阴得很厉害,燕子飞得又很低,会下大雨.”或让幼儿找找看,蚂蚁是不是在搬家,水管子是不是有水珠等,这样引导,使幼儿思考问题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并学会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三,要让幼儿有自由活动的机会,在游戏中培养思维活动.父母可以和幼儿一起玩智力游戏.如“猜一猜”游戏,用一盆水,再找些小木块、小铁钉、火柴、纸等,分别往水里放,同时让幼儿猜:“它能沉下去吗?”游戏结果,木制东西浮在水面上,铁制的东西沉入水中.通过这种形象化的“猜测”游戏,幼儿可以逐步学会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和对事物作出判断.通过这种活动,使幼儿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既动脑,又动手,手脑并用,才会真正有效地锻炼和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第四,要重视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幼儿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渐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所以,在生活的各个环节中,要抓住一切机会,在幼儿理解的基础上,不断丰富词汇,帮助幼儿正确运用口头语言,连贯性地表达出来.。

二、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怎样的

思维作为人类智力活动的核心,是人脑的高级活动,是在感知的基础上,客观现实在人脑中间接的、概括的反应。

属于认识的最高阶段。思维一般通过语言来实现。

婴幼儿思维过程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水平: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 在新生儿和婴儿期,婴幼儿基本上没有思维,所有的只是对外界事物的感知。

2~3岁的幼儿才开始再现思维的萌芽。此期思维的主要特点是直觉行动思维,其思维在动作中进行,即与对事物的感知和行动本身分不开,离开了动作,思维也就停止了。

他们不能先想好了再行动,而是边做边想。 例如,绘画时不是先想好了再画,而是变画边想,边想边画;玩打仗游戏时,如果拿走了抢,游戏则停止了。

3岁以后,儿童的思维方式逐渐从直觉行动思维发展到具体形象思维。所谓具体形象思维是利用直观形象解决问题的思维,即依靠表象、依靠事物的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的思维。

例如学龄前儿童在绘画中可以事先想好事物的形象,然后根据表象去绘制;在游戏中扮演不同角色,并且依角色的身份进行表演。具体形象思维是在感知动作思维的基础上形成的。

在此阶段,这种集体形象思维为主要的思维方式,思维以事物的外部特征为主要依据,对于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属性自并不十分了解。 如看到医师为患者打针,婴幼儿就依样画葫芦给自己的玩具娃娃、玩具动物甚至玩具汽车等打针,并没有考虑到事物间的逻辑关系和根本内涵。

5~7岁的儿童才能依托丰富的语言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思维逐步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阶段。抽象逻辑思维是以抽象的概念和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思维。

在儿童知识经验范围之内,他们能够进行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即依靠概念、通过判断和推理进行思维。例如,学生运用数字符号和概念进行数学运算和推导。

三、儿童思维训练怎么进行

1、全方位观察。

对于任何问题,都要认真考虑它的利和弊。更深一层的思考能使儿童认识到显而易见的答案未必就是最佳答案。

2、找出规律。教育的基础就是将一点一滴的知识聚沙成塔。

把知识分类之后,我们就可以避免反复不断地学习同一内容。 3、养成质疑好习惯。

儿童在许多方面尚未定型,总喜欢质疑以往的做法,为人家长应当鼓励他们养成终身质疑、不满现状的良好习惯。 4、说话准确。

准确的用词不仅能避免误解,而且有助于思维敏捷。 5、倾听他人的意见。

儿童们往往只管发表自己的意见,不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这不利于他们扩展视野。 家长们应当培养儿童学会考虑他人的观点,请儿童旁边的人或其他小朋友对同一件事发表意见,是训练儿童倾听的好方法。

6、写日记。鼓励儿童坚持写日记,因为写作也是一种思维。

7、提前思考。鼓励儿童对短期、中期、长期的后果进行提前思考,虽然这并不容易。

不过,今天对明天可能发生的事情有些准备,还是可能的。 8、学习。

知识不能代替思维,思维也不能代替知识,学习能使人在更高的层次上思考。 9、坚持不懈。

儿童并不能一夜之间就养成逻辑思维的好习惯,应鼓励他们坚持不懈。

四、什么是思维训练

儿童思维训练的方法——所谓推陈出新,也就是当孩子接触到一种事物时,能够有自己新的理解。

只有能够摆脱旧事物、旧方法的禁锢,才能让孩子真正开拓创新。 儿童思维训练的方法——循序渐进,这一方法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思维训练时,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

这样才能更利于孩子的接受。二是在训练时,要注意培养孩子层层分析问题的能力,面对复杂的问题,能够保证清晰的头脑,采用抽丝剥茧的形式来发现最终答案。

儿童思维训的方法——生疑提问,这一点可以在孩子做练习题时进行训练,比如,当孩子做完作业以后,对于已经做过的题目,要让孩子想想还有没有其他的解决方法。 对于老师所给的解释,要敢于怀疑,找出老师讲课时的漏洞,不能人云亦云。

儿童思维训练的方法——集思广益,所谓集思广益,就是将几个小朋友聚集在一起,共同围绕着一个问题来探讨,每个人都尽可能说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寻求最佳的解决方式。

这种训练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发展孩子思维的敏捷性,并且不同的孩子还能互相学习,培养了孩子的交流能力和团队精神。 所以,家长们也要经常交流沟通,至少要每个礼拜让孩子聚集一次。

五、儿童心理学的儿童思维是什么

思维发展阶段皮亚杰将儿童思维的发展划分为四个大的年龄阶段。

这四个阶段分别是:一、感知运动阶段(从出生到两岁左右)。这一阶段是思维的萌芽期,是以后发展的基础。

皮亚杰认为这一阶段的心理发展决定着未来心理演进的整个过程。二、前运算阶段(两岁左右到六七岁左右)。

这一阶段又称前逻辑阶段,这时儿童开始以符号作为中介来描述外部世界,表现在儿童的延缓模仿、想象或游戏之中。三、具体运算阶段(从六七岁左右到十一二岁左右)。

在这个阶段,儿童已有了一般的逻辑结构。四、形式运算阶段(十一二岁左右到十四五岁左右)。

此时儿童的智慧发展趋于成熟,思维能力已超出事物的具体内容或感知的事物,思维具有更大灵活性。皮亚杰早期研究儿童语言和思维等认识的发展,并从此入手,最后创立了发生认识论,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献。

因其学识渊博和贡献卓越,他于1968年获得美国心理学会的心理学卓越贡献奖,1977年又获该会桑代克奖以表彰他对教育心理学的贡献。 1972年于荷兰获得荣誉地位相当于诺贝尔奖的“伊拉斯姆士”奖金。

道德认识发展阶段皮亚杰根据儿童对规则的理解和使用,对过失和说谎的认识和对公正的认识的考察和研究,把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划分为三个有序的阶段: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出生~3岁)。 皮亚杰认为这一年龄时期的儿童正处于前运算思维时期,他们对问题的考虑都还是自我中心的。

他们不顾规则,按照自己的想象去招待规则。他们的行动易冲动,感情泛化,行为直接受行动的结果所支配,道德认知不守恒。

例如,同样的行动规则,若是出自父母就愿意遵守,若是出自同伴就不遵守。 他们并不真正理解规则的含义,分不清公正、义务和服从。

他们的行为既不是道德的,也不是非道德的。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3~7岁)。

这是比较低级的道德思维阶段,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单方面地尊重权威,有一种遵守成人标准和服从成人规则的义务感。 也就是说,他律的道德感在一些情感反应和作为道德判断所特有的某些显著的结构中表现出来。

其基本特征是:一是绝对遵从父母、权威者或年龄较大的人。儿童认为服从权威就是“好”,不听话就是“坏”。

二是对规则本身的尊重和顺从,即把人们规定的规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 皮亚杰将这一结构称为道德的实在论。

第二,从行为的物质后果来判断一种行为的好坏,而不是根据主观动机来判断。例如,认为打碎的杯子数量多的行为比打碎杯子数量少的行为更坏,而不考虑有意还是无意打碎杯子。

第三,看待行为有绝对化的倾向。 道德实在论的儿童在评定行为是非时,总是抱极端的态度,或者完全正确,或者完全错误,还以为别人也这样看,不能把自己置于别人的地位看问题。

皮亚杰与英海尔德在谈到这个时期的儿童特点时说:“道德实在主义引向客观的责任观,历而对一种行为的评定是看它符合法律的程度,而不管是出于恶意的动机违反这个原则,还是动机好却无意违反了规则。 例如,儿童在理解不准撒谎的社会价值之前很外(因为缺乏充分的社会化),在对有意的欺骗与游戏或纯粹的愿愿望有失真实区别之前,成人就告诉他们不要撒谎。

结果说真话就成了儿童主观人格之外的东西,并引起了道德实在论和客观责任观,从而使儿童认为一切诺言的严重性似乎并不是看有意欺骗的程度,而是看实际上跟真实性相差的程度。 ”第四,赞成来历的惩罚,并认为受惩罚的行为本身就说明是坏的,还把道德法则与自然规律相混淆,认为不端的行为会受到自然力量的惩罚。

例如,对一个7岁的孩子说,有个小男孩到商店偷了糖逃走了,过马路时被汽车撞倒,问孩子“汽车为什么会撞倒男孩子”,回答是因为他偷了糖。 在道德实在论的儿童看来,惩罚就是一种报应,目的是使过失者遭遇跟他所犯的过失相一致,而不是把惩罚看作是改变儿童行为的一种手段。

第三阶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7~12岁)皮亚杰认为儿童大约在7~12岁期间进入道德主观论阶段,这个阶段的道德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儿童已认识到规则是由人们根据相互之间的协作而创造的,因而它是可以依照人们的愿望加以改变的。 规则不再被当作存在于自身之外的强加的东西。

第二,判断行为时,不只是考虑行为的后果,还考虑行为的动机。研究表明,12岁的儿童都认为,那些由积极和动机支配但损失较大的儿童,比起怀有不良动机而只造成小损失的儿童要好些。

由于考虑到行为的动机,因而在惩罚时能注意照顾弱者或年幼者。 第三,与权威和同伴处于相互尊重的关系,儿童能较高地评价自己的观点和能力,并能较现实地判断他人。

第四,能把自己置于别人的地位,判断不再绝对化,看到可能存在的几种观点。第五,提出的惩罚较温和,更为直接地针对所犯的错误,带有补偿性,而且把错误看作是对过失者的一种教训。

达到自律性道德阶段的儿童,在游戏时不再受年长者的约束,能与同年龄儿童平等地参加游戏,彼此明白自己的立场与对方的立场,共同制定规则,遵守规则,独立举行游戏比赛。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发展的这些阶段的顺序是固定不变。

六、儿童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小学时期,是儿童思维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从进入小学起,儿童就开始从事正规的有系统的学习,系统地掌握人类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知识经验,自觉地服从和执行集体的行为规范.在学习的过程中,儿童的各种心理过程的有意性和抽象概括性也随之获得发展.新的学习活动、集体活动等对儿童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引起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种种新的需要,并和儿童已达到的原有心理结构、思维水平之间产生矛盾,构成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动力.在教育影响下,这些矛盾的不断产生和解决,就推动他们的思维不断地向前发展.简要概括来说,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1)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2)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存在一个明显的“关键年龄”;(3)逐渐具备了人类思维的完整结构,同时这个思维结构还有待进一步地完善和发展;(4)存在不平衡性.。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