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分数的生活小知识

2022-12-16 综合 86阅读 投稿:小任性

1.急求数学分数的小常识

200多年前,瑞士数学家欧拉,在《通用算术》一书中说,要想把7米长的一根绳子分成三等份是不可能的,因为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数来表示它.如果我们把它分成三等份,每份是 米.像 就是一种新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分数.

为什么叫它分数呢?分数这个名称直观而生动地表示这种数的特征.例如,一只西瓜四个人平均分,不把它分成相等的四块行吗?从这个例子就可以看出,分数是度量和数学本身的需要——除法运算的需要而产生的.

最早使用分数的国家是中国.我国古代有许多关于分数的记载.在《左传》一书中记载,春秋时代,诸侯的城池,最大不能超过周国的 ,中等的不得超过 ,小的不得超过 .

秦始皇时期,拟定了一年的天数为365又 天.

《九章算术》是我国1800多年前的一本数学专著,其中第一章《方田》里就讲了分数四则算法.

在古代,中国使用分数比其他国家要早出一千多年.所以说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2.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 分数 的知识

1、乐谱中,八分音符等于1/2拍,十六分音符等于 1/4 拍2、身体发育的比例 人由小到大,身体的比例一直在变化。在第一次突增期过程中,初生儿的头占身长的 1/4 ,2岁时占 1/5 ,6岁时占 1/6 ,12岁时占 1/7 ,到成人时仅占 1/8 。也就是说在这个时期,头先发育,以后是躯干、下肢,身体发育的按头尾发展规律顺序进行的。3、人类大脑只被利用 1/10 的说法是荒谬的。但存储记忆只利用了 1/5 神经元却很可能是事实。4、我国多数城市水资源漏失率超过 1/5 。5、目前我国用水总量与美国大体相当,但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美国的 1/8 。6、2005年03月29日东方早报 国家科学技术奖上海摘得 1/6 。7、黑龙江省 1/9 国土面积建成自然保护区8、华能集团公司发电量约占全国 1/9 。9、新疆民办非企业登记注册数目不足 1/20 10、在线国际商报讯 目前我国人均年消费果汁量不到1公升,是世界平均消费水平的1/10 ,发达国家平均消费水平的1/40 。11、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未成年人儿童读物拥有量在全世界排名第68位,是以色列的1/50 ,是日本的1/40 ,是美国的1/30 。12、1/50 秒,一个非常短的时间,照相机快门能闪一次,人的眼皮能咂一次。 科学家的研究发现能从翠鸟嘴下逃生的鱼反应速度比不能逃生的只快了1/50 秒!1/50 秒决定了一条鱼的生命!13、2007年苏州骨髓捐献志愿者占全国的160 。14、“假如我能活到七十岁,一年就是生命的1/70 。我愿意花生命的1/70 来做志愿者,帮助他人。”15、我国有56个民族,不管汉族人口再多,它只是中国民族的1/56 16、新华网北京10月19日专电 美国科学家研制出了粗细只有头发丝1/200 的太阳能电池。

3.日常生活中分数的应用

一、日常生活中分数的应用也很多见,以下面两个生活现象为例:

1、肯德基推出四个优惠套餐,A套餐原价15元,现价12元;B套餐原价12元,现价8元;C套餐原价20元,现价15元;D套餐原价9元,现价7元。如何想买一套优惠幅度最大的?

分析:可以用分数来计算出最优惠的一套。

利用分数的基本知识可以先得出现价与原价的比: A是4/5 ,B是2/3,C是3/4,D是7/9。

再比较这几个分数的大小,就可以得出B套餐的比值最小,所以B套餐最省钱。

2、每天在电视里的天气预报节目中,都会报出当天晚上和明天白天的天气状况、降水概率等,提示大家提前做好准备。

分析:入今天的夜晚的降水概率是 20/100,明天白天有5-6级大风,降水概率是10/100,早晚应增加衣服。 20/100、10/100让人一目了然,既清楚又简练。

二、分数的定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就叫做分数,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就叫做分数单位。分数由分子、分数线、分母组成,分数中间的一条线叫分数线,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做分子,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读作几分之几。

4.生活常识,提高学习成绩

1.勤于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不进行主动的思考,而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就不是一种有策略的学习,也不会取得好的效果。

“勤于思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要注意知识前后的联系,通过理解知识而掌握知识,而不要死记硬背。通过理解而进行的学习是意义学习,而死记硬背的学习是机械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意义学习更牢固、不容易遗忘,并且容易发生迁移,在以后的学习中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相反,机械学习容易遗忘,往往只能应付眼前的考试,考试结束之后也就忘得差不多了。

2.置疑精神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如果对知识只是不加分析地接受,就不会有任何进步。因为学习的本质是获得能力上的提高,而不是知识的增长。因此,要善于思考,鼓励自己提出质疑,而不要做“思想的懒汉”、“接受知识的机器”,只知道囫囵吞枣,而不知道进行咀嚼、消化。

3.勇于发问

学问学问,学习本身是离不开发问的。好奇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如果没有好奇、如果从不发问,人就不会成长,社会就不会发展。有时,父母或者老师会对你的问题感到不耐烦,那是他们的不对,你并没有错。千万别因为他们的错误行为而放弃自己的正确行为。所以,你一定要继续保持发问的勇气!

有时你可能对于提问有很多顾虑。比如,担心别人说自己笨,担心问这个问题很傻,担心问多了老师会不耐烦……孔子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都不是羞耻的事情,更何况是向老师请教呢?并且,老师根本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所以,当你有不懂的地方,勇敢地举起你的手!否则,日积月累问题就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修补起来会更困难。

4.善于练习

学习是离不开练习的。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强调的就是练习的重要性。如果以为能听懂老师讲的知识就足够,那就大错特错了。没有经过练习的知识是不会牢固的。在必要的时候,还应该进行强化训练, 以增加运用知识的熟练程度。

需要强调的是,练习是必需的,但过度练习是没有必要的。我们强调的是“善于练习”,所以,你要善于分配练习的时间,知道何时应该适可而止。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过度练习的效率非常有限。一定限度之内的练习能够有效地促进学习,但超过某个限度后的过度练习对于改善学习并没有多大作用。因此,如果已熟练掌握了某个知识点,就没有必要再反复练习,此时的练习是时间的浪费,只会导致脑力的疲乏。

以上是关于学习方法的一般性的建议,它们对于各门功课都是适用的。但是,具体到不同的人、不同的课程,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摸索适宜的学习方法。

比如,应该根据不同的学科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文科、理科的学习方法会不一样;同是文科,英语和历史、地理的学习方法也应该有所差异。又比如,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学习方法,做到扬长补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有的同学思维敏捷,但坚持性差,这类同学应该使用“交替学习法”,该玩时就去玩,如果强迫自己坐在那里,也未见学得进去;但是该学时就要全神贯注,尽量提高学习效率。有的同学思维速度比较慢,但坚持性较好,这类同学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耐力”优势。反应快但不准确的同学要尽可能地细心,细致但思路狭窄的同学应尽量拓宽思路,多与同学交流讨论。

5.利用所学的分数知识写一篇200字日记

上个学期,我们学习了分数。老师告诉我们,分数有分子、分母和分数线,比如:1/3,3是分母,1是分子,中间一横是分数线。

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要用到分数,妈妈为了加深我对分数的认识,还做了一张饼,并且用刀把它平均切成两份,每份就是这个饼的1/2,再把这两份拼起来,就是有2个1/2,刚好是一个饼,这就是张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分数的加减了。当然,我们现在还只学会分母相同时的加减,分母不相同也可以加减,只不过我们现在还没学到。我还学会了比较分数的大小,张老师教了我们口诀:分子相同比分母,分母大的分数小,分母小的分数大;分母相同比分子,分子大的分数大,分子小的分数小。

学会了分数的知识,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帮助还真不少呢,不信您瞧:今天,我们一家人去肯德基吃全家套餐。 到了那儿,人一直挤着,我们好不容易点好菜,就找到位子坐下。菜来了,是一桶大套餐。里面有12个鸡腿,爸爸首先向我“发难”了,对我说:“今天的鸡腿由你来分,前提是必须分得公平。”我偷笑了想:哼!老爸你也太小瞧我了,分得公平,不就是平均分吗?这时,我想起除法12÷3=4。我给爸爸妈妈每人四个鸡腿,爸爸妈妈看着我的“答案”,满意地点点头,于是我们一家人就开始“狼吞虎咽”起来了,不一会儿,我的鸡腿就被我一扫而光了,我后来又吃了老妈的2个鸡腿,爸爸的1个鸡腿,还没等到我享受“酒足饭饱”的愉悦呢,老妈又开始发话了:“宝贝,你今天吃了这么多鸡腿,可不能白吃哦,我来问问你,你今天一共吃了几分之几?回答正确就算过关,回答不正确,这顿算你买单,钱从你以后的零花钱里扣。”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这顿怎么的也要一百多块吧,要是都从我的零花钱里扣的话,天啦,猴年马月才能扣完啊,这种赔钱买卖不能做啊,于是我认真地思考了半天,回答道:“我吃了7/12。”从爸妈那赞许的表情中我知道我回答对了。

幸运啊,我学了分数的知识,可以正确回答问题了,以后吃起肯德基来也可以“高枕无忧”了。真是应了张老师那句话:生活中只要留心,处处都是数学知识。

6.我们学了分数有哪些知识

分数: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三上数学,第10章《认识分数》例1和例2,教科书第98—100页,试一试,想想做做。

二、教学目标: 1、能结合直观图示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能用折纸、涂色等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读、写分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

难点: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四、设计理念: 从整数认识,进入到分数的认识,学生由形象思维进入到抽象思维,认知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因此,借助直观形象,认识和理解分数,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用自己的话表达操作过程,从而理解分数的含义。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是教育的主旨,教学中,安排学生分组合作学习,就是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参与到分数形成中的认知和交流的平台,凸显学习主体的地位。 五、教学具: 教具:一个苹果,一把水果刀,多媒体,实物投影,同样大的圆形纸片2张,水彩笔等。

学具:水彩笔,圆形纸片2张,长方形纸片一张,正方形纸片2张等。 教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育论文日常工作2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老师这有?个苹果? 2、请观察:老师把苹果平均切成2半,拿起其中的一半,问:这是几个苹果?【学生可能答:半个。

】 3、老师又切了一小块,问:这是几个苹果? 4。 同学们,你们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吗? 5。

老师启发谈话:老师刚才在干什么?【学生可能说:分苹果,老师立即板书:分。】 老师是怎样分的呢?【学生可能说:平均分。

】 老师顺着说:是呀,老师把1个苹果平均分成了两半,就得到半个苹果,再把半个苹果平均分成了两半,就得到更小的苹果,离1个越来越小了。那么,在老师平均分苹果的过程中,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老师说: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分数。

【板书:认识。】 齐读课题:认识分数。

(二)、初步认识分数。 1。

半个苹果,就是把整数1平均分成2份,半个是2份中的1份,因此,半个不能用整数来表示,就要用一个比1小的数来表示。前面说,分苹果,就是分数,于是,人们就把这2份之中1份的数叫做分数,写作1/2。

2。 半个的半个的数,怎样表示呢?人们就把4份之中1份的数叫做分数,写作1/4。

3。 现在,你能说出一个分数了吗?试着说一说。

(三)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1。

看书中98页的内容,看完后,说说你知道了分数的哪些知识? 2。 班级交流学到的数学知识。

3。 哪位同学有学习疑问,请提出来。

3 【学生也许会提:怎样写分数呢?教师讲解分数的写法。】 (四)试一试,折出分数。

1。 平均切苹果,能得到1/2,1/4,平均切蛋糕,能得到1/2,这些都是老师切的和书上早就分好的。

现在,你能自己创造出1/2吗?请从资料袋中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按照98页试一试的要求,折出一个1/2。 2。

学生在小组里交流,说明你的1/2是怎样创造出来的。 3。

小组派代表进行交流。说说各自小组怎样得到1/2的。

(五)比较分数的大小。 1。

从资料袋中,拿出两张圆形的纸,你发现了什么?【圆形纸同样大】 2。 先在一张纸上折出1/2,在另一张纸上,折出1/4。

3。 观察1/2,和1/4,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1/2大,1/4小,】 4。

你能证明1/2大于1/4吗? 5。 你能折出1/8吗?你能用1/8和上面的分数比大小吗? (六)、想想做做,应用分数。

1.学生读题目。 学生写出分数,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独立完成后几题。 2、想想做做2 学生独立选择。

交流:你是怎么选的?为什么? 小结:只有把一个图形或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才是它的几分之一。 3、想想做做3 谈话:三张纸条的长度怎样? 问:第一张纸条全部涂色,用“1”表示,估一估第二张、第三张纸条的涂色部分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吗? 4 指名说出填写的分数,教师板书。

问:谁能根据这三张纸条涂色部分的大小,比较一下这三个数的大小? 指名回答。 4、想想做做5 指名读题并说出题目要求。

学生动手涂一涂并比较大小。 小组内交流。

4、想想做做6 谈话这次的黑板报有哪些板块?《科学天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几?《艺术园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几?哪一部分大一些? 5、谈话: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分数,我们的生活不光有整数,也有分数。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分数有哪些认识?今天学习的分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觉得还要学习什么样的分数? 生活中的分数就在我们身边,看到这些东西你联想到几分之一? 用什么分数表示想到几分之一? 全课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布置作业:课本100页的第4题 板书设计:认识分数 平均分 二分之一 写作:1/2 四分之一 写作:1/4 分子是一的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小数:一 个 数 除 以 小 。

7.小学数学分数的要点有哪些

分数的概念:两个正整数p、q相除,可以用分数p/q表示。即p÷q=p/q,其中p为分子,q为分母。p/q读作p分之q.当q=1时,p/q=p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都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所得到的分数与原分数的大小相等。a/b=a*k/b*k=a÷n/b÷n(b、k、n不等于零)

分子与分母互素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把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数约去的过程称为约分。

分数的加减法:异坟墓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运算。

分数的乘法:一般的,由于分数的意义p/q是将一个总体等分为q份而取其中p份,于是我们把两个分数相乘p/q*m/n的意义规定为:在分数p/q的基础上,以p/q为总体,“再”等分为n份而取其中m份,其结果是p*m/q*n(q、n不等于零),即

p/q*m/n=p*m/q*n(q、n不等于零)

8.应用分数基本性质的小故事

同学们,今天我经大家讲一段故事:猴山上,猴王带着小猴子,在猴山上过着无居无虑的生活。可这宁静的猴山上,动静忽然争吵不休,仔细一听,原来是这样的。三个小猴子为分一个饼吵了起来,都说自己分少了,非要猴王来分不可。猴王想了想:这块饼的三分之一给第一只猴子,分这块饼的六分之二给第二只猴子,分这块饼的九分之三给第三只猴。这两只猴子都说分得太不公平。非要重新分不可,在旁看热闹的小猴们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两只小猴感到莫明其妙,不停地说,你们在笑什么,你们在笑什么。同学们,我的故事讲完了,你们知道小猴们在笑什么吗?

评价:

学生在接受知识时,有的人学得很累,有的学得很轻松,当学习与学生 的兴趣相吻合时,学习可能是享受,相反时,学习则是沉重的负担。所以必须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 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这节课中,教师假冒设了“猴王分饼”的情景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情趣,十分自然地引入新课,使学生带着问题乐意,自觉地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教学中,教师让学生积极讨论发言,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有的学生说“一样多,公平”,有的说“不一样多,不公平”。教师又引导学生:“怎样证明自己的观点?”这一下,教室里的气氛沸腾起来,学生们争得面红耳赤,不甘言败。

但教师紧接着让学生翻开书,让学生做书上的试验,这无疑是“火中浇水”,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冷却了,心里却在想,“到底是公平,还是不公平呢”。我想这就是教师的失误,创设好的教学情境固然是好,如果不善于利用情景,还不如舍去情境。在这节课中,我认为应该把学生分成两组,认为“公平”的一组,认为“不公平”的一种,展开讨论、辩证,在辩证的过程中,学生不难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的整堂课中,要充分利用“分饼”的故事来引导学生,如,“如果把一块饼分 给第一只猴子,应该分 给第二只猴子,分 给第三只猴子,分 给第四只猴子”才公平呢?

所以我认为创设情境不是单纯的为了引人而入,整堂课自始自终都在这个情境的基础上发生,发展并得到规律。

关于分数的生活小知识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