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知识
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常见有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风疹、流脑、流行性腮腺炎、肺结核等。主要有病毒、细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例如流感病毒、麻疹病毒、脑膜炎球菌、结核杆菌等。
什么情况下容易患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与外界相通,受各种病原体侵袭的机会较多,由此而引起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
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天气骤变的情况下也易发病。
儿童、老年人、体弱者、营养不良或慢性疾病患者、过度劳累者、精神高度紧张者等人群容易患呼吸道传染病。
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
不同的呼吸道传染病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一般起病急,有发热症状。
流感:一般表现为发病急,有发热、乏力、头痛及全身酸痛等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轻。
麻疹:症状有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粘膜有麻疹粘膜斑及皮肤出现斑丘疹。
水痘:全身症状轻微,皮肤粘膜分批出现迅速发展的斑疹、丘疹、泡疹与痂皮。
风疹:临床特点为低热、皮疹和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全身症状轻。
流脑: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粘膜瘀斑、烦躁不安,可出现颈项强直、神志障碍及抽搐等。
流行性腮腺炎:以腮腺急性肿胀、疼痛并伴有发热和全身不适为特征。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盗汗、全身不适及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
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是怎样传播的?
传染源:主要为病人或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主要经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密切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
人群易感性:人群对多数呼吸道传染病普遍易感。有的病后有一定免疫力或持久免疫力,或者通过接种疫苗获得一定的免疫力。
7、如何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应采用综合性预防措施,主要包括: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搞好家庭环境卫生,保持室内和周围环境清洁。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随地吐痰,勤洗手。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喝水、不吸烟、不酗酒。
经常锻炼身体,保持均衡饮食,注意劳逸结合,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避免着凉。
儿童、老年人、体弱者和慢性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如果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当发生传染病时,应主动与健康人隔离,尽量不要去公共场所,防止传染他人。
不要自行购买和服用某些药品,不要滥用抗生素。
儿童应按时完成预防接种,一般人群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接种。
2.疾病预防小常识200字小短文
冬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风疹、腮腺炎等,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防治呼吸道传染病应注意以下事项:
1、避免受凉。人体受凉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毒容易侵入。
2、净化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让阳光射过室内;也可用食醋熏蒸房间。
3、注意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
4、增加营养。补充营养,适当增加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
5、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体育锻炼可增强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
6、讲究卫生。加强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
7、免疫预防。流行季节前可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如流感、肺炎、麻疹、流脑等疫苗。
8、早发现、早治疗。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切忌不当回事,更不要自己胡乱吃药。
3.预防疾病的小知识有哪些
1.勤洗手: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有可能通过手接触分泌物,传染给健康人,因此特别强调注意手的卫生。
2.多喝水:秋季气候干燥,空气中尘埃含量高,人体鼻黏膜容易受损,要多喝水,让鼻黏膜保持湿润,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还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净化体内环境。
3.空气流通:为了预防病毒通过空气传播。保持教室内空气清新,要常开门窗通风,良好的通风可消除80%自然菌,所以自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至关重要。课间同学们要尽量到教室外活动,不要呆在教室内。
4.加强营养: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保证足够的营养,以增强自身免疫力。
5.加强锻炼:注意日常体质锻炼,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6.合理作息:保持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防止过度的紧张和疲劳使身体抵抗力下降,尽可能不去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
7.注意防寒保暖:秋季昼夜温差大,同学们要根据气候变化及时添加衣物。
8.及时发现、及时就诊:如觉身体不适应立即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9.另外可进行免疫预防:流行季节前可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如流感、肺炎、麻疹、流脑等疫苗预防相应的呼吸道传染病。
4.什么措施可以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极易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造成疫情暴发,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严重影响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
为确保我市在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序、高效地处理疫情,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防病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本预案适用于发生麻疹、风疹、腮腺炎、水痘、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时应急处置指导。
一、工作目的(一)及时发现、报告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暴发疫情发生后,做好以控制传染源、开展强化免疫和应急接种为主导的综合防制措施,有效地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最大限度防止疫情的扩散、蔓延。
(二)组织开展对卫生、教育、铁路、交通、厂矿等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和保健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呼吸道传染病的识别能力、诊治水平,提高对突发疫情的应急和处理能力,一旦发生疫情时能迅速出动,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三)暴发疫情处理率:100%。
二、组织领导为了有效控制呼吸道传染病疫情的暴发流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成立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控制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市、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司其职,做好疫情的监测、报告,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消毒处理的技术指导工作;同时根据疫情特征,提出合理建议,协助zhengfu有关部门开展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责如下:1、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参与组织制定本地区的《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防制工作应急预案》及相应的技术方案,同时根据疾病的进展动态,不断修改完善技术方案;依据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监测方案制定本地区的监测方案并组织实施;对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应急预案、流行病学调查、消毒隔离、采样和病例监测、实验室检测等工作的培训,指导县(市、区)开展监测与防制工作,疫情发生后,必要时参与流行病学调查、消毒处理与标本采集,对辖区内采集的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以核实诊断。整理、分析本地区暴发疫情调查资料,收集周边地区疫情相关材料,界定疫区并提出疫情控制措施,为市级卫生行政部门提供预防控制决策依据。
2.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开展对辖区内的卫生防保机构和学校保健老师的防制技术培训;按照市疾控中心的部署,开展疫情监测与报告;疫情发生后,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消毒处理与标本采集工作,界定疫点并提出疫情控制措施;整理、分析调查资料,撰写暴发疫情调查报告。有条件的区县可开展实验室血清学监测。
三、病例定义和暴发疫情各级疾控中心在当地zhengfu与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开展疫情控制工作。㈠ 病例定义 l 麻疹疑似病例:发热、出疹(全身性斑丘疹)并伴有咳嗽、卡他性鼻炎或结膜炎,或任何经过训练的卫生人员诊断为麻疹的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麻疹疑似病例为临床诊断病例。(1)未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无实验室诊断结果的病例;(2)完成调查前,失访或死亡的病例;(3)实验室证实为麻疹暴发,同一暴发中其他未经实验室证实的病例。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有完整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且符合下述两条之一者。(1)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
(2)从标本中分离到麻疹病毒。 风疹疑似病例:全身皮肤在起病1-2天出现红色斑丘疹并伴发热和耳后、枕后、颈部淋巴结肿大或结膜炎或伴有关节痛(或关节炎)。
症状之一的病例,或任何经过训练的卫生人员诊断为风疹的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有完整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且经下述三条之一实验室证实为风疹病毒感染者,即为确诊病例。(1)咽试子标本分离到风疹病毒,或检测到风疹病毒核酸。
(2)1个月内未接种过风疹减毒活疫苗而在血清中查到风疹IgM抗体。(3)恢复期病人血清风疹IgG抗体滴度较急性期有≥4倍升高,或急性期抗体阴性而恢复期抗体阳转。
腮腺炎1 流行病学史发病前2-3周有与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接触史或当地有本病流行。2 症状体征2.1 腮腺或其他唾液腺非化脓性肿胀,含食酸性食物胀痛加剧。
2.2 剧烈头痛、嗜睡、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呈非化脓性改变(与其他病毒性脑炎相似)。2.3 恶心呕吐、伴中上腹部疼痛与压痛,局部肌紧张。
2.4 睾丸肿痛(常为单侧)。3 实验室检测3.1 1个月内未接种过腮腺炎减毒活疫苗,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
3.2 双份血清(间隔2-4周)IgG抗体效价呈4倍或4倍以上增高。3.3 唾液、尿、脑脊液、血中分离到腮腺炎病毒。
4 病例分类4.1 疑似病例4.1.1 具备2.1或伴2.2或2.3或2.4。4.1.2 具备2.2或2.3或2.4加3.1。
4.2 临床诊断病例:4.1.1加14.3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加3.1或3.2或3.3 流感1 流行病学史在流行季节一个单位或地区同时出现大量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或近期内本地区或邻近地区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明显增多;或医院门诊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明显增多。2 临床症状2.1 出现急起畏寒、高热。
5.预防春季传染病的常识
初春的气候乍暖还寒,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
流感、水痘、腮腺炎等,都是春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加强个人卫生和防护十分关键。 1、科学穿衣:遵循传统的"春捂秋冻"的规律,初春不要急着脱去冬装,尤其要注意脚部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和体质情况,适时增减衣服。
2、经常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让室内的空气流动起来,驱散病毒,以减少患病的机会;减少到空气流通不良的公共场所。 3、勤洗手: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原,有可能通过手接触分泌物,传染给健康人,因此特别强调注意手的卫生。
4、多喝开水: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净化体内环境。 5、适当锻炼:锻炼身体可增加血液循环,提高皮肤调节温度的能力,维护淋巴系统的功能,从而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
6、平衡营养:偏食挑食的孩子最容易发生免疫力下降,要想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合理、均衡营养非常重要。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增加含钙量丰富的鱼虾、豆制品,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注意蔬菜水果的摄取,适当搭配粗粮和杂粮,避免高糖分、高脂肪和油炸食品。
7、保证睡眠:晚间要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不使孩子过度疲劳,因为失衡的生活会带来失衡的免疫反应。
6.春季预防疾病小常识
春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及治疗 随着春风的临近,各种春季的传染病也不顾人们的厌恶与否,在人们的稍不提防中,不邀而至,为了辨清它们的丑恶面目,现将它们的罪恶表现及预防和治疗的简单方法介绍如下: 一、肺结核: 绝大多数是由呼吸道传播。
主要体质素弱者多易感染,多呈慢性过程,结核杆菌低抗力较强,在干燥痰中能存活6-8个月,对湿性敏感,60℃经半小时或者煮沸5分钟,即可杀死。属于依靠飞沫传播的疾病,是前几年明显减少而近年又呈增多趋势的疾病。
预防肺结核主要通过养成良好习惯,不随地吐痰,不与患者亲密接触,积极地预防接种长介疫苗。而治疗原则是:早期、联合、规律、足量、全程。
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非典)。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2003年初爆发的一种主要通过近距离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的呼吸道传染病。
它是传染性强、病情较重、进展快、危害大的新型传染病。临床表现为:1、潜伏期一般1-10天,多数患者4-5天发病。
起病急,多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一般 > 38℃,偶有微寒,可伴有头疼、肌肉酸痛、乏力、腹泻;常无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可有咳嗽、多为干痰、少痰,偶有血丝痰;可有胸闷,严重者出现呼吸加速气促及明显呼吸窘迫。但少许患者不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尤其近期有手术史或有基础疾病的患者。
早期WBC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晚合并细菌感染者可有WBC↑,部分血小板↓,多数肝功异常。部分患者可有心肌酶↑,白蛋白↓。
少数有低氧血症和呼吸性碱中毒。X线以显出肺部有不同程度的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呈网状改变,部分患者进展迅速,呈大片状阴影,常为多时或双侧改变,阴影吸收散漫。
肺部阴影与症状体征可不一致。若检查结果阴性,1-2天后应予复查。
高分辨力CT(HR—CT)能早期发现病变。 预防和处理,疫点消毒处理及时,及公众的健康教育,因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尚未明确,但传染性和致病力强,报告时限应比照甲类传染病进行疫情报告,如若发现非典病例后,城镇于6小时内,农村于12小时内,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处理时采取分诊类别及相应处理的方式。 三、腮腺炎 主要由腮腺炎病毒感染而致,它主要通过飞沫或唾液污染食具或玩具传播。
学龄儿童为易感者。潜伏期2-3周,引起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若无膈并感染,病程1-2周可自愈。
青春期感染者可引起睾丸炎、卵巢炎等并发症。 处理方法:多饮开水,服抗病毒的药物及休息,并绝对隔离病人。
四、AIDS(艾滋病)。 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免疫缺陷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患者血清HIV阳性,同时伴有发热、咽炎、淋巴结肿大等自限症状(急性期)。
该期约持续1-2周后进入感染的无症状潜伏期,此时外?血中HIV抗原含量很低或检测不到。但随着感染的时间的延长,HIV重新开始大量复制并赞成免疫系统的进行性损伤,逐渐发展到持续性全身性淋巴结肿大,AIDS相关综合症,最后发展成为AIDS。
预防和处理。基于AIDS主要通过1、同性或异性性行为;2、输入带HIV的血液和血制品及静脉药瘾者共用污染的注射器及针头等;3、母婴传播等形式传播情况,制定措施,采取1、让人们认识到AIDS的传染方式 及其严惩危害,杜绝吸毒和性滥交;2、建立HIV感染的监测系统;3、加强国境检疫;4、对供血者进行HIV抗体检查。
目前治疗HIV主要是:1、加强对HIV疫苗的研究;2、加强抗病毒治疗。 五、肠道传染病。
是高校内最易发生的传染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发热、里急后重等症状。是通过接触,由口传播,故个人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同时学校把好食品的卫生。
处理主要抗菌、补液治疗。 六、禽流感。
禽流感是近二年发生的传染性病毒性疾病,据专家意见,只发还有动物疫情发生,就会有禽流感的存在,国际专家预测,禽流感可能会大流行。目前做法是:1、加强监管,尽早发现传染病,尽早进行疫情监测。
我国禽流感人感染者处于高散发、高病死的态势。这是规模禽类免疫使人间疫情高度散发;而高病死率则与处于游行早期的病死率低,两者相差一倍左右,随着疫情扩散,病死率下降。
2、与病人的免疫有关系。3、与患者是否得到及时治疗有关系。
目前处理禽流感的主要措施:1、加强禽类防疫。2、提高自身免疫抵抗力。
3、对患禽流感疫区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的方案。 早春 小心呼吸道疾病 冬春呼吸道疾病高发,各医院病人人满为患。
以下就如何严防呼吸道疾病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加强人个防护。注意冷暖的变化,适当增减衣服。
对年老体弱或有慢性气管炎、哮喘、或有糖尿病等全身疾病的人,更应少去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要接种预防流感的疫苗,天气寒冷或大雾等情况时,处出应戴口罩。 第二、注意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在办公室、家居、公共场所要随时通风,尤其在学校或医院发现有感冒病人时更应使空气流通,防止大面积传播。 第三、戒烟。
不但在公共场所要戒烟,在家庭、办公室、学校都要戒烟。因为吸烟对个人呼吸道有损伤,易患流感,被动吸烟者受害更大,吸入的烟浓度商于吸烟者。
特别是在当今世界及国内禽流感商发阶段,更应戒烟,防止呼。
7.如何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应采用综合牲预防措施包括: (1) 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 咳嗽、打喷嚏时用手绢捂住口鼻,防止污染 空气。 (3) 经常锻炼身体,保持均衡饮食,注意劳逸结 合,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4) 保持好家庭环境卫生,保持室内和周围环 境清洁。 (5)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随地吐痰,勤 洗手。
(6)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喝水、不吸烟、不 酗酒。 (7) 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避免着凉。
(8) 儿童、老年人、体弱者和慢性病患者应尽量 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9) 如果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 查治疗。
当发生传染病时,应主动与健康人隔离,尽 量不要去公共场所,防止传染他人。 (10) 不要自行购买和服用某些药品,不要滥用 抗生素。
(11) 在流行季节到来之前一段时间内选择流 感、肺炎、麻疹、流脑等疫苗接种,是目前最为有效的 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