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政策常识教案

2021-09-11 综合 86阅读 投稿:旧夏天

1. 民族常识第一课教案

第三课时 1、认真阅读资料卡中的内容,然后与同学说一说我国有多少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 资料: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集中居住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让他们自己管理本民族的事物。现有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还设立了1173个民族乡。我国的五个民族自治区分别是: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 2、指名说一说:我国有多少个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 3、根据上节课的学习,指名学生在黑板上连一连。 板书:内蒙古自治区 乌鲁木齐 广西壮族自治区 呼和浩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南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拉萨 西藏自治区 银川 4、指导学生找一找 教材第六页:下面的地图展示了部分民族在我国各地的分布情况,找一找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地区是哪些,在地图上分别标出五个自治区。 在教材上的地图上填完后,在教师出示的地图上让学生指着说一说。第四课时1、做一做 动手做一张自治区拼图,可以请其他同学评价和欣赏,还可以和同学比赛,看谁拼得又快又好! (1)材料:透明薄纸、纸板、彩色笔、尺子、剪刀、铅笔 (2)步骤: 将透明薄纸覆在中国地图上,把地图上各地区的轮廓画下来; 然后将透明纸覆在纸板上,用铅笔在透明纸上沿着刚才画的轮廓,再次用力地刻画一遍,这样地图的痕迹就会留在纸板上了。 在纸板上画出中国地图上的五个自治区,还可以画出其他地区。然后给这些地区涂上不同的颜色,要记住,相邻的地区不可涂相同的颜色。用剪刀把不同的区域小心地剪下来,一个漂亮的拼图就做成了!2、课外拓展(1)小调查同学们,你的家乡居住着哪些民族?这些民族有哪些特色的生活习俗?向你周围的人(父母、邻居、居委等)了解一下,并把你调查的结果记录在资料卡上。(2)小制作请同学们找相关的资料,了解某民族的基本情况或习惯,并制作一张该民族的精美卡片。在同学之间交流并展览。第一课 多民族的大家庭教学要求: 1、使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掌握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并记住主要分布在哪些省自治区。2、让学生知道我国的5个自治区及首府所在地,能说出自治州、自治县(族)、民族乡的数目。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民族常识》的第一课——多民族的大家庭。(板书课题)二、讲授新课:(一)56个民族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共有56个民族。根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全国共有11.31亿人口,现在也称12亿。世界上大约有53亿人口,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1/5,也就是说,世界上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人。在我们的民族大家庭中,汉族人口最多,他们占中华民族人口的大多数,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约10.39亿人,占据了整个中华民族人口的92%。其他55个民族共有9120多万人,仅仅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因为这55个民族的人口相对于汉民族来说数量很少,我国习惯上把他们统称为少数民族。1、认识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⑴请同学们看彩色图,我们来辨认一下55个少数民族。⑵为了帮助大家进一步熟悉这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我们编了一首顺口溜,下面就请同学们看幻灯片。2、在各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生活在广西的壮族,这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总人口有1555万人。(二)少数民族的居住分布状况少数民族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虽小,但他们居住的地方却很辽阔。(三)国家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制政策。三、总结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在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友爱,保卫祖国贡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 —1—

第二课 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教学要求: 1、让学生了解我国东北、北方、西北及西南地区各主要有哪些少数民族。 2、了解各族人民为开发祖国边疆和共同抵御外来侵略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思考:①我们中国共有多少个民族?②其中多少个少数民族? ③这些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祖国哪些地区?今天,我们学习《民族常识》的第二课——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二、讲授新课:(一)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二)北部地区的少数民族(三)西北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四)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三、总结课文,深化认识四、总结:我们伟大的祖国,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少一个也不行。希望同学们继承他们勤劳勇敢的传统美德,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盛。

2. 民族政策常识有哪些

一、民族平等政策 1.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平等一员,具有同等的地位。

在国家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各民族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 2.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观 (1)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制定民族纲领和民族政策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不论大小,发展程度高低,一律平等。 (2)民族平等是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解决民族问题、处理好民族关系的一个总原则。

3.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政策 (1)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一律平等,具有同等地位,在国家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2)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政策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②各民族在一切权利上的完全平等;③帮助一切民族实现民族平等权利,对弱小民族的平等权利给予更多保护;④各民族履行相应的义务 4.我国民族平等的特征 我国的民族平等具有权利的广泛性、权利的真实性、权利的彻底性、权利的完整性、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等特征。

5.民族平等是我国建立和谐社会、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前提。 二、民族团结政策 1.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相互尊重、平等互助、友好合作、和谐相处。

它是处理我国民族关系的另一个总原则。 2.党和国家的民族团结政策 民族团结作为我国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2)维护、促进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 (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 (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3.各民族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各民族团结的意义) (1)各民族的团结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条件,也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基础。

(2)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 (3)各民族的团结合作,不仅推动了本民族的发展,而且促进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

4.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三原则之间的关系? ①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民族平等,就不会实现民族团结; ②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必然结果,是促进各民族真正平等的保障; ③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也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最终目的。 5、应当怎样维护民族团结; 政府方面: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地制宜、优势互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②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③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打击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犯罪分子,维护民族团结。

④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开放的心态,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珍惜、保护各民族优秀文化。

公民(青少年)方面: ①要热爱祖国的民族大家庭,自觉拥护我国的民族政策; ②要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 ③在学校生活中,各民族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以实际行动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光荣义务:④积极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

三、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1.地位: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必须长期坚持和不断完善。 2.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 (1)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2)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3)从我国各民族分布的这一实际情况出发,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根据人口的多少和分布范围的大小,设立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旗)三级民族自治地方,最大限度地保证少数民族实行区域自治,充分行使自治权,以实现民族平等。 3.民族区域自治在我国的推行 民族区域自治在我国的推行经历了实践、确立和发展完善三个阶段。

(1)实践阶段。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在陕甘宁边区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成立了一些自治政权,进行了具体的实践。

1947年5月1日,诞生了中国第一个省级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内蒙古自治区。 (2)确立阶段。

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义制定的、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宣布了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平等的原则,这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的指导原则和法律基础。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又把民族区域自。

3. 民族常识第十二课维护各民族大团结一课的教案

《自觉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维护民族团结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树立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的观点。

过程与能力:能认识到克服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两种错误倾向以及尊重少数民族分俗习惯对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对维护民族团结和处理民族关系的正确态度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收集资料、制作课件

【导入新课】:新疆班学生庆祝古尔邦节录象

一、为什么要维护民族团结(重要性)(板书)

1、维护民族团结是宪法规定的公民应尽的义务

有利于国家统一,有利于国家安全,有利于领土完整。

有利于现代化建设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维护民族团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板书)

党的十六大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二、如何维护民族团结(具体要求)(板书)

1、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板书)

什么是大民族主义?

大民族主义:是指优势民族对弱势民族歧视 排斥或压制的思想和行为

什么是地方民族主义?

地方民族主义:是指孤立、保守、排外为特征的思想和行为

共同危害性:不利于民族团结

2、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板书)

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主要体现在服饰、饮食、活动等日常生产和生活中

活动一:

知识竞猜:你知道下列服饰是哪个民族的?

通过知识竞猜的活动方式向学生介绍各民族在服饰、饮食和日常活动等方面的风俗习惯和民族特色。

活动二:

思考讨论:

第一、各民族形成不同风俗习惯的原因什么?

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在特定的社会和自然条件下形成的

第二、对各民族风俗习惯我们应持什么态度,请说出理由?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第一、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凝集着丰富的民族感情,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社会性。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就是尊重其民族感情,反之,就是损害其民族感情。

第二、我国各民族分布具有“小聚居、大杂居”的特点。

第三、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

3、正确对待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板书)

宗教信仰和民族问题相联系

知识拓展(一):

在我国流传较广的五大宗教介绍

知识拓展(二):

在少数民族地区主要流传的宗教

正确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既是宗教工作,也是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堂小结】:回顾课堂知识要点。

以歌曲〈爱我中华〉的歌词结束教学。

【教案说明】

本节课有两个特点:从教学目标看,知识与技能要求较低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较高;从学生情况看,学生对民族服饰饮食及宗教等知识有兴趣、对新疆班同学有好奇却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为此设计了:

第一,播放新疆班学生庆祝古尔邦节录象,使学生了解新疆班学生的活动及能歌善舞的民族特性。第二,收集和展示了各民族艳丽多姿的服饰和重要活动的一些场面,使学生从情感上通过了解去接受、认同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和民族特色。第三,讨论题“对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应持什么态度,为什么?”的设计旨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的必要性。第四,有关宗教知识的拓展有利于学生提高对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的认识。

4. 求文档: 五年级民族常识教案

第二课 辽阔美丽的民族地区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地大物博,不仅有迷人的自然风光,有吃名单旅游胜地,而且拥有富饶土地和丰富的宝藏。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的地方特色。

教学时间:

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祖国各地都居住着我们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地大物博,不仅有迷人的自然风光,有吃名单旅游胜地,而且拥有富饶土地和丰富的宝藏。让我们一起去走访这些辽阔美丽的地方。

2、阅读与思考。

(1)阅读教材第9页《秀丽的山河》,思考:少数民族地区有哪些旅游胜地?你游览过哪些地方?

(2)阅读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3)指名说一说。

(4)师生小结:

在我国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有许多风景秀美的旅游胜地,如,

湖南的张家界 贵州的黄果树瀑布 四川的九寨沟

云南的西双版纳 吉林长白山的天池 青海的青海湖及鸟岛

新疆吐鲁番的千佛洞

3、小组内交流这些旅游胜地的优美风景,展示准备的旅游景点的照片。

4、欣赏学过的课文《桂林山水》。

谈话: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 这里生活着壮族、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他们共同建设着这座著名的风景城市。桂林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因此赢得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名。

欣赏名句: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来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

第二课时

1、谈话:我国民族地区不仅有风光秀丽的旅游胜地,还有肥沃的土地、辽阔的草原、广袤的森林、奔腾的江河、丰富的物产,拥有珍贵的动植物资源、水力资源以及矿产资源等。同学们,让我们走进这些美丽的少数民族地区,去寻找祖国的宝藏。

2、阅读教材第10、11页《富饶的民族地区》,想一想:

少数民族地区有哪些农作物和名贵的水果?

小组内进行交流。

指名说一说。

新疆、宁夏、内蒙古及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土地肥沃,勤劳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们种植了小麦、水稻、棉花、油料、蔬菜等农作物,那里还盛产着哈密瓜、芒果、香蕉、荔枝、菠萝、柠檬等各种名贵的水果。特别是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种植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如剑麻、甘蔗、橡胶、樟脑、茶叶、咖啡等。

为什么剑麻、甘蔗、橡胶、樟脑、茶叶、咖啡等经济作物生长在南方,而北方盛产牛、羊、马?这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让学生独立思考。

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指名说一说。师生补充总结:

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种植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如剑麻、甘蔗、橡胶、樟脑、茶叶、咖啡等。

北方少数民族居住在辽阔的草原,那里盛产牛、羊、马。

让学生从南北方的气候特点了解这一问题。在小组内交流一些南北方的气候特点。

5. 初三政治关于民族政策常识的题

(1) 坚持民族平等团结

(2)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帮助。民族平等 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民族平等,就不会实现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则是民族平等的必然结果,是促进各民族真正平等的保障。

(3)民族平等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体现社会文明状态的一重要标志,也体现了民主和人权的平等。

创建和谐社会,就要促进各族团结,保持民族差异性和民族平等,如此才能使民族团结与进步。

各民族互相合作、互相支持,就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6. 关于民族的知识的小常识

民族知识小常识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指马克思主义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总的看法和基本 观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就 是无产阶级的民族观,是无 产阶级及其政党制定民族纲 领和民族政策的指导思想。

民族乡民族乡是在少数民 族聚居的地方建立的乡级行 政区域。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结合我国国情制定的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 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 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它不是单 纯的民族自治,也不是一般的地方自治,而是民族自治和区域自治结 合起来的制度,所以叫民族区域自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 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 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各民族区域自治 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7. 民族区域自制法实施二十年取得哪些成绩

高度重视强化宣传确保民族教育与基础教育同步发展

*《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以来,教育局高度重视民族教育在全民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逐条逐项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中有关民族教育的内容,时刻坚持把民族教育作为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纳入教育事业发展总体规划,摆上重要位置,做到同规划、同部署、同考核。同时,为了进一步发动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民族教育的发展,教育局严格执行国家、自治区课程标准,增加了中小学民族政策知识课堂教学内容。在小学阶段开设了《民族常识》活动课,帮助学生学习和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基本情况;在初中阶段开设了《民族政策常识》课,使学生了解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结合各种节日,因时、因事、因地制宜,组织学生走上街头,面向社会广泛宣传《民族区域自治法》。通过大面积宣传和学生教育,有效提高了全民关注民族教育的认识,营造了发展民族教育有浓厚氛围,促进了城区民族教育的长足发展。

*(二)因地制宜加大投入不断改善民族教育办学条件

*在学校布局方面,针对中卫城区民族人口居住分散、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等实际情况,结合城区教育发展规划及城区教育结构布局调整,按照“分区规划、相对集中、加大投入、稳步提高”的发展思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东台、西台等民族集聚地区设立了“东台回民学校”、“西台回民学校”,其他少数民族学生集聚地区实行集中编班教学;红泉、三井等山区实行寄宿制或半寄宿制教学;川区各少数民族人口居住分散的地方,学校各年级设立民族班,确保每一名少数民族适龄儿童都能就近按时入学。

*在教育投入方面,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科学使用教育经费,在教育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优先保证民族教育发展,使民族教育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年,投资万元,建成东台回民学校太阳能集热教学楼,建筑面积平方米,招生规模扩大到个教学班人,使东台地区少数民族学生彻底告别了破旧的校舍;投资万元为西台回民学校翻建、新建校舍平方米,招生规模扩大到人,满足了西台地区少数民族儿童的就学需求;投资万余元分别在宣和中学、东台回民学校设立了回民食堂改善了回族学生就餐环境争取二期危改项目资金万元,积极筹建中卫香山回民中学,在新建中卫中学、中卫一中项目工程中,单独设立了民族餐厅或回民食堂,解决了少数民族学生入学难和就餐难的问题;年至今,共投资余万元,为所设立民族班的学校装备多媒体电教室个、微机台、光盘播放点个,少数民族学生接受信息化教育覆盖面达到以上,民族教育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有力促进了全市基础教育健康快速协调发展。

*在政策扶持方面,由于少数民族多集聚在山区,经济条件落后,适龄儿童入学率较低、辍学率居高不下。为了有效扭转这一状况,教育局千方百计,用足用活《民族区域自治法》中有关条款,大力实施政策帮扶,确保民族教育健康发展。一是积极争取“免费教科书”,发放对象向少数民族学生倾斜,缓减家庭贫困的少数民族儿童经济压力,年至今,共向学生发放免费教科书套,其中向少数民族学生发放套以上;二是采取“一师助一生”的方法,努力提高少数民族适龄儿童入学率、降低辍学率。以镇建立了少数民族儿童入学档案,指定教师定向结对子进行帮扶,严格跟踪入学情况,对于中途辍学者,由学校、村委会、教师共同动员其返校就读,少数民族儿童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三是每年高中招生过程中,对少数民族学生降低一个分数段录取,充分体现了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有效提高了高中阶段少数民族学生在校生比例。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