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学知识简单判断方法
化学键有3种极限类型 ,即离子键、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分子,离子构成的共价键、金属键。
离子键是由带异性电荷的离子产生的相互吸引作用,例如氯和钠以离子键结合成氯化钠。共价键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产生的吸引作用,典型的共价键是两个原子借吸引一对成键电子而形成的。
例如,两个氢核同时吸引一对电子,形成稳定的氢分子。金属键则是使金属原子结合在一起的相互作用,可以看成是高度离域的共价键。
一般是双原子的气体都是非极性的,例如O2 Cl2 ,不同原子的双原子物质组合都是极性的,如HCl。另外多原子的物质要看其空间对称结构成中心对称的如CO2 CH4等是非极性的 ,H2O不成中心对称则是极性的。
杂化则分为sp sp2 sp3杂化,其中以有机物纸为主, 看其含键,如含三键或者含有两个双键则为第一种SP 杂化,含只含一个双键为第二种,全部单键则为第三种分子空间结构很多,不同的有机物可能有不同的结构,如CH4为正四面体结构,CO2为直线结构。这个只需要及特殊的即可。
化学平衡及化学式的判断要根题型熔沸点的判断:共价化合物是看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的大小,组成就够相似的物质,式量大的熔沸点高。离子化合物的话看离子键,阴阳离子带电量越多,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熔沸点越高。
一般来说原子晶体沸点最高,,离子其次,金属,分子。但并不绝对。
一、离子晶体由阳离子和阴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晶体。常见离子晶体:强碱、活泼金属氧化物、大部分的盐类。
二、原子晶体晶体中所有原子都是通过共价键结合的空间网状结构。原子晶体的特点:由于共价键键能大,所以原子晶体一般具有很高的熔、沸点和很大的硬度,一般不导电不溶于常见溶剂。
常见原子晶体:金刚石、单晶硅、碳化硅(金刚砂)、二氧化硅、氮化硼(BN)等。三、分子晶体分子通过分子间作用力构成的固态物质。
由于分子间作用力较弱,分子晶体一般硬度较小,熔点较低。多数非金属单质非金属元素组成的无机化合物以及绝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形成的晶体都属于分子晶体。
(其实那些平时一般液态或者气态的物质,分子构成的,分子内部原子间也是共价键相结合)四、金属晶体金属单质与合金。(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以金属键结合而成的晶体。)
金属性强弱则是按照、同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减弱;同主族中,由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增强。2、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的强弱:碱性越弱,其元素的金属性也越强。
3、依据金属活动顺序表(极少数例外)4、常温下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5、常温下与水反应的强烈程度。
6、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7、高温下与金属氧化物间的置换反应。
8、用电化学的方法。离子半径大小1、电子层数 越多,半径越大;2、电子层数相同,看质子数,质子数越多,半径越小活泼性强的为阳极,否则为阴极看能否被硝酸银的氨溶液氧化。
2.化学推断题常识
一. 基于元素周期表的推断
1. 元素的基本知识
解答这一类问题时,我们应该掌握一些有关元素的基本的特征性的常识。下面对标有红色字体的元素(单质)的基本特征性知识做一个总结。
1号元素 氢:原子半径最小,同位素没有中子,密度最小的气体。
6号元素 碳: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单质有三种常见的同素异形体(金刚石、石墨、富勒烯)。
7号元素 氮: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78%),单质有惰性,化合时价态很多,化肥中的重要元素。
8号元素氧: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空气中含量第二多的气体(21%)。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生命活动关系密切的元素,有两种气态的同素异形体。
9号元素 氟:除H外原子半径最小,无正价,不存在含氧酸,氧化性最强的单质。
11号元素 钠: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焰色反应为黄色。
12号元素 镁:烟火、照明弹中的成分,植物叶绿素中的元素。
13号元素铝:地壳中含量第三多的元素、含量最多的金属,两性的单质(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常温下遇强酸会钝化。
14号元素 硅:地壳中含量第二多的元素,半导体工业的支柱。
15号元素磷:有两种常见的同素异形体(白磷、红磷),制造火柴的原料(红磷)、化肥中的重要元素。
16号元素 硫:单质为淡黄色固体,能在火山口发现,制造黑火药的原料。
17号元素 氯:单质为黄绿色气体,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氯碱工业的产物之一。
19号元素 钾:焰色反应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化肥中的重要元素。
20号元素 钙: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矿质元素,骨骼和牙齿中的主要矿质元素。
3.高中化学知识归纳整理
如果可以请采纳,谢谢你
高中化学口诀大全
1.化合价口诀:
(1)常见元素的主要化合价:
氟氯溴碘负一价;正一氢银与钾钠。氧的负二先记清;正二镁钙钡和锌。
正三是铝正四硅;下面再把变价归。全部金属是正价;一二铜来二三铁。
锰正二四与六七;碳的二四要牢记。非金属负主正不齐;氯的负一正一五七。
氮磷负三与正五;不同磷三氮二四。有负二正四六;边记边用就会熟。
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氮磷;
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以二价最常见。
(2)常见根价的化合价
一价铵根硝酸根;氢卤酸根氢氧根。高锰酸根氯酸根;高氯酸根醋酸根。
二价硫酸碳酸根;氢硫酸根锰酸根。暂记铵根为正价;负三有个磷酸根。
2.燃烧实验现象口诀
氧气中燃烧的特点:
氧中余烬能复烯,磷燃白色烟子漫,铁烯火星四放射,硫蓝紫光真灿烂。
氯气中燃烧的特点:
磷燃氯中烟雾茫,铜燃有烟呈棕黄,氢燃火焰苍白色,钠燃剧烈产白霜。
3.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口诀
口诀1:氢气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
口诀2:氢气检纯试管倾,先通氢气后点灯。黑色变红水珠出,熄灭灯后再停氢。
4.过滤操作实验口诀
斗架烧杯玻璃棒,滤纸漏斗角一样。过滤之前要静置,三靠两低不要忘。
5.托盘天平的使用操作顺序口诀
口诀1
先将游码拨到零,再调螺旋找平衡;
左盘物,右盘码,取用砝码用镊夹;
先放大,后放小,最后平衡游码找。
口诀2
螺丝游码刻度尺,指针标尺有托盘。调节螺丝达平衡,物码分居左右边。
取码需用镊子夹,先大后小记心间。**不能直接放,称量完毕要复原
6.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口诀
酸管碱管莫混用,视线刻度要齐平。尖嘴充液无气泡,液面不要高于零。
莫忘添加指示剂,开始读数要记清。左手轻轻旋开关,右手摇动锥形瓶。
眼睛紧盯待测液,颜色一变立即停。数据记录要及时,重复滴定求平均。
误差判断看V(标),规范操作靠多练。
7.气体制备
气体制备首至尾,操作步骤各有位,发生装置位于头,洗涤装置紧随后,
除杂装置分干湿,干燥装置把水留;集气要分气和水,性质实验分先后,
有毒气体必除尽,吸气试剂选对头。
有时装置少几个,基本顺序不可丢,偶尔出现小变化,相对位置仔细求。
8.制氧气口诀
口诀1:二氧化锰氯酸钾;混和均匀把热加。制氧装置有特点;底高口低略倾斜。
口诀2:实验先查气密性,受热均匀试管倾。收集常用排水法,先撤导管后移灯。
9.集气口诀
与水作用用排气法;根据密度定上下。不溶微溶排水法; 所得气体纯度大。
10.电解水口诀
正氧体小能助燃;负氢体大能燃烧。
11.金属活动顺序表口诀
(初中)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高中)钾钙钠镁铝锰锌、铬铁镍、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12.盐类水解规律口诀
无“弱”不水解,谁“弱”谁水解;
愈“弱”愈水解,都“弱”双水解;
谁“强”显谁性,双“弱”由K定。
13.盐类溶解性表规律口诀
钾、钠铵盐都可溶,硝盐遇水影无踪;
硫(酸)盐不溶铅和钡,氯(化)物不溶银、亚汞。
14.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口诀
化合多变一(A+B→C), 分解正相逆(A→B+C),
复分两交换(AB+CD→CB+AD),置换换单质(A+BC→AC+B)。
15.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口诀
价奇序奇,价偶序偶。
16.化学计算
化学式子要配平,必须纯量代方程, 单位上下要统一,左右倍数要相等。
质量单位若用克,标况气体对应升, 遇到两个已知量,应照不足来进行。
含量损失与产量,乘除多少应分清。
4.人教版化学知识点集合
必修一二知识点总结
酸:强酸有盐酸
硫酸 硝酸 氢溴酸
氢碘酸
且氢溴酸和氢碘酸酸性强于盐酸。除硝酸外都用无色玻璃瓶盛放。常见的强酸还有高氯酸。弱酸有氢氟酸
次氯酸
碳酸
亚硫酸
醋酸(醋酸电离程度大于醋酸钠水解程度)
苯酚(石炭酸)
磷酸 。
碱:强碱有氢氧化钠 钾
钙 钡,虽然氢氧化钙溶解度不大,但溶于水部分完全电离故为强碱,需加深记忆。弱碱常见的就是氨水(没有金属元素组成的减)。氯化铵水解程度大于氨水电离程度。
盐:盐的溶解归律 钾钠铵硝酸全溶,盐酸盐中银不溶;硫酸盐中钡不溶;碳酸盐中钾钠铵能溶,碳酸镁微溶其他不溶。另外,除醋酸铅外我们常见的绝大多数盐都是强电解质,千万不可以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论英雄。
物质的物理性质
颜色 金属多为银白色也有黄色红色等,铁粉银粉为黑色。工业制钠电解熔融氯化钠。氧化钠为白色,过氧化钠为淡黄色,可用于实验室制氧气。淡黄色的还有硫和溴化银。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实验室用浓盐酸跟二氧化锰加热条件下制取也用浓盐酸和高锰酸钾不加热制取,方程式可以根据电荷守恒自己配平。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的。氯气同主族的溴是唯一的液态非金属单质,深红棕色,强氧化性。保存在棕色细口玻璃瓶中加水封,在遮光阴凉处,瓶塞要用玻璃赛。溶于水,酒精,四氯化碳(可灭火)为橙色或橙红色只是颜色渐深。碘水深黄色溶于酒精呈褐色(碘酒),溶于四氯化碳显紫红色。氯水呈浅黄绿色有强氧化性能漂白,久置后主成份变为盐酸,酸性增强氧化漂白性丧失。注意碳的变价,硫的多样 氮的转化,这儿经常出大题。二氧化氮是红棕色有毒的气体,少量可以增强记忆力。记住硅铜这儿的方程式。
必修二 核电核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熟记!!!!!!!!!!!!!)
关于原子半径比较问题:熟记元素周期表,记清元素所在位置是前提。做题时,首先比较电子层数,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就像同一个人穿的衣服越多看起来越胖大)。层数相同时,核电核数越大半径越小(可根据真空中点电荷受力公式粗略估算)。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有相同的原子半径。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根据电子层数判断半径大小。熟练掌握各元素原子结构是拿分的关键。
元素非金属型强弱比较:单质的氧化性,对应阴阳离子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如果比较的两种元素同时出现在同一物质,可研究他们化合价的正负。
氯化铝是盐中离子化合物的克星。因为是共价化合物,融融状态不导电故用电解融融氧化铝的方法制铝。铝这儿记住两铝三氢气配方程式就简单多了。写着的方程式有些头疼,生成物甚么时候是四羟基和铝酸根离子甚么时候是。。。。。?其实很简单铝,氧化铝跟氢氧化钠产物是铝盐跟过量强碱是。实验室制氢氧化铝用氨水和可溶性铝盐制的。有时也可以用四羟基和铝酸盐与可溶性铝盐反应。
关于四羟基合铝酸钠,我觉得是一种非常好玩的东西。最先接触他的时候是这样的,少量的氢氧化钠生成的是氢氧化铝,继续加氢氧化钠至过量白色絮状沉淀溶解生成四羟基合铝酸钠。打个形象的比方,氢氧化铝是人的身体,后来加的氢氧根就是人的衣服,起装饰作用。二者夫唱妇随让它性质多样。四羟基合铝酸根使二者性质的综合。这样理解对做题大有裨益。
5.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一、探究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和与二氧化碳相关的问题。
(1)怎样检验二氧化碳? (2)怎样证明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低? (3)如何证明蜡烛的组成中含有碳、氢元素? 二、药品的取用 (1)如何取用密度较大的块状固体药品?如何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多少? (2)用细口瓶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量筒应该怎样正确读数?如果采用了俯视或仰视读数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关系?如何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4)如何称取粉末状的药品或易潮解的固体?用天平如何称量未知质量固体或定质量固体?砝码和游码应按什么样的顺序使用?如果药品和砝码的位置颠倒,且使用了游码,能否知道药品的实际质量? 三、物质的加热 (1)如何正确地点燃或熄灭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如何处理?它的火焰哪一部分温度最高?怎样证明这一点?(2)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或固体时,分别应注意哪些问题?两者有何区别? (3)给药品加热时,发现试管炸裂,可能原因有哪些? 四、药品和仪器的处理 (1)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什么?如何放置?(2)实验后药品能否放回原瓶?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作用 空气中主要含有哪些气体?每种气体分别有哪些用途? 二、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燃烧匙中一般放什么物质?给物质的量有什么要求?目的是什么? (2)能否用木炭、硫磺代替红磷?为什么?能否用铝箔、铁丝来代替红磷?为什么?如用木炭来做实验,又如何改进实验? (3)产生什么实验现象?得到什么结论?实验原理是什么? (4)若测定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偏小,有哪些可能原因? 三、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 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哪些?原因是什么?空气被污染后会造成什么危害? 四、能从组成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和混合物有什么区别?例举几种常见的混合物? 五、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有什么区别?如何判断“硫在氧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 六、化合反应 氧化物 什么叫化合反应?化合反应有什么特点?例举几个化合反应?什么叫氧化物?学会识别氧化物 七、探究S、Al的燃烧有关问题 (1)S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有什么不同?说明什么? (2)Al燃烧时,火柴在什么时机插入集气瓶中,为什么?集气瓶底部为什么要放些细纱? 八、分解反应 什么叫分解反应?分解反应有什么特点?例举几个分解反应? 知道催化剂的重要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起到什么作用?如果要证明MnO2是某个反应的催化剂,需要做哪些实验? 九、探究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有三种方法制取氧气,原料分别是什么?反应原理分别是什么?三种方法的优缺点? (2)用KMnO4制取氧气的装置需要哪些仪器?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3)用KMnO4制取氧气时,绵花的作用?试管口为什么略向下倾斜?什么时候开始收集?为什么?结束时,如何操作?为什么这样? 十、探究碳和铁的燃烧 (1)在空气和纯氧中的现象分别是什么? (2)为什么木炭点燃后要缓缓插入集气瓶中。 (3)铁丝为什么要盘成螺旋状?如未发现“火星四射”的现象,原因有哪些?分别应如何改进? (4)通过上述实验得出氧气的什么化学性质? 十一、本单元的反应符号表达式 (1)碳、硫、磷、铝、铁分别与氧气反应符号表达式?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个反应符号表达式?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一、水的组成 根据什么现象可以推断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二、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和化合物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要学会区别?各举几个例子,并写出化学式? 三、认识物质的微粒性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哪几种?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四、探究分子的性质 分子的特征有哪些?列举几个实例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列举几个实例证明分子间有间隔的? 五、水的净化 (1)纯水与天然水的区别是什么?硬水与软水的区别是什么? (2)有哪些净化水的操作?净化程度最高的是何种操作? (3)明矾和活性炭的净水的原理分别是什么? (4)什么样的混合物可以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过滤的操作要领“一贴两低三靠”的含义是什么? 六、水污染 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应如何防治? 七、节约用水 认识节约标志,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节约用水的做法?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原子的构成 (1)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构成? (2)原子是由哪几种粒子构成的?它们是怎样构成原子的?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原子的空间分布和质量分布分别有什么特点? 二、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三、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 元素可以分为哪三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不同类别的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和化学性质各有什么特点? 四、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如:8、18、28、38、48等 五、形成“化学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是否改变?微观原因是什么? 六、核外电子 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为什么说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
6.高中化学知识有哪些
看你什么阶段了。
中学化学的话是元素化学基础(包括元素周期律、碱金属、碱土金属、非金属元素和副族的铬、锰、铁、铜、锌、银、汞等元素的常见反应)、结构化学基础(有关分子结构与化学性质、配位化合物的结构、晶体化学基础等)、物理化学基础(包括化学热力学基础、化学动力学基础、催化、电化学等)、有机化学基础(常见的小分子有机物和高分子常识)、实验化学(实验室守则、仪器的认识和使用、实验原理、设计实验等)。本科的话是基础无机化学(元素周期律和所有元素的性质、反应、结构等)、有机化学(有机小分子的定义、性质、结构、合成、反应机理等)、物理化学(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催化、界面、电化学等)、实验化学(本科是要进实验室的,而中学阶段国内多数中学不开放实验室)。
7.初三化学知识归纳
1.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 很多金属都能跟氧气直接化合。
例如常见的金属铝接触空气,它的表面便能立即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可阻止内层铝继续被氧化。 2.非金属+氧气→非金属氧化物 经点燃,许多非金属都能在空气里燃烧 3.金属+非金属→无氧酸盐 许多金属能与非金属氯、硫等直接化合成无氧酸盐。
4.氢气+非金属→气态氢化物 因氢气性质比较稳定,反应一般需在点燃或加热条件下进行。 5.碱性氧化物+水→碱 多数碱性氧化物不能跟水直接化合。
判断某种碱性氧化物能否跟水直接化合,一般的方法是看对应碱的溶解性,对应的碱是可溶的或微溶的,则该碱性氧化物能与水直接化合。 对应的碱是难溶的,则该碱性氧化物不能跟水直接化合。
如CuO、Fe2O3都不能跟水直接化合。 6.酸性氧化物+水→含氧酸 除SiO2外,大多数酸性氧化物能与水直接化合成含氧酸。
7.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含氧酸盐 大多数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可以进行这一反应。其碱性氧化物对应的碱碱性越强,酸性氧化物对应的酸酸性越强,反应越易进行。
8.氨+酸→铵盐 氨气易与酸化合成铵盐。 分解反应,是化学反应的常见类型之一,是化合反应的逆反应。
它是指一种化合物在特定条件下分解成二种或二种以上较简单的单质或化合物的反应。如水在通电的情况下会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氯酸钾加热分解成氯化钾和氧气等。
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可简记为AB+CD=AD+CB 复分解反应的本质是溶液中的离子结合成难电离的物质(如水)、难溶的物质或挥发性气体,而使复分解反应趋于完成。
为了正确书写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必须熟记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表,正确地运用物质的溶解性。 方法指导:复分解反应是在学习了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的基础上,学习的又一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要理解它必须抓住概念中的“化合物”和“互相交换成分”这两个关键词。酸、碱、盐溶液间发生的反应一般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而形成的,即参加反应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离子间重新组合成新的化合物,因此酸、碱、盐溶液间的反应一般是复分解反应。
因为此类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所以复分解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2.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根据复分解反应趋于完成的条件,复分解反应发生需要一定条件。
下面从反应物和生成物两方面,按以下四类反应具体分析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1)酸+盐—→新酸+新盐 反应物中酸必须是可溶的,生成物中至少有一种物质是气体或沉淀或水。
如:2HCl+CaCO3=CaCl2+H2O+CO2↑ (2)酸+碱—→盐+水 反应物中至少有一种是可溶的。 如:H2SO4+Cu(OH)2=CuSO4+2H20 (3)盐+盐—→两种新盐 反应物中的两种盐都是可溶性的,且反应所得的两种盐中至少有一种是难溶的。
如:Na2SO4+BaCl2=2NaCl+BaSO4↓ (4)盐+碱—→新盐+新碱 反应物一般都要可溶,生成物中至少有一种是沉淀或气体(只有氨盐跟碱反应才能生成气体)。 如:2NaOH+CuSO4=Na2SO4+Cu(OH)2↓ ; NaOH+NH4Cl=NaCl+NH3↑+H2O Fe(OH)3与NaCl不发生反应 方法指导:概括上述四种类型的复分解反应能够发生并趋于完成的条件,可分成两方面记忆掌握。
一方面是对反应物的要求:酸盐、酸碱一般行,盐盐、盐碱都需溶;另一方面是对生成物的要求:生成物中有沉淀析出或有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这两方面必须兼顾,才能正确地书写有关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条件: 气体:CaCO3+2HCl=CaCl2+H2O+CO2↑ 沉淀:Ca(OH)2+NaCO3=CaCO3↓+NaOH 水:H2SO4+2NaOH=NaSO4+2H2O 置换反应是无机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之一,指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可表示为: A+BC→B+AC 置换关系是指组成化合物的某种元素被组成单质的元素所替代。 一、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单质的类别,置换反应有以下4种情况: ①较活泼的金属置换出较不活泼的金属或氢气,例如: Fe+CuSO4=Cu+FeSO4 Zn+2HCl=H2↑+ZnCl2 ②较活泼的非金属置换出较不活泼的非金属,例如: Cl2+2NaBr=Br2+2NaCl O2+2H2S=2S↓+2H2O ③非金属置换出金属, ④金属置换出非金属, 溶液中或气体之间发生的置换反应在常温下进行,气体与固体或两种固体之间发生的置换反应一般需在高温下进行。
一、根据反应环境的类别,置换反应有以下2种情况 (1)干态置换 在加热或高温条件下固体与固态或固体与气体发生的置换反应。 (2)湿态置换 在水溶液中进行的置换反应。
①金属跟酸的置换,是金属原子与酸溶液中氢离子之间的反应。如: Zn+2HCl====ZnCl2+H2↑ 2Al+3H2SO4(稀)====Al2(SO4)3+3H2↑ ②金属跟盐溶液的置换,是金属原子跟盐溶液中较不活动金属的阳离子发生置换。
如: Cu+Hg(NO3)2====Hg+Cu(NO3)2 湿态置换遵守金属活动性顺序。 置换反应必为氧化还原反应,但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为置换反应 置换反应之一 由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
8.化学中考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总复习知识点 基本知识、理论: 1、空气的成分:氮气占78%, 氧气占21%, 稀有气体占0.94%, 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与杂质占0.03% 2、主要的空气污染物:NO2 、CO、SO2、H2S、NO等物质 3、其它常见气体的化学式:NH3(氨气)、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NO(一氧化氮)、NO2(二氧化氮)、H2S(硫化氢)、HCl(氯化氢) 4、常见的酸根或离子:SO42-(硫酸根)、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ClO3-(氯酸)、MnO4-(高锰酸根)、MnO42-(锰酸根)、PO43-(磷酸根)、Cl-(氯离子)、HCO3-(碳酸氢根)、HSO4-(硫酸氢根)、HPO42-(磷酸氢根)、H2PO4-(磷酸二氢根)、OH-(氢氧根)、HS-(硫氢根)、S2-(硫离子)、NH4+(铵根或铵离子)、K+(钾离子)、Ca2+(钙离子)、Na+(钠离子)、Mg2+(镁离子)、Al3+(铝离子)、Zn2+(锌离子)、Fe2+(亚铁离子)、Fe3+(铁离子)、Cu2+(铜离子)、Ag+(银离子)、Ba2+(钡离子) 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与上面离子的电荷数相对应:课本P80 一价钾钠氢和银,二价钙镁钡和锌; 一二铜汞二三铁,三价铝来四价硅。
(氧-2,氯化物中的氯为 -1,氟-1,溴为-1) (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5、化学式和化合价: (1)化学式的意义: 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 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③量的意义: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 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 ①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 a.金属单质。
如:钾K 铜Cu 银Ag 等; b.固态非金属。如:碳C 硫S 磷P 等 c.稀有气体。
如:氦(气)He 氖(气)Ne 氩(气)Ar等 ②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 如:每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则氧气的化学式为O2 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O2(氧气)、N2(氮气) 、H2(氢气) F2(氟气)、Cl2(氯气)、Br2(液态溴) 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O3等 (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 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镁)、NaCl(氯化钠) ②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钾) MgSO4(硫酸镁)、CaCO3(碳酸钙) (4)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 ①判断元素化合价的依据是: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②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步骤: a.按元素化合价正左负右写出元素符号并标出化合价; b.看元素化合价是否有约数,并约成最简比; c.交叉对调把已约成最简比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6、课本P73. 要记住这27种元素及符号和名称。
核外电子排布:1-20号元素(要记住元素的名称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排布规律:①每层最多排2n2个电子(n表示层数) 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最外层为第一层不超过2个) ③先排满内层再排外层 注: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 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7,溶液呈碱性。 (2)PH值越接近0,酸性越强;PH值越接近14,碱性越强;PH值越接近7,溶液的酸、碱性就越弱,越接近中性。
9、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说明:(1)越左金属活动性就越强,左边的金属可以从右边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该金属出来 (2)排在氢左边的金属,可以从酸中置换出氢气;排在氢右边的则不能。 (3)钾、钙、钠三种金属比较活泼,它们直接跟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置换出氢气 11、化学符号的意义及书写: (1)化学符号的意义:a.元素符号: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b.化学式:本知识点的第5点第(1)小点 c.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d.化合价符号:表示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
当符号前面有数字(化合价符号没有数字)时,此时组成符号的意义只表示该种粒子的个数。 (2)化学符号的书写: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表示 b.分子的表示方法:用化学式表示 c.离子的表示方法:用离子符号表示 d.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用化合价符号表示 注:原子、分子、离子三种粒子个数不只“1”时,只能在符号的前面加,不能在其它地方加。
15、三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以及它们的区别: 气体 氧气(O2) 氢气(H2) 二氧化碳(CO2) 药品 高锰酸钾(KMnO4)或双氧水(H2O2)和二氧化锰(MnO2) [固+液] 反应原理 2KMnO4 == K2MnO4+MnO2+O2↑ 或2H2O2==== 2H2O+O2↑ Zn+H2SO4=ZnSO4+H2↑ [固(+固)]或[固+液] 锌粒(Zn)和盐酸(HCl)或稀硫酸(H2SO4) Zn+2HCl=ZnCl2+H2↑ [固+液] 石灰石(大理石)(CaCO3)和稀盐酸(HCl) CaCO3+2HCl=CaCl2+H2O+CO2↑ 仪器装置 P36 图2-17(如14的A) 或P111. 图6-10(14的B或C) P111. 图6-10 (如14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