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会发生大地震吗

2021-09-25 综合 86阅读 投稿:兰皖溪

1.地震的常识有

1.保持冷静,迅速地分析情况.因为所有的自然灾害的发生都会有一定征兆的,越早发现越好做好逃生准备.

2.就近寻找逃生的工具

比如,如果地震了,如果是高楼,不要跳楼,或在挤拥挤的楼道下楼,最好找厕所或者坚硬的桌子底下躲起来.

在厕所是因为这里空间小,所以大块的天花板掉下来的可能性小,且有水源,可以争取更长的生存时间.桌子也能起到减压的作用.

一旦地震后,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逃生,但至于怎么科学逃生自救,还得听专家的。地震局官员介绍说,万一地震,身处不同场所就得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但夺门而逃是最不明智的选择,除非你住在平房里,在短短几秒钟内能跑到安全地带。否则,最好就地避震,等首震过后,再迅速撤离。

设法脱离险境。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维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地震发生后,外界救灾队伍不可能立即赶到救灾现场,在这种情况下,为使更多被埋压在废墟下的人员,获得宝贵的生命,灾区群众积极投入互救,是减轻人员伤亡最及时、最有效的办法,也体现了 "救人第一"崇高美德。

如果你在家里,发生地震时,千万不能滞留在床上或站在房间中央,更不能躲在窗户边,不要靠近不结实的墙体,不要破窗而逃。应该飞速跑到承重墙墙角、卫生间等开间小,有支撑的房间,或躲在低矮牢固的家具处。住在平房可躲在炕沿下,但要避开大梁。住楼房者,发生地震时千万不能到阳台、楼梯、或去乘电梯,更不能跳楼。因为阳台、楼梯是楼房建筑中拉力最弱的部位,而电梯在地震时则会卡死、变形,跳楼无论怎样,最后的结局都会一样恐怖。

如果在学校或公共场所,一旦发生地震,首先要做到听从老师或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千万不能慌乱、拥挤。应就地蹲在桌子或其他支撑物下面,用手或其他东西保护头部,尽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待地震过后,听从指挥,有组织地迅速撤离。

如果在商场、书店、展览馆等处发生地震时,还应避开玻璃门窗、橱窗和玻璃柜台以及高大、摆放不稳定的重物或易碎的货架。

再次,如果在户外发生地震时,应迅速离开各种高大危险物,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街桥、立交桥,高烟囱、水塔等,避开电线杆、路灯、广告牌,可以就近选择开阔地避震。如果在野外,就要飞速避开水边,如河边、湖边,以防河岸坍塌而落水。还应避开山边的危险环境,如山脚下,陡崖边,以防山崩。不要在陡峭的山坡,山崖上,以防地裂滑坡。如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向下跑,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沟,要保护好自己的头部。在野外还应注意避开变压器、高压线,以防触电。抢救时间及时,获救的希望就越大。据有关资料显示,震后20分钟获救的救活率达98%以上,震后一小时获救的救活率下降到63%,震后2小时还无法获救的人员中,窒息死亡人数占死亡人数的58%。他们不是在地震中因建筑物垮塌砸死,而是室息死亡,如能及时救助,是完全可以获得生命的。唐山大地震中有几十万人被埋压在废墟中,灾区群众通过自救、互救使大部分被埋压人员重新获得生命。由灾区群众参与的互救行动,在整个抗震救灾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2.地震基本常识

一是发生大地震时不要急。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一般需要几秒到十几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二是人多先找藏身处。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果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

三是远离危险区。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四是被埋要保存体力。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

3.想知道关于地震的常识 有知道的么

地震发生前数星期或数个月,有些动物会出现一些怪异现象。如:信鸽迷失方向、猪猡互相厮咬、耕牛掀翻牛棚、老鼠白天在马路上乱窜、犬狗整天吠叫等等。它们是怎样觉察到地震将要发生的呢?

专家告诉记者,一些动物的听觉大大优于人类的听觉。如,人耳只能听见音频为每秒钟1000次至4000次的声波,而猫、狗和狐狸却能听到音频每秒钟高于60000次的声音,至于老鼠、蝙蝠、鲸鱼和海豚,可以发射和接收音频每秒钟超过100000次的超声波。

除了超声波,动物们还能传感音频每秒钟只有100次或不到100次的次声波,次声波不仅我们的耳朵听不出来,就是地震仪器也极少可能把它测定出来。因此,它们能遥感得出数百公里之外雷电和洋底海啸的声波。

鱼类对于微弱的震动也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它们的胸腹两侧都长满侧腺,这是一种特殊的传感系统;爬行动物蛇能觉察地震,是因为它们能够嗅出地震前,地下所释放出来的碳氢化合物的气息;狗之能以吠叫预报地震,是能听见地震开始时所发射出来的超声波。

4.地震的基本常识

1、什么是地震

地震,简言之就是地面震动的一种自然现象。换言之,就是地球内部运动,造成能量的局部积累导致地壳岩石的突然破裂。全球每年用仪器记录到的地震有1500万次之多,就是说每天有数万次震动,只是绝大多数震动小,人感觉不到的占99%,在1%的有感地震中,造成破坏的有近千次,造成很大破坏的每年仅17~18次。

2、地震的分类:

按照不同成因,地震可划分为五类:

(1) 构造地震:由于地下岩层受地应力的作用,当所受的地应力太大,岩层不能承受时,就会发生突然、快速的破裂或错动,并激发出一种向四周传播的地震波,当地震波传到地表时,就会引起地面的震动。世界上85%-90%的地震以及所有造成重大灾害的地震都属于构造地震。

(2)火山地震:由于火山爆发引起的地震。

(3) 水库地震:由于水库蓄水、放水引发的地震。

(4) 陷落地震:由于地层陷落引起的地震。

(5) 人工地震:由于核爆、工程爆破等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

3、地震术语

震源:是地球内发生地震的地方。

震源深度: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距离是震源深度。发生在60公里以内的地震称为浅源地震;60-300公里的为中源地震;300公里以上的为深源地震。目前有记录的最深震源达720公里。

震中:震源上方正对着的地面称为震中。震中及其附近的地方称为震中区,也称极震区。震中到地面上任一点的距离叫震中距离(简称震中距)。震中距在100公里以内的称为地方震;在1000公里以内的称为近震;大于1000公里的称为远震。

5.地震常识都有哪些

地震时的自救四大常识

1.大地震时不要急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2.人多先找藏身处

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地指挥人们就地避震,决不可带头乱跑。

3.远离危险区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4.被埋要保存体力

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员

6.地震常识有哪些

1.地震 有很多因素造成地面摇动,如火山喷发及人工爆破等,但大多数地震都是由地壳活动所造成. 2.震源 地震引发的地点,它不一定在地面上,多数发生在地球内部. 3.震央 震源正上方的地表上之地点. 4.地震图 本局之地震站设置於路环山顶上, 并利用无线电波作为资料传播. 当地震发生时, 可以从地震图分析和计算地震的地点, 时间和强度. 5.为什麽会发生地震? 主要是由於地球内部的变动所造成. 地震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地壳内部岩石受到极大的外力作用以致超过它的强度而产生破裂, 使某两部份的岩层发生快速的相对移动而放出大量的能量, 因而使地球发生震动. 这个相对移动的面就叫做断层, 所以地震是断层滑动所引起的, 这类地震称为构造地震. 全球有百分之九十的地震是构造地震造成. 除构造地震之外, 还有火山地震,诱发地震和人工地震. 6. 地震是否经常发生? 地震是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 全世界每年发生地震约500 万次, 其中人们感觉到的有5 万多次, 能造成破坏的有千余次, 而7 级以上能造成巨大灾害的地震约有十几次. 7.地球里面是什麽样的构造? 地球是一个半径为6370公里的多层球体, 可分为地壳, 地幔和地核. 基本上, 地球就像个煮到半熟的蛋, 蛋壳就好比地壳, 蛋白的部份是地幔, 地核就好像蛋黄般呈液体. 8. 全球有那几个地震分布带? 全球有三个地震分布带: (a). 环太平洋地震带: 即太平洋的周边地带,包括南美洲的智利,秘鲁, 北美洲的危地马拉,墨西哥,美国, 阿留申群岛, 千岛群岛, 日本列岛, 琉球群岛以及菲律宾, 印尼和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 这个地震带是地震活动强烈地带, 全球约80% 的地震都在这里发生. (b). 欧亚地震带: 这地震带又称为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它由大西洋的亚速尔群岛, 向东经地中海沿岸的国家, 以及伊朗, 阿富汗, 巴基斯坦, 印度北部, 中国的西南部, 及缅甸至印尼, 与环太平洋地震带连接. 这个地震带是地震活动最频密和强烈地带, 全球约15% 的地震都在这里发生. (c). 海岭地震带: 又称中洋脊地震带, 多位於海洋中央的中洋脊山脉附近, 在大西洋和印度洋最为明显. 9. 中国地震分布带? 地震在中国的地理分布是不均匀的, 它是受全球地震构造带及中国地质构造条件共同影响, 具有较为分散分布的特点. 中国地处欧亚大陆东南部, 位於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 受太平洋板块, 印度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挤压作用, 使中国区域内地震断裂带十分多, 因此中国实为地震频繁国家. 中国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5个地区, 这5个地区是: (1) 台湾及其附近海域; (2) 西南地区, 主要在西藏, 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 (3) 西北地区, 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 青海, 宁夏, 天山南北麓; (4) 华北地区, 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 阴山-燕山一带, 山东中部和渤海湾; (5) 东南沿海的广东, 福建等地. 10. 气象局地震监测中心有甚麽功能? 气象局己於1983开始地震监测功作, 地震监测中心於1994正式成立. 主要功能从事地震监测方面有关工作, 包括地震监测和分析, 以及发报相关信息.另外, 地震监测中心亦从事地球物理方面的工作, 例如澳门地区的地球磁场变化. 地质学研究, 以及发报澳门地区[标准时间]. 11. 地震分哪几个级数? 哪个级数最严重? 什麽程度要国际支援? 地震学上利用震级和烈度来衡量地震大小, 国际上通用震级标准为黎克特制, 它是利用地震发生时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 台湾7.6级大地震是指黎克特制7.6级, 在1995年1月17日发生的神户大地震为黎克特制7.2级, 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1000枚投向广岛, 长崎的原子弹.; 而一个8.5级地震, 转换为电能, 相当於一个功率10万千瓦的电站100年发电量的总和. 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最大地震为1960年5月22日的智利大地震, 震级为8.9级.烈度是对地震破坏程度的一种评估, 国际上是使用麦卡尼烈度表, 麦卡尼烈度表总共分为十二级, 级数越高破坏程度越严重. 12. 台湾在1999年9月22日发生的地震死伤无数, 所以澳门很多市民也会担心澳门会否发生同类型的大地震? 由於在地理上的位置, 澳门不是位於活跃地震带,所以发生同类型的大地震的机会相当微. 13. 本澳有没有发生过地震? 翻查历史资料, 早於几世纪前澳门邻近地区都有地震记录, 但都是一些简单记录, 较为令人注意在1905年在澳门西南约10多公里磨刀门附近发生5级地震,其后都陆陆续续记录到一些较轻微的地震, 自1983后,由於地震仪装置,经常都记录到邻近地区地震的发生. 14. 地震是比较难预测, 那麽有没有方法可以减低地震时所导致的伤亡? 一般来说, 地震比较难预测. 地震的发生难以避免, 但做好防震, 抗震及救灾等工作的准备, 就可以减低地震时所导致的伤亡及损失. 15. 这类型的抗震, 防震工作有没有在澳门实施? 本澳目前没有对於这类型的抗震, 防震工作, 而在救灾方面本澳的民防中心是有一套救灾措施. 16. 防患未然, 如果澳门发生地震, 市民应该怎样做? (1). 保持镇定. (2). 熄灭火种, 关掉电源, 关掉一切气体燃料. (3). 如在室内寻找坚固的地方庇护, 例如坚固的桌下. 在环。

7.连续小地震是大地震来的前兆吗

这个并没有确切的科学依据。

发生地震的原因是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但是发生地震还需要具备一个因素,那就是要有足够的能量,如果一个地方经常发生小地震,那么地壳内的能量就会频繁的被释放出来,不会堆积能量,那么剩余的能量不足,所以通常来说不会引发大地震。

但是也有例外,例如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在大震发生之前,就发生过很多次小地震,最终导致了大型地震的发生,这种情况就是小地震破坏了地壳,最终引发了大的地震。

所以是否有大地震不能单纯的依靠是否频繁的发生了小地震来断定,应该多学习一下有关地震前兆的知识。

扩展资料:

研究人员日前在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每3年发生的成群小地震或许可以作为下一次大地震将要袭击日本的信号。

在俯冲到一块大陆下方的海底的许多地方都会发生小型地震,例如美国的太平洋西北海域或是智利沿海地区。但是对日本地震活动进行的研究第一次表明,这些小地震会定期地发生,并且这些事件可以被视为一次更大型地震的前兆。

如果相同的模式在其他地震多发地区同样存在,则它们也可以提高当地的地震风险评估。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频繁的小地震是大地震的前兆吗

8.地震常识有哪些

1.构造地震

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称为构造地震(图 1—1)。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

2.火山地震

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动区才可能发生火山地震,这类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3.塌陷地震

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这类地震的规模比较小,次数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发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区或大规模地下开采的矿区。

4.诱发地震

由于水库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动而引发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这类地震仅仅在某些特定的水库库区或油田地区发生。

5.人工地震

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人工地震。 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

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作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叫作震中。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2公里。

9.大地震小知识

【地震基础知识】 地球的结构就象鸡蛋,可分为三层。

中心层是“蛋黄”-地核;中间是“蛋清”-地幔;外层是“蛋壳”-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

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和公转,同时地壳内部也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

地震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地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地震(earthquake)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

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 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

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对整个社会有着很大的影响。

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作震源(focus)。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

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

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也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

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 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

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2公里。 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

某地与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震中距小于100公里的地震称为地方震,在100-1000公里之间的地震称为近震,大于1000公里的地震称为远震,其中,震中距越远的地方受到的影响和破坏越小。

地震所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它是由纵波和横波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震中区,纵波使地面上下颠动。

横波使地面水平晃动。由于纵波传播速度较快,衰减也较快,横波传播速度较慢,衰减也较慢,因此离震中较远的地方,往往感觉不到上下跳动,但能感到水平晃动。

当某地发生一个较大的地震时,在一段时间内,往往会发生一系列的地震,其中最大的一个地震叫做主震,主震之前发生的地震叫前震,主震之后发生的地震叫余震。 地震具有一定的时空分布规律。

从时间上看,地震有活跃期和平静期交替出现的周期性现象。 从空间上看,地震的分布呈一定的带状,称地震带,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两大地震带。

太平洋地震带几乎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浅源地震(0千米~70千米),全部的中源(70千米~300千米)和深源地震,所释放的地震能量约占全部能量的80%。 震级 震级是指地震的大小,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是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的。

震级通常用字母M表示。我国目前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

通常把小于2.5级的地震叫小地震,2.5-4.7级地震叫有感地震,大于4.7级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0倍;每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900倍。

比如说,一个6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美国投掷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所具有的能量。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30个6级地震,或相当于900个5级地震,震级相差0.1级,释放的能量平均相差1.4倍。

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划分为以下几类: 弱震震级小于3级。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中强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其中震级大于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地震三要素: 发震时刻、震级、震中 地震烈度 同样大小的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相同;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也不一样。为了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科学家又“制作”了另一把“尺子”一一地震烈度。

在中国地震烈度表上,对人的感觉、一般房屋震害程度和其他现象作了描述,可以作为确定烈度的基本依据。影响烈度的因素有震级、震源深度、距震源的远近、地面状况和地层构造等。

一般情况下仅就烈度和震源、震级间的关系来说,震级越大震源越浅、烈度也越大。一般来讲,一次地震发生后,震中区的破坏最重,烈度最高;这个烈度称为震中烈度。

从震中向四周扩展,地震烈度逐渐减小。 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它所造成的破坏,在不同的地区是不同的。

也就是说,一次地震,可以划分出好几个烈度不同的地区。这与一颗炸弹爆后,近处与远处破坏程度不同道理一样。

炸弹的炸药量,好比是震级;炸弹对不同地点的破坏程度,好比是烈度。 例如,1990年2月10日,常熟-太仓发生了5.1级地震,有人说在苏州是4级,在无锡是3级,这是错的。

无论在何处,只能说常熟-太仓发生了5.1级地震,但这次地震,在太仓的沙溪镇地震烈度是6度,在苏州地震烈度是4度,在无锡地震烈度是3度。 我国把烈度划分为十二度,不同烈度的地震,其影响和破坏大体如下: 小于三度人无感觉,只有仪器才能记录到; 三度在夜深人静时人有感觉。

10.地震常识是什么

地震小常识 1.地震知识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目前人列尚不能阻止地震的发生。

但是,我们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 由于地球不断运动,逐渐积累了巨大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错动,这就是地震。

地震前兆指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异常现象,如地震活动、地表的明显变化以及地磁、地电、重力等地球物理异常,地下水位、水化学、动物的异常行为等。 地震烈度是距震中不同距离上地面及建筑物、构筑物遭受地震破坏的程度。

我国将地震烈度分为12度。地震烈度和地震震级是两个概念,如唐山7.8级地震,唐山市的地震烈度是11度,天津中心市区的烈度是8度,石家庄的烈度是5度。

3度,少数人有感。 4—5度,睡觉的人惊醒,吊灯摆动。

6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破坏。 7—8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

9—10度,桥梁、水坝损坏,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 11—12度,毁灭性破坏。

2.发生有感地震应急行动 有感地震是指发生的地震级别较低,有明显震感,没有造成破坏和重大破坏的地震。 应急要点 ○发生有感地震后,室内人员在震发瞬间不知道地震强弱的情况下,应迅速按预先选定的较安全的室内避震点分头躲避。

○震后快速撤到室外,注意收听、收看电视台、电台播发的有关新闻,做好防震准备。 ○了解震情趋势,不听信、传播谣言,确保社会稳定。

3.发生破坏性地震应急行动 破坏性地震是指发生地震级别较大,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或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地震。 应急要点 ○住平房的居民遇到级别较大地震时,如室外空旷,应迅速跑到屋外躲避,尽量避开高大建筑物、立交桥,远离高压线及化学、煤气等工厂或设施;来不及跑时可躲在桌下、床下及坚固的家具旁,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防尘、防烟。

○住在楼房的居民,应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的空间避震;也可以躲在内墙根、墙角、坚固的家具旁等容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要远离外墙、门窗和阳台;不要使用电梯,更不能跳楼。 ○尽快关闭电源、火源。

○正在教室上课、工作场所工作、公共场所活动时,应迅速包头、闭眼,在讲台、课桌、工作台和办公家具下边等地方躲避。 ○正在野外活动时,应尽量避开山脚、陡崖,以防滚石和滑坡;如遇山崩,要向远离滚石前进方向的两侧方向跑。

○正在海边游玩时,应迅速远离海边,以防地震引起海啸。 ○驾车行驶时,应迅速躲开立交桥、陡崖、电线杆等,并尽快选择空旷处立即停车。

○身体遭到地震伤害时,应设法清除压在身上的物体,尽可能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防尘、防烟;用石块或铁器等敲击物体与外界联系,不要大声呼救,注意保存体力;设法用砖石等支撑上方不稳的重物,保护自己的生存空间。 4.地震时切忌惊慌 我们感觉到的地震,大多数是有感、强有感地震,少数能造成轻微破坏,造成严重破坏的地震是极少数。

因此,当遇到地震时切忌恐慌,要沉着冷静,迅速采取正确行动。特别在高楼和人员密集场所,就地躲避最现实。

我国有过地震并没造成任何破坏,但惊慌失措的人们互相拥挤踩踏造成重伤甚至死亡的教训。 ○不要跳楼 ○要相互关爱 ○人员密集场所不要拥挤 ○学生要听从指挥 简要内容:地震虽然目前是人类无法避免和控制的,但只要掌握一些技巧,也是可以从灾难中将伤害降到最低的。

1.为了您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全请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 大的晃动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这是首先应顾及的是您自己与家人的人身安全。

首先,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也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

2.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 大地震时,也会有不能依赖消防车来灭火的情形。因此,我们每个人关火、灭火的这种努力,是能否将地震灾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重要因素。

从平时就养成即便是小的地震也关火的习惯吧。 为了不使火灾酿成大祸,家里人自不用说,左邻右舍之间互相帮助,厉行早期灭火是极为重要的。

地震的时候,关火的机会有三次 第一次机会在大的晃动来临之前的小的晃动之时 在感知小的晃动的瞬间,即刻互相招呼:“地震!快关火!,关闭正在使用的取暖炉、煤气炉等。 第二次机会在大的晃动停息的时候 在发生大的晃动时去关火,放在煤气炉、取暖炉上面的水壶等滑落下来,那是很危险的。

大的晃动停息后,再一次呼喊:“关火!关火!,并去关火。 第三次机会在着火之后 即便发生失火的情形,在1-2分钟之内,还是可以扑灭的。

为了能够迅速灭火,请将灭火器、消防水桶经常放置在离用火场所较近的地方。 3.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

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靠近这些物体。 4.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打不开门,曾经发生有人被封闭在屋子里的事例。

请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平时要事先想好万一被关在屋子里,如何逃脱的方法。

常识会发生大地震吗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