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联的古代文化常识

2021-10-22 综合 86阅读 投稿:尘暮夕

1.有关对联的文学常识

对联规则

(一)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用重复的字。

(二)上联的末一句必须是仄声,下一联的末一字必须是平声。

(三)上下联的句式必须一致(词类相当,结构相应)。

(四)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立,上联要用平声字的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反过来也一样(平:平声字;仄,仄声字,包括上、去、入三声的字)。

(五)上下联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以只说一事,也不妨分说两事。

对联和律诗中间的对仗有继承演进的关系,律诗的平仄格律和“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也适用于对联。至于每副对联的字数,并无限制,由四字、五字、六字、七字、八字、九字到几十字、几百字,只要有话可说,能成对偶就行。下面举例以见一斑:

祖国山河壮;人民岁月新。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上联的“祖国”、“山河”和下联的“人民”、“岁月”都是名词,上联的末字“壮”和下联的末字“新”,都是形容词,上下相对,平仄协调,内容与形式都与上述的五条规律符合。

总之,作对联要音韵和谐。语言精炼,合于规律,而又有一定的内容。文字不相对,平仄不协调或把标语口号式的句子分写两行,全不能算是对联。

2.对联的常识 与对联有关的文学常识

楹联习俗源于我国古代汉语的copy对偶现象,西晋时期(290年左右),出现合律讲究的对句,可视为其形成的重要标志。在一千七百余年的历史传衍过程中,楹联与骈赋、律诗等传统文体形式互相影响、借鉴,历北宋、明、清三次重要发展时期,形式日益多样,文化积淀逐渐丰厚。楹联有偶语、俪辞、联语等通称,以“对联”称之2113,则肇始于明代。

楹联以“副”为量词,一般以两行文句为一副,并列竖排展示,自上而下读,先右5261后左,右边为上联,左边为下联。楹联属格律文学,有种种讲究,但无字数和句数的限制,少则一字,多至千言。上下对举、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平仄相对、辞4102法相应、节律对拍、形对义联是其文体特性,其中尤以声律的平仄与词性的对仗为关捩。楹联言简意赅,雅俗共赏,人称“诗中之诗”。1653

对联的特点,主要分四个方面:

一是形式对称,

二是内容相关,

三是文字精练,

四是节奏鲜明。

也有人将其称为对联四美,即建筑美、对称美、语言美和节律美。

3.对联中的文化

什么叫对联?

对联,是用汉字书写的(后来发展到也可用其他少数民族文字书写),悬挂或张贴在壁间柱上的两条长幅;要求两两相对。它的特点,大致有:

一、上下两个长条幅,字数必须相等,合成一副联,称为上联、下联。至于各联本身的字数则没有一定之规,从一个汉字到几百个汉字都可以。这就是说,上下联至少得各有一个汉字,多了呢?毫无限制。当然,常用的对联,上下联一般各在四个汉字到二十几个汉字左右。这是因为,上下联字数太少,就很不容易表达出完整的意思来;多了呢?能有那么多的话吗?对联对字数固然不限制,可是,笔者至今还没有见过上下联各两三千字的对联呢。这是从上下两联对文字的要求——字数无限制但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来看。

二、承上而言,对一副对联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必须在上下联中把一个完整的意思表达出来。只要能做到能做到这一点,字数多少就可随意了。拿中国汉民族文化创造的若干诗歌体裁,如律诗、绝句来和对联对比,这一点就会很明显地表露出来:律诗和绝句,各用八句或四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若是把它们中对仗的两句,特别是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抽出来,把它们写成对联,有时候还勉强凑合,有时候就不行。因为它们不是为作对联准备的,不见得能表现出作者希望表现的一种完整的意思,原来的完整的意思是要靠整首诗来整体表现的表现的呀!例如,拿一首挽诗和一副挽联对比,挽诗中的两句对偶句就未必能单独构成一副挽联——当然,在某种情况下也许能行——这就是它们之间存在的需要细心体察的精微区别之处。这是从要表现的内容的角度来看。

我在这里给你列一个提纲吧:

一、文化背景

1、起源:对联起源于诗,无诗不成对。

2、定义:对联,又叫对子、楹联、楹帖、联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3、体制短小、文字精练、历史悠久、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学形式。

3、使用的场合:主要悬挂在室内或者贴在门上,许多名胜古迹都点缀有对联,反映其人情风物,风证其历史遗迹,成为这些名胜古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学习对联的意义:

1、从文化上来说:

对联从个人来讲反映了一个人的文字功底,从时代来讲对联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化底蕴。了解、学习对联,有助于学习中国古代文化知识。

2、从心里上来说:

对联是即兴之作,用来帖在门楣上,表达的是一种希望达到的状态。学习对联能了解当时人们的愿望。有历史的作用。

我们学习对联,就是要探索和提高人类的自然意识和民族意识,充分利用对联这种文学形式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服务。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入清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古人把吟诗作对相提并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这些特点,都和律诗有某些相似之处,所以有人把对联称为张贴的诗。但对联又不同于诗,它只有上联和下联一般说来较诗更为精炼,句式也较灵活,可长可短,伸缩自如。对联可以是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也可以是十言、几十言。在我国古建筑中,甚至还有多达数百字的长联。对联无论是咏物言志,还是写景抒情,都要求作者有较高的概括力与驾御文字的本领,才可能以寥寥数语,做到文情并茂,神形兼备,给人以思想和艺术美的感受 楹联是题写在楹柱上的对联,亦指对联,是我国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4.春联文化知识

春联源于古代的桃符。

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当时的“桃符”是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的桃木板,上面写上“神荼”,“郁垒”二神名,以驱鬼避邪。

据《后汉书·礼仪志》所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

五代十国时,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题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有文字记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

后来,由于纸张大量生产,桃符逐渐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这便是贴春联的开始。

5.春联文化知识

春联也称“门对”、“春贴”。阴历年底迎新年时(也就是春节)用红纸写成并贴于门框边的联语。源出于古代的“桃符”。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春联》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换然一新。”

“桃符是历史悠久的中国民俗文化。古人在辞旧迎新之际,用桃木板分别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或者用纸画上二神的图像,悬挂、嵌缀或者张贴于门首,意在祈福灭祸。据说桃木有压邪驱鬼的作用。这就是最早的桃符。”

到了五代,桃符上开始出现联语,代替了神荼和郁垒的名字,人们一般都在上面写上一些吉利的词句。宋太祖乾德二年后蜀君主孟昶于除夕令学士幸寅逊题桃符志喜,蜀主对学士所题词语不满意,即挥毫书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孟昶的题词改变了传说中桃符的内容与性质,使桃符由原来驱鬼的桃木牌变为表达某种思想的特殊文体——联语。有些专家认为孟昶的题词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2] 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为庆贺开国立业,在除夕时传旨,公卿士庶门上须贴春联一幅。这种把“题桃符”变成张贴春联的习俗,一夜之间,由官廷豪门推广到了百姓门户。第二天清早(大年初一),朱元璋微服出行,漫步大街小巷,鉴赏春联。当他发现有一屠户人家因没钱买纸所以没贴春联时,他便命人取来纸墨,当下挥毫,为屠户题下一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斩断是非根。

春联的近义词还有对联、楹联。在民间,人们口语叫春联为对联。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赅,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如果对仗不是非常工整或结构也略有不同就不能叫对联,只能称为春联。

完整的对联包括:横批、上联和下联。贴在门眉上的为横批,门框左侧的贴上联、门框右侧的贴下联,由于种种原因,有许多年青人分不清哪是上联?哪是下联?那么请记住:“仄起平收”就可以知道了。什么意思呢?也就是看对联最下面的那个字,最下的那个字是读仄声就是上联,最下面那个字不论是读阴平还是阳平就是下联。多看多读唐诗绝律并理解了平仄就会对对联的理解有很大帮助。

特殊颜色纸写的对联。这也是用于“新年”的,这是在民间传统文化中,谁家遇白喜事而出现的特殊“新年”时,贴对联就会有讲究。这特殊的“新年”就是已经仙逝的尊长(民间对男满59周岁或女满60周岁的就认为拿到了花甲,这样的长辈仙逝,孝子贤孙家庭为这样的长辈送葬所操办的事儿叫“白喜事”)遇到的第一个阴历正月初一的“新年”,应该是贴白色纸写的对联……满三年后才恢复贴红色纸写的对联。

关于春联等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如果利用书籍则可以去图书馆或新华书店,参考有关专辑;如果利用网络,就可以使用:春联、对联、楹联、桃符、门对、春贴等名词进行搜索,就会出现许许多多相关内容。

6.关于对联的文化

我们中国的优良传统文化,其渊源是博大精深的。就对联这门既高雅又通俗的学问来说,也是如此。古代的圣贤豪杰、文人墨客,喜欢写对联的人为数很多。许多事物都成了他们吟诵的对象,其中对于月亮的写作更是不少。

对联是世界上唯中国才有的。这种方块的表意文字,构成山种整齐荚与对称美。春节时家家贴春联,成为不可变易的风俗。而且婚丧与祝寿乔迁,也有贺联、喜联、挽联、寿联。对联丈化,是值得语言学与文艺学重视的。

中国人对文字,有一种十分神圣的敬仰,不能随意糟蹋字纸,成为风习。半世纪前,城乡都建有焚字纸的塔炉,还留“惜字宫街”的名字。这是一种崇文意识。因此,把字做成对联赠给别人是一种精神馈赠,应属中国的文化活动。

对联要求在那么简约的文字中,浓缩丰富情感的思想的内涵,达到文字的精纯,以一字胜百字,一句胜千句,这种炼字炼句功夫的提纯,使一副对联达到一篇诗文所能达到的效果,显出中国文字的包容与张力,堪称奇妙。留侯祠于右任先生给张良撰的一副楹联用“送秦一锥,辞汉万钟”8个字就将张良的大智慧精辟地概括出来

走笔至此,便联想到弘扬传统文化这个口号,许多糟粕都被打扮成传统文化,这对联,却进入不了视野。史学大师陈寅恪当年给清华考生出的试题里,即有“孙行者”的上联,叫考生作对。今天,,人们只作为闲话,在说对“胡适之”好与不好。而陈寅恪用对联考学生的用意,不是也在考词性、词汇的丰富与想像力吗?这种对联,与词赋相通,与律诗相连,还与炼字炼句相关。由前清李调元年幼作对的·故事,联想到如今的孩童,全被其他刺激感官的游戏所诱惑,不是与传统文化疏离吗?

对联的起源与发展

关于对联的起源,说法不一。但研究者普遍认为,对联(更确切地说应是春联)起源刊附。早在战国时期。中原地区春节时,家家户户就悬持“桃梗”,又称“桃符”。据《淮南子》记载,这种“桃符”是用一寸宽、七八时长的桃木做的。棚e木板上写上神茶、郁垒(音读神舒、郁律)两位神的名字,或者画上两个神像——左神荼、右郁垒,悬挂在门的两旁。传说神茶、郁垒是兄弟,都是神人,家住度朔山上的大桃树下。对那些专门为害的恶鬼,他俩就用苇索将他们捆绑起来,引来老虎将删1吃掉。后来人们就借这两个“门神”来镇邪。

到了五代时期,桃符又有了新的发展。据《蜀祷杌》中记载:五代蜀后主孟昶在归宋前—年除夕,令学土辛寅逊题词于寝门,孟昶嫌他的词不很工整,于是自题一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有人认为,这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对联形成于五代,广泛运用于宋代。这个时期,对联已经不局限题写在桃木板上,而是推广到楹柱上,名称“楹联”,并且用在祝寿、挽吊,题于书房、寺庙。如孙奕《示儿篇》中提到春耕庾夫人3月14日生,吴叔经为他作了幅寿联:“天边将满一轮月;世上还钟百岁人。”

北宋时期,对联也开始用于文学作品中。宋代话本小说,就常在“却似”、“正是”这样的词语后面插一副对联。如《碾玉观音》中的“皂雕追紫燕;猛虎啖羔羊。”“平生不做皱眉事;世间应无切齿人。”该书中,每篇都有几副对联。元末明初,又发展到章回小说的标题也用对联。《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等都是如此,只是对仗,平仄在要求上没有—般对联那么严格。

明初,由于明太祖朱元璋的大力提倡,对联得到一次大的普及。某年除夕,朱元璋传下圣旨,要求官员、百姓各家都要贴上一副春联。他还亲自微服检查执行情况,他走到城门口,发现有户人家没有贴对联,便上前去问个究竟。原来这家的主人是个宰猪的屠夫,自己不识字,值此年头岁尾又请不到人,只好坐在屋里发愁。朱元璋听了,便马上给他写了一副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此外,朱元璋还亲笔给学士陶安等人题赠春联。皇帝的重视,使写春联逐渐形成了一种风俗。当时的对联蓬勃发展',出现了一大批如解缙、祝允明、唐寅等对联高手。

7.对联及对联的意思和与之相关的历史或文化知识

对联源于周朝,由桃符演变而成。我们也可以说,对联源于象形文字的对称性。对联可分古风体对联和律诗体对联等。

台湾林正三归纳出对联17法,湖南省对联大师傅小松提出对联三型说。对联对联,顾名思义,在对联这种特殊文体中,包含着“对”与“联”两个基本要素。“对”,指的是上下联形式上的关系;“联”,则是指上下联内容上的关系。从对联中“对”与“联”的相互关系和强弱程度看,对联实际上包括如下三大类型:“对而且联”型、“对而不联”型与“联而不对”型。傅小松称之为“对联三型”。

清朝,诗钟,折枝诗的兴起。对联界有一对,二意,三韵之说。这一对,二意,三韵之说是我从好友三星高照老师那里学来的,故称对联三星说。

网络上流行的“对联六要素”是我的好友肖大志最先总结的,现在演化成不同版本。肖大志总结出“对联六要素”后不久,就发现《宽松格律,大势所趋》。

古人写对联分工对和宽对两种,也可以说分性灵派和格律派。民国时期,吴亨恭提出了不拘平仄就不是对联的荒谬说法,他的老乡谭延闿写对联就不管这一套。

事实表明,除了诗钟,折枝诗之外,对联可以不被平仄束缚。一些人为了学术地位,不惜东拉西扯,借骂人来证明自己有学问。

书法界因为专制,腐败和文人相轻,现在,书法已经被韩国拿去申报国际文物了。武术界因为专制,垄断和吹牛,著名的武术杂志《武林》和《精武》都办不下去了。

每一个对联人都应该清醒

写工对要求缘

写宽对却随缘

现在,日本,韩国,越南都搞对联,千万不要等别人拿对联申遗后,自己后悔,我认为《红楼梦》第十八回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香菱笑道:“怪道我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天疑惑.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黛玉道:“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这才是古人的对联规则。

关于对联的古代文化常识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