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月三煮鸡蛋是中国有,还是全国都有这个习俗
“阳春三月三,荠菜当灵丹”,三月三吃鸡蛋是江南一带特有的习俗。相传在楚地,人们风水雨打,头痛病很常见。某年三月初三,神农氏路过云梦泽(今孝感),看见乡民头疼难忍,慈悲心大发,找来野鸡蛋和地菜,煮给人们食用。神奇的是,人们吃了以后,头突然就不痛了。因此“三月三,吃地菜煮鸡蛋,一年不头疼”的风俗习惯便延续下来。
土族传统节日鸡蛋会。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三月三日或三月初八日、三月十八日,因地而异。届时,在寺庙里举行献牲酬祭,请法师诵经跳酬神舞,以禳灾祛祸,保五谷丰登,人畜两旺。与会群众还随身携带许多熟鸡蛋,一是自食,二是相互敲击作戏。
2.关于迎新娘的习俗
1、压轿、拜天地、合卺旧时新娘要乘红色绸缎披挂起来的花轿。
花轿子迎娶新娘时一般是两乘,一乘新郎坐,另一乘不能空着,要选一个秀美的男童坐,这叫“压轿”,有期望多子的意义。花轿到达结婚的地点,新娘不能自己走出来,除要别人掀开轿 帘搀扶外,还要脚不沾地,踩在铺好的袋子或红毡上。
因为要有人不停地挪动袋子才能传到新郎家的花堂门口,按照语言的谐音,“传袋”即“传代”也。新婚夫妻所行的一项重大礼仪为拜天地。
届时要以男左女右的位置下跪,同时向象征天地的诸神及父母磕头,然后夫妇对拜。新婚夫妇有同饮交杯酒的习俗,不同的地域饮交怀酒的形式也不同,有的是同饮一杯,有的则分杯而同时饮,也有的饮时用两杯、两臂互相交叉,总之不管什么形式,都象征男女同体,象征阴阳合一。
合卺的习俗起源得非常早,可以追溯到周代。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娶妇》记载此时所用的杯子以彩结连之,饮毕要把杯盏和花冠都掷于床下,如果杯盏一仰一合,则证明吉祥,很明显这是得子的吉兆。
最早的酒杯是葫芦瓢。葫芦是合二而一和一分为二的统一体。
中华民族把葫芦作为男女相交、阴阳相合的合体始祖神。合卺的习俗源远流长,由民间而传入了宫廷。
《明史》卷五五和《清史》卷八九都记载皇帝及皇太子行结婚大礼时都实行合卺的习俗。2、面虎娃娃、等娶罐陕西一带有这样的习俗,新娘到婆家门口,婆家送给新娘的第一件礼物是一对白面蒸出来的面虎,这对面虎两目圆睁,憨厚可爱。
婆家的人把系着红线的一对面虎系在新娘的脖子上,新娘欣然接受。到了洞房里,在火红的喜烛下,新娘津津有味地食虎头,新郎则食虎耳。
这其实表明阴阳虎相交而繁衍子孙的观念。陕西关中一带姑娘出嫁时有送等娶罐的习俗。
什么叫等娶罐?等娶罐是插放小木屑用的,这种小木屑蘸上硫磺,等于火柴,有点烯灯火之意。问题不在于等娶罐的用途,而在于其装饰面。
这些等娶罐出自不同的女性(或娘家人)之手,同样的童子抱物坐莲图,娃娃所抱的是在不停地更换的:有的抱笙,有的抱桃,有的抱猫,有的抱石榴,有的抱桂圆等等,但是其主体图案都是一个娃娃,娃娃都梳着抓髻,背饰均为花卉,有时在花下面突出一个字,有时带有“0”形符号。等娶罐是点烯灯火的用物,中国人常常把生儿育女称为“续香火”,这样看来,祈子的主题是再鲜明不过了。
3、吃红鸡蛋与撒帐在婚礼上常常有分送红鸡蛋的习俗。新娘入洞房之后,要抖开花被,人们挣抢埋在被中的红鸡蛋,这样不仅利于新娘生育,不孕的妇女也相信可借此生育。
在浙江金华,新婚之夜新郎新娘要吃“子茶”,“子”就是指的蛋,又谐音孩子的“子”,所以吃“子茶”也是祈愿早生子之意。云南金平县内的哈尼族娘家要带两包糯米饭,并把每个饭包上的鸡蛋都分成两半,吃饭时要将新娘的饭包的半个允蛋和新郎饭包的半个鸡蛋分别重合,然后让新娘吃掉,据说象征两性事,可以生儿育女。
在原始初民的信仰中,人从卵生,天地万物均从卵生,整个宇宙就是一个巨大的卵。道教认为天、地、人原本一体,同属宇宙卵,有着同样的属性,合一则是顺乎自然。
在婚礼上还有撒帐的习俗。据《戊辰杂钞》记载,这习俗最早起源于西汉武帝刘彻的新婚之夜。
出身低微的李延年给皇帝当差,为得高官厚禄,把自己的妹妹送给了皇帝。按照中国封建的礼法,李夫人的身份是低微的,不可能行正式的大礼。
李延年觉得自己没有脸面,也委屈了妹妹。于是就在华灯高照的新婚之夜,向皇帝跪奏,要分撒彩果以辟邪。
当皇帝和新夫人并坐在合欢床前时,李延年边歌边舞,在灯光歌舞的欢笑声中,人们把大把大把的红枣、栗子撒向新婚夫妇,原来枣栗子的用意是“早立子”。果然李夫人“梦熊入怀”,生了个皇子,确立了应有的地位。
现在的婚礼上仍然有撒帐的遗俗,只不过不撒枣和栗子,而是用五颜六色的纸屑代替了,有的学者认为有春花秋实的意义。“撒帐原是象征播种的,五谷干果都是植物的种子,春天播下种子,秋天就能收获了,与九月怀胎是致的。”
(宋兆鳞《中国生育信仰》第381页)这是以巫术观念来解释,种子是可以收获的,人也可以模仿。旧时江苏省江宁县民间婚礼还有撒筷子的习俗。
在新郎新娘进入洞房之后,领唱人拿着一把筷子朝上面边抛边唱:“筷子筷子,快生贵子;筷子飞扬,子孙满堂; 筷子落地,状元及第。”苏北应县还在闹洞房时,有“筷捣窗户”的习俗。
新郎父亲抱着一胖男孩,拿着红筷子,边捣边唱:“……一捣一传,养个儿子做大官;一双筷子一个洞,生个儿子更有用……”新婚要同床共枕,新婚夫妇的床前要贴床公、床母的像。在新郎、新娘享用新床前,忌讳新床空着,必请人来压床。
压床的人有三种。一种是有夫、有儿有女的全福人,一是新郎的好友,还有十岁以下的儿童,这都具有祝福兼得子的含义。
一般新婚夫妇的床是由别人铺的,要请一个有丈夫、有子女甚至有孙子、孙女的老妇人(全福人)来铺床。4、房事与吉时吉方房事是指性行为、性生活。
婚姻是性行为、性生活的合法化,即便如此,民间也有不少礼俗约定,并且具有鲜明的择吉取向。房事的。
3.中国有什么神秘习俗
舟山祭床 海岛人的神秘习俗
床神是住宅神中的重要神灵之一,它同灶神、土地神那样,有公婆两位,称之床公、床婆。旧时舟山的床神信仰十分盛行。现今的一些小岛上还在流行。这是因为人们的生活起居离不开床。
据传,中国的床神信仰流行于宋朝,距今已有一千余年。
《清嘉录》中有句话,叫:“以酒祀床母,以茶祀床公。”说的是床母贪杯,床公好茶,这倒是很特别。怪不得海岛上有“男茶女酒”之说。海岛的习俗,祀床神时,除了酒和茶外,还有糕果和水果。说是糕果充饥,水果解渴,均不可少。当然,还要在床头、床后焚香,但不燃点蜡烛。这也是特别之处。祭床的时间,一年一度均在正月十六夜进行。因其他原因祭床的,不受时限。
其实,在海岛,祭床的频率还是很高的。除正月十六外,日常行为中安床、结婚、育儿、生病、丧葬等,都要“祭床”。如“安床”:要按男女双方生辰八字、窗向、神位等来决定新床的位置,忌讳与桌柜衣厨相对,并要择吉日良辰进行。安床后,当晚要拜祭床婆。如结婚:新婚夫妻入洞房先要跪拜床神,然后才能安寝。希望床神保佑,夫妻和睦,日子美满。如育儿:产妇生下孩子后,要在产房设置床婆的神位,并要供祭香和糕点,由产妇抱着婴儿向床神跪拜,祈祷在床神保护下母子平安,婴儿健康成长。
在海岛,还有婴儿出生后第三天,中国北方叫“洗三”,舟山人叫“洗床”,即这一天要祭床公床婆。并用两只酒杯合拢蒸糯米的习俗。米的上端要安放一粒红枣,意谓“枣”早谐音,婴儿“早日成长”。待放置锅里蒸熟后,供在床神前,然后分送给邻居的小孩,俗称“相谅盏”习俗。
到了婴儿满月那一天,还要有亲人执床神的焚香,引婴儿到海滩去与大海结缘。结缘后,仍把床神香插在床头。此俗,谓之“大海为床,蓝天作帐”。婴儿长大后,下海不会呕吐,划桨不会晕浪。这是因为他从小就视大海为床,对海上的风风浪浪早就习以为常了。
此外,海岛人或生病,或丧葬,都有一套特殊的祭床习俗。如生病,海岛人棒打床神,逐邪鬼出床。如丧葬,到海边去烧床单,叫床神引鬼魂入海,都是很有意思的。
床公床母到底何许人也?海岛上有各种各样的传说。其中一个说法,说是周文王夫妇。周文王活了97岁,生有99个儿子,后于燕山收养了雷震子,凑成百子之数。由于周文王人活百岁,生有百子,是“多子多福”的楷模,自然被渔民尊为床神。
其原因,一是旧时渔民风险很大,伤亡过重,比内地农民更需多子多福来支撑家庭。另因“姜太公八十遇文王”,姜太公又是捕鱼人的先祖,这也是信奉周文王夫妇为床神的另一个原因。至于其他一些说法,如认为床神是龙母,因为海岛流行的《洞房经》中把龙母作为渔家子女的大媒人,并为新人置龙床,赠凤被,故而信仰之。
4.床神的其它习俗
中国民间认为床神是住宅神中的重要神灵之一,同灶神、土地神那样,有公婆两位,称之床公、床婆。
舟山的床神信仰十分盛行。现今的一些小岛上还在流行。
这是因为人们的生活起居离不开床。床神手执之物蕉叶、荷花,持物取其谐音“交(蕉)、合(荷)”之义。
中国民间祭祀床神的风俗由来已久,宋朝已流行此俗。宋人杨循吉《除夜杂咏》诗云:“买糖迎灶帝,酌水祀床公”,即是指此。
俗传床神有男女之分,床婆贪杯,而床公好茶,所以“以酒祀床母,以茶祀床公”,这叫男茶女酒。祭床神时,置茶酒糕果于寝室,祈“终岁安寝”(除了酒和茶外,还有糕果和水果。
说是糕果充饥,水果解渴,均不可少。当然,还要在床头、床后焚香,但不燃点蜡烛。
这也是特别之处。)时间各地不一,有的地区在除夕接灶神后,接着祭床神;有的地区在上元日后一日,即农历正月十六祭床神。
除正月十六外,日常行为中结婚、育儿、生病、丧葬等,都要“祭床”。在海岛,还有婴儿出生后第三天,要祭床公床婆,舟山人叫“洗床”。
这一天要用两只酒杯合拢蒸糯米,米的上端要安放一粒红枣,意为婴儿“早日成长”。待蒸熟后,供在床神前,然后分送给邻居的小孩,俗称“相谅盏”。
到了婴儿满月那一天,还要有亲人执祭奠床神的焚香,引婴儿到海滩去与大海结缘。结缘后,仍把床神香插在床头。
此俗谓之“大海为床,蓝天作帐”。意味着婴儿长大后,下海不会呕吐,划桨不会晕船。
此外,海岛人生病或丧葬时,也有一套特殊的祭床习俗。如生病,岛人以捧敲打床神,意思就是逐邪鬼出床。
如丧葬,到海边去烧床单,意思为叫床神引鬼魂入海。中国有些地区还有“安床”习俗,即在婚礼举行的前几天在洞房内安放新床;其位置要按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窗向、神位来确定,忌与桌、柜、橱相对。
安床要选择吉日良辰进行。安床后,当晚要拜床母。
在明、清时就有拜床母的习俗,清代长篇小说《醒世姻缘传》中就有这方面的描写。婚礼礼拜床神,是希望新婚夫妻如胶似漆,生活幸福美满。
5.上古神灵,炎帝,黄帝
说“蚩尤” 田晓岫 一、蚩尤是农部落的名称 蚩尤见之正史,载于《史记·五帝本纪》黄帝纪。
因其有与黄帝争战失败的经历而闻名。 历代史家为作注。
首先想说清楚的问题是:蚩尤何许人也? 裴骃撰《史记集解》引应劭曰:“蚩尤,古天子”;又转达引《汉书音义》臣瓒引《孔子三朝记》云:“蚩尤,庶人之贪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说法。
之后,司马贞撰《史记索隐》,对“天子”“与庶人”两说提出质疑。先引太史公原文“诸侯相侵伐,蚩尤最为暴”,析其意,蚩尤非为天子,又引《管子·地数篇》所言“蚩尤受庐山之金而作五兵”,说明蚩尤并非庶人。
进而提出“蚩尤盖诸侯号也”之说。 然则,张守节撰《史记正义》,引《龙鱼图》云:“黄帝摄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诛杀无道,不慈仁。
万民欲令黄帝行天子事。黄帝以仁义不能禁止蚩尤,乃仰天而叹。
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帝因使之主兵,以制八方。
蚩尤没后,天下复优乱。黄帝遂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
天下威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弭服”。 引述这一夹杂神话的民俗传说,显然对“诸侯”“天子”“庶人”诸说都有否定之义。
因为,仅是一幅遗像便足以使“八方万邦皆为弭服”,其威风远非一般诸侯可比,亦非庶人可及。然而,又有天遣玄女助黄帝而非助蚩尤之说,可见蚩尤亦与“天子”无缘。
诸学者之所以把“天子”“庶人”“诸侯”等概念硬往蚩尤身上套,明显是局限于周秦封建社会结构模式的认识框架,因而不能正确诠释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蚩尤身份及这一概念的社会历史的内涵。 蚩尤所处的时代,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正值“神农氏世衰”之时。
神农氏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民明农耕生产工具耒、耜的一个氏族。《易·系辞》记:“神农氏作,[]木为耜,揉木为耒。
耒耨之利,以教天下”。从此,在中华大地上,许多以狩猎和采集为主要谋生手段的族硌先后转向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
如《白虎通义》记:“古之人民皆食禽兽之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
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氏”。这是对狩猎肉食的族群转向农耕生产历史的追忆。
又如《淮南子·修务训》记:“古者民茹草饮水,采草木之实,食螺蚌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
这又是对采储果实及螺蚌之肉为主食的族群转向农耕生产历史的记忆。 耒耜的发明是中国原始社会生产力的一次大飞跃,它奠定了中国原始农业的基础,导致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即“神农氏之世”的出现。
神农氏功绩伟烈,被尊为“农皇”,又称“地皇”。《尚书大传·卷第四》说:“神农为农皇也。
……神农以地纪,悉地力种谷疏,故托农皇于地”。指其功德之实质在发挥地力,亦称“地皇”。
在中华远古传说中,“皇”的意思有两层:一是有重大发明功大德美泽被天下者,“皇,君也,美也,大也”[1],如燧人氏发明个钻木燧取火而被尊为“燧皇”[2];伏羲氏作结绳而为网罟,用于捕兽捞鱼,并制定婚姻嫁娶之礼,使人类本身的繁衍进入健康有序的轨道,因而被尊为“羲皇”[3]。二是指不存在公共权力的早期原始社会,“道德元泊有似皇天,故称曰皇”[4],“烦一夫扰一妇以劳天下,不为皇也。
不扰匹妇故为皇”[5]。其情景如《庄子·盗跖》所述:“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
到了神农氏晚期,由于农耕业逐渐成为主要生产方式,游荡觅食的原始群也渐次定居,逐步形成氏族社会,并发展为部落组织,出现拥有超出本部落影响力的部落联盟首领,这就是“帝”。《说文解字》释:“帝,谛也,王天下之号也”。
“谛”是指“审谛”,即举措详谨周密,合乎客观规律。《白虎通义》说,“德合天者称帝”[6]。
“王天下之号”是指超越部落范围的号召力。“帝”的称号出现标志着原始社会从早期游群和氏族社会阶段向晚期部落社会阶段的转变。
此时,神农氏也开始被称为“炎帝”。 “炎帝”之“炎”,其义有二:一是火光,焚烧。
《说文解字》释:“炎,火光上也”。《玉篇》释:“炎,热也,焚也”。
这与原始农业离不开“火耕”有关。所谓“火耕”,是指先砍倒烧光荒地上的杂草灌木,然后耕种点播的一种垦殖手段。
二是指南方之神。《汉书·卷七十四》:“南方之神炎帝”,这是从黄河流域的地理视角而言,发祥于湖北厉山,崩葬于湖南茶陵的神农氏当属南方无疑。
从被尊为“农皇”的“神农氏之世”,到被称为“炎帝”的“神农氏世衰”之时,是一个历史的转折时代。 蚩尤活跃于历史舞台之时,即“神农氏世衰”的“炎帝”之时。
当时部落林立,各部落依仗自己的经济实力和武力互相争斗,不再服从由于发明耒耜的功绩而自然形成的部落联盟首领炎帝神农氏的约束。“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蚩尤最为暴”[7]。
此所言“诸侯”,并非周秦社会制度下分封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之贵族,而是指原始社会末期的各部落酋长。蚩尤。
6.除夕守岁说法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的第一天,自零点始,鞭炮声不绝,家家放开门鞭炮和爆竹(俗称高升),寓新年高升吉利之意。
早餐吃红枣茶并煮汤圆,取“早发”“元通”之意。年初一至初二,一般不煮生食,均吃隔夜饭,以示“隔年陈”,年年有余。
以上习俗今多数仍存。旧时年初一出门要迎方位,谓之“走喜神方”,即出去之前,须翻看历书,查考财、喜二神的方位,向二神所在方位出行。
除敬神外,还供“大仙”。过节期间,忌动刀剪、扫帚,忌打骂小孩,忌发生碎碗破甑之事,以求新年吉利,并贴“童言妇语、鸦鸣雀噪,一概不忌”等。
以上陋习今不存。 春节期间,人们都要走亲访友,互相拜年。
旧时镇江有地位的人士有“飞帖”拜年之举,即遣仆人持大红贺年名片前往有关人家拜年。30年代以后,新年即有“团拜”之举,现已普遍举行“团拜”。
见面,互道“新年好”、“身体健康”等语。 正月初五,俗为“财神日”。
天不亮,就有人家燃放鞭炮,争接财神,晚上均喝“财神酒”。旧时是日,多到云台山财神庙进香,也有骑驴上金山的,俗称“上金山,拾金子”。
今不存。 新春期间,家家请春酒,旧称“请春卮”。
旧时,请春酒一般均发请帖,席间菜肴以腊味为主,请春酒意在利用年闲,互通往来,联络感情。今请春酒之风仍存。
建国前,新春期间还有跳财神、送麒麟等陋习,后不存。 [元宵节] 正月十一日或十三日为上灯日,十八日或二十日为落灯日,正月十五日为元宵灯节,是日家家食汤圆,又有“上灯圆子落灯面”之说。
节前,坊市出售各色花灯,是日,镇江各业有赛灯、送灯之举,所制花灯,有鱼灯、兔灯、龙灯、狮灯、马灯、西瓜灯等各种花样。民间有娘家给新嫁女儿送灯之俗,名曰:“吉庆”,以为生子之兆。
西郊圩村有竖“圩灯”之俗。节前,在圩上预先竖好套着竹环的园塔形桅杆,正月十三日,将各色灯彩扯上桅杆。
十八落灯,将红色的头灯敲锣打鼓送到结婚一年以上未生孩子的人家。元宵节后,私塾儿童多于十八或二十日入塾开学,故有“元宵三日罢,依旧作生涯”之语。
现元宵节仍有灯会,但多在公园举行,其他陋习均废。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
这天,家家吃粽子,中午肴馔食“十二红”,有苋菜、红烧黄鱼、红烧肉、咸鸭蛋、拿拌红萝卜等。人们在家中还悬钟馗像,以驱鬼邪,门上插艾和菖蒲,午时烧艾熏屋。
用雄黄、蒜头、菖蒲根浸酒,洒屋内墙壁,以驱五毒(蛇、蜈蚣、蜘蛛、壁虎、蛤蟆)。小儿穿老虎鞋,额上用雄黄酒点“王”字,并系五彩百索绳以辟邪。
午后,镇江船业同人在江面表演赛龙舟,观者极众。现除吃粽子、中午食“十二红”及以菖蒲驱毒外,其他均不存。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俗称“团圆节”。除晚上合家团聚吃月饼赏月、并以月饼相互馈赠外,有的人家还自做“烂面烧饼”,饼似圆月,象征人间团圆。
解放前民间还有焚香拜月习俗,俗称“谢平安”,晚间置供桌于月下,以菱、藕、石榴,月饼等作为斋月供品,在堂屋右方另设小月公供桌一张,供小孩玩赏,入晚,即点“宝塔斗香”,对月膜拜。解放后渐废。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旧时,茶食店与点心店门口高挂用各色小三角旗粘贴成的三角大旗,出售重阳馒头、重阳米团、重阳糕,上插彩色三角重阳旗。
是日,还有登高之俗,以登北固、金、焦三山者为多,晚间,饮“重阳酒”。工商及知识界,还有持螯(螃蟹)赏菊之举。
现饮“重阳酒”,吃“重阳糕”、“重阳登高”等俗仍存。 [十月朝] 农历十月初一为下元节,俗称“十月朝”。
旧有上坟、祭祖、送寒衣的习俗,现已废。是日,家家户户均用红豆与糯米煮饭,谓之“红豆饭”,食前,先放一碗于桌上,供苍蝇饱食,据说苍蝇食后即会发痴,来年不再扰害于人。
东、西乡则有吃糍粑饭之俗。是日,午餐菜肴必有菠菜豆腐汤,传说十月朝是菠菜的生日,俗说“红豆饭、菠菜汤,老奶奶吃了上火箱”,意思是已进入烘火季节。
解放后,以上陋习均废。 [腊八] 传说是释迦牟尼成道日,寺院有供腊八粥之俗。
每年腊月初八,镇江金山寺的大锅煮腊八粥,供善男信女食用,用以煮粥的甘果种类多,且都是上品。善男信女食用后,回赠寺庙香钱。
镇江人食腊八粥有粗、细之分,粗腊八是以青菜、芋头、山芋、豆腐、胡萝卜、黄豆、花生米、蚕豆等做成的咸粥,细腊八是以红枣、栗子、莲子等做成的甜粥,现在食腊八粥之俗仍很普遍。 [祭灶] 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送灶”,供灶糖、剪纸马、扎竹轿、送灶老爷上天。
传说供灶糖可以粘住灶老爷的牙齿,上天就不会说坏话,因此在二十四当日,灶爷像两旁的对联即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送灶前后要进行掸尘,干干净净过新年。
除夕晚饭后“接灶”,两次供物相同,惟一盘马料(剪碎的稻草及红豆)送灶时洒屋上,接灶时洒锅堂内,说明上天和回灶府不同。现除掸尘外,祭灶俗已不存。
[除夕] 俗称三十晚上。旧时,家家户户均在堂屋悬挂祖宗画像,所谓“三十晚上挂像儿,正月初五落像儿”,祭祀祖先,并在大门、二门、房门等处张帖春联。
解放后,贴春联之俗仍存。 晚上。
7.请教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的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西周时期,境内为极国封地。
春秋时期,改置棠邑,属鲁国。公元前718年(隐公五年) 春 鲁隐公到棠邑治所武棠亭观鱼。
战国初期,境内置方与邑,属宋国。 秦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境内置方与、湖凌二县,属薛郡。
西汉,境内置方与、湖凌、囊三县,属山阳郡。 621年(唐武德四年),属金州。
翌年,改金州为戴州,遂属戴州。643年(贞观十七年),戴州废,改属河南道兖州鲁郡。
762年(宝应元年),因境内有鲁隐公观鱼台,始改方与为鱼台。 五代十国,后梁时属兖州鲁郡,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皆属单州。
北宋,属京东西路单州。 1235年(蒙古太宗七年),改隶经州。
1265年(世祖至元二年),鱼台县并入金乡县,1266年复置。 1368年(明洪武元年)属徐州。
1374年,改属济宁府。1385年,降济宁为州,升兖州为府,遂属兖州府。
1724年(清雍正二年),属山东布政使司济宁直隶州。1730年,改属兖州府。
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复属济宁直隶州。 1946年6月,复建鱼台县国民政府。
是年9月,国民政府军占据鱼台,鱼台县复属山东省第一行政督察区。1948年8月,鱼台全境解放,鱼台县国民政府结束。
1952年,平原省撤销,鱼台县改属山东湖西专区。1953年7月,撤销湖西专区,鱼台县改属济宁专区。
1956年3月鱼台县并入金乡县。 1964年11月,恢复鱼台县建制命属济宁专区。
1978年7月,济宁专区改为济宁地区,鱼台县属济宁地区。1983年10月,济宁地区撤销,原县级济宁市升为省辖地级市,鱼台县属之。
至1990年建置未变。 1995年5月18日,撤销王鲁乡,设立王鲁镇。
1996年8月18日,撤销张黄乡,设立张黄镇(鲁政函民字[1996]43号)。 1998年7月28日,撤销王庙乡,设立王庙镇(鲁政函民字[1998]19号)。
2000年,鱼台县辖6个镇、8个乡。总人口426172人,各乡镇人口: 谷亭镇 75279 清河镇 22491 鱼城镇 39081 王鲁镇 38517 张黄镇 29743 王庙镇 31113 老砦乡 26987 唐马乡 31410 武台乡 24860 石集乡 17318 罗屯乡 28031 李阁乡 204.75 陈楼乡 16579 周堂乡 24288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0年12月1日,撤销武台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王鲁镇;撤销石集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清河镇;撤销周堂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王庙镇;撤销李阁乡、陈楼乡,合并设立李阁镇,镇人民政府驻原李阁乡人民政府驻地(鲁政函民字[2000]68号)。 截至2006年12月31日,鱼台县辖7个镇、3个乡。
[编辑本段]【邮政编码】 地名 邮政编码 鱼台县 王鲁镇 272352 鱼台县 唐马乡 272353 鱼台县 周堂乡 272343 鱼台县 清河镇 272348 鱼台县 鱼城镇 272344 鱼台县 张黄镇 272350 鱼台县 石集乡 272349 鱼台县 武台乡 272351 鱼台县 县城(谷亭镇) 272300 鱼台县 陈楼乡 272345 鱼台县 李各镇 272346 鱼台县 罗屯乡 272347 鱼台县 老寨乡 272341 鱼台县 王庙镇 272342 [编辑本段]【方言文化】 鱼台方言属汉语北方方言区的中原官话.就山东方言的范围来说,属山东方言西区的西鲁方言片。 语音方面,中古清音母入声字和次浊声母入声字今读阴平;北京话开口呼零声母字"爱袄欧"等读 声母。
除老砦外全县不分ts,ts"资=支;u,y 两个韵母的字儿化以后多数分别变成uer,yer,如"小猪儿=小锥儿,小鱼儿=小云儿 。普通话复韵母ai(uai)au(iau),鱼台是单韵母ε(iε);普通话的an(uan yan),en(in un yn)韵母,鱼台是鼻化韵 ā(iā u ā)ē(iēaēyē) f v 两个声母可以拼 i 韵母,如"飞 fi 213","肥fi 42" ,"味vi 312"等等。
词汇方面有不少特有的词语,如"城海子(护城河),杆草(谷杆儿),光光蜓(蜻蜓),姐了猴儿(蝉的幼虫),盖体(被子),二古眼(把戏,杂技),褯子(尿布)"等.语法方面,有比较丰富的"子"尾词,动词后缀和表示程度的附加成分;助词"了"可以表示可能,还可以表示提醒;用"一看","一停"这种形式表示短态;用"强似"(好似)"不跟"表示比较;存在一些比较特殊的格式,如"知不道","家来","家去","家走","很腰痛","弄完再"等等。 [编辑本段]【婚嫁习俗】 建国前,男女婚姻须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并有一套繁文缛节。
民国年间,男女十多岁,父母即为之托媒提亲.要求门当户对,年龄相当,生肖相合.经双方父母同意,便相约吉期通启.媒人先向女方传启,由男方备拜盒,装柬贴,艾蒿,麦麸,钗环首饰(即彩礼),女方将彩礼收下,谓之"纳彩",换上文房四宝,食盐和另一份柬帖,再由媒人持向男方此即正式婚约。 迎娶前,男方先向女方索取生辰八字,得庚辰后始择定婚期,下鸿启,俗称"大书".娶亲前一日下午新郎要拜祖莹,拜四邻。
晚上,新人的兄长要在新房住宿,俗称"滚床"。 女子出嫁要减食三日.迎娶分"大娶","小娶"."小娶"抬一乘花轿;"大娶"抬两乘花轿,喇叭号筒,旗锣伞扇,车马人夫前往女家。
路途远的,新郎前一天去女家,叫"头天过轿"。新娘穿"催妆衣",顶"蒙头红",由兄长用椅子抬送上轿.男家派两名儿女双全的中年妇女,作"娶女客".另备食盒一具,盒礼必备猪肉(叫离娘肉)一块,盒上缚一只活公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