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么把主盘改为逻辑盘
把主分区转为逻辑驱动器有以下方法:
1、首先要确定要转换的主分区是否满足以下条件:
①主分区之前存在转换到逻辑分区需要的空闲扇区(一般为一个磁道,比如63个扇区。最少需要一个扇区)。
②当前磁盘上没有扩展分区,或者要转换的主分区紧邻扩展分区。
③转换后当前磁盘的主分区数目不多于四个(含当前磁盘只有一个逻辑分区的情况)。
④要转换的逻辑分区位于扩展分区的两头。
⑤转换之后,该硬盘主至少有一个主分区。也就是说这块硬盘在转换之前至少有2个主分区。
2、符合以上条件,开始转换
方法一:
①删除主分区。此分区中如有重要数据先备份。
②用工具把刚才删除的主分区合并到扩展分区中(或新建扩展分区),并建立逻辑驱动器,或把刚才的空间分配到其它逻辑驱动器中。注意:要MNR的架构下,一个硬盘只能有一个扩展分区。
方法二:
①先把要转换的主分区和扩展分区中的重要数据备份到其它地方;
②删除要转换的主分区和扩展分区;
③建立扩展分区;
④创建逻辑驱动器。
2.怎么设置主盘和从盘
一、安装前的注意事项 安装双硬盘之前首先要查看电脑内部的基本情况,如是否还有安装第二个硬盘的空间,数据线有没有空余的接口,电脑电源功率是否能够支持两块硬盘的稳定运行等。
这些条件对于安装双硬盘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二、跳线设置 接下来是设置两个硬盘的跳线,一个设为主盘(Master Device),另一个设置为从盘(Slave Device)。
这里有一个问题大家要弄清楚,就是究竟哪个硬盘设置为主盘更合理,许多朋友认为要将容量更高的硬盘设为主盘,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将性能更好的硬盘设为主盘。举个简单的例子,你本来有一块希捷酷鱼Ⅱ20GB硬盘(7200转),后来又添置了一块60GB的希捷U6硬盘(5400转),那么你就应该把酷鱼Ⅱ 20GB设为主盘,因为它的速度更快一些。
[ 相关贴图 ] 图1 酷鱼Ⅳ硬盘跳线说明 不同的硬盘间的跳线方法可能会有所区别,但基本上大同小异。下面我们就以一块希捷酷鱼Ⅳ(7200转)和一块迈拓星钻一代(5400转)为例,讲解一下跳线的设置方法。
[ 相关贴图 ] 图2 星钻一代硬盘跳线说明 首先我们要分别看一下两个硬盘的跳线说明,这个说明一般位于硬盘的正面或反面(如图1、图2)。然后按说明将希捷酷鱼Ⅳ设为主盘(如图3) ,将星钻一代设为从盘(如图4)(注:如果两个硬盘各使用一条数据线,则可以不进行跳线设置)。
完成跳线设置后,将两个硬盘分别安装到机箱内相应的位置,并连接好数据线和电源线。在连接数据线时要注意将蓝色一端与主板的IDE接口相连,但如果你使用的是早期的DMA/33数据线,则无此要求。
完成这一步后,硬件上的安装工作就全部完成了。接下来我们可以打开计算机的电源,并进入主板的BIOS,可以看到BIOS已自动检测出了两个硬盘的容量及主从关系,这说明双硬盘已安装成功。
[ 相关贴图 ] 图3 将酷鱼Ⅳ设为主盘 三、数据线选择 从图1、2中我们看到,硬盘上除了带有Master和Slave跳线外,还有一个Enable cable select跳线。如果用户设置了这个跳线,那么硬盘间的主从关系就会由数据线所决定。
这是一种较为少见的主从盘设置方法。 [ 相关贴图 ] 图4 将星钻一代设为从盘 但此时就不能将两块硬盘中的任何一个进行主从盘跳线设定了,而需要两块硬盘都将跳线改动到“Enable Cable Select”的状态。
而接线的时候就必须注意,无论采用40芯的DMA/33线,还是80芯的DMA/66线,远离主板的硬盘接口总是接驳主盘,而靠近主板的接口上的硬盘总是被认做从盘。其实采用数据线设置的方法来确定主从盘关系,是安装双硬盘时很灵活的手段。
比如,你可以将两块硬盘都做成可引导的启动盘,当主盘出现硬件故障时,只需将硬盘换接到Master接口上,它就成了系统盘。这个方法特别适合经常来回更换硬盘的用户。
四、盘符交错的解决方法 下面,我们再说一下使用双硬盘时所经常出现的“盘符交错”问题。所谓“盘符交错”就是当我们安装了双硬盘以后,假设每个硬盘各分了三个区,那么正常的情况应该是主盘的各个驱动器在前,从盘的各驱动器在后[如C(主)、D(主)、E(主)、F(从)、G(从)、H(从)]。
但实际情况往往是,主盘的C、E驱动器之间挤入了从盘的F驱动器,也就是会出现[C(主)、D(从)、E(主)、F(主)、G(从)、H(从)]的情况,它会给用户带来许多使用上的麻烦,如导致单个硬盘内原来安装的软件运行不正常等。目前有如下几种办法可解决“盘符交错”问题。
1、屏蔽法 对于两块都有主分区的硬盘来说,可在BIOS设置中将主硬盘设置为AUTO,将从硬盘设置为None(如图5 )。这样在开机进入Windows后就可以避免“盘符交错”的问题,同样这个办法对于Linux操作系统也适用 如果双硬盘的主分区分别装有不同的操作系统,那么就可以通过改变BIOS设置中硬盘的状态,从而启动另外一块硬盘上的操作系统。
不过这种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就是在单一的DOS模式下将无法找到在BIOS中屏蔽掉的硬盘,也就无法对其进行读写操作了。 2、分区法: 这个方法也是比较实用的,其方法是只在主硬盘上建立主分区,而将从硬盘全部划分为扩展分区,然后再在其中划分逻辑分区,这样就可以避免“盘符交错”现象的发生,不过用这种方法很容易删除从硬盘上的数据,因此在操作之前一定要做好备份工作。
[ 相关贴图 ] 图5 设置主、从硬盘状态前后的变化 其他避免“盘符交错”问题的办法还有利用Partition Magic之类的软件进行设置,部分硬盘厂商也推出了专门的设置软件,由于使用比较的简单,在此我们就不过多地介绍了。
3.如何给硬盘分区
硬盘分区软件很多,但不熟悉操作步骤的话也分不成功。现在有两个硬盘的话我建议用另外一个方法。
1、把主盘和从盘的有用数据备份到外部存储器(U盘或移动硬盘)
2、将从盘接到IDE1或sata1接口,装一个XP系统,完成后关机。
3、再把主盘接到IDE2或sata2接口,开机。
4、右击“我的电脑”→“管理”→“磁盘管理”,现在可以对磁盘1进行分区操作了,要先把里面的分区删掉再分一个主分区和一个扩展分区啊。完成后关机。
5、现在要把主盘接到IDE1或sata1接口,再把从盘接到IDE2或sata2接口。
6、重启电脑再重装系统到主盘的主分区里去。完成后就可以把从盘的系统文件都删掉了。
总结:这种方法要装两次系统是有点麻烦,但如果不规定哪个硬盘为主盘从盘的话,直接到第4步就可以满足你的要求啦。
4.如何把简单卷转回主分区
转换到基本磁盘后,分区,就可以设置为主分区了。/
现在我们对一台新组装电脑的硬盘进行分区和格式化处理,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步,设置引导顺序。在电脑BIOS中将引导顺序设为“A:,C:,SCSI”,目的是能用Win98启动软盘引导系统。在此之前应该先准备一张Win98的引导盘。
第二步,选择启动方式。当由软盘引导系统,在屏幕显示的启动菜单时,选择“2”或“3”,由于处理硬盘时用不着光驱,所以在此建议选择“3”引导进入系统,屏幕显示DOS提示盘符“A:/>;”,键入“Fdisk”命令。
第三步,选择FAT标准。执行FDISK命令后,屏幕显示进入FDISK主菜单前的FAT标准使用选择,一般情况下我们应该使用FAT32标准,此时直接回车选择“Y”进入FDISK主菜单。如果我们不使用FAT32而使用FAT16文件标准(在执行FDISK命令后的选择“N”),那么我们建立的每个分区容量不能超过2G。
第四步,选择准备分区的硬盘。如果这台电脑中安装了两块硬盘,只能分别进行处理,先选择欲处理硬盘(FDISK程序中称为“当前盘”),可通过FDISK主菜单(见图4)上的第5项进行。在输入选择中键入“5”之后,屏幕会显示电脑中所安装的全部硬盘信息,内容有容量、分区情况(如果已经分区)等。一般主盘编号为“1”,从盘编号为“2”。我们可以根据自己需要选择。 电脑中如果没有安装第二块硬盘,FDISK主菜单将不会有第5项(Change current fixed disk drive)。
第五步,建立主分区。在确定主盘为“当前盘”后,我们选择其中的“1” (Create DOS Partition or Logical DOS Drive)来建立主分区。在选择“1”后屏幕显示“建立分区或逻辑盘菜单”,见图5 。选择“1”(Create Primary DOS Partition),此时程序提示用户是否将全部硬盘空间都建为主分区,在选择“Y”后(如果 此硬盘小于64G),硬盘上就只能建有一个主分区了。如果选择“N”,屏幕将显示出硬盘上所有可用空间(见图6)。由于我们需要建立主分区和扩展分区,所以在图中的方括号中将8691改为4000,将主分区建为4G,同时程序自动为主分区分配逻辑盘符“C:”,然后屏幕将提示主分区已建立并显示主分区容量和所占硬盘全部容量的比例,此后按“Esc”返回FDISK主菜单。
第六步,建扩展分区。在FDISK主菜单中继续选择“1”进入 “建立分区菜单 ”后再选择“2”(仍见图5)建立扩展分区,屏幕将提示当前硬盘可建为扩展分区的全部容量。此时我们如果不需要为其它操作系统(如Novell、Unix等)预留分区,那么建议使用系统给出的全部硬盘空间,此时可以直接回车建立扩展分区,然后屏幕将显示已经建立的扩展分区容量。
第七步,设置逻辑盘数量和容量。扩展分区建立后,系统提示用户还没有建立逻辑驱动器,此时按“Esc”键开始设置逻辑盘,屏幕显示如图7,提示用户可以建为逻辑盘的全部硬盘空间,用户可以根据硬盘容量和自己的需要来设定逻辑盘数量和各逻辑盘容量。如果我们将扩展分区设成2块逻辑盘,我们需要先确定D:盘的容量如2691MB,建立D:盘后,再将其余空间(2000MB)全部建成E:盘,此时屏幕将会显示用户所建立的逻辑盘数量和容量,然后返回FDISK主菜单。
第八步,激活硬盘主分区。在硬盘上同时建有主分区和扩展分区时,必须进行主分区激活,否则以后硬盘无法引导系统。在FDISK主菜单上选择“2”(Set active partition),此时屏幕将显示主硬盘上所有分区供用户进行选择,我们的主盘上只有主分区“1”和扩展分区“2”,当然我们选择主分区“1”进行激活,然后退回FDISK主菜单。
第九步,退出FDISK程序。
5.硬盘 如何设置主盘从盘
真会忽悠,看半天才知道你讲的硬盘屁股后面的接口形状。
设置主从盘不是看这个的,是看ide口还是sata口,无论你两个都是sata还是一个ide,一个sata,都可以设置成主从盘。
因为ide是用的高密线(大约3指宽)接在主板的ide口上。
sata是用一根比较硬的红色的(大约1指宽)排线接在sata口上。
你一共就两硬盘,接法只要正确,并送上电源。
开机就就能看到2个硬盘。如果只看到一个硬盘,那么就得到bios中打开sata识别开关。只有看到2个硬盘才可以进行主从盘设置。
然后:SATA是自动调整的,不用设定,主从盘BIOS里设一下,把SATA设主盘 即可。如果不会设置,干脆把ide那盘后面的跳线帽拔掉。应该自适应为从盘。
6.怎么把主盘改为逻辑盘
把主分区转为逻辑驱动器有以下方法: 1、首先要确定要转换的主分区是否满足以下条件: ①主分区之前存在转换到逻辑分区需要的空闲扇区(一般为一个磁道,比如63个扇区。
最少需要一个扇区)。 ②当前磁盘上没有扩展分区,或者要转换的主分区紧邻扩展分区。
③转换后当前磁盘的主分区数目不多于四个(含当前磁盘只有一个逻辑分区的情况)。 ④要转换的逻辑分区位于扩展分区的两头。
⑤转换之后,该硬盘主至少有一个主分区。也就是说这块硬盘在转换之前至少有2个主分区。
2、符合以上条件,开始转换方法一: ①删除主分区。此分区中如有重要数据先备份。
②用工具把刚才删除的主分区合并到扩展分区中(或新建扩展分区),并建立逻辑驱动器,或把刚才的空间分配到其它逻辑驱动器中。注意:要MNR的架构下,一个硬盘只能有一个扩展分区。
方法二: ①先把要转换的主分区和扩展分区中的重要数据备份到其它地方; ②删除要转换的主分区和扩展分区; ③建立扩展分区; ④创建逻辑驱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