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你知道镇海寺的来历吗
镇海寺位于五台山台怀镇南5公里处的风林谷口北畔山坡 上、清水河西侧苍松翠柏之中,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台山公 路从寺前山脚穿过。寺宇坐落在一个似锅的山峰上,西侧山峰延 伸作拥抱状,东侧清水河宛若白练,晶莹光洁,山脊两侧沟谷溪 水淙淙,碧波生辉,形成两山夹峙,两溪环绕,犹如两条飞龙落 下人间之势,人们称之为“二龙戏珠”。
寺侧长流不息之清泉名 曰海底泉,相传此泉原为“海眼”,曾横溢成灾,后文殊菩萨用大 铜锅镇之,世人遂在此建镇海寺。寺始建年代不详,1983年整修。
现存殿阁禅房1〇〇间,占地面积16 000平方米,均为清初所建。 寺内有康熙五十年 (1711年)的御制碑 文。
全寺5院,有山 门、钟鼓楼、天王 殿、大佛殿、宣教 殿、左右配殿等,各 殿佛像均为清塑作 品。寺南侧有清封十 五世章嘉活佛的住所 7欠乐院。
院落内有建 午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通高9米、八角八面的石雕十五世 章嘉佛塔,富丽堂皇,被称为“金顶玉葬”。 此后,历代章嘉活佛 皆到此避暑、居住,有如其世袭行署。
每逢夏季,镇海寺周围古 柏苍翠,山花遍地,风景秀丽,气候宜人。
二、镇海寺是什么地方
镇海寺在五台山台怀镇南5千米山腰。
清代建造,内有康熙五十年 (1711年)御制碑文。此地被两山夹峙,中峰徽缓,古柏苍翠,山花遍野, 风景颇为秀丽。
寺侧清泉,长流不息,名曰海 底泉。相传此泉即为海眼,龙王九子贪恋民 女,横溢成灾,文殊发觉降大锅镇之,后人于 此建寺。
名曰镇海。 寺前坡道崎岖,现存山门、钟鼓楼、天王 殿、大佛殿、宣教殿、左右配殿等,各殿佛像 俱全,皆为清塑。
寺南侧为永乐院,清章嘉活 佛的住所,院内石雕十五世章嘉佛塔,传为金 顶玉葬。塔周雕佛传故事,上部为四方佛像, 周设廊屋,画十大明王和十二圆觉菩萨。
三、五台山镇海寺整体是如何布局的
位于五台山台怀镇5千米处的杨柏唂村,寺周山峦起伏,松 柏苍翠,山间松涛阵阵,泉水深深,白云缭绕,环境幽深,“镇海松涛”已成为五 台胜景之一。
寺侧有一常年流水的清泉,名海底泉,传说此泉为海眼,发水时洪水 横溢,附近一片泽国,为害甚重,文殊菩萨用铜锅镇之,后在铜锅上建镇海塔和镇 海寺。镇海寺创建年代待考,现存寺院为清代所建。
寺院依山就势,一层层亭台、楼阁、殿宇,直达山顶,形成步步髙升的格局。现存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佛 殿、宣教殿、左右配殿等,各殿佛像俱全,皆为清代所塑。
寺南侧为永乐院,为清 代赐封的章嘉活佛住所,院内有15世章嘉活佛石雕塔,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所 造,塔周八面浮雕释迦牟尼成佛故事和花鸟山水。15世以后,历代章嘉皆到此避 暑,蒙藏教徒朝礼佛,多要到此集会叩拜,瞻仰活佛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