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五指执笔法(图)(魏碑是怎样执笔写成的)

2025-04-11 问答 86阅读 投稿:闻焕日

执笔

一、毛笔五指执笔法(图)

五指执笔法又称五字执笔法:擫、押、钩、格、抵擫:用拇指的第一节紧贴笔杆内侧,拇指关节捻动笔杆向外稍弯.押:用食指的第一关节紧贴笔杆的外侧,与大拇指配合起来,将笔杆捉住.钩:用中指的第一、第二节弯曲如钩地钩住笔杆的外侧.格:用无名指的指甲根由内向外顶住笔杆的右外侧,把中指钩向内的笔杆挡住,而且向外推着.抵:小指紧贴无名指,依托在无名指的下面,不接触笔杆.无名指力量小,不能单独推着中指的钩,还要小指托在下面,加一把劲. 五指执笔法的要领是:指实、掌虚、掌竖、腕平、管直. 指实,就是手指执笔要有力量,外侧四指相互靠拢,骨节向外,密实而不松散.内侧拇指中部骨节尤其要注意使之向外凸起,使虎口圆如马镫形,这样五指一齐用力,执笔既坚实有力,又有助于运笔.使之松紧适度.太紧,运转不灵;太松,使不上劲.指实,才能做到“毫无虚发,墨无旁溢,力聚管心,执笔稳定.” 掌虚,就是执笔时掌心要虚空,不能曲指塞掌,无名指和小指都不要贴到掌心,好像手心里拿着了鸡蛋.大拇指和食指间的虎口要张开大些.这样,运笔就能稳实而灵活,容易把字写得健美. 掌竖,就是执笔时手掌要竖起来.掌竖才能笔直,笔直才能锋正,锋正则四面势全,运转自如. 腕平,是指手腕与桌面要平行.康有为说“欲用一身之力,必平其腕,竖其锋”.因为管直则锋正,这于运腕、掌声竖有密切关系,掌竖、腕平、管直锋正,加之悬肘用笔,既灵活又有力. 管直,执笔写字时要尽量保持笔管纸面垂直,使笔画容易保持中锋.但在具体的运笔过程中,笔管有时要有俯仰倾斜的情况,重要的是斜而能正,重心平稳.。

二、【魏碑是怎样执笔写成的

答:北碑中最富有代表性的碑刻莫过是魏碑.魏碑书法的风格雄强矫健,与南方飘逸俊秀的书风迥异.它那种方棱分明、锋铩铦利的笔画十分特殊,用目前通行的五字执笔法来写魏碑是很近年来书学研究有长足的进步,对于笔法发展的认识,也有较大的突破.其中沙孟海先生的《古代书法执笔初探》(注1)和王玉池先生的《从高昌砖志谈魏碑》(注2)这二篇书论堪称杰作.若去对照分析研究,魏碑写法之谜会豁然开朗.沙孟海先生在《古代书法执笔初探》一文中认为:写字执笔方式古今不相同,主要是随着坐具不同而移变.他根据晋代习俗是“席地而坐”,又以多幅古画中的人物执笔姿式为据,得出了唐代以前书法执笔是斜执笔的结论.令人遗憾的是,他没有把这个科学的结论用以分析魏碑的笔法,而在《碑与帖》一文中说:“北碑戈戟森然,实由刻手拙劣,信手切凿,决不是毛笔书丹便如此.”(注3)使这个见解没超过一般学者的范围.王玉池先生在《从高昌砖志谈魏碑》一文中,根据《高昌砖——————————(注l) 见《中国书学研究交流会论文选集》(注2) 见香港《书谱》1984年二期(注3) 《高昌砖集》中《画承及妻张氏墓表》前五行已刻,后三行只书丹,未刻.沙先生根据刻书不合,而认为北碑戈戟森然,实是由刻手造成的.但是,沙先生忽略了北方刻工之所以会有这种固定的刀法,是因为他们长期刻魏碑书的结果.由于形成了习惯性刀法,即使是写的一般字,也会刻出如魏碑书的效果.《高昌砖集》中保留了不少北碑笔法的墨迹,这个事实能雄辩地说明魏碑的方整不是主要靠刀刻出的,而是毛笔写出来的.集》里保留着不少典型的北碑写法的墨迹,而这些墨迹书写的年代与中原北碑兴起属于同一时期,因此他认为:毛笔是能够写出魏碑中那种见棱见角的字来,虽然有刀刻使字变方整的现象,但不是主要因素.他以为魏碑这种方饬的笔画,可能是古人用一种现在已失传了的笔法来写的,并推想这种失传的笔法是“偃笔侧锋”,把笔杆、笔锋同书写面保持斜角、譬如四十五度角,很容易写出魏碑那种犹如刀刻般的书法效果.沙孟海先生虽然得出了唐以前是斜执笔的科学结论,但是他没有用这个结论去认识魏碑的写法,遗憾地被刀刻的因素所迷惑;王玉池先生虽然认识到魏碑方饬的笔画,可能是用“偃管侧锋”的笔法写出,而刀刻不是主要因素,但是,他把这种认识也遗憾地停留在推想阶段.。

三、执笔的汉语词语

【词目】执笔

【拼音】zhí bǐ

执笔人:我国民间撰写文书的代笔者也常称其为执笔人。

【基本解释】

1.

[write]∶指写文章

2.

[do the actual writing]∶动笔拟订集体名义的文稿那篇论文是全小组集体讨论、由他执笔的 1.

持笔。 汉 刘向 《列女传·珠崖二义》:“关吏执笔书劾,不能就一字。”蔡元培 《养成优美高尚思想》:“然执笔按纸,画鸡画牛,有何用乎?”

2.

引申为记录或写作。《魏书·山伟传》:“二十许载,时事荡然,万不记一,后人执笔无所凭据。”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十四:“ 玄奘 法师翻译梵本经论,时 薛元超 、李义府 问古今译义如何。师曰:‘ 苻坚 时 量瞿 译,中书侍郎 赵整 执笔; 姚兴 时 鸠摩罗什 译,安城侯 姚嵩 执笔。’” 鲁迅 《集·致施蛰存》:“近因搬屋及大家生病,久不执笔。”

3. 书法术语。写毛笔字持笔的方法。沈尹默 《学书丛话·几个问题的回答》:“我对于执笔,是主张用擫、押、钩、格、抵五字法。”详“ 执笔法 ”。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