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党的十八大报告最催人奋进和浩然大气的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自信。
自信是共产党人的品格。“会当水击三千里,挥斥当年万户侯”,这种自信来源于我们党对理想信念的矢志追求和对现实实践的科学评估。
这首先是道路自信。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的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无比正确的。
这种自信一是来源于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不是中国共产党的随心所欲和一厢情愿,它是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的选择,报告有一段话讲得很好,说它是“党和人民九十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经验,必须倍加珍惜”,这就说明了道路创新的历史和群众基础。
而人民是历史创造的主体和历史发展的动力,这就是我们党道路自信的力量源泉。二是来源于对中国近百年历史经验的总结。
中国近百年的历史证明,自然经济、计划经济的封闭僵化体制,阻挠了中国近代以来生产力的发展,使本来可以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陷入国弱民穷的境地,而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连自己都救不了实践,充分说明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三是来源于我们党对现实实践的科学判断。
我们之所以认为我们的道路是正确的,就在于我们科学评估了我们的发展道路:“既不妄自尊大”,我们老老实实地承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没有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国际地位没有变”,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
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进一步认真加以解决。说明我们的道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妄自菲薄”,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民主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国防和军队建设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进一步加强,外交工作取得新成就。所以,我们才对自己的道路才充满了自信。
这其次是理论自信。中国共产党是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党,真理的力量是巨大的。
马克思说:“一旦理论的阳光照射德国,德国这个高卢雄鸡就会引吭高歌”。马克思还说:“理论只要彻底,就会征服人”。
中国共产党根据自身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反映了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适应了先进文化发展的要求和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她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来自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是当代中国最高水平的马克思主义。只有这一理论体系,才能领导中国顺利实现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调动全体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历史创造性。
所以,我们才对自己的理论体系充满了自信,倍加珍惜,不断发展。这再次是制度自信。
我们坚信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迄今为止中国历史上最美好的制度,是能够充分反映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制度。因为,我们自信这个制度可以保证中国顺利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可以引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
按照报告的要求,到2020年,我们将建成小康社会,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比2010年再翻一番。201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是42万亿,财政收入是12万亿。
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4万亿。财政收入达到24万亿,基本上可以接近今天美国的水平;人均国民的收入2010年19970元,到2020年可达到39940元,人民完全可以过上丰裕的生活,再到我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百周年的时候,就可以实现现代化和迎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这就是我们的制度效应和制度自信。对此,难道还要有怀疑吗!。
二、简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走好中国道路,核心问题有两个,一是怎样坚持,一是怎样发展。对此,党的十八大报告作了很好的阐述。
在坚持方 面,一是要坚定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过去我们对道路、理论问题讲得多,新形势下要特别强调制度自信。
十八大报告和新的党章,都新写上 了中国道路在制度方面的内容,就是强调制度自信,这是非常及时的,也是有针对性的。二是要明确“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意思很明 确,要坚决抵制抛弃社会主义的各种错误主张,自觉纠正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措施。
三是必须牢牢把握八个“必须坚持”,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解放和发展 社会生产力,推进改革开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社会和谐,和平发展,党的领导。“八个坚持”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道路本质的新认识,是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走好中国道路的基本要求。
在发展方 面,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不少新的论断。比如,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丰富了中国道路的理论形态即行动指南;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道 路的总布局之一,拓展了中国道路的实践形态即实现途径;报告提出“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并就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健全协商民主制度等作出了一系 列安排,这就对中国道路的制度形态即根本保障提出了新的实践要求。
还有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的概括,关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道路的确立,关于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论述等等,都是对中国道路具体内容的丰富和发展。我们在实践中推动和落实这些新论断,就是对中国道路的最好坚持。
在复杂多变 的形势背景下,我们必须既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又坚持改革开放、不断探索创新,才能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一系列重大挑 战,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克服了各种危机和严峻挑战,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目前,世界经济仍面临许多不确定性,任何动摇 都是自乱阵脚。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才能实现中华民 族的伟大复兴事业。
中国社会发 展的现实也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经过自主探索且实践证明是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样才能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目标,任何动摇都只能延缓中华 民族的伟大复兴进程。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 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 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必须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扎扎实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三、什么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党的十八大报告最催人奋进和浩然大气的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自信。
自信是共产党人的品格。“会当水击三千里,挥斥当年万户侯”,这种自信来源于我们党对理想信念的矢志追求和对现实实践的科学评估。
这首先是道路自信。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的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无比正确的。这种自信一是来源于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不是中国共产党的随心所欲和一厢情愿,它是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的选择,报告有一段话讲得很好,说它是“党和人民九十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经验,必须倍加珍惜”,这就说明了道路创新的历史和群众基础。而人民是历史创造的主体和历史发展的动力,这就是我们党道路自信的力量源泉。二是来源于对中国近百年历史经验的总结。中国近百年的历史证明,自然经济、计划经济的封闭僵化体制,阻挠了中国近代以来生产力的发展,使本来可以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陷入国弱民穷的境地,而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连自己都救不了实践,充分说明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三是来源于我们党对现实实践的科学判断。我们之所以认为我们的道路是正确的,就在于我们科学评估了我们的发展道路:“既不妄自尊大”,我们老老实实地承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没有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国际地位没有变”,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进一步认真加以解决。说明我们的道路依然任重而道远。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妄自菲薄”,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民主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国防和军队建设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进一步加强,外交工作取得新成就。所以,我们才对自己的道路才充满了自信。
这其次是理论自信。中国共产党是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党,真理的力量是巨大的。马克思说:“一旦理论的阳光照射德国,德国这个高卢雄鸡就会引吭高歌”。马克思还说:“理论只要彻底,就会征服人”。中国共产党根据自身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反映了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适应了先进文化发展的要求和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她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来自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是当代中国最高水平的马克思主义。只有这一理论体系,才能领导中国顺利实现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调动全体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历史创造性。所以,我们才对自己的理论体系充满了自信,倍加珍惜,不断发展。
这再次是制度自信。我们坚信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迄今为止中国历史上最美好的制度,是能够充分反映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制度。因为,我们自信这个制度可以保证中国顺利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可以引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按照报告的要求,到2020年,我们将建成小康社会,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比2010年再翻一番。201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是42万亿,财政收入是12万亿。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4万亿。财政收入达到24万亿,基本上可以接近今天美国的水平;人均国民的收入2010年19970元,到2020年可达到39940元,人民完全可以过上丰裕的生活,再到我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百周年的时候,就可以实现现代化和迎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是我们的制度效应和制度自信。对此,难道还要有怀疑吗!
四、中国特色社会道路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依据是什么
第一,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社会发展的必然。
中国作为有着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东方文明古国,曾经有过很多光辉灿烂的时期,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过杰出贡献。但在近代工业文明发展中却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落后挨打。
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逐步沦为被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强力压迫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付出的牺牲世所罕见。 面对如此深重的灾难,无数仁人志士都对救亡图存、中华复兴之路进行了艰难困苦的探索。
但其结果都表明,西方的种种资产阶级学说和理论都不能帮助中国人认清自己的处境,提供解放的道路。只有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中国人民中的先进分子才从十月革命的经验中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战胜错误,改正不足,逐步形成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正确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从而取得了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并在建立新中国后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 还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巨大的政治勇气、理论勇气、实践勇气,实行了改革开放,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新纪元,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中国170多年的近现代史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杀出西方强国重围、取得发展进步的唯一正确道路。 只有这条道路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探索出这条道路,不仅是中国自身强国富民的功绩,而且是对世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贡献。 第二,实践的辉煌成就。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和基础,也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和基本的观点。
对我国改革开放30年,新中国成立60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在实践上铸就的辉煌成就,国内外媒体都用大量数据作了具体的、详细的阐述。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回顾过去五年的基础上,对我国十年来的实践历程和重大成就也作出了总结,用“三个台阶”和“两个时期”作了充分阐述。
指出:“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人们公认,这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民主不断健全、文化日益繁荣、社会保持稳定的时期,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得到实惠更多的时期。
”报告还强调,我们能够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就,靠的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正确指引,靠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奠定的深厚基础,靠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 近些年,国外不少学者、政治家都以“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奇迹”、“中国经验”等命题探寻中国成就的秘诀和根源。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近日还刊文说,中国过去30多年来的经济腾飞,是自英国工业革命在18世纪末开始后,世界见证过的最令人惊奇的经济变革,世界正越来越多地被中国改变。 正是由于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了上述辉煌业绩,使得我们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有了很足的底气。
这些底气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我们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实现了当代中国综合国力、民生水准、国际地位、文明形态的历史性跃升,有豪壮的实践底气。
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成功之路,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逐步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国情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具有中国性、科学性、人民性、时代性、开放性等重要特质,有厚重的理论底气。三是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根本目标指向,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强作为基本着眼点,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不懈追求的价值理想,把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作为义不容辞的重要使命,有高远的政治底气[6]。
对广大人民群众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凝聚力、导向力和影响力。 第三,全党全国人民的集体智慧。
这种集体智慧,表现为党中央的领导和全党全民的智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中的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都是针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重大问题而提出的创新性想法和做法,并经过实践的检验和丰富而逐步形成的。
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集体智慧是我们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巨大动力,又是与时俱进的永不枯竭的源泉。邓小平说过:“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
农村改革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的。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指导。”
[7]“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突然冒出搞多种行业,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企业,异军突起。 这不是中央。
五、为什么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
党的十八大报告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鲜明提出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这三个自信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保障,必将进一步增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信心,从而更好地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坚定道路自信:深刻认识和自觉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与实质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在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 坚定道路自信,就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质,这就是坚持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上个世纪50年代,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形成了正确的指导方针,遗憾的是这一探索未能坚持下去。总结历史教训,邓小平同志提出,解决好走什么样现代化道路的问题,首先必须解放思想,打破僵化观念的束缚和固定模式的羁绊,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中国的实际建设社会主义。
我们党对世界格局的新变化作出正确判断,得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科学结论;对我国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作出正确判断,得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结论。这两个正确判断、两个科学结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两大理论基石。
实践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就在于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实际,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 坚定道路自信,就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题和目标,这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
邓小平同志曾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战略思想。在“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整体架构和发展过程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发展阶段。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不仅表达了我们党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方面的坚定与自信,而且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实践中的不断拓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更加明确的任务。 坚定道路自信,就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这就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就是坚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其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就是坚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更好地保障和发展人民民主;其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是,坚持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其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道路,就是在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基础上创新社会体制,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其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是,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发展道路,就是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指导下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其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是,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坚定理论自信:深刻认识和自觉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与特点 中国共产党人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创新精神,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坚定理论自信,就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改革开放的关系,改革开放既是形成这一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又是推动这一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完善的强大动力。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论断,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探索和回答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以全新的视野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并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坚定理论自信,就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这一理论体系既继承了毛泽东思想,又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新的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随着时代变化和实践。
六、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道路自信,就是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为近代历史反复证明的客观真理,是党领导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中国人民幸福生活的根本保证。
理论自信,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真理性的自信。坚持理论自信就是要坚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自信,就是要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自信。
制度自信,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制度优势的自信。坚持制度自信就是要相信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相信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推动发展、维护稳定,能够保障人民群众的自由平等权利和人身财产权利。
文化自信,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自信。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激发党和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自豪感,在全社会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共识和价值认同。
七、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是什么意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内涵 毛概论述题。
来自匿名用户的提问 最佳答案由提问者推荐 匿名用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并强调指出: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