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遇到个不喜欢人但是结婚了怎么办
既然已经结婚,不论婚前如何,结婚后就要对对方负责人。有问题大家一起解决,一起磨合,让自己的婚姻能够幸福的走下去。慢慢你会发现,其实你喜欢的是和你一起经历生活中点点滴滴的人。一句老话,感情是可以培养的。而婚前可能是你深爱的那个人,并不一定就是适合你的人!!爱情是会让人蒙蔽的!!也许当时你根本看不到他的不足。
如果婚后,双方都努力后还是不能幸福的生活在一起,那是双方在平心静气得分手,也不为一种好的结果!!
但是,要强调的是,不要敷衍对方,不要三心二意,这样是对对方最大的伤害!!而这样做的人,不论男女都是最混蛋的!!
2.着结婚又遇不到合适对象怎么办
这个问题的确不好回答,因为涉及现实因素很多。
首先,简单的励志是不够的。我也经常看到那样的文章,比如关于王菲,关于邓文迪,还有《遇过渣男离过混,她最后的归宿是王妃》等等这样的故事。
这些故事好吗?当然很好,我也乐意看到女性的崛起与独立。尽管在我看来,所谓“归宿”本身就是一个男权附属的名词,写出这样的文章看似在宣传女性的独立,但其实骨子里的男权印记依然明显。
即便如此,这对很多女孩来说也还是个很好的励志故事,而且符合女孩们的期待,所以大受追捧也是理所当然。然而,这些故事适合于对我提问的女孩们吗?我想应该是不适合的,起码是不适合这个当下对我提出这个问题的状态里的姑娘的,原因很简单——如果她有这样的从容与自信,显然根本不会提出这个问题。
而至于未来,说实话,我不能保证,任何人也无法保证。所以,我不能在明知道她当下做不到的情况下,依然对她说,你要学学王菲或者王妃,这样的女人才精彩。
我们需要把那些过硬的人脉,过强的钱脉,过高的智商,过强的情商因素,都先通通放下,再来回答我面前这个女孩的提问,可能才相对客观和现实。那么,如果不是“王菲”,是否还能活成“王妃”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只能说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可能性,但到最后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活成人中龙凤,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人生都要归于普通。
而普通人的爱情与婚姻,就免不了柴米油盐的俗气。当然,同样的,我也就不能说,你有什么好焦虑的呢,要耐心,合适的人总会在合适的时间到来。
你看看徐静蕾遇到真爱,结不结婚又有什么关系?你看看舒淇,不结婚的人生也照样滋润得不要不要的。那样,她们也会反问一句,你确定你这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吗?如果是你处在这个境地你不着急吗?当然也可以回答,曾经我在那个阶段,我也没着急。
可是这还是没有用的,因为就算有一千万人都不急,也不能代表那些着急的人是不对的,那些焦虑的人是不被允许的。择偶结婚是这部分女孩坚定自己必须做的事情,而且因生育还规定了时限。
那么,说女性要独立,说婚姻只是一种选择而并非必须,对她们来说就不现实了。或者,科普晚生孩子不一定对身体不好,已经有医学研究支持了,也用处不大,她们的担忧是根深蒂固的。
所以,这些就是我对这个问题一直不愿提笔的原因了。那么回答这个问题的前提是得先承认这批女孩可能或者说至少目前来看不是王菲,也成不了王妃,做不成老徐,也变不成舒淇,同时,更重要的是她们似乎也志不在此,发展出这样的未来的可能性也比较低。
而她们又想尽快遇到合适的伴侣很想结婚生子,这对她们真的是个难题。那到底该怎么办呢?然后,我们再来说说这个现实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说说焦虑情绪。在很焦虑的情况下,人自然容易烦躁。
带着这样的情绪状态去相亲,的确很容易出问题。要么会急于抓住一个人拉进婚姻的殿堂。
而除非遇到另一个人也是一样的心情,否则这种赶紧抓住一个的状态,很容易被对方感知到,而人面对他人的强力抓取,下意识地就会想逃离——没有人喜欢被这样的能量附着的。这就导致很多人会陷入一个怪圈:越是着急越想抓,越想抓越抓不住,越抓不住越感觉自己不够吸引人开始自我怀疑自我贬抑,而越是自我贬抑就越是再陷入着急。
要么呢,会被烦躁裹挟,看谁都不顺眼。心生自怜自艾,我怎么就遇不到好的人?难道爱情都这么现实,只有整成那种蛇精网红脸,才能吸引到优秀的男人?难道我就只能活该将就吗,世界凭什么这么不公平?我就要跟这个哪哪都不够出色不够优秀的屌丝过一辈子?然后越想越难过,越看对方越土肥圆矮矬穷,简直浑身都没一处对的地方,甚至心里恨恨地骂,这样也好意思出来祸害人?所以说,被焦虑占据了情绪的主导权,会让人失去理性的判断能力。
而它反应出来的行为,无论是紧抓,还是自怜,都不大可能引领人们进入一段稳定的关系。而且看似自卑的紧抓和看似自负的自怜并不是完全分开的,它们都来自于我们自己内在的不平衡,因而常常在一个人身上反复交替甚至同时出现。
所以,学习疏导自己的情绪,培养自己与情绪共处的能力,就很重要了。其次,也需要跳出自己的角色看待择偶问题。
既然这些姑娘把婚姻列入必需品,那也需要反问一下自己,如果我看着那些条件不够好的男人犯恶心不顺眼,那我自己在别人眼里呈现出来的又是什么样子呢?如果我觉得男人面对爱情太现实,婚姻更现实,那么,我自己是不是同样现实只是反映在了不同方面呢?如果我不是宋慧乔,我凭什么要求对方一定必须是宋仲基?我们可以来尝试一个假设,如果你是对面的男人,你会不会选择面前这个女孩做自己的终身伴侣?这样的自我探索不是自我贬抑,而是客观的看待,我们不能总是双重标准,看待一件事把责任都归因于对方,而轮到自己却总是有理由的。诚然,自己看自己好,这没什么错,也是一种潜意识的反应。
举个例子,除了少数被很强自卑困扰的人之外,绝大多数人看自己都比别人看自己会更好看,原因也简单,天天照镜子当然更习惯,而习惯的事物本身就容易带来舒适感。然后舒适感与美感。
3.如果遇到一个自己很心仪的对象应不应该结婚
希腊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被朋友问到过这样一个问题:“到 底应不应该结婚? ”他的回答是:“结不结婚,你都会后悔。”
看似简单随意的回答,当中却蕴含了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如果 两个人没有结婚,就会后悔地想:“当初结婚就好了。”
结婚之后,又 会后悔:“要是没结婚就好了。 ”两种选择都会使人感到后悔,因为人 原本就是十分擅长后悔的高级动物。
如果对苏格拉底的回答作进一步的思考。不难发现,虽然两种 选择都会招致令人后悔的结果,但是两种后悔的程度却大有不同。
所 以,即使将来同样会后悔,那么尝试过再去后悔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美国波士顿大学的Lm Abendmth博士曾经说:“任何事情都是这 样,尝试过远胜于不曾尝试过,因为再也没有比‘错过机会’更能令 人感到后悔的事情了。”
出门旅行的朋友一定都面临过这样的烦恼:“是否该买当地的特 产回去? ”而Abendmth博士就曾针对这一问题向许多人进行过问卷 调查。 结果表明:比起“买回来后感到后悔”的人,那些“当时没有 买下来而感到后悔”的人遗憾程度要严重得多。
这是因为,那些未曾 切身体验过的事情会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产生更长远的影响。相 比之下,做过之后感到后悔的程度反而相对轻松一些。
结婚也适用于同样的道理。 作为心理学者不难会预想:虽然结婚 之后,可能会后悔“怎么嫁给了这种男人”。
但是,比起“当初结婚 就好了”的后悔,前者后悔的程度会轻得多。 高中时候的我,曾经是个性格非常内向的男生。
我单恋了一个女 生整整3年时间,却始终没有勇气向对方告白,至今想起来都觉得十 分后悔。 如果我当时就能够了解“告白后遭到拒绝的受伤害程度会低 于迟迟没能告白的后悔程度”这个心理学原理,我一定会鼓起勇气, 下决心向对方表白。
结果,自高中毕业后至今20余年,我仍然会因 为当时没能向对方告白而感到遗憾不已。 因此,我一直劝告别人“无论如何都要去尝试一下”,没做过的 后悔程度要远远大于做过而产生的后悔。
大家不要像我一样,留下将 来会令自己万分后悔的遗憾。 婚姻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意想不到的困难,但不 能因为畏惧未知的将来,就错过当前的大好姻缘。
总之,当你对于 “要不要嫁给对方”而感到犹豫不决的时候,不妨想想苏格拉底的话, 因为即使日后有离婚的可能,我们也将通过婚姻生活学习到各种各样 的人生经验。 比起答应他的求婚,婚姻生活将会使你感受到生活的丰 富多彩。
结婚不是一件值得恐惧的事情,毕竟,再也没有比错过嫁给 对方的机会而更使人感到后悔的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