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猫杯状病毒病

2025-03-21 健康 86阅读 投稿:分界线

杯状病毒

一、如何防治猫杯状病毒病

猫杯状病毒病又称猫传染性鼻结膜炎。

本病是由杯状病毒引起的猫上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是鼻炎、结膜炎和肺炎。该病是猫的多发病率高,死亡率较低,但幼猫死亡率(肺炎病例)可达40%猫杯状病毒对乙醚、氯仿等有抵抗力,pH值3。

0时使其失去活力,加热50T,30分钟灭活。 自然条件下,本病仅发生于猫科动物,幼猫(8~12周龄)易感性较高。

传染源主要是病猫和耐过康复的带毒猫。病毒随分泌物和排泄物污染周围环境,再传染给健康猫,亦可通过直接接触传给易感猫。

病毒一经侵人猫群,即可引起迅速广泛传播,幼猫尤甚。潜伏期较短,最短为1天,一般2~3天。

本病症状的严重程度因感染病毒毒力的强弱而不同,并与动物本身的免疫状态、身体状况的不同而有差异。一些病毒株引起上呼吸道病变,而另一些毒株则引起肺炎,隐性病例亦可能发生。

上呼吸道感染病猫最常发生和具有特征性的病变是口腔溃疡,常发生溃疡的部位是舌和硬腭,尤其是腭中裂周围,有时鼻粘膜亦有溃疡病变。 由于口腔炎、鼻炎及眼部结膜炎,因此表现发热、流泪、喷嚏、流鼻液、流涎等症状。

病程约10天以上。肺炎病例常发生于幼猫,除发热、流泪、喷嚏、淌鼻液外,可见呼吸困难,肺部听诊有啰音。

病程5天左右,死亡率可达40%以上。本病无特效药物用于治疗,急性病发期可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

本病预防可采用疫苗注射。疫苗有猫杯状病毒单苗和联苗,单苗有细胞培养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联苗为猫杯状病毒、猫传染性鼻气管炎、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三联苗。

疫苗可用于3周龄以上小猫,以后每年注射1次。由于本病耐过康复猫能长期带毒,至少为35天,故应将其严格隔离,防止扩散。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