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士下山背后的意义
原名徐浩峰,先锋导演、民间武术整理者、中国文化研究者,新生代武侠小说家。
电影《一代宗师》编剧及武术顾问。大学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著有纪实文学《逝去的武林》、《大成若缺》,小说《道士下山》、《武士会》等。其中《道士下山》一书被誉为“硬派武侠接脉之作”,徐皓峰也因此被冠以“硬派武侠小说第一人”的称号。
徐皓峰原编者按:7月3日,陈凯歌执导、改编自徐皓峰同名小说的电影《道士下山》正式上映。《道士下山》讲述的是民国时期,外敌入侵,军阀混战,乱世中各类江湖人物纷纷登场。
不堪忍受山中寂寞的小道士何安下偷偷下山,结果遭遇了一系列诡异奇幻的人物和事件。上世纪90年代,原著作者徐皓峰辞掉工作专心跟随一名老者修道,《道士下山》的初始素材就是那名老者告诉他的江湖掌故。
在电影热映之际,今日本版特编发相关访谈,与读者一起走近《道士下山》及其背后的文化世界。我得了天时才写出《道士下山》记者:小说发表后八年有修改,具体如何调整?徐皓峰:《道士下山》是我文风上的一个改变,我在之前非常讲究文字感。
上海《小说界》编辑说我文风华丽。我希望用一个朴实的方法来写一个传奇性的世界,这样更有分寸。
隔了八年后看,我当年以为朴实的做法,其实是啰嗦。记者:小说的创作缘起如何?徐皓峰:看过《道士下山》小说的人,到杭州基本上都要去岳王庙,因为我的小说中写到岳王庙中有个武林高手是一扫地的,他会目击术。
目击术有点类似于拳击比赛前的目击。泰森也讲到在拳击比赛开始之前的对眼很重要,这个环节一过他就知道自己能不能赢。
我当时采访到,在民国20年时,岳王庙中确有其人,只是不知道他祸害妇女,我就根据这个由头写了小说。结果搞得现在读者到岳王庙不是去看岳飞,而是去找武林高手,就是郭富城扮演的那个角色。
记者:创作《道士下山》还有其他因素吗?徐皓峰:中国人一直讲家学渊源,指的是家族的口传。在汉代,家学渊源除了有《论语》,还有《左传》《孔子家语》之类。
我对道家文化、对挖掘口传的东西非常感兴趣。中国最早把口传写成文字的是《左传》,在左丘明之前,都是口传的,直到他才用文字写出来,这就是见了众生了。
由口传到文字,很多时候也是有老天允许才能做成,不然会有种种障碍。《道士下山》能出版,说明老天还是想把一些事情让年轻人知道。
都是机缘,我当时买道家的书是1992年刚从美院附中毕业,我和老先生见面是1998年。我认识老人是因为口述历史。
我喜欢做口述历史,是因为上大学受的是纪录片训练。毕业后做纪录片采访道教的领袖人物,从陕西到北京多有道教顶尖人物。
采访这一带的张天师的时候,我就提到当年看的书。结果张天师说我给你打个电话,然后就这么容易地就到他家去了。
记者:为什么将故事背景放在杭州?徐皓峰:我的师傅青年时代是杭州一个很有名的医生,他的主要经历和见闻发生在杭州。我大学毕业后到杭州比较多,对杭州比较熟悉。
《道士下山》,徐皓峰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6月民国是个全民习武的时代记者:你为什么关注民国的武林?徐皓峰:汉、唐只能看二手资料,看民国可以掌握一手资料。我做口述历史,采访的几乎都是民国人,他们很多是从民国甚至从清朝活到现在。
写这个和我做那个纪录片是有关系的。民国是一个全民习武的时代,天津城区弹丸之地,武术协会就有二十家左右,更别说各种拳师的场子,北京城也是习武的人林立。
其实武侠小说和武术的关系不太大。他们写的是飞贼和土匪系统,他们对武林人士不太感兴趣。
武师在武侠小说中都武功不高、个人也没才华,你就觉得作家一写到开武馆、保镖完全提不起精神,这恰恰说明保家护院、开武馆是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写他们满足不了读者的好奇心,所以一定是飞贼大于武师的。记者:如何做到和民国的武林人物不隔膜?除了专门口述史的采访外,有何其他方式进入他们的时代?徐皓峰:我当时学道的时候,他们不是直接教你。
比如突然有一天,师傅告诉我,“中国的回民传承了一些道家的东西,道家自己的人都不知道。”他给你这句话,你就真的得去读《古兰经》,了解回民的历史,和回民交朋友,看看他们的宗教生活是怎么回事。
这其实都是考验,他就说一句话看你能不能接得住。然后又有一天,他告诉我,“再过五十三亿年,弥勒菩萨就会降生为佛,那个时代是一个非常好的时代,那个时代道家文化也会发达。
你就得去看《弥勒五论》。”他们那代人就是很轻易地点你一下,你就得下功夫。
一旦他认为你是一个懒人,你就和好事绝缘了。他就不会和你讲了。
传统的人如鱼在砧板记者:小说中看来久远、古朴的事情,背后可能有一个更宏大的文化世界?徐皓峰:中国的社会结构,其实是帝制和王道并存的。王道是分而治之,儒家要恢复王道,诸侯制。
最高领袖王是一个道德上的象征。所以,清末慈禧派五大臣考察美国,他们回来以后,说天呀,美国是先王之治(哈哈哈),美国的联邦制,他们觉得是分而治之。
秦始皇的帝制和汉唐元明清的帝制是不同的。汉代以后的文化由民间来传承,所有的中等教。
二、道士下山侮辱道教吗
我有一篇《道士下山》观后评议,仅供参考!
《道士下山》讲的是道士何安下下山体验社会险恶的过程中悟道的故事
1:何安下下山,他师父嘱咐他的话是:”嘴要甜,手脚要勤快,功夫还要练。不择手段是豪杰,不改初衷真英雄“!
我们首先要先判断道士为什么下山?
这和此剧展现的历史年代有关,民国时期的道教本身有其背负的苦难,从鸦片战争至1949年的百余年中,中国社会政治动荡,战火连绵,民生疾苦,名山胜地的道教宫观建筑得不到维修保养,殿堂衰颓,道士离散。只有广州、温州、上海、天津等辟为商埠的沿海城市,或者人口比较集中的沈阳、武汉、成都等都市,道教仍稍有发展。民国初年,道教为了适应近代社会的变化,也曾企图仿效西方教会组织,建立全国性的道教教会组织系统,以维护自身的利益。1912年在北京和上海先后成立了两个全国性的道教会:北京的中央道教总会和上海的中华民国道教总会,两个全国组织都制订了一套复兴道教的计划,但是由于缺乏经济实力和权威领导,也未形成从上至下的组织系统,因此,两个组织都未能开展有影响的活动。进而依然改变不了全国大部分道教利益,因此《道士下山》中一开始便有了道士为什么下山:“为了吃饱饭”反应了当时历史时期宗教生活之艰难!
2.何安下下山后听从师父的话从而生存了下来不断融于社会
我们要分清何安下未下山之前的道士身份与下山之后谋生的人物变化?
未下山从人物来推断何安下也在道观至少待了18年左右(因被抛弃庙门,其师发现拢在怀里嘴里念叨如何安下中判断何安下应在襁褓之中便被道人收养)一个未谙世事的人物在下山之后一切都是新的开始
融入了崔道宁的家中安顿下来。嘴要甜(管崔道宁叫爸),被崔道宁带回家中,手脚要勤快(天不亮就擦地板、干家务),功夫还要练(每日登高摸底,练习武艺也使得崔道宁的生意变得更好)。
3.何安下每次忏悔必跪于和尚面前是扬佛抑道吗?
我们要辨别人物内心变化,何安下从一个守清规戒律的小道士变化成一个为生存而渐渐融于社会,通过自以为正确的手段为能在下山后给了一碗饭的崔道宁报仇,在何安下凿船下沉后从剧目看,何安下游下去试图救人,但船沉速度太快,师娘在下沉中看何安下最后的眼神中,使何安下作为人性心理的不安反射出来,跪于佛前或者如松和尚前忏悔,不难看出用道教哲理寓意来昭化世人玄之又玄不是一时三刻变通明了的,从扫地道士周西宁为避祸藏身道观都能感悟出玄妙之理:”地上的落叶就像世间的烦恼,是不是天天扫,扫着扫着,你是不是渐渐就有了耐心,扫不完,慢慢扫,看到万物凋零,懂得慈悲"。就不难看出事物依道而行的神哲学理论,从而衬托佛教的意向大众化,而道深邃至深!也其次也衬托出宗教历史的进程中的变化以及在民国时期中的不断融合。符合那个时代的宗教特质。
当何安下邂逅求子不得的王香凝时,他说你应该到佛寺去求子,这时王香凝说了一句话,“去了,去了三年,明天夜里还得去!”这句话戛然而止后设想求子半夜里去寺庙?和尚如何是帮人的?从这个电影表现手法来看扬佛了吗?
4天地间,道大,人也大。人生本来就是,上山,下山。而道心原本宽广,可容万物,装得下山河大地,万古星辰。
道好比做饭,做饭就是道,做的好不好,怎么做就是方法的问题,所以道在前法在后,人就是道而道至大,人生中好比上山下山如何度过此生就是法的问题,所以道心即为人心要宽广,容纳,装下,故而道体也罢、历史也罢、人心也罢就好比是星辰只是我们看到或者还未认清或者根本无法识别的星宿罢了
以上只是我个人观点
全真嵛山派李冲晖评点于乙未年六月初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