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性与本性有什么区别(天性和本性的区别)

2024-11-26 常识 86阅读 投稿:终纷尽

天性

一、天性与本性有什么区别

以前别人问过我这个问题:请前辈从佛法角度讲解:天性 本性 本能 性格 之间的区别?

被采纳的回答:

个人见解,不一定对哈。

天性,本性,本能,都是自性所包含的德能,是自性在一念不觉的时候产生的妄动,天性和本性是一个意思,天性和本性包含本能,本能也就是天性和本性的作用,这种作用是无意识的。性格完全就是习性了,妄上加妄,在本来迷惑的妄动中,再次细分,离自性很远了,也可以说是天性和本性的作用,这种作用确是有意识的,因为用妄心选择,善恶,对错,、好丑。。。。。进行分别和执着,天性和本性是离自性很近的妄动。

天性,本性,本能就像一念不觉生三细,

性格就像境界为源长六粗。

虽然问的比你多两条,但是希望对你有帮助,阿弥陀佛!

二、天性和本性的区别

天性和本性在意义上没有区别,唯一的区别是天性是道家名词,本性是普通汉语词汇。

天性是一个道家名词,它指人先天具有的固有属性,具有一个外界难以改变的却可以引导善恶的趋向,故而,亦称之为本性。

基本解释

(1)∶人先天具有的固有属性。

(2)∶一个人出生就具有的秉性,具有一个外界难以改变的却可以引导善恶的趋向,亦称本性。

本性,即天性。固有的性质或个性。

本性本是不分善恶的,遇善则善,遇恶则恶,善恶不可分割,相互制约;善则顺理,恶则违理,无记则可中和二者。孟子性善论是针对人性的优点而言的,遵循了宇宙本源之理;荀子性恶论是针对人性的缺点而言的,违背了宇宙本源之理。

三、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什么意思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这句话出自《汉书·贾谊传》。

意思是:儿童时期养成的习惯就像人的天性一样牢固,很难改变。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

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也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善的教育去建立一种良好的习惯。”

青少年时期是行为和生活方式形成的主要阶段,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机不可失。这句话说明了,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非常重要。

因为小时候的习惯,长大后是很难改变的。好的习惯,可以使人受益无穷,对人一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孟子曰:“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

人之有形有色,无不各有自然之理,所谓天性也.践,如践言之践.盖众人有是形,而不能尽其理,故无以践其行;惟圣人有是行,又能尽其理,然后可践其行而无歉也.“孟子说:人的身体容貌是天生的,(这种外表的美要靠内在的美来充实它)只有圣人才能做到,(不愧于这一天赋.)”东海曰:天性即生命本性,是人的本质生命、生命本质.天性发而为形色,天性内在于形色,离开天性即无形色可言,离开形色亦无天性可言.形色与天性、即人的肉身与本性,是一而二、二而一的.性为天,形色为人,天人不二;性为体,形色为用,体用不二;性为本,形色为末,本末不二;性为道,形色为器,道器不二;性为内,形色为外,内外不二;性为虚,形色为实,虚实不二;性为真,形色为幻,真幻不二;性为空,形色为色,空色不二;性为本质,形色为现象,本质现象不二;性为形而上,形色为形而下,形上形下不二…践形,就是尽性,让天性通过身体、通过各种外在的实践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形色,天性也”,表述儒家极为重要的一个观点,也是儒家异于佛道的要点之一,将其解为“人的身体容貌是天生的”这样的废话,真亏老先生出手.。

五、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意思就是小时候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天生的一样牢固.近代英国教育家洛克在其《教育漫话》中说道:“儿童不是用规则教育就可以教育好的,规则总是被他们忘掉.你觉得他们有什么必须做的事,你便应该利用一切时机,给他们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习,使它们在他们身上固定起来.这就使他们养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以后,便不用借助记忆,很容易地、很自然地发生作用了.”确实,儿童期是形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你播种一种思想,就会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种命运.习惯对于孩子的生活、学习以至事业上的成功都至关重要.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则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事实上,习惯是一种惯性,也是一种能量的储蓄,只有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才能发挥出巨大的潜能.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终身的幸福,每一个父母都需要高度重视孩子的习惯培养.。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