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姑嫂塔有什么来历
姑嫂塔,又称“关锁塔”或“万寿塔”,它建于南宋绍兴年间的公元1131-1162年,迄今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了。
它背靠泉州湾,面临台湾海峡,有镇南疆而控东溟之势。《泉州府志》上称它“关锁水口镇塔也,高出云表,登之可望商舶来往”,可见,姑嫂塔真正的作用,是作为航标的。
南宋时期,泉州港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港口之一,对外贸易十分繁荣,与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生意往来。宋朝的吴自牧在《梦溪录》中说:“若欲船泛外国买卖,则自泉州便可出洋。
“为适应海外交通的需要,在位处泉州港口的宝盖山上建造石塔,作为航标灯塔,其意义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八闽志》就有这样的记载:“在永宁里有石塔甚宏丽,商舶自海迁者,指为抵岸之期。”
这里说的石塔,就是指姑嫂塔。虽然志书记载只有廖廖数字,却十分明白地指出姑嫂塔在航海上起着指引商船抵岸的重要作用。
这塔的第一层西面开了一个拱形门,第二层以上各层有两个门洞,转角倚柱体梅花形,顶置护斗,塔身层层向上缩小,每层迭涩出檐。 每一层的塔身外都有围栏环卫四周;塔的里面有石阶直通塔顶。
第二层的门额上刻“万寿宝塔”四个字。第五层的外壁有一个方形龛,龛里有石刻二女像,传说这二女是姑嫂。
明代苏紫溪有诗说:“琼树当空出,飞帆带月遥。二妃环佩响,秋色正萧萧。”
这首诗就是写姑嫂塔的。 几百年来,人们都叫它“姑嫂塔”,为什么不叫它“万寿塔”或“关锁塔”呢?《闽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昔有姑嫂嫁为商人妇,商贩海久不至,姑嫂塔而望之,若望夫石,然塔中刻二女像……” 。
二、姑嫂塔的传说是怎样的
从前宝盖山下居住着一对夫妻和小妹,为摆脱生活的困境,大哥孤身一人闯南洋谋生。
一去几年没有音讯,姑嫂两人牵肠挂肚,经常登上宝盖山顶垒石登高远眺。有一天受到启发,她俩把家书放在风筝上,剪下长长的头发搓成绳子系上风筝飘到南洋,信终于传到大哥的手中。
他匆忙收拾行装赶回唐山,以安慰亲人的思念。 这天,姑嫂又登上宝盖山顶眺望。
亲人相聚就在眼前,就在这一刹那突然狂风大作,海浪滔天,大哥乘坐的小船翻沉海底了,姑嫂呼天号地惨哭几声也抱堕崖自尽了。 后来,乡亲为纪念姑嫂,就在她俩又叠石堆台眺望大海的地方建筑了这座塔,取名姑嫂塔。
这个凄美的传说是早期华侨苦难经历的缩影,它也深刻地反应了石狮前仆后继、百折不挠的开拓奋进精神,至今在闽南、东南亚各地流传不衰。 以上是我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三、石狮姑嫂塔的由来
姑嫂塔又名关锁塔,耸立在福建 石狮市东南的宝盖山上。
这是一座具有800多年历史,被旅居东南亚闽南 籍华侨视为故乡标志的古石塔。登上 塔顶,海上归舟一览无余,成为宋代 以来航海的标志。
关于这座石塔,有一段悲壮动人 的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户张姓农户居住在宝盖山下,依靠劳动过活。
有一年闽南大旱,颗粒无收,田园荒 芜,加上忍受不了封建地主的压迫剥 削,哥哥便抛妻别妹,背井离乡,漂 洋过海谋生。临行前,约定三年后回家还债立业。
可是过了一年又一年, 哥哥却杳无音信。妹盼哥,妻想夫, 姑嫂二人日日垒石,翘首远眺。
哪曾 想张郎在回家途中遇风沉船,已经葬 身海底。 姑嫂不知,依然每天垒石登临。
年复一年,千百块石头逐渐成塔, 而她俩终不见亲人归帆,绝望之中积 思成疾,最后双双悲伤地死去。后人 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为纪念她们, 就将此塔命名为姑嫂塔。
据载,姑嫂塔为宋绍兴年间所建, 是为了适应当时泉州海外交通的曰益繁荣而设置的航行标志。 古时候,姑 嫂塔周围的侨村,沿袭着一种叫“中 秋点塔”的风俗。
每逢中秋之夜,十 乡八村的男女老幼都齐集山头,在塔 上燃起火把,把石塔映得通红。据说,这是为了使游子的归帆不致迷航。
姑 嫂塔高21米,底宽20米见方,全为石构建筑,远望如孤峰突起。 古时 “关锁烟雾”为晋江胜景之一。
四、石狮姑嫂塔导游词是什么
眼前这座黑压压的大岩石山叫宝盖山,你们看,它凌霄独立,周围没有其它山峰为邻,看起来是不是显得特别孤单呢?所以,人们又叫它“大孤山“。
明朝一位著名的诗人黄克晦在一首诗中这么说“乱嶂江边出,大孤山最孤”。 高踞山头的那座塔就是我们今天要参观的“姑嫂塔”。
它是一座用花岗岩建造的仿楼阁式的空心石塔。塔共五层,二十一米高,昨天大家参观的泉州东西塔,东塔高48.27米,西塔高44。
06米,虽然姑嫂塔还不足东西塔的一半高,但是它依借山势,所以显得特别巍武。 姑嫂塔,又称“关锁塔”或“万寿塔”,它建于南宋绍兴年间的公元1131-1162年,迄今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了。
它背靠泉州湾,面临台湾海峡,有镇南疆而控东溟之势。《泉州府志》上称它“关锁水口镇塔也,高出云表,登之可望商舶来往”,可见,姑嫂塔真正的作用,是作为航标的。
南宋时期,泉州港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港口之一,对外贸易十分繁荣,与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生意往来。 宋朝的吴自牧在《梦溪录》中说:“若欲船泛外国买卖,则自泉州便可出洋。
“为适应海外交通的需要,在位处泉州港口的宝盖山上建造石塔,作为航标灯塔,其意义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八闽志》就有这样的记载:“在永宁里有石塔甚宏丽,商舶自海迁者,指为抵岸之期。
”这里说的石塔,就是指姑嫂塔。虽然志书记载只有廖廖数字,却十分明白地指出姑嫂塔在航海上起着指引商船抵岸的重要作用。
现在我们来到姑嫂塔前,大家请看,这塔的第一层西面开了一个拱形门,第二层以上各层有两个门洞,转角倚柱体梅花形,顶置护斗,塔身层层向上缩小,每层迭涩出檐。 每一层的塔身外都有围栏环卫四周;塔的里面有石阶直通塔顶。
第二层的门额上刻“万寿宝塔”四个字。第五层的外壁有一个方形龛,龛里有石刻二女像,传说这二女是姑嫂。
明代苏紫溪有诗说:“琼树当空出,飞帆带月遥。二妃环佩响,秋色正萧萧。”
这首诗就是写姑嫂塔的。 几百年来,人们都叫它“姑嫂塔”,为什么不叫它“万寿塔”或“关锁塔”呢?《闽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昔有姑嫂嫁为商人妇,商贩海久不至,姑嫂塔而望之,若望夫石,然塔中刻二女像……” 在闽南侨乡及东南亚华侨聚居地,还流传着更为传人的姑嫂塔的故事。
传说很久以前,闽南天旱,庄稼颗粒无收,一位名叫海生的穷人无法缴交财主的田租,被迫离别新婚的妻子和心爱的妹妹,远走南洋,约定三年后回来还债。穷哥哥往南洋后,姑嫂俩天天登上宝盖山远眺大海归舟,盼望骨内亲人回家团聚。
转眼三年已到,穷哥哥乘船回来,姑嫂俩在山上看到哥哥的船已近海岸,谁知忽然刮起狂风下起暴雨,惊涛骇浪把穷哥哥乘坐的大帆船打翻了。 穷哥哥葬身大海,姑嫂俩喜尽悲来,纵身跳人大海……人们为了纪念她们,就建起了这座姑嫂塔。
这当然是传说,但它却是侨乡人民过去苦难生活和悲惨遭遇的见证,也是侨乡人民移民海外历史的见证。大家知道,石狮市是闻名遐迩的闽南侨乡和与港台有密切亲缘关系的地区。
目前,旅居海外的华侨,外籍华人,港澳地区的同胞有30多万人,侨眷侨属占石狮市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石狮市的旅外华侨主要分布在菲律宾、新加玻、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缅甸、越南、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
石狮与台湾海峡隔海相望,有着悠久的地缘、血缘关系。 祖籍石狮市的台胞有30多万人,目前居住在石狮的台湾籍同胞有 二、三百人。
姑嫂塔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据史料记载,正是从那时候起,晋江、石狮一带的先民大量移居菲律宾。《泉州府志》中载,从宋崇宁元年(1102年)到清朝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这650年中,泉州发生大旱11次,造成了“民多饿死”、“民多游移”、“种不入土、民相食”等悲惨情景。
在那兵荒马乱,天灾人祸的困迫下,乡民大量远涉重洋,背井离乡到菲岛谋生。因住番定居国外,故乡人称华侨为“番客”,指的是从“番邦”返“唐山”的客人。
时朝著名文人何乔远在《镜山全集》中说:(华桥)“皆背离其室家,或十余年末返者,返则儿子长育至不相识。 盖有新婚之别,娶以数日离者。
“这说明了晋江、石狮一代的乡民出洋谋生的辛酸历程。 早期乡民为生活所迫,不得不离乡背井。
不少往菲律宾谋生的人,都有一定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在菲从事生产劳动,与菲人友好相处,共同开发菲岛,授以各种技能。菲律宾史学家赛迪博士说:“华人带来他们祖国的绝好文明、忍耐、勤劳和历史悠久的民族手艺“。
据有关历史著作的记载,至少自春秋战国起,晋江、石狮与台湾就已存在血缘关系。由于地理位置的相近,客观上为早期石狮人移居台湾提供了方便。
同时,政治上、经济上的密切联系也成为宋元时期石狮人移居台湾的重要社会因素。 解放后,特别是六十年代以来,石狮侨属则大量定居港澳地区或转往东南亚各国。
由于历史和血缘的关系,生活在境外的右狮华侨,华人后代,港澳台同胞,一向热爱祖国,热爱故乡,在各个不同时期都作出过积极的贡献。例如《大仑蔡氏宗谱》记载,早在明朝万历年间,侨居菲律宾的石狮华侨就有汇款回家“买田盖屋”的习惯和“借。
五、姑嫂塔的来历
在石狮市东南5公里的宝盖山上,又名万寿塔、关锁塔,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
后遭雷击,乾隆四十年(1775年)按原样重修。明代何乔远的《闽书》载:“昔有姑嫂为商人妇,商贩海,久不至,姑嫂塔而望之,若望夫石然。
塔中刻二女像……”;另传古有姑嫂二人,切盼飘洋过海的亲人,竟日垒石登高远眺,伤心而死,时人哀而筑塔祀之,故名姑嫂塔。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姑嫂塔占地325平方米,高21.65米,八角五层,为仿楼阁式花岗石空心石塔。第一层西北面开一拱型石门,二至五层各有两个门洞,转角倚柱作梅花形,顶置穹形斗拱。
塔身从下往上逐层缩小,每层迭涩出檐。外有回廊围栏环护四周,内有石阶可绕登塔顶。
二层门额上刻“万寿宝塔”四字,顶层外壁建有方形石龛,龛内并刻两个女像。 宝盖山面向台湾海峡,孤峰兀立,拔地而起;山巅上姑嫂塔独立凌空,巍峨挺拔。
登临远眺,泉南形胜,海天风物,尽收眼底。姑嫂塔成为泉州港船舶出入的航标,闽南侨乡的标志。
六、姑嫂塔的历史
明代何乔远的《闽书》载:“昔有姑嫂为商人妇,商贩海,久不至,姑嫂塔而望之,若望夫石然。塔中刻二女像……”;另传古有姑嫂二人,切盼飘洋过海的亲人,竟日垒石登高远眺,伤心而死,时人哀而筑塔祀之,故名姑嫂塔。
姑嫂塔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据史料记载,正是从那时候起,晋江、石狮一带的先民大量移居菲律宾。《泉州府志》中载,从宋崇宁元年(1102年)到清朝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这650年中,泉州发生大旱11次,造成了“民多饿死”、“民多游移”、“种不入土、民相食”等悲惨情景。在那兵荒马乱,天灾人祸的困迫下,乡民大量远涉重洋,背井离乡到菲岛谋生。因住番定居国外,故乡人称华侨为“番客”,指的是从“番邦”返“唐山”的客人。
时朝著名文人何乔远在《镜山全集》中说:(华桥)“皆背离其室家,或十余年末返者,返则儿子长育至不相识。盖有新婚之别,娶以数日离者。“这说明了晋江、石狮一代的乡民出洋谋生的辛酸历程。
早期乡民为生活所迫,不得不离乡背井。不少往菲律宾谋生的人,都有一定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在菲从事生产劳动,与菲人友好相处,共同开发菲岛,授以各种技能。菲律宾史学家赛迪博士说:“华人带来他们祖国的绝好文明、忍耐、勤劳和历史悠久的民族手艺“。据有关历史著作的记载,至少自春秋战国起,晋江、石狮与台湾就已存在血缘关系。由于地理位置的相近,客观上为早期石狮人移居台湾提供了方便。同时,政治上、经济上的密切联系也成为宋元时期石狮人移居台湾的重要社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