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风筝有哪些基本的步骤(做风筝)

2025-03-25 常识 86阅读 投稿:终纷尽

怎样做风筝

一、做风筝有哪些基本的步骤

做风筝的步骤: 1、准备报纸、竹丝、小刀、胶布、细线 2、削竹,根据风筝的需要削成风筝的骨架。

3、在细线或纸涂上浆糊将竹篾扎制成风筝骨架。 4、根据骨架和风筝的轮廓把骨架裱糊在报纸上,并裁出风筝的样子。

拓展资料风筝是由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至今已2000多年。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

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直至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

到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

“鸢”就指风筝。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

二、做风筝

“扎”艺 一、选材 中国风筝的骨架制作以各种竹材为主,辅以苇子,高粱杆等。

现代开始用木材、玻璃纤维、碳纤维复合材料或轻金属。 竹材的特点是:质轻,纤维直而密(皮部),因此有一定的强度,韧性和弹性,可以劈成各种规格的条,加工方便。

可以热弯曲,定型后不易变形。缺点是刚性不如木材。

1.竹种的选择:在选材时,除品种之外,还有对某一确定了的品种如何选择使用时间和部位的问题。 2:竹材的选择: (1)纵向地看一根成年的竹杆,可大体上分成根部、中部和梢部。

根部节密须多形不整,不可使用。梢部明显地变细,枝多也不可用。

只可选用中段节长,粗 细变化很小的那一段。 (2)横断开一竹,观其端面,最外部是竹皮,皮内纤维组织密集的部分是竹青,竹青内部组织疏松的部分是竹黄,制作风筝一般只使用竹青和竹皮部分,竹黄要削去。

但削去多少要看具体情况而定(图6一1)。 (3)刚刚采下的新竹水分多,易弯曲变形,要放置阴凉处自然干燥一段时间后才能用。

放置了数年,水分很少的竹子脆而坚硬,不易弯曲,一般情况下也很少使用。当然,没有长成年的幼竹和多年在地里都自然裂开的老竹也不能用。

二、劈竹 由于竹的纹理平直,因此可用“劈”的办法加工。 1.什么叫“劈”?它与“切”的不同: “劈”是指沿竹的自然纹理把它撕开,而不是用刃切开(见图6一2)。

2.劈竹三步(见图6一3): (1)切口; (2)劈人; (3)拨开。 3.劈竹工具: 虽然一般的刀子也可劈小筐,但要劈大竹一定要有专用工具。

4.竹材的准备: 一般要把采下的圆竹进行初加工,制备出竹板待用。其步骤如下: (1)去掉竹根和竹梢。

(2)截成约1~1.5米的圆竹段。 (3)把圆竹段劈成8块宽度大约相同的竹板。

(4)把竹板每10块一捆,整齐地捆好风干待用。 三、削竹 削是劈后的精加工,是用刀刃在削刮竹材,使它加工成我Tri制作各种风筝零件所需要的各种不同宽度、厚度和斜度的竹条。

使用木工刨子刨削竹板,成了大家常用的方法。四、弯竹 竹材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它的结构变软,很容易弯曲,在弯曲状态下冷却便可定型。

利用竹材的这个特性,便可制作出各种弯曲复杂的零件来。中国风筝的玲珑精巧也和使用这种可以任意弯曲的竹材有关。

1.热源: 可使用各种热源加工竹材,传统中国风筝制作中使用蜡烛和煤油灯。在热源上把竹条均匀地加热到一定的温度。

要不停地转动竹条,并来回移动,使其各部逐步加温。预热到一定温度后,竹条变软,便可弯曲。

但弯曲要适度,稳准地弯曲,最好一次成功。在电烙铁上弯曲时可一段段地进行,最后弯成一个较大的弧形,小弧形则一弯而成。

竹皮向外弯曲容易,竹皮向内弯曲困难。 弯曲后可把竹条放入冷水,使其冷却定型。

五、连接 把各个竹条零件连接在一起,组成风筝的整体骨架。连接的方法(很多,其中在传统中国风筝制作中使用最多的是绑扎,所以在“四艺”中把“扎”放在第一位。

其实除“扎”之外,还有扣楔、活头、插接等。 “糊”艺 一、选材 传统中国风筝的蒙面以纸、绢为主,现代也使用人造纤维纺织品或无纺布,塑料薄膜等多种新材料。

糊风筝所用的纸要求纤维长,有韧性,薄而轻,透气量小,着色性好,由于温度变化所引起的变形小。 传统的大风筝常使用复合材料蒙面,即用绵纸或皮纸托婊的绢。

这种材料强度大,气密性好,着色性好,具有纸和绢都无法比拟的性能。 尼龙绸、锦丝绸、无纺布和塑料膜,都是很好的材料。

它们的气密性好,不怕水,前三种的强度远远大于纸和绢。塑料膜的品种很多,有的极薄,重量只有绵纸的1/10。

但也带来新问题,如着色、胶合都不能用新办法了。这方面的问题将在后面“糊”、“绘”中讨论。

二、裁剪 裁是指蒙面的下料,就像裁衣服似的。 1.取形: 风筝上平面部分取形容易,只要把蒙面材料铺在风筝图纸上绘下外形来就完了。

但在风筝上有很多曲面,如沙燕的翅膀,就是一个复杂曲面,取形时必须先用一张纸放在沙燕翅膀的骨架上比好,并沿边缘剪下来,然后再按纸样绘在蒙面材料上。 2.留边: 下料时必须略大于纸样的边缘,而且要比糊蒙面时所用的卷边稍大一些。

3,纹理: 不论是纸还是纺织品,大都有自己的纹理方向,下料时一定要考虑纹理,务必使风筝左右的纹理对称,而且尽量避免使用倾斜的纹理。 4.省料: 在不影响以上三项要求的前提下,如何节约材料是下料时应注意的问题。

三、糊 如何把蒙面糊在风筝骨架上,是糊艺的关键。 1.涂胶: 糊纸前,往往先把胶涂在骨架上。

用什么样的胶,如何涂在骨架上?是本节要解决的问题。糊纸、绢时,目前最好的胶是乳胶(聚醋酸乙烯乳液),而胶的浓度要看所糊材料而定,原则上讲,所糊的材料越薄,不要很大强度的,可用稀一点的胶水。

所糊材料强度大,要求胶合强度也大的,胶水要浓一些。涂胶最好用毛笔轻轻涂在骨架上,胶要均匀。

要注意一些骨架的角落里不要积留很多胶水,这会使蒙面不平整。 2.蒙面: 往涂好胶的骨架上蒙面要准确地放在骨架上,尽量少移动。

否则会把胶擦掉。蒙面在骨架上要平整,各处的松紧程度要相向,绝不能有的地方紧,有的地方松,这会引起风筝。

三、非常简单的风筝怎么做

一、蝌蚪风筝图一图一所示为蝌蚪风筝的骨架图及拴线图。

为方便各位制作,特地加上比例尺网格。这种风筝制作起来非常简单,对材料的要求不是很高,只要按图制作均能达到放飞的目的。

该风筝所用竹条骨架只有横竖两根,风筝的制作尺寸一般宽在450 毫米左右为宜,太大太小均不适宜。 以宽450毫米为例,横竹条宽度和高度分别为3和3毫米,若为减少些自重,在边梢部位可以对称地削到宽高均为2毫米。

由于这种风筝在结构上属于半硬拍子类风筝,放飞时需要的风力一般在3级左右,所以,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不必对竹条的宽厚顾虑太多。若结构重一些,放飞时需要的风力稍大一些而已。

竖竹条的宽厚均为 3。5毫米,长为620毫米。

将横竖竹条十字绑在一起,蒙面材料可以采用皮纸、宣纸、无纺布、塑料薄膜、绢、尼龙绸等均可,若采用纸质的话,在边线处应用细线包边,以防止扯裂。将蒙面材料和竹条粘在一起,在尾部粘上宽40毫米,长1500-3000毫米的用与蒙面材料相同或是不同的材料做成的尾巴(特别提醒:严禁使用金属膜及其它导电材料制作蒙面和尾巴)。

按照图示比例拴上提线,对于初学者,刚开始绑放飞提线时,由于没有经验,总是担心绑不好,其实,只要注意观察学习,很快就会掌握的。为了便于放飞时进行调整,一开始可以将放飞线的长度留的长一些。

对于拍子一类的风筝,由于其放飞结构的特殊性,您在绑放飞线时,如果拴的长短不合适,也只是影响放飞的角度而已。 这时反而有利于您学习和掌握提线的调整。

由于这种风筝的平衡主要是靠长长的尾巴,所以对风筝制作过程中的骨架要求并不是很高,是一种适宜初学者制作的风筝。放飞时将横条背面用细线拉住,使风筝变成弧形面,在风的作用下容易泻风,使得风筝飞行稳定。

关于蝌蚪风筝的蒙面绘画比较简单,相信青蛙蝌蚪您总是见过的,如果想省事的话,可以将整个风筝以墨色染黑即可,放飞到天空中的效果也是有趣的。 为了突出蝌蚪风筝摇摆的放飞效果,在风筝放飞起来以后,只要增加或减少尾巴的长短即可。

如果飞行中的风筝特别平稳,可以逐渐减少尾巴的长度以增加风筝的摇摆,不过,这是以牺牲风筝的稳定为代价的。

四、用报纸怎么做风筝

首先,拿一张报纸,用剪刀剪成正方形.剪的正方形纸张大小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而定.然后,就用同样的纸张剪若干条小长方形,这是用来做尾巴用的.需要的纸张都剪好了之后,接下来就是要做风筝的枝干,材料一般都是用竹子来做的.用刀子把竹子修成两条薄一些的枝干,太厚了不利于风筝的飞行,厚度在0.2cm左右即可修好之后,就用一根绳丝把一条枝干拉成半月形的弓,再绑好固定.这个弓的长度要适合正方形的対角线的长度,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最后,用胶布把枝干摆成弓箭状的形态贴好在正方形上面,然后就把长方形的纸张贴成尾巴,再将它们连接起来…这就成了一个风筝了!至于穿绳子方面,要前方的短,后方的长,符合迎风起飞的原理即可.。

五、请问风筝的简单做法请问如何能又快有好的将风筝做好

做风筝的工具:浆糊, 纸刀 做风筝的材料:竹篾,纱纸条,马拉纸 1) 这种四方形的风筝,现在用得最多,最普遍。

2) 风筝的骨架,单单用两支组成非常简单。 3) 做法虽然简单,可是样子的变化非常多,加些工夫可以做出很 多东西。

做法: 1。 首先将竹篾浸水,令竹篾软身,再用 刀将竹篾破开,约三份之一粗度,然后修半形,因为稍后要将竹篾贴在马拉纸上,如果太粗,竹篾会拉破纸张,同时竹篾太粗,纱纸条就贴不稳。

将修好的竹篾裁成两条长短适当的长度,约为(16?技?3??。 下一步,就将马拉纸裁成一个四方,长约24??马拉纸是一种非常粗糙的纸张,最适合作风筝之用。

2。 到此时就可以将竹篾贴在纸上,但要记著,将长长的竹篾,用纱纸扎在短的三份之一,然后慢慢屈曲,直至长竹篾两端触到纸的对角之上将它贴好。

3。 最后一步就将风筝的尾巴贴在风筝的下方,较好线与风筝的角度后,就可起放。

4。 风筝的尾巴是平衡风筝的主要工具,当风筝乘风而上之时,如果一方较重,风筝就会偏向这方,而尾巴最好比较长,因为越长就会有一个重量今风筝头部升起,使全身受风,平衡了斜的一方。

5。 风筝的丝线可以用牛皮线,棉线,玻璃线等线辘可分圆线辘及排辘将线扎在风筝上,要成一斜角 。

六、怎么做最简单的风筝

一、蝌蚪风筝图一图一所示为蝌蚪风筝的骨架图及拴线图.为方便各位制作,特地加上比例尺网格.这种风筝制作起来非常简单,对材料的要求不是很高,只要按图制作均能达到放飞的目的.该风筝所用竹条骨架只有横竖两根,风筝的制作尺寸一般宽在450 毫米左右为宜,太大太小均不适宜.以宽450毫米为例,横竹条宽度和高度分别为3和3毫米,若为减少些自重,在边梢部位可以对称地削到宽高均为2毫米.由于这种风筝在结构上属于半硬拍子类风筝,放飞时需要的风力一般在3级左右,所以,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不必对竹条的宽厚顾虑太多.若结构重一些,放飞时需要的风力稍大一些而已./x0d竖竹条的宽厚均为 3.5毫米,长为620毫米.将横竖竹条十字绑在一起,蒙面材料可以采用皮纸、宣纸、无纺布、塑料薄膜、绢、尼龙绸等均可,若采用纸质的话,在边线处应用细线包边,以防止扯裂.将蒙面材料和竹条粘在一起,在尾部粘上宽40毫米,长1500-3000毫米的用与蒙面材料相同或是不同的材料做成的尾巴(特别提醒:严禁使用金属膜及其它导电材料制作蒙面和尾巴).按照图示比例拴上提线,对于初学者,刚开始绑放飞提线时,由于没有经验,总是担心绑不好,其实,只要注意观察学习,很快就会掌握的.为了便于放飞时进行调整,一开始可以将放飞线的长度留的长一些.对于拍子一类的风筝,由于其放飞结构的特殊性,您在绑放飞线时,如果拴的长短不合适,也只是影响放飞的角度而已.这时反而有利于您学习和掌握提线的调整.由于这种风筝的平衡主要是靠长长的尾巴,所以对风筝制作过程中的骨架要求并不是很高,是一种适宜初学者制作的风筝.放飞时将横条背面用细线拉住,使风筝变成弧形面,在风的作用下容易泻风,使得风筝飞行稳定./x0d关于蝌蚪风筝的蒙面绘画比较简单,相信青蛙蝌蚪您总是见过的,如果想省事的话,可以将整个风筝以墨色染黑即可,放飞到天空中的效果也是有趣的.为了突出蝌蚪风筝摇摆的放飞效果,在风筝放飞起来以后,只要增加或减少尾巴的长短即可.。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