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6个Excel常用函数公式有哪些
1、查找重复内容公式: =IF(COUNTIF (A:A,A2)>1,"重复","") 2、查找重复身份证号码公式: =IF(COUNTIF(A:A,A2&"*")>1,"重复","") 3、用出生年月来计算年龄公式: =DATEDIF(A2,TODAY(),"y") 4、根据身份证号计算出生年月公式: =--TEXT(MID(A2,7,8),"0!/00!/00") 5、根据身份证号码提取性别公式: =IF(MOD(MID(A2,15,3),2),"男","女") 6、根据身份证号码计算退休时间: =EDATE(TEXT(MID(A2,7,8),"0!/00!/00"),MOD(MID(A2,15,3),2)*120+600) 7、计算合同到期公式: =EDATE(A4,3) 8、条件求和。
计算销售一部的销售总额: =SUMIF(B:B,"销售一部",C:C) 9、多条件求和。 计算销售一部1000以上的销售额: =SUMIFS(C:C,B:B,"销售一部",C:C,">1000") 10、计算某个日期是第几季度: =LEN(2^MONTH(A2))&"季度" 11、指定条件的最小值: {=MIN(IF(B2:B10="销售一部",C2:C10))} 注意:这里的公式最外层多了一对花括号。
这就是传说中的数组公式,输入时需要按住shift+ctrl不放,按回车。花括号就会自动添加了,手工添加可是无效的哦。
12、指定条件的最大值: {=MAX(IF(B2:B10="销售一部",C2:C10))} 这个公式和第一个公式的用法类似,只是将计算最小值的MIN函数换成了计算最大值的MAX函数。 13、指定条件的平均值: =AVERAGEIF(B2:B10,"销售一部",C2:C10) AVERAGEIF函数的语法换成普通话的意思大致是: =AVERAGEIF(条件区域,指定的条件,计算平均值的区域) 第三个参数可以忽略,比如说使用下面这个公式: =AVERAGEIF(C2:C10,">950") 就是用来计算销售额在950以上的平均值。
14、多条件计数: =COUNTIFS(B2:B10,"销售一部",C2:C10,">950") COUNTIFS函数的语法换成普通话的意思大致是: =COUNTIFS(区域1,条件1, 区域2,条件2…区域N,条件N) 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SUMPRODUCT函数计算多条件计数: =SUMPRODUCT((B2:B10="销售一部")*(C2:C10>950)) 用SUMPRODUCT函数多条件计数的语法,换成普通话的意思大致是: =SUMPRODUCT((区域1=条件1)*(区域2=条件2)* (区域N=条件N)) 15、多条件求和: 前面的内容中,咱们说过多条件求和的SUMIFS函数,如果使用SUMPRODUCT函数多条件求和,语法为: =SUMPRODUCT((区域1=条件1)*(区域2=条件2)* 求和区域) 16、用VLOOKUP函数查询数据: =VLOOKUP(C14,B1:C10,2,) 如果把VLOOKUP函数的语法换成普通话,意思大致是: =VLOOKUP(查询的值,区域,返回第几列的内容,匹配类型) VLOOKUP函数是使用率最高的函数之一了,日常的查询应用中经常会用到TA。 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①第二参数区域的首列中必须要包含查询值。
②第三参数是数据区域的第几列,而不是工作表的第几列。 ③如果第四参数忽略,VLOOKUP函数查找时模糊匹配,但要求数据源区域升序排序。
二、word上怎么能输入公式
Word中的公式编辑器 使用Word编写公式需要用到Word自带的“公式编辑器”工具,因此先要看看你的Word里有没有装上这个工具。
方法是:在Word文档中,单击打开“插入”菜单,选择“对象”命令,弹出“对象”对话框,在“新建”选顶卡的“对象类型”列表框中找一找,有无“Microsoft公式”这个选项,如果没有就需要安装了。 安装公式编辑器 安装公式编辑器的具体步骤如下:把Office的安装盘插入光驱,在“资源管理器”中双击安装盘中的Setup图标,打开“Microsoft Office XP安装”对话框,由于已经安装了Word程序,因此弹出的是“维护模式选项”(默认的选择是“添加或删除功能”)、单击“下一步”按钮,进入到“为所有Office应用程序和工具选择安装选顶”这一步,在“要安装的功能”列表框中单击“Office工具”前的加号展开日录,然后右键单击子目录中的“公式编辑器”图标,在弹出快捷菜单中单击“从本机运行”命令。
随后单击“更新”按钮,开始自动安装公式编辑器。 打开公式编辑器 当打开“对象”对话框,在“对象类型”中就可以找到“Microsoft公式”这个选项,说明该功能已经被正确安装了。
选中“Microsoft公式3。0”选项,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就可以打开“公式”工具栏了。
在“公式”工具栏上有19个按钮,包括了8类符号,大小希腊字母和9类模板。如:分式符号,积分符号,求和符号等。
另外在工具栏上还有一个写公式的“公式框”等,这样我们就可以用Word来编写我们想要的公式了。 插入化学公式 化学公式看上去很复杂,但有了公式编辑器,输人就很轻松了、比如3价的铁离子与苯酚的反应式,它由字母、数字、上标、下标,箭头和括号组成。
其中字母、数字和正负号可以从键盘上输入,其它的就要用公式编辑器了。 首先我们把光标定位在要插入公式的地方,然后打开“公式”工具栏,在公式框中输入铁离子的“Fe”后,接下来就要给它加上3价的上标。
插入上标要用到“公式”工具栏中的“下标和上标模板”,单击“下标和上标模板”按钮,打开模板、从模板中可以看出,每一个符号都由一个灰色的方框(或是虚框)和一个黑色的小方块两部分组成,其中黑色的小方块表示当前要输入的上标或下标,而灰色的方框(或是虚框)表示上标或下标前面的文本。 它们不同之处在于:由灰色的方框和黑色的小方块组成的符号,我们只须填写上(下)标;而对于虚框和黑色小方块构成的符号,上(下)标和已前面的文本都需要我们填写。
提示:当光标指向不同符号的时候,状态栏上会显示相应符号的功能。 在“下标和上标模板”中单击第一个符号,在“Fe”的右上角出现了一个虚框,在虚框中输入“3+”,然后按一下键盘上的方向键“→”,使光标恢复正常位置。
继续输入,并按照上面的方法输入苯酚的下标。接下来需要在反应式中插入反应箭头,这需要在“箭头符号”中选择右箭头来表示。
“箭头符号”模板中包括了不同的箭头符号,可以选取左右箭头作为反应符号,可以使用上下箭头表示化学反应产生的气体或者沉淀,还可以使用推导符号表示因果关系。 反应式中的方括号和圆括号要用到“围栏模板”。
单击“围栏模板”按钮,在打开的模板中单击第二个符号,插入方括号。在方括号中可以输入文本,然后用同样的方法插入圆括号。
最后把剩余的内容输入到公式框,在公式框外单击鼠标左键完成公式的编写,并关闭公式工具栏。 如果发现输入的公式有错误,就在公式上双击,打开公式工具栏进行修改。
插入数学公式 (1)代数公式 下面是一个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根公式,在Word中它是怎么写出来的呢?b的平方可以用我们上面介绍的上标来完成,那么平方根、公式和小于等于符号呢。 这就要用到“公式”工具栏上的“关系符号”、“分式和根式模板”、“运算符号”了。
我们在Word文档中把光标定位于需要插入公式的位置,打开“公式”工具栏。一元二次不等式求根公式首先需要输入的就是分式。
我们打开“分式和根式模板”,选用模板中提供的“标准尺寸的竖分式”符号、另外,在“分式和根式模板”中还有“平方根”符号,我们马上就会用到它。 插入“标准尺寸的竖分式”符号后,在“公式框”中出现了分式,它的上下各有两个虚框用来分别输入分子和分母,使用键盘上的上下方向箭头可以在分母和分子之间来回切换。
分子中的“平方根”符号我们在“分式和根式模板”中见到过。插入“平方根”后,其中的4ac之间如果想使用点乘号可以在“运算符号”模板中选择“数学点”符号。
“运算符号”模板中包括了加减号、乘号、除号、循环加等多种运算符号。左边的式子完成后,我们要插入一个小于等于号。
打开“关系符号”模板,单击“小于等于”符号即可。最后我们重复上面的过程输入右边的分式,在公式框外单击鼠标左键,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根公式就完成了。
(2)集合关系 集合关系也是我们经常会遇到的。下面这个集合关系涉及到了带上下标的并集,要输入希腊字母、并集符号和省略号,这些都可以用“公式”工具栏上的符号来完成。
在Word文档中把光标定位于要插入这个集合关系的。
三、在word的表格中如何使用公式进行计算
在平常应用中,经常要对表格的数据进行计算,如求和、平均等。
Word 2000 带了一些基本的计算功能。这些功能是通过【域】处理功 能实现的,我们只需利用它即可方便地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各种运 算。
Word 的表格计算功能在表格项的定义方式、公式的定义方法、有关函数的格式及参数、表格的运算方式等方面都与Excel 基本一 致,任何一个用过Excel 的用户都可以很方便地利用“域”功能在 Word 中进行必要的表格运算。 下面通过一个成绩统计的例子学习Word 的表格计算功能。
1 表格中单元格的引用 表格中的单元格可用诸如 A1、A2、B1、B2 之类的形式进行引用, 表格的列用英文字母表示,表格的行用数字表示,如图4-28 所示。 图4-28 表格引用 在公式中引用单元格时,用逗号分隔,而选定区域的首尾单元之 间用冒号分隔。
有两种方法可表示一整行或一整列。如果用1:1 表 示一行,当表格中添加一列后,计算将包括表格中所有的行;如果 用 a1:c1 表示一行,当表格中添加一列后,计算内容只包括a、b、和c 行。
可以用书签定义表格,来引用表格外或其他表格中的单元格。 例 如,域{=average(Table2 b:b)}是对由书签标记为 Table 2 的表 格中的 B 列求平均值。
Word 与Excel 不同,不能使用相对引用,Word 中的单元格引用 始终是完全引用并且不带美元符号。 2 对一行或一列求和 如果想对一行或一列求和,可以使用【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上的 【自动求和】按钮,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1)单击要放置计算结果的单元格。
(2)单击【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上的【自动求和】按钮,Word 就会自己判断进行求和,如图4-29 所示。 在上述计算中,Word 2000 将计算结果作为一个域插入选定的单 元格。
如果插入点位于表格中一行的右端,则它对该单元格左侧的 数据进行求和;如果插入点位于表格中一行的左端,则它对该单元 格右侧的数据进行求和。 3 在表格中进行其他计算 除了可以对行和列进行数字求和计算外,Word 2000 还可以进行 其他一些较复杂的计算,如求平均值,四则运算等。
比如要对上面 表格中的每个科目求平均分,方法如下: (1)选定要放置计算结果的单元格,先选定B5。 (2)选择【表格】菜单的【公式】命令,将出现【公式】对话 框,如图4-30 所示。
(3)在【公式】文本框内可能会显示Word 2000 建议使用的公 式。如果所选单元格位于数字列底部,Word 2000 会建议使用“=SUM (ABOVE)”公式,对该单元格上面的各单元格求和;如果所选单元 格位于数字行右边,Word 2000 会建议使用“=SUM(LEFT)”公式, 对该单元格左边的各单元格求和;如果不想用Word 2000 建议的公 式,则从【公式】文本框中将其删除。
(4)可以在【公式】文本框中输入公式,本例子输入“=AVERAGE (B2:B4)”,求单元格B2:B4 的平均值。再单击【粘贴函数】下 拉框,从中选择所需要的函数。
Word 为表格计算功能提供了许多计 算函数,它们与Excel 的计算函数基本一致,用户可根据需要从中加以选择。 此时【公式】文本框中将显示出该函数名,用户应在单 括号内指定公式计算引用的单元格。
(5)从【数字格式】下拉框中选择或输入合适的数字格式,本 例子选择【0。00】。
【数字格式】下拉框主要用于定义Word 自动计 算出来的表格数据的格式,用户必须适当地加以设置,以便保证表 格数据与原来的格式相同。 如我们在上面所选择的【0。
00】即表示 按正常方式显示,并将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6)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公式】对话框。
此时,Word 就会在B5 单元格中插入一个{=AVERAGE(B2:B4)} '0。00'}的域,并显示结果“77。
00”。通常情况下,Word 并不直 接显示域代码,而只是显示最后的计算结果。
若打算查看域代码, 可现行选定该域,然后按下Alt+F9 键。再次按下Alt+F9 将切换 回计算结果,如图4-31 所示 采用同样的方法为F3、F4、F5 等单元格定义所需的计算公式。
需要注意的是,Word 是通过【域】来完成数据计算功能的,它并 不是真正地像Excel 那样进行计算,因此当我们在表格中修改了有 关数据之后,Word 将不会自动进行刷新。为解决这一问题,可先行 选定需更改的域,然后再按下F9 键,Word 即会更改计算结果。
如我 们在计算上表中的数据之后,发现张三的语文成绩为80(即需要将 B2 单元格的值修改为80),当我们进行修改之后,B5 单元格的值不 会自动发生变化,此时可将光标移至B5 单元格中,然后按下F9 键, 让Word 自动将单元格中的数据更新为82。 67,从而满足了用户的要 求。
另外,用户在执行打印操作时,只需单击【打印】对话框中的 【选项】按钮,然后复选【更新域】选项,此后Word 在打印前会自 动更新所有的【域】,这就免去了用户逐一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更 新的步骤。 总之,尽管Word 不具备真正的数据计算功能,但通过它的“域” 处理功能却可满足我们绝大多数表格数据计算的要求,广大用户可 充分加以利用。
四、WORD表格中怎么运用公式计算
单击要放置计算结果的单元格→表格(A)→公式(O)→输入公式→确定例如: ABS函数 函数名称:ABS 主要功能:求出相应数字的绝对值。
使用格式:ABS(number) 参数说明:number代表需要求绝对值的数值或引用的单元格。 应用举例:如果在B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ABS(A2),则在A2单元格中无论输入正数(如100)还是负数(如-100),B2中均显示出正数(如100)。
特别提醒:如果number参数不是数值,而是一些字符(如A等),则B2中返回错误值“#VALUE!”。 AND函数 函数名称:AND 主要功能:返回逻辑值:如果所有参数值均为逻辑“真(TRUE)”,则返回逻辑“真(TRUE)”,反之返回逻辑“假(FALSE)”。
使用格式:AND(logical1,logical2, 。) 参数说明:Logical1,Logical2,Logical3……:表示待测试的条件值或表达式,最多这30个。
应用举例:在C5单元格输入公式:=AND(A5>=60,B5>=60),确认。如果C5中返回TRUE,说明A5和B5中的数值均大于等于60,如果返回FALSE,说明A5和B5中的数值至少有一个小于60。
特别提醒:如果指定的逻辑条件参数中包含非逻辑值时,则函数返回错误值“#VALUE!”或“#NAME”。 AVERAGE函数 函数名称:AVERAGE 主要功能:求出所有参数的算术平均值。
使用格式:AVERAGE(number1,number2,……) 参数说明:number1,number2,……:需要求平均值的数值或引用单元格(区域),参数不超过30个。 应用举例:在B8单元格中输入公式:=AVERAGE(B7:D7,F7:H7,7,8),确认后,即可求出B7至D7区域、F7至H7区域中的数值和7、8的平均值。
特别提醒:如果引用区域中包含“0”值单元格,则计算在内;如果引用区域中包含空白或字符单元格,则不计算在内。 COUNTIF函数 函数名称:COUNTIF 主要功能:统计某个单元格区域中符合指定条件的单元格数目。
使用格式:COUNTIF(Range,Criteria) 参数说明:Range代表要统计的单元格区域;Criteria表示指定的条件表达式。 应用举例:在C17单元格中输入公式:=COUNTIF(B1:B13,">=80"),确认后,即可统计出B1至B13单元格区域中,数值大于等于80的单元格数目。
特别提醒:允许引用的单元格区域中有空白单元格出现 包含在英文双引号中 IF函数 函数名称:IF 主要功能:根据对指定条件的逻辑判断的真假结果,返回相对应的内容。 使用格式:=IF(Logical,Value_if_true,Value_if_false) 参数说明:Logical代表逻辑判断表达式;Value_if_true表示当判断条件为逻辑“真(TRUE)”时的显示内容,如果忽略返回“TRUE”;Value_if_false表示当判断条件为逻辑“假(FALSE)”时的显示内容,如果忽略返回“FALSE”。
应用举例:在C29单元格中输入公式:=IF(C26>=18,"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确信以后,如果C26单元格中的数值大于或等于18,则C29单元格显示“符合要求”字样,反之显示“不符合要求”字样。 特别提醒:本文中类似“在C29单元格中输入公式”中指定的单元格,读者在使用时,并不需要受其约束,此处只是配合本文所附的实例需要而给出的相应单元格,具体请大家参考所附的实例文件。
INT函数 函数名称:INT 主要功能:将数值向下取整为最接近的整数。 使用格式:INT(number) 参数说明:number表示需要取整的数值或包含数值的引用单元格。
应用举例:输入公式:=INT(18.89),确认后显示出18。 特别提醒:在取整时,不进行四舍五入;如果输入的公式为=INT(-18.89),则返回结果为-19。
MAX函数 函数名称:MAX 主要功能:求出一组数中的最大值。 使用格式:MAX(number1,number2……) 参数说明:number1,number2……代表需要求最大值的数值或引用单元格(区域),参数不超过30个。
应用举例:输入公式:=MAX(E44:J44,7,8,9,10),确认后即可显示出E44至J44单元和区域和数值7,8,9,10中的最大值。 特别提醒:如如果参数中有文本或逻辑值,则忽略。
MIN函数 函数名称:MIN 主要功能:求出一组数中的最小值。 使用格式:MIN(number1,number2……) 参数说明:number1,number2……代表需要求最小值的数值或引用单元格(区域),参数不超过30个。
应用举例:输入公式:=MIN(E44:J44,7,8,9,10),确认后即可显示出E44至J44单元和区域和数值7,8,9,10中的最小值。 特别提醒:如果参数中有文本或逻辑值,则忽略。
MOD函数 函数名称:MOD 主要功能:求出两数相除的余数。 使用格式:MOD(number,divisor) 参数说明:number代表被除数;divisor代表除数。
应用举例:输入公式:=MOD(13,4),确认后显示出结果“1”。 特别提醒:如果divisor参数为零,则显示错误值“#DIV/0!”;MOD函数可以借用函数INT来表示:上述公式可以修改为:=13-4*INT(13/4)。
OR函数 函数名称:OR 主要功能:返回逻辑值,仅当所有参数值均为逻辑“假(FALSE)”时返回函数结果逻辑“假(FALSE)”,否则都返回逻辑“真(TRUE)”。 使用格式:OR(logical1,logical2, 。
) 参数说明:Logical1,Logical2,Logical3……:表。
五、电子表格函数公式
Excel常用电子表格公式大全1、查找重复内容公式:=IF(COUNTIF(A:A,A2)>1,"重复","")。
2、用出生年月来计算年龄公式:=TRUNC((DAYS360(H6,"2009/8/30",FALSE))/360,0)。3、从输入的18位身份证号的出生年月计算公式:=CONCATENATE(MID(E2,7,4),"/",MID(E2,11,2),"/",MID(E2,13,2))。
4、从输入的身份证号码内让系统自动提取性别,可以输入以下公式:=IF(LEN(C2)=15,IF(MOD(MID(C2,15,1),2)=1,"男","女"),IF(MOD(MID(C2,17,1),2)=1,"男","女"))公式内的“C2”代表的是输入身份证号码的单元格。 1、求和: =SUM(K2:K56) ——对K2到K56这一区域进行求和;2、平均数: =AVERAGE(K2:K56) ——对K2 K56这一区域求平均数;3、排名: =RANK(K2,K$2:K$56) ——对55名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名;4、等级: =IF(K2>=85,"优",IF(K2>=74,"良",IF(K2>=60,"及格","不及格")))5、学期总评: =K2*0.3+M2*0.3+N2*0.4 ——假设K列、M列和N列分别存放着学生的“平时总评”、“期中”、“期末”三项成绩;6、最高分: =MAX(K2:K56) ——求K2到K56区域(55名学生)的最高分;7、最低分: =MIN(K2:K56) ——求K2到K56区域(55名学生)的最低分;8、分数段人数统计:(1) =COUNTIF(K2:K56,"100") ——求K2到K56区域100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7单元格;(2) =COUNTIF(K2:K56,">=95")-K57 ——求K2到K56区域95~99.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8单元格;(3)=COUNTIF(K2:K56,">=90")-SUM(K57:K58) ——求K2到K56区域90~94.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9单元格;(4)=COUNTIF(K2:K56,">=85")-SUM(K57:K59) ——求K2到K56区域85~89.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0单元格;(5)=COUNTIF(K2:K56,">=70")-SUM(K57:K60) ——求K2到K56区域70~84.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1单元格;(6)=COUNTIF(K2:K56,">=60")-SUM(K57:K61) ——求K2到K56区域60~69.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2单元格;(7) =COUNTIF(K2:K56,"<60") ——求K2到K56区域60分以下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3单元格;说明:COUNTIF函数也可计算某一区域男、女生人数。
如:=COUNTIF(C2:C351,"男") ——求C2到C351区域(共350人)男性人数;9、优秀率: =SUM(K57:K60)/55*10010、及格率: =SUM(K57:K62)/55*10011、标准差: =STDEV(K2:K56) ——求K2到K56区域(55人)的成绩波动情况(数值越小,说明该班学生间的成绩差异较小,反之,说明该班存在两极分化);12、条件求和: =SUMIF(B2:B56,"男",K2:K56) ——假设B列存放学生的性别,K列存放学生的分数,则此函数返回的结果表示求该班男生的成绩之和;13、多条件求和: {=SUM(IF(C3:C322="男",IF(G3:G322=1,1,0)))} ——假设C列(C3:C322区域)存放学生的性别,G列(G3:G322区域)存放学生所在班级代码(1、2、3、4、5),则此函数返回的结果表示求一班的男生人数;这是一个数组函数,输完后要按Ctrl+Shift+Enter组合键(产生“{……}”)。“{}”不能手工输入,只能用组合键产生。
14、根据出生日期自动计算周岁:=TRUNC((DAYS360(D3,NOW( )))/360,0)———假设D列存放学生的出生日期,E列输入该函数后则产生该生的周岁。15、在Word中三个小窍门:①连续输入三个“~”可得一条波浪线。
②连续输入三个“-”可得一条直线。连续输入三个“=”可得一条双直线。
一、excel中当某一单元格符合特定条件,如何在另一单元格显示特定的颜色比如:A1〉1时,C1显示红色0“条件格式”,条件1设为:公式 =A1=12、点“格式”->“字体”->“颜色”,点击红色后点“确定”。条件2设为:公式 =AND(A1>0,A1<1)3、点“格式”->“字体”->“颜色”,点击绿色后点“确定”。
条件3设为:公式 =A1<0点“格式”->“字体”->“颜色”,点击黄色后点“确定”。4、三个条件设定好后,点“确定”即出。
二、EXCEL中如何控制每列数据的长度并避免重复录入1、用数据有效性定义数据长度。用鼠标选定你要输入的数据范围,点"数据"->"有效性"->"设置","有效性条件"设成"允许""文本长度""等于""5"(具体条件可根据你的需要改变)。
还可以定义一些提示信息、出错警告信息和是否打开中文输入法等,定义好后点"确定"。 2、用条件格式避免重复。
选定A列,点"格式"->"条件格式",将条件设成“公式=COUNTIF($A:$A,$A1)>1”,点"格式"->"字体"->"颜色",选定红色后点两次"确定"。这样设定好后你输入数据如果长度不对会有提示,如果数据重复字体将会变成红色。
三、在EXCEL中如何把B列与A列不同之处标识出来?(一)、如果是要求A、B两列的同一行数据相比较:假定第一行为表头,单击A2单元格,点“格式”->“条件格式”,将条件设为:“单元格数值” “不等于”=B2点“格式”->“字体”->“颜色”,选中红色,点两次“确定”。用格式刷将A2单元格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