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人是怎么样把稻子弄成米来吃的
没有人知道舂臼的年轮,但晓得“古有掘地为臼,其后穿木石”的传说,我们家乡的舂臼,有不同的模式,不同的经历,也有不同的故事。
不知何时起,家乡人掌握了凿石工艺,把那么一个粗厚坚硬丑陋的花岗岩石凿成不足车胎大但和车轮一样圆的、能“坐”在地上不足膝高的横截面,且外凸内凹凹成圆滑均匀的锥度,中间有个窝,便是臼了,家乡人习惯叫做“舂臼”。别看此臼似盘非盘,粗粗糙糙奇形怪状,它的功能,它的作用,它的价值可是金玉也不能比呢。
舂臼是舂米的主要工具,有了舂臼还要有“舂手”,舂手有“断木为杵”,也有用木削成的丁字锤。有了舂臼、舂手还要有一个用土木用竹制的粗制的粗陋笨重的“米砻”,米砻把谷子碾成带糠的米后,每次将四、五斗(约二三十杯)糠米淘进臼内,靠有毅力、有耐性、有舂米本领的人双手紧握舂手,高高地轮起并要稳、准、狠地对准臼心你上我下、上上下下来来回回反反复复地舂,靠舂的作用,米糠自然脱落,成为又鲜又白的好米了,老人常说“好米好酒要有好舂臼”确有道理。
可见,一个家庭除了碗盆锅瓢锄头畚箕外,舂臼是举足轻重非有不可的。 舂臼,不但能解决最起码的吃饭问题,还能使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起来。
平时,家家户户总是要备好一些糯米,风雨天、节假日、休闲时或者是至爱朋远道而来,好久没见,他们便搬出那套艰难而独特的款待方式———舂出形式多样芳香可口的什么鸡尿藤粿、木茨粿等一些甜粑咸粿等食物来增加吃的乐趣,充实友情气氛,加深生活意义。即说年糕甜粑吧,春节将临,全村人总是忙着提前几天把糯米舂好,又将糯米放在水中浸泡饱肿晾得半干后放在臼中舂细,然后加糖加姜加香料加味精再放在粑筐里经一天一夜匀火蒸熟又蒸干,最后蒸成了“年粑”。
春节过后,初三是“开粑筐日”,意即开田犁园庆贺新一年开始,又是迎接亲人登门拜年的最好礼物。要出门上山去岭了,他们便割下若干份拿上山当“干粮”,所以,十天半月不需烟火也可在山上砍柴砍桁、垦荒劳作,好似在那“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年代里,有了这样的甜粑,工作虽是艰难辛苦,但内心也是甜滋滋的。
可见,农人不但以此来丰富自己的生活,提升生活的品位,纪念自己的节日,还以此对下代启示舂臼在生活中的实用意义呢。
2. 古代的稻谷是用什么方法变成米的
1、古人用一种类似石磨一样的舂米石器分离谷壳,这个过程叫舂米。
2、具体做法:
舂米在过去有多种方法,一种是用方石凿孔,成臼,用木杵捣;一种是做成碓床,大致是掘地安放石臼,上架木杠,杠端装杵或缚石,用脚踏动木杠,使杵起落,脱谷皮,或舂成粉。后来又发明了一种能够加力的碓床,
3、历史记载:
“或舂或榆,或簸或蹂。”《诗·大稚·生民》中的这句话,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远古生动的舂米图。桓谭《新论》称是利用杠杵原理“加巧”的碓床,“延力借身重以践碓,而利十倍。
3. 在古代,人们是怎样把谷变成米的
1.古代人利用舂米来将稻谷变成米的。
2.舂米就是把打下的谷子去壳的过程,舂出来的壳就是米糠,剩下的米粒就是吃的白米,舂米的工具有点像捣药罐,有一个棒槌、一个盛器。用棒槌砸谷子,把米糠砸掉。
3.舂米,谈不上什么工艺,过程也并不复杂,但绝对是个力气活。一口臼,用一块大整石慢慢凿成。它形同一只巨大的酒盅,臼口的直径不小于 70 ~ 80 公分。一只大的石臼,一般要四个人才能抬得动它。臼内凿有锣纹,臼的身子须埋在地下,臼口露出地面,四周用破陶瓷缸片贴平,以便于清扫。在臼的上面,架着用一棵大树段做成的“碓身”,“碓”的头部下面有杆杵,杵的嘴子上按了铁牙。“碓”肚的中部,两边有支撑翘动的横杆,就像玩杂技的“翘翘板”中间支撑那玩意儿,“碓”尾部的地下挖一个深坑,当把重心移到“碓”尾并将其向坑去,“碓”头即抬了起来,然后舂下去,抬起来,再舂下去,就这样机械地重复,便是舂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