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育知识
教育常识从何而来?有很多可能的答案:从古往今来的教育思想中来,从丰富的教育实践中来,从个人的感悟中来……如果要刨根问底,对人的理解和认识,是教育常识得以产生的根源。
李政涛所著的《教育常识》写给天下所有教育者。教师要做好教育之事,需要懂得教育的基本道理和知识。
让教育常识重新成为教育的底线。李政涛所著的《教育常识》是为教师写的“教育常识”。
《教育常识》所讲的教育常识,首先是作者自己眼中的教育常识,它绝非教育常识的全部。我期待通过对教育常识的追问,唤醒对常识的尊重和敬畏。
让教师们认识到教育常识的原点就是人性常识,是对人的天性的认识。我期待与本书结缘的读者,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质疑,并在实践中完成对自我的建构。
生命的欢愉之一,来自于对常识的寻找和运用。生命的艰难,又何尝不是如此?仅以此书献给天下所有的教育者!希望对你有帮助。
2. 小学教育专业的应该读哪些书
小学教育专业的应该读书目 一、基础篇(30本) (一)教育类: 1、《学记》 2、《论语》 3、《大教学论》(捷克)夸美纽斯,傅任敢译 4、《教育漫话》(英)约翰•洛克著,傅任敢译 5、《中国古代教育史》毛礼锐,瞿菊农,邵鹤亭 6、《外国教育史》戴本博 7、《给教师的建议》(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8、《童年的秘密》蒙台梭利 /意大利) 9、《爱弥尔》(法国)卢梭 10、《陶行知教育文集》陶行知 11、《叶圣陶教育文集》叶圣陶 12、《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美)帕默尔 13、《家庭作业的迷思》(美国)艾尔菲·科恩 14、《什么是教育》德国/雅斯贝尔斯著 15、《好孩子: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教育》洪兰 16、《论教育》(美国)爱因斯坦 17、《教育常识》李政涛 18、《儿童发展》(美)劳拉•E•贝克 19、《教师一定要思考的四个问题》(英)爱恩·戴维斯 爱恩·格莱格瑞 尼克·麦克基恩 20、《周国平论教育》周国平 21、《做一个有策略的教师》孙志毅 22、《家庭教育》陈鹤琴 23、《爱的教育》亚米契斯,夏丏尊译 (二)人文类: 24、《推开哲学的门》傅佩荣 25、《窗边的小豆豆》(日本)黑柳彻子 26、《谈美》朱光潜 27、《世说新语》刘义庆 28、《红楼梦》曹雪芹 29、《简·爱》夏洛蒂·勃朗特 30、《追风筝的人》(美国)卡勒德·胡赛尼 二、拓展篇(70本) (一)教育类: 1、《和青年校长的谈话》(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2、《童年的消逝》:(美)波兹曼 3、《儿童心理学》(皮亚杰) 4、《收获幸福的教育》(美国)瑞克•波斯纳 5、《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冯恩洪 6、《儿童的人格教育 》(奥)阿德勒 7、《做教师真难真好》钱理群 8、《吓人的国粹教育》柏杨 9、《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冯恩洪 10、《学生第一》李希贵 11、《我的教育理想》朱永新 12、《教学设计原理》加涅著,皮连生主译 13、《夏山学校》(英国)A•S•尼尔 14、《学校在窗外》黄武雄 15、《在家上学,叛离学校教育》李新玲 16、《种籽学苑教育手记》李雅卿 17、《第56号教室的奇迹》(美国)雷夫•艾斯奎斯 18、《不跪着教书》吴 非 19、《做一个书生校长》程红兵 20、《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薛瑞平 21、《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夏雪梅 22、《光有爱还不够》【法】克洛德•阿尔莫 23、《从新手到研究型教师——我的专业成长手记》刘波 24、《了解你的学生》(美)威廉•格拉瑟 25、《教书,不简单》曾纪洲 26、《冬去春又来》铁皮鼓 27、《教师的境界与教育》陶志琼 28、《做整个的校长》祝卫国 29、《名校和名校长的诞生》陈华 30、《帕夫雷什中学》(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31、《三问分数》丛立新,黄华 32、《让教师期待星期一》(美国)戴安•霍吉斯 33、《老师的谎言》(美)洛温,马万利译 34、《移动的学校》(中国台湾)李崇建 35、《没有围墙的学校》(中国台湾)李崇建 36、《中国教育通史》毛礼锐,沈灌群 37、《教育诗》(苏)马卡连柯 38、《向孩子学习》孙云晓 39、《孩子们!你好!》(苏)阿莫纳什维利 40、《多元智能》(美)加德纳 41、《不做教书匠》管建刚 42、《讨论式教学法:实现民主课堂的方法与技巧》布鲁克莫尔德等著 43、《教师如何做研究》郑金洲 44、《如果我当教师》叶圣陶 45、《叶圣陶教育名篇》叶圣陶 46、《中外教育名著选读》刘新科等 47、《课堂教学社会学》吴康宁主编 48、《乡土的逃离与回归: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刘铁芳 49、《班主任工作漫谈》魏书生 (二)人文类: 50、《孟子》 51、《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 52、《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 53、《国学的天空》傅佩荣 54、《顾随诗词讲记》顾随 55、《大量阅读的重要性》李家同 56、《本能的缪斯》(挪威)让—罗尔·布约克沃尔德 57、《陶行知传》周毅,向明 58、《布鲁克林有棵树》(美)史密斯 59、《伟大的笨蛋:中外名人的差生生涯》彭歌、陈敬 60、《理想国》柏拉图 61、《中国的智慧》韦政通(台湾) 62、《我的阅读观》朱永新 63、《过去的教师 》商友敬 64、《蒋勋说红楼梦》蒋勋 65、《三千年的理智与情感》鲍鹏山 66、《飞吧,乔舒亚》(英国)克里斯托弗·福斯特 67、《朗读手册》(美)吉姆•崔利斯 68、《苏东坡传》林语堂 69、《教师阅读地图》魏智渊 70、《科学的历程》吴国盛。
3. 怎样建构语文单元教学 单元教学 李政涛
一、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直接影响一堂课的效率。
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单一的教学方式。首先,要转变自身观念,进而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逐步改变课堂上学生被动接受多、主动思考少的现象。
在教学方式手段上,运用多媒体教学就是构建有效课堂的重要策略。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就会把学生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
同时,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通过声、光、色、形,将教学过程直观地、形象地、生动地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在设计导入环节时,更容易把学生引入到教学情境中去。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再适时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认真学习课标,努力钻研课本,备好每一节课,做好课堂反思。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要求我们不但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给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方法,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课本是教师教课的依据,是最权威的参考资料。
所以,老师要慎用参考书,认真钻研教材,认清教材的知识内容,把握教材特点,明确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对教材做到烂熟于心。
备课是教师积累知识,不断提高的过程,提高备课实效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基础,也是打造有效课堂之关键。 课后反思是一节课上完之后,对自己本节课的一个反思,包括值得继续发扬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做好课后反思。只有这样,才能在以后的课堂上提高效率。
三、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具体明确。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高效课堂的首要前提。
首先,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其次,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
再次,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最后,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不能相同。
当然,在备课时,不仅要关注教材,更要关注学生的实际。怎样使自己预设的目标最接近学生的思维发展区;搭建什么样的平台才会让学生最容易走近目标;如果学生在这里出现问题,用什么样的方式调整教学变数才会让学生走出困境。
四、认真研究并设计好课堂提问。 第一,课堂问题设计必须有效。
首先,设计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紧扣教学目标,能够激起学生认真思考。其次,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能引导他们快乐地学习,能使他们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提问的方式必须有效。好的提问方式应把注意力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上,提出一些能够与学生基础相适应并能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而且有一些思考含量。
努力给学生创造思考的条件,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开阔。课堂提问不在数量,而在提问的思维含量。
第三,问题要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课堂中所提问的问题应在备课时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
要做到数量适中,也要避免两种倾向,太多或太少。 五、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
课堂节奏把握的好坏是一堂课是否有效的关键。课堂上,有的教师给学生提出了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
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使无效劳动充斥课堂,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的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讨论、交流、做巩固练习等,不提任何时间和标准的要求,学生漫无目的地阅读与交流,课堂组织松散,时间利用率低。
有的教师只对学生提出比较笼统的要求,学生不明白教师要他们干什么和要他们怎么干,这样,学生就失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因此,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六、积极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制度。
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它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受到大家的青睐。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发展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现今课堂上主要的学习方式,已为我们广大教师所喜用。 “合作学习”把问题放在小组内讨论,寻找解决策略,教师所做的正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工作。
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中,学生要发言,要听取同学的意见,在评价中要当小老师。这样,学生参与。
4. 如何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习惯
1.创设良好的课堂倾听气氛。
课堂气氛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倾听气氛可以将师生的心智融为一体,达到充分的沟通。
我在教学时不 断地运用新颖实效的教学手段来创设课堂活动,如把音乐引入课堂、编排课本剧等。教学艺术的魅力是可以调动学生追求知识、探索真理的热情与潜力,使课堂气氛 紧张而不死板,活跃而不紊乱。
加拿大教育专家安尼福来斯特曾说:“你的教室将很少有完全的宁静,分享和交流是轻松气氛的关键。新的发现和新的成功所带来的 强烈喜悦会引导学生产生急切倾听下去的兴趣。
2.巧妙利用学生的倾听注意力。在授课时我首先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自己的讲课思路上。
教学设计思路尽量精辟简洁,又新颖有趣,这样孩子们就会跟着自己一步步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直至解决问题。其次,我注意把学生的精力引到教学的重难点上。
课堂上,对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我通过各种方式去提示、去突出、去强化,最大限度地推移学生的“选择性失聪”,使其注意力不得不在此逗留片刻、思索片刻。 这样便不知不觉地延长了注意时间,提高了注意质量。
3、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由于年龄特征的限制,学生普遍存在着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不喜欢自己听别人说的问题。
我开导学生“善听者往往也是善于思考的好学生”,要养成善听的好习惯。 首先我提出明确的倾听要求“倾听要有五 心”,即:一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 才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 的想法。 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五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 “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
并教给学生一些方法:(1)猜想发言的同学会说什么。(2)对同学的观点进行归纳。
(3)想想同学说的有没有道 理。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倾听方法,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我班的学生能做到先听后说,想好再说,逐渐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4、指导学生倾听的姿势神情或身体动作是最能反映一位学生是否在倾听。 课上我对学生听的姿势给予认真指导。
要求听同学发言时,眼睛看着书上或老师出示的教具,不看发言同学的脸,做到神情专一。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思考相一致,则以微笑、点头表示认可或赞同。
学生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我通过的观察,了解学生听课的质量,及时得到信息反馈,对师生双方来说都是非常有利。 5、教师示范耐心倾听李政涛说:“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
……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我自己先示范倾听学生的发言,欣赏他们思维的闪光点。
并要求学生认真听自己讲和问的同时,顾及其他学生的议和答,无论学生的解答是否正确,当他们提出与教师(教材)不同的结论时,我给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鼓励他们将自己的思路说给大家听。 对学生叙述中出现的问题,不是简单的否定,而是满怀期望的鼓励,富于机智的启发引导。
例如我在进行自读课文《乌塔》的拓展思维训练时,有意提出了一个值得争议的问题——“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 们单独出门?”孩子们因为各自的家庭和经历不同,所以他们对这个问题的见解会大相径庭,于是我提供了足够的时间空间给他们分组讨论,我只充当了一个主持协 调的合作者和听众的角色。 一个人发言,大家认真倾听,不但可以听得明白,还可以鼓励说的人越说越起劲。
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明确并不是发言才是参与,听同 学发言同样也是参与。使学生逐渐养成善于听别人发言的习惯。
同时,在听的过程中学会分析别人的发言,边听边想,吸取他人之长,充实自己。 我还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在这方面要实现理想目标,老师的身先示范就非常重要。6、及时评价,鼓励学生正确适当地评价学生,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倾听的重要手段。
我在 教学时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应及时恰当的进行评价。例如:“你看这位同学的眼睛一直看着老师,他听讲多认真啊。”
“这位同学能认真听别人发言,并能指出不足, 我们应向他学习”这些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了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使课堂呈现出活泼、热烈的气氛,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 在“听” 的培养中,还要不吝啬自己的的 赞扬,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如我经常说:“你听得最认真,这可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呀!”“ 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你可真了不起!”“你听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帮了他的大忙。”“大家看,这位同学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加进了自己的 想法,多棒呀!”……一个眼神、一句赞扬、一个微笑,不花时间,不费力气,却能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
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课堂上学。
5. 如何培养学生倾听习惯与深思品质
1.创设良好的课堂倾听气氛。
课堂气氛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倾听气氛可以将师生的心智融为一体,达到充分的沟通。
我在教学时不 断地运用新颖实效的教学手段来创设课堂活动,如把音乐引入课堂、编排课本剧等。教学艺术的魅力是可以调动学生追求知识、探索真理的热情与潜力,使课堂气氛 紧张而不死板,活跃而不紊乱。
加拿大教育专家安尼福来斯特曾说:“你的教室将很少有完全的宁静,分享和交流是轻松气氛的关键。新的发现和新的成功所带来的 强烈喜悦会引导学生产生急切倾听下去的兴趣。
2.巧妙利用学生的倾听注意力。在授课时我首先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自己的讲课思路上。
教学设计思路尽量精辟简洁,又新颖有趣,这样孩子们就会跟着自己一步步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直至解决问题。其次,我注意把学生的精力引到教学的重难点上。
课堂上,对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我通过各种方式去提示、去突出、去强化,最大限度地推移学生的“选择性失聪”,使其注意力不得不在此逗留片刻、思索片刻。这样便不知不觉地延长了注意时间,提高了注意质量。
3、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由于年龄特征的限制,学生普遍存在着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不喜欢自己听别人说的问题。
我开导学生“善听者往往也是善于思考的好学生”,要养成善听的好习惯。首先我提出明确的倾听要求“倾听要有五 心”,即:一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 才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 的想法。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五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 “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
并教给学生一些方法:(1)猜想发言的同学会说什么。(2)对同学的观点进行归纳。
(3)想想同学说的有没有道 理。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倾听方法,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我班的学生能做到先听后说,想好再说,逐渐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4、指导学生倾听的姿势 神情或身体动作是最能反映一位学生是否在倾听。课上我对学生听的姿势给予认真指导。
要求听同学发言时,眼睛看着书上或老师出示的教具,不看发言同学的脸,做到神情专一。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思考相一致,则以微笑、点头表示认可或赞同。
学生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我通过的观察,了解学生听课的质量,及时得到信息反馈,对师生双方来说都是非常有利。 5、教师示范耐心倾听 李政涛说:“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
……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我自己先示范倾听学生的发言,欣赏他们思维的闪光点。
并要求学生认真听自己讲和问的同时,顾及其他学生的议和答,无论学生的解答是否正确,当他们提出与教师(教材)不同的结论时,我给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鼓励他们将自己的思路说给大家听。对学生叙述中出现的问题,不是简单的否定,而是满怀期望的鼓励,富于机智的启发引导。
例如我在进行自读课文《乌塔》的拓展思维训练时,有意提出了一个值得争议的问题——“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 们单独出门?”孩子们因为各自的家庭和经历不同,所以他们对这个问题的见解会大相径庭,于是我提供了足够的时间空间给他们分组讨论,我只充当了一个主持协 调的合作者和听众的角色。一个人发言,大家认真倾听,不但可以听得明白,还可以鼓励说的人越说越起劲。
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明确并不是发言才是参与,听同 学发言同样也是参与。使学生逐渐养成善于听别人发言的习惯。
同时,在听的过程中学会分析别人的发言,边听边想,吸取他人之长,充实自己。我还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在这方面要实现理想目标,老师的身先示范就非常重要。6、及时评价,鼓励学生 正确适当地评价学生,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倾听的重要手段。
我在 教学时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应及时恰当的进行评价。例如:“你看这位同学的眼睛一直看着老师,他听讲多认真啊。”
“这位同学能认真听别人发言,并能指出不足, 我们应向他学习”这些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了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使课堂呈现出活泼、热烈的气氛,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在“听” 的培养中,还要不吝啬自己的的 赞扬,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如我经常说:“你听得最认真,这可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呀!”“ 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你可真了不起!”“你听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帮了他的大忙。”“大家看,这位同学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加进了自己的 想法,多棒呀!”……一个眼神、一句赞扬、一个微笑,不花时间,不费力气,却能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
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课堂上学生怎么。
6. 如何让孩子学会倾听
倾听是人们日常进行交际的重要手段。
良好的倾听习惯和能力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倾听是学好各门学科知识的基本功,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对倾听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第一学段: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2.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第二学段:1.能用普通话交谈。
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第三学段: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既然倾听如此重要,那么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应该有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和能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身为先行,教师首先应该认真聆听学生的发言 李政涛先生在《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一文中也这样写道: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
当这一过程被阻断或者处于混乱无序的时候,师生之间的交往和沟通就将陷入困境,教育的危机也将随之出现。对此,教育者应负主要责任。
作为教育者的教师既承担着培养和发展学生倾听能力的责任,也负有发展并运用自身倾听能力的责任。对于后者,可以认为,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
由此看来,倾听可以增进沟通,促进理解,最终实现教学相长。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首先学会倾听。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大的,教师如果能倾听学生的发言,可以帮助学生倾诉自己的感受,使学生得到表达的机会,享受表达的愉悦。教师如果能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能让学生觉得自己得到了老师的器重、认可和尊重,能激起学生的发言欲望,提高学生发言的质量。
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这种认真倾听学生说话的习惯,能够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二、趣为主导,教师应该创设学生能够认真聆听的教学氛围 兴趣永远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但倾听对于好动活泼的儿童来说无疑是无趣的,为了使孩子们愿意聆听,教师必须创设轻松快乐的教学氛围。
1.教学情境要轻松自在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无意识的心理特征,灵活、有效地创造具体、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可以有效地激发、保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生学习的疲劳程度,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与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 2.教师语言要抑扬顿挫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
美的教学语言不仅能极大地增加教学内容的感染力,使学生听得轻松有趣,而且可以陶冶学生的心灵。 为了要学生保持认真聆听的状态,语言的节奏也是很有重要的,时而低沉,时而高亢,时而急促,时而婉转的语言容易把学生带进一个美轮美奂的世界。
声调变换直接关系到讲课的效果。总是平淡低沉的声调,容易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听时间长了,会有打瞌睡的感觉。
相反,总是高亢震耳的声调,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对于自己聆听的内容反而印象不深。好的声调节奏,完全是为了适应学生听觉的需要,符合学生思维活动的规律,增强语言的艺术性,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三、练为主线,教师应该强化学生倾听习惯和倾听能力的训练 熟能生巧,只有反复的训练,学生的倾听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1.了解倾听要求 在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用心聆听老师的要求。
比如在回答老师的问题时,要求学生首先听清楚老师问的是什么。然后判断出问题的核心或症结所在。
使学生一下子能够抓住题眼,有针对性地回答;在小组讨论交流的时候,不能随意打断别人的话语,如果有补充的话,应该等别人说完以后再说;当自己的想法和他人的见解有冲突时,要能虚心接受,修正自己的观点。 2.强化倾听行为 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强化学生的倾听能力。
当教师讲解到重点内容时,让学生重讲;学生回答某一问题后,让其他学生复述一遍等;在学生起来回答问题时,先让该生评价一下之前那位同学的回答,然后再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评为激励,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认真聆听的表现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受人表扬、被人理解和尊重能使人感受到生活的动力和自身价值。
正确适当的评价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倾听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听的培养中,千万不要吝啬赞扬,要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笔者阅览了网上提供的一些鼓励学生聆听的话语,从中选择了几个自认为经典的话语让大家了解:1谁能把老师的话重复一遍?你长了一双善于倾听的耳朵,有个地方不同,谁听出来了?你的耳朵真灵!2你真了不起,能通过听别人的发言学会思考解决自己的问题。3 学会了倾听,你已经开始向成功迈进,希望你能保持这种状态,相信自己能行!4会听讲的孩子是最聪明的孩子。
倾听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 倾听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的学业以及知识的获得质量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要让学生养成倾听能力并形成倾听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课堂中不断渗透引导,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视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
7. 如何让孩子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倾听是人们日常进行交际的重要手段。
良好的倾听习惯和能力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倾听是学好各门学科知识的基本功,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对倾听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第一学段: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2.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第二学段:1.能用普通话交谈。
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第三学段: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既然倾听如此重要,那么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应该有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和能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身为先行,教师首先应该认真聆听学生的发言 李政涛先生在《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一文中也这样写道: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
当这一过程被阻断或者处于混乱无序的时候,师生之间的交往和沟通就将陷入困境,教育的危机也将随之出现。对此,教育者应负主要责任。
作为教育者的教师既承担着培养和发展学生倾听能力的责任,也负有发展并运用自身倾听能力的责任。对于后者,可以认为,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
由此看来,倾听可以增进沟通,促进理解,最终实现教学相长。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首先学会倾听。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大的,教师如果能倾听学生的发言,可以帮助学生倾诉自己的感受,使学生得到表达的机会,享受表达的愉悦。教师如果能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能让学生觉得自己得到了老师的器重、认可和尊重,能激起学生的发言欲望,提高学生发言的质量。
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这种认真倾听学生说话的习惯,能够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二、趣为主导,教师应该创设学生能够认真聆听的教学氛围 兴趣永远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但倾听对于好动活泼的儿童来说无疑是无趣的,为了使孩子们愿意聆听,教师必须创设轻松快乐的教学氛围。
1.教学情境要轻松自在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无意识的心理特征,灵活、有效地创造具体、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可以有效地激发、保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生学习的疲劳程度,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与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 2.教师语言要抑扬顿挫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
美的教学语言不仅能极大地增加教学内容的感染力,使学生听得轻松有趣,而且可以陶冶学生的心灵。 为了要学生保持认真聆听的状态,语言的节奏也是很有重要的,时而低沉,时而高亢,时而急促,时而婉转的语言容易把学生带进一个美轮美奂的世界。
声调变换直接关系到讲课的效果。总是平淡低沉的声调,容易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听时间长了,会有打瞌睡的感觉。
相反,总是高亢震耳的声调,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对于自己聆听的内容反而印象不深。好的声调节奏,完全是为了适应学生听觉的需要,符合学生思维活动的规律,增强语言的艺术性,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三、练为主线,教师应该强化学生倾听习惯和倾听能力的训练 熟能生巧,只有反复的训练,学生的倾听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1.了解倾听要求 在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用心聆听老师的要求。
比如在回答老师的问题时,要求学生首先听清楚老师问的是什么。然后判断出问题的核心或症结所在。
使学生一下子能够抓住题眼,有针对性地回答;在小组讨论交流的时候,不能随意打断别人的话语,如果有补充的话,应该等别人说完以后再说;当自己的想法和他人的见解有冲突时,要能虚心接受,修正自己的观点。 2.强化倾听行为 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强化学生的倾听能力。
当教师讲解到重点内容时,让学生重讲;学生回答某一问题后,让其他学生复述一遍等;在学生起来回答问题时,先让该生评价一下之前那位同学的回答,然后再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评为激励,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认真聆听的表现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受人表扬、被人理解和尊重能使人感受到生活的动力和自身价值。
正确适当的评价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倾听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听的培养中,千万不要吝啬赞扬,要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笔者阅览了网上提供的一些鼓励学生聆听的话语,从中选择了几个自认为经典的话语让大家了解:1谁能把老师的话重复一遍?你长了一双善于倾听的耳朵,有个地方不同,谁听出来了?你的耳朵真灵!2你真了不起,能通过听别人的发言学会思考解决自己的问题。3 学会了倾听,你已经开始向成功迈进,希望你能保持这种状态,相信自己能行!4会听讲的孩子是最聪明的孩子。
倾听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 倾听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的学业以及知识的获得质量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要让学生养成倾听能力并形成倾听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课堂中不断渗透引导,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视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