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物理常识

2022-06-27 综合 86阅读 投稿:南承曜

1. 物理基本知识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3、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

这就是双耳效应.三、乐音及三个特征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

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划的快音调高,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调高。综合两个实验现象你得到的共同结论是: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 频率越高。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

3、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

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4、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

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5、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响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调。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2、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3、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4、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五、声的利用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第二章《光现象》复习提纲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 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 篝火、蜡烛、油灯、电灯。

月亮 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4、应用及现象:① 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 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④ 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 关。5、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

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二、光的反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分类:⑴ 镜面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条件:反射面 平滑。

2. 学物理的重点知识在那些

应该是力学,物理是一门内容较为丰富,既用到推理与计算这样逻辑与数学能力, 又要观察、实验等从外部世界探寻知识的手段。所以这门功课对与 人科学素养的提高有很大作用,对于相当一部分同学来说,不是一 门好学的课。这门课也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分成力、热、电 磁、光与原子等几个相对独立的部分,而且相对各部分都各有一套 与之对应的学习方法。如果善于分割开来,分而治之,则有助于理 清概念,效率较高。物理的知识有很系统化的知识,比如静力学与 动力学部分都是相当完善的理论体系,也有比较零散的,比如原子 物理部分就有一些零散的知识。对应系统的知识,以理解为主,务 必要深刻体会其内容;而对应零散的知识,也许记忆的功夫更加重 要。物理书中主要是给出一些基本的概念和理论,要应付难度较大、较为灵活的高考试题,一定要做相当多的各类习题,做习题的过程 中深化所学知识,并且形成对一类题型的做题套路,这是很重要的。

另外,以我的经历来看,其实我觉得要学好高中的物理并不难,养成以下几个习惯就没问题了.

1、提前预习课本,看不懂的和不理解的就记下来,课堂上就会特别注意听讲,再不明白的就马上提问,弄明白为止,不要让问题越积越多,问题多了就会让你产生厌倦感的。

2、学到任何一项物理知识就习惯性联想到日常生活上遇到的和看到的事物,因为物理在日常生活随处可见,比如:电和灯,冰-水-蒸汽的状态转变等等,这样就不用死记硬背了,而且会给你增加很大的学习兴趣,物理就在于理解。

3、多和同学讨论,学会从不同角度去验证物理原理。有时未必多数人认为对的就是正确的,我就有这样的经历,在一次考试的最后一道题目,关于浮力的。考完试后发现其他同学都是一个答案,只有我的不同,他们看完我的演算后才知道他们的是错的,后来只有我一个人考满分。平时学习也一样,就算讨论过后发现自己真的错了印象也会特别深刻。

4、作业和练习题是必然要做的,但不是越多越好

3. 人教版中考物理知识总结

人教版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小结第五章《电流和电路》知识小结 一、电荷 1、电荷 ①带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荷)。

②摩擦起电现象:摩擦过的物体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 ③两种电荷: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 正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

负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 ④电荷相互作用的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应用:验电器 ⑤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库仑(C) 2、原子的结构原电荷 原子结构: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电子围绕原子核高速运动。

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所有核外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原电荷。

1e=1.6*10-19C ,任何带电体的带的电荷都是e的整数倍。 3、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 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常见导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 碱 盐溶液等 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常见绝缘体: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 4、摩擦起电的实质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不同的物体约束电子的能力不同,在摩擦起电过程中,约束电子能力弱的物体因为失去电子,有了多余的正电荷而带上了正电,约束电子能力强的物体因为得到电子,有了多余的电子而带负电,两个物体所带电荷是等量异种电荷,电荷总量没有发生改变。 二、电流和电路 1、电流 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方向: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2、电路的构成 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

只有电路闭合时,电路中才有电流。 3、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4、三种电路:①通路②开路③短路三、串联和并联 1、串联电路: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 2、并联电路:把元件并列的连接起来的电路 3、识别电路串、并联的常用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熟练掌握) ①电流分析法:在识别电路时,电流:电源正极→各用电器→电源负极,若途中不分流,用电器串联;若电流在某一处分流,每条支路只有一个用电器,这些用电器并联;若每条支路不只一个用电器,这时电路有串有并,叫混联电路 ②断开法: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若另一个用电器也不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串联;若另一个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为并联。 ③节点法:在识别电路时,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用电器或电源,则导线的两端点都可看成同一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的共同点 ④观察结构法:将用电器接线柱编号,电流流入端为“首”电流流出端为“尾”,观察各用电器,若“首→尾→首→尾”连接为串联;若“首、首”,“尾、尾”相连,为并联。

⑤经验法:对实际看不到连接的电路,如路灯、家庭电路,可根据他们的某些特征判断连接情况。 四、电流的强弱 1、电流就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用I表示,单位:安培(A)、mA 、μA 1A=1000mA 、1mA=1000μA 2、电流表的连接 ① 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串联;② 电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 3、电流表的读数 ①实验室用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A 和0—3A。

测量时,必须明确电流表的量程,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测电流在0.6A—3A可测量,若被测电流小于0.6A则 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流大于3A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流表。②确定电流表的分度值。

五、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I=I1=I2=I3=…… 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个支路电流之和:I=I1+I2+I3+……人教版初中物理电压 电阻知识小结第六章《电压 电阻》知识小结 一、电压 1、电压 ①要在一段电路中产生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电压。电源的作用就是给用电器两端提供电压。

②电压用U表示。电压的单位:伏特(V),1kV=1000V,1V=1000mV ③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照明电路的电压的220V,安全电路的电压36V 2、怎样连接电压表 ①电压的大小用电压表测量。

②电压表的连接:a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b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c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测量时,必须明确电压表的量程,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测电压小于3V则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流大于3V则用较大的量程。

若被测电压大于15V换用更大量程的电压表。 3、怎样在电压表上读数 ①确定电压表的量程:实验室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3V 和0—15V。

读数时,必须明确电压表的量程。 ②确定电压表的分度值,根据电压表的量程确定分度值,即每小格的电压值。

二、研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1、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每节电池的电压之和。 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

2、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并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每节电池的电压。 并联电路干路两端的电压等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

三、电阻 1、电阻 ①定义:电阻表示。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