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常识题关于名人的

2023-02-26 综合 86阅读 投稿:墨天狼

1.高中物理书上的名人事例整理

伽利略(意大利物理学家) ①发现摆的等时性 ②物体自由下落过程中的运动情况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③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将实验与逻辑推理结合在一起探究科学真理的方法为物理学的研究开创了新的一页(发现了物体具有惯性,同时也说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伽利略根据实验证实了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错) 伽利略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错) 伽俐略首先将物理实验事实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对) 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对) 胡克(英国物理学家) 发现胡克定律 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 牛顿(英国物理学家) ①牛顿在伽利略、笛卡儿、开普勒、惠更斯等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归纳与演绎、综合与分析的方法,总结出一套普遍适用的力学运动规律——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也称牛顿力学或古典力学)体系,物理学从此成为一门成熟的自然科学 ②经典力学的建立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并总结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用实验测出了引力常数(对) 牛顿认为力的真正效应总是改变物体的速度,而不仅仅是使之运动(对) 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天体力学的基础(对) 卡文迪许 测量了万有引力常量 典型题目 牛顿第一次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错) 卡文迪许巧妙地利用扭秤装置,第一次在实验室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的数值(对)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 观点:①重的物理下落得比轻的物体快 ②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只有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对) 开普勒(德国天文学家) 开普勒三定律 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行星运动规律(错) 托勒密(古希腊科学家) 观点:发展和完善了地心说 哥白尼(波兰天文学家) 观点:日心说 第谷(丹麦天文学家) 测量天体的运动 威廉·赫歇耳(英国天文学家) 用望远镜发现了太阳系的第七颗行星——天王星 汤苞(美国天文学家) 用“计算、预测、观察和照相”的方法发现了太阳系第九颗行星——冥王星 泰勒斯(古希腊) 发现毛皮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羽毛、头发等轻小物体 库仑(法国物理学家) 发现了库仑定律——标志着电学的研究从定性走向定量 典型题目 库仑总结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对) 库仑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错) 富兰克林(美国物理学家) ①对当时的电学知识(如电的产生、转移、感应、存储等)作了比较系统的整理 ②统一了天电和地电 密立根 密立根油滴实验——测定元电荷 昂纳斯(荷兰物理学家) 发现超导 欧姆: 欧姆定律(部分电路、闭合电路) 奥斯特(丹麦物理学家) 电流的磁效应(电流能够产生磁场) 奥斯特最早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对) 法拉第根据小磁针在通电导线周围的偏转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错) 法拉第 ①用电场线的方法表示电场 ②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③发现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n△Φ/△t)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对) 法拉第发现了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对) 奥斯特对电磁感应现象的研究,将人类带入了电气化时代(错) 法拉第发现了磁生电的方法和规律(对) 安培(法国物理学家) ①磁场对电流可以产生作用力(安培力),并且总结出了这一作用力遵循的规律 ②安培分子电流假说 安培最早发现了磁场能对电流产生作用(对) 安培提出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错) 狄拉克(英国物理学家) 预言磁单极必定存在(至今都没有发现) 洛伦兹(荷兰物理学家)1895年发表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洛伦兹力) 阿斯顿无前例 ①发明了质谱仪 ②发现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 劳伦斯(美国) 发明了回旋加速器 楞次 发现了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汤姆生(英国物理学家) ①发现了电子(揭示了原子具有复杂的结构) ②建立了原子的模型——枣糕模型 汤姆生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对) 卢瑟福(英国物理学家) 指导助手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记住实验现象) 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记住内容) 发现了质子 汤姆生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后来卢瑟福用α粒子散射实验给予了验证(错) 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的发光现象(错) 卢瑟福的a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原子核的大小(对) 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揭示了原子核的组成(对) 波尔(丹麦物理学家) 波尔原子模型(很好的解释了氢原子光谱) 玻尔把普朗克的量子理论运用于原子系统上,成功解释了氢原子光谱规律(对) 玻尔理论是依据a粒子散射实验分析得出的(错) 玻尔氢原子能级理论的局限性是保留了过多的经典物理理论(对) 贝克勒尔(法国物理学家) 发现天然放射现象(揭示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 天然放射性是贝克勒尔最先发现的(对) 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的核式结构(错) 伦琴 。

2.高中物理书上涉及到的名人

伽利略: 伽利略是第一个把实验引进力学的科学家,他利用实验和数学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一些重要的力学定律。

1582年前后,他经过长久的实验观察和数学推算,得到了摆的等时性定律。接着在1585年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

离开比萨大学期间,他深入研究古希腊学者欧几里得、阿基米德等人的著作。他根据杠杆原理和浮力原理写出了第一篇题为《天平》的论文。

不久又写了论文《论重力》,第一次揭示了重力和重心的实质并给出准确的数学表达式,因此声名大振。与此同时,他对亚里士多德的许多观点提出质疑。

牛顿:艾萨克·牛顿是曾出现过的最伟大、最有影响的科学家。他于 1642年圣诞节出生在英格兰伍尔斯索蒲村,这一年正值伽利略与世长辞。

和穆罕默德一样,牛顿也是一个遗腹子。童年时代的牛顿就显示出巨大的力学天赋。

他有一双非常灵巧的小手。他聪明伶俐,但对功课却总是粗心大意,在学校并未引起特别的重视。

十几岁时,母亲让他辍学,希望他能成为一位象样的农民。幸亏他的母亲被说服了,她相信了儿子的主要天赋不在于务农,而是另有所为。

十八岁的牛顿进入剑桥大学后,迅速地掌握了当时的科学和数学知识,很快就开始进行独立的研究工作。他在21到27岁期间为科学理论奠定了基础,使随后的世界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瓦特: 瓦特是世界公认的蒸汽机发明家。他的创造精神、超人的才能和不懈的钻研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和物质财富。

瓦特改进、发明的蒸汽机是对近代科学和生产的巨大贡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导致了第一次工业技术革命的兴起,极大的推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赫兹: 赫兹(Heinrich Rudolf Hertz,1857~1894)德国物理学家。

1857年2月22日生于汉堡。青少年时期,勤奋好学,在数学、物理实验等方面显示了出众的才华与能力。

1876年进入德累斯顿理工学院学习工程,但在那里只学了一个短暂时期,就去铁路军团服役一年。1877年考人慕尼黑大学,学习数理科学。

1878年又转入柏林大学成为亥姆霍兹的学生并做研究工作。他对于理论和实验都很重视,学习比较全面。

1879年因解决亥姆霍兹提出的导体中的运动电荷有无惯性质量这一问题获金质奖章而初露锋芒。1880年以《旋转导体的电磁感应》一文获博士学位,成为亥姆霍兹的助手。

1883年任基尔大学物理学讲师;1885~1889年任卡尔斯鲁厄高等工业大学物理学教授;1889年起接替克劳修斯任波恩大学物理学教授。1894年1月1日。

因血液中毒在波恩逝世,年仅36岁。 安培:法国物理学家,电动力学的创始人。

少年时期主要跟随父亲学习技艺,没有受过正规系统的教育。安培自幼聪慧过人,对事务有敏锐的观察力。

他兴趣广泛,爱好多方面的科学知识。1799年安培开始系统研究数学,1805年定居巴黎,担任法兰西学院的物理教授,1814年参加了法国科学会,1818年担任巴黎大学总督学,1827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他还是柏林科学院和斯德哥尔摩科学院院士。 法拉第:法拉第是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也是著名的自学成才的科学家。

1791年9月22日萨里郡纽因顿一个贫苦铁匠家庭。因家庭贫困仅上过几年小学,13岁时便在一家书店里当学徒。

书店的工作使他有机会读到许多科学书籍。在送报、装订等工作之余,自学化学和电学,并动手做简单的实验,验证书上的内容。

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市哲学学会的学习活动,听自然哲学讲演,因而受到了自然科学的基础教育。由于他爱好科学研究,专心致志,受到英国化学家戴维的赏识,1813年3月由戴维举荐到皇家研究所任实验室助手。

这是法拉第一生的转折点,从此他踏上了献身科学研究的道路。同年10月戴维到欧洲大陆作科学考察,讲学,法拉第作为他的秘书、助手随同前往。

历时一年半,先后经过法国、瑞士、意大利、德国、比利时、荷兰等国,结识了安培、盖.吕萨克等著名学者。沿途法拉第协助戴维做了许多化学实验,这大大丰富了他的科学知识,增长了实验才干,为他后来开展独立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1815年5月回到皇家研究所在戴维指导下进行化学研究。1824年1月当选皇家学会会员,1825年2月任皇家研究所实验室主任,1833----1862任皇家研究所化学教授。

1846年荣获伦福德奖章和皇家勋章。1867年8月25日逝世。

开尔文:开尔文是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发明家,原名W.汤姆孙。他是本世纪的最伟大的人物之一,是一个伟大的数学物理学家兼电学家。

他被看作英帝国的第一位物理学家,同时受到世界其他国家的赞赏。他的一生获得了一切可能给予的荣誉。

而他也无愧于这一切,这是他在漫长的一生中所作的实际努力而获得的。这些努力使他不仅有了名望和财富,而且赢得了广泛的声誉。

3.高一物理涉及名人及事迹

1、胡克:英国物理学家;发现了胡克定律(F弹=kx) 2、伽利略:意大利的著名物理学家; 伽利略时代的仪器、设备十分简陋,技术也比较落后,但伽利略巧妙地运用科学的推理,给出了匀变速运动的定义,导出S正比于t2 并给以实验检验;推断并检验得出,无论物体轻重如何,其自由下落的快慢是相同的;通过斜面实验,推断出物体如不受外力作用将维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结论。

后由牛顿归纳成惯性定律。伽利略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3、牛顿:英国物理学家; 动力学的奠基人,他总结和发展了前人的发现,得出牛顿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以牛顿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 4、开普勒:丹麦天文学家;发现了行星运动规律的开普勒三定律,奠定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基础。

5、卡文迪许:英国物理学家;巧妙的利用扭秤装置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6、布朗:英国植物学家;在用显微镜观察悬浮在水中的花粉时,发现了“布朗运动”。

7、焦耳:英国物理学家;测定了热功当量J=4.2焦/卡,为能的转化守恒定律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研究电流通过导体时的发热,得到了焦耳定律。

8、开尔文:英国科学家;创立了把-273℃作为零度的热力学温标。 9、库仑:法国科学家;巧妙的利用“库仑扭秤”研究电荷之间的作用,发现了“库仑定律”。

10、密立根:美国科学家;利用带电油滴在竖直电场中的平衡,得到了基本电荷e 。 11、欧姆:德国物理学家;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欧姆把电流与水流等比较,从而引入了电流强度、电动势、电阻等概念,并确定了它们的关系。

12、奥斯特:丹麦科学家;通过试验发现了电流能产生磁场。 13、安培:法国科学家;提出了著名的分子电流假说。

14、汤姆生:英国科学家;研究阴极射线,发现电子,测得了电子的比荷e/m;汤姆生还提出了“枣糕模型”,在当时能解释一些实验现象。 15、劳伦斯:美国科学家;发明了“回旋加速器”,使人类在获得高能粒子方面迈进了一步。

16、法拉第:英国科学家;发现了电磁感应,亲手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提出了电磁场及磁感线、电场线的概念。 17、楞次:德国科学家;概括试验结果,发表了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楞次定律。

18、麦克斯韦:英国科学家;总结前人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 19、赫兹:德国科学家;在麦克斯韦预言电磁波存在后二十多年,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测得电磁波传播速度等于光速,证实了光是一种电磁波。

20、惠更斯:荷兰科学家;在对光的研究中,提出了光的波动说。发明了摆钟。

21、托马斯·杨:英国物理学家;首先巧妙而简单的解决了相干光源问题,成功地观察到光的干涉现象。(双孔或双缝干涉) 22、伦琴:德国物理学家;继英国物理学家赫谢耳发现红外线,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紫外线后,发现了当高速电子打在管壁上,管壁能发射出X射线—伦琴射线。

23、普朗克:德国物理学家;提出量子概念—电磁辐射(含光辐射)的能量是不连续的,E与频率υ成正比。其在热力学方面也有巨大贡献。

24、爱因斯坦:德籍犹太人,后加入美国籍,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他提出了“光子”理论及光电效应方程,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及广义相对论。提出了“质能方程”。

25、德布罗意:法国物理学家;提出一切微观粒子都有波粒二象性;提出物质波概念,任何一种运动的物体都有一种波与之对应。 26、卢瑟福:英国物理学家;通过α粒子的散射现象,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首先实现了人工核反应,发现了质子。

27、玻尔:丹麦物理学家;把普朗克的量子理论应用到原子系统上,提出原子的玻尔理论。 28、查德威克:英国物理学家;从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实验研究中,发现了中子。

29、威尔逊:英国物理学家;发明了威尔逊云室以观察α、β、γ射线的径迹。 30、贝克勒尔:法国物理学家;首次发现了铀的天然放射现象,开始认识原子核结构是复杂的。

31、玛丽·居里夫妇:法国(波兰)物理学家,是原子物理的先驱者,“镭”的发现者。 32、约里奥·居里夫妇:法国物理学家;老居里夫妇的女儿女婿;首先发现了用人工核转变的方法获得放射性同位素。

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 一切物体终将归于静止,只有力才能维持物体的运动状态 伽利略 意大利 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牛顿 英国 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光有粒子性,将光视作一弹性小球 卡文迪许 英国 测出了万有引力恒量值G 开普勒 德国 认为行星都是在以太阳为圆心的圆周上做匀速圆周运动 盖.吕萨克 法国 盖.吕萨克定律:当压强P不变时:Vt-V0=(V0t)/273 V1/V2=T1/T2 玻意耳 英国 玻意耳定律:当温度T不变时:P1V1=P2V2 查理 法国 查理定律:当体积不变时:Pt-P0=(P0t)/273 T1/P1=T2/P2 开尔文 英国 热力学温标K 焦耳 英国 焦耳定律(电热公式)Q=I2Rt 昂尼斯 荷兰 发现超导现象 库仑 法国 库仑定律:F=(kQ1Q2)/r2 法拉第 英国 提出场的概念;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磁通量变化率 楞次 俄国 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对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 化起阻碍作用 麦克斯韦 英国 指出电磁场、电磁波(V=。

4.【高中物理名人帮我列举高中物理书中提到的名人以及他们的发现和贡

1.意大利、伽利略: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理想斜面实验)2.英国、牛顿在三条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3.德国、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定律;4、英国、卡文迪许、测出了引力常量5.荷兰、惠更斯 单摆的周期公式.6.奥地利、多普勒、多普勒效应7、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布朗运动.8.德国医生迈尔、英国物理学家焦尔、德国学者亥姆霍兹最后确定能量守恒定律.9.1850年,克劳修斯提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定性表述: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称为克劳修斯表述.10.开尔文提出另一种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变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称为开尔文表述.提出热力学温标,11.法国、库仑——库仑定律.12.美国 富兰克林 避雷针.13.德国物理学家欧姆(1787-1854)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14.荷兰科学家昂尼斯发现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值时,都会出现电阻突然降为零的现象——超导现象.15.1820年,丹麦、奥斯特 电流的磁效应.16.汤姆生的学生阿斯顿设计的质谱仪17.英国 法拉第发现了 ——电磁感应现象;楞次——楞次定律.18.1832年亨利发现自感现象,19.英国、麦克斯韦 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电磁波是一种横波(注意第二册P243的图).20、德国、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21.,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并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22.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发现了质子.23.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查德威克发现中子24.德国物理学家哈恩和助手斯特拉斯曼 铀核发生裂变.。

5.高中物理名人

1.意大利、伽利略: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理想斜面实验)

2.英国、牛顿在三条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

3.德国、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定律;

4、英国、卡文迪许、测出了引力常量

5.荷兰、惠更斯 单摆的周期公式。

6.奥地利、多普勒、多普勒效应

7、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布朗运动。

8.德国医生迈尔、英国物理学家焦尔、德国学者亥姆霍兹最后确定能量守恒定律。

9.1850年,克劳修斯提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定性表述: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称为克劳修斯表述。

10.开尔文提出另一种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变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称为开尔文表述。提出热力学温标,

11.法国、库仑——库仑定律。

12.美国 富兰克林 避雷针。

13.德国物理学家欧姆(1787-1854)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

14.荷兰科学家昂尼斯发现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值时,都会出现电阻突然降为零的现象——超导现象。

15.1820年,丹麦、奥斯特 电流的磁效应。

16.汤姆生的学生阿斯顿设计的质谱仪

17.英国 法拉第发现了 ——电磁感应现象;楞次——楞次定律。

18.1832年亨利发现自感现象,

19.英国、麦克斯韦 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电磁波是一种横波(注意第二册P243的图)。

20、德国、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21.,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并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

22.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发现了质子。

23.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

查德威克发现中子

24.德国物理学家哈恩和助手斯特拉斯曼 铀核发生裂变。

6.求高中物理名人成就

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 论证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 2、英国科学家牛顿 1683年,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

1687年,发表万有引力定律; 3、17世纪,伽利略理想实验法指出: 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 4、20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 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5、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 提出开普勒三定律; 6、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 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7、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1803-1853) 发现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多普勒效应。

8、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 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布朗运动。 9、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 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

10、1752年,富兰克林 过风筝实验验证闪电是电的一种形式,把天电与地电统一起来,并发明避雷针。 11、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1787-1854) 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

12、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尼斯 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值时,都会出现电阻突然降为零的现象——超导现象。 13、1841~1842年 焦耳和楞次 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称为焦耳——楞次定律。

14、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 电流可以使周围的磁针偏转的效应,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15、荷兰物理学家洛仑兹 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仑兹力)的观点。

16、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 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现象; 17、1834年,楞次 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 18、1832年,亨利 发现自感现象。

19、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 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 20、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 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21、公元前468-前376,我国的墨翟 在《墨经》中记载了光的直线传播、影的形成、光的反射、平面镜和球面镜成像等现象,为世界上最早的光学著作。 22、1621年荷兰数学家斯涅耳 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的规律——折射定律。

23、关于光的本质有两种学说: 一种是牛顿主张的微粒说 认为光是光源发出的一种物质微粒; 一种是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提出的波动说 认为光是在空间传播的某种波。 24、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 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 25、1818年,法国科学家泊松 观察到光的圆板衍射——泊松亮斑。

26、1887年由赫兹 证实了电磁理的存在。 27、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 发现X射线(伦琴射线)。

28、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 解释物体热辐射规律提出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把物理学带进了量子世界; 29、1905年爱因斯坦 提出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 30、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 提出了原子结构假说,成功地解释和预言了氢原子的辐射电磁波谱。

31、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 预言了实物粒子的波动性; 32、1897年,汤姆生 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并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 33、1909年-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 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由实验结果估计原子核直径数量级为10 -15 m 。 34、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 发现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也有复杂的内部结构。

35、1919年,卢瑟福 用α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发现了质子。 36、1932年查德威 在α粒子轰击铍核时发现中子,由此人们认识到原子核的组成。

37、1932年发现了正电子,1964年提出夸克模型; 粒子分为三大类:媒介子,传递各种相互作用的粒子如光子; 轻子,不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如电子、中微子; 强子,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如质子、中子;强子由更基本的粒子夸克组成,夸克带电量可能为元电荷的。

7.高中物理名人的理论与成就有哪些

贝多芬的故事 《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最杰出的一部作品,它的主题是反映人类和命运搏斗,最终战胜命运。

这也是他自己人生的写照。 这是第一乐章中连续出现的沉重而有力的音符。

贝多芬说:“命运就是这样敲门的。” 贝多芬是世界著名的音乐家,也是命运最糟的一个。

童年,贝多芬是在泪水浸泡中长大的。家庭贫困,父母失和,造成贝 多芬性格上严肃、孤僻、倔强和独立,在他心中蕴藏着强烈而深沉的感情。

他从12岁开始作曲,14岁参加乐团演出并领取工资 补贴家用。到了17岁,母亲病逝,家中只剩下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和已经堕落的父亲。

不久,贝多芬得了伤寒和天花,几乎丧命。贝多芬简直成了苦难的象征,他的不幸是一个孩子难以承受的。

尽管如此,贝多芬还是挺过来了。他对音乐酷爱到离不开的程度。

在他的作品中,有着他生活的影子,既充满高尚的思想 ,又流露对人间美好事物的追求、向往。对美丽的大自然他有抒发不尽的情怀。

说贝多芬命运不好,不光指他童年悲惨,实际上他最大的不幸,莫过于28岁那年的耳聋。先是耳朵日夜作响,继而听觉日 益衰弱。

他去野外散步,再也听不见农夫的笛声了。从此,他孤独地过着聋人的生活,全部精力都用于和聋疾苦战。

贝多芬活在世上,能理解他的人太少了,而唯一能给他安慰的只有音乐。他作曲时,常把一根细木棍咬在嘴里,借以感受 钢琴的振动,他用自己无法听到的声音,倾诉着自己对大自然的挚爱,对真理的追求,对未来的憧憬。

他著名的《命运交响曲》就是在完全失去听觉的状态中创作的。他坚信“音乐可以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

“顽强地战斗,通过斗争去取得胜利 。”这种思想贯穿了贝多芬作品的始终。

1827年3月26日,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音乐巨人与世长辞,那时他才57岁。贝多芬一生是悲惨的,世界不曾给他欢乐, 他却为人类创造了欢乐。

贝多芬身体是虚弱的,但他是真正的强者。 华罗庚 华罗庚初中毕业后,华罗庚曾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就读,因学费而中途退学,故一生只有初中毕业文凭。

此后,他开始顽强自学,他用5年时间学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1928年,他不幸染上伤寒病,靠妻子的照料得以挽回性命,却落下左腿残疾。

20岁时,他以一篇论文轰动数学界,被清华大学请去工作。 从1931年起,华罗庚在清华大学边工作边学习,用一年半时间学完了数学系全部课程。

他自学了英、法、德文,先后在国外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文。1936年夏,华罗庚被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进修,两年中发表了十多篇论文,引起国际数学界赞赏。

1938年,华罗庚访英回国,在昆明郊外一间牛棚似的小阁楼里,他艰难地写出名著《堆垒素数论》。 5岁的时候,张海迪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高位截瘫,但她身残志坚,勤奋学习,热心助人,被誉为" 当代保尔"。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1983年3月7日,共青团中央在北京举行命名表彰大会,授予被誉为"80年代新雷锋"的张海迪同志"优秀共青团员"称号。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小米勒旅行记》和《丽贝卡在新学校》,创作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一百多万字的作品。

现为山东省作家协会文学创作室一级作家。1993年张海迪通过考试和论文答辩,获吉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

1994年参加远南运动会。1997年入选日本NHK"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

1998年起担任中国肢残人协会主席。2000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史蒂芬?霍金 史蒂芬?霍金 (Stephen Hawking) 於1942年1月8日生於牛津,那一天刚好是伽利略逝世三百年。可能因为他出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代,所以小时候对模型特别著迷。

他十几岁时不但喜欢做模型飞机和轮船,还和学友制作了很多不同种类的战争游戏,反映出他研究和操控事物的渴望。这种渴望驱使他攻读博士学位,并在黑洞和宇宙论的研究上获得重大成就。

霍金十三、四岁时已下定决心要从事物理学和天文学的研究。十七岁那年,他考到了自然科学的奖学金,顺利入读牛津大学。

学士毕业后他转到剑桥大学攻读博士,研究宇宙学。不久他发现自己患上了会导致肌肉萎缩的卢伽雷病。

由於医生对此病束手无策,起初他打算放弃从事研究的理想,但后来病情恶化的速度减慢了,他便重拾心情,排除万难,从挫折中站起来,勇敢地面对这次的不幸,继续醉心研究。 七十年代,他和彭罗斯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并在1988年共同获得沃尔夫物理奖。

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不会随时间减少。1973年,他发现黑洞辐射的温度和其质量成反比,即黑洞会因为辐射而变小,但温度却会升高,最终会发生爆炸而消失。

八十年代,他开始研究量子宇宙论。这时他的行动已经出现问题,后来由於得了肺炎而接受穿气管手术,使他从此再不能说话。

现在他全身瘫痪,要靠电动轮椅。

8.物理有关的人物知识

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Hans Christian Oersted,1777-1851)1777年8月14日生于丹麦朗格兰德岛一个药剂师家庭。12岁开始帮助父亲在药房里干活,同时坚持学习化学。由于刻苦攻读,17岁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哥本哈根大学的免费生。他一边当家庭教师,一边在学校学习药物学、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等。1806年任哥本哈根大学物理学教授,1821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823年被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后来任丹麦皇家科学协会会长。

奥斯特早在读大学时就深受康德哲学思想的影响,认为各种自然力都来自同一根源,可以相互转化。富兰克林发现的莱顿瓶放电使钢针磁化的现象,对奥斯特启发很大,他认识到电向磁的转化不是不可能的,关键是要找出转化的具体条件。他在1812年出版的《关于化学力和电力的统一性的研究》中,根据电流流经直径较小的导线会发热,推测如果通电导线的直径进一步缩小,那么导线就会发光;使通电导线的直径变得更小,小到一定程度时,电流就会产生磁效应。他指出:“我们应该检验电是否以其最隐蔽的方式对磁体有所影响。”寻找这两大自然力之间联系的思想,经常盘绕在他的头脑中。?

1819年冬,奥斯特在哥本哈根开设了一个讲座,讲授电磁学方面的课题。在备课中,奥斯特分析了前人在电流方向上寻找磁效应都未成功的事实,想到磁效应可能像电流通过导线产生热和光那样是向四周散射的,即是一种横向力,而不是纵向的。1820年春,奥斯特安排了一个这方面的实验,他采用讲演时常用的电池槽,让电流通过一根很细的铂丝,把一个带玻璃罩的指南针放在铂丝下面,实验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1820年4月的一天晚上,奥斯特在讲课中突然出现了一个想法,讲课快结束时,他说:让我把导线与磁针平行放置来试试看。当他接通电源时,他发现小磁针微微动了一下。这一现象使奥斯特又惊又喜,他紧紧抓住这一现象,连续进行了3个月的实验研究,终于在1820年7月21日发表了题为《关于磁针上的电流碰撞的实验》的论文。这篇仅用了4页纸的论文,是一篇极其简洁的实验报告。奥斯特在报告中讲述了他的实验装置和60多个实验的结果,从实验总结出:电流的作用仅存在于载流导线的周围;沿着螺纹方向垂直于导线;电流对磁针的作用可以穿过各种不同的介质;作用的强弱决定于介质,也决定于导线到磁针的距离和电流的强弱;铜和其他一些材料做的针不受电流作用;通电的环形导体相当于一个磁针,具有两个磁极,等等。

奥斯特发现的电流磁效应,是科学史上的重大发现。它立即引起了那些懂得它的重要性和价值的人们的注意。在这一重大发现之后,一系列的新发现接连出现。两个月后安培发现了电流间的相互作用,阿拉果制成了第一个电磁铁,施魏格发明电流计等。安培曾写道:“奥斯特先生……已经永远把他的名字和一个新纪元联系在一起了。”奥斯特的发现揭开了物理学史上的一个新纪元。

奥斯特不只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还是一位优秀的教师。他的讲课有表演,有分析。他非常重视实验,他说过“我不喜欢那种没有实验的枯燥的讲课,因为归根到底,所有的科学进展都是从实验开始的。”

高中物理常识题关于名人的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