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小常识

2022-11-16 综合 86阅读 投稿:海枯

1.,求初中地理全部知识要点,笔记也行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1.1 地球和地球仪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对地球形状的说法:“盖天说”和“浑天说”、麦哲伦(葡萄牙人)游行图: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卫星照片.3、地球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1、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2、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三、纬线和经线1、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0度~30度为低纬度地区;30度~60度为中纬度地区;60度~90度为高纬度地区.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为赤道(最长的纬线).2、连接南、北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做经线.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为20°W和160°E.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名称形 状长 度指示方向0度经线半圆(弧形)相 等南北方向本初子午线纬线都是圆(极点除外)不等(南北对称两条相等)东西方向赤道§1.2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1、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方向: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一天(24小时).2、地理意义:昼夜更替和地方时差.二、地球的公转1、含义:围绕太阳不停地运转.方向: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365天).2、地理意义:形成四季(春夏秋冬).3、二分二至: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赤道(0°)上,春分日前后的3、4、5三个月是北半球的春季;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23.5°N)上,夏至日前后的6、7、8三个月是北半球的夏季;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赤道(0°)上,秋分日前后的9、10、11三个月是北半球的秋季;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23.5°S)上,冬至日前后的12、1、2三个月是北半球的冬季.4、五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5、海陆分布与气候:纬度相同的地方,夏季海洋气温低,陆地上气温高;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地形地势与气候: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1.3地图一、地图的基本要素①图例和注记:介绍每个地理事物的标志.②方向:用来辨别方向的;有坐标:N为北S为南E为东W为西;无坐标: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经(南北)纬(东西)网确定方向.③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表现形式:a.数字式 b. 文字式 c. 线段式.性质:分母大,比例尺小,范围大,内容简单;反之则相反.二、地形图的判读1、常用的方法是用等高线来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绝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山地五种不同形态: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2、地形图的类型: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3、陆地地形: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4、地形特点: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小;不同的是平原海拔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峭.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点是地面崎岖不平;不同是山地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而丘陵较低,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平.5、海底地形:大陆架: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大陆坡: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水深急剧增至数千米.大洋中脊:大洋中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比较强烈.海沟: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最大水深可达1万多米.三、从地图上获取信息:应用学过的知识,根据使用目的,正确地选择地图,才能及时、准确地获得有用的信息.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2.1 大洲和大洋1、海洋与陆地:人们常用“七分(71%)海洋(四大洋),三分(29%)陆地(七大洲)”概括地球海陆分布.2、七大洲: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做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做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成大洲.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列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注意看P29图2.6).南极洲、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大洋.拉丁美洲:美国以南的美洲,指墨西哥等和南美洲国家.大洲分界线:亚、欧:乌拉尔山脉;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黑。

2.初中地理知识全解

第一章:地球和地球仪 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半径:6371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3、地球仪: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两极、赤道) 4、经线: 经线特点:所有经线一样长;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是一个半圆。 经度:0°—180°;0°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0°经线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 5、纬线: 纬线特点:纬线长短不一,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 纬线是一个完整的圆。

纬度:0°—90°;0°纬线为赤道,赤道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 用字母S表示。 6、低中高纬的划分:南北半球,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7、东西半球的划分: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8、能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9、地球的自转: 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天(24小时);自转中心:地轴。

地理意义:产生了昼夜更替和时间的差异。 10、地球的公转: 公转中心:太阳;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公转轨道:椭圆。

地理意义:产生了季节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11、五带的划分:热带 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 南、北温带 于南、北回归线与南、北极圈之间 / 南、北寒带 南、北极圈到极点 第二章:地图 比例尺: 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又叫缩尺。

1、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文字式:在图上用文字直接写成一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 线段式:在地图上画一直线,注明一厘米等于实地距离多少千米。 数字式:用数字表示出比例尺。

2、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3、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4、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5、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方法: 一般的地图,用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有指向标的地图,用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的箭头方向一般指向北方。

有经纬网的地图,用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6、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

(要记住常用的图例) 见 七上P14 图1.24 7、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8、海拔(绝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等高线:在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点的联机。

9、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较缓。 10、由等高线的特点判断地形: 山顶: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

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鞍部:两侧的等高线比较高。 陡崖:多条等高线重迭的地方。

第三章: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1、地球表面的水陆面积比例:海洋71%,陆地29%,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 3、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亚洲、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

亚洲、非洲:苏伊士运河。 北美洲、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亚洲、北美洲:白令海峡。 4、陆地地形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大类。

5、在地形图上能找出喜马拉雅山、科迪勒拉山、青藏高原、亚马孙平原。 6、阅读大洲地形图,判断大洲的地形大势。

7、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层的岩石圈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的边缘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容易形成火山和地震。

8、全球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9: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造成地球表面的海陆迁移 10地壳运动和海陆分布、演变的学说。

大陆彼此之间以及大陆相对于大洋盆地间的大规模水平运动,称为大陆漂移。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1、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风雨、冷热、阴晴等),天气特点【天气是短时间的,经常变化的】。

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气候是长时间的,比较稳定的。 2、知道常用的天气符号。

见 七上 P46 图3.6 3、气温是指大气的温度,单位是℃,测定方法用温度计。 4、一天中的气温有变化,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一年中的气温有变化,北半球陆地月平均最高气温是7月份,最低气温是1月份,南半球相反。 5、气温日较差: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的平均气温与最冷月的平均气温的差值。 6、气温的垂直变化:同一地点,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7、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等温线图。 8、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全球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3.初中地理知识归纳

初中地理知识复习提纲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它的平均直径为6371米。

2、纬线与纬度 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纬线圈的长度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纬线都 指示东西方向。赤道 是最长和纬线,长约4万千米。

它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

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习惯上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3、经线和经度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

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长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 本初子午线 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0,以东的180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为代号,以西的180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为代号。

国际上习惯用200W和160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4、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这样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5、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着太阳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年。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着66.50的夹角。

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季节的变化。6、五带的划分 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

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

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气候上的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7、地图三要素 比例尺、图例与注记。在地图上所画地区的范围越小,要表示的内容越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应越大;反之选用的比例尺越小。

在地图上,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8、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9、等高线 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数值。

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10、世界海陆的分布 地球上海洋面积占了71%,而陆地面积仅占29%。

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做大洲。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有欧洲、北美洲。

大部分人们习习惯把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一线作为欧洲和亚洲大陆的分界线。亚洲和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作为分界线。

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全称为美洲。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

南极洲主要位于南极圈内,四周被大洋环绕。11、陆地地形 人们把地形分为山地、平原、高原、盆和丘陵五种基本类型。

山地 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峦起伏,坡度陡峻,有的山地呈条带状分布。其中最突出的是两条由若干条高大山脉组合而成的巨大山系:一条是横穿亚欧大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另一条是纵贯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由落基山,安第斯山等山脉组成。

平原 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常用“一望无际”来形容平原的坦荡。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

欧洲和非洲的地形比较简单,分别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亚洲的地形则比较复杂,地势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积广,平原分布在大陆周围地区。12、促使地形变化的力量 地球内部所产生的作用称为内力作用,如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都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世界上火山和地震,大多分布在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沿岸的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地带。来自地球外部的力叫做外力作用,如流水、风、海浪和冰川等。

13、天气和气候 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化的。

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14、气温的变化 一天当中,气温有时高,有时低。

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正午过后(约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

月平均最低气温,北半球出现在1月,南半球出现在7月。一个地方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同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叫做该地的气温年较差。

15、世界气温的分布 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

冬季相反。气温还受地势高低的影响。

山地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会逐渐降低。海拔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

16、世界降水量的分布 一般规律: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多;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17、降水的季节变化 全年多雨区。

4.初中地理知识总汇

初中地理知识总汇1、九大行星水金地火木土天,海王冥王绕外边; 唯有地球生物现,温气液水是由缘①。

①温,适宜的温度。气,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2、地球特点赤道略略鼓,两极稍稍扁。 自西向东转,时间始变迁。

南北为纬线,相对成等圈。 东西为经线,独成平行圈;赤道为最长,两极化为点。

3、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西经二十度,东经一百六, 一刀切下去,东西两半球。南北半球分,赤道零纬度, 四季温带显,南北相反出。

4、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地球自转,昼夜更换。 绕日公转,四季出现。

自转一日,公转一年。 自西向东,方向不变。

5、地球五带地球有五带,全靠四线分; 回归间热带,极圈分寒温;寒温各有二,五带温不均①。①温,指温度。

6、地图辨方向地图方向辨,摆正放眼前; 上北下为南,左西右东边。标图易分辨,经纬网较难; 纬线指南北,东西经线圈。

极地投影图,定向较特殊: 对于北半球,心北四周南;北纬圈东西,自转反时走。 对于南半球,心南北四周;南纬圈东西,自转顺时走。

7、大洲和大洋地球表面积,总共五亿一; 水陆百分比,海洋占七一。陆地六大块,含岛分七洲; 亚非南北美,南极大洋欧。

水域四大洋,太平最深广; 大西“S”样,印度北冰洋。板块构造学,六块来拼合; 块内较稳定,交界地震多。

8、大洋和大洲的位置洋以洲为界,洲以洋分野。 太平洋为四洋首,位于亚澳两美间。

大西洋西南北美,东岸临界欧与非。 印度洋临亚非澳,南部三洋水相连。

北冰洋面为最小,亚欧北美三洲环。9、七大洲分界和位置地表十分陆占三,亚欧非洋两美南①。

亚欧两洲本一体,乌拉高加分两边②;亚非原本相结连,苏伊运河来割断③; 亚洲北美隔水望,白令海峡在中间;中美南北来牵线,巴拿运河又阻拦④; 数大洋洲面积小,似断不断亚下边。亚欧非洋东半球,南北美占西半边, 唯有南极搞独立,冰层覆盖称高原。

①洋,大洋洲。两美,南美洲和北美洲。

南,南极洲。②乌拉,乌拉尔山脉和乌拉尔河。

高加,高加索山脉。③苏伊运河,苏伊士运河。

④巴拿运河,巴拿马运河。10、七大洲地形(1)亚洲亚洲地形杂,中高四周洼。

冲积平原广,山地高原大。 江河放射流,水资源可夸。

(2)欧洲半岛缘海多,形体分节肢; 山地居南北,中部平原低; 地形平原主,海拔倒第一。(3)北美洲东部高原联山地,西部山地接高原。

东西相间高大陆,世称湖海在其间。(4)南美洲安第斯山雄踞西,东部平原高原区。

地形多为世界最,高原平原列首位。西部山脉为最长,亚马逊河流域广。

热带雨林居世首,草原要数潘帕斯。(5)非洲平均海拔六百米,号称大陆高原洲, 东部高原连一体,西部沙漠平原有。

(6)大洋洲面积小,分两区, 一大陆,二岛屿。 大陆东西高,中部是盆地。

(7)南极洲四周环三洋,多年冰雪积; 超过二千米,海拔数第一。11、海底地形浅海大陆架,外缘大陆坡; 洋盆海沟岭,洋底不可测。

12、地形变化地形变化,内外力加。 沧海桑田,内部力大;板块运动,拉伸挤压, 断层褶皱,出现高洼;火山地震,板块缘发。

外部力量,不可轻它;风浪水冰,侵蚀变化, 天长日久,削高填洼。13、天气和气候天气:短时阴晴雨雪冷热风 气候:多年平均春夏和秋冬14、气温分布规律气温分布有差异,低纬高来高纬低; 陆地海洋不一样,夏陆温高海温低,地势高低也影响,每千米相差6℃。

9 回复:地理记忆顺口溜(超全~~感谢司马老师)15、地球变暖危害大气污染,地球变暖; 冰川融化,沿海被淹。 采取措施,刻不容缓。

16、风的形成温高气上升,低压下形成; 气自高压来,流动形成风。17、地球气压带高气压带四,低气压带三: 南北五度间,高温气上翻,赤道低气压,降水造方便; 南北三十度,气流下偏转,副热高气压,少雨常干旱; 极地气压低,靠近两极点;南北六十度,副极低压然。

18、地球风带气压带相隔,风带共有六: 信风赤道搂,东风两极出,南北西风带,四十、六十度19、降水形成条件空汽饱,气温降; 凝结核,相碰撞; 体重加,雨雪降。20、降水分布规律赤道热,降水多: 两极寒,降水难。

回归线,分西边; 陆西岸,副高带,信风吹,降水亏; 陆东岸,季风故,气候温,降水富。 中纬度,居内部; 距海远,气候干。

21、影响气候的因素影响气候因素,四个方面兼顾; 纬度位置第一,赤道两极悬殊;其次要看海陆,远海夏季干酷; 地形也很重要,高寒背风雨勿;洋流不可低估,暖流到来水富22、陆地自然带分布与特征地表气候不一般,植被动物随着变。九自然带分布谈,热温类型各有三;亚寒苔原冰原带,另外高山垂直变。

热带雨林赤道边,高温多雨树参天; 猩猩猿猴时常现,河马大象不少见。热带草原夹两边,非洲南美最广泛; 干湿两季南北反,稀树密草动物欢;狮犀斑马长颈鹿,干季向着水草迁。

热带沙漠回归线,非澳两洲最大片;草木稀少多沙丘,鸵鸟骆驼耐饿旱。 温带沙漠居陆间,亚美澳非都可见;夏季高温冬季寒,植被较少能耐干。

温带草原四季显,多位北半球中间;雨水较少草尤短,黄羊野兔最常见。 温带森林阔叶繁,熊猫梅花鹿罕现。

北部亚寒针叶林,松树。

5.初二的地理知识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总复习 第一章辽阔的疆域 1、从东西半球看,她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她位于北半球。

2、从大洲大洋位置看,她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3、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位于属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4、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5、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5个。

6、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7、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8、渤海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9、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

10、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11、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2000年),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大。

12、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13、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特别是东南沿海更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

14、我国人口分界线是黑龙江省黑河市到云南省腾冲市。 15、我国人口最多的河南省,面积最大的新疆省。

16、在我国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17、汉族的分布遍布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

18 各民放分布具有大杂聚,小集中的特点。 20、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建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21、我国西部地形多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2、第一阶梯青藏高原雄居西南,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

23、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 24、四大高原是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大盆地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25、黄土高原的特征质地疏松,缺乏植被覆盖的地方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内蒙古高原的特征地面平坦,一望无垠,青藏高原的特征冰川广布 ,云贵高原的特征地面崎岖不平。 26、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崩塌、滑坡、泥石流 。

27、开发和利用山区和时候,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建设。 28、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 。

29、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夏季,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 30、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31、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 ,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吐鲁番 。 32、号称我国“三大火炉”的是重庆、武汉、南京 。

33、我国从北到南划分为5个温度带是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原气候区。

34、划分温度带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 。 35、我国年降水量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

36、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的火烧寮 ,降水最少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 。 37、一个地方的降水量和蒸发量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

38、干湿地区的划分是依据气候的干湿程度,我国四个干湿润是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39、我国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冬季风。

40、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 42、季风气候的最大优点雨热同期,是但它会带来一些灾害性天气如寒潮、水旱灾害、台风。

43、我国最大的内河流塔里木河 ,河水主要来自于昆龙山、天山的冰雪融水。外流河如长江,河水主要来自于天然降水。

44、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是京杭大运河。 45、黄河发源地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

46、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是宁夏平原 。 47、黄河上中游的分界是河口,中下游的分界是孟津。

48、黄河下游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49、黄河在流经中游河段后,产生的泥沙最多,原因是流经的地形是黄土高原。

50、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山脉,注入东海,它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有“水能宝库 ”和“黄金水道 ”之称 。 51、长江上游中游的分界宜昌,中游和下游的分界湖口。

52、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宜宾城市以下四季都能通航。

53、有“九曲回肠”之称的是荆江 ,本河段的治理措施是裁弯取直。 54、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三个主要来源是、宜昌以上的干支流,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水系,北面的汉江。

55、对于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合理,并注意保护和培育 ,便能实现永续利用,对于非可再生资源,我们应该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 56、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57、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

6.有关初中地理的知识通通都要

有极昼极夜的地方,那不就是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方!气候(各种气候的特征); 1.先告诉你热带有什么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分干湿2季)/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分旱季和雨季)热带沙漠气候(终年干旱少雨) 2.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冬季低温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3.温带: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寒夏热,干旱少雨)/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 4亚寒带: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冬长严寒,夏短温暖) 5.寒带:苔原气候(全年严寒) 冰原气候(全年酷寒) 6高原和高山气候(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关于地形:初中书上没有吗?我国的地形类型有五种:山地、平原、高原、丘陵、盆地。

我国地形的特点是: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面积的2/3;地势西高东低,逐级降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平均海拔 地形类型 主要地形单元 第一级阶梯 4000米以上 高原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界线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第二级阶梯 1000—2000米 高原和盆地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 界线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三级阶梯 500米以下 平原和丘陵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世界上著名的两个火山地震带分布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这两个地带都是(板块交界)地带。 位于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的国家:1.智利、墨西哥、意大利、日本、冰岛、印度尼西亚都是多火山地震的国家,它们都位于环太平洋火山 地震带内。

2.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的国家有缅甸,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伊朗,阿富汗,土库曼斯坦,土耳其,希腊,马其顿,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塞黑,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意大利,法国,西班牙,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等。 世界旱极----------阿塔卡拉沙漠 世界寒极--南极洲 曾测得极端最低气温-89.2摄氏度 世界“热极”----------利比里亚的加里延 世界“雨极”----------乞拉朋齐 世界”湿极”----------怀厄莱阿莱 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中国雨极:台湾省台北县西北部双溪乡长源村的火烧寮于 中国干极 新疆吐鲁番鄯托克逊盆地 我国的热极 吐鲁番盆地 关于终年积雪 要判断山体上是否可能终年积雪,就是看该山的山脚下一年的最高气温(或最热月气温)是多少。

因为它山顶既然在最高温的时候依然有积雪即低于或等于0℃,那么其他的时候或者季节也有积雪,即终年积雪。 其实还有好多!世界最大港口:荷兰鹿特丹!我要去复习高中课文了,就快高考了!祝你考好啊!。

7.地理小知识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要点1、地图的种类包括: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2、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3、在地图上确定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

在室外看地图时,应手持地图,面朝北,背朝南;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4、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一般来说,所画范围大,内容简单,选用比例尺小,反之,所画范围小,内容详细,选用比例尺大。

比例尺是个分数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5、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麦哲伦环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6、赤道就是0°纬线,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

纬度向北向南各有90°,分别用N和S表示。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有180°,分别用E和W表示。

7、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8、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以20°W和160°E为界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9、纬度范围:0°-60为低纬度;30° 60°为中纬度;60° 90°为高纬度。10、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所以有形象地称地球为“三分的陆地,七分的海洋”。

11、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名称 形 状 长 度 指示方向经线 半圆(弧形) 相等 南北方向纬线 都是圆(极点除外) 有长有短 东西方向12、七大洲的名称按面积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注意看P23图2-19和图2-20)(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亚欧大陆,中国位于亚洲。

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亚洲是面积最大的大洲。13、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海洋;大西洋呈“S”形;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洋。14、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15、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通常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16、高度的表示方法有海拔和相对高度,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褐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17、非洲的刚果盆地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安第斯山脉。18、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平原:海拔较低,地面平坦;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坦荡,边缘陡峻;山地:海拔较高,峰峦起伏,坡度陡峻;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缓;盆地:周围高,中间低。

19、海底地形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大洋底三部分,大洋底由海沟、洋盆和大洋中脊组成。20、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

地球表面千姿百态的地形是地球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2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22、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有张裂拉伸、有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最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

23、世界上的地震和火山主要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和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上。24、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

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的部位是山谷,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的部位是山脊。25、到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已超过60亿。

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26、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发达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27、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如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

原因是这些地区处在中低纬度地区、气候温和多雨的平原和盆地,或是临海地带。28、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平方千米表示,指一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量。

29、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30、城市问题主要表现在: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工业污染、噪声干扰、供水不足、犯罪率上升等。

31、世界三大人种分别是: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黄色人种分布在:亚洲东部、南北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也属黄色人种。

白色人种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黑色人种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三大人种的具体分布到P46图3-8识记)32、美洲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均为黄色人种。33、目前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的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其中使用范围最广的。

8.中学地理常识

这是我从别人那里下载的,版权不归我哈!希望对你有帮助,感谢提供资料的人初中地理总复习资料——七年级下册 我们生活的大洲 第一节 自然环境 概况: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大洲 地理位置:大部分位于东,北半球,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 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靠印度洋,西临地中海和黑海. 面积约 4400 万平方千米,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 1/3 南部有三大半岛,自东向西是中南半岛,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 地形,地势特点:亚洲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约占全州面积的 3/4.青藏高原 和帕米尔高原雄踞中部,向西有伊朗高原,向北有蒙古高原.著名的大山脉有喜 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和兴都库什山脉,分布在青藏高 原和帕米尔高原的外围(要能在地图上填注以上地名) 平原多分布在大河的中下游及沿海. 亚洲地面起伏很大, 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和世界陆地最低处死海的湖 面.整个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河流和湖泊: 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山地和高原, 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 注入太平洋的河流有黑龙江,黄河,长江河湄公河, 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有恒河,印度河等. 著名的湖泊有:里海,是世界面积最大的湖泊; 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死海,世界上最咸的咸水湖河世界上最低的湖泊(要能在地图上填注以上河湖) 5. 气候特点:气候复杂多样(原因:跨纬度广,海陆差异大,地形复杂), 季风气候显著 (原因: 最大的大陆和最大的海洋交界处) 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 (原 因:面积广大,内陆远离海洋) 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东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为热带 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中部和西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西南部为热带沙漠气 候和地中海气候,北部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和极地气候,青藏高原和山地地区为 高原山地气候(见 P7 图 6.9 要能填图) 亚洲有 47 个国家和地区,按地理方位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 和北亚. 东亚指亚洲东部的中国,日本,朝鲜,韩国和蒙古五个国家; 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共 11 个国家和地区.它们是:越南, 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和东帝汶; 南亚是指从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以南,岛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共 7 个国家. 北部有尼泊尔, 不丹两个内陆山国, 中部有印度, 巴基斯坦, 孟加拉三个临海国; 南北印度洋上有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两个岛国.由于喜马拉雅山脉把南亚跟亚洲 其他地区隔开,是南亚在地理上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所以也称为南亚次大 陆; 中亚地处亚欧大陆中部,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 曼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 西亚包括伊朗高原,阿拉伯半岛,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和小亚细亚半岛,共 20 个 国家和地区.它们是:伊朗,阿富汗,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巴林,卡塔尔,阿 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也门,土耳其,叙利亚,伊拉克,塞浦路斯,黎巴嫩, 约旦,巴勒斯坦,以色列,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 北亚是指亚洲北部的俄罗斯(见 P3 图 6.4) 第二节 人文环境 1. 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洲,36.8 亿人.集中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南亚地区. 其中人口超过 1 亿的国家有中,印度,日,孟加拉,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 6 个国家 亚洲人口过多,对资源环境产生了沉重压力 亚洲大小民族有 100 个左右,约占世界民族总数的一半. 亚洲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有发源于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华夏文化; 发源于印度河流域的印度河流域文化; 发源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因其由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冲击而成,故又称 "两河流域")的古印度文化 3. .经济发展的差距:发达国:日本 高收入 发展中国家:新加坡 高收入>9655 美元 马来西亚,韩,沙特阿拉伯 高收入 3125—9655 美元 中,泰 中下等收入(原因:日,新,韩,马,泰发展加工工业,促经经济发 展;沙特出口石油) 蒙,越,印,孟,尼 低收入国家<500 美元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 日本 地理位置:位于亚洲大陆东部,太平洋西侧的一个群岛国家 领土组成:由本州,北海道,四国,九州四大岛屿及上千小岛组成,统称日本群 岛.人口 1.2 亿多,是个地峡人稠的国家 自然环境:日本属多山地形,山地,丘陵占国土总面积的 3/4.广大平原为最大 的平原.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著名的海港幼神户和横滨.多火山,地震, 富士山为活火山. 森林和水力资源丰富, 矿产资源贫乏. 属温带季风气候 (北部) 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具有海洋性特征,冬季温和夏季凉爽 经济:日本是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机械,电子,化 学,纺织等 ⑴工业 a 类型:发达的加工贸易型经济 b 发展工业的条件:有利:劳动力资源丰富且素质较高;科技力量雄厚;多良港, 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 不利:多火山,地震; 国土狭小,资源少,工业所需资源和燃料大部分进口;国内市场小,工业产品主 要销往国际市场;对外依赖严重 c 工业分。

初中地理小常识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