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文学基础常识

2023-03-15 综合 86阅读 投稿:冷眸

1.小学基础知识

一、汉语拼音⑴声母(23个)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2)韵母(24个) 单韵母:a o e I u ü 复韵母: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鼻韵母:an en in un ün ang eng ing ong 特殊韵母:er ⑶整体认读音节(16个)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uan yin yun ying二、句子修改病句:一般语病有:指代不明、成分残缺、前后矛盾、重复啰嗦、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成分赘余 、结构混乱 、不合逻辑 。

缩句:去“枝”留“干” 把修饰语都去掉,只留下主谓宾。引述句和转述句:先改变标点,再改变说字里的人称。

陈述句和反问句:陈改反(加上难道和吗,把“。”改成“?”,没不加不,有不去不) 反改陈(去掉难道和吗,把“?”改成“。”

没不加不,有不去不)三、关联词并列关系:既……又……;一边……一边……;不是……而是……承接关系:便;就;于是递进关系:不但……而且……;并且;甚至;更;何况等选择关系:不是……就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是……还是……; 与其……不如……;宁可……也不……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尽管……却……;然而;却;只是;因果关系:因为……所以……;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假设关系:如果……那么……;即使(哪怕)……也……条件关系:只有……才……;只要……就……四、词语表示“看”的词语:表示已经看到(看见) 表示向四周看(环视)(环顾) 表示向下看(俯视)(鸟瞰) 表示向远处看(远望)(远眺) 表示向上看(仰望) 表示恭敬地看(瞻仰) 表示注意力集中看(注视)(端详) 表示粗略的看(浏览) 表示偷偷地看(窥视) 表示看不起地看(轻视)(蔑视) 表示不值得地看(不屑一顾) 表示照应地看(看护)(照看) 表示生气地看(怒视)(瞪) 表示斜眼看(瞥) 表示拜访地看(探望) 表示上级查看(视察) 表示仔细地看(观察) 表示回过头看(回眸) 表示注意地看(注视)表示“笑”的词语:最高兴的笑(眉开眼笑) 最热闹的笑(哄堂大笑) 最难看的笑(皮笑肉不笑)最难听的笑(冷笑) 最可怕的笑(嘲笑) 最残酷的笑(冷笑)描写景色:水天一色、郁郁葱葱、青山绿水 、山青水秀、湖光山色、江山如画 、春暖花开、春雨绵绵、桃红李白、百花争艳、春光明媚、桃红柳绿、蜂飞蝶舞、春意盎然、万紫千红、万物复苏、含苞欲放、花枝招展、五彩斑斓、桃红柳绿描写外貌:浓眉大眼、慈眉善目、气宇轩昂、高大魁梧、英姿飒爽 、衣着得体、一表人才、风度翩翩、衣冠楚楚、青面獠牙、貌比潘安、秀色可餐、膀大腰园、披头散发、相貌堂堂 、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大腹便便、虎背熊腰、尖嘴猴腮、贼眉鼠眼、眉清目秀、容光焕发、美如冠玉、出水芙蓉、冰肌玉骨、冰清玉洁、明眸皓齿、道貌岸然、国色天香 、粉白黛黑、靡颜腻理、傅粉施朱 、婀娜多姿、亭亭玉立描写品质: 平易近人 宽宏大度 冰清玉洁 持之以恒 锲而不舍 废寝忘食 大义凛然 临危不俱 光明磊落 不屈不挠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描写人的智慧: 料事如神 足智多谋 融会贯通 学贯中西 博古通今 才华横溢 出类拔萃 博大精深 集思广益 举一反三描写人的口才: 能说会道 巧舌如簧 能言善辩 滔滔不绝 伶牙俐齿 出口成章 语惊四座 娓娓而谈 妙语连珠 口若悬河含有人体器官的: 眼高手低 目瞪口呆 胸无点墨 头重脚轻 手足轻深 口是心非 手疾眼快 手疾眼快 耳闻目睹 头破血流 眉清目秀 袖手傍观 口出不逊 手无缚鸡之力描写人物动作: 走马观花 欢呼雀跃 扶老携幼 手舞足蹈 促膝谈心 前俯后仰 奔走相告 跋山涉水 前赴后继 张牙舞爪描写人物神态: 心旷神怡 心平气和 目不转睛 呆若木鸡 眉开眼笑 愁眉苦脸 愁眉紧锁 目瞪口呆 垂头丧气 嬉皮笑脸描写英雄人物: 一身正气 临危不惧 光明磊落 堂堂正正 大智大勇 力挽狂澜 急中生智 仰不愧天神态:怒发冲冠;怒不可遏;愁眉苦脸;愁容满面;笑逐颜开;嫣然一笑;喜形于色; 喜笑颜开;欣喜若狂;无精打采;语言:能说会道 出口成章 巧舌如簧 语惊四座 能言善辩 娓娓而谈 滔滔不绝 妙语连珠 伶牙俐齿 口若悬河动作:昂首阔步 挤眉弄眼;横冲直撞;蹑手蹑脚;欢呼雀跃;鬼鬼祟祟;伏案疾书; 载歌载舞;大步流星;摩拳擦掌;心理:百感交集 忧心如焚 忧心忡忡 闷闷不乐 胆战心惊 悔恨交加 提心吊胆 忐忑不安 胆颤心惊 惊魂未定。

2.小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是哪些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 一、两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三种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三、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四、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五、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六、六种病句类型:1 成分残缺;2 搭配不当;3 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4 前后矛盾;5 语序不当;6 误用滥用虚词(介词) 七、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八、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九、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双关 十、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十一、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十二、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三、记叙线索:实物、人物、思想感情变化、时间、地点变换、中心事件(找线索的方法:标题、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抒情议论句) 十四、描写角度:正面描写、反面描写 十五、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十六、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十七、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八、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移步换景 十九、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的品质、衬托中心思想 二十、抒情方式: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 二十一、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六种形式:1 一般—个别 2 现象—本质 3 原因—结果 4 概括—具体 5 部分—整体 6 主要—次要 二十二、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二十三、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二十四、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列图表 二十五、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六、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二十七、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称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二十八、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九、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三十、结构形式: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三十一、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三十二、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三十三、引号的作用:1 表引用 2 表讽刺或否定 3 表特定称谓 4 表强调或着重指出 5 特殊含义 三十四、破折号用法:1 表注释 2 表插说 3 表声音中断、延续 4 表话题转换 5 表意思递进 三十五、省略号的六种用法:1 表内容省略 2 表语言断续 3 表话未说完 4 表心情矛盾 5 表思维跳跃 6 表思索正在进行 三十六、其他:(一) 某句话在句子中的作用:* 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 文中:承上启下(过渡);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二) 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三)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四)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

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五)段意的归纳* 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六)复句关系和常用关联词语:* 并列:既……又……;一边……一边……;不是……而是……* 承接:便;就;于是* 递进:不但……而且……;并且;甚至;更;何况等* 选择:不是……就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是……还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转折:虽然……但是……;尽管……却……;然而;却;只是;不过等* 因果:因为……所。

3.小学语文知识主要有哪些

一、拼音1、声母、韵母、整体认读、字母。

2、标调规则:看见a母别放过,没有a母找o、e、i、u并列标在后。3、u上两点省略的规则。

(遇到j q x,摘掉乌纱帽)二、汉字1、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偏旁部首、间架结构。2、查字典:能够熟练地运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

3、同音字、多音字和形近字。(能够准确认识小学生阶段所要求掌握的生字词,以及多音字的各个注音和组词,以及形近字的辨别。)

三、词语1、成语、歇后语。2、量词和“的、地、得”的用法。

能够准确填出数词与名词之间所适合的量词的、地、得用法:①词前面的修饰成分,用“的”字衔接,作名词的定语;②动词前面的修饰成分,用“地”字衔接,作动词的状语;③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补充、说明成分,用“得”字连接,作动词或形容词的补语。“地”后面跟动词,比如大声地唱;“的”后面跟名词,比如我的钢笔;“得”后面跟形容词,比如跑得快。

3、近义词、反义词的词语归类。 能够熟练填出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4、词语的仿写。 仿照所给例子,能写出相同形式的词语。

如:AABB式(高高兴兴)、ABB式(绿油油)、ABCC式(神采奕奕)、AABC式(津津有味)、ABAB式(商量商量) 5、常用的八种关联词。四、句子1、扩句、缩句、整理句子顺序。

2、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常用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反问、设问、反复、排比、夸张、对比。

能准确说出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并简要说出其作用。)3、四种句式的互换:a陈述句、把字句、被字句;b肯定句与否定句;c陈述句与反问句;d直接叙述与间接叙述的互换。

4、八种病句的类型:a、成份残缺;b、词序颠倒;c、用词不当;d、前后矛盾;e、搭配不当;f、意思重复;g、分类不当;h、指代不明。5、格言、经典诗句以及小升初必备古诗80首的背诵及默写。

五、标点11种标点符号:句号、逗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破折号、分号。(能正确填出句子中所缺少的标点符号,并能够说出省略号、破折号在句中的作用)六、阅读1、朗读、默读和背诵。

2、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3、分辨实写与联想的语句。

了解联想与比喻的异同点。4、概括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5、体会文章详略的方法及作用。6、体会文章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7、人物描写的外貌描写中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五种描写方法。七、作文(一)应用文请假条(借条、收条和领条)、日记 、留言条、通知、启事、信件(书信、感谢信)、写板报稿。

(二)大作文。1、侧重叙事的记叙文。

①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情起因、经过、结果。②记叙的顺叙:顺叙、倒叙、插叙、补叙、记叙五种。

顺叙:事情发展顺序、时间顺序、地点转换。2、侧重记人的记叙文。

①选择自己最熟悉、最了解、最有感情的人来写。②抓住最能反映他(她)的好思想好品德的典型事例来写。

3、写景、状物的记叙文①抓住特征,准确描述。②空间顺序:从远到近,从上到下,从大到小,从里到外,从外到里等4、提供材料的作文材料作文:扩写、续写、改写、缩写、看图作文等。

4.小学语文必须掌握哪些语文知识汇总

字、词、句小学语文必会基础知识--句子 语句及句子的一些相关知识是小学语文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其中包括很多重要内容,例如句型转换、修改病句、造句、口语练习等等,但是白变不离其中,只要把句子的基本概念牢牢掌握,至于各种题型只要经常练习就可以很容易消化了!1、陈述句:用于告诉别人一件事或一个道理,表示陈述语气的句子,一般语调平和,句尾一般用句号。

例:(1)小明的好朋友是学生。(2)明天我们去秋游。

(3)夜空中满是闪闪的星星。2、疑问句:用于提出问题的句子,句尾语调上升,常有疑问词“呢、吗、呀、么等等”句尾用问号。

例:(1)这本书是你的吗?(2)你吃过午饭了吗?(3)他在做什么呢?3、祈使句:表示命令、请求、希望或者劝阻的句子,根据语句语调可以用叹号、也可用句号。 例:(1)不许随便乱走!(2)请把那本书给我。

4、感叹句:用于抒发感情、表示感叹的句子,句尾用叹号。 例:(1)春天的景色真美呀!(2)种子的力量竟然有这么大!小学语文必会基础知识--阅读理解 有句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还说“读题百遍,其意自现”,话说如此,但是如果真的落实到现实中,尤其是小学生的头上,那么这个问题就没那么简单了。

1、如何对待阅读中的生词(即不懂的词) 对阅读中遇到的生词最好的方法是通过上下文猜测。以下几条建议或许会有帮助: (1)看看上下文中有没有生词的另一种说法解释,即找同义词。

有时下文会对一个词做解释,或者提供一些暗示,这就需要细心去观察。 (2)看看生词在文章中的词性,即看这个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或其他词类。

另外看看这个词在文中与那些词搭配使用,再根据自己的其他知识,基本上就可以进行正确的猜测了。 (3)看看同一生词是否在上下文的其他地方出现,把两处的语竟相比较,也许更能准的猜出词义。

(4)充分利用你关于所阅读的内容已有的知识。 (5)或者利用文中所附的插图等直观线索猜测词义。

2、找出文章中隐含意思 文章中作者往往不直接说出文章的中心意思,而大多是含蓄的表达。这种隐含的意思有时是文章的主要意思。

所以阅读文学作品经常需要推理。有时一句话的含义需要推理,有时整个文章的含义需要推理。

以下几条建议可以帮助你推理: (1)结合作者的想法、观点及其要说的目的进行推理。 (2)寻找作者直接陈述的诸多事件之间的联系。

(3) 仔细体会一些重要词的含蓄意义及其感情色彩。 (4)从作者的语气、语调、措辞等文体特征,读出作者的“言外之意”。

(5)得出推理后,尽量从上下文中寻找证据。 (6)充分利用自己的各方面的知识,把文章中所述的事件和自己的阅历或熟悉的事情联系起来思考。

3、如何找出文章中心思想 为了便于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阅读中你可以思考以下问题: (1)文章是否表明了有关社会生活的重要东西?它是否在告诉你一些生活中的道理?如果懂得了这个道理,那么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2)文章是否有大家都明白的真理?这个真理也许就是中心思想哦! (3)你同意文章的中心思想和观点吗?同意或者不同意之中就有可能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4、做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1)仔细读问题及选项,仔细品味问题的所指及选项之间意思的差别,切勿草率处之。

(2)做一篇文章后,应综合看一下你的选择,因为它们也许是紧密相关的。 (3)实在选不出来的时候,可以重点选择与所提问的内容相关性强的选择项作为正确答案。

(4)另外一些常识也可以帮助一些选择项。 (5)文后的几个问题经常是对整篇文章推理过程的几方面的概括,了解这一点可以帮助对照检验自己的阅读从而对文章的推理过程进一步的认识。

5.小学语文56种基础知识

一、两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三种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三、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四、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五、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六、六种病句类型:1 成分残缺;2 搭配不当;3 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4 前后矛盾;5 语序不当;6 误用滥用虚词(介词)七、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八、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九、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双关十、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十一、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十二、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十三、记叙线索:实物、人物、思想感情变化、时间、地点变换、中心事件(找线索的方法:标题、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抒情议论句)十四、描写角度:正面描写、反面描写十五、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十六、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十七、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八、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移步换景十九、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的品质、衬托中心思想二十、抒情方式: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二十一、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六种形式:1 一般—个别 2 现象—本质 3 原因—结果 4 概括—具体 5 部分—整体 6 主要—次要二十二、说明语言:平实、生动二十三、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二十四、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列图表二十五、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二十六、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二十七、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称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二十八、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二十九、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三十、结构形式: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有并列式、递进式)三十一、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三十二、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三十三、引号的作用:1 表引用 2 表讽刺或否定 3 表特定称谓 4 表强调或着重指出 5 特殊含义三十四、破折号用法:1 表注释 2 表插说 3 表声音中断、延续 4 表话题转换 5 表意思递进 三十五、省略号的六种用法:1 表内容省略 2 表语言断续 3 表话未说完 4 表心情矛盾 5 表思维跳跃 6 表思索正在进行三十六、其他:(一) 某句话在句子中的作用:* 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 文中:承上启下(过渡);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二) 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三)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四)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

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五)段意的归纳* 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六)复句关系和常用关联词语:* 并列:既……又……;一边……一边……;不是……而是……* 承接:便;就;于是* 递进:不但……而且……;并且;甚至;更;何况等* 选择:不是……就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是……还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转折:虽然……但是……;尽管……却……;然而;却;只是;不过等* 因果:因为……所以……;既然……就……;之所以……。

6.小学文学常识30个,急

第一部军事理论著作《孙子兵法》第一部河道水系专著《水经》百第一部纪录矿物的文献《山海经》第一部字书《说文解字》第一部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论著《天工开物》第一部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第一部关于茶度的专门著作《茶经》第一部地理著作《禹贡》第一版部诗歌总集《诗经》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第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第一首长篇抒情诗《离骚》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杰作《儒林外史》成就最高的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第一位权伟大的诗人——屈原第一位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新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郭沫若历史上写诗最多的诗人——杨万里历史上诗作留存最多的诗人——陆游最早的典籍外文译本——〈老子〉最大的诗歌集——〈全唐诗〉这些既可以作为考题,优势常识性问题,横好的。

7.语文基础常识有哪些

汉字的识记与书写1常用字的读音和形体2形近义异字的识记3音同异体字的识记4多音多议字的识记5音序和偏旁检字法6正楷字的书写词语的理解与运用7词的本文,引申义,比喻义8辨析同义词,反义词9词语的感情色彩10成语知识(出处,识记,意义)句子选用与仿写11句子的续补,选择,概括12句子的仿写名句的积累与领悟13现代名人名句识记(比喻句,写景句,哲理句)14现代生活格言,俗语,谚语,歇后语,对联15古诗文名句(比喻句,对偶句,骈句,哲理句)16用名句概括现代生活的现象口语交际17语言的连贯,得体,简明(修改)18介绍,广告,交际语(拟写)综合探究性学习实践19根据材料疏理信息20根据材料写出探究思考结果21根据材料提出观点22根据材料要求补充材料23根据材料提出问题并解答古诗词曲鉴赏24了解与作品关联的背景25了解诗体与作家及其风格26概括诗词曲大意27体味诗词曲的意境及作者情感,态度 28古诗词、现代优秀文章的段落语句填空。

小学生文学基础常识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