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劳动技能
一.组织幼儿劳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并与其他领域的教学活动相结合
幼儿园各领域的教学活动是互相补充、相互融洽的,它们之间不能互相替代却又相得益彰。克服“有劳无教”的现象。目前为止,我们大多数幼儿园还没有制定明确具体的劳动技能活动计划。我们幼儿园出现了为劳动而劳动的倾向。我们问过孩子为什么要自己收玩具时,很多孩子说老师要求做,不做老师就会批评的。我们要根据幼儿实际提出明确的目的和要求,并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和措施。要通过劳动技能活动,使幼儿学到初步的劳动技能和知识,培养自理生活和为集体服务的能力;发展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各方面的能力。要让幼儿明确劳动的意义,体验劳动的快乐,从而产生再劳动的愿望,使劳动成为幼儿自身内在的需要。要通过劳动技能的培养使幼儿热爱劳动,爱护劳动成果。针对幼儿不爱整理玩具,我是先从爱集体情感教育开始的,我们设立了好人好事栏,公布一周关心集体的幼儿名单。慢慢地孩子们把集体看成自己的家,劳动的积极性也提高。玩具有人整理了,椅子也不再是乱七八糟了,地上的纸屑也有人捡了。
二.积极创设劳动技能活动的条件,安排合理的劳动时间。
幼儿的劳动习惯、独立生活能力、为他人他人服务等良好品质,要贯穿在一日常规中。自我服务劳动技能,也应贯穿在幼儿的一日常规中。要防止幼儿过于疲劳,切不可把幼儿当劳动力使用,更不能用劳动惩罚幼儿。我们还应开辟种植饲养的场地。幼儿园各个班级一般都设有室内自然角,一些日常地照料工作,安排幼儿自行承担,或安排幼儿轮流承担。每周一下午的自由活动改为劳动课,安排幼儿打扫班级、幼儿园卫生,做些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去操场捡捡纸张、树叶,帮帮老师一起清洗玩具,一起整理图书等等。吃点心后,让幼儿帮忙收拾桌面。在过“迎六一、一家亲”的活动时,我们还开展了“穿衣、穿鞋”竞赛活动,让幼儿先从自我服务开始到为他人、集体服务进行劳动技能的培养。幼儿的劳动技能的学习是在生活中随时进行的,我们要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让幼儿参与劳动,激起他们劳动的愿望。掌握劳动技能的过程是幼儿通过所受的教育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获得发展,从班杜拉的的社会学习理论我们可以知道,幼儿的劳动技能大多源于直接学习和模仿,而强化是最重要的中介。所以在劳动技能活动的设计中,我们要注意提供正确的劳动榜样
2.怎样让幼儿学会劳动
对幼儿来说,生活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是最好的劳动习惯。
幼儿对一般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的学习是感兴趣的,易于接受的。但要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就需要老师和家长耐心细致地进行指导,要不怕麻烦,长期坚持。
在劳动教育中,要由浅人深、由易到难。 当幼儿学会一种劳动技能,完成一种劳动任务时,老师和家长要及时表扬,鼓励他们的进步,并对他们提出新的要求。
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不断提高自己的劳动能力,巩固已学会的劳动技能,逐渐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才能使幼儿感到劳动是光荣的。幼儿的道德品质教育必须从培养他们的劳动兴趣及劳动习惯开始。
也就是说,应当在幼儿幼小的心灵里早早地播下爱劳动的种子,从小培养他们成为1个勤劳勇敢、不怕吃苦的人。 怎么治独生子女的懒病?现在许多独生子女家庭都忽视对儿童的早期劳动教育。
一方面是因为现在的家长都过分溺爱孩子,什么事也不愿让孩子干,什么都提供现成的;另一方面,现在几乎都是小家庭自己过,家务事本身也不太多,且许多家庭现代化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大人都不再像从前那样,从早忙到晚。 所以,孩子是否干家务活,父母并不在意。
孩子“帮倒忙”好不好?家长干活时,总是不让孩子插手,不是让孩子老老实实地坐在一旁,就是叫他到外边去玩。孩子实在憋不住了,未征得家长的同意,擅自去干了l件家务活,结果出了差错,家长就严厉训斥,或者总是没完没了地责备孩子“帮倒忙”。
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挫伤孩子参加家务劳动的积极性。当孩子的年龄大了,有能力干这些家务活儿时,他们却没有兴趣干这类事了。
因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活动范围扩大了,产生了新的更广泛的兴趣,与同龄人的交往占据了更重要的地位。让孩子干这干那好不好?家长下班后,支使孩子干这干那的时候,他们很不情愿,表示怠慢和反感,惹得家长很生气,若态度不冷静,还会造成家长与子女之间的矛盾。
如果自幼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孩子长大之后,仍然能愉快地参加家务劳动,并不感到是额外的负担。错过了这个时机,再想补救,就比较困难。
如何考虑幼儿特点安排劳动?家长在有意识安排幼儿劳动的同时,要考虑到幼儿的自身特点。首先,要考虑幼儿的接受性,无论是劳动的内容,时间,还是其他一些因素,都必须是幼儿能承受得了的。
比如劳动时间方面,3-4岁的幼儿可劳动10N15分钟;6—7岁的幼儿可劳动20-30分钟。超过了这个限度,幼儿往往就接受不了。
另外,要增强劳动的趣味性。这是调动幼儿劳动积极性的一大法宝。
比如采取竞赛的形式,既可以满足他们争强好胜的心理,又可以使劳动富有情趣。 家长还要通过劳动来发展他们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表现力和思维能力,因为幼儿的劳动离不开这几种能力。
正确地组织幼儿参加劳动的过程,也就是发展他们智力的过程。例如,幼儿试着洗衣服,就可以让他们观察肥皂在水中会溶解、起泡,能够洗净东西等,来发展幼儿的观察力。
3.中班幼儿需要学习的生活技能
1.引导幼儿愉快、安静地进餐,养成不挑食、不撒饭的良好习惯,主动饮水。
2.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幼儿巩固正确的盥洗习惯,逐步学会自理大小便。
3.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独立、有序地穿脱衣服和鞋袜,将脱下的衣服整理好,放在指定的地方,并通过主动探索学会整理床铺。
4.随时关注并引导幼儿学会擤鼻涕的正确方法,知道保护嗓子,不大声喊叫。
5.培养幼儿正确的坐姿、站姿及阅读姿势。
6.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维护环境的整洁,不乱扔废弃物品,不随地吐痰,不乱写乱画。
7.鼓励幼儿积极配合成人接受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4.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习惯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那么如何帮助和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了?我认为作为幼儿教师,应当善于与孩子沟通,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在干什么。当孩子做出一些成人难以理解的事情时,老师不是当即质问或训斥,而是平心静气地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思考一下: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经过这样的思考,就容易了解孩子,就能慢慢地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十几年的幼教工作中对于孩子习惯的培养,我主要是从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三个方面人手,采取区别教育分类观察。具体是:
一、行为习惯
行为习惯包括许多内容,如礼仪教育、劳动、爱惜物品、自理能力等。多年的工作经验使我们感到,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之间存在着行为习惯方面的脱节现象,幼儿园老师感觉孩子较听话,能积极地做事情;而在家里,家长反映孩子任性、依赖性强。在幼儿园里已养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到了家里被淡化,甚至被废止。例如:在幼儿园里小朋友坚持每天独立地进餐,不挑食,在家里,一家人围着孩子转,你逗乐、我喂饭,孩子成了“小皇帝”。
所以幼儿品德教育中行为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就象盖高楼大厦一样,如果地基打不好,高楼是盖不好的,孩子的思维敏捷,聪明伶俐固然重要,但从小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其一生的影响都很大,不可忽视和放松。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首先根据幼教专家多年研究成果制定了“3-6岁幼儿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对照表”,根据这个对照表可以考察分析孩子的具体行为活动是否具有良好品德行为特征,是否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特征,进而推测出孩子德商的优劣及其未来成才发展趋向。
在具体教育教学方法中我们采用观察法、实践法、游戏法、示范法进行培养,不断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从孩子的日常生活抓起。
二、生活习惯
幼儿园小朋友生活自理能力差,生活不太适应,生活习惯还没有形成。就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我们得知:幼儿的许多事情是由家长包办代替的。因此,幼儿园开设生活课程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在日常教学与生活中十分注重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针对幼儿的特点,我们尝试运用了多种方法来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经过我们一学期的努力,大部分的幼儿都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在自理能力等各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
(一)、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结合生活故事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观察孩子,在此基础上减少对孩子的限制、勉强,培养幼儿良好的睡眠习惯。
三、学习习惯
(一)、巩固幼儿正确的阅读习惯,激发阅读的兴趣。使所学的内容游戏化,以便幼儿牢固的掌握,并经常复习巩固,从而达到阅读的目的。
(二)、为幼儿提供活动材料,使幼儿能根据自身的兴趣需要,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材料,丰富他们的知识领域。同时捕捉有效的教育时机,对幼儿实施教育。
(三)、请幼儿自带图书,互相传看,使幼儿学会交往,并培养广泛的学习兴趣和读书习惯。引导幼儿多看优秀的文学作品,做有心人,把看到的动画片请爸爸妈妈帮助、制作连环画投放图书区。充分调动家长的力量,共同帮助幼儿把所学知识加以复习巩固,争取在原有水平上有不同层次的提高。
孩子从小养成良好习惯,能促进他们的生长发育,更好地获取知识,发展智力。良好的学习习惯能提高孩子的效率,保证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是孩子今后事业成功的首要条件。因此,培养习惯应该从点滴生活小事做起。儿童正处于生理、心理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处于形成各种习惯的关键时期。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一辈子受用不尽。
5.幼儿园中班应该接触哪些知识
自我服务能力、适应能力、语言发展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诸方面的知识及能力
1、学习控制、调整自己的情绪。
2、独立进餐、盥洗,穿脱衣裤、鞋,学习整理床铺,管理自己的物品。
3、知道必要的卫生保健知识,认识身体的主要器官及基本功能,学习对自己的身体进行适当的保护。爱吃各种食物,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注意生活环境卫生。
4、了解不要的安全常识,对陌生人和危险事物有警觉。
5、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提高身体承受气温变化的适应力,动作自然、协调。
1、学习注意倾听、理解日常用语。
2、学习用普通话大胆、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3、学习欣赏文学作品,乐意表达自己的感受。能口齿清楚地朗诵儿歌和学习复述故事。
4、学习有顺序地看图书,乐意与同伴交流图书的主要内容。喜欢看电视、听广播,并乐意将熟悉的内容与同伴进行交流。
1、关爱并尊敬父母、长辈、老师,接触与自己生活有关的社会工作人员,了解他们的职业与自己的关系,尊重他们的劳动。
2、学习结伴、轮流、请求、商量、谦让、表达主张等交往方式,分享群体合作中产生的欢乐和成果。
3、觉察他人的快乐、悲伤、生气等情绪表现,并尝试做出适宜的反应。
4、学习简单评价自己及别人的行为,对自己能做的事表现出自信。
5、初步辨别是非,遵守集体生活中的基本规则。
6、乐意接受成人的指令,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
6.培养幼儿的家务劳动观念和技能有什么好处
不久前网络上热传一篇《孩子做不做家务,未来大不一样》的文章。
文章首先从一项调査开始,哈佛大学学者曾经做过一项调查研究,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 : 1,犯罪率是1 : 10。这个数据虽不一定是专业、严谨的,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务劳动与孩子的动作技能、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责任感的培养确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文中详细列举了美国孩子从9个月到13岁以上的家务清单,摘录如下,供参考。 9〜24个月:可以给孩子一些简单易行的指示,比如让宝宝自己把脏的尿布扔到垃圾箱里。
2〜3岁:可以在家长的指示下把垃圾扔进垃圾箱,或当家长请求帮助时帮忙拿取东西;帮妈妈把衣服挂上衣架;使用马桶、刷牙、浇花;睡前整理自己的玩具。 3〜4岁:更好地使用马桶;洗手;更仔细地刷穿;认真地浇花;收拾自己的玩具;喂宠‘物;到大门口取回地上的报纸;睡前帮妈妈铺床,如拿枕头、被子等;饭后自己把盘碗放到厨房水池里;帮助妈妈把叠好的干净衣服放回衣柜;把自己的脏衣服放到专门装脏衣服的篮子里。
4〜5岁: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独立到信箱里取回信件;自己铺床;准备餐桌(从帮家长拿。刀叉开始,慢慢让孩子帮忙摆盘子饭后把用过的餐具放回厨房;把。
洗好烘干的衣服叠好放回衣柜(教给孩子如何正确叠不同的衣服自己准备第二天要穿的衣服。 5〜6岁: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帮忙擦桌子;铺床、换床单(从帮妈妈把脏床单拿走,并拿来干净的床单开始);自己准备第二天去幼儿园要用的书包和要穿的鞋(以及各种第二天上学用的东西);收拾房间(会把乱放的东西捡起来并放回原处)。
6〜7岁: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在父母的帮助下洗碗盘,能独立打扫自己的房间。 7〜12岁: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做简单的饭;帮忙洗车;吸地擦地;清理洗手间、厕所;扫树叶,扫雪; 会用洗衣机和烘干机;把垃圾箱搬到门口街上(有垃圾车来收)。
13岁以上: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换灯泡;换吸尘器里的垃圾袋;擦玻璃(里外两面);清理冰箱;清理炉台和烤箱;做饭;列出要买的东西的清单r冼衣服(全过程,包括洗衣、烘干衣物、叠衣以及放回衣柜);修理草坪。 父母应该认识到,孩子不论年龄大小,都是重要的家庭成员,所以告诉孩子在家庭中应该负起的责任是很重要的,而承担家务则是很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