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小专题知识回顾

2021-10-16 综合 86阅读 投稿:趁现在

1.求化学小常识100条关于化学的生活小常识

一、化学之最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5. 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二、填空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5、黑色金属只有三种:铁、锰、铬.6、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7,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1)FeO、(2)Fe2O3、(3) Fe3O4.8、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均一性;(2)稳定性;(3)混合物.9、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问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化学方程式有两个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循质量守恒定律.10、生铁一般分为三种:白口铁、灰口铁、球墨铸铁.11、碳素钢可分为三种: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12、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2)磁铁矿(Fe3O4);(3)菱铁矿(FeCO3).13、炼钢的主要设备有三种:转炉、电炉、平炉.14、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15、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1)升温、(2)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升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16、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17、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18、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19、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20、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21、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22、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23、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24、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25、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26、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1)硫酸铜晶体;(2)氢氧化铜沉淀;(3)硫酸铜溶液.27、过滤操作中有“三靠”:(1)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滤纸三层处;(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靠在玻璃捧引流.28、启普发生器由三部分组成:球形漏斗、容器、导气管.29、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30、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1)不用手接触药品;(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3)不尝药品的味道.31、写出下列物质的颜色、状态胆矾(蓝矾、五水硫酸铜CuSO4•5H2O):蓝色固体碱式碳酸铜(铜绿):绿色固体 黑色固体:碳粉、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白色固体:无水硫酸铜(CuSO4)、氯酸钾、氯化钾、氧化镁、氯化钠、碳酸钙、碳酸钠、硫酸锌紫黑色:高锰酸钾 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FeSO4)32、要使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要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33、由双原子构成分子的气体:H2、O2、N2、Cl2、F234、下列由原子结构中哪部分决定:①、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②、元素的分类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③、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④、元素的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决定、⑤、相对原子量由质子数+中子数决定.35、学过的有机化合物:CH4(甲烷)、C2H5OH(酒精、乙醇)、CH3OH(甲醇)、CH3COOH(醋酸、乙酸)36、从宏观和微观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可归纳为五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1)五个不改变:认宏观看元素的种类和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从微观看原子质量、原子的种类和原子数目不变;(2)两个一定改变:认宏观看物质种类一定改变,从微观看分子种类一定改变;(3)一个可能改变:分子的总和可能改变.37、碳的两种单质:石墨、金刚石(形成的原因:碳原子的排列不同).38、写出下列物。

2.初三上册化学各单元知识点重点总结

第一至四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2.物质的性质:物质不需发通过 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主要有 颜色 、状态 、气味 、硬度 、密度 、熔点 、沸点 等;物质必须通过 化学变化 才表现出来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如 可燃性 氧化性 、还原性 、毒性 等。

二、基本实验操作: 1.药品的取用:(1)取药量:没有说明用量,固体只需 盖满试管底部 ,液体取 1—2mL 。(2)注意事项:“三不”: 不闻 、不尝 、不摸 (3)取用少量液体药品用 胶头滴管 ,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用 量筒 量取,读数时,量筒必须 放平 ,视线与 液体凹液面 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取用较大量液体时用倾倒方法,瓶塞 倒 放,标签向 手心 ,瓶口要 紧靠 容器口。2.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其中 外焰 温度最高。

(2)使用酒精灯时,酒精不能超过灯容积的2/3,绝对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要用 灯帽盖熄 。 (3)给试管液体加热,试管所盛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要倾斜放置,试管口不能 对着自己或他人 。

3.仪器的洗涤: 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在容器内壁 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空气的成分和组成 1.空气的成分:空气成分 N2 O2 稀有气体 CO2 其它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 78% 21% 0.94% 0.03% 0.03%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如右图) 观察到的现象: 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P + 5O2 点燃 4P2O5;结论: 空气是混合物; O2约占空气体积的1/5,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4/5 。

思考:(1)液面小于五分之一原因: 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 ;(2)能否用铁、碳代替红磷? 不能 ,原因是 碳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3.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1)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和烟尘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 CO、SO2、NO2 、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二、氧气的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 无 色、无 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大 , 不易 溶于水2.氧气的化学性质: 比较 活泼,在反应中作 氧化 剂。

3.氧气的制取 (1)工业制氧气――― 分离液态空气法 法,利用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 沸点 不同,此变化属于 物理 变化。(2)实验室制取氧气原理:固固加热:(化学方程式) 2KClO3MnO22KCl+3O2↑、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固液不加热: 2H2O2 MnO2 2H2O + O2↑ (3)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排水集气 法,因为氧气 不易溶于水 ; 向上排空气 法,因为氧气 密度比空气大 。

(4)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①试管口略向 下 倾斜:防止 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②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③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 均匀连续 时再收集;④实验结束时,先 移开导管 再 熄灭酒精灯 ,防止 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 (5)氧气的检验: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氧气的验满: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已满。

4.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 改变 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 质量 和 化学性质 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 三、反应类型 1.基本反应类型:①化合反应:由 两 种或 两 种以上物质生成 一 种物质的反应 ②分解反应:由 一 种物质生成 两 种或 两 种以上物质的反应 2.氧化反应:物质与 氧 发生的反应 (1)剧烈氧化:如燃烧 (2)缓慢氧化:如铁生锈、人的呼吸、食物腐烂、酒的酿造 等 他们的共同点:①都是 氧化 反应;②都 发热 。四、物质的分类: 1、混合物:含有 两 种或 两 种以上的物质。

如 空气 、海水 、生铁 等; 2.纯净物:只含有 一 种物质 ①单质:只含有 一 种元素的 纯净 物。如 N2 、Fe 等; ②化合物:含有 两 种或 两 种以上元素的 纯净 物,如 H2O 、KMnO4 等 氧化物:含有 两 种元素,其中一种元素是 氧 的 化合 物。

如 H2O 等。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一、水的组成实验 如右图:两极产生 气泡 ,正极产生的气体 能 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是 氧气 ;负 极产生的气体能 燃烧 ,是 氢气 ;正负两 极气体的体积比为 1: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O=== 2H2↑+ O2↑。

说法明水是由 氢元素和氧元素 组成。二、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1.分子、原子的性质: ①体积和质量都很 小 ;②分子、原子之间有 间隔 ;③分子、的子在不断 运动 ;④同种分子化学性质 相同 (“相同”或“不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 不相同 2.分子是保持物质 化学性质 的最小粒子;原子是 化学变化 的最小粒子; 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 分子 可分,而 原子 不可分。

三、净化水的方法: 1.常见净水的方法:静置、吸附、过滤、蒸馏。 2.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 吸附 、过滤 、消毒 ; 明矾的作用是 吸附悬浮水中的细小颗粒 ;活性炭的作用是 吸附颜色和气味 。

净化效果最好的是 蒸馏 。四、硬水和软水 1.硬水是含有较多 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的水,而软水是不含或少含 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

3.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全

初中化学方程式及其相关知识点总结1、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Ca(OH)2+CO2===CaCO3↓+H2O(复分解反应) 现象:石灰水由澄清变浑浊。

相关知识点:这个反应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2、镁带在空气中燃烧2Mg +O2=MgO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

3、水通电分解(或水的电解)2H2O = 2H2↑+O2 ↑(分解反应)现象:阴极、阳极有大量的气泡产生。相关知识点:(1)阳极产生氧气,阴极产生氢气;(2)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

4、生石灰和水反应CaO + H2O === Ca(OH)2(化合反应)现象:白色粉末溶解,并放出大量的热 相关知识点:(1)最终所获得的溶液名称为氢氧化钙溶液,俗称澄清石灰水;(2)在其中滴入无色酚酞,酚酞会变成红色;(3)生石灰是氧化钙,熟石灰是氢氧化钙。5、铜粉在空气中受热 2Cu + O2 = 2CuO(化合反应)现象:紫红色物质逐渐变成黑色粉末6、实验室制取氧气(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KClO3 2KCl + 3O2↑( 分解反应) 相关知识点:(1)二氧化锰在其中作为催化剂,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度;(2)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3)反应完全后,试管中的残余固体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进行分离的方法是:(1)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钾;(2)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二氧化锰。2KMnO4===K2MnO4+MnO2+O2↑(分解反应)相关知识:管口放一团棉花2H2O2====2H2O+O2↑(分解反应)7、木炭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C + O2 = CO2(化合反应)现象:在空气中是发出红光,在氧气中 是发出白光;相关知识点:反应后的产物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来进行检验。

8、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S + O2 SO2(化合反应)现象:在空气中是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是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相关知识点:该气体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污染物。

9、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3Fe + 2O2 Fe3O4( 化合反应)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相关知识点:(1)在做此实验时,应先在集气瓶中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砂,目的是防止集气瓶爆裂。

(2)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3)铁丝要绕成螺旋形以减少散热,提高温度。

10、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2P2O5(化合反应)现象:产生大量而浓厚的白烟。相关知识点:(1)烟是固体小颗粒;雾是液体小颗粒。

(2)此反应常用于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11、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 + O2 2H 2O(化合反应)现象: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相关知识点:(1)氢气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 (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1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 +H2O+CO2↑(复分解反应) 现象:白色固体溶解,同时有大量气泡产生。

相关知识点:(1)碳酸钙是一种白色难溶的固体,利用它能溶解在盐酸中的特性,可以用盐酸来除去某物质中混有的碳酸钙;(2)由于浓盐酸有挥发性,不能使用浓盐酸;(3)由于硫酸钙微溶于水,不能使用硫酸,否则反应会自动停止。13、煅烧石灰石(碳酸钙高温分解)CaCO3 CaO+CO2↑(分解反应)相关知识点:是工业上制取CO2的原理14、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CH4 + 2O2 CO2 + 2H2O现象:火焰明亮呈浅蓝色 相关知识点:(1)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一种洁净无污染的燃料。

(2)通常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来检验是否有水生成;用一个用澄清的石灰水润湿过的小烧杯罩在上方来检验是否有CO2生成15、铁丝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Fe+CuSO4==FeSO4+Cu(置换反应)现象:铁丝表面有一层光亮的红色物质析出。16、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CuSO4+2NaOH===Cu(OH)2↓+Na2SO4现象: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17、用盐酸来清除铁锈 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复分解反应)现象:铁锈消失,溶液变成黄色。18、硝酸银溶液与盐酸溶液混合AgNO3+HCl== AgCl↓+HNO3(复分解反应)现象: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

相关知识点:实验室常用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来鉴定氯离子19、氯化钡溶液与硫酸溶液混合BaCl2+H2SO4===BaSO4↓+2HCl(复分解反应)现象: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相关知识点:实验室常用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来鉴定硫酸根离子。

20、硫酸铜遇水变蓝CuSO4 + 5H2O === CuSO4•5H2O现象:白色粉末逐渐变成蓝色 相关知识点:(1)实验室常用CuSO4白色粉末来检测反应是否有水生成或物质中是否含有水。(2)实验室也用CuSO4白色粉末来吸收少量水分21、木炭和氧化铜高温反应C+2CuO 2Cu+CO2↑(置换反应)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

相关知识点:还原剂:木炭;氧化剂:氧化铜22、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 2CO + O2 2CO2(化合反应)现象:产生蓝色火焰 相关知识点:(1)一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3)一氧化碳是一种有剧毒的气体,它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要强得多。

2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CO + CuO Cu + CO2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

4.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详细点

1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总结核心知识氧化还原反应核心知识一、几个基本概念1.氧化还原反应:凡有电子转移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表现为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物质失去电子的反应(体现为元素化合价有升高)是氧化反应;物质得电子的反应(体现为元素化合价降低)是还原反应.3.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后被氧化形成的生成物为氧化产物.氧化剂在反应中得电子被还原形成的生成物为还原产物.4.氧化性和还原性:物质在反应中得电子为氧化剂,氧化剂具有氧化性;物质在反应中失电子为还原剂,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各概念间的关系为: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表示方法①双线桥法:例1 它表示反应中电子得失情况和结果.线桥由反应物指向生成物的同一元素上.②单线桥法例(上例) 它表示反应中电子转移情况.线桥由还原剂失电子元素指向氧化剂的得电子元素.三、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同氧化还原反应间的关系1.置换反应全都是氧化还原反应.2.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有一部分为氧化还原反应.3.复分解反应全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四、元素的价态与氧化性、还原性的关系一般常见的处于最低价态的元素不能再得到电子,只具有还原性.例如一切金属单质为O价Cl-1、S-2、O-2等,处于最高价态的元素 等不能再失去电子,只可能得到电子而具有氧化性.处于中间价态的元素,如 等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还常以某一方面为主.如S、O2、Cl2以氧化性为主.五、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1)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一般需依据氧化还原反应而定.(2)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3)根据非金属活动顺序进行判断六、氧化还原反应基本类型1.全部氧化还原型:变价元素的所有原子的价态物发生变化如:2H2+O2 2H2O Zn+2HCl H2↑+ZnCl2等2.部分氧化还原型:变价元素的原子只有部分价态发生变化如:MnO2+4HCl(浓) MnCl2+Cl2↑+2H2O3.自身氧化还原型,同一物质中不同元素发生价态改变如:2KClO3 2KCl+3O2↑ 2H2O 2H2↑+O2↑4.歧化反应型:同一物质中同一元素发生价态的改变如:Cl2+2NaOH NaCl+NaClO+H2O七、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1.两个守恒关系: 质量守恒和得失电子总数守恒.2.归中律:即同种元素的不同价态反应遵循“可靠拢不相交”.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方程式核心知识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电解质:在水溶液或受热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或受热熔化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例1 CaO、SO3溶于水能导电,Fe能够导电,它们是否是电解质?解析 CaO本是电解质,但不能说是因为它溶于水能导电才是电解质.溶于水有以下反应:CaO+H2O=Ca(OH)2,此时为Ca(OH)2的导电;SO3本身不是电解质,溶于水有以下反应:SO3+H2O=H2SO4,此时为H2SO4的导电.电解质实际上指的是不与水反应,通过本身电离出自由移离子而导电的一类化合物.Fe不是化合物故不属于电解质与非电解质之列.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二、离子反应1.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叫离子反应.离子互换型 (复分解反应型) 2.类型氧化还原型三、离子方程式1.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离子之间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2.意义:离子方程式表示同一类型的所有的离子反应.3.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方法:(1)“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2)“拆”:把易溶且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凡是难溶、难电离,以及气体物质均写成化学式.(3)“删”:删去反应前后不参加反应的离子.(4)“查”:检查离子方程式两边的原子个数是否相等,电荷总数是否相等.四、判断离子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的方法必须考虑以下五条原则:(1)依据物质反应的客观事实.释例1:铁与稀盐酸反应:2Fe+6H+=2Fe3++3H2↑(错误),正确的是:Fe+2H+=Fe2++H2↑.(2)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释例2:Cl2+I-=Cl-+I2(错误),正确的是:Cl2+2I-=2Cl-+I2.(3)必须遵守电荷平衡原理.释例3:氯气通入FeCl2溶液中:Fe2++Cl2=Fe3++2Cl-(错误),正确的是:2Fe2++Cl2=2Fe3++2Cl-.(4)氧化还原反应还必须遵守得失电子守恒原理.应注意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转移电子数是否配平.(5)必须遵循定组成原理(即物质中阴、阳离子组成固定).释例4:Ba(OH)2溶液和稀H2SO4混合:Ba+OH-+H++SO42-=BaSO4↓+H2O(错误),正确的是:Ba2++2OH-+SO42-+2H+=BaSO4↓+2H2O.五、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所谓几种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1.同一溶液中若离子间符合下列任意一个条件就会发生离子反应,离子之间便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1)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如Ba2+与CO32-、Ag+与Br-、Ca2+与SO42-和OH-、OH-与Cu2+等不能大量共存.(2)生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如NH4+与OH-,H+与CO32-、HCO3-、S2-、HSO3-、SO32-等不能大量共存.2.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如H+与CO32-、S2-、。

5.化学知识总结(详细点)

您好!因章节总结内容太多,无法上传。

现把总结的考点给您,请参考●.常见物质填充探空气球的稀有气体:He (氦气) 侯氏制碱法制的纯碱:Na2CO3 (碳酸钠,俗称苏打)用于发泡剂的小苏打:NaHCO3 (碳酸氢钠); 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Ca(OH)2 (氢氧化钙)配制波尔多液的盐:CuSO4 (硫酸铜) 烧碱/火碱/苛性钠: NaOH (氢氧化钠)——制肥皂食盐:NaCl (氯化钠)——腌制食品,厨房调味。 大理石的主要成分:CaCO3 (碳酸钙),白色固体,用于建筑材料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 (氧化铁),红棕色固体。

常见的复合肥:KNO3 (硝酸钾)浅绿色溶液: FeSO4(硫酸亚铁溶液)或 FeCl2(氯化亚铁溶液) 蓝色溶液:CuSO4 (硫酸铜溶液)或 CuCl2 (氯化铜溶液)紫黑色固体:KMnO4(高锰酸钾) 绿色粉末状固体:Cu2(OH)2CO3(碱式碳酸铜) 黄色固体单质:S (硫)——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硫导致酸雨。 蓝色沉淀:Cu(OH)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H2O (常温下液体,最常见的溶剂) 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CO (难溶于水)空气中体积分数居第二位的元素与地壳中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Al2O3 可用于除铁锈的酸:HCl 或 H2SO4 ●气体制取的反应方程式:①用高锰酸钾制O2的原理(化学方程式): 2KMnO4△ K2MnO4+ MnO2+ O2↑ (分解反应)②用过氧化氢溶液制O2的原理: 2H2O2 MnO2 2H2O + O2↑ (分解反应)③实验室制取CO2的药品:CaCO3和稀HCl,反应原理: CaCO3+ 2HCl = CaCl2 + CO2↑+ H2O (复分解反应)④实验室制氢气: Zn + H2SO4 = ZnSO4 + H2↑ (置换反应)●关于二氧化碳: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固体CO2叫干冰,由于干冰升华时吸热可进行人工降雨。

①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②CO2和水反应:CO2通入石蕊试液中,可观察到:紫色石蕊变红,化学方程式为:CO2 + H2O = H2CO3,稍加热,又观察到红色变紫色,化学方程式为:H2CO3==CO2 ↑+ H2O。③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现象:石灰水变浑浊,化学方程式为:CO2+ Ca(OH)2 = CaCO3↓+ H2O●关于水:1.通电两电极有气体产生,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水通电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通电2H2↑+ O2↑,正、负极气体的体积比为1︰2。

氢气具有可燃性,化学方程式为2H2 + O2点燃2H2O,不纯的氢气(混有空气)遇明火有可能爆炸,所以点燃H2前验纯。2.可用于吸附净水的物质有活性炭,加入肥皂水来区分硬水软水,如果肥皂泡多是软水,如果肥皂泡少是硬水。

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有煮沸水(生活)、蒸馏(实验室)。●关于甲烷CH4:甲烷是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燃烧产生蓝色火焰,反应方程式CH4 + 2O2点燃CO2 + 2H2O,罩在火焰上方干冷的烧杯壁有水珠出现,证明甲烷中含有H元素,把烧杯倒过来加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甲烷中含有C元素。

●关于一氧化碳:⑴ 具有毒性,使人中毒的生理过程是CO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缺氧。⑵ 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化学方程式为:2CO+O2点燃 2CO2,现象蓝色火焰,生成的气体使石灰水变浑浊。

⑶有还原性,可用作还原剂,CO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3CO +Fe2O3高温2Fe+3CO2,现象红棕色的Fe2O3变黑色,生成的气体使石灰水变浑浊。实验时,先通CO气体,再加热,目的是赶走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CO与空气混合而引起爆炸。

停止加热后,还要继续通CO,直到玻璃管冷却,目的是防止灼热的铁被氧化。●关于金属铁:Fe,银白色,而铁粉为黑色;铁生锈的条件是氧气与水同存,防锈措施有:保持干燥洁净、刷漆、涂油、镀其他金属等。

铝:Al,金属铝的自我保护,方程式:4Al+3O2==2Al2O3 因为铝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铝具有致密特点。铝制品不要用钢丝网刷洗,以免损坏氧化铝保护膜。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说明:(1)越靠前金属活动性就越强,前边的金属可以从后边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该金属出来(钾钙钠除外) (2)排在氢前边的金属,可以从酸(稀硫酸、盐酸)中置换出氢气;排在氢右边的则不能。若判断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如判断铁与铜的活动性强弱)方法通常有:①将一种金属单质放入另一种金属的盐溶液中,看是否能发生置换反应(铁放硫酸铜溶液中或铜放硫酸亚铁溶液中)②将两种金属单质分别放入稀盐酸中,看气泡速率快慢③都在空气中(或氧气中)灼烧,看现象★涉及金属的其他相关反应: ①铜丝在空气中加热:2Cu+O2△ 2CuO 现象是亮红色固体变黑色,②湿法炼铜:Fe+CuSO4==Cu+FeSO4 现象是铁表面有一层亮红色的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③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 Fe3O4 现象: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④铁与稀盐酸反应:Fe+2HCl==FeCl2+H2↑ 现象:固体消失,生成大量气泡,溶液变为浅绿色。

⑤2Mg+O2点燃 2MgO 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零星考点:1.化学变化的本质。

6.初三化学重点知识总结

化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二、初中化学之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 (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 (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气体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学肥料:N、P、K 13、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

15、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18、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全为混合物) 19、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20、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21、炼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2、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23、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4、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25、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二氧化碳。 26、实验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种物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

27、酒精灯的三个火焰:内焰,外焰,焰心。 28、使用酒精灯有三禁:禁止向燃着的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29、玻璃棒在粗盐提纯中的三个作用:搅拌、引流、转移 30、液体过滤操作中的三靠:(1)倾倒滤液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2)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端,(3)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31、固体配溶液的三个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32、浓配稀的三个步骤:计算,量取,溶解。 33、浓配稀的三个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

34、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 35、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6、药品取用的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37、金属活动顺序的三含义:(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3)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8、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9、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1)温度,(2)是否搅拌(3)固体颗粒的大小 40、使铁生锈的三种物质:铁,水,氧气。

41、溶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42、影响溶解度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

三、初中化学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 1、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 2、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3、煤气:一氧化碳(CO) 4、天然气:甲烷(CH4) 5、石灰石/大理石:(CaCO3) 6、生铁/钢:(Fe) 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 8、铁锈:(Fe2O3) 四、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俗称 1、氯化钠 。

7.初三上化学知识点总结

化学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一、药品的取用原则 1、使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取用药品注意节约:取用药品应严格按实验室规定的用量,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即液体取1-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

3、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即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到指定的容器里。 4、实验时若眼睛里溅进了药液,要立即用水冲洗。

二、固体药品的取用 1、块状或密度较大的固体颗粒一般用镊子夹取, 2、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用钥匙(或纸槽)。 3、使用过的镊子或钥匙应立即用干净的纸擦干净。

二、液体药品(存放在细口瓶)的取用 1、少量液体药品的取用---用胶头滴管 吸有药液的滴管应悬空垂直在仪器的正上方,将药液滴入接受药液的仪器中,不要让吸有药液的滴管接触仪器壁;不要将滴管平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以免沾污滴管;不能用未清洗的滴管再吸别的试剂(滴瓶上的滴管不能交叉使用,也不需冲洗) 2、从细口瓶里取用试液时,应把瓶塞拿下,倒放在桌上;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靠试管口或仪器口,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 3、量筒的使用 A、取用一定体积的液体药品可用量筒量取。

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俯视读数偏高,仰视读数偏底。

B、量取液体体积操作:先向量筒里倾倒液体至接近所需刻度后用滴管滴加到刻度线。 注意:量筒是一种量器,只能用来量取液体,不能长期存放药品,也不能作为反应的容器。

不能用来量过冷或过热的液体,不宜加热。 C、读数时,若仰视,读数比实际体积低;若俯视,读数比实际体积高。

三、酒精灯的使用 1、酒精灯火焰:分三层为外焰、内焰、焰心。 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温度最低,因此加热时应把加热物质放在外焰部分。

2、酒精灯使用注意事项:A、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2/3;B、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灭;C、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D、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以免引起火灾。E、不用酒精灯时,要盖上灯帽,以防止酒精挥发。

3、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可以加热的仪器,但必须垫上石棉网的是烧杯、烧瓶;不能加热的仪器有:量筒、玻璃棒、集气瓶。 4、给药品加热时要把仪器擦干,先进行预热,然后固定在药品的下方加热;加热固体药品,药品要铺平,要把试管口稍向下倾斜,以防止水倒流入试管而使试管破裂;加热液体药品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要把试管向上倾斜45°角,并不能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别人四、洗涤仪器: 1、用试管刷刷洗,刷洗时须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止试管损坏。

2、仪器洗干净的标志是: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四、活动探究 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P7—P9 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探究:P10—P12 六、绿色化学的特点:P6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基本概念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如石蜡的熔化、水的蒸发 2、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物质的燃烧、钢铁的生锈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生成一、基本概念 新的物质。

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不伴随化学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

如铁易生锈、氧气可以支持燃烧等。 5、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如N2 O2 CO2 P2O5等。 6、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

如空气、蔗糖水等(里面的成分各自保持原来的性质) 7、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N2 O2 S P等。

8、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如CO2 KClO3 SO2 等。

9、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中,其中一种元素的氧元素的化合物。如CO2 SO2等。

10、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A+B ==AB 11、分解反应:由一中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AB ===A +B 12、氧化反应:物质与氧的反应。(缓慢氧化也是氧化反应) 13、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又叫触媒)[应讲某种物质是某个反应的催化剂,如不能讲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而应讲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14、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二、空气的成分 1、空气含氧量的测定——过量红磷的燃烧实验P23 问题:(1)为什么红磷必须过量?(耗尽氧气) (2)能否用硫、木炭、铁丝等物质代替红磷?(不能,产生新物质) 2、空气的成分: N2 :78% O2:21% 稀有气体:。

化学小专题知识回顾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