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秋节的小知识
中秋简介 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是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也叫“仲秋节”;又因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节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
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是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中秋节英语:The Moon Festival or the Mid-Autumn Festival (on the 15th day of the 8th lunar month) 中秋节从2008年起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由来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
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
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古人赋予月亮许多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幅幅斑驳陆离的胜景。自汉至唐,墨客骚人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
至北宋太宗年间,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届时万民同庆。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
中秋节成为一年之中的重大节日,又与科举考试有着极其微妙的关系,在我国封建社会,开科取士,一直是统治者十分重视的一件大事。而三年一次的秋闱大比,恰好安排在八月里举行。
胜景与激情结合在一起,人们便将应试高中者,誉为月中折桂之人。每到中秋,必须进行隆重庆贺,成为全社会人民的重要风俗,经朝历代,盛行不衰,中秋节逐渐成为我国三大节日(春节、端午、中秋)之一。
中秋传说 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去。 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
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
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
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
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这个嫦娥奔月的故事以鲜明的态度和绚丽的色彩歌颂、赞美了嫦娥,与古文献有关嫦娥的记载相比较,可见人们对嫦娥奔月的故事做了很多加工,修饰,使娥娥的形象与月同美,使之符合人们对美的追求。
与现代流传甚广的“嫦娥奔月”相左,《全上古文》辑《灵宪》则记载了“嫦娥化蟾”的故事:“嫦娥,羿妻也,窃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将往,枚占于有黄。
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
嫦娥变成癞蛤蟆后,在月宫中终日被罚捣不死药,过着寂寞清苦的生活,李商隐曾有诗感叹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吴刚伐桂 抬头仰望明月,可见当中有些黑影,在我国便传说这就是吴刚在伐桂。
唐代,演绎出吴刚砍桂的神话,传说月中桂树高达五百丈,这。
2.中秋小知识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
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显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如宁波、台州、舟山,这与方国珍占据温、台、明三州时,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袭击而改“正月十四为元宵、八月十六为中秋”有关。
此外在香港,过了中秋兴犹未尽,还要在十六夜再狂欢一次.名为“追月”。
3.关于中秋节的常识
中秋祭月
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文人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以上内容出自百度百科/view/2568.htm
4.中秋如何健康吃月饼 记住七个小常识
中秋佳节将至,吃月饼是肯定是少不了的,月饼是高油高糖的食物,多吃对身体不好,那么怎样吃月饼才是健康的呢?又有些什么讲究呢?小编为大家列出了以下几点,希望大家都能健康吃月饼,健健康康过中秋。
1、月饼要多吃新鲜的月饼花色品种繁多,不可能样样都能吃到。如按一家人口的多少,选购喜欢吃的几种月饼,各切成几份,同时分食,就可以品尝到多种风味。
2、吃月饼应泡杯热茶热茶一则可以止渴,二则能去除异味、解油腻、助消化。普洱茶、绿茶、茉莉花茶、菊花茶都是不错的选择。
不喝茶的话白开水也好,但一定要是温热的,喝冷饮可能会导致腹泻。 3、吃月饼应适量月饼中含有较多的油脂、蔗糖,不宜过量食用,特别是老人、儿童、肠胃功能不适者。
一定要记住,月饼不能当正餐吃,最好是在两餐之间食用。晚上应少吃或不吃,特别是不要在睡觉前两个小时吃,老年人更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4、吃月饼应先咸后甜月饼一般是咸、甜两种,如咸甜月饼同食,应先吃咸的,后吃甜的;如果备有鲜、咸、甜、辣等不同风味的月饼,应按鲜、咸、甜、辣的顺序吃,才能把月饼的味道品尝出来。 5、要注意月饼的保质期专家介绍说,现在的月饼包装越来越高档,许多人将月饼当做礼物来馈赠亲友,于是许多月饼就这样被送来转去好几回,才被打开食用。
由于月饼主要是由油脂、糖类组成,因此容易变质。但是许多人在明知月饼已经过了保质期的情况下,由于其价格昂贵,还没有尝到酸败味,还是将月饼吃了。
其实这样对身体损害非常大,食用过期的食物轻者会引起食用者急性肠胃炎,严重的还可能会造成癌变,因此食用月饼也要注意保质期。 6、无糖月饼也有糖市中医院营养师胡婷婷介绍目前市场上月饼的主要成分是面粉、白糖、油脂和配料,其热量非常高,多食对人体无益。
而针对市场上的“健康无糖”月饼,胡婷婷指出所谓的无糖月饼仅指的是不含蔗糖。月饼中的夹心果仁,外面的淀粉等在人体内最终还是会转化为糖分,摄入过多的话,同样会引起脂肪和血糖含量超标。
因此患者吃无糖月饼也要适量。此外胆囊炎、胆石症、胃炎、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患者也不能多吃月饼,即使是无糖的月饼,其中的花生,果仁夹心食用过多也会增加血液稠度,加重心脏负担,甚至可诱发心肌梗塞。
7、有些人不宜吃月饼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病人,吃月饼会增加胃酸分泌,对溃疡愈合不利;慢性胆囊炎、慢性胰腺炎病人,吃月饼容易使病情复发,引起剧烈的胆绞痛及上腹痛;胆结石病人吃月饼会刺激胆汁,易引发胆绞痛发作,特别是青少年胆结石患者,一定要禁食月饼;慢性腹泻、急性肝炎和恢复期肝炎病人,也要忌食月饼。此外,患有龋齿的病人,尽量少食月饼,吃完后立即刷牙洁齿;肥胖、高血脂、动脉硬化、高血压及冠心病病人吃月饼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会升高,血液变得更加黏稠,因此一定要少吃。
5.家庭烤箱制作月饼的小知识有哪些
月饼制作配方及步骤; 原料 白面粉、鸭蛋黄、红豆沙馅、白糖浆、碱水、生油、鸡蛋. 制作方法 1. 将白糖浆、碱水、生油、面粉一点点的融合,和成面团.面粉、白 糖浆、碱水、生油的比例依次为5:4:1.4:1. 2. 把和好的面揪成大小相同的小面团,并擀成一个个面饼待用. 3. 把豆沙捏成小圆饼,包入鸭蛋黄,裹紧成馅团. 4. 将馅团包入擀好的面饼内,揉成面球. 5. 准备一个木制的月饼模具,放入少许干面粉,将包好馅的面团放入模具中,压紧、压平. 然后再将其比模具中扣出. 6. 用鸡蛋调出蛋汁,比例为3个蛋黄1个全蛋,待用. 7. 把月饼放入烤盘内,用毛刷刷上一层调好的蛋汁再放入烤箱. 8. 烤箱的温度为180度,约烤20分钟左右,中间要取出一次,再刷一遍蛋汁. 这是软皮月饼的制作方法,在完备制月饼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和面的比例要根据自家使用的原料灵活把握. 2. 馅内的鸭蛋最好用生蛋黄,这样烤月饼时,蛋黄出的油会融进月饼饼皮内. 3. 把月饼从模具中扣出时,用力要均匀,不可反复用力,一般侧扣一下,反面正扣一下即 可出来:模具中的干粉也不宜多放. 4、上烤箱烤的时间应根据月饼块的大小,也可在烤的过程中打开烤箱看一看,以免烤焦. 5、为了烤出的月饼更香,在和面时可少加入一点黄油,但切记不可多加,以免起酥. 水晶奶香月饼 皮料配方(单位:克) 馅料配方(单位:克) 月饼专用粉:500 糖胶:830 花生油:300 奶香馅:6400 草梅馅:1600 烤素:10 枧水:20 干面:80 刷黄鸡蛋:200 馅料制作方法 月饼皮制作方法 1、奶香馅分80个,每个重量80克 1、糖胶,枧水搅拌均匀 2、草梅馅分80个,每个重量20克 2、花生油加入1内搅拌均匀 3、用奶香馅包草梅馅 3、面粉烤素过筛,分两次加入2内搅拌均匀,面团醒30分再用 制作方法: 1、月饼皮,馅比重2:8。
2、饼皮按成薄圆片,包入馅,放入模具内,用手按平压实,使月饼花纹清晰,再磕出模,码入烤盘,表面喷水或刷水。 3、月饼烤制分二次进行,第一次烤至表面微黄,出炉刷蛋黄液,第二次月饼烤制分二次进行,第一次烤至表面微黄,出炉刷蛋黄液,第二次月饼烤至表面金黄色,不塌腰,不青墙。
4、炉温:上火220摄氏度,下火180摄氏 5、质量要求:外形花纹清晰,饱满,饼腰微凸,饼面不凹缩,没毛边,爆裂,漏馅等,皮馅松软,不离骨,表面油润光亮,底部呈浅褐色。 秋梅赏月 皮料配方(单位:克) 馅料配方(单位:克) 月饼专用粉:1000 糖胶:830 花生油:300 特级白莲馅:7800 鲜玫瑰200 烤素:10 枧水:20 干面:80 刷黄鸡蛋:200 馅料制作方法 月ぶ谱鞣椒? 1、将鲜玫瑰花加入琢谀凇?nbsp; 2、糖胶,枧水搅拌均匀、每个馅重量100克 3、花生油加入1内搅拌均匀、制作方法同奶香月饼 4、面粉烤素过筛,分两次加入2内搅拌均匀,面团醒30分再用。
制作方法同水晶香月饼 三潭印月 皮料配方(单位:克) 馅料配方(单位:克) 月饼专用粉:1000 糖胶:830 花生油:300 红莲馅:2400 黑枣馅:1600 椰蓉馅:2400 烤素:10 枧水:20 干面:80 刷黄鸡蛋:200 鸭蛋黄:80 月饼皮制作方法 馅料制作方法 1、糖胶,枧水搅拌均匀 2、三种馅各分80个,每个重量30克 3、花生油加入1内搅拌均匀 4、用三种馅包上个鸭黄蛋。 5、面粉烤素过筛,分两次加入2内搅拌均匀,面团醒30分再用。
制作方法同水晶香月饼 鲜肉月饼的制作方法易餐网 原料: 面粉500克,肉糜300克,白糖60克,麦芽糖15克,酱油20克,味精10克,熟猪油210克,盐、料酒、麻油、姜末各少许 制作过程: 1. 先将肉糜加入盐、糖、味精、酱油、料酒、麻油、姜末,然后顺一个方向拌和。拌透后再加入清水60克,继续拌至水肉融合并有粘性为止,放入冰箱备用。
2. 将300克面粉、15克麦芽糖、120克熟猪油、45克白糖拌和,加入175克沸水揉成水油面。 3. 将200克面粉加入90克熟猪油擦成油酥面。
4. 将油酥面包入水油面中,封口朝上按平。在案板上撒上干面粉,将面团擀成3厘米厚的酥皮。
5. 将大块酥皮分成两块,每块卷成一个长条,下成40个剂子。 6. 将剂子按扁,包入15克肉馅,封口做成月饼。
7. 将月饼封口朝下放在烘热的平底锅上,盖上锅盖,烘烤每面。 烘烤3-5分钟,视两面均成金黄色,再盖上锅盖用微火烘焙至月饼边沿呈乳白色,出现松酥状,即可出锅。
凤梨冰皮月饼的制作方法 皮料: 冰皮预拌粉500克 糖粉150克 白奶油150克 冰开水250克 制作: 1、将糖粉,水放在打蛋机内,搅拌至糖溶化。 2、将冰皮加入1搅拌3分钟再将白奶油加入一起拌匀至光滑放冰箱内静置30分钟。
3、凤梨馅300克。 4、皮馅比重3:7。
5、成型后,要直接装入封口包装。 6、要冷藏储存销售。
7、可添加色香油,制成各种不同的颜色、口感的冰皮月饼。 一种多味月饼馅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味月饼馅及其制作方法。
它含有糖70-80份,食用油45-50份,卤制品70-80份,糕粉40-55份,花椒粉2-3份,辣椒粉2-3份,胡椒粉1-2份,天然香料粉1-2份以及适量盐;其制作是先卤制,再搅拌混合各组分,最后静置得到。本发明由于是采用卤制品作为月饼馅的主料,使其具有浓郁的川味,集麻、辣、鲜、香、咸、甜为一体。
6.有关月亮的文化常识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与春节、端午、清明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直至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则始于宋朝。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是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也叫“仲秋节”;又因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节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是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中秋节从2008年起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古人赋予月亮许多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幅幅斑驳陆离的胜景。自汉至唐,墨客骚人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至北宋太宗年间,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届时万民同庆。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
中秋节成为一年之中的重大节日,又与科举考试有着极其微妙的关系,在我国封建社会,开科取士,一直是统治者十分重视的一件大事。而三年一次的秋闱大比,恰好安排在八月里举行。胜景与激情结合在一起,人们便将应试高中者,誉为月中折桂之人。每到中秋,必须进行隆重庆贺,成为全社会人民的重要风俗,经朝历代,盛行不衰,中秋节逐渐成为我国汉族三大节日(春节、端午、中秋)之一些地方还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习俗。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外,还有香港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树中秋、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