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一年级数学小知识

2021-11-09 综合 86阅读 投稿:无人暖

1.【求小学一年级数学小知识】

数学小知识 数学符号的起源 数学除了记数以外,还需要一套数学符号来表示数和数、数和形的相互关系.数学符号的发明和使用比数字晚,但是数量多得多.现在常用的有200多个,初中数学书里就不下20多种.它们都有一段有趣的经历.例如加号曾经有好几种,现在通用"+"号."+"号是由拉丁文"et"("和"的意思)演变而来的.十六世纪,意大利科学家塔塔里亚用意大利文"più"(加的意思)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加,草为"μ"最后都变成了"+"号."-"号是从拉丁文"minus"("减"的意思)演变来的,简写m,再省略掉字母,就成了"-"了.到了十五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美正式确定:"+"用作加号,"-"用作减号.乘号曾经用过十几种,现在通用两种.一个是"*",最早是英国数学家奥屈特1631年提出的;一个是"· ",最早是英国数学家赫锐奥特首创的.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认为:"*"号象拉丁字母"X",加以反对,而赞成用"· "号.他自己还提出用"п"表示相乘.可是这个符号现在应用到集合论中去了.到了十八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莱确定,把"*"作为乘号.他认为"*"是"+"斜起来写,是另一种表示增加的符号."÷"最初作为减号,在欧洲大陆长期流行.直到1631年英国数学家奥屈特用":"表示除或比,另外有人用"-"(除线)表示除.后来瑞士数学家拉哈在他所著的《代数学》里,才根据群众创造,正式将"÷"作为除号.十六世纪法国数学家维叶特用"="表示两个量的差别.可是英国牛津大学数学、修辞学教授列考尔德觉得:用两条平行而又相等的直线来表示两数相等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于是等于符号"="就从1540年开始使用起来.1591年,法国数学家韦达在菱中大量使用这个符号,才逐渐为人们接受.十七世纪德国莱布尼茨广泛使用了"="号,他还在几何学中用"∽"表示相似,用"≌"表示全等.大于号"〉"和小于号"〈",是1631年英国著名代数学家赫锐奥特创用.至于≯""≮"、"≠"这三个符号的出现,是很晚很晚的事了.大括号"{ }"和中括号"[ ]"是代数创始人之一魏治德创造的.。

2.小学的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1、数与代数: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式与方程、比和比例。

2、空间与图形:线与角、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3、统计与可能性:量的计量、统计、可能性。

4、实践与综合应用:探索规律、一般复合应用问题、典型应用问题、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问题、比和比例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综合应用问题。扩展资料:整数1、整数的意义:…像-4,-3,-2,-1,0,1,2,3,…这样的数叫整数。

2、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叫做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4、数位 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如果数a能被数b(b≠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或a的因数)。

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约数。

7、什么叫比:两个数相除就叫做两个数的比。如:2÷5或3:6或1/3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8、什么叫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3:6=9:189、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

10、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如3:χ=9:18 解比例的依据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11、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的比值(也就是商k)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正比例关系。如:y/x=k(k一定)或kx=y12、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反比例关系。

如:x*y=k(k一定)或k/x=y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13、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其实,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这个小数乘以100%就行了。

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14、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其实,把分数化成百分数,要先把分数化成小数后,再乘以100%就行了。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15、要学会把小数化成分数和把分数化成小数的化法。16、最大公因数:几个数都能被同一个数一次性整除,这个数就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或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最大公约数。)

17、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18、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19、通分:把异分母分数的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的分数,叫做通分。(通分用最小公倍数)20、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约分用最大公因数)21、最简分数: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分数计算到最后,得数必须化成最简分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即能用2进行 约分。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能被5整除,即能用5进行约分。

在约分时应注意利用。22、偶数和奇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

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23、质数(素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24、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28、利息=本金*利率*时间(时间一般以年或月为单位,应与利率的单位相对应)29、利率: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一年的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年利率。

一月的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月利率。30、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整数,叫做自然数。

0也是自然数。31、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32、一天的时间:一天有24小时,一小时60分,1分60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学数学知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学数学。

3.小学一年级数学一般都学什么

第一重点:认识图形(二) 一、图形可分为(1)平面图形;(2)立体图形1. 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2. 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二、图形的拼组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还可以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2.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需要4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8个小正方体。3. 两个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

(两个特殊的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4个长方体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第二重点:分类与整理 分类的方法:一般是(1)按形状;(2)按颜色;(3)按用途;(4)按种类。

在分类的同时,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第三重点:认识人民币1. 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2. 人民币各单位之间的换算:1元=10角;10角=1元;1角=10分;10分=1角;10角=100分;1元=100分。3. 主要题型:填合适的单位。

(注意和生活实际联系) 计算: 元+元 角+角 满10角记得换成1元 元-元 角-角 “角”不够减向“元”借1元当10角再计算 如:(1)2元8角+6角=2元14角=3元4角 (2)65元-3元7角 =64元10角-3元7角=61元3角4. 解决问题:先画批,找准数据,再列式计算。列式时用:“几元几角+几元几角”的形式来表示,不用小数形式列式。

5. 换钱:1张10元可以换5张2元。1张100元可以换5张20元。

1张100元可以换2张50元。 1张50元可以换10张5元。

6. 2.00元=2元;0.50元=5角;59.90元=59元9角;9.25元=9元2角5分。第四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1.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读数、写数的方法: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2. 单数:个位上是1,3,5,7,9的自然数。

3. 双数:个位上是0,2,4,6,8的自然数(0除外)。4. 整十数:个位上是0的自然数(0除外) 。

5. 5个十,5个一,组成起来是55。(十位上的5表示5个十,个位上的5表示5个一。)

读作:五十五(写语文汉字) 写作:55(写数学字)6. 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一、十、百是计数单位。

要写汉字) 数的组成:(注意不同的问法) 例:68是由6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68是由8个一和6个十组成的68里面有(6)个十和(8)个一,有(68)个一。68十位上的数是6,表示6个十(写汉字),个位上的数是8,表示8个一(写汉字)。

7. 比较两位数大小的方法:先看十位,哪位数大它就大。如果十位相同,再看个位,哪位数大它就大。

(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8. 当两个数量相差很大时可以用“多得多,少得多”来描述;当两个数量相差不大时可以用“多一些,少一些”来描述。

9. 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1。注意题型:个位上的数是7,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少3,这个数是()。

(写完记得对照题意检查一遍) 第五重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十位加、减十位,个位加、减个位。1. 不进位的加法 20 + 30 = 50 67 + 2 = 69 68 + 30 = 982. 不退位的减法 80 - 50 = 30 69 - 2 = 67 98 - 30 = 68 二、进位加法(凑十法)1. 凑十歌:一凑九,二凑八,三凑七来四凑六,五五相凑就满十。

(注:凑十的两个数互为补数)2. 20以内进位加:凑十法:8+72=15 十位加1,个位减补数(2+8=10,2是8的补数)3. 100以内进位加362+8=44 提炼方法:个位用弧线连上,十位加1,个位减补数。(方法和20以内一样) 三、退位减法1.20以内退位减: 破十法 :161-9=7 个位加补数 2. 100以内退位减:361-9=27 提炼方法:个位用弧线连上,十位减1,个位加补数。

第六重点:小括号1. 一个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2. 一个算式里没有括号,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第七重点:找规律1.重复出现的规律:○□□○□□○?○□□(每组规律要用圆圈圈起来)2.变化的规律:2 5 8 11 14 □ □ □ 18 15 12 □ 3 4 6 9 □ □3.数列里的规律:写出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差再观察、间隔两个数之间是否有规律、三个数之间是否有联系。标出每组规律,再根据规律填数。

4.小学一到五年级数学知识重点汇总(详细)

小学五年级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三 单 元 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有8个顶点. 2、正方体的特征:正方体有6个面,这6个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面完全相同;有12条棱,所有的棱长度相等;有8个顶点. 正方体可以看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3、相交于一个顶点的3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4、长方体或者正方体的12条棱的总长度叫做他们的棱长总和.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用字母可以表示为=C长方体(a+b+h)4.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用字母可以表示为=12aC正方体. 5、长方体或者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用字母表示为=(ab+ah+bh)2S长方体.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用字母表示为2=6aS正方体. 6、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元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用字母表示为3cm、3dm、3m.3311000dmcm,3311000mdm. 7、棱长是1 cm的正方体,体积是13cm.一个手指尖的体积大约是13cm. 棱长是1 dm的正方体,体积是13dm.一个粉笔盒的体积大约是13cm. 棱长是1 m的正方体,体积是13m.用3根1 m长的木条,做成一个互成直角的架子架在墙角,它的体积是13cm. 8、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用字母表示为=abhV长方体.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用字母表示为3=aV正方体.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统一公式:支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9、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它的容积.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计量液体的体积,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用字母表示是L和ml. 4 311Ldm,311mlcm,11000Lml 10、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的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是要从容器里面量出长、宽、高. 11、形状不规则的物体,求他们的体积,可以用排水法.水面上升或者下降的那部分水的体积就是物体的体积. 第 四 单 元 一、分数的意义 1、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2、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做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把什么平均分,什么就是单位“1”. 3、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一个分数的分母越大,分数单位越小;一个分数的分母越小,分数单位越大. 4、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可以表示整数除法的商;除法里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中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里的分母,出号相当于分数线. =被除数被除数除数除数,=分子分子分母分母. 5、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解题方法:用除法计算. =一个数一个数另一个数另一个数在解决问题中,要先找出单位“1”和比较量,一般来说,问题中“是”或“占”的后面是单位“1”,前面的比较量,如果没出现这两个字,要根据题意判断, 再根据公式“1=1比较量比较量单位“”单位“” ”计算. 6、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用分数表示)时,等于低级单位的数值两个单位间的进率,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二、真分数和假分数 1、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由整数部分(不包括0)和真分数合成的分数叫做带分数. 2、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要用分子除以分母.当分子是分母的倍数时, 5 能化成整数;当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时,能化成带分数,商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是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3、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原来的分母做分母,用分母和整数的乘积再加上原来的分子作分子,用式子表示成:+=分母整数分子带分数分母三、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 1、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可以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对分数进行约分或通分,或者把分母化成指定的分母或分子的分数. 2、两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公因数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小的数就是他们的最大公因数;当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时,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3、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可以用列举法分别列出这两个数的因数,再寻找公有的因数.也可以用短除法计算. 4、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约分时可以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1除外)去除,一步步来约分,也可以直接用最大公因数去除,直接约分. 5、两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倍数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一般情况下,求一个数的倍数可以用列举法、图示法、大数翻倍法、短除法.当两个数是倍数关系时,大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互质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积. 6、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的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四、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1、小数化分数的方法 小数化成分数时,小数。

5.小学一年级要掌握哪些数学知识

一、认识数(一)有趣的“0”“一年级0”可以表示没有,“0”可以参加计算,“0”在数中起到占位作用,“0”可以表示起点,表示0度。

(二)基数与序数表示物体的多少时,用的是基数;表示物体排列的次序时,用的是序数。基数与序数不同,基数表示物体的多少,序数表示物体的排列次序。

二、数一数(一)数简单图形数零乱放置的物体或数某一类图形的个数时,应先将所有物体依次标上序号,可以按照序号,顺序观察,数准指定的图形。注意对于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观察的结果也会不同。

因此在数简单图形时,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分析问题。

有关一年级数学小知识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