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天是农历"冬至".请介绍一下"冬至"的知识及有关民风民俗.谢
冬至(Winter Solstice),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1],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
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
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中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这天之后,太阳又逐渐北移。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
《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
《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
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冬至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并且是最重要的节气之一。
冬至是按天文划分的节气,古称“日短”、“日短至”。冬至这天,太阳位于黄经270度,阳光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相应的,南半球在冬至日时白昼全年最长。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十一月十五日,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
《通纬·孝经援神契》:“大雪后十五日,斗指子,为冬至,十一月中。阴极而阳始至,日南至,渐长至也。”
《恪遵宪度抄本》说:“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至,故曰冬至。‘至’者,极也。”
可见我们的古人对此早有认识。 冬至又称为冬节,依照我国传统的历法,以五日为一候,三候十五日为一节或一气,在一年里又分为十二节与十二气,合称为二十四节气,这就是择日学上所用的节气,择日学上是依农历的节气来选定吉课,而所谓的农历则为阳历与阴历的结合,阳历指的就是二十四节气(把太阳运行的周期分为十二个阶段,再划分二十四个节气,一节一气为一个月),阴历乃为纯粹的月份(按照月亮所行的周期而定),日子都在国历的十二月二十二或二十三两日。
因为冬至并没有固定于特定一日,所以和清明一样,被称为“活节”。在冬至这一天,对于位于北半球的台湾,这时太阳刚好直射在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上,使得台湾处于冬季的季节,因此使得北半球的白天最短,黑夜最长。
冬至过后,太阳又慢慢地向北回归线转移,台湾也由冬季接近春季,北半球的白昼又慢慢加长,而夜晚渐渐缩短,所以古时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意思是说从冬至开始,阳气又慢慢的回升。 古人认为到了冬至,虽然还处在寒冷的季节,但春天已经不远了。
这时外出的人都要回家过冬节,表示年终有所归宿。闽台民间认为每年冬至是全家人团聚的节日,因为这一天要祭拜祖先,如果外出不回家,就是不认祖宗的人。
根据周朝的记载,民间有利用冬至日至郊外祭祀天的活动,又因为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因此,在周代的正月等于我们现在的十一月,所以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一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因此,也可以说:过“冬节”是自汉代以后才有。就因历法的不同,使得民间一直传承著周历历法,认为冬至过后就是另一年的开始(才有吃圆仔后就多了一岁的说法)这也是冬至为何在民间会那么受重视,但是这样的错误传承,使得民间的观念与目前择日学上,所用的夏历历法有了很大的出入,这样的错误观念应该矫正,把正确的历法传承才对。
另外民间有以冬至日的天气好坏与来到的先后,来预测往后的天气。俗语说:“冬至在月头,要冷在年底;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无雪也没霜”(这是依据冬至日到来的早晚,推测寒流到台湾的早晚);俗语也说:“冬至黑,过年疏;冬至疏,过年黑”(意思是:冬至这天如果没有太阳,那么过年一定晴天,反之,如果冬至放晴,过年就会下雨)。
我国古代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动”,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糜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糜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糜感阴气渐退而解角;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冬至一般在公历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
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
2.冬至有什么习俗
家人团聚。
冬至作为冬季中的中华民族的一个大节日,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顿饭,是最基本的过节习俗。在一个城市的亲人都要聚到一起,常常聚到老人家里庆祝。
不在一个城市也会往家里打电话问候。 吃饺子。
这是最常见最普遍的习俗了,冬至到吃饺子几乎是家家户户的传统了。冬至前几天的超市中,面粉饺子粉什么的也是最畅销的。
如果家里人多,还会多包几种馅儿的饺子。小孩子还会希望吃到带糖果或者其他有趣的馅儿的饺子。
祭祀活动。有些老人会在冬至这一天去老家上上坟,不方便回老家的也会在家里,做一个小供桌,摆上一些饺子、酒、水果等,祭奠家中故去的老人。
喝羊肉汤。据说是从汉代的大将军樊哙那里传来的。
冬季多吃羊肉有利于身体内火旺盛,抗寒有效,是冬季饮食首选。在山东一些地方,冬至喝羊肉汤是当地的一种习俗。
汤圆,麻薯……南方没有北方那么冷。冬至时也会吃一些地方特色食物,来迎接冬至的到来。
比如汤圆、麻薯、酒酿丸子等。
3.冬至的民俗有哪些
冬至,俗称“冬节”,在古代是很隆重的节日。在二十2113四节气中,冬至也最受重视。
古人认为到了冬至,虽然还处在寒冷的季节,但春天已经不远了。这时外出的人都要回家过冬节,表示年终有所归宿。闽台民间认为每年冬至是全家人团聚的节日,因为这一天要祭拜祖先,如果外出不回家,就是不认祖宗的人。
冬至这一天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5261,许多人家利用这一夜,用糯米粉做“冬至圆”。为了区别于4102后来的春节前夕的“辞岁”,冬节的前一日叫做“添岁”或“亚岁”,表示“年”还没过完,但大家都已经长了一岁。
我国各地的风俗民情虽各有差别,但大致是相同的。做冬至圆时1653,经常应孩子们的要求捏一些小动物,如小猫、小狗、小兔子、小老虎等等。孩子们每到此时都很高兴。吃冬至圆以前,在门窗桌柜床灯的后面,都要分别粘一个冬至圆,称为“耗晌”,要等到“送灶”以后才能烤食。吃冬至圆时,入口必须成双成对,以求吉利。吃到内最后只剩两粒,表示已婚的人将会万事如意;剩下一颗,表示单身未婚者将会凡事顺利。还容有些家庭在傍晚,用应时的果品、三牲拜神祭祖。也有在这一天“晒冬米”的,就是把白米用水洗过,在这天的阳光下曝晒后收藏起来,留给日后有病的人煮粥吃。
4.冬至都有什么习俗
冬至(Winter Solstice),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 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 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还有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的习俗,谚语:冬至到,吃水饺,还有关于该节气的诗词和影视作品。
馄饨面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 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 家家户户都吃馄饨。
吃狗肉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吃饺子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冬至吃饺子
张 仲景是南阳西鄂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祛寒娇耳汤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 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 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娇耳”医治冻疮。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 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 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红豆糯米饭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5.冬至的习俗有哪些
(1) 冬至吃水饺 冬至吃水饺的习俗有哪些?,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是南阳 稂东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 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
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 病施药,大堂行医。 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
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 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
便让其弟子在南 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 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 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
人们吃了“娇 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 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 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昔年,潮汕人迫于生计,离乡别井,漂洋过 海谋生,历尽艰辛。每逢冬至思念亲人之情心切,总要回乡与家人团聚。
“吃甜 丸,庆团圆”,象征着全家团圆,吉祥如意。这是潮汕侨乡过冬至的特色习俗,古今 皆然。
潮汕人家冬至还有“贴丸”的习俗有哪些?。冬至日祭祖后,把甜丸贴在门神、灶台、水井、砂砻、石白、水缸等等器物上,取“招福”之意。
潮人先贤还把冬至看做是节 令转换的节气,潮谚有“冬节阳生万物苏醒”。可见潮汕人吃冬节丸的内涵极为 丰富。
(1) 天子郊祀祭天 在古时,天子祭天几乎是冬至最重大的保留节目了,这种活动持续了三千年。 也许浮躁的我们今天很难体会:隆重不等于闹腾。
所以,那在寒冷的黑夜里,在静 i盘的星空下的所谓盛大,看起来竟如此难以置信。那些场景,也几乎不能再还原 在人们生活中了,只有故纸堆里那些平淡的、重复的字语发出幽幽的暗光:“祀昊 天上帝于圜丘。
注曰:冬至日,祀五方帝及日月星辰于郊坛。”(《周礼》)“十月庚 寅,冬至亲祀圜丘于南郊。
”(《晋书》) “冬至日,祭天于圜丘,玉用苍壁,牲用玉色,乐用夹锺为宫乐,作六变。”(《三 礼义宗》……冬至祭天的记载,可上溯到殷商。
华夏民族对天地的崇拜一直是极 为重要的精神信仰,比如最高统治者(不论是三代之王还是皇帝)都称作天子,表 达了一种受命于天而教治万民的传统秩序观。 自古以来,祭天是冬至日最重要、最隆重的风俗。
旧时,帝王亲自参加的最重要的祭祀有三项:天地、社稷、宗庙。 对天的祭祀至髙无上,自然也是只有天的儿子才能承担的专门工作。
天子于每年 冬至等重大时节都要祭天,登基等大事也例须祭告天地。祭天有专门的场所,《周 礼•大司乐》云:“冬至日祀天于地上之圜丘”。
每到这时,天子将率三公九卿大夫 前往郊外寰丘祭祀,仪仗齐备,乐舞既调,皇帝于郊外特修的圜丘坛举行告祀礼, 禀告上天五谷业已丰登,主祭的是昊天上帝,配祭则是皇帝的列祖列宗及日、月、云、雨、风、雷诸神。三献、祭酒、读祝、奠币是少不了的,祭祀上天还要特别燃柴禋 祀,从而能将消息传达至天上去。
我国现存最大的祭天坛庙为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的北京天坛。皇帝祭天仪 式极其盛大,按照典制规定,皇帝需在祭天的前三日来斋宫斋戒,祭天大典从冬至 日的拂晓正式开始,据说冬至这天夜里阳气就开始逐渐增强。
祭天大礼分为迎 神、奠玉帛、进俎、献礼等9项程序,在古时候,每当这一日,如果是一个合格的天 子,在孟冬寒夜初晓、星光微曦的时刻,他应该已经立于圜丘之上仰望苍茫宇 宙了。 (2) 九九消寒图 冬至民间有贴绘“九九消寒图”的习俗有哪些?。
消寒图是记载进九以后天气阴晴的, 以卜来年丰歉。 消寒图的形式很多。
简单的是画纵横九栏格子,每格中间再画钱形,共得八 十一钱,每天涂一钱,涂法是“上阴下晴、左风右雨、雪当中”,民间歌谣谓:“上阴下 晴雪当中,左风右雨要分清,九九八十一全点尽,春回大地草青青。 ” 或者选择九个九画的字联成一句,放在格中,也是日涂一笔。
一般选用的九 画字联句有“庭(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徐珂《清稗类钞•时令类》载:“宣宗御 制词,有‘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一句,各句九言,言各九画,其后双钩之,装潢成 幅,曰九九消寒图……自冬至始,日填一划,凡八十一日而毕事。
” 除以上的两种以外,更有一种“雅图”,是画素梅一枝,梅花瓣共计八十一,每 天染一瓣,都染完以后,则九九尽,春天临。《帝京景物略》云:“冬至,画素梅一枝, 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 更有韵致的是,妇女晓妆染梅。
明人杨允浮《涞京杂咏一百首》咏及此俗,其 自注云:“冬至后,贴梅花一枝于窗间,佳人晓妆,日以胭脂日图一圈,八十一圈既 足,变作杏花,即暖回矣。”这种设计,可谓独出机抒,由梅而杏、由冬而春,季节的 变换又与佳人晓妆的胭脂联系,真让人叫绝。
无怪乎杨氏诗以咏之:试数窗间九 九图,余寒消尽暖初回。 梅花点遍无余白,看到今朝是杏。
6.冬至节气养生知识 冬至民俗有哪些盘点
冬至时节饮食宜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食宜清淡,不宜吃浓浊、肥腻和过咸食品。冬天阳气日衰,脾喜温恶冷,因此宜食温热之品保护脾肾。吃饭宜少量多餐。应注意“三多三少”,即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多,糖类、脂肪、盐少。
此外,在精神调养方面,要尽量保持精神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不要强求名利、患得患失。合理用脑,有意识地发展心智,培养良好的性格,时刻保持心态平和,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生活乐趣。避免劳累过度,积劳成疾,同时要注意加强身体锻炼。
从养生学上来讲,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主要是因为“气始于冬至”。因此,此时节更应科学地运用养生之道,调理得当。因为从冬季开始,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由动转静。
7.冬至习俗有哪些
冬至习俗:冬至吃水饺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
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滕州羊肉汤 冬至吃羊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羊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
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习俗。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现山东滕州一带,这天被称作伏九,节前会给长辈送诸如羊肉等礼品,伏九家家都要喝羊肉汤,对个人对长辈对家庭都为图个好兆头。 江南米饭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
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台湾糯糕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 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 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
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
冬至节祖先,在台湾一直世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萝卜、青菜、豆腐、木耳等。
台州擂圆 浙江台州人好美食,冬至是一年中重要节气,在这一天要做些特色菜肴和食物,首先要祭奠祖先,祈祷祖先保佑全家人来年一切平安如意。然后全家人欢乐地聚在一起喝酒吃菜。
其中吃“冬至圆”(擂圆,又叫硬擂圆、翻糙圆)是台州的老传统,擂圆取圆圆润润、团圆之意。 擂圆是冬至的重头戏,“圆”意味着“团圆”“圆满”,与平日里吃的汤圆相比, 临海人的冬至圆不但内容丰富、形式各异,而且意味深长。
擂圆是用糯米粉做的,先把糯米粉和温水揉成面团,再摘成醋碟大小的圆子揉圆,煮熟后放在豆黄粉里滚拌,因为这个过程临海的方言叫“擂”,所以冬至圆起名叫“擂圆”,而豆黄粉是用黄豆炒熟后磨成粉再拌入红糖,味道香甜浓郁,配上糯米圆的细腻糯软,令人食欲大增。 夹一个粘满豆粉的擂圆,趁热咬上一口,香喷喷、甜滋滋、暖烘烘、软绵绵,一股幸福的滋味油然而生。
除了经典的甜圆,也有很多家里喜欢咸的冬至圆,咸圆就是在糯米团里放馅,包类似猪肉、豆腐干、冬笋、香菇、红萝卜、白萝卜等细丁,可蒸可煮,鲜香多汁,另有一番滋味。 苏州酿酒 姑苏地区对冬至这一节气非常重视,姑苏地区有俗语云:“冬至如大年”。
传统的姑苏人家,会在冬至夜喝冬酿酒,冬酿酒是一种米酒,加入桂花酿造,香气宜人。姑苏百姓在冬至夜畅饮冬酿酒的同时,还会配以卤牛肉、卤羊肉等各式各样的卤菜。
在寒冷的冬天,冬酿酒不仅能够驱寒,更是寄托了姑苏人对生活的一种美好的祈愿。 江西麻糍 麻糍,是浙江,江西的特产,也是福建人的传统小吃、福建人祭祀时的供品。
麻滋阴干后蒸、煎、火烤、砂炒皆宜。 麻糍也是闽南著名小吃,其中又以南安英都出产最为出名,其原料为上好糯米、猪油、芝麻、花生仁、冰糖等。
麻糍香甜可口,食后耐饿,有着甜、滑的口感,且软韧、微冰。 成品色泽鲜白,滑韧透明。
广东潮汕的汤圆 潮汕地区汉族民谚云:“冬节大如年”、“冬节没返没祖宗”。意思是外出的人,到冬至这一天无论如何要赶回家敬拜祖宗,否则就是没有祖家观念。
海峡两岸的同胞,都很看重冬至,把冬至当作团圆节。
8.冬至都有什么习俗
冬至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冬至习俗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
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正因如此,使冬至食文化丰富多彩,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不下数十种。
经过数千年发展,又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 冬至节,大部分地区习惯吃饺子,山区传统是吃糕,晋南地区兴盛熬油菜根米汤喝。
也有的地方是吃馄饨,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 吃馄饨 我国许多地方有冬至吃馄饨的风俗。
据《燕京岁时记》载:“冬至馄饨夏至面。 ”,冬至这天,京师人家多食馄饨。
南宋时,当时临安(今杭州)也有每逢冬至这一天吃馄饨的风俗。宋朝人周密说,临安人在冬至吃馄饨是为了祭祀祖先。
只是到了南宋,我国才开始盛行冬至食馄饨祭祖的风俗。 吃汤圆 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民间便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汤圆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
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圆,他们在家宴上尝新酿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圆子,然后用肉块垒于盘中祭祖。 吃“捏冻耳朵” “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
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那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
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
吃年糕 从清末民初直到现在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在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风味的年糕,早上吃的是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中午是油墩儿菜、冬笋、肉丝炒年糕,晚餐是雪里蕻、肉丝、笋丝汤年糕。
冬至吃年糕,年年长高,图个吉利。 吃荞麦面 浙江等地每逢冬至这天,全家男女老少都要集齐,嫁出去的女儿也要赶回婆家。
家家户户要做荞麦面吃。习俗认为,冬至吃了荞麦,可以清除肠胃中的猪毛、鸡毛。
吃赤豆糯米饭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 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
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吃菜包 菜包则是用糯米磨成粉和熟烂的鼠曲蓬篙等物,揉合做成栖,做成半月形,里面包笋丝、豆干、菜脯等,是自古以来祭冬的祭物,古人叫做环饼(晋代时叫做寒具)。
冬至的清早,家庭主妇必须早起“浮圆仔”(用糖水煮汤圆)、“炊菜包”(蒸菜包)并准备祭拜神明、祖先,并且享用“冬至圆”,吃了“冬至圆”,带有象征团圆及添岁之意;在从前,祭拜之后还以“冬至圆”粘在门户、器具上,称为“饷耗”。 北方还有不少地方,在冬至这一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因为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中医认为羊肉狗肉都有壮阳补体有功效,民间至今有冬至有进补的习俗。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
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
冬至节 祖先,在台湾一直世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
9.冬至的民俗有哪些
冬至,俗称“冬节”,在古代是很隆重的节日。
在二十四节气中,冬至也最受重视。 古人认为到了冬至,虽然还处在寒冷的季节,但春天已经不远了。
这时外出的人都要回家过冬节,表示年终有所归宿。闽台民间认为每年冬至是全家人团聚的节日,因为这一天要祭拜祖先,如果外出不回家,就是不认祖宗的人。
冬至这一天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许多人家利用这一夜,用糯米粉做“冬至圆”。为了区别于后来的春节前夕的“辞岁”,冬节的前一日叫做“添岁”或“亚岁”,表示“年”还没过完,但大家都已经长了一岁。
我国各地的风俗民情虽各有差别,但大致是相同的。 做冬至圆时,经常应孩子们的要求捏一些小动物,如小猫、小狗、小兔子、小老虎等等。
孩子们每到此时都很高兴。吃冬至圆以前,在门窗桌柜床灯的后面,都要分别粘一个冬至圆,称为“耗晌”,要等到“送灶”以后才能烤食。
吃冬至圆时,入口必须成双成对,以求吉利。 吃到最后只剩两粒,表示已婚的人将会万事如意;剩下一颗,表示单身未婚者将会凡事顺利。
还有些家庭在傍晚,用应时的果品、三牲拜神祭祖。也有在这一天“晒冬米”的,就是把白米用水洗过,在这天的阳光下曝晒后收藏起来,留给日后有病的人煮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