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化常识优

2022-11-30 综合 18阅读 投稿:温瞳

1.高中生必知的文学常识有哪些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劝学 《荀子》逍遥游(节选) 《庄子》邹忌讽齐国讷谏 《战国策》过秦论 贾谊屈原列传 司马迁报任安书 司马迁陈情表 李密兰亭集序 王羲之归去来兮辞 陶潜谏太宗十思疏 魏徵滕王阁序 王勃师说 韩愈阿房宫赋 杜牧六国论 苏洵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赤壁赋 苏轼石钟山记 苏轼项脊轩志 归有光登泰山记 姚鼐 这些有的是需要全部背下来的,有的只要把选段背下来即可,教材上都有介绍的,名篇老师也会告诉你,并且要求你背诵的,滕王阁序、逍遥游等最好全部背诵下来。

我上高中的时候就是这样,现代的张晓风,席慕容的书也很好,希望多多涉猎一些,语言都很美的。

外国的一些为学当然也要了解,相信你的老师会告诉你的,红与黑、傲慢与偏见 等 此外 最好多看一些莎士比亚的戏剧等等。

希望采纳。

2.

2009 光明优+杯 ——让青少年读懂中国系列活动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征答卷(高中用) 答案

一.1 与子偕老 鲜克有终

2 秋水共长天一色 出自于著名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

3 枉则直 敝则新 多则惑 出自《老子》第二十二章

4 望崦嵫而勿迫 吾将上下而求索 出自屈原·离骚

5 (宋)朱熹 明清 “格物致知”

6 孔子 孟子 荀子

7 古希腊悲喜剧 印度梵剧 昆曲

二.1 答:1是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就是几千 年 来中华儿女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精神状态的生动写照。

2是忧患自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突出表现了中国人民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度历史责任感。

3 是和平安定。提倡“和为贵”、“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注重营造一种和谐、安定的社会局面。

4是正道直行。提倡“养浩然正气”,弘扬“君子坦荡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和道德情操。这几个方面,都有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深烙印,是民族精神的精华,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性。

2 答:口号”师夷长技以制夷”

方面:1打破了传统的夷夏之辨的文化价值观

2摒弃了九洲八荒、天圆地方、天朝中心的史地观念,树立了五大洲、四大洋的新的世界史地知识

3传播了近代 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别种文化样式、社会制度、风土人情,拓宽了国人的视野,开辟了近代 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时代新风气。

3 答:特点:1开放性 2 等级性 .3 地域性 4 多源性

作用:1 区分属性 2 “别婚姻”(我国古代已发现近亲婚姻对后代发育不良,就实行了“同姓不婚”规定,以姓氏为不可婚姻的标识。这对优化民族素质起到很好的作用) 3 使中华民族的家族观念和宗族观念较为强烈 4 成为华人人种遗传的桥梁 5 造就了血缘文化

三 作文参考材料

1 据国家文物局介绍,成都金沙太阳神鸟图案又被称为“四鸟绕日”,画面是四只神鸟围绕着太阳飞行。中心的太阳向四周喷射出十二道光芒。环绕太阳飞翔的四只神鸟,反映了先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自由、美好、团结向上的寓意。十二道太阳光芒与四鸟的“十二”与“四”是中国文化经常使用的数字,诸如十二个月,十二生肖、四季、四方等,表达了先民们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整体的圆形图案寓意民族团结、和谐包容,圆形的围合也体现了保护的概念。

金沙太阳神鸟原物是一件金饰,2001年出土于四川成都金沙遗址,是21世纪我国考古的一个重大发现

2 成都金沙遗址发掘出土的3000多年前的太阳神鸟金饰图案,表达了华夏先民向往太阳、崇尚光明的梦想,它体现出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与航天人发射“神六”飞船所彰显的民族精神一脉相承。图案整体的完美寓意民族团结、和谐包容,与我们现在构建和谐社会相互融合

3 举办世博会的目的往往是为了庆祝重大的历史事件或某个国家、地区的重要纪念活动,以展示人类在某一领域中,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举办世博会,不仅给参展国家带来发展的机遇,扩大国际交流和合作,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且给举办国家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宣传和扩大了举办国家的知名度和声誉,促进了社会的繁荣和进步。

4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含义

会徽中三人合臂相拥的图形,形似美满幸福,相携同乐的三口之家;也可抽象概括为“你、我、他”的全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洋溢着崇尚和谐、聚合的中华民族精神,体现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

会徽图案形似汉字“世”,并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相得益彰,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

会徽以绿色为主色调,富有生命活力,增添了向上、升腾、明快的动感和意蕴,抒发了中国人民面向未来,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创造激情。

5 从表面而言,两者跨越时空达数千年,毫无联想可言.但从"金沙太阳神鸟"的深层含义(材料1和2)与上海世博会会徽含义联系起来----和谐,包容,自强不息等等,表达美好祝愿和期望.

3.

刚好有,拿去~

2009 光明优+杯 ——让青少年读懂中国系列活动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征答卷(高中用) 答案

一.1 与子偕老 鲜克有终

2 秋水共长天一色 出自于著名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

3 枉则直 敝则新 多则惑 出自《老子》第二十二章

4 望崦嵫而勿迫 吾将上下而求索 出自屈原·离骚

5 (宋)朱熹 明清 “格物致知”

6 孔子 孟子 荀子

7 古希腊悲喜剧 印度梵剧 昆曲

二.1 答:1是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就是几千 年 来中华儿女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精神状态的生动写照。

2是忧患自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突出表现了中国人民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度历史责任感。

3 是和平安定。提倡“和为贵”、“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注重营造一种和谐、安定的社会局面。

4是正道直行。提倡“养浩然正气”,弘扬“君子坦荡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和道德情操。这几个方面,都有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深烙印,是民族精神的精华,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性。

2 答:口号”师夷长技以制夷”

方面:1打破了传统的夷夏之辨的文化价值观

2摒弃了九洲八荒、天圆地方、天朝中心的史地观念,树立了五大洲、四大洋的新的世界史地知识

3传播了近代 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别种文化样式、社会制度、风土人情,拓宽了国人的视野,开辟了近代 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时代新风气。

3 答:特点:1开放性 2 等级性 .3 地域性 4 多源性

作用:1 区分属性 2 “别婚姻”(我国古代已发现近亲婚姻对后代发育不良,就实行了“同姓不婚”规定,以姓氏为不可婚姻的标识。这对优化民族素质起到很好的作用) 3 使中华民族的家族观念和宗族观念较为强烈 4 成为华人人种遗传的桥梁 5 造就了血缘文化

三 作文参考材料

1 据国家文物局介绍,成都金沙太阳神鸟图案又被称为“四鸟绕日”,画面是四只神鸟围绕着太阳飞行。中心的太阳向四周喷射出十二道光芒。环绕太阳飞翔的四只神鸟,反映了先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自由、美好、团结向上的寓意。十二道太阳光芒与四鸟的“十二”与“四”是中国文化经常使用的数字,诸如十二个月,十二生肖、四季、四方等,表达了先民们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整体的圆形图案寓意民族团结、和谐包容,圆形的围合也体现了保护的概念。

金沙太阳神鸟原物是一件金饰,2001年出土于四川成都金沙遗址,是21世纪我国考古的一个重大发现

2 成都金沙遗址发掘出土的3000多年前的太阳神鸟金饰图案,表达了华夏先民向往太阳、崇尚光明的梦想,它体现出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与航天人发射“神六”飞船所彰显的民族精神一脉相承。图案整体的完美寓意民族团结、和谐包容,与我们现在构建和谐社会相互融合

3 举办世博会的目的往往是为了庆祝重大的历史事件或某个国家、地区的重要纪念活动,以展示人类在某一领域中,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举办世博会,不仅给参展国家带来发展的机遇,扩大国际交流和合作,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且给举办国家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宣传和扩大了举办国家的知名度和声誉,促进了社会的繁荣和进步。

4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含义

会徽中三人合臂相拥的图形,形似美满幸福,相携同乐的三口之家;也可抽象概括为“你、我、他”的全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洋溢着崇尚和谐、聚合的中华民族精神,体现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

会徽图案形似汉字“世”,并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相得益彰,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

会徽以绿色为主色调,富有生命活力,增添了向上、升腾、明快的动感和意蕴,抒发了中国人民面向未来,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创造激情。

5 从表面而言,两者跨越时空达数千年,毫无联想可言.但从"金沙太阳神鸟"的深层含义(材料1和2)与上海世博会会徽含义联系起来----和谐,包容,自强不息等等,表达美好祝愿和期望.

4.跪求光明优+杯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卷(高中组)答案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卷(高中用)参考答案

一、填空

1.以沫;以湿;《庄子·大宗师》

2.仰止;行止;《诗经·小雅》

3.落霞与孤鹜齐飞;《腾王阁序》

4.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

5.曹雪芹;10载;5次;百科

6.唱;念;做;打;舞;生;旦;净;丑

7.40卷;郦道元;1400;《三峡》

8.1405;郑和;刘家

二、简答

1.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以及各种民俗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2.《步辇图》反映的是什么内容?它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步辇图》是以贞观十五年(641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历史事件为题材,描绘唐太宗接见来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

对比手法

3.针灸的主要特点

针灸疗法的特点是治病不靠吃药,只是在病人身体的一定部位用针刺入,达到刺潋神经并引起局部反应,或用火的温热刺激烧灼局部,以达到治病的目的。

4.略

三、作文

5.用高中政治的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对网络文化的认识

由于你这个题目没有背景材料,因此,我只能按照一般理解来解答.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发挥网络文化的积极影响,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反之,则贻害无穷;2、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网络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3、网络文化具有两面性:优秀的、健康的网络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健康的网络文化使人精神颓废,不利于人的健康发展4、我们要充分利用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自觉抵制落后、腐朽的网络文化,文明上网,健康上网.同时政府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6.光明优+杯 知识竞赛问卷(高中组) 填空答案是什么

是光明优+杯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卷(高中组)吗???

如果是 就是下面的啦

1.以沫;以湿;《庄子·大宗师》

2.仰止;行止;《诗经·小雅》

3.落霞与孤鹜齐飞;《腾王阁序》

4.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

5.曹雪芹;10载;5次;百科

6.唱;念;做;打;舞;生;旦;净;丑

7.40卷;郦道元;1400;《三峡》

8.1405;郑和;刘家

7.

2009 光明优+杯 ——让青少年读懂中国系列活动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征答卷(高中用) 答案一.1 与子偕老 鲜克有终 2 秋水共长天一色 出自于著名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 3 枉则直 敝则新 多则惑 出自《老子》第二十二章 4 望崦嵫而勿迫 吾将上下而求索 出自屈原·离骚 5 (宋)朱熹 明清 “格物致知” 6 孔子 孟子 荀子 7 古希腊悲喜剧 印度梵剧 昆曲二.1 答:1是自强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就是几千 年 来中华儿女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精神状态的生动写照。 2是忧患自省。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突出表现了中国人民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度历史责任感。 3 是和平安定。

提倡“和为贵”、“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注重营造一种和谐、安定的社会局面。 4是正道直行。

提倡“养浩然正气”,弘扬“君子坦荡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和道德情操。这几个方面,都有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深烙印,是民族精神的精华,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性。

2 答:口号”师夷长技以制夷” 方面:1打破了传统的夷夏之辨的文化价值观 2摒弃了九洲八荒、天圆地方、天朝中心的史地观念,树立了五大洲、四大洋的新的世界史地知识 3传播了近代 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别种文化样式、社会制度、风土人情,拓宽了国人的视野,开辟了近代 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时代新风气。 3 答:特点:1开放性 2 等级性 .3 地域性 4 多源性 作用:1 区分属性 2 “别婚姻”(我国古代已发现近亲婚姻对后代发育不良,就实行了“同姓不婚”规定,以姓氏为不可婚姻的标识。

这对优化民族素质起到很好的作用) 3 使中华民族的家族观念和宗族观念较为强烈 4 成为华人人种遗传的桥梁 5 造就了血缘文化三 作文参考材料 1 据国家文物局介绍,成都金沙太阳神鸟图案又被称为“四鸟绕日”,画面是四只神鸟围绕着太阳飞行。中心的太阳向四周喷射出十二道光芒。

环绕太阳飞翔的四只神鸟,反映了先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自由、美好、团结向上的寓意。十二道太阳光芒与四鸟的“十二”与“四”是中国文化经常使用的数字,诸如十二个月,十二生肖、四季、四方等,表达了先民们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

整体的圆形图案寓意民族团结、和谐包容,圆形的围合也体现了保护的概念。 金沙太阳神鸟原物是一件金饰,2001年出土于四川成都金沙遗址,是21世纪我国考古的一个重大发现 2 成都金沙遗址发掘出土的3000多年前的太阳神鸟金饰图案,表达了华夏先民向往太阳、崇尚光明的梦想,它体现出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与航天人发射“神六”飞船所彰显的民族精神一脉相承。

图案整体的完美寓意民族团结、和谐包容,与我们现在构建和谐社会相互融合 3 举办世博会的目的往往是为了庆祝重大的历史事件或某个国家、地区的重要纪念活动,以展示人类在某一领域中,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举办世博会,不仅给参展国家带来发展的机遇,扩大国际交流和合作,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且给举办国家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宣传和扩大了举办国家的知名度和声誉,促进了社会的繁荣和进步。

4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含义会徽中三人合臂相拥的图形,形似美满幸福,相携同乐的三口之家;也可抽象概括为“你、我、他”的全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洋溢着崇尚和谐、聚合的中华民族精神,体现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会徽图案形似汉字“世”,并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相得益彰,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

会徽以绿色为主色调,富有生命活力,增添了向上、升腾、明快的动感和意蕴,抒发了中国人民面向未来,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创造激情。 5 从表面而言,两者跨越时空达数千年,毫无联想可言.但从"金沙太阳神鸟"的深层含义(材料1和2)与上海世博会会徽含义联系起来----和谐,包容,自强不息等等,表达美好祝愿和期望.。

8.

刚好有,拿去~ 2009 光明优+杯 ——让青少年读懂中国系列活动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征答卷(高中用) 答案 一.1 与子偕老 鲜克有终 2 秋水共长天一色 出自于著名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 3 枉则直 敝则新 多则惑 出自《老子》第二十二章 4 望崦嵫而勿迫 吾将上下而求索 出自屈原·离骚 5 (宋)朱熹 明清 “格物致知” 6 孔子 孟子 荀子 7 古希腊悲喜剧 印度梵剧 昆曲 二.1 答:1是自强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就是几千 年 来中华儿女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精神状态的生动写照。 2是忧患自省。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突出表现了中国人民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度历史责任感。 3 是和平安定。

提倡“和为贵”、“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注重营造一种和谐、安定的社会局面。 4是正道直行。

提倡“养浩然正气”,弘扬“君子坦荡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和道德情操。这几个方面,都有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深烙印,是民族精神的精华,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性。

2 答:口号”师夷长技以制夷” 方面:1打破了传统的夷夏之辨的文化价值观 2摒弃了九洲八荒、天圆地方、天朝中心的史地观念,树立了五大洲、四大洋的新的世界史地知识 3传播了近代 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别种文化样式、社会制度、风土人情,拓宽了国人的视野,开辟了近代 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时代新风气。 3 答:特点:1开放性 2 等级性 .3 地域性 4 多源性 作用:1 区分属性 2 “别婚姻”(我国古代已发现近亲婚姻对后代发育不良,就实行了“同姓不婚”规定,以姓氏为不可婚姻的标识。

这对优化民族素质起到很好的作用) 3 使中华民族的家族观念和宗族观念较为强烈 4 成为华人人种遗传的桥梁 5 造就了血缘文化 三 作文参考材料 1 据国家文物局介绍,成都金沙太阳神鸟图案又被称为“四鸟绕日”,画面是四只神鸟围绕着太阳飞行。中心的太阳向四周喷射出十二道光芒。

环绕太阳飞翔的四只神鸟,反映了先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自由、美好、团结向上的寓意。十二道太阳光芒与四鸟的“十二”与“四”是中国文化经常使用的数字,诸如十二个月,十二生肖、四季、四方等,表达了先民们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

整体的圆形图案寓意民族团结、和谐包容,圆形的围合也体现了保护的概念。 金沙太阳神鸟原物是一件金饰,2001年出土于四川成都金沙遗址,是21世纪我国考古的一个重大发现 2 成都金沙遗址发掘出土的3000多年前的太阳神鸟金饰图案,表达了华夏先民向往太阳、崇尚光明的梦想,它体现出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与航天人发射“神六”飞船所彰显的民族精神一脉相承。

图案整体的完美寓意民族团结、和谐包容,与我们现在构建和谐社会相互融合 3 举办世博会的目的往往是为了庆祝重大的历史事件或某个国家、地区的重要纪念活动,以展示人类在某一领域中,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举办世博会,不仅给参展国家带来发展的机遇,扩大国际交流和合作,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且给举办国家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宣传和扩大了举办国家的知名度和声誉,促进了社会的繁荣和进步。

4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含义 会徽中三人合臂相拥的图形,形似美满幸福,相携同乐的三口之家;也可抽象概括为“你、我、他”的全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洋溢着崇尚和谐、聚合的中华民族精神,体现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 会徽图案形似汉字“世”,并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相得益彰,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

会徽以绿色为主色调,富有生命活力,增添了向上、升腾、明快的动感和意蕴,抒发了中国人民面向未来,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创造激情。 5 从表面而言,两者跨越时空达数千年,毫无联想可言.但从"金沙太阳神鸟"的深层含义(材料1和2)与上海世博会会徽含义联系起来----和谐,包容,自强不息等等,表达美好祝愿和期望.。

9.高中语文文化知识(回答得好我加财富)

高中语文第一册 1.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出生于江苏东海。

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另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

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毛泽东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2.《采莲赋》:南朝皇帝萧统著。 3.《西洲曲》:南朝乐府中的诗。

4.周瘦鹃:现代作家,翻译家,民国时期“鸳鸯蝴蝶派”(文学流派)代表作家。 5.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的主将,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是他在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且介亭杂文》等十六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其一生人格精神的写照。

6.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末年著名诗人,也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等。“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出自他的《挽歌》。 7.《文心雕龙》: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巨著,作者为南朝梁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

8.金圣叹:名人瑞,字圣叹,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曾把《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传》与《西厢》合称“六才子书”,并对后两种进行批改。

其批改《水浒》,成书于崇祯末期,将七十一回以后关于受招安、征方腊等内容删去,增入卢俊义梦见梁山头领全部被杀死情节,以结束全书。批语中颇有独到之见,也表现了反对农民起义的立场。

9.顾炎武:号亭林,字宁人,江苏昆山人,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文学家,著有《日知录》。 10.汪曾祺:江苏高邮人,现当代作家,“京派小说”代表。

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11.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伟大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12.乔治·桑:法国女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康素爱萝》、《安吉堡的磨工》。 13.《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按照鲁国国君的世系纪年,记载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后250多年的许多史料。也称《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是优秀的历史散文著作。

14.《勾践灭吴》节选自《国语》。《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记载了周穆王十二年到周贞定王十六年间的史实。

15.《战国策》是记载西周、东周及各诸侯国历史的著作,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经西汉刘向整理,共33篇。

16.《论语》是记载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全书共二十篇,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为语录体。

《论语》是有关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17.孟轲(约前372-前289),字子舆,战国时邹人,儒学大师,有“亚圣”之称。

《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共七篇,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教育、伦理,。孟子的主要主张是仁政、民贵、君轻。

认为“人性本善”。(见第五册) 18.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时赵国人,著名思想家。

主张“法后王”“性恶论”。《荀子》为荀子和其弟子所作,是先秦儒家重要作品。

19.庄周(约前369-前286),战国宋人,古代著名思想家,道家学派代表人之一。《庄子》为他和其弟子所作,文学性强,多寓言,是道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与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合称“老庄”。 3楼43.普希金:俄国伟大诗人,俄国斯文学奠基人,著名的诗:《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茨冈》 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 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又叫《欧根·奥涅金》) 44.华兹华斯:英国“湖畔诗派”代表诗人。

45.裴多菲:匈牙利爱国诗人,代表诗歌《自由与爱情》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第二单元: 46.《诗经》和《离骚》,分别开创了我国诗歌创作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秀传统。 47.《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通称《诗》或《诗三百》到汉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称《诗经》,按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按表现手法,分为“赋”“比”“兴”,“风雅颂赋比兴”合称“诗经六义”。 48.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

“楚辞”创立者和代表作家。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诗人,浪漫主义诗歌奠基人。

代表作《离骚》《九歌》《天问》。《离骚》是《楚辞》代表作,我国古代最早的抒情诗,也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楚辞》收集战国时代楚国屈原,宋玉等诗集,由西汉刘向编辑,东汉王逸为。

高中文化常识优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