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中小学生国学知识大赛试题前1
合肥财经职业学院杯 全省中小学生国学知识大赛试题 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历来是中国文人的理想,这句话出自( ) A.《论语》 B.《庄子》 C.《孟子》 D.《大学》 2.我国古代的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雅称,请问我们常说的“润笔”指的是( ) A.文章书画稿费 B.替人研磨墨汁 C.为人作序 D.清洗毛笔 3.“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 ) A.《周易》、《论语》、《孟子》、《大学》 B.《老子》、《庄子》、《孟子》、《墨子》 C.《老子》、《庄子》、《孟子》、《孙子》 D.《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4.“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 ) A.窗户 B.卧具 C.井上的围栏 D.门 5.“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 ) A.苏州 B.房屋 C.酒 D.庄稼 6.“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 ) A.左手在外 B.右手在外 C.双手交叉 D.左手在上 7.“豆蔻”是指女子( )岁,“弱冠”是指男子( )岁: A.13岁、20岁 B.13岁、16岁 C.15岁、20岁 D.16岁、13岁 8.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 ) A.忠耿正直 B.刚愎自用 C.奸诈阴险 D.卑鄙无耻 9.中国传统习俗中,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 ) A.元宵 B.饴糖 C.腊八粥 D.饺子 10.“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 ) A.三个月 B.三年 C.三个季度 D.三十年 11.近日,李先生收到陈先生的一份请帖,上写为了庆祝“弄璋之喜”,陈先生的喜事是( ) A.新婚大喜 B.乔迁新居 C.妻子生了个男孩 D.考试通过 12.孟子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这里“规矩”的意思是( ) A.法律条文 B.美德善行 C.圆规曲尺 D.道德准则 13.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 ) A.隶书 B.小篆 C.楷书 D.行书 14.我国古代有很多计量单位,比如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一仞约相当于( ) A.一个成年人的高度 B.成年人一臂的长度 C.10米 D.30米 15.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是指( ) A.妇女戴的头饰叫巾帼 B.妇女善于织造 C.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女子的典故 D.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 16.《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 )季节的景象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17.唐代诗人中别称为“诗鬼”的诗人是( ) A.李白 B.李贺 C.白居易 D.杜甫 18.不属于文房四宝的是( ) A.宣纸 B.湖笔 C.徽墨 D.河砚 19.“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最早是汉代人杨震说的,他当时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为了( ) A.拒绝收礼 B.劝人投案 C.替人投案 D.向人发誓 20.“来龙去脉”的成语产生于( ) A.历史研究 B.风水勘探 C.政治事件 貌似是这个。
2.孩子必会的国学常识
丰富孩子的国学知识
在孩子们的语文知识考试中,国基础知识,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孩子们在国学经典的学习中,比如会积累和总结不少的国学知识,孩子们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就可以丰富自己的国学常识,从而,轻松应对语文中的国学考试部分。
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
孩子们的国学知识学习,对于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让孩子们借助国学文字,展开想象的翅膀,实现视觉和大脑上的双重思考,保证孩子们的思维更加灵活,让孩子们的思维能力不断提升。思维能力是孩子智力发展的核心因素,孩子的思维能力提升,必然,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帮助。
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孩子们在学习国学的时候,其中的国学诵读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孩子们通过长时间的诵读,会渐渐养成阅读的习惯,这个好习惯的形成,会让孩子们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更加积极阅读,带给孩子们较好的阅读生活体验,让孩子的阅读学习变得更加趣味。
幼儿学习国学,可以带给孩子们的好处很多,总之,对于孩子的学习有好处而无不利,所以,如果有条件的话,家长们要鼓励孩子学习国学。
3.小学生应该接受的国学知识包括哪些内容
生的,有着中国特色的许多学问,这些学问不是在中西文化沟通以后才产生出来的,而是在东西文化沟通前就已经存在的中国文明与中国学问。20世纪初,随着西学的冲击和刺激,为了有别于西学,才提出了“国学”这个概念。
现在一般把国学划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义理之学 哲学,包括诸子百家、宗教。
第二考据之学 史学,包括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辩伪学、辑佚学、文字学、声韵学、训诂学等等。
第三辞章之学 文学,包括艺术、书法、绘画、雕刻等。
第四经世之学 政治经济学,包括兵法、天文、算学、地理、易学、农学、工艺等等。
4.看《小学国学知识大全》后感
自从掀起了“诵读《国学经典诵读》”的活动,我也积极地参加活动并被《国学经典诵读》里的一桩桩,一件件动人的故事所陶醉感染。特别是冯异的谦逊把我给震撼住了。他被大家称为“大树将军”,他自幼好学,率领的军队有规矩,为人谦逊。特别是每次将军们围坐争功领赏时,只有他从不居功自傲,总是只身一人坐在大树下思考战斗的经验和教训,正是因为他与众不同的作风,才有了“大树将军”的美名。而刘秀发现他的行为习惯与作风之后,就更器重他了。我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许多道理,如:“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也。”“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道理不但使我学会了戒骄戒躁,而且还让我学会了要厚物载德,更要有一颗赤子之心。
这本书不仅使我从一个“游手好闲的小皇帝”,变成了一个勤劳的“忠仆”,还让我明白了中国的一句古语“百善孝为先”的含义:只有“孝”才能推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做一个让人尊敬的人。现在我已学会了为劳累了一天的爸妈端上一杯清香的茶,为奶奶端上一碗热腾腾的米饭,并且学会了做饭,洗衣等家务活,为父母减轻了一半的负担。
《国学经典诵读》这本书使我与骄傲绝交,与暴躁断绝,最后又让我走上了正直、谦虚、诚实与爱国的人生征途,大家都来从这本书里感悟真谛吧!
5.小学生应该学习哪些国学知识
小学生应先从简单的入手:《三字经》、《增广贤文》、《千字文》、《百家姓》、《孝经》、《弟子规》。
20世纪初,随着西学的冲击和刺激,为了有别于西学,才提出了“国学”这个概念。
现在一般把国学划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义理之学 哲学,包括诸子百家、宗教。
第二考据之学 史学,包括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辩伪学、辑佚学、文字学、声韵学、训诂学等等。
第三辞章之学 文学,包括艺术、书法、绘画、雕刻等。
第四经世之学 政治经济学,包括兵法、天文、算学、地理、易学、农学、工艺等等。
小学生主要了解了解国学的历史就可以了。
第一,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注重早教的民族。
第二,必须要明白什么是正确的教育。
第三,任何教育,家长和老师的身体力行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推荐去看由南公怀瑾先生亲自选定的国学经典:儿童中国经典导读1-18册。是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6.如何多为宝宝传授些国学知识
学国学不仅可以培养宝宝良好的道德品质,还可以提升宝宝的儒雅、淳朴气质, 储蓄丰富的语言知识。
为了能让宝宝多学习国学知识,妈妈可以多跟孩子一起读国学经典。言传不如身 教,如果妈妈真的认可国学经典的教育价值,那就从自身做起,喜爱国学,这样妈妈 的兴趣也将直接传递给孩子。
妈妈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灌输国学知识。比如:路人帮孩子捡起掉在地上 的玩具,妈妈在教宝宝说“谢谢”之外,还应利用这个情境及时给孩子讲讲有关感恩 的格言警句,如《增广贤文》中的“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并解释字面意思,让孩 子明白:内心要记住别人对自己的点滴好处,加倍地、持久地报答,而对他人的怨恨 则尽量淡化直至忘记,学会带着感激之心生活。
当然,经典著作中并非完全都是精华,学习时也应该"去其糟粕"。妈妈可以把 各种经典中相关的内容集中到一起,让宝宝集中学习,比如把有关孝道方面的内容选 择出来等。
这样做不仅主题鲜明,而且有助于宝宝学习到各种经典中的名篇,用最少 的时间收到最好的效果。
7.弄一点关于“杭州市中小学国学知识网络大赛”的题目和答案
本次答题为 初中组 试题 一、判断题 1、齐宣王在一次祭祀时要求把杀牛改为杀羊,百姓认为是宣王吝啬,孟子认为是宣王见牛发抖的样子,动了恻隐之心。
A.√ B.* 2、在《孟子》里,“再作冯妇”,意思是重新做冯家的媳妇。 A.√ B.* 3、陆羽认为芽叶成卷状的茶叶品质要比芽叶舒展平直的好。
A.√ B.* 4、《尔雅》中的“释训”专门解释描写事物情貌的叠音词或联绵词。 A.√ B.* 5、《茶经》最后一卷名曰“茶之图”,汇集了历代饮茶图。
A.√ B.* 6、《尔雅》中的“释诂”是用来解释古代的词,它把若干当时通用的词类聚在一起,再用一个古代的词解释它们。 A.√ B.* 7、《尔雅》被认为是中国训诂学的开山之作。
A.√ B.* 8、《茶经》中提出采茶最好的时间是在二月、三月、四月。 A.√ B.* 9、《孝经》中引用诗经“心乎爱矣,遐不谓矣。
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来表达对父母的思念。 A.√ B.* 10、孟子说,贤明的君主能与民同乐,所以人民拥护;残暴的君主老百姓想与之同归于尽,那样君主也独乐不成。
A.√ B.* 11、周文王养草木动物的园子有七十里,百姓认为太大了;齐宣王的才四十里,百姓认为差不多。 A.√ B.* 12、《孝经》中提到:孝顺长辈,就是对长辈的话一味服从。
A.√ B.* 13、《孝经》中“所敬者寡,而悦者众”的意思是礼敬作为要道:。 A.√ B.* 14、按照《孝经》所阐述的观点,百姓应以孝为先,照顾好自己的父母,少管国家大事。
A.√ B.* 15、陆羽认为饮茶可以“荡昏寐”,即可以令人神智清醒。 A.√ B.* 16、《尔雅》是我国第一部按照部首编排的综合性辞书。
A.√ B.* 17、《尔雅》是中国最早的一本解释词义的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词典。 A.√ B.* 18、《孝经》以孝为中心,集中阐发儒家思想。
它认为“孝”是皇帝所定的规范。 A.√ B.* 19、《茶经•茶之源》说到人参的产地,“上者生上党,中者生百济、新罗,下者生高丽”,其中“高丽”是唐朝时周边的一个小国,即今天的韩国。
A.√ B.* 20、《尔雅》“释亲”篇提到:“父为先考,母为先妣”。 A.√ B.* 21、《茶经》中对当时人们习惯的饮茶方法——“或用葱、姜、枣、桔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提出了批评。
陆羽认为这样的茶如同倒在沟渠中的废水。 A.√ B.* 22、作为学生,冉牛、闵子、颜渊与老师孔子比较,是“具体而微”,就是说道德、学问具有了孔子的大体,而达到的境界比不上。
A.√ B.* 23、孟子和孔子的三个学生宰我、子贡、有若观点一样,认为孔子是有史以来第一圣人,超过尧舜。 A.√ B.* 24、孟子认为,国人都说某人可杀,这是不够的,需要认真调查,发现确实罪状够杀头条件,才可以杀之。
A.√ B.* 25、“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是从国家法律权威的角度来维护以“孝”为基础的宗法等级制度和道德秩序。 A.√ B.* 26、孟子认为,实行仁政必须从划清土地界限以确保公平开始。
所以,贪官污吏必定不会认真对待这项工作。 A.√ B.* 27、《尔雅》中的“释亲”、“释宫”、“释器”、“释乐”等4个篇目解释的是亲属称谓和宫室器物的名称。
A.√ B.* 28、据《茶经》可知,煮茶以江水为上,山水为中,井水为下。 A.√ B.* 29、《孝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著作。
A.√ B.* 30、“爱敬尽于事亲,然后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一句,“刑”是重视刑法的意思。 A.√ B.* 二、单选题 1、孟子说:“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为了说明这个观点,孟子引了《尚书》的话:“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这里的“违”字意思是 A.违反 B.逃避 C.离开 D.改变 2、《尔雅》“释宫”篇提到“宫中巷谓之壶,庙中路谓之( )”: A.道 B.唐 C.衢 D.康 3、《尔雅》中提到:“水注川曰( )” A.河 B.滩 C.流 D.溪 4、下列不属于《茶经》中所列的煮茶用具的是 A.风炉 B.滓方 C.忤臼 D.都篮 5、《孝经》中孔子认为让百姓懂得道义,明智的领导者应该做到: A.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 B.先之以敬让,导之以礼乐,示之以好恶。
C.家至而日见之也。 D.生事爱敬,死事哀戚。
6、根据《孟子》,品德高尚,可以使“鄙夫宽、薄夫敦”的人是 A.伯夷 B.柳下惠 C.孔子 D.颜渊 7、“所敬者寡,而悦者众”的意思是: A.所尊敬的对象虽然只是少数,为之喜悦的人却有很多很多。 B.被尊敬的人很少,但是看热闹的人很多。
C.能够被尊敬的人很少,但是能取乐的人很多。 D.能被尊敬的人不多,所以普通百姓很多。
8、《茶经•茶之造》中说到制茶的七道流程,下列正确的是 A.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 B.采之——捣之——蒸之——焙之——拍之——穿之——封之 C.采之——拍之——蒸之——捣之——焙之——穿之——封之 D.采之——蒸之——穿之——拍之——蒸之——焙之——封之 9、根据《茶经》记载,白茶山位于 A.杭州 B.绍兴 C.永嘉 D.扬州 10、《尔雅》“释乐”篇,“大琴”叫做: A.弦 B.瑟 C.离 D.筝 11、《尔雅》“释诂”篇中解释“迁、运”就是: A.移 B.易 C.徙 D.挪 12、《孝经》开宗明义,子曰:“夫孝,()之本也,教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