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小知识的成语

2021-08-18 综合 86阅读 投稿:小情绪

1.形容学识浅薄的成语

才疏学浅

cái shū xué qiǎn

[释义] 才:才能;疏:空虚;浅薄。才能不高;学问不深。

[语出] 《汉书·谷永传》:“臣材朽学浅;不通政事”。

[正音] 疏;不能读作“sū”。

[辨形] 疏;不能写作“梳”。

[近义] 略识之无 吴下阿蒙

[反义] 博学多才 真才实学

[用法] 多用来表示自我谦虚。一般作谓语。

[结构] 联合式。

[例句]

①学生~;望老师多指教。

②越有知识的人越谦虚;只有~的人才趾高气扬;目空一切。

[英译] have slight talent and superficial learning

2.描写人知识少的成语

短见薄识、不识一丁、坐井观天、多嘴献浅、愚昧无知

一、短见薄识

白话释义:指见识短浅。

朝代:元

作者:无名氏

出处:《马陵道》楔子:“庞涓久后得地呵!此人是个短见薄识、绝恩绝义的人。”

翻译:庞涓以后会出人头地,但此人是个短见薄识、绝恩绝义的人

二、不识一丁

白话释义:形容一个字也不认识。

朝代:明

作者:胡应麟

出处:《诗薮·六朝》:“而云古无类书,此真一丁不识之无知妄作也矣。”

翻译:而说自古没有这类书籍,这真是一个字也不认识就敢无知妄作啊

三、坐井观天

白话释义:比喻眼光狭小,见识短浅。

朝代:唐

作者:韩愈

出处:《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翻译:坐在井底看天,说天空小,其实是自己见识短浅。

四、多嘴献浅

白话释义:指胡乱说些没见识、不起好作用的话。

朝代:明

作者:西周生

出处:《醒世姻缘传》第二回:“这一定有多嘴献浅的人,对那强人说我在大门前看他起身,与街坊妇人说话。”

五、愚昧无知

白话释义:形容又愚笨又没有知识。

朝代:近代

作者:秦牧

出处:《天坛幻想录》:“想到这些,不禁令人憬然于天下本无神秘的事物,神秘只是欺骗或者愚昧无知的代名词而已。”

3.表现知识多,学问大的成语有哪些

表现知识多,学问大的成语有:

1、载酒问字:指人有学问,常有人登门求教。也比喻勤学好问。

2、博学多才: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3、满腹珠玑:玑:不圆的珠子;珠玑:比喻优美的文章。形容人很有文才。

4、文江学海:比喻文章和学问似长江、大海般深广博大。

博览群书: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5、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6.经纶满腹:经纶:原指整理蚕线,理丝为经,编丝为纶,引申为规划治理。比喻人富有治理国家的才能或指人很有学问

7、博古通今: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8、博学多闻: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9、学贯中西:形容学问贯通了中国和西方的种种知识。

4.形容收获很多知识的成语

受益匪浅、胜读十年书、满车而归、左右采获、仰取俯拾等。

1、受益匪浅 [ shòu yì fěi qiǎn ]

基本释义:指收获不小,有很大的收获,一般指意识形态方面。

出处:现代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二十五章:“这类‘讲座’还售门票,并兼售演讲本人的著作,使得这类活动让各方面都受益匪浅。”

2、胜读十年书 [ shèng dú shí nián shū ]

基本释义:胜:超过。超过苦读十年书的收获。形容思想上收益极大。

出处:宋 程颢《二程全书·遗书二十二上·伊川语录》:“共君一夜话,胜读十年书。”

白话译文:和你说了一晚上的话,感觉比读了十年书还有用。

3、满车而归 [ mǎn chē ér guī ]

基本释义:东西装得满满地回来。形容收获极丰富。

出处:明·李贽《又与焦弱侯》:“然林汝宁向者三任,彼无一任不往,往必满载而归,兹尚未足。”

白话译文:然而林汝宁三个人,没有一个人不去的,去的时候都是东西装得满满地回来,还觉得不够。

4、左右采获 [ zuǒ yòu cǎi huò ]

基本释义:左手右手都有收获。比喻研究学问,多采材料。

出处:周代 佚名《诗经·周南·关睢》:“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白话译文:参差不齐的荇菜,左边右边不停摘。

5、仰取俯拾 [ yǎng qǔ fǔ shí ]

基本释义:低头拾地上的东西,抬头拿上面的东西。形容一举一动都有收获。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家自父兄子孙约,俯有拾,仰有取。”

白话译文:家中的父亲,兄弟和孩子们约在一起,低头拾地上的东西,抬头拿上面的东西。

5.300个成语及简短的解释

和蔼可亲—— 性情温和,态度亲切 唉声叹气—— 因伤感、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按兵不动—— 比喻接受任务后暂不执行,以观望形势的发展 黯然失色—— 阴暗的样子 慷慨激昂—— 形容语调高亢有力,情绪激奋昂扬 飞扬跋扈—— 喻指意气举动骄横放肆 纵横捭阖—— 指在政治、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联合或分化 略见一斑—— 喻指大致看到了事物的某个方面。有口皆碑—— 比喻对突出的好人好事一致颂扬。

并行不悖—— 彼此同时进行,不相妨碍 白璧微瑕—— 比喻很好的人或事物还有小缺点,含有美中不足表示惋惜的意思 筚路蓝缕—— 形容创业的艰辛。 刚愎自用—— 固执己见,对阻止、劝告或建议不耐烦 鞭长莫及—— 喻虽有力,力量亦达不到 明辨是非—— 形容判断力强 按部就班—— 原意是写文章时篇章结构安排得体,用字造句合乎规范。

后来引申为照章办事,依次进行,不越轨,不逾格 别出心裁—— 独出巧思,不同流俗 层出不穷—— 一次又一次地出现,没有穷尽 为虎作伥—— 比喻给坏人做帮凶,为坏人效劳。 得不偿失—— 得到的抵不上付去的 瞠目结舌—— 形容惊骇的样子 纵横驰骋—— 形容往来奔驰,没有阻挡,也指英勇战斗,所向无敌 相形见绌—— 互相比较之下,一方显得很逊色 川流不息—— [行人、车马等] 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地行进 穷奢极侈—— 极端奢侈,也说“穷奢极欲” 鞠躬尽瘁—— 不辞劳苦地贡献出自己的一切 披星戴月—— 形容早出晚归或昼夜赶路,辛劳奔波 虎视眈眈—— 形容贪婪地盯着,随时准备攫取 赴汤蹈火—— 形容不畏艰难险阻,奋不顾身 中流砥柱—— 比喻能担当重任、起中坚作用的人或集体 穷兵黩武—— 形容好战 出尔反尔—— 现多指反复无常,言行前后自相矛盾 流言蜚语—— 指在别人背后散布的诬蔑、中伤的说法 发愤图强—— 振作起来,谋求强盛 破釜沉舟—— 比喻决心战斗到底 肺腑之言—— 谓由衷而发的真话 名副其实—— 名称与实质相合一致 重蹈覆辙—— 比喻不重视总结经验,记取教训,再犯以前犯过的错误 言简意赅—— 语言虽精练简洁,但已概括要义 亘古未有—— 从古到今从未有过 如鲠在喉—— 像鱼刺卡在嗓子里 沽名钓誉—— 以不正当的手法博取名誉 事必躬亲—— 凡事都亲自去做 蛊惑人心—— 使人心意迷惑 顾影自怜—— 形容身世悲凉、失意 阴谋诡计—— 想达到某种目的的坏计谋、巧妙的策略或狡猾的计划;尤指不怀好意或应受指责的奸计 短小精悍—— 身材短小而精明强干;后形容文章、言论等简短有力,队伍人少但强而有力 引吭高歌—— 放开喉咙高声歌唱 一丘之貉—— 同一个山丘上的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老奸巨猾—— 深历世故,十分奸诈狡猾的人 焕然一新—— 形容出现了崭新的面貌 病入膏肓—— 指病已危重到无法救治的地步或事情已发展到不可挽救的程度 天网恢恢—— 天的禁网虽然广大而宽疏,但为恶者却极少能漏脱 融会贯通—— 把各方面的知识或道理融合贯穿起来,从而得到系统透彻的理解 拾人牙慧—— 拾取别人的片言只语当做自己的话 无稽之谈—— 不真实的或虚假的事情 畸形发展—— 某一部分发展过快而造成的整体不平衡状态 愤世嫉俗—— 不满黑暗的世道,憎恶不合理的社会习俗 若即若离—— 形容对人的态度保持一定分寸,不远不近。

也形容两事物间的关系不明确,难以捉摸 声名狼藉—— 形容名声极坏 迫不及待—— 急切地或不能自制地要采取行动的;忍耐不住地渴望的;未经慎重考虑急忙而猛烈的一时冲动或急躁情绪 故伎重演—— 旧时的一套伎俩重新施展出来 汗流浃背—— 形容满身大汗。亦形容万分恐惧或惭愧 草菅人命—— 杀人如同除草,任意害人性命 艰苦奋斗—— 艰难困苦的奋斗。

戒骄戒躁—— 要避免和戒除骄傲自满及浮躁的思想作风 矫揉造作—— 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弱不禁风—— 形容人体质虚弱 噤若寒蝉—— 常用来比喻有所顾忌,不敢吭声 兢兢业业—— 形容做事谨慎,勤奋刻苦,认真负责 不胫而走—— 形容消息等传播迅速 泾渭分明—— 比喻是非明了,境界清楚 迥然不同—— 差得很远,非常不一样 笑容可掬—— 形容满脸带笑的样子 绝无仅有—— 再也找不出来,极为罕见 同仇敌忾—— 全体一致地抱着对敌人的仇恨和愤怒 刻不容缓—— 急迫之极,一刻不能迟缓 脍炙人口—— 比喻好的诗文为众人所称美 功亏一篑—— 形容仅仅缺少再坚持一下的努力而告失败 味同嚼蜡—— 形容没有味道,多指文章或言语乏味,毫无生气和感染力 百无聊赖—— 指思想感情无所寄托,感到很无聊 万籁无声—— 形容周围环境十分宁静 不寒而栗—— 不冷而发抖。指恐惧心理引起的惊抖 火中取栗—— 比喻被人利用,担了风险,吃了苦头,却没有捞到任何好处 厉行节约—— 严格实行节约 雷厉风行—— 如迅雷,似疾风,形容办事果断、有力、迅速 再接再厉—— 坚持不懈,毫不松劲,不断前进 变本加厉—— 本意谓比原来更加发展。

后谓变得比原来更加严重(多指缺点、错误) 励精图治—— 振作精神,想办法把国家治理好 浮想联翩—— 形容连续不断。流连忘返—— 指留恋某事,舍不得离开 余音绕梁—— 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余音回旋不绝 黄粱一梦—— 。

6.搜集20个成语小故事10子字

(一)铁杵磨针

【典故】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 ”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释读】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一定会成功的,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孩子们,如果在学业上能认真、努力、有恒心,成绩好一定是没有问题的。

(二)闻鸡起舞

【典故】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释读】

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成语“闻鸡起舞”,形容发奋有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时振作。

有点小知识的成语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