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开展重大动物防治小知识

2022-05-21 综合 86阅读 投稿:凌风啸

1.重大动物疫情的处理是怎样的

重大动物疫情的处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 及面广,难度大,必须得到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广大 人民群众认识不了,就不能产生防控重大动物疫情的自 觉性。没有防控重大动物疫情的自觉性,群众的参与和 配合就会大打折扣,离开了社会和群众的参与,单靠行 政命令,重大动物疫情的应急就很难做到迅速、有效。

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知识和重大动物疫病知识比较专业, 社会认知程度较低,群众还比较陌生。因此,对重大动 物疫情应急知识和动物疫病科普知识的宣传,是各级人 民政府及其兽医主管部门义不容辞的义务。

各级人民政 府应当成为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知识和动物疫病科普知识 宣传主角,兽医主管部门要当好政府的技术参谋,利用 报纸、电视、电台以及互联网等新闻媒介,广泛宣传重 大动物疫情应急知识和重大动物疫病科普知识,介绍动物疫情的可控性,同时消除群众的恐惧心理,增强全社 会的重大动物疫情防范意识,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 素,参与重大动物疫情的防控行动,群防群控,把动物 疫情消灭在最小范围,将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维 护公共卫生安全,维护社会政治和经济稳定。

2.怎么预防重大动物疫情

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时要沉着冷静,科学有序地进行处理。

1、及时上报。当发现可疑重大动物疫情时要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分站、乡镇政府、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卫生监督所、农牧局其中任一部门迅速报告。

报告时要尽可能详细的描述疫情发生的情况:何时、何地、发生了以何种动物为主、有何症状、发病率及死亡率为多少的疫情,以便技术部门做好诊断和扑灭准备工作,并且要逐级上报,个人不得越级上报和发布疫情信息。 2、立即隔离。

及早隔离以降低疫病传播机率,隔离要就近,选择密闭、排泄物不会继续造成污染、传染之处。 3、立即消毒。

对病畜运动场、圈舍的污物要先进行物理清理,集中消毒、焚烧或生物发酵处理,然后再进行细致的消毒,消毒药首选为2-3%的火碱。 饲槽的消毒使用皮肤、粘膜或能用于带畜带禽消毒的消毒药。

要做到立体消毒,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消毒人员倒着行走后撤消毒,地面、墙面喷湿为准,粪便和排泄物是消毒的重点。消毒每天不少于两次,最后经过终末消毒后转为常规消毒。

4、做好无害化处理。 按照相关疫病的防控技术规范及《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彻底进行无害化处理。

5、紧急强制免疫。先健康群,后威胁群,先外围后疫点,一个月内接种过该病疫苗的可不做强制免疫。

6、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疫情发生的可能原因,掌握疫病流行的主要特点,做出有针对性的适时防控。

7、做好协调组织工作。疫情扑灭有时需要多个部门或众多人员协调作战,领导人员要做好组织协调,统筹安排,迅速行动。

所有人员要以大局为重,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及时扑灭疫情。

3.关于保护动物的知识

为了保护青蛙,瑞士政府对全国公路作了普查,凡有青蛙穿过的重要路段要定期封闭,以确保它们穿行无阻。

次要路段则在路边挖陷阱,内置塑料桶,每天早晨由专人收集落入陷阱中的青蛙送过公路放行。德国的做法则是在公路旁竖起绿色醒目路标:“礼让青蛙!” 在英国,如果你在街头看到一头受了伤的野狗或其它动物,只要致电野生动物医院,他们便会利用英国铁路的“红星”急救服务中心,把受伤的动物送入医院。

由“红星”急救队护送的动物能享受头等客位,有舒适的小木箱运送,并设有空调,大部分经费是由各界捐助。 意大利的环境保护部门耗资12万美元,专门为从海洋上岸来产卵的海龟建造公路隧道,并以荧光灯为其“导航”。

这是世界上第一条装有灯光的动物地道。 印度前总理维·普·辛格,因戴真羊皮帽而受到动物保护工作者的批评,他不得不给慈善组织“没有残酷的美”的负责人写信说,当有人告诉我这样对待动物太残酷时,我就戴起了人造皮帽了。

动用公共资源,通过多种途径化解人和野生动物之间的 “冲突”,已是当务之急。 把补偿进行到底 损失一年比一年多,补偿却一年比一年“拖”。

必须尽快建立合理、高效的损害补偿机制,解决经费无来源、补偿标准不清等问题。 国家林业局有关人士表示,新补偿办法的制定已经纳入有关部门的工作计划。

为此,国家林业局已进行了多次调研,并请财政部等相关部门参与了讨论。要保证补偿资金的到位,必须建立专门用于野生动物损害补偿的中央财政专项基金。

同时,国家要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并对关键问题作出统一规定。比如补偿经费的来源,对于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可以由国家财政进行补偿;对于非重点保护动物,可以由国家和地方财政进行分担,即国家补偿为主、地方补偿为辅。

地方补偿应该由哪一级政府实施?有专家认为,为了减轻负担,省、地(市)、县共同分担补偿费用比较合理。 希望新的补偿办法出台后,能够保障受害者的损失及时得到弥补,促进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

爱它,就远离它 引起人和野生动物“冲突”的根本矛盾是“家园”之争。专家说,野生动物栖息地不断遭到破坏、生存空间日益减少,才会大举入侵村庄、农田。

动物损害最严重的地区,一般都是动物栖息地的中心或边缘地带。因此,最根本的办法,还是把人从不适宜居住的地方迁移出来,有计划地开展生态移民。

但迁移工作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必须由国家财政给予扶持。 另外,还要考虑当地的居民的生活习惯,比如,有些少数民族习惯住在高山里,不愿意往外搬,有的搬出来没多久又回去了 因此,对于生态移民问题,要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来定,还要考虑经济承受能力,未必都搞“一刀切”。

在栖息地管理上,应当尊重野生动物的自然习性。比如老虎,它的活动区域需要占地方圆几十里,你要把它划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它就很难生存下去。

另外,有的动物习惯群居,有的动物习惯散居,也应该区别对待 对发展到一定规模、已经“成灾”的野生动物,要采取措施,调控其数量,以维持生态平衡。若任其繁衍,不仅对当地群众的生活产生影响,也会危害生物圈中其它生物的生存。

比如,各地反映都比较突出的野兔和野猪,对农作物的损害非常严重。如果经过专家论证,数量的确太多,可以有计划地猎杀其中一部分。

这种控制野生动物数量的做法在其他国家也有。日本南部曾野猪为患,危害庄稼。

当局为了控制野猪数量,悬赏招募猎户,杀“猪”有功者可凭野猪尾巴领取奖金;澳大利亚的袋鼠,北美的野鸭也都曾进行过人工调控。 另外,地方政府还要加强宣传,组织当地群众采取防范措施。

让群众了解常见野生动物的习性,并学习自我保护的技巧。 还可以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探索新的保护模式。

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的何勇告诉记者,IFAW和云南省政府合作开展的“亚洲象”保护项目,没有单纯强调保护,而是把动物保护和社区发展结合起来进行。 比如,鼓励农民改革种植结构,用茶叶代替玉米、甘蔗等大象喜欢吃的农作物。

这样一来,大象破坏农作物的现象消失了,农民的收入也提高了。 保护野生动物是人类更好的选择! ·关爱野生动物,保护美好家园! ·保护野生动物,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保护鸟类保护野生动物 维护生态平衡。

·爱鸟护鸟是人类的美德。 ·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安全! ·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同在地球上,共享大自然! ·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同在蓝天下 人鸟共家园。

·鸟是害虫的天敌 鸟是人类的朋友。 ·关注候鸟 保护环境。

·保护鸟类 保护野生动物 人人有责。

群众开展重大动物防治小知识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