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中国的小知识~~急啊
小知识 1、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它的版图被形象地比作一只头朝东尾朝西的金鸡。
是中华民族的主要聚居地。 2、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第三位,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
3、中国领土东西跨经度有60多度,跨了5个时区,即东五区到东九区,东西距离约5200公里。 4、中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南北距离约为5500公里。
5、中国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 6、中国领土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附近)。
7、中国领土最东端在黑龙江省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 8、中国领土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73°E)。
9、中国的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公里,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便于船舶避风和停靠。 10、中国岛屿大约有5000多个,绝大部分分布在长江口以南的海域。
11、中国最大的群岛是舟山群岛,它位于浙江省东面的东海海域。 12、中国南海有四个群岛,即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部分)。
13、中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14、内海是一个国家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的渤海是中国的内海。
15、中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 16、山东半岛是中国最大的半岛,辽东半岛是中国第二大半岛。
17、台湾海峡位于福建省与台湾省之间,从南到北连接着南海和东海,是中国海上运输的重要通道,人们称它为“海上走廊”。 18、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台湾省是中国地震最频繁的省份。
19、与中国陆地相邻的国家有14个。 20、东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朝鲜 21、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俄罗斯和蒙古 22、西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23、西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阿富汗、巴基斯坦。 24、西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印度、尼泊尔、不丹。
25、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缅甸、老挝、越南。 26、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27、东面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为韩国、日本。 28、东南面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为菲律宾。
29、南面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为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30、中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
31、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3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它位于中国的西北部,其人民政府所在地是乌鲁木齐市,简称为“新”。
33、因位于黄河北岸而得名的河北省,在古代它的部分土地属于冀州,所以河北简称“冀”,人民政府所在地是石家庄。 34、河南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两个重要发祥地之一,它是中国古代“九州”中的“豫州”,因此简称“豫”,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郑州,有大量古代历史和文化遗址。
35、有“古代历史的博物馆”之称的陕西省,是古代秦国的所在地,所以称“秦”或 “陕”。 36、陕西省人民政府所在地西安市(古称长安),是我国著名的“千年古都”,历史上共有十三个王朝在此定都。
37、有“煤海”之称的山西省,因位于太行山的西面而得名,简称“晋”,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太原市。 38、内蒙古自治区横贯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简称“内蒙古”,人民政府所在地呼和浩特市,意思是“青色的城市”。
39、辽宁因省内有一条辽河而得名,简称“辽”,人民政府所在地是沈阳市。 40、吉林省位于东北平原的中心,简称“吉”,人民政府所在地长春市是中国的“汽车城”。
41、有“北大仓”(粮仓)之称的黑龙江省是中国最北的省份,也是最东的省份,简称“黑”。 42、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所在地哈尔滨市,又称“冰城”,每年的元旦到春节期间,这里举办冰雕艺术节。
43、甘肃省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兰州市。 44、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北部,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银川市。
45、青海湖古代叫“西海”,蒙古语称“库库诺尔”,意思是“青色的湖”。青海省就是因它而得名的,这是我国唯一以湖泊而得名的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西宁市。
46、西藏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南边疆。从公元7世纪开始就与内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经常往来,促进了藏族、汉族两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发展。
47、西藏人民政府所在地拉萨市,在藏语中是“圣地”或“佛地”的意思。又因这里一年四季晴空万里,日照时间长,人们把它叫做“日光城”。
48、同缅甸、老挝、越南相邻的中国西南边疆省份是云南省,简称“滇”或“云”。 49、云南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昆明市,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闻名中外的“春城”。
这里冬天不冷,夏天不热,气候温和,四季如春。 50、“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指的是贵州省,简称“黔”或“贵”,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贵阳市。
51、贵州省出产的茅台酒被列为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之一,也是中国的国酒。 52、因为物产丰富而被称为“天府之国”的四川省,简称“蜀”,人民政府所在地是成。
2.南北差异的小知识
1气候差异南涝北旱。
中国隶属东亚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南方不仅雨季历时长,而且由于夏秋季节降水集中,因而常常出现洪涝灾害。
而华北、西北降水较少,再加上垦殖、放牧过度,蓄水抗旱能力差,所以面临严重的“水荒”,影响着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2人文差异南经北政。
从总体上看,中国北方军事、政治活动活跃,南方经济、文化发达。北方历来是中国的政治中心,秦、汉、唐定都长安(今西安),元、明、清定都北京,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这更确定了北方在全国的政治地位。
到了近现代,由于西方的科学文化首先从中国东南沿海传入,促进了南方经济的飞跃发展,使得南方在经济文化上的优势不断加强。因而“北方出当官的,南方出经商的”,这两句话较好地反映了南北方不同的政治、经济心态。
3、工业差异南轻北重。由于受到资源和区位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的工业布局有南轻北重的地域特征,即中国北方以重工业为主,南方轻工业相对比较发达。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中国北方煤炭、石油、铁矿石等矿产资源丰富,因而逐渐形成以采矿、冶金、机械制造等重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而东南沿海地区资源贫乏,但交通便捷、资金技术力量雄厚,所以便扬长避短,发展原料、燃料消耗少的工业类型,因而轻工业相对比较发达。
4、交通差异南船北马。中国古代的交通运输方式是南方以船为主,北方以马为主。
其原因是南方气候湿润,降水丰富,地表河网密布,因此为适应“水乡”的船舶运输便应运而生。而北方多干旱、半干旱气候,草场广布,畜牧业发达,马匹除了提供乳肉产品外,又以其耐力好、速度快而被北方人民驯化为代步工具,成为北方大地的交通工具。
5、建筑差异南尖北平。和南敞北封中国居民屋顶的坡度从南往北是逐渐减缓的。
南方屋顶高而尖,原因是南方的年降水量大,气候又炎热,高而尖的屋顶既利于排水,又利于通风散热。北方由于降水较少,所以屋顶多建成平顶,这样既可节省建筑材料,还可兼作晾晒作物的场所。
同时,东北地区由于降雪量较大,且积雪春天才能融化,为减轻积雪对屋顶的压力,房屋顶高而尖的现象也很普遍。另外,中国南方的园林建筑,轻巧纤细,玲珑剔透,内外空间连贯,层次分明,苏州的拙政园是其典型代表。
北方园林建筑则平缓严谨,粗壮质朴,内外空间界限分明。中国著名园林学家陈从周做出总结:“南方为棚,多敞口。
北方为窝,多封闭。”可见,从适应环境、居住舒适出发,南方建筑注重通风散热,北方建筑利于保温保暖。
6、语言差异南繁北齐。中国语言的地理差异表现为南繁北齐,即南方语言繁杂,北方语言比较单一。
中国北方广大地区都属北方方言区,从哈尔滨到昆明(昆明虽地处南方,但语言分区为西南官话区,西南官话即北方方言的分支)直线距离3000多千米,两地语言虽有区别,但通话、交流并没有太大障碍。而南方即使在同一方言区内,如闽方言区内,还分福州话、厦门话、莆田话、闽西话等,彼此差异极大,甚至听不懂。
这些语言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是有一定关系的。一则中国北方多地势平坦的高原和平原,交通联系方便,老百姓交往、交流的机会多,彼此融合,因而语言差异不大。
二则南方多丘陵山地,地形崎岖,交通闭塞,不利于人们交往,久而久之,便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土话”。7、饮食差异南米北面,一般被用来描述传统上南北方地区饮食差异。
南方人爱米饭,传统北方人(华北、西北)喜面食,其实这与南北方的农业生产结构不同有关。中国南方的气候高温多雨、耕地多以水田为主,所以当地的农民因地制宜种植生长习性喜高温多雨的水稻。
而中国北方降水较少,气温较低,耕地多为旱地,适合喜干耐寒的小麦生长。所谓“种啥吃啥”,长此以往,便养成了传统上南米北面的饮食习惯。
但是凡事有例外,东北地区虽属北方,但水分充足适合优质水稻生长,当地主食更侧重米饭;同时东北人大多是山东河北移民后裔故对面食也不排斥。华北的京津地区由于明清时期由南方漕运的粮食为稻米的缘故,饮食习惯上对米饭接受度大于华北其他地区。
一般以米饭为主食的东北和南方大部分地区将米饭简称为“饭”;而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等以面食为主的地区一般会把米饭简称为“米”,“炒饭”即称“炒米”,而在南方,炒米是另外一种小吃。8、体质差异南矮北高。
就人口的生物学特征而言,中国南方人矮,北方人高。据统计,中国东北、华北地区的男子平均身高为1.693米,云贵川地区则是1.647米。
从南北方的气温差异来讲,由于南方气候炎热,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较快,生殖器官发育快、成熟早,生命周期短,因而身材大多不高。而北方由于气候寒冷,影响了体内酶的活性,新陈代谢慢,生命周期长;再加上北方冬季漫长而寒冷,人们的户外活动少,体内营养物质积累多,因而长得“人高马大”一些。
请采纳。
3.请问东北三省的行政常识
1928年12月29日,东北地区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在张学良统领下易帜,归顺南京国民政府,随即将奉天省改为辽宁省,即“辽河流域永远安宁”之意,为辽宁得名开始。
辽宁省,省会沈阳。全省下辖59个县;吉林省,省会吉林,省辖市有长春、吉林,全省下辖18个县1个旗;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全省下辖龙江、绥兰、黑河、呼伦4个道,21个县,6个设治局。
1931年9月18日,日军侵占东北三省。次年,在日本的扶植下,建立伪“满洲国”。
1934年伪“满洲国”调整行政区划,将东北三省划为14个省和两个特别市:安东省、奉天省、锦州省、吉林省、热河省、间岛省、黑河省、三江省、龙江省、滨江省、兴安东省、兴安西省、兴安南省、兴安北省,新京特别市、哈尔滨特别市。 1939年伪“满洲国”再度调整行政区划,将东北14个省和两个特别市更改为19个省和一个特别市:安东省、奉天省、锦州省、吉林省、热河省、间岛省、黑河省、三江省、龙江省、滨江省、兴安东省、兴安西省、兴安南省、兴安北省、牡丹江省、通化省、东安省、北安省、四平省,新京特别市。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南京民国政府迅速撤销原伪“满洲国”在东北地区19个省和一个特别市的行政区划,决定将其合并成9个省级行政区:辽宁省、安东省、辽北省、吉林省、松江省、合江省、黑龙江省、嫩江省、兴安省。 辽宁省(省会沈阳市,辖4市22县),省辖市:锦州、营口、鞍山、旅顺,县治:沈阳、抚顺、本溪、海城、盖平、铁岭、辽中、金县、辽阳、复县、锦县、绥中、北镇、兴城、义县、锦西、盘山、新民、黑山、岫岩、庄河、台安,境内大连、沈阳二市系直辖市,直隶国民政府行政院;沈阳市于1947年6月升直辖市。
抗战胜利后,由于东北地区对日受降接收工作是由苏联负责,苏联支援大批的中共解放军与行政人员进入东北进行接收,并在东北实际驻军至1946年春天才撤离。苏军撤离东北后,东北大部分地区实际上已经被中共领导的军队所解放,国民政府只能在少数几个大城市实行接收统治。
随后,国共内战爆发,国军在内战中惨败,陆续退出东北各大城市,因而国民政府推出的东北九省及三市的行政区划方案竟未能成功实施,只能作为一种历史,存见于档案资料之中。 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在乌兰浩特市成立。
其辖区包括原东北九省兴安、辽北、吉林、热河、察哈尔等省的蒙古族为主的盟旗地区,即今内蒙古东部地区。 1949年初,将原东北九省调整为:黑龙江、吉林、松江、辽宁、辽西五省。
1949年4月21日,中共领导的东北人民政府全面接管东北地区后,公布了东北6省4直辖市1行署区的新行政区划。即:辽东、辽西、吉林、松江、黑龙江、热河等6省,沈阳、抚顺、本溪、鞍山4直辖市,旅大行署区。
新中国建立后的1954年,经过国务院批准,东北地区重新划定为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而吉林省疆域始终未变,辽宁、黑龙江两省也仅作了部分调整。
4.东北松花江知识
松花江(Songhua River),女真语(满语)“松啊察里乌拉”,汉译“天河”。古代是东北流直至鞑靼海峡的巨大河流名称(混同江),建国后改为黑龙江支流。现为黑龙江在中国境内的最大支流。由头道江、二道江、辉发河、饮马河、嫩江、牡丹江等大小数十条河流汇合而成。发源于中、朝交界的长白山天池,流向西北在扶余县三岔河附近与嫩江汇合,后折向东流称松花江干流。在同江附近汇入黑龙江。全长1,927公里(1,197哩),流域面积约550,000平方公里(212,000平方哩),跨越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四省区。支流有头道江、二道江、辉发河、饮马河、嫩江、呼兰河、牡丹江等。牡丹江上火山熔岩堰塞河道,形成镜泊湖,建有水电站。1932年洪水漫进哈尔滨市。每年通航期约200天,哈尔滨以下可通航千吨以上江轮。冬季河流封冻,但江面冰厚,可通行汽车、牵引机,交通便利。佳木斯以下为松花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冲积成的三江平原,地势低平,湖泊沼泽广布。现已建设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全流域有大小水库1,800多座,蓄水量为200亿立方公尺,其中松花江上游的丰满水电站库容107亿立方公尺,装机容量554,000千瓦。 松花江流域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北部,东西长920km,南北宽1070km。流域面积55.68万km2。松花江是黑龙江右岸最大支流。东晋至南北朝时,上游称速末水,下游称难水。隋、唐时期,上游称粟末水,下游称那河。辽代,全河上下游均称混同江、鸭子河。金代,上游称宋瓦江,下游称混同江。元代,上、下游统称为宋瓦江,自明朝宣德年间始名松花江。
发源地
松花江有南北两源: 南源松花江(西流松花江),是松花江正源,发源于东北屋脊长白山主峰长白山天池,海拔高程2744m,全长795公里,流域面积78180平方公里,占松花江流域总面积的14.33%。它供给松花江39%的水量。松花江上游又有两源:南源头道江、北源二道江,均发源于长白山。两源在吉林靖宇县两江口相汇以后始称松花江。北源二道江的上源又有五道自西向东排列的白河,其中二道白河源出长白山天池,是松花江的正源。松花江上中游河谷狭窄,水量大,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北源松花江(南流松花江),即嫩江,是松花江最大支流。嫩江发源于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自北向南流至三岔河,全长1 松花江鸟瞰
379公里,流域面积28.3万平方公里,占松花江总流域面积的51.9﹪;流量占松花江干流的31﹪。嫩江发源于大兴安岭支脉伊勒呼里山中段南侧,源头称南瓮河,河源高程1030m,自河源向东南流约172km后,在第十二站林场附近与二根河会合,之后称嫩江。嫩江接纳了许多发源于大小兴安岭的支流,主要有甘河、诺敏河、雅鲁河、绰尔河、洮儿河、科洛河、讷漠尔河、乌裕尔河等,组成树枝状的水系。它在嫩江县以上河段,两岸高山陡峻,水流湍急,属于山间溪流性质河段;嫩江县以下,地势渐平;进入松嫩平原,江面逐渐开阔。 两源在黑龙江省和吉林省交界的三岔河(属吉林扶余县)汇合以后始称东流松花江。松花江自三岔河附近向东北方向奔流,江面开阔、平缓、水深。沿途又接纳了呼兰河、汤旺河、拉林河、牡丹江等许多支流。它穿过小兴安岭南端谷地,在同江附近注入黑龙江。全长1045公里。由于它穿行小兴安岭山谷,夏季山地多雨,洪水暴发,流水呈淡黄色,含沙量0.16公斤∕立方米,具有明显的山区河流性质。它注入黑龙江后,形成南黄北黑水色,人们把这一河段称为“混同江”。 如以嫩江为源,松花江河流总长2309km,以二道白河为源,则为1897km。从南源的河源至三岔河为松花江上游,河道长958km,落差1556m。从三岔河至佳木斯为松花江中游,河道长672km。从佳木斯至河门为松花江下游,河道长267km,中下游落差共78.4m。 松花江
据松花江河口控制站1956~1979年资料推算,松花江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734.7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年径流深131.6mm。
干流
松花江流域各河流的含沙量不大,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张广才岭、老爷岭等部分山区河流的含沙量不到0.1kg/m³,其余为0.1~0.5kg/m³,只有个别河流大于1kg/m³。干流左侧支流呼兰河上的兰西站最大,为2.8kg/m³,蚂蚁河的莲花站最小,为0.7kg/m³。 松花江流经黑龙江、内蒙古、吉林三省(区),沟通了哈尔滨、佳木斯、齐齐哈尔、吉林等主要工业城市及黑龙江、乌苏里江国际界河,是东北地区最重要的水上运输线,也是中国重点进行内河航运建设的河流之一。松花江水系航道总里程2667km,可通航50~1000t级船舶,现有大小港站和装卸点161处,其中较大港门28处。 松花江是黑龙江右岸最大的支流。
5.南北差异的小知识
1气候差异南涝北旱。
中国隶属东亚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南方不仅雨季历时长,而且由于夏秋季节降水集中,因而常常出现洪涝灾害。
而华北、西北降水较少,再加上垦殖、放牧过度,蓄水抗旱能力差,所以面临严重的“水荒”,影响着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2人文差异南经北政。
从总体上看,中国北方军事、政治活动活跃,南方经济、文化发达。北方历来是中国的政治中心,秦、汉、唐定都长安(今西安),元、明、清定都北京,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这更确定了北方在全国的政治地位。
到了近现代,由于西方的科学文化首先从中国东南沿海传入,促进了南方经济的飞跃发展,使得南方在经济文化上的优势不断加强。因而“北方出当官的,南方出经商的”,这两句话较好地反映了南北方不同的政治、经济心态。
3、工业差异南轻北重。由于受到资源和区位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的工业布局有南轻北重的地域特征,即中国北方以重工业为主,南方轻工业相对比较发达。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中国北方煤炭、石油、铁矿石等矿产资源丰富,因而逐渐形成以采矿、冶金、机械制造等重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而东南沿海地区资源贫乏,但交通便捷、资金技术力量雄厚,所以便扬长避短,发展原料、燃料消耗少的工业类型,因而轻工业相对比较发达。
4、交通差异南船北马。中国古代的交通运输方式是南方以船为主,北方以马为主。
其原因是南方气候湿润,降水丰富,地表河网密布,因此为适应“水乡”的船舶运输便应运而生。而北方多干旱、半干旱气候,草场广布,畜牧业发达,马匹除了提供乳肉产品外,又以其耐力好、速度快而被北方人民驯化为代步工具,成为北方大地的交通工具。
5、建筑差异南尖北平。和南敞北封中国居民屋顶的坡度从南往北是逐渐减缓的。
南方屋顶高而尖,原因是南方的年降水量大,气候又炎热,高而尖的屋顶既利于排水,又利于通风散热。北方由于降水较少,所以屋顶多建成平顶,这样既可节省建筑材料,还可兼作晾晒作物的场所。
同时,东北地区由于降雪量较大,且积雪春天才能融化,为减轻积雪对屋顶的压力,房屋顶高而尖的现象也很普遍。另外,中国南方的园林建筑,轻巧纤细,玲珑剔透,内外空间连贯,层次分明,苏州的拙政园是其典型代表。
北方园林建筑则平缓严谨,粗壮质朴,内外空间界限分明。中国著名园林学家陈从周做出总结:“南方为棚,多敞口。
北方为窝,多封闭。”可见,从适应环境、居住舒适出发,南方建筑注重通风散热,北方建筑利于保温保暖。
6、语言差异南繁北齐。中国语言的地理差异表现为南繁北齐,即南方语言繁杂,北方语言比较单一。
中国北方广大地区都属北方方言区,从哈尔滨到昆明(昆明虽地处南方,但语言分区为西南官话区,西南官话即北方方言的分支)直线距离3000多千米,两地语言虽有区别,但通话、交流并没有太大障碍。而南方即使在同一方言区内,如闽方言区内,还分福州话、厦门话、莆田话、闽西话等,彼此差异极大,甚至听不懂。
这些语言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是有一定关系的。一则中国北方多地势平坦的高原和平原,交通联系方便,老百姓交往、交流的机会多,彼此融合,因而语言差异不大。
二则南方多丘陵山地,地形崎岖,交通闭塞,不利于人们交往,久而久之,便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土话”。7、饮食差异南米北面,一般被用来描述传统上南北方地区饮食差异。
南方人爱米饭,传统北方人(华北、西北)喜面食,其实这与南北方的农业生产结构不同有关。中国南方的气候高温多雨、耕地多以水田为主,所以当地的农民因地制宜种植生长习性喜高温多雨的水稻。
而中国北方降水较少,气温较低,耕地多为旱地,适合喜干耐寒的小麦生长。所谓“种啥吃啥”,长此以往,便养成了传统上南米北面的饮食习惯。
但是凡事有例外,东北地区虽属北方,但水分充足适合优质水稻生长,当地主食更侧重米饭;同时东北人大多是山东河北移民后裔故对面食也不排斥。华北的京津地区由于明清时期由南方漕运的粮食为稻米的缘故,饮食习惯上对米饭接受度大于华北其他地区。
一般以米饭为主食的东北和南方大部分地区将米饭简称为“饭”;而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等以面食为主的地区一般会把米饭简称为“米”,“炒饭”即称“炒米”,而在南方,炒米是另外一种小吃。8、体质差异南矮北高。
就人口的生物学特征而言,中国南方人矮,北方人高。据统计,中国东北、华北地区的男子平均身高为1.693米,云贵川地区则是1.647米。
从南北方的气温差异来讲,由于南方气候炎热,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较快,生殖器官发育快、成熟早,生命周期短,因而身材大多不高。而北方由于气候寒冷,影响了体内酶的活性,新陈代谢慢,生命周期长;再加上北方冬季漫长而寒冷,人们的户外活动少,体内营养物质积累多,因而长得“人高马大”一些。
请采纳。
6.求一些中国各地区的地理常识
1、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它的版图被形象地比作一只头朝东尾朝西的金鸡, 地势西高东低。
2、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第三位, 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 3、中国领土东西跨经度有60多度,跨了5个时区,东西距离约5200公里。
4、中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南北距离约为5500公里。 5、中国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
6、中国领土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附近)。 7、中国领土最东端在黑龙江省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
8、中国领土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73°E)。 9、中国的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公里,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便于船舶避风和停靠。
10、中国岛屿大约有5000多个,绝大部分分布在长江口以南的海域。 11、中国最大的群岛是舟山群岛,它位于浙江省东面的海域。
12、中国南海有四个群岛,即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 13、中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14、内海是一个国家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的渤海是中国的内 海。 15、中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第二大岛是海南岛。
16、辽东半岛是中国最大的半岛,山东半岛是中国第二大半岛。 17、台湾海峡位于福建省与台湾省之间,从南到北连接着南海和东海,是中国海上运输的 重要通道,人们称它为“海上走廊”。
18、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台湾省是中国地震最频繁的省份。 19、与中国陆地相邻的国家有15个。
20、东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朝鲜。 21、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俄罗斯。
22、西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 23、西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阿富汗、巴基斯坦。
24、西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 25、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缅甸、老挝、越南。
26、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27、东面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为韩国、日本。
28、东南面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为菲律宾。 29、南面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为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30、中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 31、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32、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它位于中国的西北部,其人民政 府所在地是乌鲁木齐市,简称为“新”。 33、因位于黄河北岸而得名的河北省,在古代它的部分土地属于冀州,所以河北简称 “冀”,人民政府所在地是石家庄。
34、河南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两个重要发祥地之一,它是中国古代“九州”中的“豫州”, 因此简称“豫”,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郑州,有大量古代历史和文化遣址。 35、有“古代历史的博物馆”之称的陕西省,是古代秦国的所在地,所以称“秦”或 “陕”。
36、陕西省人民政府所在地西安市(古称长安),是我国著名的“千年古都”。 37、有“煤海”之称的山西省,因位于太行山的西面而得名,简称“晋”, 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太原市。
38、内蒙古自治区横贯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简称“内蒙古”,人民政府所在地呼和浩 特市,意思是“青色的城市”。 39、辽宁因省内有一条辽河而得名,简称“辽”,人民政府所在地是沈阳市。
40、吉林省位于东北平原的中心,简称“吉”,人民政府所在地长春市是中国的“汽车 城”。 41、有“北大仓”(粮仓)之称的黑龙江省是中国最北的省份,也是最东的省份,简称“黑”。
42、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所在地哈尔滨市,又称“冰城”,每年的元旦到春节期间,这里举办冰雕艺术 节。 43、甘肃省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兰州市。
44、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北部,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银川市。 45、青海湖古代叫“西海”,蒙古语称“库库诺尔”,意思是“青色的湖”。
青海省就是因它而得名 的,这是我国唯一以湖泊而得名的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西宁市。 46、西藏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南边疆。
从公元7世纪开始就与内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经常往 来,促进了藏、汉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发展。左图为西藏布达拉宫。
47、西藏人民政府所在地拉萨市,在藏语中是“圣地”或“佛地”的意思。又因这里一年四季晴空万 里,日照时间长,人们把它叫做“日光城”。
48、同缅甸、老挝、越南相邻的中国西南边疆省份是云南省,简称“滇”或“云”。 49、云南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昆明市,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闻名中外的“春城”。
这里冬天 不冷,夏天不热,气候温和,四季如春。 50、“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指的是贵州省,简称“黔”或“贵”,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贵阳市。
51、贵州省出产的茅台酒被列为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之一,也是中国的国酒。 52、因为物产丰富而被称为“天府之国”的四川省,简称“蜀”,人民政府所在地是成都市。
53、湖北省因地处洞庭湖以北而得名,简称“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