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小知识

2022-02-15 综合 86阅读 投稿:藕花处

1.弟子规主要内容是什么100字左右

《弟子规》是人们的生活规范,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做到与经典同行为友。《弟子规》是儒家的基础,人性的基础。

全书以《论语·学而》中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开篇,以三字韵语的文字形式,对儿童言语行动提出要求,教以应该怎样待人处世,通常的核心思想是孝弟仁爱。

《弟子规》浅显易懂,押韵顺口,内容又符合封建伦理,是以极有影响,清代后期成为广为流传的儿童读本和童蒙读物,此书以浅近通俗的文字、三字韵的形式阐述了学习的重要、做人的道理以及待人接物的礼貌常识等等,几乎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有同等影响,文风朴实,说理透彻,可谓谆谆教诲,循循善诱,在我国清代教育史上有一定的影响。《弟子规》共有字数1080个。

2.弟子规内容

《弟子规》总 叙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入 则 孝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出 则 弟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谨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信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泛 爱 众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勿谄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亲 仁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希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余 力 学 文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扩展资料:此书以通俗的文字、三字韵的形式阐述了学习的重要、做人的道理以及待人接物的礼貌常识等等。

《弟子规》总叙中说:“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里面有七个科目,即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前六项属于德育修养,后一项,即学文,属于智育修养。

《弟子规》首先明确强调了做人的各项准则,以教育我们孝顺父母、恭敬兄长为名义,继而教育人民把对父兄的顺从扩大到社会各个阶级。“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进而教育广泛服从,“凡是人,皆须爱”,通篇以“爱心、父母对子女倾注了无私的爱、子女应该以无私的爱回报父母、这是天经地义的”一类手法,扼杀学童的思考能力、批判能力。

是在清朝扬州十日等事件后特有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并非国学经典,应被视为封建糟粕而剔除。2014年9月6日,海南省首开传统文化改造犯人的先河,服刑人员每日诵读和领悟《弟子规》、《了凡四训》、《太上感应篇》,“学一句,做一句”,潜移默化学会为人。

中国司法部肯定海南经验,将海南司法厅编著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教材》纳入服刑人员教育统编教材全国发行。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弟子规。

3.想找一些弟子规的知识

当前位置: 弟子规总 叙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入 则 孝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出 则 弟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谨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信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泛 爱 众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勿谄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亲 仁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希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余 力 学 文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总 叙 概述: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份加以演述;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

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易解: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

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易解: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

(君子闻过则喜,小人闻过则怒。)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易解: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二十四孝的黄香(香九龄),为了让父亲安心睡眠,夏天睡前会帮父亲把床铺扇凉,冬天寒冷时会为父亲温暖被窝,实在值得我们学习。

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请安问好。下午回家之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诉父母,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

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那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回来了,让父母安心。平时起居作息,要保持正常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易解:纵然是。

4.想找一些弟子规的知识

当前位置: 弟子规总 叙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入 则 孝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出 则 弟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谨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信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泛 爱 众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勿谄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亲 仁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希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余 力 学 文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总 叙 概述: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份加以演述;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

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易解: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

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易解: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

(君子闻过则喜,小人闻过则怒。)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易解: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二十四孝的黄香(香九龄),为了让父亲安心睡眠,夏天睡前会帮父亲把床铺扇凉,冬天寒冷时会为父亲温暖被窝,实在值得我们学习。

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请安问好。下午回家之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诉父母,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

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那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回来了,让父母安心。平时起居作息,要保持正常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易解:纵然是。

5.弟子规的小故事

董遇巧用三余(有余力则学文)

时间:三国时期。魏国有一个人叫董遇。自幼生活贫苦,整天为了生活而奔波。但是他只要一有空闲时间,就坐下来读书学习,所以知识很渊博,人们很佩服他。名声也越来越大。附近的人纷纷前来求教,并问他是如何学习的。董遇告诉他们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学习要利用三余,也就是三种空余时间:冬天是一年之余,晚上是一天之余,雨天是平日之余。人们听了,恍然大悟。原来就是要通过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读书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水平。

孟母断机(父母教须敬听)

孟子是古代儒家代表之一,著有《孟子》七篇(孟子者七篇止——三字经)。孟子小的时候,并不太珍惜学习的机会,有一天读书厌倦了,就跑出学堂去玩。后来孟子的母亲知道了,就在织布的时候,突然很生气的样子把织布的梭子折断,扔在地上。孟子很奇怪,就问母亲为什么生气。母亲说:“织布要一寸一寸地织,才能织成。但是如果把梭子折断了,不去织它,还能织成一匹布吗?你的学业也一样啊,你还没有学成就厌倦了,怎么能够成为有用的人呢!”孟子听了,明白了做学问的道理,从此发奋学习,终于成为一代大师。

6.弟子规小故事

你好:弟子规小故事具体如下:晏婴是春秋时期齐国的相国,但长相很普通。

一次,齐王派他出使楚国,楚王听说晏婴来了,想羞辱他,于是就在城墙下开了一个又低又小的门。晏婴知道这是楚国人故意羞辱他,就说:“我是前来访问的,这是狗洞,不是国门,如果我访问的是狗国,我就从这个门进去。”

楚国人一听,马上打开城门让晏婴进去了。晏婴见到楚王,楚王故意问他:“齐国没有人了吗?怎么派你来了。”

晏婴回答说:“我国派人出访有一个规矩,上等国家派上等的人物,我最不中用,所以就派我到楚国来了。”楚王听后,觉得晏婴很了不起,对他肃然起敬,并马上向他致歉。

齐桓公的教训[不亲仁无限害]齐桓公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但晚年开始生活腐化,宠信坏人。他宠信易牙、竖刁和开方三人。

易牙为了让齐桓公尝到人肉的味道,不惜把自己的儿子杀掉;而竖刁为了新近桓公,主动阉割自己成为宦官;开方为了讨好桓公,15年不回家看父母。管仲对他们很反感,多次对桓公说:“像他们这样杀死自己的儿子、自己阉割自己,背弃自己父母的人是靠不住的。”

齐桓公却听不进去。后来,齐桓公病了,他们原形毕露,对病重的桓公不理不睬,最终桓公被饿死了。

纸上谈兵[但学文不力行]赵括是战国时期大将赵奢的儿子,从小熟读兵法,讲起战术来十分在行,赵奢却不以为然。这一年,秦国攻打赵国,赵国派大将军廉颇前去抵挡。

廉颇很有经验,他根据敌强我弱的形势,采取坚守不出,保存实力的策略,有效地阻止了秦国的进攻。秦国见廉颇难付,就采用了反间计,派人散布流言,挑拨赵王和廉颇的关系。

赵王中计,派只会空谈兵法的赵括代替了廉颇。赵括没有分析敌情,轻率地改变了老将廉颇的战略,在泰军的引诱下出兵迎战,结果使40万大军全军覆没。

啮指痛心周朝的曾参夫子,表字叫子舆。他的奉养爷娘,和别人不同,最能够养他父亲母亲的志向。

每逢吃饭的时候,必定有酒有肉。将要收去的时候,一定问过他父亲,这个余下来的酒肉,送给哪个。

他的父亲生平喜欢吃那羊枣子,后来他的父亲死了,曾参就终身不吃羊枣子了。有一次,他在山里砍柴,不料家里忽然有客人来了。

他的母亲因为曾参不在家里,又没有钱可以备办供客的东西,不知所措,就用牙齿咬破自己的指头。当时曾参在山里砍柴,忽然心头像小鹿撞的痛了一阵,就慌慌忙忙背了柴回到家里来。

(母子同心,无时不刻将亲人的安危放在心里)。曾参在孔子门下受学,孔子传了他一部《孝经》,内容共总有十八章。

戏彩娱亲[亲所好力为具]拾椹异器[亲所好力为具]蔡顺丧父,世乱岁荒。奉母,赤黑分筐汉朝有个蔡顺,从小就没有了父亲,他服事母亲非常孝顺。

那时候正逢着王莽的变乱,年岁又荒。没有饭吃了,他就拾了桑树上结的果子,去供奉母亲。

用一个器皿装着黑的桑子,又用另一个器皿装红的桑子。赤眉贼见了很奇怪,就问他这是什么缘故。

蔡顺说,黑的奉养母亲,红的自己吃。赤眉贼听了,也很可怜他的孝顺,就送他牛蹄和白米。

陆绩怀橘六岁,作客归来。母性所爱,怀橘三枚。

在我国东汉时,有一位年纪才六岁的小孩,名字叫陆绩。有一次,在九江遇见当时的守袁术,袁太守认为他的相貌不凡,就拿出橘子请陆绩吃。

陆绩就多拿两粒藏在衣服里,等到要告辞回家的时候,橘子突然掉出来。袁太守以为是陆绩贪心,就问他原因。

陆绩回答说:"橘子是我母亲吃,并非自已贪心,还请太守原谅!"袁太守觉得这孩子太难能可贵了,肯定这孩子将来一定会有出息。同学们!陆绩时时想着母亲,希望母亲和他一起分享甜美的橘子,这般孝心,多令人感动!我们对父母亲不仅不私藏东西,更要能体贴亲心啊!董遇巧用三余(有余力则学文)时间:三国时期。

魏国有一个人叫董遇。自幼生活贫苦,整天为了生活而奔波。

但是他只要一有空闲时间,就坐下来读书学习,所以知识很渊博,人们很佩服他。名声也越来越大。

附近的人纷纷前来求教,并问他是如何学习的。董遇告诉他们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

学习要利用三余,也就是三种空余时间:冬天是一年之余,晚上是一天之余,雨天是平日之余。人们听了,恍然大悟。

原来就是要通过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读书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水平。孟母断机(父母教须敬听)孟子是古代儒家代表之一,著有《孟子》七篇(孟子者七篇止——三字经)。

孟子小的时候,并不太珍惜学习的机会,有一天读书厌倦了,就跑出学堂去玩。后来孟子的母亲知道了,就在织布的时候,突然很生气的样子把织布的梭子折断,扔在地上。

孟子很奇怪,就问母亲为什么生气。母亲说:“织布要一寸一寸地织,才能织成。

但是如果把梭子折断了,不去织它,还能织成一匹布吗?你的学业也一样啊,你还没有学成就厌倦了,怎么能够成为有用的人呢!”孟子听了,明白了做学问的道理,从此发奋学习,终于成为一代大师。闵子骞谏父[亲有过 谏使更 亲憎我 孝方孝][挞无怨]周朝时候,有个孝子,叫做闵子骞。

他是孔子的学生。生他的母亲,早已过世了,他的父亲娶了一个后妻,生了两个儿子。

那个后母很厌恶闵损,冬天的时候,给自。

7.《弟子规》全部资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入 则 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出 则 弟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谨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信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 泛 爱 众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 勿谄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 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 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 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 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 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亲 仁 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希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余 力 学 文 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 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 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 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8.《弟子规》知识竞赛的题目及答案

《弟子规》第一章知识竞赛 2012.12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25分钟)

班级 姓名

一、填空。(每空3分,计30分)

1、父母呼, ;父母命, 。

2、事虽小, ; ,子道亏。

3、亲爱我, ; 亲憎我, 。

4、亲有过, ;怡吾色, 。

5、, ;事死者,如事生。

二、判断题。(每题5分,计20分)

1、《弟子规》原名《弟子训》,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所作。( )

2、《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

( )

3、“居处变,酒肉绝”是指为父母守孝期间,自己的生活起居必须调整改变,应该解决酒肉,不能贪图享受。 ( )

4、“身有伤,贻亲忧”的意思是:父母身体有病,我们要为父母忧伤。

( )

三、解释加点字。(每题5分,计20分)

1、首孝悌: 2、晨则省:

3、苟擅为: 4、贻亲羞:

四、翻译句子。(10分)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五、理解性默写。(10分)

阅读黄香的故事,思考黄香行为符合《弟子规》中哪两条准则,默写在下面的横线上。黄香从小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黄香非常悲伤。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一天,黄香晚上读书时,感到特别冷,捧着书卷的手一会就冰凉冰凉的了。他想,这么冷的天气,爸爸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不能好好地睡觉。小黄香为让父亲少挨冷受冻,他读完书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亲的心。 1、

2、

六、论述题。(10分)

《弟子规》中说:“亲所好,力为具。”意思是说父母所喜好的东西,做子女的应该尽力为父母准备。有人说这种做法不完全正确,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的看法。要求观点鲜明,语言顺畅,80字左右。

80

知识竞赛答案

一、填空。(每空3分,计30分)

1、应勿缓 行勿懒;2、勿擅为 苟擅为;3、孝何难 孝方贤 ;

4、谏使更 柔吾声;5、丧尽礼 祭尽诚;

二、判断题。(每题5分,计20分)

1、* 2、√ 3、√ 4、*

三、解释加点字。(每题5分,计20分)

1、悌:友爱 2、省:探视 问候 看望

3、苟:如果 4、贻:留给

四、翻译句子。(10分)

父母教导时,我们应该恭敬地聆听。父母责备时,我们应当顺从的接受。

五、理解性默写。(10分)

1、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2、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六、论述题。(10分)

观点正确、鲜明,语言顺畅即可

9.有关弟子规的小故事

1、卧冰求鲤(入则孝,出则悌)

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养他,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他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总是让他打扫牛棚。父母生病,他忙着照顾父母,连衣带都来不及解。

一年冬天,继母朱氏生病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忽然间冰化开,从裂缝处跃出两条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

继母又想吃烤黄雀,但是黄雀很难抓,在王祥担心之时,忽然有数十只黄雀飞进他捕鸟的网中,他大喜,旋即又用来供奉继母。

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有诗颂曰: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2、杨时“程门立雪”(谨而信)

北宋的时候,有一个大学问家,他的名字叫做杨时。杨时这个人是一个非常有礼貌,也很谦虚好学的人。不管遇到什么的困难他都想办法把自己想要知道的知识从别人那里获取。主要是和学习有关的事情,哪怕是付出再大的代价他也要做到。

那一年,杨时已经四十岁了,有一次他和他的好朋友游酢提前约好了一起找程颐,程颐是当时很有名的一位大学问家。杨时和他的好朋友游酢走到程颐家的时候,得知程颐当时正好在家里面睡觉。由于杨时是一位很懂礼貌的人,于是他就觉得自己不应该在老师睡觉的时候去打扰老师,即便是自己很渴望马上学到知识。

就这样杨时和他的朋友两个人就安安静静地站在老师的门口,等待老师醒来。过了一会儿,天空中渐渐地下起了鹅毛大雪。天气也开始变得很冷。雪越下越大,天越来越冷,但是老师还在睡觉。他们依然很有礼貌,没有打扰老师,而是在大雪中等待。

这时候,杨时的朋友游酢因为寒冷的冬雪天气已经坚持不住了。他有好几次想要把程老师叫醒,但是杨时没有让他这么做。他们两个人在大雪中坚持着,坚持站着等待着老是醒来,等待老师醒过来给他们讲解问题。当程颐老师睡醒的时候,发现门外站着两个“雪人”。

扩展资料:

1、《弟子规》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撰而成。全文共360句、1080个字。

2、2014年9月6日,海南省首开传统文化改造犯人的先河,服刑人员每日诵读和领悟《弟子规》、《了凡四训》、《太上感应篇》,“学一句,做一句”,潜移默化学会为人。中国司法部肯定海南经验,将海南司法厅编著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教材》纳入服刑人员教育统编教材全国发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弟子规

百度百科-程门立雪

百度百科-卧冰求鲤

10.有关弟子规的小故事

齐桓公的教训[不亲仁无限害]齐桓公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但晚年开始生活腐化,宠信坏人。

他宠信易牙、竖刁和开方三人。易牙为了让齐桓公尝到人肉的味道,不惜把自己的儿子杀掉;而竖刁为了新近桓公,主动阉割自己成为宦官;开方为了讨好桓公,15年不回家看父母。

管仲对他们很反感,多次对桓公说:“像他们这样杀死自己的儿子、自己阉割自己,背弃自己父母的人是靠不住的。”齐桓公却听不进去。

后来,齐桓公病了,他们原形毕露,对病重的桓公不理不睬,最终桓公被饿死了。纸上谈兵[但学文不力行]赵括是战国时期大将赵奢的儿子,从小熟读兵法,讲起战术来十分在行,赵奢却不以为然。

这一年,秦国攻打赵国,赵国派大将军廉颇前去抵挡。廉颇很有经验,他根据敌强我弱的形势,采取坚守不出,保存实力的策略,有效地阻止了秦国的进攻。

秦国见廉颇难付,就采用了反间计,派人散布流言,挑拨赵王和廉颇的关系。赵王中计,派只会空谈兵法的赵括代替了廉颇。

赵括没有分析敌情,轻率地改变了老将廉颇的战略,在泰军的引诱下出兵迎战,结果使40万大军全军覆没。啮指痛心周朝的曾参夫子,表字叫子舆。

他的奉养爷娘,和别人不同,最能够养他父亲母亲的志向。每逢吃饭的时候,必定有酒有肉。

将要收去的时候,一定问过他父亲,这个余下来的酒肉,送给哪个。他的父亲生平喜欢吃那羊枣子,后来他的父亲死了,曾参就终身不吃羊枣子了。

有一次,他在山里砍柴,不料家里忽然有客人来了。他的母亲因为曾参不在家里,又没有钱可以备办供客的东西,不知所措,就用牙齿咬破自己的指头。

当时曾参在山里砍柴,忽然心头像小鹿撞的痛了一阵,就慌慌忙忙背了柴回到家里来。(母子同心,无时不刻将亲人的安危放在心里)。

曾参在孔子门下受学,孔子传了他一部《孝经》,内容共总有十八章。戏彩娱亲[亲所好力为具]拾椹异器[亲所好力为具]蔡顺丧父,世乱岁荒。

奉母,赤黑分筐汉朝有个蔡顺,从小就没有了父亲,他服事母亲非常孝顺。那时候正逢着王莽的变乱,年岁又荒。

没有饭吃了,他就拾了桑树上结的果子,去供奉母亲。用一个器皿装着黑的桑子,又用另一个器皿装红的桑子。

赤眉贼见了很奇怪,就问他这是什么缘故。蔡顺说,黑的奉养母亲,红的自己吃。

赤眉贼听了,也很可怜他的孝顺,就送他牛蹄和白米。

弟子规小知识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