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供一些关于辩论赛的常识
辩论中的立论战术 辩论是由立论(辩护)和反驳两个基本环节构成的,其中立论就是为了证明己方的基本立场,它是反驳的基础和必要的阶梯。
辩论中如果没有必要的立论,反驳就会显得强词夺理,苍白无力,而且,辩论中如果自己的立论不稳,自然会被对方攻击得只有招架之功,更谈不上对对方的攻击了。可见,立论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辩论的成败。
因此,辩论中要特别注意加强立论的力度。下面简单介绍几种立论战术: 逻辑严密,框架严整 立论中,运用严密的逻辑思维,构建严密无懈的理论框架,从而使自己的立论坚实。
严谨,无任何漏洞可寻,这是使辩论获胜的关键。如“万家乐杯”电视辩论大赛上,北京大学队与国际关系学院队的辩论题目是:“我国现阶段应该鼓励私人购买轿车。”
这一题目的关键是“轿车”“鼓励”和“我国现阶段”这三个词。如何找准这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形成一条强有力的立论思路,这是能否构建严密的攻防体系的关键。
最后,作为正方的北大队根据其内在的逻辑联系推导出了这样的思路:现阶段发展轿车工业是我国工业发展的主导方向之一。由于轿车工业“三高一快”的特点,轿车工业被证明是经济起飞最有力的助推器,轿车的质量和产量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高低的标志。
我国也不例外.要想促进工业发展,必须发展轿车工业。其次,轿车工业要发展,关键在市场。
如何扩大轿车市场,最便捷的办法是使轿车“飞人寻常百姓家”。所以,轿车工业同鼓励私人购买就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在此基础上,他们再依据其必然的逻辑联系充分论证了“鼓励购买”的现实可能性和必要性,并充分考虑了对方立论中可能会提出的问题(即我国的公路交通的拥挤憎况,轿车的私人消费是否会是一种奢华的超前消费倾向),并对此一一作了周密合理的论述准备。由于北大队在立论中充分运用严密的逻辑思维来确立自己的论证体系,确保了该体系的严整周密,所以他们的立论在实践中既立得起,又防得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出其不意,“破”中求“立” 辩论,说到底是一种知识、智谋的较量,辩论的一方在立论时如能充分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智谋,在透彻地分析辩题的基础上,突破对方立论的防线,巧妙地提出一个全新的概念,给对手一个“措手不及”,这样便能大大削弱对方的攻击力。如94长虹杯全国大学生辩论赛南京大学队迎战吉林大学队,吉大队作为正方的立场是:大学毕业生择业的首要标准是发挥个人专长。
南大队作为反方其立论思路有很多,比如可以说“首要的标准是社会需要”,也可说“是收入丰厚”“是兴趣”等等,但所有这些都是因为太平常而可能落人吉大队事先准备好的猛烈进攻中。你说“社会需要”,他讲择业是主观行为,“发挥个人专长”正是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你说“收入丰厚”,他说:对方辩友在养育自己的祖国最需要的时候,以一己私利为先,向人民讨价还价,多么让人痛心和失望!如此,南大队将难以招架。
最后,南大队经过缜密的思考,提出了一个极其大胆的观念:大学生择业复杂多样,没有也不应该有一个统一的首要标准!并指出,没有证明大学生择业应当有一个统一的首要标准,就去强调这个首要标准是“发挥个人专长”,这无疑于在流沙上盖楼。此语一出,举座皆惊。
由于南大队的观点从根本上动摇了对方精心设计的立论,吉大队毫无准备,顿时乱了阵脚,以致在规范性发言中几乎未对此进行反驳。南大队在以前所未有的创新勇气击破对方的同时,又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立论:大学生应以个人的自我完善和推动社会进步为择业方向。
如此一来,南大队便很快占据了场上的主动,收到了十分明显的场上的效果。 另辟蹊径,李代桃僵 当辩论中碰到一些在逻辑上或理论上都比较难辩的辩题时,在立论过程中就不得不采用“李代桃僵”的办法,引入新的概念来化解困难。
比如“艾滋病是医学问题,不是社会问题”这一辩题就是很难辩的,因为艾滋病既是医学问题,又是社会问题,从常识上看,是很难把这两个问题截然分开的。复旦大学在处理这个问题时,首先做了以下设想:如果让他们去辩正方的话,他们就会引入“社会影响”这一新概念,从而肯定艾滋病有一定的“社会影响”.但不是“社会问题”,并严格地确定“社会影响”的含义,这样,对方就很难攻进来。
后来在辩论时他们却抽到了反方的签,要阐述“艾滋病是社会问题。不是医学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完全否认艾滋病是医学问题,也会于理太悖,因此,他们在辩论中引入了“医学途径”这一概念,强调要用“社会系统工程''的方法去解决艾滋病,而在这一工程中,“医学途径”则是必要的部分之一。
这样一来,他们的周旋余地就大了,对方得花很大气力纠缠在他们提出的概念上,其攻击力就大大地弱化了。“李代桃僵”这一战术的意义就在于引入一个新概念与对方周旋,从而确保己方立论中的某些关键概念隐在后面,不直接受到对方的攻击。
少下定义,多做描述 在立论(辩护)中,我们时常会遇到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即给概念下定义。可以说,下定义是明确我们的基本观点,澄清我们的基本立场的主要方法。
2.辩论的基础知识有哪些
辩论的基础知识首先,是定义辩论又称论辩,是指站在不同立场或持不同观点的人之间就同一问题,运用辩论的形式所进行论证和反驳的过程。
所以辩论的时候双方在比赛之前乃至在比赛中都要搞清楚辩论的问题和主题,不要把旁系的一些问题过分扩大,最后就是双方都偏题了,结果双方的分数都低了,比如说,我见过一场辩论,辩题是”保护弱者是不是一种社会倒退“,结果被正反双方讨论来讨论去变成”是否该保护弱者“。so,说白了。
明确了主题,辩论说白了就是论证和反驳的两个过程而已哈。还有,一场好的辩论,一定要有发生思想和言论上的‘碰撞”和“交锋“。
这样的辩论才有意义有深度,分数自然都会很高。辩论的形式1,生活辩论 2,会议辩论 3,赛场辩论1,2就不用说了哈,字面上看也会懂。
要是不懂就百度啥去现在重点说说赛场辩赛场辩论区别于1,2 点在于,规则更多,平台更大,公平性更高,素质水平更高(所以,赛场辩论就是文明的吵架嘛)辩论意义也是有的,除了锻炼自己的口才,思辨,以及反应能力等等。
其实,有没有发现辩论的过程也是一个探讨的过程,前前后后查资料啊,找论据啊什么的过程中自己的知识会得到很大的整合,知识会积累很多。作为旁观者在欣赏一场辩论中除了享受辩手们的陈词以外,一场好的辩论应该还会引起人们的思考,多多思考社会问题,也挺好的哈。
我觉得有善于思考的国民才有一个明智的民族。赛场辩论特征,1双向对立,2逻辑严密,3以及思维敏捷1嘛,时刻记住自己是哪一方的,不要被带进去,这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整个团队志始至终都要牢牢记住这一点,在辩论的过程中必要的时候一定要相互提醒,要做好万一被对方哪个坏蛋带进去怎么把队友救出来。
3先讲哈,我觉得思维敏捷对攻辩手要求会比较高,肚子里没点储备和技巧肯定是不行的2,逻辑严密说实话,如果讲话没有逻辑性,或者逻辑不严密,那么论据在好也没用,气势再高也没用,我还是提倡一场好的素质一要引发思考,一要体现辩手的素质,而逻辑的严密性就是一个体现。
所以,脑袋一定要清醒,不要急于求成。常用的辩论技巧一例证法;就是“以事证理”,运用一定的事实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论辩方法,常言道,事实胜于雄辩,还记得初中第一次辩论的时候,我就引了一个小小的例子,被老师表扬了半天。
当然例子要选好,不是越多越好,一场辩论的例子其实不需要太多,要精,而且要有针对性,最最重要的是要简明,不论那各环节,时间都是十分有限的,例子一定不能占太多时间。我个人还是喜欢逻辑性强的辩论,所以一个例子引出后必要的时候一定要加以理论的论证支持自己的观点,选例子的时候还要考虑到这个例子能不能自大限度的靠到自己这一方,不然就变成对方的把柄或者成为对方的反例二引证法;就是引用典故啊,名言啊什么的,本人不太喜欢主动的用这种方法,因为这种东西就是一物降一物,到时候就变成名人之间的pk不是双方的辩论了,我一般都是等对方先说出来,我在根据他引用的东东的背景啊,条件啊什么的简单的给他分析一下,那丫要是还死不烂帐,我才回一句让他自己去说!!当然材料准备的时候,一些典故啊,有说服力的名言啊,哲理啊是必要的,,,,本人比较顶马克思的,既经典有有哲理有逻辑,而且,;老马的话一定是正确的,只要加以分析就可以搞定三反语法就是不从正面驳斥对方,而是通过发问强加攻势,摆出与对方所讲的道理或事例。
以责难压倒对方的论辩方法。例如1958年、1959年间,赫鲁晓夫先后两次来华。
一次会谈的空间,赫鲁晓夫与周恩来坐在一起随便交谈,赫鲁晓夫突然恶意地挑衅说:“我们两人有共同之点,都是,然而,我们两人不同之点是我出身于工人家庭,你出身于剥削家庭。”周恩来非常机智敏锐,立即给予有力回击说:“我们两人还有一个共同之点,就是我们都背叛了各自的阶级。”
——真是酷!!有木有!就是这样,借着对方的话,巧妙得给予反击,而且从字面上看不出有一点的不敬从而教训了对方,同时维护了自己的尊严。这招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
当然还是需要一定的应变能力,以及幽默感。四导缪法又称反证法==怎么感觉像在做高数题??汗---先以退为进,将对方的话归之于某个站不住脚的原理,然后从这个原理中推导出明显的荒谬结论并将之推向极端,反之一击,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关于这一点,我想说一下下,归谬时候一定要明白而且要站得住脚!!而且不要强词夺理,这只会搞僵。
五类比法举出同类的相反事例加以推理,反驳对方。这在对方举的例子不严谨的时候,很好用。
比如有个呆子看见某人在服丧期间吃红米饭,就说此人不小,于是某人答道——那你每天吃白米岂不是天天服丧?!!(从书里来的例子很死板)六诱导法,循循善诱,旁敲侧击,在攻辩提问的时候可以用,把对方引入陷阱,,,,当然那个问题也要问得高级些,不然一开头就让人知道不怀好意。
3.辩论的基础知识有哪些
1、辩论的过程一般有开始、展开、终结这三个阶段,缺少其中任何一个阶段都不是一场完整的辩论。因此,一场完整的辩论一般应由论题、立论、驳论、结辩四个部分组成;
2、辩论中存在着持不同意见的双方或多方。有不同意见的双方或多方存在才能实现思想交锋。一个人不可能自己同自己辩论,一个人头脑中几种方案或做法的权衡和比较,那是思考或思辨而不是辩论;
3、辩论必须针对同类事物或同一问题,即存在着同一论题。如果各方谈论的论题不同,就不能实现有意义的辩论。因为这两个判断所认识的对象相同,又是相互对立的思想,而这两个判断至多只能有一个为真,不可能都真。这样就有了谁是谁非的问题,就必然要引起辩论;
4、辩论的诸方有或多或少的共同认识或共同承认的前提,如思维的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和正确推理的方法等,以及如社会公理、科学规律等是非真伪标准和价值取向。
扩展资料
1、辩论的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种:
(1)、设置两难:即设置两难的问题,无论答此或答彼都将陷入被动。但是一定要对准话题,不可以做无病呻吟;
(2)、主动引申:即将对方的某个事实、某句话加以引申,造成本方主动、对方被动;
(3)、以矛攻盾:即将对方论点和论据间的矛盾,这个辩手和那个辩手陈述中的矛盾、某个辩手陈词中的矛盾、答这个问题和答那个问题之间的矛盾或其他方面的矛盾予以披露,令其尴尬,陷其于难堪;
(4)、归谬发问:即将其论点或论据或其他问题引申归谬,陷其与左右被动,无力自救。
(5)、简问深涵。即问题很简单,但涵义很深刻,与辩题密切相关。答准确很难,但是答不出来就很丢人,估摸回答却不准确,这也很容易陷入被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辩论
4.
辩论释义把对人进行考查后所作的鉴定加以认真分析。
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对事物或问题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最后得到正确的认识或共同的意见。三要素 1.辩论中存在着持不同意见的双方或多方。
有不同意见的双方或多方存在才能实现思想交锋。一个人不可能自己同自己辩论,一个人头脑中几种方案或做法的权衡和比较,那是思考或思辨而不是辩论。
2.辩论必须针对同类事物或同一问题,即存在着同一论题。如果各方谈论的论题不同,就不能实现有意义的辩论。
例如,一个人说“法律是有阶级性的”,一个人说“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由于两人所认识的对象不同,因此两个观点不能构成辩论。只有当一个人说“法律是有阶级性的”,另一个人说“法律是没有阶级性的”这样两个判断才构成辩论。
因为这两个判断所认识的对象相同,又是相互对立的思想,而这两个判断至多只能有一个为真,不可能都真。这样就有了谁是谁非的问题,就必然要引起辩论。
3.辩论的诸方有或多或少的共同认识或共同承认的前提,如思维的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以及正确推理的方法等,以及如社会公理、科学规律等是非真伪标准和价值取向。没有这些共同承认的东西,辩论只会是一场混战,不可能得出结论。
总之,辩论诸方有共同的话题,而又有不同意见。从哲学观点看,辩论的诸方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
特点 1.辩论人员的双边性。辩论是双边活动,最少两人参加,单一方面只能是议论而已。
2.辩论观点的对立性。双方观点是对立的,或是或非,这样才有辩论的可能,否则就是谈判。
3.论证的严密性。只有合乎思维逻辑的辩论,才可能获胜,否则只能是诡辩。
4.追求真理的目的性。辩论目的是追求真理,取得共识,辩论双方没有对错之分。
辩论技巧 下文试以技法理论结合对实际辩例的分析,介绍几种反客为主的技巧。借力打力 武侠小说中有一招数,名叫"借力打力",是说内力深厚的人,可以借对方攻击之力反击对方。
这种方法也可以运用到论辩中来。 例如,在关于"知难行易"的辩论中,有这么一个回合: 正方:对啊!那些人正是因为上了刑场死到临头才知道法律的威力。
法律的尊严,可谓"知难"哪,对方辩友!(热烈掌声) 当对方以"知法容易守法难"的实例论证于知易行难"时,正方马上转而化之从:"知法不易"的角度强化己方观点,给对方以有力的回击。扭转了被动局势。
这里,正方之所以能借反方的例证反治其身,是因为他有一系列并没有表现在口头上的、重新解释字词的理论作为坚强的后盾:辩题中的"知",不仅仅是"知道"的"知".更应该是建立在人类理性基础上的"知";守法并不难,作为一个行为过程,杀人也不难,但是要懂得保持人的理性,克制内心滋生出恶毒的杀人欲望,却是很难。这样,正方宽广、高位定义的"知难"和"行易"借反方狭隘、低位定义的"知易"和"行难…的攻击之力,有效地回击了反方,使反方构建在"知"和"行"表浅层面上的立论框架崩溃了。
移花接木 剔除对方论据中存在缺陷的部分,换上于我方有利的观点或材料,往往可以收到"四两拨千斤"的奇效。我们把这一技法喻名为"移花接木"。
例如.在《知难行易》的论辩中曾出现过如下一例: 反方:古人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是说蜀道难走,"走"就是"行"嘛!要是行不难,孙行者为什么不叫孙知者? 正方:孙大圣的小名是叫孙行者,可对方辩友知不知道,他的法名叫孙悟空,"悟"是不是"知"? 这是一个非常漂亮的"移花接木"的辩例。反方的例证看似有板有眼,实际上有些牵强附会:以"孙行者为什么不叫孙知者"为驳难,虽然是一种近乎强词夺理的主动,但毕竟在气势上占了上风。
正方敏锐地发现了对方论据的片面性,果断地从"孙悟空"这一面着手,以"悟"就是"知"反诘对方,使对方提出关于"孙大圣"的引证成为抱薪救火、惹火烧身。 移花接木的技法在论辩理论中属于强攻,它要求辩手勇于接招,勇于反击,因而它也是一种难度较大、对抗性很高。
说服力极强的论辩技巧。诚然,实际临场上雄辩滔滔,风云变幻,不是随时都有"孙行者""孙悟空"这样现成的材料可供使用的,也就是说,更多的"移花接木"。
需要辩手对对方当时的观点和我方立场进行精当的归纳或演绎。 比如,在关于"治贫比治愚更重要"的论辩中,正方有这样一段陈词:"…对方辩友以迫切性来衡量重要性,那我倒要告诉您,我现在肚子饿得很,十万火急地需要食物来充饥,但我还是要辩下去,因为我意识到论辩比充饥更重要。
"话音一落,掌声四起。这时反方从容辩道:"对方辩友,我认为'有饭不吃'和'无饭可吃'是两码事……"反方的答辩激起了更热烈的掌声。
正方以"有饭不吃"来论证贫困不足以畏惧和治愚的相对重要性,反方立即从己方观点中归纳出"无饭可吃"的旨要,鲜明地比较出了两者本质上的天差地别,有效地扼制了对方偷换概念的倾向。顺水推舟 表面上认同对方观点,顺应对方的逻辑进行推导,并在推导中根据我方需要,设置某些符合情理的障碍,使对方观点在所增设的条件下。
5.怎么做一个介绍辩论赛的PPT
首先 如果你要给同学组织一场辩论赛,让同学们了解辩论,那么你就这么做PPT;
1.搜集资料:辩论赛的规则。网上很多,你可以挑选,一般分为这几个阶段,开篇立论,质询,质询小结,自由辩论,总结陈词。再在网上搜一下一些优秀的辩论赛视频,比如海峡两岸辩论赛的视频,黄执中的视频等。搜集好这些资料,为PPT做准备
2.PPT开始,链接一段精彩的辩论视频,激起大家对辩论的兴趣,然后介绍下从古至今的一些舌战群儒的名人典范,还有当今社会外交,公关的重大作用,这些其实都是辩论。你可以用一句话来做你PPT的名字“一人之辩,胜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3.之后介绍你举办的辩论赛的赛制。
题目:网络上很多
6.学习辩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
需要明确的是,辩论不是吵架。
本人辩手出身,大二时是全校辩论赛冠军,并组织过多次学院辩论赛并担任评委。很不欣赏泼妇骂街似的絮絮叨叨,而认为要用逻辑和技巧来取胜。
逻辑在于能够用理性深入的思考把辩题从与众不同的角度来分析,技巧在于在临场时能处变不惊。 在接手辩题一开始,应该分头各自搜集资料并整理。
很多辩题是别人辩过的,很容易找到别人的辩论过程,至少也找得到相似的辩题。我的习惯是上网DOWN一堆资料,然后自己拿双颜色的笔把可能成为双方论点的语句画出来反复思考,最理想的效果是自己在跟资料辩论。
最后提炼出几个方面,整理成自己的论点 然后第二步是队友讨论。用学过的管理理论来说,这个叫头脑风暴法。
大家在一起提出各自的论点,并进行讨论,最后总结的论点应该是新颖而有概括力的,三条或者四条。一般论点的层次是递进的,我比较习惯其中有论点跟国家政策,时事什么的结合在一起。
还有,就是跟自己的专业结合在一起,整几个大家都了解一点但是都不是很了解的专业名词。我们学校因为是综合性的,比赛都是学院之间的,所以这招很管用。
一套“机会成本”、“投资回报率”等等名词,就能把对方和评委都搞懵…… 第三就是根据论点再次整理材料了。尽量把自己的论点高尚化、时事化。
最好整理材料的过程中,能不断地小组讨论,互相辩论。讨论能让问题深化,并且随时分头补充材料。
把整理好的材料进行交换,最后整理出自己的辩词。这里要注意一点,辩词一定是步步深化的,论点的内容一样但是表达方式不一样。
4人的辩词要交换,确保上场能配合到位。 几个TIPS 1、自己的论点一定要稳,要坚守论点,上场的时候不要跟着对方的思路走,否则自己的东西都忘记了。
2、陈词时要表现出很自信的样子,微笑着看着评委和对方辩友,加上优美的手势。 3、自由辩论时,每次发言时间控制在10秒钟左右。
这就需要辩手有灵活的思维和很强的语言概括能力。每次发言都要从自己论点的角度出发 4、如果遇到接不了的问题,不要慌,直接重新抛出自己的论点就好,等对方再提起刚才的问题时,哈哈,估计已经想好了答案。
5、自由辩论如果剩下时间不要浪费。从一辩开始,有秩序地把自己的论点再说一次。
基本就这些了 祝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