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土星的小知识

2022-06-05 综合 86阅读 投稿:繁华落

1.土星的知识有

土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是第六颗;按体积和质量都排在第二位,仅次于木星。

它和木星在很多方面都很相似,也是一颗“巨行星”。从望远镜里看去,土星好象是一顶漂亮的遮阳帽飘行在茫茫宇宙中。

它那淡黄色的、橘子形状的星体四周飘拂着绚烂多姿的彩云,腰部缠绕着光彩夺目的光环,可算是太阳系中最美丽的行星了。 古时候,我们称土星为“镇星”或“填星”,而西方则称之为克洛诺斯。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把这颗星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农业联系在一起。 土星是扁球形的,它的赤道直径有12万公里,是地球的9.5倍, 两极半径与赤道半径之比为0.912,赤道半径与两极半径相差的部分几乎等于地球半径。

土星质量是地球的95.18倍,体积是地球的730倍。虽然体积庞大,但密度却很小,每立方厘米只有0.7克。

土星内部也与木星相似,有一个岩石构成的核心。核的外面是5000公里厚的冰层和8000公里的金属氢组成的壳层,最外面被色彩斑斓的云带包围着。

土星的大气运动比较平静,表面温度很低,约为零下140摄氏度。 土星以平均每秒9.64公里的速度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其轨道半径约为14亿公里,公转速度较慢,绕太阳一周需29.5年,可是它的自转很快,赤道上的自转周期是10小时14分钟。

土星的美丽光环是由无数个小块物体组成的,它们在土星赤道面上绕土星旋转。土星还是太阳系中卫星数目最多的一颗行星,周围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卫星紧紧围绕着它旋转,就象一个小家族。

到目前为止,总共发现了23颗。土星卫星的形态各种各样,五花八门,使天文学家们对它们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最著名的“土卫六”上有大气,是目前发现的太阳系卫星中,唯一有大气存在的天体。

2.关于土星知识

距离太阳的第六行星,有美丽的光环,是最美的天体之一,表面呈淡黄色,有平行于赤道的永久性云带,但不如木星上显著.土星的反照率是0.42,视星等随光环张开程度有3个星等的变化,赤道区最亮,呈米色,有时几乎是白色,极区稍暗,色近微绿.云带略呈橙色.土星上盛行强风。在赤道附近,风速约为每秒500米。风向通常是向东的。最强的风出现在赤道附近,在高纬度,风速逐渐递减。在纬度大于35度的地区,风向随着纬度的递增而逐渐由向东转为向西,卵状白色.表面温度-290华氏度,比木星表面温度低60度.土星的平均密度只有0.70克/立方厘米,是九大行星中密度最小的,是太阳系唯一比水轻的行星.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土星的大小和质量仅次于木星,占第二位。土星大气主要由氢,氦,甲烷和氨组成.土星环是由无数个小卫星构成的物质系统,在土星赤道面上,里部比外部旋转得更快,1675年,卡西尼在土星环上观测到一个缝,称为卡西尼缝,它把光环分为A,B两部,1837年,恩克又在A环上发现另一个较窄的缝,称为恩克缝,这些缝具有持久性,是由内土卫的引力效应造成的.1850年又在B环内部发现暗淡的C环或称砂环.到目前为止还发现有E,F,G等更加暗弱的环.它的体积是地球的745倍,质量是地球的95.18倍。它由于快速自转而呈扁球形,所以赤道半径约为60,000公里,两极半径与赤道半径之比为0.912,扁率约为1/9。土星的大半径和低密度使其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和地球表面的相近。土星在冲日时的视星等达-0.4等,亮度可与天空中最亮的恒星相比。土星是太阳系中卫星数目最多的一颗行星,共有23颗。 中国古代称土星为填星或镇星,而罗马神话中称之为第二代天神克洛诺斯,它是在推翻父亲之后登上天神宝座的(另一说法:在古代西方,人们用罗马农神萨图努斯的名字为土星命名)。

土卫一 Mimas:直径390公里,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一样,和月球相似,总是一面对着土星.主要由冰构成,表面很亮并且布满各种深碗状的环行山和各种槽沟,最大的表面特征是一个相对巨大的撞击结构,直径130公里的环行山,山壁高5公里,底深10公里,中央峰高6公里.

土卫二 Enceladus:由土星往外的第三颗大卫星,有地质活动,直径510公里,主要成分也是冰.

土卫三 Tethys:主要成分为冰,直径1050公里,轨道距离土星296563公里,它的公转周期正好是土卫一的两倍,因而彼此处于共振轨道上,最大的表面特征是一条长达整个卫星周长3/4的大裂缝,几乎将其分为两半.

离日平均距离 9.54天文单位

轨道偏心率 0.056

轨道对黄道倾角 2度29分22秒

公转的恒星周期 29.46年

自转周期 10小时14分

平均会合周期 378.1天

平均轨道速度 9.64公里/秒

质 量 95.14(地球=1)

密 度 0.7

赤道对轨道倾角 29度

赤道直径 120000公里

卫星 17颗(已确认)

3.关于土星的知识

土星(英文Saturn,拉丁文Saturnus),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距日距离(由近到远)第6位。

质量、直径仅次于木星,并与木星同属气态巨行星。欧洲古代(古希腊)称土星为农神克洛诺斯(古希腊语:Κρόνος;英语:Chronos),在古代中国也叫镇星或福星。

土星主要由氢组成,还有少量的氦与微量元素,内部的核心包括岩石和冰,外围由数层金属氢和气体包裹着。最外层的大气层在外观上可以看出发亮的土星光环,虽然有时会有长时间存在的现象。

土星的风速高达1800公里/时,明显的比木星上的风速快。土星的行星磁场强度介于地球和木星之间,空气流非常快。

扩展资料1、地貌环境土星表面有沿赤道伸展的条纹带,表面被云层覆盖。表面还有一些明暗交替的带纹平行于它的赤道面,带纹有时也会出现亮斑、暗斑或白斑。

白斑的出现不很稳定,最著名的白斑于1933年8月被英国天文爱好者W·T·海用小型天文望远镜发现此白斑位于土星赤道区,蛋形,长度达土星直径的1/5。以后这块白斑逐渐扩大,几乎蔓延到土星的整个赤道带。

土星极地附近呈绿色,是整个表面最暗的区域。根据红外观测得知云顶温度为-170℃,比木星低50℃。

土星表面的温度约为-140℃。2、结构组成土星的内部结构类似木星,有一个小岩石的核心主要由氢和氦包围着该岩石的核心成分类似地球,但密度稍微大一点。

在它的外面有一个较厚的液态金属层其次是一层液体氢和氦,而在最外层是1000公里的大气。土星形成时,起先是土物质和冰物质吸积,继之是气体积聚因此土星有一个直径2万公里的岩石核心。

这个核占土星质量的10%到20%,核外包围着5,000公里厚的冰壳,再外面是8,000公里厚的金属氢层金属氢之外是一个广延的分子氢层。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土星。

4.关于土星知识

距离太阳的第六行星,有美丽的光环,是最美的天体之一,表面呈淡黄色,有平行于赤道的永久性云带,但不如木星上显著.土星的反照率是0.42,视星等随光环张开程度有3个星等的变化,赤道区最亮,呈米色,有时几乎是白色,极区稍暗,色近微绿.云带略呈橙色.土星上盛行强风。

在赤道附近,风速约为每秒500米。风向通常是向东的。

最强的风出现在赤道附近,在高纬度,风速逐渐递减。在纬度大于35度的地区,风向随着纬度的递增而逐渐由向东转为向西,卵状白色.表面温度-290华氏度,比木星表面温度低60度.土星的平均密度只有0.70克/立方厘米,是九大行星中密度最小的,是太阳系唯一比水轻的行星.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土星的大小和质量仅次于木星,占第二位。

土星大气主要由氢,氦,甲烷和氨组成.土星环是由无数个小卫星构成的物质系统,在土星赤道面上,里部比外部旋转得更快,1675年,卡西尼在土星环上观测到一个缝,称为卡西尼缝,它把光环分为A,B两部,1837年,恩克又在A环上发现另一个较窄的缝,称为恩克缝,这些缝具有持久性,是由内土卫的引力效应造成的.1850年又在B环内部发现暗淡的C环或称砂环.到目前为止还发现有E,F,G等更加暗弱的环.它的体积是地球的745倍,质量是地球的95.18倍。它由于快速自转而呈扁球形,所以赤道半径约为60,000公里,两极半径与赤道半径之比为0.912,扁率约为1/9。

土星的大半径和低密度使其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和地球表面的相近。土星在冲日时的视星等达-0.4等,亮度可与天空中最亮的恒星相比。

土星是太阳系中卫星数目最多的一颗行星,共有23颗。 中国古代称土星为填星或镇星,而罗马神话中称之为第二代天神克洛诺斯,它是在推翻父亲之后登上天神宝座的(另一说法:在古代西方,人们用罗马农神萨图努斯的名字为土星命名)。

土卫一 Mimas:直径390公里,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一样,和月球相似,总是一面对着土星.主要由冰构成,表面很亮并且布满各种深碗状的环行山和各种槽沟,最大的表面特征是一个相对巨大的撞击结构,直径130公里的环行山,山壁高5公里,底深10公里,中央峰高6公里. 土卫二 Enceladus:由土星往外的第三颗大卫星,有地质活动,直径510公里,主要成分也是冰. 土卫三 Tethys:主要成分为冰,直径1050公里,轨道距离土星296563公里,它的公转周期正好是土卫一的两倍,因而彼此处于共振轨道上,最大的表面特征是一条长达整个卫星周长3/4的大裂缝,几乎将其分为两半. 离日平均距离 9.54天文单位 轨道偏心率 0.056 轨道对黄道倾角 2度29分22秒 公转的恒星周期 29.46年 自转周期 10小时14分 平均会合周期 378.1天 平均轨道速度 9.64公里/秒 质量95.14(地球=1) 密度0.7 赤道对轨道倾角 29度 赤道直径 120000公里 卫星17颗(已确认)。

5.关于卫星和土星的科学与知识

土星是太阳系最美丽的行星他拥有最美丽到环

土星古称镇星或填星,因为土星公转周期大约为29.5年,我国古代有28宿,土星几乎是每年在一个宿中,有镇住或填满该宿的意味,所以称为镇星或填星,直径119300公里(为地球的9.5倍),是太阳系第二大行星。它与邻居木星十分相像,表面也是液态氢和氦的海洋,上方同样覆盖着厚厚的云层。土星上狂风肆虐,沿东西方向的风速可超过每小时1600公里。土星上空的云层就是这些狂风造成的,云层中含有大量的结晶氨。

土星:半径60268km、质量5.69*10^26kg

土星最著名的是土星的光环,土星环位于土星的赤道面上。在空间探测以前,从地面观测得知土星环有五个,其中包括三个主环(A环、B环、C环)和两个暗环(D环、E环)。B环既宽又亮,它的内侧是C环,外侧是A环。A环和B环之间为宽约5,000公里的卡西尼缝,它是天文学家卡西尼在1675年发现的。1979年9月,“先驱者” 11号探测到两个新环——F环和G环。F环很窄,宽度不到800公里,离土星中心的距离为2.33个土星半径,正好在A环的外侧。探测器传回的土星照片让科学家非常吃惊,在近处所看到的土星环,竟然是碎石块和冰块一大片,使人眼花缭乱,它们的直径从几厘米到几十厘米不等,只有少量的超过1米或者更大。土星周围的环平面内有数百条到数千条环,大小不等,形状各异。大部分环是对称地绕土星转的,也有不对称的,有完整的、比较完整的、残缺不全的。环的形状有锯齿形的,有辐射状的。

土星的卫星至少有18个,其中9个是1900年以前发现的。土卫一到土卫十按距离土星由近到远排列为:土卫十、土卫一、土卫二、土卫三、土卫四、土卫五、土卫六、土卫七、土卫八、土卫九。土卫十离土星的距离只有159,500公里,仅为土星赤道半径的2.66倍,已接近洛希极限。这些卫星在土星赤道平面附近以近圆轨道绕土星转动。最著名的“土卫六”上有大气,是目前发现的太阳系卫星中,唯一有大气存在的天体。

卫星:

卫星按它所围绕和星系可分为地球卫星或其他星球的卫星。按来源分,地球卫星又可分为天然卫星和人造地球卫星。

人造卫星是个兴旺的家族,如果按用途分,它可分为三大类: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应用卫星。

① 科学卫星是用于科学探测和研究的卫星,主要包括空间物理探测卫星和天文卫星,用来研究高层大气,地球辐射带,地球磁层,宇宙线,太阳辐射等,并可以观测其他星体。

② 技术试验卫星是进行新技术试验或为应用卫星进行试验的卫星。航天技术中有很多新原理,新材料,新仪器,其能否使用,必须在天上进行试验;一种新卫星的性能如何,也只有把它发射到天上去实际“锻炼”,试验成功后才能应用;人上天之前必须先进行动物试验……这些都是技术试验卫星的使命。

③ 应用卫星是直接为人类服务的卫星,它的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其中包括:通信卫星,气象卫星,侦察卫星,导航卫星,测地卫星,地球资源卫星,截击卫星等等。

要说作用,天然卫星是宇宙中自然形成的,不好说它有什么作用。当然,月亮是地球的天然卫星,它可以为地球人照明,还可以用来观察时间等,还可以想象出很多美丽的传说。人造卫星的用途很广泛,有的装有照像设备,用对地面进行照像、侦察,调查资源,监测地球气候和污染等;有的装有天文观测设备,用来进行天文观测;有的装有通信转播设备,用来转播广播、电视、数据通讯、电话等通讯讯号;有的装有科学研究设备,可以用来进行科研及空间无重力条件下的特殊生产。

总之,人造卫星因研制、生产、使用者的目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用途。

?wtp=tt

/view/22556.htm

范围太广,在这里看你需要到吧!

分数没关系,分数又不能当饭吃,呵呵。先看看对你有帮助没有!!

6.关于卫星和土星的科学与知识

木星是太阳系中最惹人注目的一颗行星,它是行星九兄弟中的老大---个儿最大。

它的亮度仅次于金星。中国古代把它叫做“岁星”,用它来纪年,因为已经知道它的公转周期近于12年。

西方则称木星为“朱庇特(Jupiter)”,即罗马神话中的主神。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王者---天神宙斯。

木星直径约为14.3万千米,是地球直径的11.25倍,体积为地球的1316倍,而质量为所有其他行星的2.5倍。木星的平均密度相当低,仅1.33克/立方厘米。

其绕太阳公转一周约12年,而自转一周仅要近10小时。由于它自转太快,致使星体变扁,其赤道半径与极半径相差5000千米之多。

木星没有固体外壳,它是一颗由液态氢组成的液态星球。 木星内部是由铁和硅组成的固体核,称为木星核,温度高达30000℃。

木星核的外部绝大部分是氢,液态的氢分子 层与液态的金属层合称为木星幔。木星幔的外面是木星的大气层,其大气厚度有1000千米,几乎全由氢和氦构成,只有微量的甲烷、氨和水汽。

木星大气中的甲烷具有吸收紫外线的作用。木星大气中还有十分强烈和频繁的闪电现象,平均每年约有250次。

木星大气浓密,有一系列与赤道平行的明暗交替分布的云带,亮的叫带,暗的叫带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位于木星南热带内的大红斑,它呈蛋形,长20000千米,宽11000千米。

木星表面的磁场强度大约是地球的10倍,且其方向与地球的正好相反。木星具有极光现象,它是除地球以外第二个发现有极光现象的天体。

1979年3月4日“旅行者1号”空间探测器飞过木星附近时发现木星像土星一样有光环,其宽度有6500千米,厚30千米,是由很多黑色石块组成。木星是太阳系中除天王星和土星外拥有卫星最多的大行星,至今已发现16颗,其中最亮的4颗是伽利略第一次用望远镜分辨出来的,故叫做伽利略卫星。

其实早在春秋时代我国的甘德和石申就已经发现了其中之一,称之为同盟。 木星和它的伽利略卫星(海盗1号飞船照片)木星(右上)、伊奥(Io, 左上)、欧罗巴(Europa,中)、嘉里美(Ganymede, 左下)和卡利斯托(Callisto, 右下) 总之,木星的魅力是巨大的,它将使越来越多的人为它所着迷。

土星是离太阳第六远的一颗美丽的行星,凡是用望远镜看过土星的人,无不惊叹不已。土星公转轨道半径为14亿千米,冲日时最大亮度为0.4星等。

土星那橘色的表面,漂浮着明暗相间的彩云,配以赤道面上那发出柔和光辉的光环,远远望去真像个戴着顶大沿遮阳帽的女郎。 土星自转一周为10小时14分。

由于自转迅速,赤道凸出成为一个扁球体,赤道半径要比两极半径大6000多千米。土星公转周期为29.5年,约合二十八宿之数,每年镇一宿,故古时我国又称其为“镇星”。

土星长期被当作太阳系的边界,直到1781年发现天王星以后,太阳系才得以扩大。土星运动迟缓,人们便将它看作时间和命运之神的象征。

罗马神话中称其为萨图努斯神,即希腊神话中的克洛诺斯,他是神王宙斯之父,是在推翻父亲之后登上天神宝座的。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把土星与农业联系在一起。

在天文学中的符号,像是一把主宰农业的大镰刀。 土星大小仅次于木星,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

其直径约12万千米,是地球的9.5倍;体积是地球的730倍。但它的平均密度却比水还要小,仅有0.7克/立方厘米。

假如将土星放入水中,它会浮在水面上。 土星的内部结构与木星相似,也有岩石构成的核。

核的外面是5000千米厚的冰层和金属氢组成的壳层。再外面也像木星一样被色彩斑斓的云带包围着。

这些彩色的云带主要由氢、氦以及甲烷等组成。如果说木星大气运动多变,那么土星大气运动就显得平静、单纯而快速。

土星表面的喷射流,速度最快时可高达400米/秒以上。可真正的土星表面是看不到的,我们看到的只是云顶,其温度低于-200℃。

土星 旅行者号探测器发现土星也有一个大红斑,长8000千米,宽6000千米,比木星的小许多。它可能是由于土星大气中上升气流重新落入云层时引起扰动和旋转而形成的。

7.关于土星的资料

土星是离太阳第六远的行星,也是九大行星中第二大的行星: 公转轨道: 距太阳 1,429,400,000 千米 (9.54 天文单位) 卫星直径: 120,536 千米 (赤道) 质量: 5.68e26 千克 在罗马神话中,土星(Saturn)是农神的名称。

希腊神话中的农神Cronus是Uranus(天王星)和该亚的儿子,也是宙斯(木星)的父亲。土星也是英语中“星期六”(Saturday)的词根。

(请参见 附录 4). 土星在史前就被发现了。伽利略在1610年第一次通过望远镜观察到它,并记录下它的奇怪运行轨迹,但也被它给搞糊涂了。

早期对于土星的观察十分复杂,这是由于当土星在它的轨道上时每过几年,地球就要穿过土星光环所在的平面。(低分辨率的土星图片所以经常有彻底性的变化。)

直到1659年惠更斯正确地推断出光环的几何形状。在1977年以前,土星的光环一直被认为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的;但在1977年,在天王星周围发现了暗淡的光环,在这以后不久木星和海王星周围也发现了光环。

先锋11号在1979年首先去过土星周围,同年又被旅行家1号和2号访问。现在正在途中的卡西尼飞行器将在2004年到达土星。

通过小型的望远镜观察也能明显地发现土星是一个扁球体。它赤道的直径比两极的直径大大约10%(赤道为120,536千米,两极为108,728千米),这是它快速的自转和流质地表的结果。

其他的气态行星也是扁球体,不过没有这样明显。 土星是最疏松的一颗行星,它的比重(0.7)比水的还要小。

与木星一样,土星是由大约75%的氢气和25%的氦气以及少量的水,甲烷,氨气和一些类似岩石的物质组成。这些组成类似形成太阳系时,太阳星云物质的组成。

土星内部和木星一样,由一个岩石核心,一个具有金属性的液态氢层和一个氢分子层,同时还存在少量的各式各样的冰。 土星的内部是剧热的(在核心可达12000开尔文),并且土星向宇宙发出的能量比它从太阳获得的能量还要大。

大多数的额外能量与木星一样是由Kelvin-Helmholtz原理产生的。但这可能还不足以解释土星的发光本领,一些其他的作用可能也在进行,可能是由于土星内部深层处氦的“冲洗”造成的。

木星上的明显的带状物 在土星上则模糊许多,在赤道附近变得更宽。由地球无法看清它的顶层云,所以直到旅行者飞船偶然观测到,人们才开始对土星的大气循环情况开始研究。

土星与木星一样,有长周期的椭圆轨道(右侧图象中心的大红斑)以及其他的大致特征。在1990年,哈博望远镜观察到在土星赤道附近一个非常大的白色的云,这是当旅行者号到达时并不存在的;在1994年,另一个比较小的风暴被观测到。

(左图) 从地球上可以看到两个明显的光环(A和B)和一个暗淡的光环(C),在A光环与B光环之间的间隙被称为“卡西尼部分”。一个在A光环的外围部分更为暗淡的间隙被称为“Encke Gap”(但这有点用词不当,因为它可能从没被Encke看见过)。

旅行者号发送回的图片显示还有四个暗淡的光环。土星的光环与其他星的光环不同,它是非常明亮的。

(星体反照率为0.2 - 0.6) 尽管从地球上看光环是连续的,但这些光环事实上是由无数在各自独立轨道的微小物体构成的。它们的大小的范围由1厘米到几米不等,也有可能存在一些直径为几公里的物体。

土星的光环特别地薄,尽管它们的直径有250,000千米甚至更大,但是它们最多只有1.5千米厚。尽管它们有给人深刻印象的明显的形象,但是在光环中只有很少的物质--如果光环被压缩成一个物件,它最多只可能是100千米宽。

光环中的微粒可能主要是由水凝成的冰组成,但它们也可能是由冰裹住外层的岩石状微粒。 旅行者号证实令人迷惑的半径的不均匀性在光环中的确存在,这被叫做“spokes(辅条)”,这是首先由一个业余天文学家报道的(左图)。

它们的自然本性带给了我们一个谜,但使得我们有了弄清土星磁场区的线索。 土星最外层的光环,F光环,是由一些更小的光环组成的繁杂构造,它的一些“绳结(Knots)”是很明显的。

科学家们推测这些所谓的结可能是块状的光环物质或是一些迷你的月亮。这些奇怪的织状物在旅行者1号发回的图象中很明显,(右图)但它们在旅行者2号发回的图象中看不见,可能是因为后者拍到的光环部分的成分与前者的略有不同。

土星的卫星之间和光环系统中有着复杂的潮汐共振现象:一些卫星,所谓的“牧羊卫星”(比如土卫十五,土卫十六和土卫十七)对保持光环形状有着明显的重要性;土卫一看来应对卡西尼部分某种物质的缺乏负责任,这与小行星带中Kirkwood gaps遇到的情况类似;土卫十八处于Encke Gap中。整个系统太复杂,我们所掌握的还很贫乏。

土星(以及其他类木行星)的光环的由来还不清楚,尽管它们可能自从形成时就有光环,但是光环系统是不稳定的,它们可能在前进过程中不断更新,也可能是比较大的卫星的碎片。 像其他类木行星一样,土星有一个极有意义的磁场区。

在无尽的夜空中,土星很容易被眼睛看到。尽管它可能不如木星那么明亮,但是它很容易被认出是颗行星,因为它不会象恒星那样“闪烁”。

光环以及它的卫星能通过一架小型业余天文望远镜观察到。Mike Harvey的行星寻。

8.有关于土星的资料

土星资料

文章类型:星空探索 加入时间:2003年7月19日9:52

距离太阳的第六行星,有美丽的光环,是最美的天体之一,表面呈淡黄色,有平行于赤道的永久性云带,但不如木星上显著.土星的反照率是0.42,视星等随光环张开程度有3个星等的变化,赤道区最亮,呈米色,有时几乎是白色,极区稍暗,色近微绿.云带略呈橙色.土星上盛行强风。在赤道附近,风速约为每秒500米。风向通常是向东的。最强的风出现在赤道附近,在高纬度,风速逐渐递减。在纬度大于35度的地区,风向随着纬度的递增而逐渐由向东转为向西,卵状白色.表面温度-290华氏度,比木星表面温度低60度.土星的平均密度只有0.70克/立方厘米,是九大行星中密度最小的,是太阳系唯一比水轻的行星.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土星的大小和质量仅次于木星,占第二位。土星大气主要由氢,氦,甲烷和氨组成.土星环是由无数个小卫星构成的物质系统,在土星赤道面上,里部比外部旋转得更快,1675年,卡西尼在土星环上观测到一个缝,称为卡西尼缝,它把光环分为A,B两部,1837年,恩克又在A环上发现另一个较窄的缝,称为恩克缝,这些缝具有持久性,是由内土卫的引力效应造成的.1850年又在B环内部发现暗淡的C环或称砂环.到目前为止还发现有E,F,G等更加暗弱的环.它的体积是地球的745倍,质量是地球的95.18倍。它由于快速自转而呈扁球形,所以赤道半径约为60,000公里,两极半径与赤道半径之比为0.912,扁率约为1/9。土星的大半径和低密度使其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和地球表面的相近。土星在冲日时的视星等达-0.4等,亮度可与天空中最亮的恒星相比。土星是太阳系中卫星数目最多的一颗行星,共有23颗。 中国古代称土星为填星或镇星,而罗马神话中称之为第二代天神克洛诺斯,它是在推翻父亲之后登上天神宝座的(另一说法:在古代西方,人们用罗马农神萨图努斯的名字为土星命名)。

土卫一 Mimas:直径390公里,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一样,和月球相似,总是一面对着土星.主要由冰构成,表面很亮并且布满各种深碗状的环行山和各种槽沟,最大的表面特征是一个相对巨大的撞击结构,直径130公里的环行山,山壁高5公里,底深10公里,中央峰高6公里.

土卫二 Enceladus:由土星往外的第三颗大卫星,有地质活动,直径510公里,主要成分也是冰.

土卫三 Tethys:主要成分为冰,直径1050公里,轨道距离土星296563公里,它的公转周期正好是土卫一的两倍,因而彼此处于共振轨道上,最大的表面特征是一条长达整个卫星周长3/4的大裂缝,几乎将其分为两半.

离日平均距离 9.54天文单位

轨道偏心率 0.056

轨道对黄道倾角 2度29分22秒

公转的恒星周期 29.46年

自转周期 10小时14分

平均会合周期 378.1天

平均轨道速度 9.64公里/秒

质 量 95.14(地球=1)

密 度 0.7

赤道对轨道倾角 29度

赤道直径 120000公里

卫星 17颗(已确认)

9.关于月球的小知识(20字)

月球自西向东以逆时针方向自转,同时也围绕地球以逆时针方向公转。由于“潮汐锁定”,月球自转一周的周期与围绕地球公转一周的周期相等,约为28个地球日。最终形成了月球始终以“正面”朝向地球,“背面”始终背向地球的状态。

月球表面不刮风、不下雨、空中没有云层,没有任何天气变化。不论是白昼还是夜晚,月球的天空一直是漆黑的。在月球上仰望星空,与在地球上相比会更璀璨;在月球背面看星星,会比在月球正面看更明亮。

扩展资料:

月球诞生的分裂说:

早在1898年,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的儿子乔治·达尔文就在《太阳系中的潮汐和类似效应》一文中指出,月球本来是地球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球转速太快,把地球上一部分物质抛了出去,这些物质脱离地球后形成了月球,而遗留在地球上的大坑,就是太平洋。

这一观点很快就受到了一些人的反对。他们认为,以地球的自转速度是无法将那样大的一块东西抛出去的。再说,如果月球是地球抛出去的,那么二者的物质成分就应该是一致的。可是通过对“阿波罗12号”飞船从月球上带回来的岩石样本进行化验分析,发现二者相差非常远。

月球表面岩石的年龄极其古老,全月球表面岩石的年龄介于30--42亿年之间,地球表面最古老的岩石年龄,只限于个别地区出露的38亿年的古老变质岩,而太平洋洋底岩石的年龄极其年轻,完全与“分裂说”的理论相违背。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月球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关于土星的小知识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