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小知识

2022-04-27 综合 86阅读 投稿:冷残影

1.佛学的佛学常识

1、七佛:在燃灯佛之后到我们生存的这一劫世之间(过去庄严劫和现在贤劫之间)有七位著名的佛陀,都曾经教化无量。他们是:毗婆尸佛(距今九十一劫)、尸弃佛(距今三十一劫)、毗舍婆佛(距今三十一劫)、拘留孙佛(现在贤劫中)、俱那含牟尼佛(现在贤劫中)、迦叶佛(现在贤劫中)、释迦牟尼佛。

2、三身佛:中为法身佛(显法所成的身)毗卢遮那佛,左为报身佛(证得绝对真理而获佛果的身)卢舍那佛,右为应身佛(佛原来的生身)释迦牟尼佛。

3、三世佛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依时间意义而划分的燃灯佛、释迦牟尼佛、弥勒佛,称为竖三世佛;另一种是按地域划分的东方净琉璃世界之佛(药师佛)、娑婆世界之佛(释迦牟尼佛)、西方极乐世界之佛(阿弥陀佛),称为横三世佛。

4、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第一为摩诃迦叶,苦行第一;第二阿难陀,多闻第一;第三舍利弗,智慧第一;第四是须菩提,解空第一;第五是富楼那,说法第一;第六是大目犍连,神通第一;第七是摩诃迦旃延,论义第一;第八是阿那律,天眼第一;第九是优婆离,持戒第一;第十位是罗睺罗,密行第一。

5、西天“四七”印度的二十八祖:摩诃迦叶、阿难、商那和修、优婆氇多、提多迦、弥遮迦、婆须蜜、佛陀难提、伏驮蜜多、胁尊者、富那夜奢、马鸣、迦毗摩罗、龙树、迦那提婆、罗喉罗多、僧伽难提、祖伽耶舍多、鸠摩罗多、阁夜多、婆修盘头、摩孥罗、鹤勒那、师子尊者、婆舍斯多、不如密多、般若多罗、菩提达摩。

6、东土“二三”中国的六位祖师:达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慧能。自从六祖惠能大师以后,为了要息灭争端,只传法印,不传衣钵。

7、小乘佛法度己,大乘佛法度人,上乘佛法既度己又度人。小乘佛法信仰罗汉,大乘佛法信仰菩萨,上乘佛法信仰佛陀。罗汉利己不利人,菩萨利人不利己,佛的最高境界则是利人又利己。从菩萨到佛的进级,只差最后一步,那就是度己。共产主义实现的时候,也是菩萨成佛的时候,因为那时已无人可度。

2.佛教文学常识

一天,在灵山会上,大梵天王以金色菠萝花献佛,并请佛说法。可是,释迦牟尼如来佛祖一言不发,只是用拈菠萝花遍示大众,从容不迫,意态安详。当时,会中所有的人和神都不能领会佛祖的意思,唯有佛的大弟子——摩诃迦叶尊者妙悟其意。破言为笑。于是,释迦牟尼将花交给迦叶,嘱告他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椠秒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转之旨,以心印心之法传给你。

释迦牟尼佛祖在大庭广众之下,像这样一言不发,只是带在和他那不动生色的微笑,从容不迫,宁静安详,其中微妙究竟何在?

其实,释迦牟尼这里所传示的,正是一中无言的心态——一种至为安详,静谧,调和,美好的心态,这是不呢国内用任何语言和行为来打破的。这种心态纯净无染,无欲无贪,坦然自得,乐观自信,无拘无束,不着形迹,不可动摇,与世长存——即所谓“真如秒心”,亦即“普照一切、含藏万法”的根本佛法——正法眼藏之所在。所以迦叶与佛祖在灵山会上心心相印,仅只拈话微笑而已,没有任何其他的表示,但一切尽在不言中,此时无声胜有声。而释迦牟尼最后对迦叶所嘱咐的话,也正好是对这种心态的最好证明。

佛祖拈花 迦叶微笑

佛祖拈花微笑典出于《五灯会元》卷一。据载: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柯迦叶

迦叶尊者,通常称大迦叶,一名饮光,是两千五百年前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也是释迦牟尼弟子中道德高尚的长者。释迦牟尼对众说法时拈花不语,五百弟子都默然,独有迦叶微笑。于是佛祖把衣钵交付给迦叶,嘱他等待未来弥勒佛下世降生,再把衣钵交付给弥勒。衣是袈裟,钵是食具,衣钵代表佛教的法统。

3.佛学常识:什么是一切有为法

净空法师---无为是常有;有为是无常,有生灭就是无常。

所以,在百法里,「定」是无为法。定是心里清净;清净心是无为法。

心里有想,都是有为法。不管你想什于,想诸佛菩萨,也是有为法。

唯独想阿弥陀佛不是有为法。因为想阿弥陀佛,生到极乐世界证无量寿,不生不灭。

只有这一句「阿弥陀佛」与无为法相应。「无作」跟「无为」的意思相同,就是无所作为。

清凉大师在《华严经疏钞》里讲,「依有所作为,故名有为」。「有为」是无常的。

什于是有为?起心动念,有心造作的,都是「有为法」。粗显的,我们很容易懂;微细的,我们就不懂。

那些是微细的?《唯识》讲的八识五十一心所,我们实在想不出它是有为造作的,也体会不到,可是佛明明把这些法都摆在有为法里。《百法明门论》,心法、心所有法、不相应行法、色法,都是有为法;最后六法才是无为法。

如果我们再用一个界限来界定它,比较容易体会。凡是有生灭,有变化的,都是有为法;无生无灭,无变化的,就是无为法。

由此可知,无为是常有;有为是无常,有生灭就是无常。所以,在百法里,「定」是无为法。

定是心里清净;清净心是无为法。心里有想,都是有为法。

不管你想什于,想诸佛菩萨,也是有为法。唯独想阿弥陀佛不是有为法。

因为想阿弥陀佛,生到极乐世界证无量寿,不生不灭。只有这一句「阿弥陀佛」与无为法相应。

想其他的佛菩萨名字,如果不能证到圆初住以上,都是有为法。证到圆初住以上,还不是真正的无为法,因为他还有退转。

要到八地菩萨—不动地,才真正是圆证三不退;那时可以说是无为法。七地以前都有退转,不像西方世界,下下品往生就圆证三不退。

念佛、念菩萨,从理上说是无为法;事上讲,不达到一定的标准,不是无为法。佛在此教我们,无为法是常,真常我们要学;有为法是无常,是生灭,我们要把它舍弃。

生灭是假的;常是真的,不生不灭是真的。所以,聪明人取不生不灭,舍弃生灭,就对了。

「无性」、「无作」、「无为」,都是真理的别名。古德说,「极乐无为涅盘」,这一句话很简单,六个字把极乐世界的概况说尽了。

「涅盘」是梵语,译成不生不灭,超过一切有为之相,远离一切有为造作。极乐世界唯一清净,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所以称之为「极乐无为涅盘」。

我们读了这些经句,最好现在就能用得上。怎于用?现在这个身体既然还活在世间,就不能脱离社会。

社会是有为法,学佛的人要遵守有为的规律,也就是常说的「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法;佛法在世间,不坏世间法」。不能违背世间法,不能破坏世间法,一切随顺世间法,这就是有为。

心地清净,一尘不染,二六时中就抓住这一句佛号,这是无为法,是佛教我们修学的原理原则。有为即是无为,无为就是有为,有为跟无为是一不是二,这是圆教的教义。

这样修学,活活泼泼,真的是自在、解脱、快乐。他修的是什于?清净心。

清净心是无为法;接触大众大慈大悲,是有为法。大慈大悲是从清净心生的,所以有为法就是无为,相辅相成,是一不是二。

念佛法门确实是这个境界,所以古德赞叹念佛法门是大乘中的大乘,一乘中的一乘。很有道理,这话不是随便说的。

「无我」。「我」是主宰的意思。

佛经对「我」的定义说了八个,最重要的就是主宰,就是自己能作主,这才称为「我」。佛告诉我们,「凡夫无我」,因为自己作不了主宰。

我,也有自在的意思。凡夫也没有自在。

一般人执著身体是我,这是「人我执」。执著一切法是实有存在的,是「法执」。

身体没有主宰,万法也没有主宰。皆由业缘波动,聚散无常,此乃十界六道之真相。

《心经》讲,「观自在菩萨」用的是智慧;我们用的是情识。用情识就见不到事实真相。

菩萨舍离情识,完全用智慧,故「照见五蕴皆空」。「五蕴」是色、受、想、行、识。

「色身」指身体。色是一切物质;受、想、行、识是指心理。

识是心之体;受、想、行是心的起用。「受」是感受,苦乐忧喜的感受,所以是属於心理作用。

心法、色法都是空的,都没有自性,都没有自体,那来的我?我在那里?所以用智慧观察,实实在在没有我。没有我而执著有一个我,就错了!所有一切业障都从这里生。

要是没有「我」,再问谁造业?谁受报?没有造业的,也没有受报的,没有我了。有我,就有造业的,就有受报的。

有几个人能把「我」看破?这要大智慧。有大智慧的人,一定有定。

有定的人,一定有戒。好比盖三层楼一样,有第三层,一定有第二层;有第二层,一定有第一层。

但是有第一层未必有第二层,有第二层未必有第三层。有戒的人不见得有定,有定的人不见得有慧。

我们这个世间四禅八定没有慧,阿罗汉的九次第定也没有慧。但是我们可以说,有定的人,一定有戒,是「定共戒」。

有慧的人,一定有戒,是「道共戒」,这就更高了,戒更清净,更圆满。心清净,身清净。

《金刚经》上说,「通达无我法者」,无我相、无法相。无我、无法就是没有我执,也没有法执。

「如来说名真是菩萨」,是真菩萨,不是假菩萨。这是圆教初住以上的菩萨,不是权教菩萨。

权教菩萨,我、法两种执著没有破。像现在有很多同修受了菩萨戒,都。

4.关于佛学常识的一些问题

佛陀所制的戒律,是为了教导弟子如律受持,约束心身,断恶行善的灵丹妙药。

三皈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是皈向、依是依靠。但凡是信仰佛教,受了三皈依法,才算是一个真正皈依佛教的信徒,是佛门的三宝弟子。以佛法僧三宝为师,佛是天中之天,圣中之圣,三界导师,四生慈父。‘佛宝赞无穷,功成无量劫中,巍巍丈六紫金容,觉道雪山峰,眉际玉毫光灿烂,照开六道昏蒙,龙华三会愿相逢,演说法真宗’。法、是经律论三藏,戒定慧三学法门,能令众生,返妄归真,转凡成圣。‘法宝实难量,如来金口宣扬,龙宫海藏散天香,觉者诵琅王函、玉轴霞条金写字,似排秋雁成行,昔因三藏取来唐,万古为敷扬’。僧、是如法修持,以戒为师,弘宗演教,人天眼目,为世福田。‘僧宝不思议,身披三事云衣,浮杯渡海刹那时,赴感应群机,堪作人天功德主,坚持戒行无违,我今稽首愿遥知,振锡杖提携’。我们如能发菩提心,皈依佛法僧三宝,一定能灭罪障、增福慧。更有一体三宝和住持三宝的道理,这都是信佛教徒应该皈依的。

佛教的五戒,是在家优婆塞、优婆夷的受戒条。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出家为不淫戒)四、不妄语,五、不饮酒。而杀盗淫妄四条属于性戒。酒是属于遮戒。这五戒并不仅是在家人应遵守的戒,而是一般佛教信徒应守之道德,不过后来却把这五戒、与出家的戒律对比,而认为它是在家的佛教徒之戒。其实正是沙弥、沙弥尼、比丘、比丘尼戒和菩萨戒的基础。真所谓‘戒为无上菩提本,能生一切诸善法’。以菩萨六度万行、诸善功德,都由受持戒法而产生出来的。‘优婆塞’翻为‘近事男’。‘优婆夷’翻为‘近事女’。意思是亲近承事佛法僧三宝的善男子、善女人。能亲近承事三宝就会广修众善,植种福田,行时时之方便,积种种之阴功。

杀、盗、淫、妄四条戒法称为性戒,以其本性是恶的缘故。五是酒戒。酒就是平常人们所饮的各种名酒,但是酒是米糟制酿成功的,称为遮恶,修道的人因为吃了酒或饮太多,发生酒醉,头晕脑胀,心神糊涂,就会做出种种不合理事情,讲出许多胡言乱语,发生种种罪恶行动,甚至如上面所讲,因吃酒而破了五戒的故事。现实生活中因吃酒而发生事故、车祸等等实在太多了,举不胜举,乃至丧生失命。修心持戒的佛弟子要下定决心,坚持不饮酒戒。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

5.佛学常识:怎么才能知道自己适合修行哪个法门

净空法师---佛说,正法时期戒律成就,像法时期禅定成就,末法时期净土成就,这是佛为我们说出这三个大的方向,让我们做参考。

1、法门的选择,最重要的是适合自己的根性,自己喜欢,学起来很容易、很踏实,那就是最好的选择。明白这个道理,一定选择要契机,契自己的机,我自己是什么根性,选择哪个法门最方便?自己不会选择,释迦牟尼佛也代我们选择,提出一个纲领给我们做参考。佛说,正法时期戒律成就,像法时期禅定成就,末法时期净土成就,这是佛为我们说出这三个大的方向,让我们做参考。每一种里面都有很多法门,戒里头法门多,禅定,你看看宗派有多少。

2、中国禅宗就分为五个大派别,大派别里头有小派别,乃至于到最后,每一家修行方法都不一样,但是都能明心见性,契机。末法时期净土成就,净土的派别也很多,念佛的音调不相同,速度不相同,用心不相同,太多了。但是,净土是先到极乐世界,再成就明心见性;换句话说,入三空三昧,净土宗是先得念佛三昧,往生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再入无相无愿法门。这个是对我们根性来讲,最稳当、最方便。

3、在现前我们最重要的,制心一处,这一处就是一心不乱。一心不乱落实在哪里?落实在佛号上。所以小本《弥陀经》教导我们执持名号,本来执持是烦恼,执是执着,持是保持,执着、保持这个都是大乘教里头最忌讳的。但是这个执持的对象不一样,不是名闻利养,不是五欲六尘,而是佛的名号。这个执持是阿弥陀佛自己说的,你只要真正能执持他的名号,你就决定往生,这跟其他的法门不一样。决定不能执持错了,错了那就真的错了,那得继续再搞六道轮回。所以,这个对象选择得正确。这个法门真正相信,决定没有怀疑,相信有极乐世界,西方有极乐世界,相信有阿弥陀佛。这是叫指方立相,便利一切众生学习,非常方便的法门,方便中的方便,善巧当中的善巧,这是阿弥陀佛愿力所成就的。

4、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后,阿弥陀佛就教你。极乐世界是个学校,是个道场,我们常称极乐国,它不像一个国家,没有国家这种行政组织。释迦牟尼佛从来没有提到过,介绍西方极乐世界,那次数太多了。极乐世界没有国王,没有上帝,极乐世界里头的居民,没有士农工商,没有男女老少。到那个地方完全是化生,往生到极乐世界,身相是法性身,居住的地方是法性土,法性永恒不变,相好光明跟阿弥陀佛一样。这是弥陀本愿,他看到十方世界,种类太多,分别太多,造成不平等,让人们心里面有怀疑。他避免怀疑,所以造成平等世界。到极乐世界,我们的相貌跟佛相貌相同,体质跟佛的体质相同,紫磨真金色身,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都是以阿弥陀佛为标准。

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第九十六集)

6.佛教小常识:进入佛门的第一步应干什么

寺院佛事活动现场

在当今时代,很多烧香拜佛的人,并未受过三皈依,却自称是佛教的信徒。我们虽不必否认他们的信仰,但按照佛教戒规的要求,如要信佛,应从皈依三宝着手。皈依三宝虽为进入佛门的第一步,但如不走第一步,岂能走出第二、第三步?要走第二、第三步,必定先从第一步开始。佛弟子的次第,是以所受戒法的层次而定,皈依三宝,是最先入门的基层。在家居士分为三皈、五戒、八关斋戒、菩萨戒,一切戒皆以皈依三宝为根本。皈依三宝既是入佛信佛的第一步,佛教不舍一切众生,故对请求皈依者的尺度放得特别宽:六道众生,除了地狱之中受苦太大太多者无暇皈依三宝外,其余的不论人、天、神、鬼、畜,只要发心皈依,佛教无不接受。

还有人以为自己已有看经的能力,自己可以直接向佛经之中探求成佛之道,所以不必皈依,同样可以得到学佛的受用。这在理上说,似乎可以通融,但从事相的规制上说,那就错误了。佛经是由佛陀所说(也有是出于佛的弟子们所说),再由佛的出家弟子们结集成编,传之后世;如说只知佛经而忽略了说法的佛宝,以及流传法宝的僧宝,充其量,只是皈依了法宝,这是忘恩的行为。佛教虽以法宝为主,解脱之道,皆由法宝流出,但是法宝之产生,必须佛宝与僧宝为之完成,所以三宝是不能分开的。

受皈依,既是形式上的问题,更是心性上的问题。受皈依时,不仅口中念着,身体拜着,心里还得想着。主要还是在于心的领受纳受三皈戒体,戒体须由先已受了皈戒的人,师师相传,这是法统的一脉相承,在凡夫而言,不能无师自证,所以在正常情况下三皈依不得在佛菩萨前自誓自受,更不可以只交一张像片办个皈依证而不举行仪式。由此可知,求受三皈依的庄严性和重要性了。

有些人尚未信佛,但对佛教颇有好感,他们却不愿意马上皈依三宝,由于教理不明,他们唯恐皈依之后,会受到约束,或者认为皈依之后会无法摆脱,所以他们对皈依持谨慎观望态度。但是,学佛必须从皈依三宝着手,如果仅仅观望,终究是站在门外,想在门外多懂一些佛理,那是不切实际的。佛教是智慧的宗教,佛门不是牢笼,而是解脱大道,皈依之后,如会受到约束,佛门也就不能称为解脱之道了。佛教固然希望人人皈依三宝,并自皈依开始,一直走向成佛之境。但假使由于根机的差别,不能接受佛法的胜义,不能如法遵行的话,皈依及受戒之后,也可放弃信仰而舍戒走出佛门。佛门来者不拒,去者自由,一切无碍。尤其难得的,走出佛门之后,佛教的慈悲之门,永远开着,随时欢迎浪子回头。

把牛奶积储在牛的乳房里:从前有一个人要在一个月以后宴客,需要大量的牛奶,所以要在事先预备起来,使临时不致缺少供应。他心里想:如果把牛奶从牛身上取下来积储,就需要有很大的木桶,而且也应该考虑到把牛奶放在木桶里日子久了容易坏。不如把它放在牛腹里,到宴客那天一并来取,那就既省事,又可吃新鲜的牛奶,不是再好没有了吗?因此,他就把他所养的那一头奶牛和正在吃奶的小牛分开,也不每天去挤奶了。一个月以后,宴客日子到了,他就把奶牛牵来,正要取牛奶,使客人们喝到新鲜的牛奶,可是不论怎样用功,一滴牛奶也取不下来,当场给客人们讥笑了一顿。

这个故事比喻:那些对佛法有好感,想学佛却又表示:我现在很忙,等我有了钱,等我有了闲,等我拼出个成果,等我五十岁以后就可以一心一意地学佛修道了。可是,将来几时来?陈健民先生有言:汝若说出离也要个时节因缘,等我三年五载,料理家事,再行出离可也。请问你自己有何把握再活三年?阎王可准你请三年五载的假期否?我们并没有真正认识到无常,布施也好,持戒也罢,都想着等我有了条件再好好去做。其实,现在若没有,以后恐怕也不会有。破灭,会比将来来得更早一步。对该做的事我们应该把握时间,及时来作,否则不就和那个把牛奶积储在牛的乳房里的愚人一样吗?

学佛小知识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