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家庭中要采取哪些科学的教育方法
一、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 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基本含义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必须根据孩子身心实际发展水 平,遵循由易到难逐步提高的顺序进行,要贯彻好这一原则,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全面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实际水平做到力量而行。
要使教育获得成功,就全面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实际水平,遵循孩子生理和心理 的发展规律,以此考虑教什么,怎么教。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一定要全面了解孩子 身心发展水平和所学知识的实际水平。
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和有效的教育方法,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第二、要循序渐进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不要急于求成。
每一门科学文化知识都有它自己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逻辑顺序,而且有一定的 连贯性。在向孩子传授知识的时候,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增强知识的系统性。
既 要注意巩固孩子已学过的知识,又要启发孩子学习新的知识,并要启发、诱导孩子进 行独立思考,逐步培养孩子系统思考问题的能力,要注意观察,了解孩子掌握知识的 情况,当孩子对所学知识尚未理解时, 不要急于教新的内容,要按照秩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向孩子传授知识。 二、因材施教,全面发展的原则 因材施教,全面发展就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及身心发展水平,确定教育内容和要求。
运用适当的方法,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使孩子按照德、智、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健康成长。孩子的年龄、个性发育程度不同,其生理和心理特征就有所不同,身心发展水平 也存在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
家长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每个孩子的个性,气质、爱好、智商都有所不同,家长应该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按照因材施教全面发展的原则,对孩子进行文化知识,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养。
同时要根据孩子身心的规律,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对孩子进行启发,引导和帮助。 三、要求一致,教育统一的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中,家庭成员要互相配合,协调一致,使孩子的品德和行为按照统一的要求发展。
孩子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既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又是一个连续完整的过程。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应遵循教育统一的原则。
只有家庭成员对孩子的教育互相配合协调一致,有统一的认识和要求,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家庭成员应做到互相配合、步调一致,即使意见有分歧也不能在孩子面前暴露,否则会给孩子身心发展造成不良影响,这是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应当注意的。
因此,家庭教育要取得成功,家庭成员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采取一致态度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讲一次道理或做一两次练习就可以办到的,而是要经过多次练习不断强化和巩固而成的。
家庭成员对孩子教育的态度和要求一 致,就会促使孩子对某些品德和行为进行多次练习,不断强化和巩固,从而形成良好品德和习惯。四寓教于实践活动的原则 家庭是孩子的最早的课堂,参与家庭生活是孩子最早的实践活动。
因此,对孩子的家庭教育,要贯穿于家庭生活之中,寓教于生活之间互相关心、和睦协调、文明礼貌、潜移默化地养成孩子尊重别人、关心别人,助人为乐的良好品德。家庭生活实践对孩子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正如有人比喻说:家庭是第一个染缸,学位是第二个染缸,社会 是第三个染缸,第一个染缸是人生的第一道着色,都是在底色的基础上着色的,所以家庭这一道着色对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甚至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因此,家长要特别注意把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和家庭生活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让孩子在一个和睦、文明的家庭环境中接受教育,健康成长。
五、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父母关心爱护自己的孩子是人之天性。这种爱是培养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的感情基础,没有这种爱,就谈不上教育,就难以达到好的教育效果,但爱而不教,管而不严,自然也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注意把关心爱护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做到爱而不溺,严而不厉。 (一)爱而不溺 父母对自己孩子的关心爱护,应以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为前提,离开这个前提就容易与望子成才的愿望背道而弛。
父母对孩子爱应该是理智的,有分寸的,绝不能溺爱,否则,就会成为孩子身心畸形发展的祸根。 溺爱的形式各有不同,但溺爱的结果只能是坑害了孩子,受害的自然是国家和社会,但首当其冲、自食其果的是孩子的父母。
由于父母的溺爱使孩子养成恶习,难以管教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危害的事例数不胜数。 家长对孩子要做到爱而不溺,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家长要有理智、有分寸地关心爱护孩子,既要让孩子感到父母真挚的爱,使其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能激发其积极向上的愿望,又要让孩子关心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并逐步要求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性劳动和家务劳动,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孩子热爱劳动,关心集体的好品德 ,而且也有得培养孩子的。
2.教师怎样科学指导家庭教育
一、弄清四个基本问题
1、家庭的职业类别。
家庭的职业类别是家庭教育的一个客观指标。由于家长的职业不同,使得家庭教育和家庭生活都会受不同程度的影响,由此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家庭环境、家庭学习条件、学习气氛;不同职业类别的家长对子女教育的自觉程度的和教育方式均存在差别。家长的职业道德、职业修养对子女都是有一定影响的。
2、家长的文化程度。
家长的文化程度是影响子女学习成绩和品行的极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家长文化程度高,就能主动指导子女学习,中等文化程度的家长对子女的思想教育和学习成绩也能起到较好的作用。对于初等文化程度的家长来说,往往由于自身无力指导,而只能听任自便,并且我们在现实中发现,学生家长的文化程度道德水准与学生品德面貌存在着极高的相关。
3、家庭的经济状况。
如果家庭比较贫困,生活水准在温饱线以下,就不能为子女提供正常的学习条件,这将严重影响着对子女的教育和子女身心发展。相反,过于优裕的家庭条件也可能成为孩子学习的不利因素。如聚众吃喝,进出游戏歌舞厅等。
4、家庭的自然结构。
常态结构家庭的子女一般可健康发展,这里主要对非常态家庭情况加以了解。一是离异家庭,二是缺损家庭,三是收养家庭。这些非常态家庭可能对孩子学习成长有精神负担,而且也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
二、对家长进行科学指导
1、分门别类、科学指导。
学校要把与家长的联系纳入学校工作计划,教师把与家长的结合作为整体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把所有学生的家庭分门别类,指导其家庭教育。对文化程度较高处于工薪阶层的家庭最好建立联系卡,定时互通情况;对经济困难的家庭最好建议政府照顾一点,学校从助学金中解决一点,也要求学生家长或个人通过勤劳致富解决孩子的基本生活问题。当家庭经济状况高于适中水平时,提醒家长在为其子女提供生活条件方面给予必要的节制,同时为之创设必要的锻炼、劳动和自我服务的机会。
提出理智的要求。对非常态家庭的子女,学校教师要认真观察、分析学生引起障碍的原因,用教师的爱弥补家庭的爱的不足。无论遇到哪种情况的学生和家长,教师都要创设各种条件,使学生的身心最大可能地得到健康发展。
2、指导家长要会爱子女。
家长爱子女天经地义,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必须使家长明白:爱的缺乏和过度的爱,都会对子女的教育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和后果。家长对子女的爱必须有理智,有分寸。只有这样,爱才能转变成为对子女伟大的教育力量,才能发挥爱特有的教育功效。
3、教师要指导家长对子女的期望水平适中。
要让每个家长都知道孩子走向社会,成为普通人的居多,是小草就让其点缀大地,是大树就让其成为栋梁。如果脱离子女的实际水平,一味追求高水平的期望并不现实。
3.谁知道教师如何科学指导家庭教育
作者: 提供人:吴宝妹近几年来,如何对家长进行有效的指导,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已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普遍重视,并探索出了许多有效的、可操作的途经和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例: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服务日、家访、讲座、教学活动观摩、经验交流会、知识竞赛等。“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影响一个人成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尤为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同家长的朝夕相处,家长的言行天天在反复强化,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康克清同志在《我的祝愿》一书中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人类的希望,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的状况如何往往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同家长的朝夕相处,家长的言行与教育,几乎天天在反复强化,起着潜移默化底独特作用。
不是学校、社会所能够代替的。”因此,家庭教育就成了孩子的成长过程之中的重中之重。
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必须提高家长的综合素质。那么如何提高农村家庭教育质量呢?我认为应该提升家长的教育观念与教育能力。
召集家长举办讲座,学校采取“入村”讲座为主,“集中”讲座为辅,开展教师讲授与座谈讨论,放映家教光盘、电影等形式。讲述成功家庭教育实例以及经验,大力宣传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倡导形成科学的、民主的、关爱的家庭教育方法。
二、交流合作、民主商讨在农村的家庭教育群体中,指导思想不统一,口径不一致是常有的,多召集家长商讨,或通过村委会召集各种类型的研讨会,让家长们之间互相交流,商讨正确的教育方法、开展理论研究,加强经验交流,提高家长的素质,端正家教指导思想;同时建立学校与家庭互相沟通的制度,要加强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的联系沟通,让家长多与学校交流,加深家长和教师之间的理解。三、加强理论建设,强化宣传在农村采取力所能及、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理论宣传,如出黑板报、出海报等形式宣传家教方法,指导广大家长树立正确的家教指导思想,增强家庭的文化教育氛围,除以上几种方式外,也可以向农村家长推荐优秀的家庭教育报刊,建议订一两份有益智力的报刊杂志,作为家长“充电”的教材,家长充“足”电,才能给孩子“输”好电。
四、建立良好的信息反馈和激励制度一所农村学校,建立完善的“家教”信息反馈制度学校和村委会应联合成立“村教育委员会”,定期、不定期的走访家长,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的思想,使学校的各种“家长会”、“家长培训”等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更加贴近农村家长。同时,联合村委会开展“学习性家庭”、“健康家庭”等评选活动,是整个学校所在的村上形成一股“重家教、支持教育”的良好气氛。
指导家庭教育,要了解当前家庭教育的主要特点和主要误区,了解家庭教育的基本规律。这样才能加强指导家庭教育的针对性。
《班级家庭教育指导》以科学的调查研究为基础,分析了当前中国家庭教育的五个基本特点和七个主要误区,对当前家庭教育的基本规律也作了阐述。现在许多家长的家庭教育定位不对,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重文凭轻素质的现象相当普遍。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片面,一心想让孩子上大学,把精力主要放在孩子学习和智力发展上。我们指导家庭教育应该认真研究家长在教育观念、教育认识上存在的问题,给以具体的指导和帮助,使家长明确自己的主要教育职责是什么,走出家庭教育的各种误区。
指导家庭教育,也有一个如何定位的问题。我们找家长联系,给家长做工作,常常是因为孩子出了纪律问题、思想问题,或者学习不好。
把孩子的问题反映给家长,让家长去教育帮助孩子。结果是,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家长不知道该怎么办。
反复次数多了,有的家长采取强制措施,甚至打骂孩子,有的家长则采取放弃不管的态度。《班级家庭教育指导》告诉我们,指导家庭教育,要从三个层面上下功夫。
首先是家长的教育观念问题,是不是懂得素质教育是怎么回事,怎样看待人才问题,怎样看待亲子关系、德育和智育的辩证关系等等。这些基本的观念问题没有解决,不可能给孩子正确的指导和帮助。
其次是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和规律问题。第三才是家庭教育的方法问题。
我们和家长不能就事论事,我们应该通过家长学校和家长会以及个别交流,把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教给家长。也就是说,我们指导家庭教育的根本是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素养,使家庭教育成为一种理性行为。
指导家庭教育应该适应教育改革的发展,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班级家庭教育指导》一书中介绍了许多新的方式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比如说,一位初中的班主任教师,在班上成立了家长委员会,他把家长委员会作为班级重要的教育力量,经常向家长委员会通报班级的情况,请家长委员会成员帮助分析,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他曾经通过家长委员会成员分工访问家长,解决学生晚自修的问题,效果非常好。
一位小学班主任,把报刊上讲家庭教育的文章复印下来,贴在一个大本子上。按学生学号传给家长看,要求家长阅读这些文章,联系家庭教育实际思考,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如果不会写,就请。
4.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家庭教育科学适度原则的理解
教妇初来,就是新娶进门的媳妇,你要教育她,她刚一来,你就得教她,以后她就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儿婴孩,在婴儿的时期,就要开始教育,你进行善的教育,他就养成一种善的习性、习惯,从一开始就踏上了正路,如果开始就邪了,那步步都邪。你以后等他形成了邪恶的习惯,这时候再去矫正它,那都不容易。
所以从开始的时候就得谨慎地教育。这样的家庭儿童教育,不仅是家庭的问题,它也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治乱,你教育好了小孩,国家、天下就大治;你小孩没有教育好,都是匪类,都是那种恶心残暴之人,那么,天下也就大乱了。所以国家的兴衰,天下的治乱,首先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
现在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学校的教育主要是一些知识技能的教育,道德人格的教育已经在现在的大中小学占的比例愈来愈微薄。
所以这一点每个做家长的要清醒地看到,学校的教育可能更多地侧重在知识技能的教育上,有关道德人格的教育,你还不能太放弃,你在自己家庭就得承担起这样的一种教育。
现在的家长就注意自己孩子的成绩:你考得怎么样啊,又考了多少分啊,怎么又低了几分呐。他天天就关心这个。实际上这个问题是他的老师关心的。你要关心你的小孩的这种德性、人格。这是学校教育可能不大关注的问题,而这也确实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要把小孩教育好,父母首先要教育好自己。小孩的模仿性是很强的。你要教小孩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你作父母的就要做到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如果你作为父母,你对老人一点都不孝,天天对老人呼来唤去,然后自己住好房子,父母却住在很差的房子里。那好了,你的儿女也看在眼里,等你老了的时候,你也住到很差的房间去。
所以这个孝还不是口头上讲,你自己要做出来。
现在家庭教育的糟糕,是很多父母,他自己就没有以身作则,于是他就不知道怎么教育下一代,形成恶性循环,然后又有望子成龙之心,于是给小孩加了很多很多的负担。给小孩学很多班,又是钢琴班,又是英语班,又是电脑班,又是这个班那个班。现在家教都是知识技能的家教,可没有哪个家长请一个有道德的人教他道德,大概很少了。
让小孩从小接触圣人的教育:《三字经》、《弟子规》,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等,让他接触,让他背诵,这样就在他的内心播下了一个圣人做人的标准、做人的种子,他就会一生受用无穷。
5.幼儿园家长科普小知识
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孩子无论走进学校,还是走上社会,都能事半功倍;而失败的家庭教育,却会使孩子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甚至走上歧途。
教师要指导家庭教育必须提高指导家庭教育的水平。要想真正教育好问题学生,教师必须从家庭教育入手。
因此,指导家庭教育,将成为教师的另一个任务。 也只有会指导家庭教育的教师,才算是一名成功的教师。
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可以主要从一下三方面入手: 1、帮助家长认识什么是家庭教育,它的本质、特点、规律是什么。 2、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指导思想,纠正不正确的指导思想。
3、指导家长改变错误的家教态度和方法。 这三个方面中,第二方面是中间环节,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在指导家长时,一定要抓住根本。从根本上提高认识,才能真正提高家长的素质。
其次,我们还要熟习通过哪些方式进行指导。如果有条件的话,我们可以做以下几方面工作:办家长学校;建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会;开设家长与子女谈心会;定期家长咨询。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记住指导家长时的几点注意事项:要常常以自己也是家长的口气和家长谈话;引导家长自己认识自己的缺点;注意推广家长的先进经验,请做得好的家长做报告;注意力要集中在家长身上;父母双方都要指导;指导要及时。教师要想成功地指导家庭教育,必须进行系统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素养,如果一个教师自己的水平不高,连自己的孩子都教育不好,还谈什么指导其他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呢? 就具体内容而言,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端正教育子女的指导思想。这是教子有方的家长的共同特点。
他们不搞智育单一,更不搞“逼子成龙”,而是坚定地教育子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一个中学生如果真的做到了德、体、美、劳全面发展,是会考上大学的。
二:要像培育树苗一样培育子女。 育人如育树,育人更复杂更困难。
家长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应该付出精力、时间、心血,有时还要做出一些牺牲。 三:家长要以身作则。
自己的思想、行为应该成为孩子的楷模。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的言行,影响、教育子女,让孩子崇拜自己。
四:要帮助孩子树立远大志向。这件事做得好。
孩子就会产生一种内在而持久的动力,使孩子能够正确对待成才之路上的成功与挫折,脚踏实地地为实现美好的理想去奋斗、去拼搏! 五:要下功夫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是形成一切意志品质的必备条件。
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众多的家长对良好习惯的作用估计不足,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 而一些明智的家长。
站在培养孩子具有高度责任感与义务感并成为具有坚强毅力的人的高度,从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小事抓起,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良好习惯,并注意通过经常的实践不断加以强化,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六:晓之以理,坚持疏导。
这是众多的优秀的学生家长教育子女的共同经验。 晓之以理,一通百通;坚持疏导,教育成功。
七: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和融洽的家庭气氛。这是使孩子保持健康情绪的重要条件。
八:家长要努力做孩子的知心人。让孩子敢于和自己说心里话,即使是孩子说了错话、表达了错误观点,家长也决不可“当头一棒”……而应耐心地听完孩子的意见,采取恰当的方式启发、诱导、以理服人。
九:家长要主动与老师密切配合,经常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了解孩子所在班级的动向,以便针对孩子的实际及时和老师商讨协调一致的教育方法…… 十:家庭内部对孩子的教育必须协调、一致。父母之间、祖父母之间、祖父母与父母之间,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往往出现意见分歧……因此,家庭中应该以权威性最大的一名家长担任教育子女的主要角色,并负责使各方面对孩子的要求与教育协调一致起来。
此外还要注意:1、指导家长从细微处管起。其实,孩子有许多毛病都是家长惯出来的。
家长过分细心的照顾,让孩子完全忘记了原本应该自己记着去做的事情,比如准备文具、整理书包等,因为家长把这一切都代办了。过分的体贴照顾会让孩子丧失自主能力。
要改变这种局面,说教是不起作用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家长要从细微处管起,持之以恒、不厌其烦。 千万不能“有病治病”,当孩子出现了问题再来教,家长有时间了就管一管,没时间了对孩子的错误就睁只眼闭只眼。
甚至有的家长认为:我教孩子做一件事,要不停地说,孩子做得又慢,比我自己做累多了,还不如我来做。久而久之,家长的惰性和大而化之,就养成孩子依赖的坏习惯。
2、家长要讲信用,奖罚分明。贪玩是孩子的天性,许多家长都会用“允许孩子玩”来和孩子做“交易”。
但是,多数家长和孩子的交易并不成功,没有达到家长预期的效果,什么原因呢?一种情况是家长不守信用,孩子按照家长的要求做了,可家长经常会反悔,又让孩子去做另一件事,一次两次,孩子不再相信家长,以后的“交易”自然也做不成了。 另一种情况是家长奖罚不分明,孩子明明没有完成家长的要求,家长却做了让步。
慢慢地孩子摸到家长的弱点,觉得拖一点时间也没有关系,久而久之,孩子养成了拖拉的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