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禽流感的小知识
禽流感防治小知识 人流感与禽流感的异同 人流感病毒A型病毒:它是在野马以及家禽、猪、鲸、马和海豹体内发现的最危险和最普遍的病毒。
A型病毒的子型根据病毒表面的H和N两种蛋白质确定。H代表血凝素,N代表神经氨酸苷酶。
现在有15种不同的H子型病毒和9种N子型病毒。 这些病毒每隔两三年出现一次小突变。
这个过程称为“抗原飘移”。同时,这些病毒也可能与其它病毒交换基因,这个过程称为“抗原移型”。
这种情况一般通过血凝素氨基酸的小变化出现,典型的途径是猪,它身上可能有禽类病毒和人类病毒。 抗原移型十分罕见,但是它可能产生一种致命的新子型病毒,任何人对此都没有免疫力。
B型病毒:这些病毒也可能引起流行病,但是只在人中间传播。 C型病毒:这是最无害的病毒,会引起轻微的呼吸道疾病,但是不会引起流行病。
禽流感病毒禽流感是传染性禽类疾病,于100多年前在意大利首次发现。据认为,所有禽类都容易感染这种病毒,但是一些物种的抵抗力大于另一些物种。
禽流感病毒有15个子型,其中两个子型(H5和H7)对家禽最有致命性。这两个子型也传染给人。
目前在亚洲部分地区流行的H5N1病毒于1997年在香港第一次跨越物种障碍传染到人身上,18名患者中有6名死亡。 2003年,荷兰发生H7N7禽流感,造成一名兽医死亡,83人染上结膜炎和其他轻度疾病。
第三个子型H9N2病毒是1999年至2003年在香港3名幼童身上发现的,但是所有3名幼童都是轻微病例。高致病性禽流感为何多发生于冬春季节 急性感染的禽流感无特定临床症状,在短时间内可见食欲废绝、体温骤升、精神高度沉郁,伴随着大批死亡。
鸡新城疫病毒感染与禽流感有明显的区别。它们的病毒种类不同,禽流感是正粘病毒科,新城疫是副粘病毒科,新城疫病毒感染在早期可见典型临床症状:潜伏期较长,有呼吸道症状,下痢,食欲减退,精神萎顿,后期出现神经症状。
高致病性禽流感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多发。主要原因是: 第一,流感病毒对温度比较敏感,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病毒存活时间缩短。
另外,夏秋时节光照强度相对更高,阳光中的紫外线对病毒有很强的杀灭作用。 第二,夏秋时节禽舍通风强度远远高于冬春季,良好的通风可以大大减少鸡舍环境中病毒的数量,因此,病毒侵入到鸡体内的机会和数量就明显减少,感染几率下降。
同时良好的通风也减少了不良气体对鸡呼吸道粘膜的刺激,对维持呼吸道粘膜的抵抗力具有重要意义。 面对禽流感我们怎样防护 【重点防护人群】 家禽饲养者:为了预防禽流感,饲养禽类动物的专职人员在与禽类接触时,最好戴口罩、穿工作服。
工作服要勤清洗、勤消毒。处理禽类粪便时应戴手套,接触污物后应洗手。
禽流感病毒对干燥、紫外线照射及汞、氯等常用消毒液很敏感。常用消毒药,如福尔马林、漂白粉、碘制剂等都能迅速破坏其传染性。
在疫区及周边地区,可选择上述1~2种消毒药对禽类笼舍进行消毒。 12岁以下儿童:世界卫生组织官员和泰国卫生部根据泰国出现的禽流感患者的情况进行分析后认为,12岁以下儿童为重点防护人群,家长应提醒孩子不要触摸或搂抱禽类动物。
【一般人群】 在发现疫情的地区,人们应尽量避免接触、触摸活的鸡、鸭、鹅等家禽和鸟类;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如有空调设备,应经常清洗隔尘网;保持室内清洁,避免使用难以清理的地毯。 注意个人卫生,用正确的方法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
加强体育锻炼,避免过度劳累,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下述情形不会患禽流感】 穿用羽绒制品这是因为羽绒制品通常经过消毒、高温等多个物理、化学环节处理,病毒存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因此,穿羽绒服、盖鸭绒被以及接触相关制品,不会感染禽流感病毒。 吃煮熟煮透的禽类肉蛋由于禽流感病毒不耐热,被加热到100℃时,1分钟即可灭活;加热到56℃、持续30分钟或加热到60℃、持续10分钟时,也会丧失活性。
因此,吃禽肉和蛋类时只要完全煮熟煎透,就不会感染禽流感病毒。 目前,我国各地检疫部门已采取紧急防范措施,所以市民可以放心食用正规市场上经过检疫的家禽。
但如果食用未经检疫或来自疫情暴发区的家禽,则不排除染病的可能。高致病性禽流感潜伏期从数小时到数天最长21天 据全国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挥部办公室介绍,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潜伏期从数小时到数天,最长时间可达21天。
禽流感的传播途径有病禽与健康禽直接接触和病毒污染物间接接触两种。 潜伏期的长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病毒的毒力、感染的数量、禽体的抵抗力、日龄大小和品种,饲养管理情况、营养状况、环境卫生及有否应激条件的影响,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潜伏期短,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
在潜伏期内有传染的可能。 禽流感病毒存在于病禽和感染禽的消化道、呼吸道和禽体脏器组织中。
因此病毒可随眼、鼻、口腔分泌物及粪便排出体外,含禽病毒的分泌物、粪便、死禽尸体污染的任何物体,如饲料、饮水、鸡舍、空气、笼具、饲养管理用具,运输车辆、昆虫以及各种携带病毒的鸟类等均可机械性传播。健康禽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引起发病。
2.禽流感的小知识
禽流感防治小知识 人流感与禽流感的异同 人流感病毒A型病毒:它是在野马以及家禽、猪、鲸、马和海豹体内发现的最危险和最普遍的病毒。
A型病毒的子型根据病毒表面的H和N两种蛋白质确定。H代表血凝素,N代表神经氨酸苷酶。
现在有15种不同的H子型病毒和9种N子型病毒。 这些病毒每隔两三年出现一次小突变。
这个过程称为“抗原飘移”。同时,这些病毒也可能与其它病毒交换基因,这个过程称为“抗原移型”。
这种情况一般通过血凝素氨基酸的小变化出现,典型的途径是猪,它身上可能有禽类病毒和人类病毒。 抗原移型十分罕见,但是它可能产生一种致命的新子型病毒,任何人对此都没有免疫力。
B型病毒:这些病毒也可能引起流行病,但是只在人中间传播。 C型病毒:这是最无害的病毒,会引起轻微的呼吸道疾病,但是不会引起流行病。
禽流感病毒禽流感是传染性禽类疾病,于100多年前在意大利首次发现。据认为,所有禽类都容易感染这种病毒,但是一些物种的抵抗力大于另一些物种。
禽流感病毒有15个子型,其中两个子型(H5和H7)对家禽最有致命性。这两个子型也传染给人。
目前在亚洲部分地区流行的H5N1病毒于1997年在香港第一次跨越物种障碍传染到人身上,18名患者中有6名死亡。 2003年,荷兰发生H7N7禽流感,造成一名兽医死亡,83人染上结膜炎和其他轻度疾病。
第三个子型H9N2病毒是1999年至2003年在香港3名幼童身上发现的,但是所有3名幼童都是轻微病例。高致病性禽流感为何多发生于冬春季节 急性感染的禽流感无特定临床症状,在短时间内可见食欲废绝、体温骤升、精神高度沉郁,伴随着大批死亡。
鸡新城疫病毒感染与禽流感有明显的区别。它们的病毒种类不同,禽流感是正粘病毒科,新城疫是副粘病毒科,新城疫病毒感染在早期可见典型临床症状:潜伏期较长,有呼吸道症状,下痢,食欲减退,精神萎顿,后期出现神经症状。
高致病性禽流感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多发。主要原因是: 第一,流感病毒对温度比较敏感,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病毒存活时间缩短。
另外,夏秋时节光照强度相对更高,阳光中的紫外线对病毒有很强的杀灭作用。 第二,夏秋时节禽舍通风强度远远高于冬春季,良好的通风可以大大减少鸡舍环境中病毒的数量,因此,病毒侵入到鸡体内的机会和数量就明显减少,感染几率下降。
同时良好的通风也减少了不良气体对鸡呼吸道粘膜的刺激,对维持呼吸道粘膜的抵抗力具有重要意义。 面对禽流感我们怎样防护 【重点防护人群】 家禽饲养者:为了预防禽流感,饲养禽类动物的专职人员在与禽类接触时,最好戴口罩、穿工作服。
工作服要勤清洗、勤消毒。处理禽类粪便时应戴手套,接触污物后应洗手。
禽流感病毒对干燥、紫外线照射及汞、氯等常用消毒液很敏感。常用消毒药,如福尔马林、漂白粉、碘制剂等都能迅速破坏其传染性。
在疫区及周边地区,可选择上述1~2种消毒药对禽类笼舍进行消毒。 12岁以下儿童:世界卫生组织官员和泰国卫生部根据泰国出现的禽流感患者的情况进行分析后认为,12岁以下儿童为重点防护人群,家长应提醒孩子不要触摸或搂抱禽类动物。
【一般人群】 在发现疫情的地区,人们应尽量避免接触、触摸活的鸡、鸭、鹅等家禽和鸟类;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如有空调设备,应经常清洗隔尘网;保持室内清洁,避免使用难以清理的地毯。 注意个人卫生,用正确的方法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
加强体育锻炼,避免过度劳累,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下述情形不会患禽流感】 穿用羽绒制品这是因为羽绒制品通常经过消毒、高温等多个物理、化学环节处理,病毒存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因此,穿羽绒服、盖鸭绒被以及接触相关制品,不会感染禽流感病毒。 吃煮熟煮透的禽类肉蛋由于禽流感病毒不耐热,被加热到100℃时,1分钟即可灭活;加热到56℃、持续30分钟或加热到60℃、持续10分钟时,也会丧失活性。
因此,吃禽肉和蛋类时只要完全煮熟煎透,就不会感染禽流感病毒。 目前,我国各地检疫部门已采取紧急防范措施,所以市民可以放心食用正规市场上经过检疫的家禽。
但如果食用未经检疫或来自疫情暴发区的家禽,则不排除染病的可能。高致病性禽流感潜伏期从数小时到数天最长21天 据全国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挥部办公室介绍,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潜伏期从数小时到数天,最长时间可达21天。
禽流感的传播途径有病禽与健康禽直接接触和病毒污染物间接接触两种。 潜伏期的长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病毒的毒力、感染的数量、禽体的抵抗力、日龄大小和品种,饲养管理情况、营养状况、环境卫生及有否应激条件的影响,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潜伏期短,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
在潜伏期内有传染的可能。 禽流感病毒存在于病禽和感染禽的消化道、呼吸道和禽体脏器组织中。
因此病毒可随眼、鼻、口腔分泌物及粪便排出体外,含禽病毒的分泌物、粪便、死禽尸体污染的任何物体,如饲料、饮水、鸡舍、空气、笼具、饲养管理用具,运输车辆、昆虫以及各种携带病毒的鸟类等均可机械性传播。健康禽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引起发病。
3.预防禽流感的小知识
(1)免疫接种。严格认真地做好禽流感疫苗的免疫,特别是在禽流感的高发季节每隔3~4个月要进行一次H5N1RE-5+RE-4和H9的免疫,这两种禽流感疫苗的防疫要间隔10天进行。
(2)切实搞好饲养管理。采取封闭式饲养,严防野鸟从门、窗进入禽舍;防止水源和饲料被野禽粪便污染;定期对禽舍及周围环境进行消毒,加强带鸡消毒,定期消灭养禽场内的有害昆虫及鼠类;死亡禽类必须焚烧或深埋。
作好禽类饲养管理,提高禽只的抵抗力,尽量减少应激因素的发生,注意秋冬、冬春之交季节的变化,做好保暖防寒工作;及时清理粪便,还可定期在鸡舍使用中药苍术、丁香酚、艾叶、茵陈、青蒿、红花等,熏蒸鸡舍,减少不良气体的刺激,从而达到减少呼吸道病和肠道病的发病率。
(3)对于出现死亡和产蛋率下降的鸡群可及时使用提高免疫力的中草药配合敏感的抗菌药物用于治疗。
4.如何预防禽流感论文版
什么是禽流感?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传染性疾病,容易在鸟类(尤其是鸡)之间流行,过去在民间称为“鸡瘟”。
禽类感染后死亡率很高。 什么是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
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H5和H7亚毒株(以H5N1和H7N7为代表)引起的疾病。 高致病性禽流感因其在禽类中传播快、危害大、病死率高,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是不断进化的,其寄生的动物(又叫宿主)范围会不断扩大,可感染虎、家猫等哺乳动物,正常家鸭携带并排出病毒的比例增加,尤其是在猪体内更常被检出。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以直接感染人类。
1997年,在我国香港地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型导致了18人感染,6人死亡,首次证实高致病性禽流感可以危及人的生命。 防治警示: 人是怎样感染上禽流感的?禽流感病毒,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人体传染给人,人类直接接触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禽流感病毒,也可以被感染。
通过飞沫及接触呼吸道分泌物也是传播途径。如果直接接触带有相当数量病毒的物品,如家禽的粪便、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也可经过眼结膜和破损皮肤引起感染。
人感染后会出现哪些症状 专家介绍,现实生活中,人感染禽流感的高危人群主要是老年人、儿童以及密切接触病禽的人。 禽流感的传播方式,有已感染禽类的直接接触、通过与病毒污染物的间接接触传播两种。
由于病禽各组织中,大多含有高滴度的病毒,病毒可随眼、鼻、口腔分泌物及粪便排出体外,被含病毒的分泌物、粪便、死禽尸体污染的任何物体,如饲料、饮水、鸡舍、空气、笼具、饲养管理用具、运输车辆、昆虫及各种携带病毒的鸟类等,均可传播。迁徙的候鸟也可能把H5N1或H5N2亚型病毒远距离传播。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临床症状,早期表现类似于普通流感,如表现为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等,主要表现为发热,体温大多在39℃以上,持续1~7天,一般为3~4天,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 除了上述表现外,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重症患者,还可出现肺炎、呼吸窘迫等表现,甚至可导致死亡。
多数病例为轻症,愈后良好,但有少数病人会造成肾功能衰竭或败血性休克而死亡。 防治警示: 如何杀灭环境中禽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在外界环境中存活能力较差,只要消毒措施得当,就不难杀灭。
养禽场常用的消毒剂,如醛类、含氯制剂类、氧化剂、碱类等都能杀死环境中的病毒。 流感疫苗可预防禽流感吗?迄今为止,尚未研制出供人类使用、能有效预防禽流感的疫苗。
流感疫苗不能有效预防禽流感,但可预防禽流感与人流感重叠形成的新病毒引起的流感暴发,也有助于减低因感染流感所致并发症的可能性。因此,专家建议老年人及长期患慢性疾病的病人注射流感疫苗。
日常如何防范人禽流感 日常预防禽流感应做到勤洗手,远离家禽的分泌物,接触过禽鸟或禽鸟粪便,要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室内空气流通,每天1~2次开窗换气半小时。
吃禽肉要煮熟、煮透,食用鸡蛋时蛋壳应用流水清洗,应烹调加热充分,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鸡蛋。要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均衡的饮食,注意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力的食物。
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加机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 学校及幼儿园应采取措施,教导儿童不要喂饲野鸽或其他雀鸟,如接触禽鸟或禽鸟粪便后,要立刻彻底清洗双手。
外出在旅途中,尽量避免接触禽鸟,例如不要前往观鸟园、农场、街市或到公园活动;不要喂饲白鸽或野鸟等。 防治警示: 防治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关键要做到“四早”,指对疾病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早发现,当自己或周围人出现发烧、咳嗽、呼吸急促、全身疼痛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早报告,发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或类似病例,及时报告当地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
早隔离,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和疑似病例要及时隔离,对密切接触者要按照情况进行隔离或医学观察,以防止疫情扩散。早治疗,确诊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患者,应积极开展救治,特别是对有其他慢性疾病的人要及早治疗,经过抗病毒药物治疗及使用支持疗法、对症疗法,绝大部分病人可康复出院。
5.关于禽流感的知识,三、四百字左右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这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综合征,被国际兽疫局定为A类传染病,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不仅是鸡,其它一些家禽和野鸟都能感染禽流感。按病原体的类型,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非致病性禽流感不会引起明显症状,仅使染病的禽鸟体内产生病毒抗体。低致病性禽流感可使禽类出现轻度呼吸道症状,食量减少、产蛋量下降,出现零星死亡。高致病性禽流感最为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感染的鸡群常常“全军覆没”。
最早的禽流感记录在1878年,意大利发生鸡群大量死亡,当时被称为鸡瘟。到1955年,科学家证实其致病病毒为甲型流感病毒。此后,这种疾病更名为禽流感。禽流感被发现100多年来,人类并没有掌握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仅能以消毒、隔离、大量宰杀禽畜的方法防止其蔓延。高致病性禽流感暴发的地区,往往蒙受巨大经济损失。
一般情况下,禽流感病毒并不容易使人类发病。禽流感病毒属甲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根据其表面蛋白质的不同被分为H1到H15等15种亚型。世界各地的禽流感主要由高致病性的H5和H7两种亚型引起,而人对其中的H1和H3亚型易感。
目前在韩国和日本等地流行的禽流感病毒属H5N1型,通常只在禽类中传播,很少感染人类。尽管曾经出现过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而发病的事例,例如1997年香港禽流感曾使12人患病,其中6人死亡,但这种情况实属少见。此外,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的途径主要是接触感染,目前尚未发现由于吃鸡肉和鸡蛋而受到感染的病例。从微生物学角度讲,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阻止了禽流感病毒对人类的侵袭。首先,人呼吸道上皮细胞不含禽流感病毒的特异性受体,即禽流感病毒不容易被人体细胞识别并结合;第二,所有能在人群中流行的流感病毒,其基因组必须含有几个人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第三,高致病性的禽流感病毒由于含碱性氨基酸数目较多,使其在人体内的复制比较困难。
不过,尽管没有证据表明禽流感病毒会直接引起人类流感暴发,但从进化角度看,人类流感与原先在动物中传播的流感病毒有关。很可能是在历史上人类驯养猪、鸡等动物的过程中,由于人畜接触频繁,猪流感和禽流感病毒的某些毒株发生了变异,获得对人的致病性以及在人群中传播的能力,成为人类流感病毒。这类事件有可能再次发生,因此医疗研究和监测部门仍对禽流感袭击人类的可能性保持警惕。对个人而言,应注重身体健康、保持良好免疫力;食用禽类制品之前要高温充分烹煮,以杀灭病毒。截至目前,我国内地从未发生过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事例。我国已经建立了可快速检测禽流感的技术手段,卫生部在几年前就强化了包括禽流感在内的流感疫情监测,多种流感病毒的动向都在监视视野中.
6.禽流感的有关知识
1.什么是禽流感?什么是高致病性禽流感?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家禽和野禽)传染病。
禽流感病毒感染后可以表现为轻度的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死亡率较低;或表现为较严重的全身性、出血性、败血性症状,死亡率较高。这种症状上的不同,主要是由禽流感病毒的毒力所决定的。
根据禽流感病毒致病性和毒力的不同,可以将禽流感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低致病性禽流感和无致病性禽流感。禽流感病毒有不同的亚型,由H5和H7亚型毒株(以H5N1和H7N7为代表)所引起的疾病称为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最近国内外由H5N1亚型引起的禽流感即为高致病性禽流感,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危害巨大。
2.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原? 流感病毒可分为A、B、C三个型,禽流感病毒属于A型流感病毒。A型流感除感染人外,还感染其它的动物,而B型和C型主要感染人。
基因组由大小不同的8个片段组成,流感病毒的变异主要由其基因组的某个或某几个基因片段的点突变或不同的流感病毒之间发生基因组片段的重新组合所引起。 根据流感病毒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抗原性的差异,又可将其分为不同的血清亚型。
迄今为止,A型流感病毒的HA亚型已经发现15种,分别为H1-H15;NA亚型已经发现9种,分别为N1-N9。目前所鉴定的HA和NA亚型都可以从禽类分离到。
目前发现的高致病性禽流感都是由H5或H7亚型的禽流感病毒引起,但不是所有的H5或H7亚型的禽流感病毒都可引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禽流感病毒的抵抗力低,常用消毒药容易灭活。
对热也比较敏感,56℃加热30分钟、100℃加热5分钟即丧失活性。3.天气转热,禽流感走势如何? A型流感比较喜欢冷凉和潮湿的地方,因此多发季节都在冬季和春季,一般在1月份和2月份。
到夏天就很少了。所以,天气热起来,会大幅度降低禽流感的流行。
4.禽流感病毒的H和N是什么意思?H和N都是指病毒的糖蛋白,一种糖蛋白叫血凝素(HA),另一种叫神经氨酸酶(NA),由于这两种糖蛋白容易发生变异,因此根据糖蛋白变异的情况,HA分为H1~H15 十五个不同的型别,NA分为N1~N9九个不同的型别,这里面,H5与H7为高致病亚型。5.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预防措施? (一)加强海关和国内流通领域的检疫,防止禽流感的引入和蔓延1、国家海关应对进口的禽类进行严格检疫,严防高致病性流感病毒(HPAI)从国外引入。
2、国内兽医检疫部门要做好家禽流通领域(如集市、屠宰场、交通要道)的检疫和监测,同时国内各养禽场要定期进行血清学监测。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以了解我国禽流感的流行动态,并防止疫情的蔓延扩大。
(二)严格执行和完善养禽场的生物安全措施1、避免家禽和水禽如鹅、鸭或野生鸟类接触。2、养鸡场场址要远离水禽、野生鸟类栖息的河道、湖泊等; 3、养禽场的职工不要饲养禽、狗和猫等4、采取封闭式饲养,严防野鸟从门、窗进入禽舍;5、防止水源或饲料被野禽粪便污染;6、养禽场生产区设立消毒设施,对进出车辆要彻底清洗、消毒;7、饲养人员进入生产区应更衣、帽及鞋靴、沐浴;8、严格杜绝其他养禽场人员参观;9、定期对禽群、禽舍及周围环境进行消毒10、定期消灭养禽场内有害昆虫如蚊蝇等和鼠类;11、死亡禽类必须焚烧或深埋;12、养禽场坚持自繁自养和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再引进禽种及其产品时,一定要来自无禽流感的养禽场;13、作好禽类饲养管理,提高禽只的抗病力;尽量减少应激因素的发生;注意秋冬、冬春之交季节气候的变化,做好保暖防寒工作。
6.禽流感是什么时候发生的? 1878年,意大利发生鸡群大量死亡,当时被称为鸡瘟。到1955年,科学家证实其致病病毒为A型流感病毒,这种疾病因而被更名为禽流感。
随后,这种疾病在其他欧洲国家、南美及东南亚、美国和苏联也有局部发生,现在几乎已遍布世界各地。特别是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起,禽流感在欧亚大陆的爆发日趋频繁。
1997年5月,中国香港地区的一个养鸡场出现了这一区域首例禽流感病例。经专家认定,导致香港特区家禽大规模死亡的罪魁祸首是A/H5N1型禽流感病毒。
然而,这种历来只威胁家禽生命的病毒,出现了新的变异,并能够传染给哺乳动物甚至是人类。1997年8月,一名3岁的男童因感染禽流感而死亡。
这是全球首宗人类感染A/H5N1的个案。在随后的几个月中,共有18个人感染禽流感病毒,其中6人死亡。
为了阻止A/H5N1禽流感病毒进一步向人类传播,香港特区政府宰杀了130万只家鸡。这是目前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严重的一次禽流感爆发。
2003年3月1日,荷兰东部靠近德国边界的6个农场中发现了H7N7型禽流感病毒。到3月3日,有禽流感疫情的农场已升至13家。
同一天,为了防止疫情向欧洲其他国家的蔓延,欧盟宣布全面禁止荷兰活禽及其蛋品出口。禽流感给世界上最大的家禽出口国之一的荷兰带来了沉重打击。
而更为严峻的是,在疫情爆发期间,共有80人感染了禽流感病毒,其中一名57岁的荷兰兽医在对病鸡进行检验时感染病毒,并死于禽流感引起的肺炎并发症。随后,H7N7型禽流感在整个欧洲蔓延开来,与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