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生物小知识

2021-10-29 综合 86阅读 投稿:血小染

1.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100条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中华书文馆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第一章:认识生物1.1、第一节生物的特征知识要点:1、生物的基本特征(区别于非生物):(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其它特征: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殖过程存在遗传变异等。1.2、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知识要点:1、了解生活当中的一些生物,记录一下你所在周围的生物和生活环境。

2、把你所生活中的一些生物进行归类,进一步的了解生物。3、学会去做调查和记录。

2、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2.1、第一节生物圈:知识要点:1、生物都生存于生物圈中:(1)生物圈组成: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2)生物圈作用:为生物生存提供了。

(3)生物圈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是生物共同的家园)2.2、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知识要点:2、生物与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相互影响。(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生存需要营养物质、阳光、温度、水、空气等由环境提供。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捕食关系(例如:七星瓢虫扑食蚜虫。)、竞争关系(例如:杂草与水稻夺取阳光和养料。)

、合作关系(例如:蚂蚁合作搬运食物。)、寄生(例如:寄生在人体内的蛔虫与人。)

、共生(。

2.7上生物知识点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能排泄废物 4、有应激性 5、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6、生长发育 7、能繁殖 8、遗传变异 二、观察法 P2 第二节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一、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二、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第一节 生物圈 一、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全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二、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一、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二、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中考卷子的题目理解掌握) 三、探究的过程:1、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四、对照实验 P15 五、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根据同种或异种的关系,生物因素可分为两种:1、种内关系:种内互助(蚂蚁搬食)、种内斗争(两豹争夺羚羊、争夺栖息地) 2、种间关系:寄生(蛔虫)、竞争(狮子和豹争夺食物)、互助(犀牛和犀牛鸟) 第三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第四节 生态系统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 1、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二、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 2、物质&能量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 3、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聚更多,譬如日本的水吴病。

三、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第五节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一、生态系统的类型p29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二、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30 注意DDT的例子 (平时练习卷子的题目)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第一章 观察细胞的结构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一、1. 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

光线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又称粗调):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又称细调)。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三、显微镜的使用 P37-38 的图要掌握 1、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

2、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 3、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第二节 观察植物细胞 一、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 P42 二、实验过程P43-44 三、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1、细胞壁:支持、保护 2、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3、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 4、细胞核:贮存&传递遗传信息 5、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6、液泡:细胞液 7、线粒体:呼吸的场所 第三节 观察动物细胞 一、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P47 二、动物细胞的结构 1、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2、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3、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 第二章 细胞的生活 第一节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一、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以白糖融解的实验为例说明。

分子并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颗粒,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而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二、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 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三、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 四、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并产生氧。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第二节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一、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多莉羊的例子p55 二、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1、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2、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三、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1、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 2、同种。

3.初一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人教版)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能排泄废物 4、有应激性 5、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6、生长发育 7、能繁殖 8、遗传变异 二、观察法 P2 第二节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一、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二、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第一节 生物圈 一、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全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二、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一、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二、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中考卷子的题目理解掌握) 三、探究的过程:1、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四、对照实验 P15 五、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根据同种或异种的关系,生物因素可分为两种:1、种内关系:种内互助(蚂蚁搬食)、种内斗争(两豹争夺羚羊、争夺栖息地) 2、种间关系:寄生(蛔虫)、竞争(狮子和豹争夺食物)、互助(犀牛和犀牛鸟) 第三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第四节 生态系统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 1、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二、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 2、物质&能量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 3、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聚更多,譬如日本的水吴病. 三、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第五节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一、生态系统的类型p29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二、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30 注意DDT的例子 (平时练习卷子的题目)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第一章 观察细胞的结构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一、1. 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光线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又称粗调):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又称细调).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三、显微镜的使用 P37-38 的图要掌握 1、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 2、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 3、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第二节 观察植物细胞 一、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 P42 二、实验过程P43-44 三、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1、细胞壁:支持、保护 2、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3、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 4、细胞核:贮存&传递遗传信息 5、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6、液泡:细胞液 7、线粒体:呼吸的场所 第三节 观察动物细胞 一、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P47 二、动物细胞的结构 1、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2、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3、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 第二章 细胞的生活 第一节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一、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以白糖融解的实验为例说明. 分子并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颗粒,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而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二、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 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三、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 四、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并产生氧.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第二节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一、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多莉羊的例子p55 二、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1、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2、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三、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1、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 2、。

4.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1、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为4万千米。

2、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轴是地球自转轴(假想轴),现实中并不存在。

3、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4、地球的自转轴叫做地轴,地轴的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北极,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南极。

5、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长度不等,纬线长度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纬线有南北之分,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用“S”表示。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度数<=90°地球上纬线有无数条。6、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相交的半圆,经线有东西之分,0°经线以东称东经,用“E”表示,0°经线以西称西经,用“W”表示。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度数<=180°。所有的经线长度相等,地球上有无数条经线。

7、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位于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赤道纪念碑位于南美洲厄爪多尔首都基多市中心以北24千米处。8、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160°E和20°W组成的经线圈。

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可以用经纬网来确定。求一条经线相对的那条经线:度数之和为180°,东西经相反。

9、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也就是一天。

10、昼夜形成的原因: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11、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

12、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13、地球公转的特点: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季节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五带的划分。14、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热带(范围23.5°S~23.5°N)、北温带(范围23.5°N~66.5°N)、南温带(范围23.5°S~66.5°S)、北寒带(范围66.5°N~90°N)、南寒带(范围66.5°S~90°S)。

15、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是地图的基本要素。16、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图例是地图的语言,包括各种符号和它们的文字说明、地理名称和数字;指向标指示图上的方向。

17、比例尺可分为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三种类型。18、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在经纬网地图上:同一条经线只存在正南正北方向,同一条纬线只存在正东正西方向。

北极是地球上最北的地方,其四周方向都是南;南极是地球最南的地方,其四周方向都是北。19、图例和注记帮助我们区分不同类型的地理事物,了解它们的特征。

20、我们常用等高线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21、在既没有指向标又没有经纬网的情况下,通常是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

22、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每两条等高线之间的距离称为等高距,等高线之间等高距相等;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23、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度相同;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24、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起伏状况。25、去公园游览,需要寻找景点,应该从导游图上找到答案;外出旅行,确定行程,应该参考交通图;了解国际时事,确定事件发生地点,应该查阅世界政治地图。

26、在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反之,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围越大,内容越粗略。

27、河流发育于山谷(等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处凸)中,不能发育于山脊(等高线弯曲部分向低处凸)中。28、山地不同部位:山峰:闭合曲线,内高外低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鞍部:等高线呈马鞍形,位于两山峰之间陡崖:等高线重合五种基本地形:高原:海拔较高,1000米以上山地:海拔一般高于500米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盆地:中间高,四周低,海拔不确定地球公转补充:节气 太阳光直射位置 日期 昼夜变化情况 春分 赤道 3月20或21日 全球昼夜等长 夏至 北回归线 6月21或22日 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有极昼现象(南半球相反) 秋分 赤道 9月22或23日 全球昼夜等长 冬至 南回归线 12月22或23日 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北极圈以北有极夜现象(南半球相反)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27、地球表面最显著的差别是陆地和海洋的分布,它构成了地球的基本面貌特征。

28、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表面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29、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

30、无论。

5.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二、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三、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5、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6、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7、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8、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9、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10、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1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12、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一、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

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

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二、显微镜的使用 1、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

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2、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3、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

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三、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 1、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 P42 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支持、保护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

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细胞液 3、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即:动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 4、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5、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四、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五、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 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六、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 七、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二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八、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 九、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2、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3、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4、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5、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 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 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

6、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十、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

6.七年级生物知识总结 具体些

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上册)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二、调查的一般方法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三、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5、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6、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7、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8、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9、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10、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1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12、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13、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注意DDT的例子 (富集)课本26页。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一、显微镜的结构镜座:稳定镜身;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镜臂:握镜的部位;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

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

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二、显微镜的使用1、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2、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3、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三、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1、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 P42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支持、保护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液泡:细胞液3、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即: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4、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5、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四、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五、细胞中的物质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六、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

七、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二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八、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

九、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1、多莉羊的例子p55,2、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3、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4、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5、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

7.求七年级上册的生物重点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二、调查的一般方法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三、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5、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6、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7、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8、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9、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10、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1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12、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13、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注意DDT的例子 (富集)课本26页。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一、显微镜的结构镜座:稳定镜身;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镜臂:握镜的部位;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

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

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二、显微镜的使用1、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2、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3、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三、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1、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 P42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支持、保护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液泡:细胞液3、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即: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4、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5、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四、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五、细胞中的物质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六、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

七、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二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八、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

九、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1、多莉羊的例子p55,2、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3、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4、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5、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

8.七年级上册的生物复习提纲、

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上册)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二、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三、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 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5、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6、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7、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8、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9、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10、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1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12、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13、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注意DDT的例子 (富集)课本26页。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一、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

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

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二、显微镜的使用 1、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2、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3、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三、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 1、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 P42 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支持、保护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细胞液 3、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即:动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 4、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5、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四、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五、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 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六、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

七、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二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八、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

九、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1、多莉羊的例子p55, 2、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3、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4、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5、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

9.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要具体) 好的30分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苏教版)一、1、生物的特征:(1)、除病毒外,都由细胞构成;(2)、能够生长(由小长大);(3)、从外界不断地获得物质和能量,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和没有利用完的物质排出体外。

(4)、能生殖(产生自己的后代);(5)、有遗传、有变异;(6)、对外界刺激能够作出一定的反应;(7)、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2、自然界的物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物,一类是非生物。

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二、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它又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有光、水、温度、空气、土壤等。 2、生物科学研究的是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三、1、若在显微镜下出现一个污点,转动目镜,污点动,则污点在目镜上;移动玻片标本,污点动,则污点在玻片标本上;转动目镜、移动标本,污点都不动,则在物镜上。2、取送显微镜时,要一手握镜座,一手握镜臂。

3、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坏玻片标本。3、用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4、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体实际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X目镜放大倍数。四、科学探究是人们主动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信息途径之一,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等方面。

科学探究常常需要进行对照实验。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同。

如探究腐肉上蛆从何而来的实验中,变量是猪肉和外界的蝇是否直接接触,而其他因素都全部相同。五、1`、植物细胞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线粒体和叶绿体七部分;人和动物的细胞只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没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2、细胞膜能控制细胞内外的物质进出(是门卫);细胞质是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细胞核含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管理调控部门);线粒体与呼吸作用有关,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动力车间);液泡中有细胞液;叶绿体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关(生产产品车间)。3、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是以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为基础的,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的功能单位。

六、1、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生物都有生长现象,这是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结果。

2、细胞分裂通常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的过程。首先出现了染色体,染色体在中央分成两份,向细胞两端移动,细胞质也平均分成两份。

3、细胞分化是指分裂后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向着不同方向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组织。

4、形态相似、结构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具有一定功能,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动物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四种组织;植物有保护组织、输导组织、基本组织和分生组织四种组织。

七、1、植物体的六个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根、茎、叶是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是生殖器官。2、植物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个体;人和动物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八、1、草履虫只有一个细胞,但也是一个生命。因为这个细胞能独立地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等生命活动。

草履虫每天吃4.3万个细菌,能净化污水;草履虫靠分裂生殖,是无性生殖。靠纤毛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

2、在载玻片上滴上两滴草履虫培养液,中间连起来,在一边加盐,草履虫全部都游到未加盐的一侧,因为草履虫能逃避有害刺激;如在一侧滴加牛肉汤,草履虫全都集中到牛肉汤中,因为草履虫能趋向有利刺激。九、1、菜豆种子没有胚乳,营养物质贮藏在子叶中;玉米种子有胚乳,营养物质贮藏在胚乳中。

2、种子萌发条件:(1)、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2)、①充足的水;②充足的空气;③适宜的温度。3、种子包括种皮和胚。

胚都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胚是新植物的幼体(新生命)。4、种子萌发后,胚根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胚芽发育成茎和叶;子叶消失。

十一、1、根尖分四个部分,是:根冠,有保护作用;分生区,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伸长区,细胞迅速伸长;成熟区,有根毛,是根吸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根的生长(根能长长)靠分生区细胞分裂和伸长区细胞伸长。

2、植物的根具有向地生长、向肥生长、向水生长的特性。十二、1、小树能吸水,是因为小树根毛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根毛吸水;施肥过多,植物会烧苗,是因为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植物细胞液浓度,植物根毛失水。

2、植物的根不仅吸水,还能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3、糖拌番茄、盐拌青菜,因为糖水浓度大于番茄细胞液浓度,盐水浓度大于青菜细胞液浓度,所以盘子里会出现许多水;发蔫的青菜泡进水里,因为青菜细胞液浓度大于青水浓度,青菜吸水,青菜会变硬。

十三、氮:枝繁叶茂;磷:硕果累累;钾:茎杆健壮。植物还需要含钙、含锌、含硼的无机盐等。

十四、1、茎是由芽发育而来的;芽有花芽(将来发育成花)、枝芽(将来发育成枝和叶)。(实验28页第2题)2、木本植物茎:(。

七年级上册生物小知识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