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收藏钱币小知识

2023-02-19 综合 86阅读 投稿:云熙然

1.中国钱币博物馆的主要收藏

中国钱币博物馆的陈列有“中国历代货币陈列”、“中国古代铸钱工艺展”和“中国人民银行行史展”等。“中国历代货币陈列”设在中国钱币博物馆现展馆(原北洋保商银行)的二层和三层,由“中国古代货币陈列”和“中国近代货币陈列”构成,这是中国钱币博物馆的最早的基本陈列,常年对公众展出;“中国古代铸钱工艺展”设在中国钱币博物馆现展馆的一楼大厅,是中国钱币博物馆开发的独具特色的专题展览;“中国人民银行行史展”设在中国钱币博物馆院内的一座大厅式建筑内,是在“中国人民银行成立60周年展”的基础上提炼的银行史展览,是央行历史的生动回顾。

中国钱币博物馆收藏有古今中外钱币及与钱币有关的其它文物约30余万件。按古钱币、金银币、纸币、少数民族钱币、外国钱币、钱范及与钱币有关的文物等六大类别整理、收藏和保管。

2.国家博物馆收购钱币

不收购。除非是很罕有的文物。

另,送拍请注意:

现在拍卖业内通过估高你拍品价,收巨额前期费用的公司已占半数以上,所以只要收前期费用的公司都别送拍,这是最保险的。

交了前期费用,拍卖不成交,钱就没了。

如果前期费用上仟过万的,通常都是目的是收前期费用赚钱的公司。

建议以后但凡有收藏公司或拍卖公司找你,可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先留意它的公司名称,如没“拍卖”两字,都是无拍卖资质的公司。我国拍卖法规定:拍卖企业名称里必需含“拍卖”两字。

第二,送拍时留意拍卖公司收不收前期费用,前期费用超仟上万的,要回拍品,调头走人。以免上当受骗。

3.钱币知识入门

收藏和鉴赏古钱币需掌握包括货币史、钱币学、考古学、金石学及文物、古汉语等诸多知识,有些钱币外貌看上去很普通,实则是珍品,行家们则很容易从不太懂古钱币价值的卖家手中获得珍宝。

以下是一些基本知识。 一、古钱币是铸造出来的,模具的形状如同大树,此法铸币称为“钱树”。

数量大的钱币价值就低。因为模具由手工雕刻,因此难免会有疏漏,版别漏验及试铸币便成为珍品。

二、当代钱币学家根据各种钱币的珍稀程度,并以现在钱币收藏市场的行情为依据,把古钱币分为十个档次,即:一级大珍、二级列、三 级罕贵、四级罕、五级稀罕、六级稀、七级甚少、八级少、九级较多、十级多泛。 三、钱币的品相归纳为美、近美、上、近上和中五大评定标准。

1美,是指钱正背面轮廓完整,钱文清晰;2近美,是指钱之正、背面轮廓 有微小的偏移或微小的裂纹,或纸张有微小的漏孔,同时钱文因铸造和使用磨损而造成的微小粘连或混沌者也属近美钱币;3上,是 指钱正、背面有肉眼能及的缺损和漏孔,但没伤及钱文;4近上,是指钱币正、背面缺损、裂纹、漏孔较为明显,而且已经导致钱文出现一至二处断笔。5中已经没有大收藏价值。

四、钱币种类繁多 1、贝币又叫齿贝,由在热带海水中的咸水贝壳打磨穿孔而成。一般为乳白色,大小轻重基本相同。

贝币始于殷代,当时贝是一种贵重物 品,贝币的使用经夏商周三代,在我国货币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币贝大致有六大种类:即货币、拟枣贝、伶鼬榧螺、阿文绶贝、大 小孔式贝化、背磨式贝化。

2、秦半两又叫两锱钱,秦始皇所铸,为当时全国惟一通行的钱币。秦半两外圆内方,钱文高突,朴拙浑厚。

3、圜钱又叫圜金、圜法、环钱,为战国中期出现的铜质圆形货币。此币制造简单携带方便,比布币更为优越,圆形货币最终取代布币。

圜钱币中部有圆孔和方孔两种,圆形圆孔者,无郭;圆形方孔者,周缘有郭。其重量大致在12克左右。

4、六泉隶属西汉王莽货币中的极品,为收藏家们所重视。六泉为:小泉直一、么泉一十、幼泉二十、中泉三十、壮泉四十、大泉五十。

今日壮泉和中泉存世稀少,成套的价值连城。 5、五铢有西汉、东汉五铢之分,其中东汉五铢比较有名。

此钱始铸于汉武帝元狩五年,体圆孔方,外廓较窄,直径2.5厘米,重 3.4—3.5克。五铢钱较秦半两轻便精美。

但在流通时间长,数量极多,因此不值钱。 6、布币流行战国时期,上面文较复杂,自一个字到四个字,有100多种。

早期的布币有用於装柄的銎,即空首、釿布、圆足布、平足布、尖足布、三孔布等币种,但面文无雷同,所以无版别之分。其中三孔形制极为独特,圆首,圆肩、圆足,布首与两足又各有一孔,故 称三孔布。

而且面有文字多记赵国地名。稍后,布币扩大到秦、周、晋、宋、鲁、燕等国。

7、金错刀亦称“错刀”。王莽于居摄二年所铸高面值仿古刀币。

身形如刀,环扣大钱,青铜所铸,刀身铸“平五千”三篆字,环郭用黄 金镶错“一刀”二篆字,表示一个金错刀可当五千钱用。 8、制钱,明清两代制造的铜钱。

因其形式、文字、重量、成色皆有定制,所以叫制钱。 9、元宝,最早使用“元宝”一词为唐肃中宗乾元元年。

到了元代,元宝便以银锭的形式开始流通,一般上面铸时间、地点银匠的姓名。 10、刀币是春秋时期由渔猎工具刀削演变而来。

它通常由狭长弧形的刀身、带裂沟刀柄及柄端圆环三部分组成。可分为针首刀、尖首刀、截首刀、圆首刀和平首刀。

齐国是使用刀币的主要国家,齐国的刀币,厚大精美,面文书体隽秀;燕国刀币,形制单薄,刀体较宽, 背文复杂,面文有一个“明”字,故称明刀;赵国的刀币,刀身直,刀首圆,今日多称其为直刀和圆首刀,赝品极多。 11、开元通宝,唐高祖李渊废五铢后所铸宫廷赏赐钱,重一两,我国币制中的一两十钱制由此时起源。

其面文隶书“开元通宝”四字,由 唐初书法家欧阳洵书写,字体端正有力。制作轮廓深峻,精美绝仑,十分珍贵。

开元钱的出现宣告了自秦开始流通了800多年的半两 和五铢两种货币的终结,“通宝”一词从此被历代王朝所沿用。 12、对钱,亦称“对品”、“对子钱”,是指同一种钱的钱文、大小、内外轮廓、厚薄和铜质完全相同,惟采用不同的书体,但字形笔势 仍互相吻合,可以成为双配对的钱币,又叫“和合钱”。

对钱始于南唐,盛於北宋。南唐所铸“开元通宝”,篆、隶成对,开创对钱 之先。

此外,北宋天圣、明道、元丰、熙宁、政和、重和、宣和等币均可作对。 13、招纳信定,有铜、银、金三币,南宋初年刘光世为招降纳叛所铸的凭信钱。

钱文旋读,背文有“使”字和押文。因其不属流通货币, 所以传世稀少。

为世界珍币之一。 五、藏品越老不见得价值就越高。

比如汉五铢钱,今日普通品价格仅2至5元,而明朝钱币价格普遍高於汉五铢,如明代“弘治通宝”、“宣德通宝”,定价均为10元以上。又如宋代大珍泉品“靖康通宝”,每枚价格达数百至数千元,而明末张献忠占领成都后所铸的“西 王赏功”大珍泉品,今日价格已达25000元。

不要想把一个朝代所造的钱币收集齐全。比如汉五铢尽管售价低廉,但在汉300多年中, 。

4.有关钱币的知识

钱币知识:铸币:指铸成一定大小形状,具有一定重量和面额价值,充当法定流通手段的金属货币,古代铸币材料以铜为主,以后相继出现金银铸币。

在中国,金银铸币的出现尽管比较早,但加入商品流通领域主要还是在近代现代。布币:对春秋战国时期行的空首布,平首布等铲状货币的总称。

刀币:对春秋战国时期铸行的针首刀,尖首刀,明刀和齐刀,圆首刀等各种刀形货币的总称。圆钱:圆形货币的总称,包括圆孔圆钱和方孔圆钱两种,一般指后一种。

空首布:春秋战国时期铸币,包括平肩弧足空首布,斜肩弧足空首布和耸肩尖足空首布。平首布:战国时期铸币,包括布,异形布,主足布,尖足布,圆足布等,主要流通于三晋和燕国地区。

铢两货币:指中国隋以前铸行的以铢,两为重量单位,重量为钱名的货币,如半两,五铢等。五分钱:西汉高后六年铸,属于半两钱的一种。

三分钱:西汉武帝建元五年发行的货币,属半两钱的一种。比轮:东晋时沿用孙吴旧钱,大小轻重并行,大钱称“比轮”,形容其大如车轮。

四文:即一钱当小钱四枚用,一般指东晋时沿用孙吴旧钱中大小适合的钱。小平钱:值一文的小钱,也称平钱,小钱,一般直径在2.4厘米左右,重3.5克左右。

折二钱:当二文使用的钱,一般直径在2.8厘米左右,重7克左右。折三钱:当三文用的钱,一般直径在3.1厘米左右。

重10克左右。《以此类推》大钱:大面值钱和大型钱的总称,六朝时称标准大小的五铢钱为大钱,文:钱币的基本单位名称,一枚小平钱称一文。

贯:一千钍称贯,又铸钱场所穿在钱孔中的方形木条也称贯小样:指钱径小于同类型钱者。大样:指钱径大于同类型钱者。

面:指钱币之正面。面文:钱币正面的文字。

背:钱币的背面,又称幕。背文:钱背文字,也称好,方者叫方穿,方孔,圆者叫圆穿,圆孔。

广穿:指钱孔较大者。狭穿:指钱孔较小者。

内郭:指钱孔四周这突出部分,又称好郭。广郭:指内部较宽者狭郭:指内部较狭者。

重郭:指两重内郭。决文:指钱身方孔之一角或数角尖出者。

四决文:指钱身方孔四角尖出者,又称四决。粟角:是一种特殊的四决文,方孔四角尖出处呈小点状。

四出文:指钱身方孔四角有阳文延伸至郭外,又称四出,四道。外郭:指钱身外周之突出部分,又称外缘,外轮,肉郭,边郭。

宽缘:外郭较宽,又称宽轮,宽边,狭缘:外部较狭,又称狭轮,狭边。重轮:指二得外郭。

额轮:指外郭外高内低,多见于王莽钱。削边:指外郭向外斜削,正与额轮相反。

磨边钱:指磨去外郭边缘之钱。肉:指钱币的内外郭之间无文字图案部分,厚者称厚肉,薄者称薄肉。

日:指钱背之凸起的圆圈,又称日文月:指钱面,背之凸起圆弧,又称月文,甲文,月痕,圆弧向上称仰月,向下称偃月星:指钱面,背之凸起圆点,又称星文。圈星:指钱背下凹之圆圈。

孕星:指背的仰月上星。光背:指钱无文,又称素背,光背,素幕。

合背:指误用二件面范铸成的钱。双面均有钱文。

合面:指误用二件背范铸成的钱,双面均是钱背。直读:钱文按上下左右次序排列,也称顺读,对读。

旋读:钱文按上下左右次序排列,也称环读。左读:指钱文由左向右读。

传形:指刻成正字的阴文范铸成之钱,钱文呈反字状,见于先秦至六朝时期。离郭:指钱文远离内郭接郭:指钱文均与内郭相连。

隔轮:指钱文远离外郭不相连接。连轮:指钱文与外郭相连。

深字:指钱文特别深峻。隐起文:指钱文高低粗细不一。

聚头:指钱文之首均对内郭,又称聚首。并足:指钱文之首均对外郭。

重文:指钱身上出现重复钱文,又称摇头,因为范身上有重复印痕所致。生坑:指新出土之钱,表面氧化严重。

老生坑:指出土已久的铜钱铜锈被传世色泽所掩。熟坑:指未经入土的传世古钱。

传世古:指流传世上未经入土之钱表面的颜色,一般呈褐色,有光泽,又称黑漆古。包浆:指铜钱传世色泽,除黑色外,又有褐色,暗红色,橙黄色等多种。

水银古:出土古钱表面之一种银白色氧化层,又称水银锈,水银沁。雕母:用铜,锡,铅,牙,骨,木等材料雕成的钱币模型,又称祖钱。

母钱:翻铸时作模之钱,一般由雕母直接翻铸而成。铁母:指铸造铁钱之母钱,本身为铜质。

铁范铜:以铁钱范型翻铸的铜钱。样钱:试铸及初铸的样版钱. 部颁样钱:由中央户,工两部监制颁发各省作为标准的样钱,也可称作母钱用。

进呈样钱:地方进呈有关当局审查的样钱。剪凿钱:剪边钱与延环钱的总称,即将一枚圆钱剪凿成内外二枚。

剪边钱:被剪凿去外圈之钱。又称对文饼钱:王莽时厚型货泉的俗称。

后来在北宋时宽缘厚型的咸平,祥符钱也称饼钱。对钱:指钱文对称之钱,其钱文,轮郭,大小,厚薄,铜质等相同,惟采用不同的书体,但字形笔势仍互相吻合,又称和合钱。

始于南唐,盛于两宋。公式女钱:南朝梁武帝时所铸无外郭的五铢钱,也称女钱。

男钱:王莽时布泉的俗称。红钱:清代新疆铸行的铜钱,因红铜岳而得名。

制钱:封建时代本朝铸行的钱币。正用钱:作为正式通货的钱币。

厌胜钱:属压邪取吉性质的非用钱,多作吉庆,上梁,供奉,悬挂,佩带之用,又称压胜钱,押胜钱。宫钱:封建时代皇。

5.钱币知识入门

收藏和鉴赏古钱币需掌握包括货币史、钱币学、考古学、金石学及文物、古汉语等诸多知识,有些钱币外貌看上去很普通,实则是珍品,行家们则很容易从不太懂古钱币价值的卖家手中获得珍宝。

以下是一些基本知识。 一、古钱币是铸造出来的,模具的形状如同大树,此法铸币称为“钱树”。

数量大的钱币价值就低。因为模具由手工雕刻,因此难免会有疏漏,版别漏验及试铸币便成为珍品。

二、当代钱币学家根据各种钱币的珍稀程度,并以现在钱币收藏市场的行情为依据,把古钱币分为十个档次,即:一级大珍、二级列、三 级罕贵、四级罕、五级稀罕、六级稀、七级甚少、八级少、九级较多、十级多泛。 三、钱币的品相归纳为美、近美、上、近上和中五大评定标准。

1美,是指钱正背面轮廓完整,钱文清晰;2近美,是指钱之正、背面轮廓 有微小的偏移或微小的裂纹,或纸张有微小的漏孔,同时钱文因铸造和使用磨损而造成的微小粘连或混沌者也属近美钱币;3上,是 指钱正、背面有肉眼能及的缺损和漏孔,但没伤及钱文;4近上,是指钱币正、背面缺损、裂纹、漏孔较为明显,而且已经导致钱文出现一至二处断笔。5中已经没有大收藏价值。

四、钱币种类繁多 1、贝币又叫齿贝,由在热带海水中的咸水贝壳打磨穿孔而成。一般为乳白色,大小轻重基本相同。

贝币始于殷代,当时贝是一种贵重物 品,贝币的使用经夏商周三代,在我国货币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币贝大致有六大种类:即货币、拟枣贝、伶鼬榧螺、阿文绶贝、大 小孔式贝化、背磨式贝化。

2、秦半两又叫两锱钱,秦始皇所铸,为当时全国惟一通行的钱币。秦半两外圆内方,钱文高突,朴拙浑厚。

3、圜钱又叫圜金、圜法、环钱,为战国中期出现的铜质圆形货币。此币制造简单携带方便,比布币更为优越,圆形货币最终取代布币。

圜钱币中部有圆孔和方孔两种,圆形圆孔者,无郭;圆形方孔者,周缘有郭。其重量大致在12克左右。

4、六泉隶属西汉王莽货币中的极品,为收藏家们所重视。六泉为:小泉直一、么泉一十、幼泉二十、中泉三十、壮泉四十、大泉五十。

今日壮泉和中泉存世稀少,成套的价值连城。 5、五铢有西汉、东汉五铢之分,其中东汉五铢比较有名。

此钱始铸于汉武帝元狩五年,体圆孔方,外廓较窄,直径2.5厘米,重 3.4—3.5克。五铢钱较秦半两轻便精美。

但在流通时间长,数量极多,因此不值钱。 6、布币流行战国时期,上面文较复杂,自一个字到四个字,有100多种。

早期的布币有用於装柄的銎,即空首、釿布、圆足布、平足布、尖足布、三孔布等币种,但面文无雷同,所以无版别之分。其中三孔形制极为独特,圆首,圆肩、圆足,布首与两足又各有一孔,故 称三孔布。

而且面有文字多记赵国地名。稍后,布币扩大到秦、周、晋、宋、鲁、燕等国。

7、金错刀亦称“错刀”。王莽于居摄二年所铸高面值仿古刀币。

身形如刀,环扣大钱,青铜所铸,刀身铸“平五千”三篆字,环郭用黄 金镶错“一刀”二篆字,表示一个金错刀可当五千钱用。 8、制钱,明清两代制造的铜钱。

因其形式、文字、重量、成色皆有定制,所以叫制钱。 9、元宝,最早使用“元宝”一词为唐肃中宗乾元元年。

到了元代,元宝便以银锭的形式开始流通,一般上面铸时间、地点银匠的姓名。 10、刀币是春秋时期由渔猎工具刀削演变而来。

它通常由狭长弧形的刀身、带裂沟刀柄及柄端圆环三部分组成。可分为针首刀、尖首刀、截首刀、圆首刀和平首刀。

齐国是使用刀币的主要国家,齐国的刀币,厚大精美,面文书体隽秀;燕国刀币,形制单薄,刀体较宽, 背文复杂,面文有一个“明”字,故称明刀;赵国的刀币,刀身直,刀首圆,今日多称其为直刀和圆首刀,赝品极多。 11、开元通宝,唐高祖李渊废五铢后所铸宫廷赏赐钱,重一两,我国币制中的一两十钱制由此时起源。

其面文隶书“开元通宝”四字,由 唐初书法家欧阳洵书写,字体端正有力。制作轮廓深峻,精美绝仑,十分珍贵。

开元钱的出现宣告了自秦开始流通了800多年的半两 和五铢两种货币的终结,“通宝”一词从此被历代王朝所沿用。 12、对钱,亦称“对品”、“对子钱”,是指同一种钱的钱文、大小、内外轮廓、厚薄和铜质完全相同,惟采用不同的书体,但字形笔势 仍互相吻合,可以成为双配对的钱币,又叫“和合钱”。

对钱始于南唐,盛於北宋。南唐所铸“开元通宝”,篆、隶成对,开创对钱 之先。

此外,北宋天圣、明道、元丰、熙宁、政和、重和、宣和等币均可作对。 13、招纳信定,有铜、银、金三币,南宋初年刘光世为招降纳叛所铸的凭信钱。

钱文旋读,背文有“使”字和押文。因其不属流通货币, 所以传世稀少。

为世界珍币之一。 五、藏品越老不见得价值就越高。

比如汉五铢钱,今日普通品价格仅2至5元,而明朝钱币价格普遍高於汉五铢,如明代“弘治通宝”、“宣德通宝”,定价均为10元以上。又如宋代大珍泉品“靖康通宝”,每枚价格达数百至数千元,而明末张献忠占领成都后所铸的“西 王赏功”大珍泉品,今日价格已达25000元。

不要想把一个朝代所造的钱币收集齐全。比如汉五铢尽管售价低廉,但在汉300多年中, 所。

6.中国钱币博物馆

中国钱币博物馆是直属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主要从事钱币的收藏、研究和展示,肩负有指导和推动钱币收藏、研究及宣传钱币文化的任务,下设办公室、陈列宣教部、征集保管部、研究信息部、《中国钱币》编辑部、安全保卫部和开发服务部,代管中国钱币学会秘书处。

中国钱币博物馆的陈列有“中国历代货币陈列”、“中国古代铸钱工艺展”和“中国人民银行行史展”等。“中国历代货币陈列”设在中国钱币博物馆现展馆(原北洋保商银行)的二层和三层,由“中国古代货币陈列”和“中国近代货币陈列”构成,这是中国钱币博物馆的最早的基本陈列,常年对公众展出;“中国古代铸钱工艺展”设在中国钱币博物馆现展馆的一楼大厅,是中国钱币博物馆开发的独具特色的专题展览;“中国人民银行行史展”设在中国钱币博物馆院内的一座大厅式建筑内,是在“中国人民银行成立60周年展”的基础上提炼的银行史展览,是央行历史的生动回顾。

中国钱币博物馆收藏有古今中外钱币及与钱币有关的其它文物约30余万件。按古钱币、金银币、纸币、少数民族钱币、外国钱币、钱范及与钱币有关的文物等六大类别整理、收藏和保管。

在中国钱币博物馆的藏品中,有不少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珍贵文物,如出土于山西保德林遮峪的商代铜仿贝,出土于河北中山国遗址的金贝、银贝,出土于河南扶沟东周时期的银布,出土于陕西的战国“半圜”,以及完整的楚金版、铜钱牌、宋代九叠篆“皇宋通宝”、辽金时期的金箔、明代中书省发行的“大明通行宝钞”、洪武五十两金锭,等等;有珍贵的我国历代少数民族地区发行的货币,如六铢和二十四铢的汉佉二体钱、突骑施钱、回鹘钱、察合台金币、黑龙江出土的金代银锭“承安宝货”、西夏“元德重宝”等,其中西藏地区和新疆地区的钱币最为丰富;有各个革命时期人民政权发行的货币,如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农民协会发行的货币,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发行的货币。其中,一些游击区发行的货币,馆内也有比较系统的收藏。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后发行的各套人民币票样、金银等各类纪念币,更是本馆的特色。

中国钱币博物馆还收藏与钱币有关的其它文物,如各种钱范,包括铜贝范、空首布范、五铢钱范,近现代机制银币的模具、机具和纸币的钞版,以及与钱币文化有关的钱树、钱剑、扑满等。

此外,中国钱币博物馆还珍藏有世界100多个国家的钱币,其中,19世纪各国的金银币及现代纸币占较大比例。

钱币文献资料也是中国钱币博物馆的收藏项目,到目前为止,本馆已收藏与钱币相关的文献图书13000余册,期刊5000余册,为开展钱币学与货币史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学术研究是博物馆的三大任务之一。自建馆以来,本馆在钱币学理论、中国货币的起源、先秦货币与货币文字、历代钱币合金材料、中国古钞、人民政权货币、金银纪念币的腐蚀与防腐问题、中国古代范铸法铸钱工艺模拟、楚国蚁鼻钱铸造工艺研究、翻砂法铸钱工艺及起源、博物馆展陈文物保护、钱币类文物的科学鉴定研究等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先后发表论文百余篇,并有多篇论文获奖,有数部专著已出版或即将出版。本馆与英、美、法、加、日等世界上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相应机构保持着学术往来,经常性地与国内的有关机构开展学术交流,不定期举办学术讲座。

中国钱币博物馆是国际钱币与银行博物馆委员会(ICOMON)的理事单位;馆长黄锡全教授是ICOMON执委会委员。

中国北京 西城区西交民巷17号 邮编:100031

7.有关钱币的知识

春秋时期,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带的齐国,得渔盐之利,出现了商品交流的繁荣景象。

伴随着经济往来的不断发展,齐国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铸行了一种形状像刀削(青铜刀)的青铜铸币,称之为“刀币”。“刀币”最初是在齐国行用,到了战国时期在燕赵等地也与“布币”并行流通。

它是由手工业和日常生活使用的工具刀削演变过来的。 “刀币”正式称谓是“刀化(货)刀币”,由刀首、刀身、刀柄和刀环四个部分组成。

刀之缘以外廓,刃不向外,向左而不向右,所说凹背凸刃,刀首近于三象形,刀身和刀柄是大小相近的两个长方形,刀环呈圆形,这几种几何形体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平稳周正、丰满、圆润的形象美和和谐美。据实际测量,刀环的直径与刀首的长度是1:7.5,恰好是人的头部与身高的比例。

而整个“刀币”的长度(一般为18厘米左右)又几乎是人手的长度,如果将6枚刀币首尾相接,可组成一个圆环,这就是《周礼۰考工记》中所说的“筑氏为削,长尺博寸,合六面成规”。这些精确的设计和巧妙的构想,是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充分体现。

以后随着齐国疆土的扩大和与邻国交战,齐国的刀币流通范围逐渐扩大到燕、赵地区。此时的刀币因为铸地不同、形体各异而形成了“齐刀”、“燕刀”、“赵刀”三大系列。

齐刀 齐刀,齐国铸造,主要流通在齐国也就是今天的山东半岛地区。齐刀比较厚重,以厚大精美而著称,基本形制是尖首、弧背、凹刃,刀的末端有圆环,面、背有文字或饰纹。

齐刀分为“三字刀”、“四字刀”、“五字刀”和“六字刀”,目前已经发现并著录的齐刀有“齐法化”、“齐之法化”、“安阳之法化”、“节墨之法化”、“簟邦法化”、“齐建(造)邦长法化”等数种。其中“节墨”、“安阳”、“齐”均为地名,“节墨”即今山东即墨,“安阳”即今山东曹县一带,“齐”指齐国都城临淄。

根据实测:齐之法化一般长18.3-18.5厘米,宽2.87厘米,重44.5-50.5克;节墨之法化一般长18.5厘米,最宽2.8-3厘米,重59-61克;安阳之法化长18-18.5厘米,最宽2.8-2.9厘米,重44.5-47克;齐建(造)邦长法化约18.2-18.5厘米,宽2.6-2.9厘米,重42.3-47克;齐法化长约17.8-18.7厘米,宽2.6-2.9厘米,重40.8-50.4克,后两种是战国田齐所铸的刀币,其特征是刀币的外缘不断,币面的文字没有“之”字,仅为“法化”。齐建(造)邦长法化就是六字刀,据说当时是一种纪念币,传世极少,非常珍贵。

公元前378-324年之间,也就是在齐威王到齐宣王时代,齐国以齐法化统一了各种刀币。 尖首刀 刀币进入了春秋战国之际,扩大了它的范围。

首先在燕国境内出现了“尖首刀”(包括“针首刀”)。燕出现刀币形式应是受齐国的影响。

燕昭王颇能接纳人才,在位时开拓疆土,建立了上谷、渔阳、辽西、辽东诸郡。燕国铸有“针首刀”、“尖首刀”和“明刀”等等。

针首刀(刀首呈尖刺状)刀身与尖首刀相似,但刀首尖端更长,刀柄有直纹,正面两条、背面一条,铜质不精,制作也很粗糙,文字也简单或无文,主要流通于长城内外,故又称“匈奴刀”。“匈奴刀”在日伪时期曾出土于承德、张家口一带,被日本人所得,现在多藏于日本。

“尖首刀”(刀首呈锐角)刀身通长15-18厘米,宽约1.8-2.6厘米,重约15-16克。其形制与齐刀相似,弧背凹刃,刀身极薄,刀背极厚,但都因刀刃上端显得尖首而得名,刀柄面背有二直纹,一端有刀环。

先是两面都无字,后来多数仅单面有字,以单字为多。“尖首刀”过去知道多出于河间、保定及聊城等地,建国以来,1974年辽宁省凌源县小城子公社修技大队出土了完整的“尖首刀”943枚,币铭文有一、六、日、七、八、九、已、亥、行、玉、丘、工、示、矢、年等等;1975年山东临淄原齐国之故城西东石桥村出土一批“尖首刀”,现存完整的80枚;1978年河北燕下都军营出土一批“尖首刀”计1845枚,最宽1.8-2.2厘米,铭文有:大、吉、阳、日、行、丙、上、古、矢等130余枚;1979年战国中山灵寿城遗址勘查,在早于城址的春秋至战国早期遗址的文化层内出土的“尖首刀”,刀身外缘隆起,断于柄处,柄有两道脊线,个别为一道脊线,不伸入刀面柄首为圆环形,其铭文有一、三、五、八、工、壬、化以、以化、一化、上化、非、云等,其背平素,刀长约16.2-17.4厘米,刀首宽2.2-2.8厘米,重11-15克。

根据地层判断,“尖首刀”币要早于城内发现的其它刀币,而尖首刀单独出土,并无其它刀币混杂在一起的现象,因此,“尖首刀”比较中山国的刀要早些。从各地出土的尖首刀来看“尖首刀”与“燕刀”的关系非常密切。

“尖首刀”最终改变了形制,刀尖缩成斜坡状,面文铸有一个“0D”字,由此可知“尖首刀”不是燕国政府铸行的“法化”,而是燕国境内一些地方民族为商业需要而铸行的货币。晚期“尖首刀”上出现明字,是明刀的先导。

燕明刀 燕国的主要刀币是“明刀”,由于在这种币面上铸有一个“0D”字符号,此字的形态变化很大,对于它的解释,诸家各异,有明、易、燕、召等,故而又称“易刀”、“燕刀”、“明刀”。 “明刀”背面常铸有文字或符号,现已有几。

8.中国钱币博物馆的介绍

中国钱币博物馆是直属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主要从事钱币的收藏、研究和展示,肩负有指导和推动钱币收藏、研究及宣传钱币文化的任务,下设办公室、陈列宣教部、征集保管部、研究信息部、《中国钱币》编辑部、安全保卫部和开发服务部,代管中国钱币学会秘书处。

博物馆收藏钱币小知识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