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必修一到五文言文整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 一.一词多义 “之” ①公从之 (代佚之狐的建议) ②许之 (人称代词,郑文公) ③将焉取之 (增加的土地,代词) ④子犯请击之 (秦国,代词) ⑤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⑥邻之厚,君之薄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⑦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以”“而” ①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过也(连词,表承接) ②敢以烦执事 (介词,拿) ③越国以鄙远 (连词,表承接)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 (连词,表转折) ⑤以乱易整,不武 (介词,拿、用) “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何) ③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在那里) ④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 “其” ①以其无礼于晋(代词,郑国) ②君知其难也(代词,这件事) ③吾其还也(表商量或希望语气) 注:思考练习三中“若、说、辞、鄙、微”自己整理到积累本上。
二.通假字 ①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 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通“供”,供给) ③秦伯说 (同“悦”) ④失其所与,不知 (同“智”,明智) 三.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②既东封郑(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使……成为疆界) ③若不阙秦 (使动用法,使……削减)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⑤越国以鄙远 (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 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动用法,使……灭亡) ⑦烛之武退秦师 (使动用法,使……撤兵) 四.古今异义 ①夫人(古义为“那个人”,今义为“妻子”的尊称) ②行李(古义为“出使的人”,今义为“出门时所带包裹”) 五.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A.以其无礼于晋 B.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C.佚之狐言于郑伯 (2)省略句 A.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 (省略介词“于”) B.(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省略主语) C.敢以(之)烦执事 (省略介词宾语,以之) (3)宾语前置 夫晋,何厌之有 (“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点小结 一、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yuè,高兴。
2.日以尽矣 以,通“已”,已经。 3.今日往而不反者 反,通“返”。
4.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5.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奉,通“捧”,捧着。 6.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出现。
7.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环”,绕。 8.卒起不意 卒惶急无以击轲 卒,通“猝”,仓促,突然。
二、古今异义 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2.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
4.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古义:可以用它来……。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5.持千金之币物 古义:礼物 今义:钱币。 6.秦王方还柱走 古义:跑 今义:步行。
7.诸郎中执兵 古义:宫廷侍卫 今义:指中医。 8.左右既前,斩荆轲 古义:周围侍从。
今义:表方向或大约。 三、词类活用现象: 名词作状语 1.进兵北略地 2.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3.函封之 4.发尽上指冠 名词作动词 1.樊於期乃前曰 又前而为歌曰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左右既前,斩荆轲 2.皆白衣冠以送之 3.乃朝服,设九宾 使动用法 1.使使以闻大王 2.使毕使于前 3.自引而起,绝袖 意动用法 1.太子迟之 2.群臣怪之 四、文言句式: 判断句 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3.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省略句 1.秦王购之 ( 以 ) 金千斤 2.欲与 ( 之 ) 俱 3.见燕使者(于)咸阳宫 4. 而(群臣)卒惶急无以击轲 被动句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2.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介宾短语后置 1、常痛于骨髓 ( 介宾短语后置 ) 2、嘉为先言于秦王 ( 介宾短语后置 ) 3、燕王拜送于庭 ( 介宾短语后置 ) 4、使毕使于前 ( 介宾短语后置 ) 定语后置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2.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五、重点实虚词 1、发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 打开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出发 发尽上指冠 头发 2、顾 顾计不知所出耳 只是,不过 荆轲顾笑武阳 回头 3.为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被 为之奈何 对付,处理 乃为装遣荆轲 准备 乃令秦武阳为副 做为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因为 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发出 4.而 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 并且,表递进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因而,表因果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却,表转折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就,或不译,表承接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相当于“地”或不译,表修饰 六、固定用法 1.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 “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 ) 2.然则将军之仇报 (既然这样,那么) 3. 荆轲有所待( 有……的) 4.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的原因。)
5.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 “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 6.以故荆轲逐秦王 (因此) 鸿门宴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 1.距①。
2.高中语文必修一到必修五文言文有哪些
高中语文必修一到必修五文言文有:
1. 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左传》、《荆轲刺秦王》·《战国策》、《鸿门宴》·司马迁
2. 必修二:《诗经》两首 、《氓》、《采薇》、《离骚》·屈原、《孔雀东南飞》(并序)、诗三首《涉江采芙蓉》、《短歌行》·曹操、《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兰亭集序》·王羲之、《赤壁赋》·苏轼、《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3. 必修三:《蜀道难》·李白、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琵琶行并序》·白居易(必背)、李商隐诗两首《锦瑟》《马嵬》(其二)、《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劝学》·《荀子》、《过秦论》·贾谊、《师说》·韩愈
4. 必修四:柳永词两首《望海潮》《雨霖铃》、苏轼词两首(必背)《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李清照词两首
《醉花阴》《声声慢》、《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苏武传》·班固、《张衡传》·范晔
5. 必修五:《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滕王阁序》·王勃、《逍遥游》·庄周、《陈情表》·李密
1.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
2. 《左传》又名《左氏春秋》、《左氏春秋传》。是中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历史名著,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全书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叙了整个春秋时代各诸侯国所发生的重要事件,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政治状况。
3.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http://www.gushiwen.org/
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5文言文及古诗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
必修一(第一册)
5、兰亭集序•王羲之
6、赤壁赋•苏轼
7、*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王维
8、*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必修二(第二册)
5、《诗经》两首
氓
采薇
6、离骚•屈原
7、《孔雀东南飞》(并序)
8、*诗三首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短歌行•曹操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9、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10、荆轲刺秦王•《战国策》
11、鸿门宴•司马迁
12、*召公谏厉王弭谤•《国语》
必修三(第三册)
5、蜀道难•李白
6、杜甫诗三首
秋兴八首(其一)
咏怀古迹(其三)
登高
7、琵琶行并序•白居易
8、*李商隐诗两首
锦瑟
马嵬(其二)
9、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10、劝学•《荀子》
11、*过秦论•贾谊
12、*师说•韩愈
必修四(第四册)
5、柳永词两首
望海潮(东南形胜)
雨霖铃(寒蝉凄切)
6、苏轼词两首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7、辛弃疾词两首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8、*李清照词两首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声声慢(寻寻觅觅)
13、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
14、苏武传•班固
15、张衡传•范晔
16、*李贺小传•李商隐
必修五(第五册)
5.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
6、滕王阁序•王勃
7、*逍遥游•庄周
8、*陈情表•李密
4.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
新课标的,鸿门宴:1.(句式)“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状语后置。
“孰与君少长?“疑问句,宾语疑问代词前置。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判断句,特殊指示代词“所”、“者”构成“所……者”式名词短语充当主语,作说明、解释的对象。
且为所虏(且:将;为所:为……所,“为”后省略行为主动者。)
客何为者(何为:为何,干什么;者,代词,”何为”前面省略了判断词。)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反问句式,“为”语气词,呢,表意“……呢?”2.通假字: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接纳,准于入内。
“要项伯”。“要”通“邀”,约请。
“具以事告。”“具”通“俱”,全部。
“不敢倍德”,“倍”通“背”,违反。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3.词类活用现象。
沛公军霸上 (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沛公欲王关中(名词用作动词:统治)
籍吏民,封府库 (名词用作动词:登记在册)
范曾数目项王 (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示意)
道芷阳间行 (名词用作动词:取道)
刑人如恐不胜 (名词用作动词:处罚)
吾得兄事之 (名词作。新课标的,鸿门宴:1.(句式)“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状语后置。
“孰与君少长?“疑问句,宾语疑问代词前置。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判断句,特殊指示代词“所”、“者”构成“所……者”式名词短语充当主语,作说明、解释的对象。
且为所虏(且:将;为所:为……所,“为”后省略行为主动者。)
客何为者(何为:为何,干什么;者,代词,”何为”前面省略了判断词。)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反问句式,“为”语气词,呢,表意“……呢?”2.通假字: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接纳,准于入内。
“要项伯”。“要”通“邀”,约请。
“具以事告。”“具”通“俱”,全部。
“不敢倍德”,“倍”通“背”,违反。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3.词类活用现象。
沛公军霸上 (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沛公欲王关中(名词用作动词:统治)
籍吏民,封府库 (名词用作动词:登记在册)
范曾数目项王 (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示意)
道芷阳间行 (名词用作动词:取道)
刑人如恐不胜 (名词用作动词:处罚)
吾得兄事之 (名词作状语 像对待兄长一样)
项伯乃夜驰之公军 (名词作状语:连夜)
常以身翼蔽沛公 (名词作状语:像翅膀一样)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名词使动用法:使……为王)
项伯杀人,臣活之 (动词使动用法:使……活)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动词使动用法:使……跟从,率领)
素善留侯张良 (形容词用作动词:交好)
拔剑撞而破之 (形容词用作动词:击碎、击破)
此其志不在小 (形容词用作动词:小事)
不义也 (名词作动词用:合于义)4.古今异义:
①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婚姻,古义: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②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副词,很。)
③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今人,古义:现在别人(指沛公)。今义:现在的人,与古人相对。)
④而听细说(细说,古义:小人的谗言。今义:详细说来。)5.名句积累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无犯;劳苦而功高如此——劳苦功高。可以吗??
5.高中语文必修1
18个文言虚词用法专练 要求:仔细了解各虚词的基本用法,然后做题巩固。
第一课时而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⑵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⑶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⑷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⑸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⑹通“如”,好像,如同。
⑺通“尔”,你,你的。(8)[而已]罢了。
(9)「而后」才,方才。(10)「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乃⑴于是,就。⑵才,这才。
⑶却。⑷是,就是,原来是。
⑸竟然。⑹他的。
⑺乃至,甚至。⑻可是。
⑼而,又。⑽这样。
[11]你,你的。 [巩固练习] 良乃入,具告沛公。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今君乃亡赵走燕。
诸葛亮真乃神人。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作计乃尔立。
何⑴什么。⑵怎么样。
⑶哪里。⑷多么。
⑸为什么。⑹怎么。
⑺作语助词相当于“啊”。注意一些复合词。
与 ⑴解释为:和、跟、同。⑵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
⑶作实词用,可解释为“给予” “结交、交好”。 其⑴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
⑵其中,其中的。⑶活用作第一人称。
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⑷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
⑸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⑹指示人、事、物,多表示远指,相当于“那”之类的词。
⑺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
还是。
⑻指示人、事、物,有时表示近指,相当于“这”之类的词。⑼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⑽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不概”、“可能”。(11)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且⑴暂且,姑且。⑵将,将要。
⑶而且,并且。⑷况且,再说。
⑸尚且,还。⑹连接两个形容词,表示关系:又,又。
又。
⑺同“夫”,句首助词。⑻连接两个动词表示并列关系:一面。
,一面。
;一边。
,一边。
⑼如果。 若⑴如果,假如。
⑵像,好像。⑶你(的),你们(的)。
⑷此,如此,这样。⑸至于。
「若此」如此,这样。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
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所⑴处所,地方。
⑵用在动词或者“介词+动词”之前,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
的事、物”、“。
的地方”、“。
的人”等。「所以」⑴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
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
的方法是用来。
的等。⑵表示原因。
相当于“。
的原因(缘故)”。「所谓」所说的。
「所在」⑴到处。⑵所在之处,处所。
则⑴却,可是。⑵那么,就。
⑶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⑷用在对比句中,相当于“就”。
⑸就是。⑹原来是。
⑺只。⑻同“辄”,总是,常常。
⑼原来已经。(则是)只当是。
(则则)赞叹的声音。 为⑴成为,变成。
⑵做。⑶作为,当作。
⑷是。⑸以为,认为。
⑹被。⑺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
⑻指心理活动。⑼有。
(11)治理。(12)装作。
(13)为了。(14)给,替。
(15)对,向。(16)因为。
(17)则“于”,在,当以1、为,由于。2、而。
3、把,拿,用。4、以为,认为。
5、凭,靠。6、按照,依照。
7、根据。8、通“已”,已经。
9、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10、在。
11、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12、任用。
「以为」1、把。
当作或作为。2、认为。
3、把。
制成。 也⑴同现代汉语“也”。
⑵用在句末,表示判断语气。⑶用在句末,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⑷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⑸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
⑹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⑺用在句末,表示反诘语气。
⑻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
(也者)⑴语气助连用,起说明或解释作用。⑵用在句末,表示反问。
(也与)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带有反诘之意。(也么哥)句尾助词连用,无实义 (也已矣)罢了。
于⑴对,对于。⑵在。
⑶与,跟,同。⑷到。
⑸从,自。⑹在。
方面。
⑺比。⑻被。
⑼受。⑽向。
(11)给。 「于是」⑴在这时。
⑵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⑶在这件事上。
⑷在这种情况下。⑸对此。
「于是乎」于是。者⑴指人、物、事、地点等,相当于“。
的”或“。
的人(东西、事情、地方)。”
⑵与“若”连用,或单用,表示比拟,相当于 “。
似的”。 ⑶放在主语后,表提顿或判断。
⑷放在主语后,引出原因。⑸放在疑问句末,表疑问。
⑹放在假设复句中,表/假设,相当于“如果。”
、“。
的话”。 ⑺放在“有”字的宾语之后,表示提顿。
⑻放在数词之后(翻译时,要根据所列事物,在数词/后加/相应的量词和名词)。⑼放在后置的定语后,“的”。
⑽放在时间词之后,表示停顿,调整音节。(11)在陈述句末,表结束。
之⑴他,她,它(们)。⑵的。
⑶往,到。
去。⑷这,此。
⑸作宾语前置的标志。⑹我。
⑺调整音节,无实义。⑻用在主谓结构中,表示。
6.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到必修五所有文言文列表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
必修二
离骚、孔雀东南飞 并序、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
必修三
蜀道难、琵琶行 并序、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
必修四
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
必修五
归去来兮辞 并序、滕王阁序、逍遥游、陈情表
扩展资料
现今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
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
随着历史变迁,口语的演变,文言文和口语的差别逐渐扩大,“文言文”成了读书人的专用。
文言文的特色有:言文分离、行文简练。
文言的特点,是相对白话(包括口语和书面语)而言的,主要表现在语法与词汇两方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中语文
7.高中语文必修1
18个文言虚词用法专练 要求:仔细了解各虚词的基本用法,然后做题巩固. 第一课时而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⑵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⑶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⑷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⑸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⑹通“如”,好像,如同.⑺通“尔”,你,你的.(8)[而已]罢了.(9)「而后」才,方才.(10)「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乃⑴于是,就.⑵才,这才.⑶却.⑷是,就是,原来是.⑸竟然.⑹他的.⑺乃至,甚至.⑻可是.⑼而,又.⑽这样.[11]你,你的. [巩固练习] 良乃入,具告沛公.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今君乃亡赵走燕. 诸葛亮真乃神人.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作计乃尔立. 何⑴什么.⑵怎么样.⑶哪里.⑷多么.⑸为什么.⑹怎么.⑺作语助词相当于“啊”.注意一些复合词. 与 ⑴解释为:和、跟、同.⑵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⑶作实词用,可解释为“给予” “结交、交好”. 其⑴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 ⑵其中,其中的.⑶活用作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⑷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⑸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⑹指示人、事、物,多表示远指,相当于“那”之类的词.⑺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⑻指示人、事、物,有时表示近指,相当于“这”之类的词.⑼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⑽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不概”、“可能”.(11)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且⑴暂且,姑且.⑵将,将要.⑶而且,并且.⑷况且,再说.⑸尚且,还.⑹连接两个形容词,表示关系:又,又.又.⑺同“夫”,句首助词.⑻连接两个动词表示并列关系:一面.,一面.;一边.,一边.⑼如果. 若⑴如果,假如.⑵像,好像.⑶你(的),你们(的).⑷此,如此,这样.⑸至于.「若此」如此,这样.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所⑴处所,地方.⑵用在动词或者“介词+动词”之前,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的事、物”、“.的地方”、“.的人”等.「所以」⑴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⑵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所谓」所说的.「所在」⑴到处.⑵所在之处,处所. 则⑴却,可是.⑵那么,就.⑶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⑷用在对比句中,相当于“就”.⑸就是.⑹原来是.⑺只.⑻同“辄”,总是,常常.⑼原来已经.(则是)只当是.(则则)赞叹的声音. 为⑴成为,变成.⑵做.⑶作为,当作.⑷是.⑸以为,认为.⑹被.⑺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⑻指心理活动.⑼有.(11)治理.(12)装作.(13)为了.(14)给,替.(15)对,向.(16)因为.(17)则“于”,在,当以1、为,由于.2、而.3、把,拿,用.4、以为,认为.5、凭,靠.6、按照,依照.7、根据.8、通“已”,已经.9、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10、在.11、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12、任用.「以为」1、把.当作或作为.2、认为.3、把.制成. 也⑴同现代汉语“也”.⑵用在句末,表示判断语气.⑶用在句末,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⑷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⑸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⑹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⑺用在句末,表示反诘语气.⑻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也者)⑴语气助连用,起说明或解释作用.⑵用在句末,表示反问.(也与)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带有反诘之意.(也么哥)句尾助词连用,无实义 (也已矣)罢了.于⑴对。
8.高中语文必修一古代文言文常识
《烛之武退秦师》一、通假字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3.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通“缺”,侵损,削减。)5.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高兴。)
6.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二、古今异义1.贰于楚也 古:从属二主,动词; 今:“二”的大写,数词。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使者,出使的人; 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那个人; 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三、词类活用(例句)(一)名词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夜缒而出 (表时间,在晚上)②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时间,在早上,在晚上)③既东封郑 (表处所,在东边)2.名词作动词①晋军函陵 / 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②与郑人盟 (名词作动词,结盟、订立同盟)3.名词的使动与意动①既东封郑(封:疆界。
名作使动,使……成为疆界)②阙秦以利晋(利:利益、好处。名词作使动,使……得利)③越国以鄙远(鄙:边邑。
名词作意动,把……当作边邑)(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动词作名词,恩惠)2.动词的使动①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使……灭亡)③烛之武退秦师(使动,使……退却(撤兵))(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①越国以鄙远(远,远地)②臣之壮也(壮,壮年人)③今老矣(老,老年人)④邻之厚,君之薄也(厚,雄厚的势力;薄,单薄的力量)⑤共其乏困(乏困,缺少的东西)2.形容词作动词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四)数词活用且贰于楚也(数词“贰”活用为动词,从属二主)四、一词多义(一)重要实词:1.贰①“二”的大写。(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烛之武退秦师》一、通假字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3.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通“缺”,侵损,削减。)5.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高兴。)
6.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二、古今异义1.贰于楚也 古:从属二主,动词; 今:“二”的大写,数词。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使者,出使的人; 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那个人; 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三、词类活用(例句)(一)名词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夜缒而出 (表时间,在晚上)②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时间,在早上,在晚上)③既东封郑 (表处所,在东边)2.名词作动词①晋军函陵 / 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②与郑人盟 (名词作动词,结盟、订立同盟)3.名词的使动与意动①既东封郑(封:疆界。
名作使动,使……成为疆界)②阙秦以利晋(利:利益、好处。名词作使动,使……得利)③越国以鄙远(鄙:边邑。
名词作意动,把……当作边邑)(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动词作名词,恩惠)2.动词的使动①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使……灭亡)③烛之武退秦师(使动,使……退却(撤兵))(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①越国以鄙远(远,远地)②臣之壮也(壮,壮年人)③今老矣(老,老年人)④邻之厚,君之薄也(厚,雄厚的势力;薄,单薄的力量)⑤共其乏困(乏困,缺少的东西)2.形容词作动词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四)数词活用且贰于楚也(数词“贰”活用为动词,从属二主)四、一词多义(一)重要实词:1.贰①“二”的大写。(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②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④离心,背叛 (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
《左传》)⑤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雍也》)⑥从属二主。(本文: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①边邑,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本文:“越国以鄙远”)②庸俗,鄙陋。
(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③看不起,轻视。
(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3.许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②答应,听从 (例:本文:“许之”、“许君焦、暇”)③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⑤表处所 (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①què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虢君闻之大惊,出见扁鹊于中阙《史记?扁鹊传》)②què 城楼③què 皇宫,引申为朝廷 (诣阙上书,书久不报《汉书?朱买臣传》)④quē 通“缺” ,缺少,空缺(去年米贵缺军粮,今年米贱大伤农。
杜甫《岁宴行》)。
9.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的文言知识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
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朋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
秦人开关而迎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以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秦灭周祀,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向风。
若是,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
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
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专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
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
借使秦王论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迹,以制御其政,后虽有淫骄之主,犹未有倾危之患也。故三王之建天下,名号显美,功业长久。
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夫寒者利裋褐,而饥者甘糟糠。
天下嚣嚣,新主之资也。此言劳民之易为仁也。
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缟素而正先帝之过;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虚囹圄而免刑戮,去收孥污秽之罪,使各反其乡里;发仓廪,散财币,以振孤独穷困之士;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约法省刑,以持其后,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节修行,各慎其身;塞万民之望,而以盛德与天下,天下息矣。即四海之内皆欢然各自安乐其处,惟恐有变。
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 二世不行此术,而重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之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
天下多事,吏不能纪;百姓困穷,而主不收恤。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
自群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借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
故先王者,见终始不变,知存亡之由。是以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矣。
下虽有逆行之臣,必无响应之助。故曰:“安民可与为义,而危民易与为非”,此之谓也。
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身在于戮者,正之非也。是二世之过也。
秦兼诸侯山东三十余郡,脩津关,据险塞,缮甲兵而守之。然陈涉率散乱之众数百,奋臂大呼,不用弓戟之兵,鉏耰白。
10.高中语文 文言文整理 必修一
必修一:沁园春-长沙,劝学(节选: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师说,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必修二:六国论,阿房宫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必修三:指南录后续,离骚(节选:帝高阳之苗裔兮——来吾导夫先路。),烛之武退秦师,谏太宗十思疏,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鸿门宴,秋水(节选: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非攻(节选:今有一人,入人园圃——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必修四: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黄花岗烈士事略》序,蜀道难,登高,琵琶行(并序),锦瑟,虞美人,蝶恋花,雨霖铃,声声慢,滕王阁序(并诗),秋声赋。
必修五:陈情表,项脊轩志,长亭送别,报任安书(节选: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谨再拜。),渔父,逍遥游(节选:北冥有鱼,其名为鲲——故曰: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兰亭集序。亲,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