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高中古文化常识

2022-10-31 综合 86阅读 投稿:月晓潇

1.六国论重点知识整理

一、一词多类 一词多义 以: 1.秦以攻取之外 ( 用,凭 ) 2.以有尺寸之地 (才,可用而代替) 3.举以予人 ( 来) 省略句:举之以予人 4.以地事秦 ( 用) 5、苟以天下之大(凭借) 之: 1.较秦之所得(结构助词,的) 2.秦之所大欲(结构助词,的) 3.以有尺寸之地(的 ) 4.子孙视之不甚惜 (代词,土地) 5.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的 ) 6.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前一个“之”指奉秦之物,后一个“之”指赂秦各国.都是代词.) 7.此言得之 (代词,指代上面的道理) 而: 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因果承接) 2.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可是,表示转折) 3.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就,承接关系) 4.二败而三胜(递进)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然后:这样以后. 兵: 1.非兵不利(名词,兵器、武器) 2.而秦兵又至矣(名词,军队) 3.斯用兵之效也(名词,战争) 暴: 1.暴霜露(动词,曝露) 2.暴秦之欲无厌(形容词,凶暴,残酷) 事: 1.以地事秦 (动词,侍奉) 2.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名词,旧事) 犹: 1.犹抱薪救火(动词,像,好象) 2.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副词,仍然,还) 始: 1.始有远略(名词,起初) 2.始速祸焉(副词,才) 向: 1.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副词,假使,如果) 2.并力西向(动词,朝着,对着) 亡: 1.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失去土地) 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灭亡) 3.追亡逐北,伏尸百万(逃亡)二、古今异义 1.其实:古义:它的实际数量 今义:实际上 2.祖父:古义:祖辈和父辈 今义:父亲的父亲 3.至于:古义:以至于.今义:表示到达某种程度 4.可以: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表示许可) 5.故事:古义:旧事,前例 今义:文学体裁的一种 6.智力:古义:智谋与力量 今义:指人类思考能力与认知水平 7.然后:古义:这样以后 今义:用于顺承复句的后一分句的句首,或一段的开头,表示某一行动或情况发生后,接着发生或引起另一行动或情况,有的跟前一分句的“先”、“首先”相呼应 8.与:古义:结交 今义:和 9.速:古义:招致 今义:速度 10.不行:古义;到```地方去 今义:不可以三、成语 如弃草芥:芥,小草.就像扔掉一根小草那样.形容毫不在意. 抱薪救火:薪:柴草.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四、特殊句式(介后=状后) 1.赵尝五战于秦 ---------------------- 介后 2.洎牧以谗诛 ------------------------ 被动 3.齐人勿附于秦 ----------------------- 介后 4.斯用兵之效也 ---------------------判断 5.其势弱于秦 ------------------------ 介后 6.苟以天下之大 ----------------------定语后置 7.破灭之道也 ------------------- 判断 8.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省略句 9.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判断句 10.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省略句 11.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省略句 12.至丹以荆卿为计 -------------------省略句 1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被动+省略 14.是又在六国下矣 ---------------- -----判断句五、词类活用 义不赂秦,坚持正义.名词作动词 牧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译为打退.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礼待.名为动.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吞下.名为动.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月:每天 、每月.名作状. 以地事秦:事,侍奉.名词作动词.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终,坚持到底.形容词作动词 不能独完:完好保全;形容词作动词.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理:名作状,按理来说. 始速祸焉.速:形容词作动词,招致.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小:小的方面:大:大的方面)形容词作名词六、通假字 1.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通餍 满足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通倘 如果 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通毋 不要 4.暴霜露通曝冒着。

2.必修三文言文重点知识整理和古代文化常识

高中语文必修3文言知识归纳《寡人之于国也》文言知识归纳一、通假字1.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不过。)

2.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也(颁,通“斑”,斑白。)

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二、古今异义词①寡人之于国也(寡人,古代国君称自己的谦词。

今用于形影孤单的人。)②河内凶(河,黄河,今泛指河流。

凶,谷物收成不好,今常指人暴躁,心肠狠。) ③请以战喻(请,请允许我。

今常用于对方。例如:“请坐”,让对方坐下;“请指导”,让对方做指导。)

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以,“可”是“可以”,“以”是凭借。今常连用,表示同意,认可。)

⑤弃甲曳兵而走(走,跑,这里指逃跑。今常指一般的行走。)

⑥或百步而后止(或,有的人,不定代词。今常用于选择复句中的选择词。

)⑦斯天下之民至焉(斯,则,那么。

今常用于代词,当“这”“此”讲,如“斯文”等。)⑧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供养活着的人;今常用义是保养身体。)

⑨王无罪岁(无罪,不要归咎;今常用义是没有犯罪)三、一词多义1.数①愿令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 (名词,数目、数量)②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数词,几、若干)③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名词,命运)④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副词,shuò,屡次)⑤数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形容词,cù,密、细密)⑥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动词,shǔ,计算)2.直①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形容词,与“曲”相对,不弯曲)②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副词,仅、只)③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名词,通“值”,价值)④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指南录>后序》)(副词,径直、直接)3.发①百发百中(成语)(动词,发射)②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动词,征发、派遣)③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动词,打开粮仓,赈济灾民)④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动词,花开)⑤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行》)(动词,出发)⑥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五人墓碑记》)(动词,实施)⑦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动词,发出、抒发)4.兵①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名词,兵器)②穷兵黩武(成语)(名词,战争)③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名词,军队)④草木皆兵(成语)(名词,士兵)5.胜①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动词,承受)②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副词,尽)③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形容词,胜利)④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动词,超过)⑤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形容词,优美的)6.于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介词,比)②寡人之于国也(介词,对)③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介词,在)④移其民于河东(介词,到)⑤移其粟于河内(介词,从)⑥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介词,与,和)7.王①然而不王者(动词,为王,读“wàng”)②梁惠王日(名词,君王,读“wáng”)8.以①请以战喻(介词,用、拿)②可以无饥矣(介词,凭借,此处的“可以”也可看作古今同义)③以时入山林(介词,按)④申之以孝悌之义(介词,把)9.食狗彘食(动词,吃)人食(名词,食物)而不知检10.之①填然鼓之(音节助词,没有意义的衬字)②王道之始也(结构助词,“的”)③申之以孝悌之义(复指代词,代“孝悌之义”。或为兼词“于之”,向他们)④寡人之于国也(结构助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⑤无如寡人之用心者(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⑥鸡豚狗彘之畜(结构助词,提宾的标志。

或作复指代词,指代“鸡豚狗彘”)四、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动词①填然鼓之(鼓,名词用作动词,“敲起鼓”“击鼓”。一说,非活用,用本意) ②树之以桑(树,名词用作动词,“种植”) ③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词用作动词,“穿上”)④王无罪岁(罪,名词用作动词,“归罪”)⑤然而不王者(王,名词用作动词,“为王“称王”“统一天下”)2.名词的为动用法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丧,名词的为动用法,“为……办丧事”)(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当名词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生:活着的人;死:死去的人)2.动词的使动用法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移,使……迁移,使动用法)(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动词谨庠序之教(谨,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认真办好”) 五、古汉语句式(一)判断句 ① 非我也,岁也(……也,表判断) 非我也,兵也。

(……也,表判断) 是亦走也(……也,表判断)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也,表判断)②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也,表判断) (二)倒。

3.苏轼的六国论 知识梳理

【作者简介】 苏洵,北宋散文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字明允,号老泉,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

他的文章以政论文成就最高,代表作有《衡论》、《辨奸论》、《管仲论》、《权书》等。文章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论辩性强,富有说服力;文字简约,不事雕琢,但笔力雄劲,善作譬喻。

【重点梳理】 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1)暴霜露 (通“曝”,曝露)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通“倘”,倘若)(3)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2.古今异义(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古义:它实际上的数量 今义:实际上(2)思厥先祖父 古义:祖辈和父辈 今义:父亲的父亲(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义:到……结局 今义:连词(4)可谓智力孤危 古义:智谋和力量 今义:理解事物的能力(5)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先例,旧事 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关人物的事情(6)后秦击赵者再 古义:两次 今义:又,又一次(7)然后得一夕安寝 古义:这样以后 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8)刺客不行 古义:不去行刺 今义::能力、本事欠缺;水平不高3.词类活用(1) 名词作状语。 日削月割(一天天地,一月月地)(2) 名词作动词。

义不赂秦(坚持正义)(3) 形容词作动词。 不能独完(保全)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坚持到最终)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小的方面,大的方面)4.一词多义(1)兵 非兵不利(名词,兵器、武器) 而秦兵又至矣(名词,军队) 斯用兵之效也(名词,战争)(2)暴 暴霜露(动词,曝露) 暴秦之欲无厌(形容词,凶暴,残酷)(3)事 以地事秦 (动词,侍奉)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名词,事情)(4)犹 犹抱薪救火(动词,像,好象) 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副词,仍然,还)(5)始 始有远略(名词,起初) 始速祸焉(副词,才)(6)向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副词,假使,如果) 并力西向(动词,朝着,对着) 二、文言虚词1.而(1) 连词,表因果。

赂秦而力亏/战败而亡(2) 连词,表修饰。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3) 连词,表转折。

而秦兵又至矣/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与赢而不助五国也/燕虽小国而后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4) 连词,表承接。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2.之(1) 助词,的。

破灭之道也 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胜负之数,存亡之理(2) 定语后置的标志。 苟以天下之大(3)代词。

子孙视之不甚惜(指土地)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代词,前一个代“秦”,后一个代“贿赂”) 此言得之(指上文说的道理)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前一个代指“秦”;后一个助词,的)3.以 (1) 介词,因为。不赂者以赂者丧 洎牧以谗诛(2) 介词,凭借。

秦以攻取之外 苟以天下之大(3) 连词,相当于“而”,才 以有尺寸之地(4) 介词,把。 举以予人(5) 介词,用。

以地事秦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4.为(1) 动词。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成为) 为国者(治理)(2) 表被动。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5.其(1) 代词,它。 其实亦百倍(指获得的土地)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指赵国)(2) 代词,他们的。

能守其土(指燕、赵二国) 其势弱于秦(指六国6.则(1) 连词,就。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2) 连词,那么。

则秦国之所大欲7.与(1) 动词。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亲交好附)(2) 介词,跟,同,表比较的对象。

与战胜而得者(3) 连词,和,同,表并列。 六国与秦皆诸侯 三、文言句式1.判断句 (1)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用“也”表判断)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用“也”表判断) (3)夫六国与秦皆诸侯(用“皆”表判断)2.省略句 (1)举(之)以(之)予人(省宾语“之”和介词宾语“之”) (2)(子孙)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省主语“子孙”) (3)洎牧以谗诛,邯郸为(秦)郡(省定语“秦”,秦国的) 3.倒装句 (1)其势弱于秦(于秦弱,介宾后置) (2)赵尝五战于秦(于秦五战,介宾后置) (3)苟以天下之大(大天下,定语后置) 4.被动句 (1)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为……所,表被动) (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为……所,表被动) (3)洎牧以谗诛(动词“诛”本身具有被动语态) 【课堂演练】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暴秦之欲无厌 满足 B.不能独完 形容词用动词,保全 C.思厥先祖父 祖辈和父辈 D.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水平不高,能力欠缺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不赂者以赂者丧 洎牧以谗诛 B.较秦之所得 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 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D.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则秦国之所大欲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2)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4)则胜负之数。

4.关于古文化的知识

1.中央官职 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

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公。

下有九聊,分管各方面政务,后世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尚书省遂废。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首辅(即宰相)。

清代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大臣,掌握政府大权。 六部,是指“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学、学校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

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

此外,中央还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管理图书、编修历史、制定历法等工作。如司马迁、张衡曾任太史令。

高启为翰林国史编修等。 2.地方官职 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

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

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司马、参谋、掌书记等。

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

此外,汉代也设州,天下分十几个州,基本上是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去刺探情况,称刺史。隋唐全国分十几个道,也称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前往巡视,称黜陟使。

宋代全国分二十左右路,路中设若干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务。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叫行中书省,明代改称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为“省”。

古代官职 明朝(中央) 1、三公、三孤: 三公:太师、太傅、太保(正一品) 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从一品) 令有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从一品);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正二品) 这些均为加官,用来表明受官者的功绩与崇高身份,没有实际管辖范围。 2、六部: 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按顺序) 六部各设尚书一人,直接对皇帝负责,尚书之下有左右侍郎(副部长)、郎中(司长)、主事 等。

吏部:负责官吏的管理,考核,升迁等 户部:有十三个司,分别管理各地的收支与报销 礼部:主管国家凶吉大典,教育与考试,招待外宾,宴劳功臣等 兵部:管理天下军政(军令由五军都督府管理) 刑部:管理天下刑名。 工部:管理建筑、后勤、水利、制造等 3、督察院: 直属于皇帝的监察部门 下设左右督御史(正二品)、左右副督御史(正三品)、左右佥督御史(正四品) 再往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分管每个省的检查工作(当时中国分十三个省)十三道监察御史与直 属于皇帝的六科给事中统称"科道"属于言官范畴。

4、六科: 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科,每科设督给事中(正七品)、左右给事中与给事中(从七品)。 给事中品级虽低,权利很大,皇帝交给各个衙门办理的工作由六科每五天注销一次,如果有脱拉 或者办事不力的,六科可以向皇帝报告。

六科还可以参与官员的选拔,皇帝御前会议,审理有罪 的官员。最为重要的是六科有封还皇帝敕书的权利,皇帝的旨意如果六科认为不妥可以封还,不 予执行。

5、五寺: 五寺是五衙门的简称,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 大理寺:相当于今天的法院,是全国最高上诉机关。与督察院、刑部构成了三法司。

太常寺:主管祭祀 光禄寺:主管宴享 太仆寺:管马 鸿胪寺:管招待外宾 6、詹士府: 詹士府是负责辅助太子的机构设正三品詹士一人,正四品少詹士一人,正六品府丞一人 詹士府设左右春坊,司经局,主簿厅 7、太医院: 太医院是管理宫廷及贵族诊断,制药的,设正五品院使一人,正六品院判二人,正八品御医四 人,从九品吏目若干人。 8、翰林院: 相当于现在国立大学,干部学院等的综合,翰林院的首长称为翰林学士(正五品),侍读学士两 人,侍讲学士两人(从五品),侍读、侍讲各两人(正六品),修撰(从六品)考中状元后就会 被授予此职位。

编修(正七品)榜眼、探花考中后就会被授予此职位。 清代官衔 文官分大夫、郎、佐郎三种,武官分将军、都尉、骑尉、校尉四种。

文官大夫为五品以上官员,郎为正六品至正八品官员,佐郎为从八品以下官员。 正 从 一品 光禄大夫 荣禄大夫 二品 资政大夫 通奉大夫 三品 通议大夫 中议大夫 四品 中宪大夫 朝议大夫 五品 奉正大夫 奉直大夫 六品 承德郎 儒林郎 七品 文林郎 征仕郎 八品 修职郎 修职佐郎 九品 登佐郎 登佐郎 从六品和正七品中如系吏员出身可为宣德郎,地位与正六品等,正从九品同称登佐郎。

武官中将军为从二品以上官员,都尉为正三品至从四品官,骑尉为正五品到七品官,校尉为正八品以下官员。 正 从 一品 建威将军 振威将军 二品 武显将军 武功将军 三品 武义都尉 武寅都尉 四品 昭武都尉 宣武都尉 五品 武德骑尉 武德佐骑尉 六品 武略骑尉 武略佐骑尉 七品 武络骑尉 武络佐骑尉 八品 奋武校尉 奋武佐校尉 九品 修武校尉 修武佐校尉 官员的服饰 清时官员的服饰有严格的规定,依品质,数量,颜色的不同来区分官位的大小,是不许 滥用的。

服饰。

六国论高中古文化常识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