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游褒禅山记》的知识整理
词类活用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 3.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极: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尽情享受。 4.有泉侧出。
侧:名词作状语,在一侧。 5.问其深 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6.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穷尽,走到头。 7.而其见愈奇。
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8.则其至又加少矣。
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9.火尚足以明也。
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10. 则或咎其欲出者。
咎:形容词用作动词,指责。 11.常在于险远。
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12.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幽暗昏惑:形容词作名词,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13.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误。
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
14.往往有得。 得:动词用作名词,收获文言固定句式1.有怠而欲出者。
(有一个……的人。) 2.其孰能讥之乎? (难道……吗?) 3.何可胜道也哉! (哪里……呢!)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这就是……的缘故。)省略句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于)之 2.距洞百余步,有碑仆(于)道 3.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 4.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 5.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之以怠。
(宾语) 6.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宾语) 7.余之力尚足以(之)入,火尚足以(之)明也判断句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此余之所得也 4.所谓华(huā)山洞者,以其乃华(huā)山之阳名之也 5.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音谬也倒装句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介宾短语后置) 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状语后置) (七)重点翻译句 1.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2.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多义词 1. 乃 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 ③良乃入,具告沛公(于是) ④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才) 2. 道 ①有碑仆道(路,道路)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③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张) ④何可胜道也哉(说,讲) ⑤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⑥道芷阳间行(取道) 3. 盖 ①日初出大如车盖(车盖) ②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 ③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超过,胜过) ④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 4. 文 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文字) ②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纹)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文章) ④文过饰非(掩饰) 5. 然 ①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如此,这样) ②吴广以为然(对,正确) ③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④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但,但是) 6. 其 ⑴始舍于其址。
(代词,它的,代华山) ⑵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代词,那) ⑶距其院东五里。
(代词,那个) ⑷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代词,它) ⑸其文漫灭。
(代词,它的,代仆碑) ⑹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代词,它上面) ⑺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代词,它的,代华山) ⑻问其深。(代词,代上文“有穴窈然”的“穴”,译作“那个洞”) ⑼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代词,代“好游者”,译作“那些”) ⑽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其进”的“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译作“那”,“其见”的“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也译作“那”) ⑾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代词,它的,代后洞) ⑿盖其又深。(代词,指代后洞,译作“那”) ⒀则其至又加少矣。
(代词,代那些) ⒁既其出。(句中语气助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⒂则或咎其欲出者。
(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 ⒃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第一人称代词,自己) ⒄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代词,他们) ⒅其孰能讥之乎?(副词“其……乎”这个固定格式,用来表示反问,可译作:难道……吗?) ⒆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代词,指代那些以讹传讹的情况,可译为“那”) 7. 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
(欣赏) 而世之雄伟、瑰怪、非常之观,(景象) 此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建筑物的一种,读gu`an) 予观夫巴陵盛状,在洞庭一湖(观赏) 8.名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定名)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解释)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出名) 不名一钱(以私人名义占有) 狄公有盛名(名声)古今异义 1.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十一】 古义:十分之一。 今义:数词。
2.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非常】 古义:不平常。
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
2.求《游褒禅山记》的知识整理
词类活用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 3.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极: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尽情享受。 4.有泉侧出。
侧:名词作状语,在一侧。 5.问其深 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6.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穷尽,走到头。 7.而其见愈奇。
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8.则其至又加少矣。
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9.火尚足以明也。
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10. 则或咎其欲出者。
咎:形容词用作动词,指责。 11.常在于险远。
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12.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幽暗昏惑:形容词作名词,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13.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误。
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
14.往往有得。 得:动词用作名词,收获文言固定句式1.有怠而欲出者。
(有一个……的人。) 2.其孰能讥之乎? (难道……吗?) 3.何可胜道也哉! (哪里……呢!)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这就是……的缘故。)省略句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于)之 2.距洞百余步,有碑仆(于)道 3.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 4.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 5.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之以怠。
(宾语) 6.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宾语) 7.余之力尚足以(之)入,火尚足以(之)明也判断句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此余之所得也 4.所谓华(huā)山洞者,以其乃华(huā)山之阳名之也 5.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音谬也倒装句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介宾短语后置) 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状语后置) (七)重点翻译句 1.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2.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多义词 1. 乃 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 ③良乃入,具告沛公(于是) ④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才) 2. 道 ①有碑仆道(路,道路)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③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张) ④何可胜道也哉(说,讲) ⑤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⑥道芷阳间行(取道) 3. 盖 ①日初出大如车盖(车盖) ②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 ③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超过,胜过) ④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 4. 文 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文字) ②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纹)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文章) ④文过饰非(掩饰) 5. 然 ①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如此,这样) ②吴广以为然(对,正确) ③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④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但,但是) 6. 其 ⑴始舍于其址。
(代词,它的,代华山) ⑵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代词,那) ⑶距其院东五里。
(代词,那个) ⑷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代词,它) ⑸其文漫灭。
(代词,它的,代仆碑) ⑹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代词,它上面) ⑺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代词,它的,代华山) ⑻问其深。(代词,代上文“有穴窈然”的“穴”,译作“那个洞”) ⑼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代词,代“好游者”,译作“那些”) ⑽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其进”的“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译作“那”,“其见”的“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也译作“那”) ⑾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代词,它的,代后洞) ⑿盖其又深。(代词,指代后洞,译作“那”) ⒀则其至又加少矣。
(代词,代那些) ⒁既其出。(句中语气助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⒂则或咎其欲出者。
(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 ⒃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第一人称代词,自己) ⒄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代词,他们) ⒅其孰能讥之乎?(副词“其……乎”这个固定格式,用来表示反问,可译作:难道……吗?) ⒆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代词,指代那些以讹传讹的情况,可译为“那”) 7. 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
(欣赏) 而世之雄伟、瑰怪、非常之观,(景象) 此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建筑物的一种,读gu`an) 予观夫巴陵盛状,在洞庭一湖(观赏) 8.名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定名)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解释)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出名) 不名一钱(以私人名义占有) 狄公有盛名(名声)古今异义 1.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十一】 古义:十分之一。 今义:数词。
2.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非常】 古义:不平常。
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游褒禅山记中的知识点
游褒禅山记A.课时安排:三教时。
B.教学目的: 1.思想教育目标:认识作者“尽吾志”的思想。 2.基础知识目标:了解借游记抒发议论的写法。
3.能力培养目标:古文的字词句篇。 C.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背诵全文; 2. 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3.之/以的用法。 D.教学方法:精读课。
E.教具使用:多媒体教室设备——电脑等。 F.教学设想 1.本文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它以发议论为主而以记游为辅,议论又涉及哲理问题,学生初次学习这样的文章,会有一定的困难。
解决这个困难的办法是:一开始就指导学生初步了解文章的全局,抓住全文的警策“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初步理清脉络层次,然后逐段教读,最后总结全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概括成:“全局——局部——全局”。
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必须以学生的充分预习(必要时可以从课堂抽出20分钟让学生预习)为前提。 2.对语言障碍要有足够的估计。
本文中有些句子层次较多,有些词看似平常而用法和含义比较特殊,常见虚词“其”“之”“以”等出现的频率较高,且涉及多种用法,这些都是困难所在。有些词、语、句要提出来,用灵活的方式(据上下文义推测、文白对照、长句化短句、语法分析等)进行解释;有些可以在教读过程中以提问方式要求学生解释,而后补充纠正;有些可以放到结束课上,通过分类整理,加深理解。
更为重要的是,要在诵读课文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领悟上述词、语、句的含义。 3.本文作者的思想是深沉的,胸怀是阔大的,所以能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这一点,学生很难品味出来。因此,教师应当将示范背诵作为一种直观的教学手段加以运用,必要时应逐句地带领学生诵读。
4.本文拟用3课时教读,安排如下: 第1课时:讲解文章主旨和布局,介绍作者,诵读第1段。 第2课时:诵读第2、3段。
第3课时:诵读第4、5段,总结全课,完成练习第一、三、四题,整理实词。 G.预习安排 1.对照注释看课文一遍,然后朗读课文一遍。
2.给下面的句子划停顿: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注意本文中的“其”“之”“以”都有多种用法。 4.准备背诵全文(末段可略读)。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本单元四篇课文中有三篇是游记。
游记这种体裁我们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已经学过。 学生说出游记的篇目。
(即“教学设想”中提到的那四篇。注意不要把《陶花源记》和《岳阳楼记》列入游记。)
教师:根据初读印象说说《游褒禅山记》跟上述四篇有什么不同。(从记游中生发议论。)
教师指出:古代游记的写法不拘一格。像《游褒禅山记》这样由记游中生发出大段议论的不算很多,这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
阅读时要注意的是,文章议论的中心是什么,它怎样由记游中生发出来。能把握住这两个问题,才能学好这篇文章。
二、讲解文章的主旨。 1.CSC课件中朗读展示。
2.学生齐读全文。在齐读前先检查三个长句中停顿的划分并正音。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正音”无物以相(xiàng)之 何可胜(shēng)道也哉 长乐王回深父(fǔ) 3.教师指出: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答案应作一点分析,例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来,与游洞无关。
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缘此而生。) 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4.追问: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
“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5.“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说的?(至洞之深处。)
为什么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你们能不能从毛主席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无限风光在险峰”。)
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随之”。) 小结:“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三、作者简介。 关于本文的写作背景,“预习提示”已经说过,这里稍作补充如下: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
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传有“天变不足畏,祖。
4.游褒禅山记的文学常识填空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在同年7月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这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更成为世人常用的名言。
写作背景《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在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任舒州通判时写的一篇叙议结合的游记,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精锐教育语文老师回答
5.《游褒禅山记》的知识精讲
词类活用词: ①始舍于于其址 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 ②有泉侧出 名词作状语,从旁边 ③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深:a--n. 深度。穷:a-- v.走到尽头。
④则其至又加少矣。v--n.到达的人。
⑤火尚足以明也。 a--v.照明. ⑥其进欲难,而其见欲 奇。
见:v--n. 见到的景象。 ⑦常在于险远。
a- n.险阻僻远的地方。 ⑧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谬:使动,弄错,使… 错。传:v-n,流传的文字。
名:n- 动,识其本名,说出名称。 判断句: 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③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音谬也。
④此余之所得也。 ⑤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 古今异义词:以上、不能、十一、于是、非常、所以。
重点词“其”“而”的用法其⑴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⑵其下平旷,有泉侧出⑶其孰能讥之乎?⑷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而⑴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⑵有怠而欲出者。⑶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⑷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⑸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一词多义1、道有碑仆道 道:道路 何可胜道也哉 道:说道芷阳间行 道:取道 传道授业解惑也 道:道理于是废先王之道 道:主张 策之不以其道 道:正确的方法2、得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得:获得 此予之所得也 得:获得 往往有得 得:心得未得与项羽相见 得:能够古人之观于天地 观:观察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观:景象3、胜何可胜道也哉 胜:尽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胜:受得了刑人如恐不胜 胜:尽 沛公不胜杯杓 胜:受得了名胜古迹 胜:美的地方4、文其文漫灭 文:碑文独其为文犹可识 文:文字的字迹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文:文采 皆披发文身 文:纹文过饰非 文:掩饰5、相无物以相之 相:帮助则将焉用彼相矣 相:扶助盲人的人桓公欲相鲍叔 相:使为相悔相道之不察兮 相:省视,察看儿已薄禄相 相:相貌及时相遣归 相:(偏指一方)我6、其其后名之曰褒禅 其:那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其:它,华山洞既其出 其:无实义则或咎其欲出者 其:那个而予亦悔其随之 其:自己其孰能讥之乎 其:表示反问语气7、而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其奇 而:表示转折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而:因而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而:表示转折而人之所罕至焉 而:而且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而:表示转折 一说表示假设古今异义词 庐冢 以上 不能 十一 于是 非常 至于。
6.游褒禅山记的相关知识
褒禅山亦谓之华(huá)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游褒禅山记》作者王安石
这个下面是译文: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于是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取舍的缘故。
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临川人王安石记。
7.游褒禅山记课本练习参考答案
是人教版的马? 在这里哦~:O(∩_∩)O
一、这篇文章在记游的基础上偏重说理,记叙和议论紧密结合,前后照应。试仿照表中第1、4段的形式,填出第2段的记叙与第3段的议论前后照应的语句,以及第3段的结论,然后背诵第2、3两段。
设题意图:引导学生对文章结构进行整体把握,在填表的过程中,深入理解本文叙议结合、前后照应、重在说理的特点,为背诵第2、3两段做准备。
记叙部分议论部分第1段
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第4段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结论: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续表
记叙部分议论部分第2段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前洞)“其下平旷”“而记游者甚众”。(后洞)“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第3段
于是余有叹焉。“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结论:要有志,尽吾志。
二、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各不相同,试加以辨析。
设题意图:引导学生联系以往所学的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参考答案:
道1有碑仆道道:名词,道路。
2何可胜道也哉道:动词,说。
3策之不以其道(《马说》)道:名词,规律,方法。
由1每览昔人兴感之由(《兰亭集序》)由:名词,原由,原因。
2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由:介词,从。
文1独其为文犹可识文:文字。
2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观潮》)文:刻花纹或文字。
至1险以远,则至者少至:到,到达。
2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至:达到极点的。
3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岳阳楼记》)至:与“若”连用,表示另提一事。
三、课文第3段中,作者由古人“求思之深而无不在”才能有所得的事实,引起了深入思考。依他看来,“求思”应具备哪些条件?其中哪个条件起决定作用?试查找有关资料,联系王安石的政治活动,写一篇短论,陈述你的观点。
设题意图:引导学生深入领会第3段的内容,思考“力”“志”“物”三者的关系,体会作者的态度,并联系作者的生活经历,分析这种态度给作者的政治改革带来的影响。
参考答案:
古人观于山川、草木、虫鱼往往有得,是因为“求思之深无不在也”,是他们苦心探索,务求深入的结果。王安石游褒禅山之所得,是由游山的经过所见获得的启示。他认为,要观赏到“非常之观”,首先要定立志向,因为非常之观常在险远,定立了志向,还要有能力、毅力,还要有所凭借和帮助。在有能力、有物力的情况下半途而废,会徒然让人讥讪,也给自己留下无穷遗憾。
游山如此,个人修养、做学问、干事业无不如此。在客观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事情成败的关键往往在于主观的认识和努力。王安石的一番感慨,自然与他的改革事业的理想和后来百折不挠的经历紧密相连。由此,学生可以谈志向,谈毅力,谈机遇,也可以谈志、力与客观条件的联系,也可以由文章的观点,评论王安石的变法的成败、教训等。
8.急求
褒禅山亦谓之华(huá)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游褒禅山记》作者王安石这个下面是译文: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
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 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
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
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
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
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
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于是我有所感慨。
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 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
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
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取舍的缘故。 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临川人王安石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