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做题小知识点

2021-12-31 综合 86阅读 投稿:与否

1.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 第一单元 地图专题 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 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 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第二单元 地球运动专题 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3、大行星按特徵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月球:(1)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昼夜更替. (2)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 (3)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 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6、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7、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8.太阳活动的影响:黑子--影响气候,耀斑--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带电粒子流――磁场――磁暴 9、太阳辐射的影响:①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②太阳能是我们日常所用能源. 10.自转 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速度:①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至0) ②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 周期:①恒星日(23h56m4s真正周期) ②太阳日(24时,昼夜更替周) 意义:①昼夜更替 ②不同经度不同的地方时 ③水准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11、晨昏线: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度). 12、晨昏线与经线: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春秋分;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夏至、冬至 13、时间计算:所求时间=已知时间±区时差+ 途中时间 14、时区=经度/15°(若不整除,则四舍五入) 区时差=时区差 15、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0°)时间为标准时,也称为格林尼治时间,也是零时区的区时. 16、日期分割:零点经线往东至日界线(180°)为地球上的“今天”,往西至日界线为“昨天”. 17、日界线: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不完全经过180°经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期加一天. 18、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选择: 自然因素(①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 ②地球自转的初速度:取决於纬度和地势 ③地形平坦开阔); 人文因素(地广人稀,交通便利,符合国防安全需要). ①太原:技术力量强; ②酒泉:大陆性气候,晴天多; ③西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 ④海南文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海运便利. 19、公转 速度:1月初--近日点—速度快,7月初--远日点—速度慢; 意义: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③四季的更替 ④五带的形成 20、公转与自转形成了黄赤交角(23°26′): ①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 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的形成 ②五带的划分界线: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回归线极圈之间为温带、极圈极点之间为寒带 ③若黄赤夹角变大,热带和寒带变大,温带变小;若黄赤夹角变小,热带和寒带变小,温带变大 若黄赤交角为零,太阳永远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消失. 21、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①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90°—△(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 ③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 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④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两次直射机会---两次最大值 ⑤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楼房间距越大. 22、昼夜长短的时间分布: ①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的昼长夜短. ②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这个半球。

2.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行星地球 一、宇宙中的地球 1.宇宙:时间上的无始无终,空间上的无边无际。

2.天体: ●概念:物质存在的形式,包括星云、行星、流星体、彗星以及一些星际物质(如气体、尘埃)。 ●天体系统:各天体相互吸引、绕转才形成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的层次: 3.太阳系及其成员: ●九大行星的排列: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冥王星。 ●它们的公转运动共同特点: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又可以分为三类: 类地行星::水、金、地、火星 巨行星:木、土星 远日行星:天王、海王、冥王星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记法:火和木在一起易燃烧,用小行星带隔开) 4.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 (1)日地距离适中——适宜的温度(2)质量体积适宜——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3)地球内部物质运动、——水 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提供能量: ●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太阳辐射是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来源:内部的核聚变。

●纬度差异热量差异:纬度低,太阳辐射强,生物量多;反之。 2太阳活动: ●太阳大气层从外到内分为:日冕(最外层)、色球、光球(太阳表面、最亮)。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太阳黑子(周期11年)。 耀斑也是重要标志,它是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

●太阳风在日冕层;太阳风暴发生于太阳表面。 ●太阳活动的三大影响: (1)太阳电磁波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2)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电磁场产生磁暴 (3)带电粒子流进入大气层产生极光。

●降水量与太阳黑子有一定相关系:(P12)1、3图是正相关,2图是负相关。 三、地球运动: 1.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

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2.地球自转: ●绕转中心:地轴(它的北端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地球真正的自转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4秒),360o 另一周期是:太阳日(24小时),360o59' ●自转方向: 从北极上看地球自转是逆时针,南极上看是顺时针。

●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为0外,其他各地角速度都为15o/h。 ●线速度:赤道最大(1667m/s),向两极逐渐减小,两极线速度为0。

3.地球公转: ●绕转中心:太阳 ●周期: 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真正周期) 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太阳周期) ●公转轨道:椭圆形 近日点(1月初,角速度和线速度最大),远日点(7月初,角速度和线速度最小)。 注意:夏至日点在远日点附近,冬至日点在近日点附近。

●黄赤交角(23026'):黄道面+赤道面 4. 地球运动的意义: ●自转:产生昼夜更替、地方时、地转偏向力、改造地球的形态(两极稍扁,赤道略鼓) ●公转:季节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五带的形成。 地球公转和自转产生:黄赤交角(23o26')。

5. 地球运动的计算: ●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其太阳高度为0。 晨线:由夜变为昼。

昏线:由昼变为夜。 ●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o,相邻两个时区相差1小时。

解题的三个方法: (1)求时区:时区序号=已知经度/15o,余数<7.5则整数为时区序号;余数>7.5则整数+1为时区序号 (2)两个时区之差:同区相减,异区相加 (3)“东加西减”:所求点在已知点以东用“+”,以西用“—” ●日界线:原则以180o经线作为日界线,不过有些曲折。 从东十二区进入西十二区减一天;从西十二区进入东十二区加一天。

●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图: ●解昼夜长短的三个方法: (1)求某地昼夜长短:过该点作纬线或纬线圈,白天占的部分多的就是昼长夜短,反之。 (2)某地昼长2 x,则日出为12:00—x,日落为:12:+x。

(3)春秋分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全球各地昼夜平分,6:00日出,18:00日落。 注意:解题突破点:赤道终年昼夜平分,6:00日出,18:00日落。

●正午太阳高度:H=90―∣(φ±λ)∣ 说明:φ为所求地纬度,λ为太阳直射点纬度.当太阳直射点和所求地同在北半球或南半球时用φ-λ;当太阳直射点和所求地分别在南,北半球时用φ+λ: ●太阳直射点所在经度的地方时为:12:00。 四、地球的圈层结构 1.研究手段:地震波 地震波又分为:纵波(P)和横波(S)。

注意: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 横波只能通过固体。

纵波波速比横波快,所以一般在陆地上发生地震时先感觉到上下震动,然后才是左右震动;在海洋上只有上下震动。 2.地球内部圈层 ●从外到内分为三层:地壳、地幔、地核。

●地壳与地幔之间是莫霍界面,地幔与地核之间是古登堡界面 ●软流层:地震和岩浆的发源地。处在上地幔的上部,但不是顶部。

●岩石圈:包括上地幔顶部和地壳。 3.地球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一、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1.大气受热 ●能量来源:太阳辐射 ●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大气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保温) 2. 热力环流(最简单的大气运动): ●海陆热力环流: 白天吹海风,晚上吹陆风。 因为白天陆地升温比海洋快,陆地形成低压,海洋是高压;晚上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形成高压,海洋是低压。

3.大气水平运动: ●水平气压梯度力:它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方。

3.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

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

其中最基本的自然天体是恒星和星云。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在赤道上不发生偏向。

辨别方法: 北半球用右手,掌心向上,四指与原水平运动方向一致(A图中虚线箭头所示),大姆指与四指之间保持小于45°的夹角,则大姆指便是物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发生的偏向方向(B图中实线箭头所示)。 南半球用左手,方法同上。

①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 ②3月21日和9月23日两天,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③3月21日至6月22日: 北半球昼逐渐增长,夜逐渐缩短,白昼长于黑夜。 6月22日这一天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扩大,6月22日这一天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全部为极昼。

南半球则相反。 ④6月22日至9月23日: 北半球昼逐渐缩短,夜逐渐增长,但昼仍长于夜;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缩小。

南半球则相反。 ⑤9月23日至12月22日: 北半球昼继续缩短,夜继续增长,黑夜长于白昼。

12月22日这一天夜最长,昼最短;北极圈内极夜范围逐渐扩大。12月22日这一天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全部为极夜。

南半球则相反。 ⑥12月22日至次年3月21日: 北半球昼逐渐增长,夜逐渐缩短,但夜仍长于昼,直到次年3月21日再次相等。

北极圈内的极夜逐渐缩小。南半球则相反。

属于短波的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吸收和云层、尘埃的反射、散射后被削弱一部分;到达地面的有效辐射被地面吸收,转变为长波辐射被大气吸收; 大气辐射除小部分射向宇宙空间外,大部分射向地面,把热量还给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由于太阳辐射对各纬度加热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热量的差异。

形成空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对流雨: 特点: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常伴有暴风、雷雨。 典型分布地区:赤道地区,我国夏季午后。

地形雨: 特点:山地迎着暖湿空气的一侧降水,背风坡为雨影区。 典型分布地区:一些山区,世界和我国的雨极。

锋面雨: 特点:强度小、历时长、范围大。 典型分布地区:温带地区,我国夏秋季节的降水。

台风雨: 特点:强度很大,多为暴雨且伴有狂风、雷电。 典型分布地区:夏秋季,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判定,关键在于掌握各自的定量特征,有步骤地进行分析判定:先根据气温状况确定大的热量类型,再根据降水状况确定具体类型 海洋水占96。 53%,陆地水占3。

47%,大气水占0。001% 收入~主要是太阳辐射的热量。

支出~主要是海水蒸发所消耗的热量。 (1)盐度~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

(2)温度~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人类活动目前只能对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输送环节在局部地区施加某些影响。

如在某些地区修建水库,引水灌溉,跨流域调水等,改变水的时空分布、化害为利。某些地区大面积滥伐森林,大面积排干湖泊和沼泽,过度抽取地下水,这些做法便是忽视了该地区水循环和水平衡的规律,不恰当地改变水的时空分布,因此给生产和生活带来不利的后果。

(1)风海流~多数洋流属此类型如: ①西风吹送下形成的:西风漂流,北大西洋暖流,北太平洋暧流等。 ②信风吹送下形成的:南赤道暖流,北赤道暖流等。

(2)密度流 (3)补偿流 如:秘鲁寒流等 。

4.高中地理知识点

☆如何描述地形特征: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2.地势起伏状况3.(多种地形条件下)主要地形分布4.(剖面图中)重要地形剖面特征 ☆影响气温的因素: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影响降水的因素:1.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3.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6.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 ☆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3.结冰期:有无、长短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5.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 ☆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1.长度2.流向3.流域面积大小4.落差大小(水能)5.河道曲直情况6.支流多少7.河流支流排列形状(扇形、树枝状)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1.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昼长)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3.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4.空气密度 ☆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1.降水(当地气候特征情况;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2.气温(阳坡雪线高于阴坡;不同纬度的温度变化、0℃等温线的海拔的高低) ☆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1纬度:.山地所处的纬度越高,带谱越简单2.海拔:山地的海拔越高,带谱可能越复杂3.热量(即阳坡、阴坡):影响同一带谱的海拔高度 ☆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1.地形(a.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约建设投资,人口集中;b.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c.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开阔的低地)2.气候(中低纬地区温暖,沿海地区湿润)3.河流(供水、运输功能)4.资源条件「社会经济因素」1.交通条件2.政治因素3.军事因素4.宗教因素5.科技因素6.旅游因素 ☆商业中心、商业网点形成的区位因素:1.便利的交通条件(设立原则:交通最优)2.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稳定的商品来源3.广阔的市场或经济腹地(设立原则:市场最优) ☆交通运输线路的选线原则:「自然方面」1.地形(a.平坦:对选择限制少;b.起伏大:若需开山、筑洞、架桥,工程难度大,若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程;c.河流湍急:不利航运)2.地质(a.喀斯特地貌:防塌陷、渗漏;b.地质不稳定:加固地基、避开断层)3.气候(a.公路、铁路:防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b.水运、航空:防大雾、大风)4.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社会经济方面」1.人口(尽量多地通过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等,使更多人受益。)

2.里程和运营时间(尽量修筑桥梁、隧道,缩短里程,以节省运营时间;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3.其他(尽量远离重要文物古迹、注意生态环境保护) ☆交通线路修筑的积极意义:1.完善了当地的交通网络,使交通便利通达2.加快了物资流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3.政治:巩固国防、保持稳定、促进区域繁荣 ☆工业区位因素分析:1.地理位置2.资源因素:原料、燃料3.农业因素4.交通因素(包括交通便捷程度和信息网络的通达度):便于物资、人员、信息交流5.市场因素6.科技因素7.劳动力因素:劳动力价格、素质8.历史因素9.政策因素:国家、地区政策扶持10*.军事因素:国防安全需要11*.个人因素:个人偏好情感 ☆工业区经济综合整治措施:1.调整工业布局,发展新兴工业及第三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保证各业平衡发展,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2.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各类资源3.消除污染,整治美化环境;搞好区域规划,加强生态建设4.发展交通,完善交通网络5.发展科技,提高生产水平,繁荣经济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自然因素」1.土地:地形、土壤2.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3.水源(灌溉水源):「社会经济因素」1.市场:2. 交通:3.国家政策 4.劳动力 5.科技: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6.工业基础 ☆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决定港口位置)」1.水域条件:港阔水深(等深线密集,有利于停泊靠岸避风)2.筑港条件:陆地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坡度适当(有利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设备)「社会经济条件(影响港口兴衰)」1.经济腹地条件:经济腹地是否广阔、客货流量大小、腹地经济性质(经济腹地的广阔与否影响着客货流量;客货流量影响着港口的兴衰;腹地经济性质决定。

5.高中地理系统知识复习已经归纳的

高中的地理一直是我的强项,首先声明哈!无论考试难度怎样,我都没有下过80哦!!虽然现在上大学,大部分具体的知识忘记了! 这是我记忆中经常会考的,你瞧瞧吧! 不清楚你是文科的地理,还是素质教育那种全部都要考的? 地理要学好,1、首先你除了记住最基本的关于地球自转公转那章节的地理位置,还要理解并会运用,这是以后知识的铺垫。

尤其是在问你某个地点何时日出日落,再加上不同节气,气候判断这个地方是哪儿 2、对于不同气候的成因是怎样形成的,大气是如何运动造成的你要理解,且不同气候呈现不同的特点必须记住!尤其是地中海气候、日本西边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3、洋流的流向,渔场的形成,尤其是世界4大渔场,其中以秘鲁较特殊,是上升流形成 4、对于日出日落的位置判断,不同节气时的日出日落,如春秋分日,夏至冬至,记住此时南北回归线,赤道的时点 5、不同的地质地貌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6、河水运动中的冲刷方向,记住水流向右的力道要重些,但除了在某些河道凹进去的地方是直接冲刷的 7、一些人文地理知识是死记硬背加稍微理解就行了 8、板块的运动必须记住,尤其是断裂的板块,如地中海-喜马拉雅-环太平洋断裂板块,也是地震的原因之一 9、掌握不同地质灾害的成因,如滑坡的条件,地震,泥石流等 10、要几组不同气候下的植被的特点,以便有利的做出判断 11、还要记住不同国家,英国,美国,日本,法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意大利那的三个半岛,最近很热门的菲律宾的地理位置,国家行政中心,经济中心等 12、还有我国沿海的大概形状,南海方面的资料可以多看看 13、印度洋的洋流,是否顺风逆风等 14、各种洋流的名称等。还有一些就看你们今年的热点咯和你们老师的讲解,还有一些知识在书中,若是我的话,我会认真仔细的拉一片书本,一字一句的来! 好运咯! 这也是我给其TA人的答案,是我自己的经验哦 另外考试时遇到纠结的题,就第一印象,不要爱考虑太多。

如果你学的不是很通透,纠结的话会撤出许多知识点一道题,这样你就更拿不准了! 你也可以先选一答案,在旁边做上记号,试卷做完后还有时间,就在来看纠结的题 这也是我的经验,如果你地里较好,遇到一题你不是很懂,但又觉得你能做对,只是要花很多的时间的。这种情况很容易出现的,我当初就是。

6.高中地理总知识点

可以参考我上传的百度文库里的地理基础教材。

画线部分是考试重点。 自然地理(大气,水文,地形,土壤,植被)(重点把握气候分析因素,水文地形分析) 大气:(自然地理重点难点,把握分析因素等) 1,气候特征:气温,降水,季节变化。

气温降水特征:总量,季节分配,空间分布。 气候分析因素:大范围(纬度,季风,风带气压带),小范围(地形,洋流,人为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纬度(纬度低气温高,0°附近多热带雨林气候,南北回归线到30°大陆西岸多热带沙漠气候,30°-40°大陆西岸多地中海气候,40°-60°大陆西岸多温带海洋气候),大气环流(低压带,西风带多降雨),地形(地势高气温低,地势低气温高,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海陆(距海近多降水,距海远降水少),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下垫面(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水源地绿地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小于裸地),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年较差日较差比云雨少的地方小),人类活动(热岛效应,不合理利用导致沙化等). 2,太阳辐射与气温,影响太阳辐射总量的因素:纬度,地势高低,天气状况,空气密度。

气温,日变化大陆性>海洋性,平原>山峰,晴天>阴天,最低温日出前后,最高温14点左右;年变化大陆性>海洋性,高纬度>低纬度。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北方受冬季风影响,太阳高度角小且日照时间短)夏季普遍高温。

降水,类型:地形雨(迎风坡),对流雨(赤道或午后),锋面雨(冷暖锋交汇),台风雨。雪线高度:温度(雪线高度由低纬向高纬降低,同一山地阳坡高阴坡低),降水(雪线高度与降水反比,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地表起伏(平坦缓坡雪线易遭风吹而抬高,陡坡往往发生雪线而使雪线下降)。

3,①热力环流,气压高低指同一平面,垂直方向上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影响气压的因素(海拔越高气压越低,近地面温度越高气压越低,气流上升导致气压较低,气流下沉导致气压较高). 应用于海陆风(冬夏,夜昼),山谷风(夜山风,昼谷风),城市风。

②气压带风带南北移动,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印度洋环流流向,印度西南澳大利亚西北冬夏风向变化。 副极地副热带是动力原因,极地高压赤道低压热力原因,东亚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南亚季风海陆热力性质气压带风带南北移动。

副热带高压带与赤道低压带是无风带。 ③常见天气系统,冷暖锋:判断理由(高低压中心,冷气团有无后退,月份,图标,看雨区范围及位置,看坡度),天气变化(气温,气压,降水,风力风向) 冷锋,春季沙尘暴,夏季暴雨,一场秋雨一场寒;暖锋,春暖多晴,春雨一场暖一场;准静止锋,6月初江淮梅雨,昆明冻雨云南晴朗温暖,天山冬季暴雨雪。

低压,夏秋季台风;高压夏季长江伏旱,秋季北方秋高气爽,冬季北方干冷。 4,气候类型判读①根据气温判断南北半球②判断温度带(最冷月>15°热带,最冷月0-15°亚热带或者温带海洋性,最冷月-15°-0温带,最热月2000热雨,年>700温海;夏雨型年>1500热季,年750-1000亚热季,年500-800温季;冬雨型年300-1000地中海,少雨型 气候类型分布,只分布于北半球:热季,温季,亚寒带大陆性,苔原;只在大陆东岸:热季,亚热季,温季;只在大陆西岸:热沙,地中海,温海;受单一气压带影响:热雨,热沙,冰原;受单一风带:温海;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热草,地中海,热季,亚热季,温季。

独特性: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巴西高原东南,中美洲东北形成热雨(迎风坡地形抬升与暖流影响);东非高原赤道地区热草(海拔高,气温低形不成对流雨);巴塔哥尼亚高原因安第斯山阻挡西风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南美西海岸阿塔卡玛,索马里热沙主要因为寒流影响,中亚及我国西北因深居内陆,撒哈拉澳大利亚西亚因副高,信风带形成热沙。 7, 补充:气候与生活:街道方向与子午线成30°-60°夹角(便于采光),北方降水少屋脊线平缓南方陡,大陆性气候越强墙壁越厚。

交通建设要考虑暴雨泥石流强度,云雾等。低温时农业采取间作套种,塑料大棚,立体农业等。

树桩年轮越疏代表这年份气温降水越丰富。树冠延伸方向代表风向。

春城(低纬度高海拔地区)。 8, 补充:中国雨季4,5月份华南雨季,6月长江雨季(6月初梅雨,6月中下旬伏旱),7,8月份华北东北雨季,9月南撤至长江以南,10月份消失。

夏季风强盛来得早退得晚北涝南旱;夏季风弱,来得晚退得早,南涝北旱(我国锋面雨带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5-8°)。 9, 补充:风压定律:高空,在地转偏向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水平气流运动方向平行于等压线,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方,低压在左方,南半球反之.近地面,若考虑摩擦力作用下,水平气流运动方向斜穿等压线,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后方,低压在左前方,南半球反之.等压线疏密一致时,风速在近地面受摩擦力影响,风速小,高空摩擦力小或者没有摩擦力,风速大. 8, 补充:气象灾害,①全球变暖,影响使海平面上升,使干旱洪涝更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导致生态系统调整,改变农作物制度,改变水循环。

措。

7.文科生必背高中地理九大知识点,你记住几个了

高中文科生必背地理九大知识点!一:巧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黑子和耀斑增多时,会发出强烈的射电,干扰地球电离层,影 响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信。

耀斑和太阳风放射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冲击地球磁场,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产生“磁暴”现象。带电粒子流冲进地球大气,被地 球磁场捕获,沿磁力线向地球两磁极运动,与稀薄的大气碰撞,产生极光。

二:如何判断地球运动速度1.受地球形状的影响,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大,两极为 0,南北纬60°的线速度为赤道处的一半,任意纬度的线速度为该纬度的余弦值乘以赤道处的线速度。2.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两极为 0外,各纬度都相等,均为 15°/小时。

3.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随地球在绕日公转轨道上的位置而不断变化。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最快,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最慢,平均线速度为 30 千米/秒,平均角速度为 1°/日。

三:日照图中进行图图转换过程中必须注意的两个方面日照图判读过程中,无论是局部图转换为整体图,还是组合图转换为常见图,转换时都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绘制转换新图时,一定要明确图上点、线、面的空间关系。归纳起来主要有:(1)地轴、直射点的太阳光线一定通过地球球心。

(2)太阳光线所示的平面为黄道平面,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成23°26′的夹角。(3)各纬线圈与赤道平行、与各经线相互垂直。

(4)各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5)晨昏线与各纬线既可垂直,也可斜交;与极圈内的各纬线还可相切、相离(极圈上出现极昼或极夜);平分赤道 (即赤道与晨昏线的两交点经度相差180°,即赤道昼夜平分);与各经线既可斜交,也可重合。

(6)晨昏线把相交的各纬线圈分为昼弧和夜弧,根据昼弧和夜弧的长度(所跨经度)可确定该纬线的昼夜长短;如果与各纬线垂直,则晨昏线必定通过南北两个极点,且该日全球昼夜平分。2.把握好时间点的转换。

转换时的注意事项主要有:(1)赤道上昼夜始终平分,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位置可以通过时间计算(6时、18时)或通过经度判读在新图中找到。(2)晨昏线与纬线圈切点位置的确定,可以通过切点时间(12时、0时或24时)推算出经度,再通过直射点位置确定其纬度。

(3)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与纬线圈切点位置确定后,就可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但要注意太阳光线与晨昏线始终垂直。(4)太阳直射点永远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晨昏线与纬线圈相切的点永远位于极圈上及其以内。

四:等太阳高度线图判读技巧1.等太阳高度线图是用等太阳高度线(由太阳高度相等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反映某一时刻太阳高度在全球或部分区域的分布状况,实质上可以看作是以太阳直射点为中心的俯视图。2.判读等太阳高度线图的主要内容:太阳直射点经度和纬度的判断、各地地方时的推算、各地太阳高度的推算和比较、昼夜长短变化及与图示时间相关的地理现象的判断等。

3.等太阳高度线图的判读应注意:(1)等太阳高度线图的中心点为太阳直射点。(2)一般来说,等太阳高度线图中最大的圆圈就是太阳高度为0°的等太阳高度线,即晨昏线;图中所示的半球全部为昼半球。

太阳直射经线以东最大的半圆为 昏线,以西最大的半圆为晨线。在有数值标注的图上,如果其最大的圆圈并不表示太阳高度为0°的等太阳高度线,就不是晨昏线。

这种局部图表示的只是昼半球中 太阳高度比较大的一部分。(3)在太阳直射的经线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纬度就相差多少度。

在太阳直射的纬线上(赤道除外),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的差值一定大于太阳高度的?差值?。(4)当太阳直射赤道时,直射经线的最北点为北极,最南点为南极。

太阳直射北(南)半球时,北(南)极点位于最北(南)点以南(北),北(南)极点与最北(南)点的距离为太阳直射的纬度度数,图上没有南(北)极点。五:判读锋面气旋的四大思路1.确定锋面位置:锋面一般形成于地面气旋的低压槽中,锋线与槽线重合。

在等压线图中,低压中心等压线向外弯曲最大的地方的连线就是槽线所在位置(一般有两条),也即锋面所在位置。2.确定气旋前后方向:先在图中用一个箭头表示气流前进方向,箭头指向北逆南顺,气流的前进方向为前方,反之为后方。

3.判断锋面性质:气旋东部气流来自较低的纬度,气温较高,当它向高纬移动时,遇到来自较高纬度的冷空气就形成了暖锋。同样的,气旋西部气流来自高纬度地区,向低纬运动时遇到来自较低纬度的暖空气而形成冷锋。

即“东暖西冷”,南北半球都一样。4.判断雨区位置:雨区主要位于冷气团一侧,故暖锋雨区在锋前,冷锋雨区在锋后。

六:判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的三个突破口1.各类岩石在地球内部经重熔再生都可以变成岩浆;2.岩浆岩只能由岩浆转化而来;3.岩浆岩、沉积岩可以经变质作用变成变质岩,岩浆岩、变质岩可以经外力作用变成沉积岩,但沉积岩、变质岩不可能直接变成岩浆岩。七:判断岩层的新老关系的四大技巧1.根据地层层序律确定: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规律是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靠上,即越接近地表。

2.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由于生。

高中地理做题小知识点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